指壓療癒:一學就會的簡易手腳穴位按摩
解開中醫之鑰 一窺按摩法門
治病不解手足 健康難以保持
手足穴位按摩保健養生,基本上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任何人隨時隨地都可以做。此按摩可以暢通氣血、舒筋活絡、提高免疫力。手足穴位按摩主要是透過有效地刺激末梢神經,促進血液循環,使全身氣血充沛,保持陰陽平衡。
手足穴位按摩是中醫推崇的簡易保健養生法,本書透過200多張穴位圖,明確地將手部和足部的穴位,以及相應的反射區標示出來。同時,運用圖解形式,將百餘種常見病的對症簡單按摩療法一一列出。
手足穴位按摩沒有任何副作用,亦被稱為綠色養生法,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對於正常人來說,它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取得保健效果;對有病的人來說,既可以使局部症狀得以緩解,又可加速恢復患部的功能,從而達到輔助治療的目的。
作者簡介:
黃明達醫師
畢業於中醫藥大學,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主任、世界養生科學聯合會副理事長、世界自然醫學組織副主席、國際自然醫學與養生工程研究會執行會長、國際生命質量與健康管理協會祕書長。
在聯合國的傳統醫藥雜誌上,先後發表過《論中醫的「科學是非及生死命運」》、《中醫藥在整合醫學抗癌中的臨床應用及其比較優勢》、《經絡研究與 64 次諾貝爾獎》、《中國健康產業的戰略性突圍》等多篇在醫學界具有重要影響的論文。著有:《圖解人體穴位寶鑑》、《彭祖養生寶鑑》。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奇妙的手部按摩治病法
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而手就好比一面鏡子,經常「照鏡子」,可以及時發現並且抹去身上的「污點」,以使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的手上有很多經絡和穴位與全身的器官緊密相連,並且相互影響,當身體的某個部位有問題時,在我們手掌相應的部位就會反映出來。因此,平時多觀察自己手掌的變化,往往能及時了解身體各器官的情況。
第1節
為什麼按摩手可以治病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對自身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於疾病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按摩作為一種非常方便且效果顯著的保健治療方法,至今仍在人們日常的生活保健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按摩,是中醫最古老的治病方法,是現代中醫學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現代統計學顯示,人體有80% 左右的健康訊息可以直接從視覺中得到,其中,手掌可以直接地反映很多的健康訊息。
我們的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而手就好比一面鏡子,經常「照鏡子」可以及時發現並且抹去身上的「污點」,以使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的手上有很多經絡和穴位與全身的很多器官都是緊密相連,並且相互影響的,當身體的某個部位有問題時,在我們手掌相應的部位就會反映出來。因此,平時多觀察自己手掌的變化,就能及時了解身體各器官情況。
手與大腦有相對應的關係
我們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個半球,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最高層部分。大腦半球的表面並不是光滑的,而是布滿深淺不同的溝裂,並以這些溝裂為界,把大腦半球分為五個葉。大腦半球的外形和分葉左、右大腦半球由胼胝體相連,胼胝體由密集的神經纖維構成,聯繫著兩側大腦半球的左右,使兩側皮層協力活動。
人類大腦皮層的基本活動過程是興奮和抑制,它們的基本活動方式是反射。比如說,當我們的手被硬物刺痛時會立即縮回,這個過程就是反射。大腦皮層是神經系統的最高中樞,它就像身體所有活動的最高司令部一樣,接受來自身體各部分傳來的衝動,進行精細的分析與綜合後產生感覺,並發生相應的反應。不同的感覺在大腦皮層內有不同的代表區,歸納起來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感覺區,一類是運動區。感覺區接受傳入神經從不同的感受器傳來的神經運動,而感受到疼痛、冷熱、光、聲等刺激。在高級神經活動下,由皮層的運動區將「指令」經由傳出神經傳到有關的效應器,產生各種運動,如肢體、呼吸、心臟及內臟的活動等,還有複雜的關於讀、寫、聽、說的語言功能,它們都是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完成的。但大腦皮層的感覺區功能性差別不是絕對的,它只能表示在一定的區域內對一定功能有比較密切的聯繫,並不意味著各感覺區之間相互孤立和毫不相關。如聽覺語言區、視覺區等也在某些皮層區發揮了主要作用。
我們知道,大腦在工作時,經常是一部分神經細胞處於興奮狀態,而另一部分處於抑制狀態。比如,當你在專心地讀報紙時,會聽不到周圍的聲音,這時大腦皮層與閱讀有關的部分處於興奮狀態,而同時與聽覺有關的部分則處於抑制狀態;至於睡眠時大腦皮層則是廣泛抑制。當然,大腦也不斷地受人體各部位刺激的影響,如手和其他運動器官的活動對大腦運動區及運動前區,尤其是大腦皮層各反射部位有重要作用。在大腦皮層中,手的反射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和手腕、前臂等反射點。
手是人體與外界接觸最為頻繁的部位,手部對外界觸覺的冷暖等有較精細而敏感的反應。所以,手的運動如果被科學地運用,對大腦的開發、智力的提高將有積極的意義。由此透過傳入神經傳達大腦的信號,被用來加強或啟動大腦對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變相調節,將給人體保健帶來更為重要的作用。
從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來講,手之三陽經起於手,而手之三陰經止於手。三陽三陰互為表裡,手足經脈互相聯繫,因此,手是經絡氣血的重要交會點。歷代醫學家在針灸、氣功、推拿等治療中,都非常重視手部的作用,並創立了一套既實用又有效的按摩療法。
手掌與內臟反應穴位有對應關係
從中醫上來說,人的手掌各區與內臟有一定的對應關係。一般來說,人的手掌分為六個區,基本上以大、小魚際和掌心橫縱紋為標準而劃分。而人體內臟在左右手掌的反應,似是一個仰、俯的胎兒躺臥在手掌內,其臟腑、組織按區分布: 為上區,分布胸腔器官; 為中區,分布腹腔臟器; 為下區,分布盆腔器官; 為小魚際區,分布呼吸器官; 為食指根部,分布直腸、肛門。
確定五臟反射區的位置需要你用拇指指腹均勻地點壓手掌,點壓的順序應先縱後橫,自上而下進行點壓;在點壓的過程中,如果手掌出現痠麻脹痛時,要反覆點壓,以確定診斷位置;左手出現感覺後,再點壓右手,一般雙手都有感覺。
點壓上述不同分區還可以判斷病變性質。
脹痛感 炎症病變;
麻木感 多為頑強性疾病,如肝硬化;
痠麻感 多為慢性疾病正在發生,如肺結核。
此外,一隻手上有兩個腎區和兩個卵巢區,若是臨床感應不同時,說明病變的位置在左或是右。如果臨床用內臟反射區治療疾病,相信會收到一定的效果。
手與十二條經絡的對應關係
手上的穴位與十二條經絡有對應關係,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肺經:位於大拇指指甲側的井穴,稱為「少商」。顧名思義,肺經與肺或支氣管等各呼吸器官有著密切的聯繫。當你指壓時,若有疼痛感則表示患感冒、氣喘、支氣管炎等症。指壓右拇指有痛感表示有關右肺的右側呼吸器官發生異常;反之,左手拇指有痛感則表示左側呼吸器官有異常。
大腸經:位於食指指甲下端,與出發井穴稱為「商陽」。此經絡主要控制大腸活動若是指壓食指有疼痛感時,則說明消化不良。
心包經:位於中指指甲下的中沖穴。心包經與心臟活動的關係十分密切,同時也是管理循環系統的經絡。另外,心包經與小腸也有著密切的關係,若是由心緒的緊張而引起的下痢等疾病時,指壓中指時會有疼痛感。
三焦經:位於無名指指甲下方,稱「關沖」穴。三焦經調節全體內臟的平衡,管理淋巴循環及荷爾蒙系統。如果三焦經不太順暢時,人體體溫的調節機能就不能順利進行,就會出現發寒等症狀。
心經:位於小指指甲下端、靠近無名指側,稱做「少沖」穴。心經直接控制心臟及血液循環系統。所以,凡是因情緒緊張而引起的內臟不調和或是疾病,均與心經有直接關係。
小腸經:也位於小指上,位置與少沖穴相背,稱做「少澤」穴。小腸經主控著小腸的活動,如果出現便秘等症狀,指壓小指上對應的小腸經會有疼痛感。另外,小腸經與血液循環系統也有密切關係。
從十二經絡的走向來看,我們可以看出手三陰經與三陽經透過手指進行氣血的交接,在手的食指、小指、無名指上接通了六條經脈。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由於十二經脈中手足經脈的對稱關係,手足太陰和陽明經脈相互對應且連結;手足少陰和太陽經脈相互對應且連結。
所以,手食指端與足大趾端內側、手小指端與足小趾端、手無名指端與足大趾端都具有某種對應關係,手足相應按摩點穴關係也是手療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此外,手三陰三陽經分布循行與手經:
手太陰肺經→循於上肢內側前緣→列缺
手厥陰心包經→循於上肢內側中線→內關
手少陰心經→循於上肢內側後緣→通里
手太陽小腸經→循於上肢外側後緣→支正
手陽明大腸經→循於上肢外側前緣→偏歷
手少陽三焦經→循於上肢外側中線→外關
如果大家了解了三陰三陽經脈的對應分布規律,就很容易掌握對手部按摩可治療一些疾病的方法了。
第2節
六大經絡與疾病的關係
中醫認為:「經脈者,所以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意思是說,生命是否存在,取決於經絡,疾病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經絡出了問題;疾病之所以能治療,也是因為經絡發揮了作用。經絡,是人體氣血的通路,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它是我們人體中一個無形的調度、控制系統,它產生溝通內外、貫穿上下、聯繫左右、網路周身的作用,將人體外在的筋、脈、肌、皮、五官、九竅與內在的五臟六腑等連接成一個有機的統一體。
隨著經濟的突飛猛進,現今的人們對物質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健康長壽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因此,養生保健這個詞頻繁地出現在我們口耳中,並且已深刻地滲透到了人們的意識中。正因如此,人們開始蒐羅各種保健長壽的方法、理論和經驗,比如健身、體育鍛鍊、藥物調養等。這些方法雖然都有解釋和依據,但在林林總總的養生理論和方法中,按摩經絡是中國最傳統的養生保健方法。
人體內,有十二條經絡與內臟相互連接並源自於臟腑,產生主導作用。在中醫學中,五臟指肝臟、心臟、脾臟、肺臟、腎臟,六腑指膽囊、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五臟之外,還有心包絡,即六髒六腑,也就是十二臟腑。經絡與臟腑是緊密相連的,十二經絡透過各自不同的循行經路來完成運行氣血,溝通人體臟腑、表裡等相互聯繫的生理作用。假若內臟的生理功能異常,就會影響經脈的正常循行,從而導致經氣鬱滯、不足等病變。比如,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腸經的功能失常,就會引起牙痛。因為這二經的循行經路都經過牙齒。又如,人體上肢疼痛,痛在屈側(內側),說明了手三陰經病變;痛在外側,則是手三陽經的病變。
在十二臟腑中,各有一條經絡與人體指尖密切相連。即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太陽小腸經和手少陽三焦經。手上的三陰三陽經在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分布分別對應著脾、肝、心、肺、腎和胃、膽、小腸、大腸、膀胱(注:拇指同時對應三焦腑),由此共同構成了一個手三陰三陽經整體臟腑縮影。
那麼,我們該如何「定位」呢?其實,人體的一切組織形態、結構以及功能無不可以用陰陽兩方面來分解剖析。從整體到某一局部,甚至一個點,無不陰陽相對、陰陽共存,且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因此,掌握上陽下陰、左陽右陰、背陽腹陰的法則,依據內臟自身的方位對應手穴,即能診查出病變的位置。
手太陰肺經
經脈循環:始於中焦,下行聯絡大腸,回繞胃上口,透過橫膈,入屬肺臟。再由肺系橫行出來,沿上臂內側下行於手少陰經和手厥陰心包經前面,下行到肘窩中,經肘窩入寸口,經魚際穴上入大指,經少商穴達於大指尖端。
支脈:從列缺穴分出,一直走向食指內側端,與手陽明大腸經相接。
經脈俞穴(11穴):中府→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少商
主治病症:肺經主要聯繫著肺臟,所以這條經脈上的俞穴都能治療咳喘、煩心、上氣、咽喉腫痛、外感傷風等肺系疾病。肺經與大腸經互為表裡,所以,肺病還可影響大腸,以致便秘、泄瀉等疾病。
手陽明大腸經
經脈循環:始於食指橈側尖端,沿食指內側上行,經過合谷進入兩筋(拇長伸肌腱與拇短伸肌腱)之間,沿前臂外側前緣,上行至肩端,沿肩峰前緣向上至項後督脈的大椎穴,再向下入缺盆部(鎖骨上窩),絡於肺,下行通過橫膈,屬於大腸。
其支脈:從鎖骨上行頸旁,過面頰,入下齒齦,回繞至上唇,交叉於人中,左脈向右,右脈向左,分布於鼻孔兩側的迎香穴。
經脈俞穴(20穴):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偏歷→溫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 →手五里→臂臑→肩 →巨骨→天鼎→扶突→口禾 →迎香
主治病症:由於陽經一般只能治療本經循行所及的器官和組織,而不涉及本腑的病症,所以,手陽明大腸經一般不能治療與臟腑有關的病症,然而對上肢及頭面部的肩臂腫痛、麻木、攣急以及各種鼻部等疾病有更好的療效。
手少陰心經
經脈循環:始於心中,出屬「心系」,透過橫膈,聯絡小腸。
心系直行的脈:從心系上行於肺,出於腋下,沿著上臂內側後緣,經過手太陰經和手厥陰經的後面,至掌後豌豆骨部入掌內,沿小指內側末端少沖穴交於手太陽小腸經。
心系向上的脈:夾食道上行,入咽部,連接「目系」。
經脈俞穴(9穴):極泉→青靈→少海→靈道→通里→陰 →神門→少府→少沖
主治病症:心屬火臟,所以心經病變多見熱症。心火內盛,則心胸煩悶疼痛;由於手少陰心經有一支脈從心上行到咽部,所以易於心火上炎,心陰耗損,引發咽乾,渴而欲飲的狀況。
手太陽小腸經
經脈循行:始於小指外側指端(少澤穴),沿手背外側行於前谷、後溪、腕谷、陽谷、養老穴而出於尺骨莖突,直上沿著前臂外側後緣,經支正穴至肘部的小海穴,再沿上臂外側後緣,出於肩關節後的肩貞、臑俞穴,繞行肩胛部,經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交會於大椎,向下進入缺盆部,聯絡心臟,沿著食管透過橫膈,到達胃部,入屬小腸。
由缺盆分出支脈1沿頸部上至面頰,至目外 轉入耳中(聽宮穴)。由頰部分出支脈2上行目眶下,抵於鼻下,至目內 (睛明穴)與足太陽膀胱經相接,而後斜行絡於顴部。
經脈俞穴(19穴):少澤→前谷→後溪→腕谷→陽谷→養老→支正→小海→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 →聽宮
主治病症:經常坐辦公室的人員,不常活動,常感到肩痠背痛、頸肩麻木,嚴重者可能會得頸椎病,而小腸經就是管理上肢攣急的經絡,所以若感到自身上肢活動不利,可從小腸經進行治療,空閒時多敲打,以舒筋活絡,保證小腸經的經絡暢通。此外,小腸經與心經相表裡,所以若感到胸悶、心煩氣躁、心悸等症,除了按摩心經,也要按摩小腸經。
手厥陰心包經
經脈循行:始於胸中,出屬心包絡,向下透過橫膈,由胸至腹聯絡三焦。
其胸部支脈:由胸出於腋下天池穴,上行至腋窩,沿手臂內側行於天泉、曲澤、 門、間使、內關、大陵,進入掌心勞宮,沿中指到指端中沖穴。
其掌中支脈:從勞宮分出,沿無名指到指端關沖穴,與手少陽三焦經相接。
經脈俞穴(9穴):天池→天泉→曲澤→ 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沖
主治病症:手厥陰心包經,是一條穴道少、地位重要的經絡,對於心志方面的疾病,如心悸、心煩、心痛、失眠健忘、精神抑鬱等均可對治。另外,心包經多血少氣,所以對高膽固醇、高血壓患者來說,可以嘗試按摩心包經,以使血液流動加快,減緩血管老化、狹窄,將附著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剝離,進而排除體外,以產生促進血液循環的目的。
手少陽三焦經
經脈循行:始於無名指末端關沖穴,沿手臂上行到達肩部,交大椎穴,再向前入缺盆部,分布於胸中,聯絡心包經,穿過橫膈,從胸至腹,屬於三焦。
胸中支脈:從胸直上,進入缺盆穴,再上走頸部至耳後,從耳上方彎曲向下至面頰,到達眶下部。
耳部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出走耳前,與前支脈相交於面頰,到達目外 。
經脈俞穴(23穴):關沖→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濼→臑會→肩 →天 →天牖→翳風→瘈脈→顱息→角孫→耳門→耳和 →絲竹空
主治病症:手少陽三焦經就是輔助三焦,總司人體氣血和能量的運行通道。本經少血多氣,人體因氣所生病者,如氣機抑鬱、心脅不舒、心痛,以及肩肘、前臂疼痛、小指和食指活動障礙,均是經脈不通、經氣不利所致。
第3節
手部按摩要知道的事
按摩的力道
按摩是一種外力作用,它之所以能自我保健和治療疾病,除了對相應的經絡和穴位的刺激外,還在於這種外力到達按摩部位的方式是柔和的,能被人體所適應和接受,從而產生良好的調節作用。我們知道,按摩的基本要求有四個:均與、柔和、有力、持續,只有當按摩手法剛柔相濟時,才能發揮極致的治療效果。
明代著名醫家張介賓曾在《類經》中強烈抨擊施用蠻力的按摩者,並告誡人們不要誤以為按摩的手法力道一定要重,要產生疼痛才有效果。是的,多數人在平時做自我按摩時都會產生這種錯誤認識。當你在剛開始按摩時,常常會感覺到很疼,但比較舒服,時間稍長些,就覺得力道好像不夠了,舒服感也下降了。其實,這不是力道減輕了,而是在較重的外力作用下,局部肌肉產生了疲勞,彈性降低,對疼痛的敏感性也隨之降低了。按摩時,柔和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味強調手法的力道,往往會對自身造成損傷,不但發揮不了保健和治療作用,反會加重病情。
還有一個常見盲點我們需要注意,就是按摩治療疼痛的時機問題。有些人稍有疼痛馬上就去按摩,認為越早按摩越能消除疼痛,其實在疼痛的急性發作期,尤其是局部組織紅腫明顯者,切記不要直接按摩,否則容易導致急性肌筋膜炎,加重病情。
所以,判斷按摩是否奏效,不應以疼或不疼來衡量。一般情況下,按摩中局部有發熱或柔軟的感覺,全身微微出汗等表現時,均提示已經達到有效的按摩刺激強度。
手部按摩的方向和順序
手部的總體按摩方向是以順、逆經絡氣血運行的方向為依據的。一般根據疾病的性質,採取順經絡氣血運行的按摩方向為補;而逆經絡氣血運行的按摩方向為瀉,以補虛瀉實。或依據向心按摩為補,離心按摩為瀉。所以,按摩方向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根據疾病的性質和不同的取穴體系來決定的,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和運用。
俗話講,男左女右,按摩手部時,也如此。按摩時,男先左手後右手;女則相反,先右手後左手。若是患者,在按摩治療中,應根據病情先按摩主要穴位或部位,再按摩次穴或部位。肺、腎、輸尿管和膀胱是人體主要的排泄器官,在選擇反射區或是反應點按摩時,這幾個同名穴位也就成為重點按摩部位。所以,無論是治療還是自我保健,一般都會在按摩的開始和結束按摩這幾個穴位。手部按摩的順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是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變通的。
按摩的時間
我們進行手部按摩時,一定要掌握好按摩的時間。一般要根據病情和病人的體質來確定按摩時間,如果是慢性病或頑強性疾病,按摩時間宜長些;急性病或是病因明確者,按摩時間可短些。
一般來說,人體每個穴位或病理反射區按摩2~3分鐘或3~5分鐘就足夠了。但對某些患者是不適用的。對於患有嚴重心臟病患者,在心臟反射區按摩1分鐘即可,加上其他穴位或反射區,總共也不可超過10分鐘。還有,對嚴重糖尿病、腎臟疾病的患者,總計按摩時間也不宜超過10分鐘。對脊椎的每個反射區只需按摩2~3分鐘就足夠了;肝臟功能不好的人,按摩其反射區的時間也不宜超過5分鐘,否則將不利於體內有毒物質的排泄。
每天按摩1~2次為宜。對於按摩,貴在堅持,效果才會更顯著。若每天按摩一次,時間定在上午、下午或是晚上均可,但每天堅持同一時間最好;若是每天按摩兩次,以上午、晚上睡覺前各一次為佳,飽餐後或空腹不宜按摩。每次按摩30~45分鐘為宜。
按摩介質
在進行按摩時,為了減少阻力,可以借助某些藥物製成的介質,如水、油、粉等塗在施術者的手上或是患者的施術部位,以產生潤滑肌膚、避免損傷的作用。我們在使用按摩介質時,為了保持按摩的力度,每次不宜塗太多。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常用的按摩介質。
酒劑
樟腦酒:適用於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白酒:有活血止痛、散風除濕、疏通經絡的功效。適用於遷延日久的損傷疼痛或麻木不仁,腰腿疼、關節炎、外感發熱等病症。
藥酒:藥酒有很多種,其所選藥物配方因人、因病而異。現介紹一個適用於急慢性損傷按摩時使用的藥酒方劑:取乳香、沒藥各5克,血竭15克,樟腦10克,三七5克,廣木香1.5克,冰片1克,藏紅花5克,上述藥物用1公斤上好燒酒浸泡兩週即可。
水劑
蔥薑水:取蔥白、鮮生薑等量搗爛,按1:3的比例浸入95% 的酒精中,放置3~5天後取汁應用。具有通陽解表、溫中行氣等作用。適用於因寒凝氣滯導致的脘腹疼痛及風寒引起的感冒、頭痛等病症。
刨花水:將刨皮浸泡在水中,取其浸出汁作為按摩介質。此汁極滑溜,很適合在按摩小兒時使用。
水:涼水,有清熱作用;熱水,有發汗作用;而溫水,對腹痛、手足厥冷等症適用。
油劑
麻油:有和血補虛、祛風清熱等作用。適用於嬰幼兒及久病虛損或年老體弱者。
肉桂油:其芳香溫熱,對虛寒病症非常實用。
棕櫚油:一般在熱敷或用擦法後塗於局部,可增進療效。
粉劑
滑石粉:有潤滑皮膚、乾燥除濕等作用。適用於炎熱夏季按摩時使用,對嬰幼兒及皮膚嬌嫩者甚佳。
松花粉:油潤滑吸濕的作用,較適於夏季使用。
展筋丹:為方劑。用乳香、沒藥各10克,藏紅花5克,麝香、冰片、樟腦各2.5克,血竭25克,同研製成粉末,貯瓶以備用,勿洩氣。此方有消腫止痛之效,所以多用在創傷疾患時作為按摩介質,施術者用手蘸藥,故又稱揉藥。
此外,蛋清具有消導積滯、除煩去熱等作用。適用於煩躁失眠、暖氣吐酸、手足心熱,各種熱病及久病後期。
手部按摩的常用手法
推法
推法是最常用的一種按摩手法。操作時用拇指尖或指腹著力於手部一定的部位上進行單方向的直線推動,為直推法。進行中要緊貼體表,用力要穩,速度應緩慢均勻,多配合適量的按摩介質,可用於手部各線狀穴位。如用雙手拇指從某線狀穴位的中點向兩側分推,稱為分推法。如用兩手拇指指端或螺紋面自某線狀穴兩端向中間推動合攏,稱為合推法,又稱合法、和法。
拿法
拿法,即捏而提起。操作時用大拇指和食、中兩指或用大拇指和其餘四指做相對用力,在手部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進行節律性的提捏。運行時,要特別注意掌握力道的施放,不能猛然用力而要有一定的連貫性。
點法
此按摩法是最簡單的手部按摩法之一。具體操作為用拇指指端或手指屈骨突出部直接作用於手部穴位或病理反射區上,逐步用力向下按,用力時由輕到重,充分刺激肌肉組織的深層,當你有痠、麻、走竄等感覺時,持續數秒鐘,然後漸漸放鬆,如此反覆操作。點法接觸面積小,刺激量大,操作時用力不要過猛,不要滑動,應持續有力。點法按摩對特定反射區治療效果明顯。
按法
按法是手部按摩常用的手法之一,也是最早應用於按摩的手法之一。按法是指用拇指的指尖或螺紋面著力於手部穴位或病理反射區上,逐漸用力向下按,用力時由輕到重,使刺激充分到達肌肉組織的深層,當你有痠、麻、走竄等感覺時,持續數秒鐘,漸漸放鬆,如此反覆操作。操作時用力不能過猛,不要滑動,應持續用力。需要加強刺激時,可用雙手拇指重疊施術。按法常和揉法結合使用,稱為按揉法。對年老體弱或年齡較小者,施力大小要適宜。
掐法
在所有手部按摩中,掐法的刺激性最強,治療效果也是較為顯著的。操作時,用拇指指甲重掐穴講力量灌注於拇指端。掐前要找對穴位。掐法多用於急症、重症。
揉法
揉法在手部按摩中是比較複雜的一種。用拇指螺紋面作用於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摩力道要適宜,而且要和按法結合,做揉法的同時按動穴位。
捏法
捏法也就是我們常用的三指捏,是用三根指頭同時對穴位相對用力擠壓。在按摩過程中要有節律性,力量要均勻。同時與拿法結合使用,稱為拿捏法。
手部按摩的常用部位和技巧
手部按摩,簡言之,就是用手直接作用在手部以達到治療的效果。上面,已經為大家介紹了手部按摩常用的使用手法,但是,即使靈活運用了那些手法,不能巧用按摩部位和掌握按摩的技巧,達到的效果也不會顯著。
首先,我們要了解手部的基本組成是什麼?從中醫解剖學的角度來講,手分為手指、手掌和手腕,手指又分為五指,而拇指上的兩節分為近節和遠節,其餘四指的三節又分近節、中節和末節。常用的按摩部位都在其中,它們對手部按摩都能產生巨大的影響。
拇指指腹
拇指指腹分前、中、後三部分。比如,在按摩第二掌骨虎口側時開始是用前中部,最後用後部指腹。原因就是前中部偏柔和些,後部則揉中加壓,以達到更佳效果。
拇指指尖
指尖是對按摩施加壓力的重要部位,在操作時,透過拇指指尖讓整個反射區得到適度的力量,則對治療痛疾會收到更好的療效。
拇指前甲角
在按摩中,這個部位不是很常用,但是也不能忽視,因為它能按摩到其他部位摸不著的地方,它可以伸入骨縫,按摩深層肌肉。
拇指偏峰
這個部位作用也很大,它可以伸展到手背較為狹窄的骨縫和其他需要深入的部位。
食指尖端
食指尖端的作用力相較其他略小,但是在扣點第一、五掌骨時是不可或缺的。
以上是手部按摩中常用的,此外,再為大家介紹幾點按摩時的小竅門。
首先,要用最輕巧的手法做出最符合要求的感覺來。這對於一個按摩者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它直接影響按摩的效率,決定按摩的品質。
其次,被按摩者一定要有舒適感。這一點對患者來講非常之重要,若在按摩過程中,患者感到不適會有反感,會影響整個治療的品質。
再次,整個過程要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這一點是至關緊要的,因為就算你之前的兩個環節都做到最好,但是沒有收穫更優的療效,那麼按摩也就無意義了。所以說,在不斷地實踐和總結之後,首當其衝就是要提高治療的效果。
第二章
手部按摩圖解
手部反射區是整個機體分布最敏感的反射地帶。雙手布有極為豐富的神經末梢,有著非常靈敏的觸覺。比如,我們用兩根間距很近的針同時刺激手部任何部位時,可以感受到兩個刺激點;用同樣的方法刺激其他部位,如手臂,則只能感受到一個刺激點。這就說明了手部較其他部位更敏感一些,也就是說,相對於其他部位,手部的神經末梢分布得更多。所以,當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發生病理變化時,手部的反射區就會提供相關各臟腑組織器官的訊息。
第1節
要想不生病,雙手常運動
動動手指,全身受益。手是人體最靈活的器官,它與大腦和很多內臟都有關聯,我們在日常的養生運動過程中卻時常忽略了自己的雙手。其實,我們每天只要花十幾分鐘動動手指,就能獲得很好的養生保健效果以及產生治病的作用。
手上有乾坤,健康寓其中。當你的手指畏寒、手指扎破但出血少或是不出血,這就意味著你的身體虛弱、氣血不流暢;若你遇到壓力或是巨大恐懼時,手心會冒汗或是發涼、發抖,這表示你內在氣息紊亂、腦神經緊張;還有,當我們心情煩躁的時候,就會下意識地兩手相互揉搓,這是為了放鬆精神。
從這點來看,我們的手和身心健康息息相關。無論在勞動、學習、生活還是娛樂中,都離不開手的功能。在第一章的開始,本書已經給大家介紹了手與人體各部位的對應關係,所以,客觀地說,手是我們人體各部位的一個「縮影」,多動動手,可保健和預防治療身體的某些疾病。
翻掌運動
翻掌運動有助於鍛鍊腕指關節的旋轉運動能力,還可以以扭轉方式活動氣血經絡,其鍛鍊的部位在於上肢內外側,即手三陰經及手三陽經,其中內旋鍛鍊手三陰經,外旋鍛鍊手三陽經。
主要治療肺病、大腸病、心包經病、三焦經病及心經小腸經病。其主要特徵為手臂疼痛、難於屈伸、咳嗽、小便熱、心痛煩躁等症。
具體的操作方法為:
兩手掌對搓以發熱,深呼吸三口氣,靜氣凝神。人可站立或坐式,然後緩慢地向上平伸兩手,進行預備鍛鍊。
兩手掌相合對齊,兩拇指朝上,兩小指朝下,然後緩慢地將疊合的手掌由右向左轉動,直至左手掌完全在右手掌之上時(此時兩手掌仍然為重疊狀),平放於桌上。重複三次。(圖 )然後回到當初兩拇指朝上、兩小指朝下的位置,再由左向右旋轉,直到左手掌完全在右手掌之上,平放於桌面上。如此重複三次。
兩手掌掌心向上平放於桌上,十指張開,拇指均向外,然後兩手掌均以掌內側線為軸,向下旋轉直到不能旋轉為止。如此重複六次。(圖 )
兩手掌掌心向下平伸於桌面上,然後將拇指向內,兩手併攏,除拇指外,兩手四指均由四指緊靠狀突然散開,如此重複六次。注意散開時動作要強而有力。(圖 )
由上述動作 的結束,緩慢地抬起而翻轉成掌心向上的攤手狀。如此重複十次。(圖 )
由上述結束的動作 起,將右手掌抬起緩慢而有力地移動到左手掌掌心中(此時的手臂狀態仍然是貼於桌面上),然後復原,反覆重複十次。再者,將左手掌移到右手掌掌心中,如此十次。(注:這一動作手臂始終都不能離開桌面)(圖 )
保持上述動作 的結束狀態,在手臂不離開桌面的情況下,迅速翻掌至掌心向下,兩掌背靠攏,拇指呈向內的狀態,重複十次。動作要快而有力。(圖 )
指掌運動
指掌運動是以手指與手掌的相互揉按運動為基礎的,它是一種將點狀按摩運動與面狀按摩運動相結合的按摩療法。它是很常用的手療法之一,既可以透過手指的活動來點按穴位,又可透過手掌的變化來激發經氣。
其具體的按摩步驟為:
右手伸掌,掌心向外,用左手掌橫握其手腕部、屏息;右手手掌順時針旋轉8次,逆時針旋轉11次,此時的左手手掌仍是緊握手腕部狀態,左右手同理。此運動有振奮陽氣、升陽降火的功效,且可治療頭沉、內臟下垂等病症。(圖 )
右手掌五指自然地捏在一起,然後用左手掌緊緊包裹右手五指,以「緊→鬆、緊→鬆」的方式,用力擠壓,施壓時以五指端痛脹麻木為度,深呼吸,如此重複16次。此運動有治療三叉神經痛、偏頭痛等病症。(圖 )
兩掌相交,用右手掌橫握左手掌,兩手五指各緊扣對掌手背,同時用各自五指用力擠壓刺激背面皮膚,以自覺痠脹發麻為度。之後,用兩掌大魚際相互摩擦30次。其功效為瀉肺經氣火、止痛瀉火。長期運動按摩可治療扁桃腺腫大、慢性咽炎、咽喉痛等。(圖 )
兩掌五指合併,用右手握左手橫掌,然後用右手除大拇指之外的四指緊扣住左手橫掌背面的第三、四掌骨之間,點按15次。其主要治療脊椎關節疾病及骨質增生症。(圖 )
右手掌自然下垂,用左手拇指、食指捏住右手拇指向下垂直拉平,向下按摩30次。可治療消化不良、積食等症。(圖 )
兩掌相合,兩手相對的食指和中指向內彎曲,只剩無名指和小指相對抗,用力擠壓,與此同時,左右搖擺15次。對糖尿病、脈管炎等病症治療效果很不錯。(圖 )
兩掌相合,其五指相對,並用指端直對,相互對抗擠壓形成最大角度,如此對抗30秒。屏息,左右搖擺30次。有解除牙痛、頸項痛、顛頂痛等功效。(圖 )
兩手皆呈「六」字形狀,相互用力對抗,壓迫少商和少沖兩穴,並以「鬆—緊」的方式相對抗16次。主治肺結核、胸痹、肋間神經痛等症。(圖 )
兩掌相對,十指指端相對,兩掌心空如球狀,用丹田之氣自臍中引致空球狀中,想其日漸增大,深呼吸15次。長期運動可治療腹瀉、腸鳴、腸結核等症。(圖 )
一手掌平端且五指併攏,頂住另一掌(呈直立狀)掌心處,並左右搖擺刺激手心皮膚,以感覺手部麻脹為度,共30次。男左女右。有治療白內障、青光眼的功效。(圖 )
交掌運動
交掌運動是利用兩手掌的交互運動來推拿刺激皮膚經絡的穴位,從而達到治病防老的運動療法。交掌運動的接觸面很寬,刺激部位,作用也較為溫和,很適合治療較大系統的全身疾病。
交掌運動非常適合治療經絡阻滯的病變。因其對手三陽經、手三陰經以及經外奇穴的刺激較多,使用交掌運動可以在手掌、手背以及手指上進行,即運動者的全身感覺將是均勻而多樣化的。
具體操作步驟:
兩手掌相互摩擦以使兩手掌心、掌背都發熱,然後做深呼吸五次,屏息等待做開始動作。
兩手掌相互重疊,豎立,拇指均向內,然後兩手均勻加力做對抗運動,手掌姿勢保持不變,兩手掌指尖向左右對抗中搖擺各六次,屏息,默數15下。(圖 )
兩手掌掌心向下,五指均散開,謹慎進行十指交叉放置,在使用指力相互擠壓咬定時,呈膠著狀態。然後兩手用力相互「擠—拉」各十次,屏息,默數20下。(圖 )
用右手掌平放於左手掌中,掌心向內,然後,用左手除拇指外的四指內收,並且與拇指一起用力擠壓除右手拇指外的手掌,左手掌用力擠壓,右手掌則用力對抗,直到左手四指擠壓,使得右手掌麻脹疼痛為度,共15次。擠壓時,屏息默數15下。(如 )
伸掌,用右手掌橫握左手豎掌,右手四指端用力按點左手豎掌的手背皮膚,而左手掌則用力對抗。如此屏息默數20下。(圖 )
右手仰掌伸開,掌心向上,而僅小指內收內縮,左手附置於右手掌面之上,左手內收,用五指內按擠於右手手背的第二、三掌骨間隙之間,同時壓住右手小指。如此內壓10次,屏息默數10下。(圖 )
左掌覆右掌之上,掌心向下,五指散開;右手再覆左掌之上,五指散開,以旋轉方式摩擦20次,屏息默數20下。(圖 )
兩手掌相對,彎曲各拇指、食指,中指相對,並交叉各掌的小指、無名指。以中指尖端為對抗點,用力擠壓各15次。屏息,默數30下。(圖 )
右手掌仰舉,掌心向上,用左手從右手掌背插入其五指中,右掌向前,左掌向後,兩掌均用指力擠壓。屏息默數20下。(圖 )
兩掌相對,十指交叉於各對掌手背,然後拇指相對,食指相對內彎形成角度而後相對抗。兩掌均勻用力對抗擠壓20次。屏息默數20下。(圖 )
左手仰掌,掌心向上,右手則俯掌橫握,右手掌在橫握時壓住左手內收的小指,然後左手三指自然按於右手手背上。兩掌各對抗用力擠壓20次,以兩手感覺麻脹為度。屏息,默數20下。(圖 )
左手五指散開、掌心向上仰掌,用右手手掌從其後仰放並迅速以除拇指外的四指插入左手五指縫間,然後手指內收點按左手五指縫八邪穴,反覆用力拼接20次。屏息,默數20下。(圖 )
兩手掌向內交叉各絞五指呈攏手狀,然後向內外反手推出,兩手之間用力相互擠壓外推,如此20次。屏息,默數20下。(圖 )
右手向下覆掌,用左手指插入其五指縫間,可以隨意點壓刺激八邪穴,用力擠壓,以自覺脹滿疼痛為度,不拘限次數。(圖 )
左手握拳,用右手手掌覆至其手背,然後用右手大拇指順序推按左手手背皮膚,用力而穩沉共30次。同理,再用左手推按右手。不拘限次數。(圖 )
兩掌相對,左手掌心向上,右手掌心朝下,均散五指,呈同心圓式旋轉摩擦推動,各30次。屏息默數30下。(圖 )
兩手掌交叉內攏呈交叉五手狀,相互擠壓撥散20次。(圖 )
捻按運動
捻按運動是手掌與手指的持續重刺激方法,用於治療疼痛、發燒、腫脹等實症病變。
長期捻按有助於消除實熱、痰熱以及淤血。此外,操作進行時,捻按的方向大多是由內向外,向離心方向運動,有瀉除邪氣的作用。所以,對五臟實症很有療效。
具體操作步驟為:
伸出左掌,用右手拇指及食指捻按左手掌心處,並逐漸擴大面積,呈同心圓狀。共捻轉15次,順時針為補,逆時針為瀉。右手方法亦同。此運動有開竅醒神的作用,適於治療昏迷、昏厥及患有癲癇的病人。(圖 )
伸掌,用另一手拇指及食指自其食指根部起開始捻按,並逐漸向食指頂端移動。捻按的力道以指根感覺痛脹為止,慢慢呈旋轉式,共捻按15次。男取左手,女取右手。長期堅持此運動療法有疏肝利膽的作用,適於治療黃疸、情志憂鬱症病人。(圖 ~ )
以中指掌根部為起點,用另一手的拇指及中指進行捻按,用力以感到痛脹為度,並逐步向中指頂端離心方向移動,同時盡可能地做旋轉運動,捻按15次。同樣是男左女右。有清利心火,利小腸的作用,適於治療小便赤、小腸濕熱下痢、小兒夜啼等病症。(圖 )
以手掌無名指的根部皮膚為起點,用另一手的拇指與食指捻按15次,呈螺旋狀逐漸向無名指尖端離心方向移動。用力要適度,以自感痛脹為度。男左女右。此運動療法有瀉肺熱、通大便的作用,適於高熱口渴、咳嗽濃痰、便秘等症。(圖 )
以手掌小指的根部皮膚為起點,用另一手的拇指及食指捻按15次,呈螺旋狀逐漸向小指尖端離心方向移動。以自覺痛脹為度。同樣男左女右。有瀉腎虛相火、滋陰利水的作用。適於治療五心煩熱、舌光無苔、盜汗、女子夢交、夢遺等症。(圖 )
拔指運動
拔指運動是一種將五指進行離心方向拔伸運動以治療疾病的方法。它是一種揉擦瀉法,常常作用於手指背面,因此是一種對三陽經的瀉治法。
主治病症:四肢實症、五臟阻滯。
操作步驟為:
用左手五指自然套住右手拇指根部,用力且緩慢地進行拔伸,呈離心方向,如此重複15次,拔伸時要屏息。對脾胃實熱等症很有療效。(圖 )
用右手用力地緩慢地拔伸左手拇指,亦呈離心方向,拔伸時要屏息,如此重複15次。主治脾胃實熱等症。(圖 )
右手的三個手指呈筒狀套住左手食指根部,用力且緩慢地進行拔伸,呈離心方向,拔伸時屏息。如此進行15次。對肝經和膽實熱等症療效很好。(圖 )
用左手五指拔伸右手食指,方法同 。(圖 )
用左手五指拔右手中指根部,用力且緩慢地進行拔伸,同樣呈離心方向,屏息,如此重複15次。對心經、小腸經實熱等症很有療效。(圖 )
用左手中指與食指間縫緊拔右手中指及無名指根部,用力且緩慢地進行拔伸,呈離心方向,屏息,如此進行15次。主治肺及心部胸膈以上痞悶病變。(圖 )
用右手五指拔左右小指根部,用力且緩慢地進行拔伸,呈離心方向,屏息,如此重複15次。對治療腎經、膀胱疾病效果很好。(圖 )
有左手五指拔右手小指根部,操作方向同 。(圖 )
對指運動
對指運動主要作用是鍛鍊手指的對稱活動、鍛鍊小腦的平衡能力以及興奮大腦皮質運動區。
《內經》曰:「腎為作強之官,技巧出焉」。所以,對指運動對於鍛鍊腎經經氣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五指與人體十二經脈各有聯繫,對指運動對十二經絡的多個穴位均有刺激作用,因此對於虛弱的臟腑有很好的補益效果。
具體操作步驟為:
右手五指自然彎曲,呈空心握拳狀。然後用大拇指對擠食指,兩指端必須相掐,以啄米形式刺激15次。對陽痿、遺尿症很有療效。(圖 )
右手五指自然彎曲,呈空心握拳狀。然後用大拇指對擠中指,兩指必須相掐,以啄米形式刺激15次。對治療頭痛、耳目疼痛病症效果很顯著。(圖 )
右手五指自然彎曲,呈空心握拳狀。然後用大拇指對擠無名指,兩指必須相掐,以啄米狀態刺激15次。主治膝痠軟、牙疼等症狀。(圖 )
右手五指自然彎曲,呈空心握拳狀。然後用大拇指對擠小指,兩指必須相掐,以啄米狀刺激15次。主治急性肩周炎、手部各種疾病。(圖 )
左手操作方法與右手相同。左右手五指相互替換,重複操作多次。(圖 ~ )
第2節
要想不生病,雙手常運動
單手變指運動
所謂單手變指,就是一隻手單獨來運行,不用另一隻手幫助就可以進行,運動起來也是非常靈活的。它是以鍛鍊手指的活動能力及其強度的一種手療法。
單手變指運動主要是透過手指的運動來疏通手三陰手三陽的經絡,同時刺激大腦皮層的內臟興奮點,藉以調解氣血經絡功能。
在第一章中,已經詳解過手掌的六大經絡,即手三陽手三陰。手三陰三陽經在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的分布分別對應脾、肝、心、肺、腎和胃、膽、小腸、大腸、膀胱。所以,單手變指運動對於單條經絡及單個臟器的氣血調節很有好處。
其具體的操作步驟為:
伸出一隻手,手心朝外,迅速縮回大拇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只留食指呈「一」字狀。如此反覆10次。有補肝膽、明目之功效。(圖 )
由上述動作結束時迅速伸出中指,並與食指併攏,呈「二」字狀。同樣重複10次,為木生火,主滋補肝血。(圖 )
接動作 迅速使二指分開,如此重複10次。有補心血、養心神的功效。(圖 )
由動作 的結束,迅速伸出無名指,食指與中指併攏與無名指分開。如此重複10次。有瀉肺火、疏肝木的作用。(圖 )
由動作 迅速分開三指,如此10次。有利於瀉肝火、疏肝木。(圖 )
伸掌,迅速縮回中指,食指、無名指及小指要保持伸直。如此10次。有補胃、潤肺、滋腎、生金的作用。用於治療咳嗽、腰痠、膝軟等症。(圖 )
伸手掌,掌心朝外,用中指外搭在食指背上,並由上向下用力壓,如此重複10次。有瀉肝火、寧心神的功效。(圖 )
伸掌,掌心朝外,用中指內搭在無名指上,並由上向下用力壓,如此重複10次。有瀉肺火、去痰熱的作用。(圖 )
伸掌,掌心向外,迅速內縮中指、食指、無名指,只留大拇指和小指伸直,呈「六」字狀。使三指內縮六次。有助於補腎益脾、養精益血。(圖 )
揪捏運動
揪捏運動是刺激手背除拇指外的四條經絡,它不僅對氣血有刺激作用,還可透過對皮膚的揪捏,從而對皮膚筋膜有一定的梳理作用。另外,揪捏運動對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及手太陽小腸經和經外奇穴也有刺激作用。
據研究,該運動療法,對陽溪、合谷、二間、三間、八邪、外勞宮、中泉、中魁、關沖、液門、中渚、陽池、養老、陽谷、後溪、前谷、少澤各穴都有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
注意:操作前,一要修剪指甲,不宜修得過長或指甲邊緣不圓滑而劃破皮膚。二是揪捏的皮膚面積不宜太多或太少,也不能過鬆或過緊,要以揪捏皮膚可以忍受的痛脹感覺為度。三是揪捏時應該注意前進的方向,要嚴格對齊掌骨的延伸線推進。
其具體操作步驟為:
用右手的大拇指及食指揪捏左手食指根背部皮膚,以捏起皮膚感到痛脹適宜為度,並沿食指掌骨沿線的延伸線向手腕橫紋處移動。兩手做法相同,各做5次。(圖 )
用右手大拇指及食指揪捏左手中指根背部皮膚,以捏起皮膚感到痛脹適宜為度,並沿中指掌骨沿線的延伸線向手腕橫紋處移動。左右皆同,各5次。(圖 )
用右手拇指及食指揪捏無名指根背部皮膚,以痛脹適宜為度,並沿無名指掌骨延伸線向手腕橫紋處移動。左右手皆同,各5次。(圖 )
用右手拇指及食指揪捏小指根背部皮膚,以痛脹適宜為度,並沿小指掌骨延伸線向手腕橫紋處移動。左右手皆同,各5次。(圖 )
握拳運動
握拳運動是一種以手指攥拳,對手掌血管進行擠壓的防病治病方法。
握拳運動以握拳來壓迫手掌部的穴位,對十指尖端經脈井穴經氣所發處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對十宣穴也有很強的刺激作用。是開瀉經氣、祛邪扶正的好療法。
其具體操作步驟為:
伸掌,掌心朝內,拇指在上,忽然緊縮除拇指外的四指,然後將拇指緊緊搭在其餘四指上,呈自然握拳式。受刺激的穴位有少商、商陽、關沖、少沖、十宣、勞宮、少府穴,尤其重點刺激手少陰心經和手厥陰心包經。如此握拳十五次。對治療心腦血管病變很有療效。(圖 )
伸掌,掌心朝內,先將拇指收回掌心,置中指及無名指指縫間,然後用力內收其餘四指,呈中壓拇指握拳狀,受刺激的穴位有少商、商陽、關沖、少沖、十宣、勞宮、少府、少商魚際、大骨空穴。適於治療手太陰肺經的咳嗽、哮喘、痰鳴、氣粗等症。(圖 )
伸掌,掌心向內側,先將拇指內收置於無名指與小指的指縫間,然後用力收縮其餘四指,呈壓拇指握拳狀。受刺激的穴位有少商、商陽、關沖、少沖、十宣、勞宮、少府穴,加強刺激了手太陰肺經及手太陽小腸經,尤其是小骨空、少澤等穴。主治小便不利、大腸溏瀉等症狀。如此握拳15次。(圖 )
兩手均呈自然握拳狀,拳心朝下,兩拳相對,用掌骨突起處與對拳的凹陷處相貼壓迫,呈雙拳相壓狀。以刺激八邪液門穴為主,適於治療壯熱、煩渴、便秘、手腳抽搐等實症。如此握拳對壓15次。(圖 )
伸掌,掌心向內,先用中指指端內收壓其指根部,然後四指均內縮呈握拳狀,而大拇指則內收置於中指指端壓迫中指指根處,以致握住其不會過分內收。由此形成中指突出的握拳狀。受刺激的穴位有少商、商陽、關沖、少沖、十宣、勞宮、少府穴,尤其突出壓迫刺激中沖及少商兩穴。對治療胸膈上各種病症有顯著療效。(圖 )
旋轉運動
旋轉運動是將一個圓形物(比如小圓球、橘子、藥丸、核桃等)放在手掌使其旋轉的運動。我們都曾見過,路上散步、乘公車時會有一些年老者手裡攥著兩個核桃,他們不是在娛樂,而是在自我保健。圓球旋轉對其所滾過的皮膚反射區會有不同程度的按摩,尤其是我們用力攥它並使其滾動時,效果更顯著。
我們在前面講過,手掌部有各個內臟的反射區,各條經絡都與其有關。手厥陰心包經的勞宮穴在掌心處,在圓球的壓迫處,而當圓球大幅度旋轉時,手少陰心經的少府穴和手太陰肺經的太淵、魚際穴,以及手厥陰心包經的大陵穴都會受到刺激,而且此種刺激是呈同心圓式地擴散的。旋轉運動也可以在手背上進行,則對手背皮膚的手三陽經及其經穴有刺激作用。
其具體操作步驟為:
五指自然伸直,將一圓球置於手心中,五指攥緊,用五指指根勁力進行旋轉。順時針旋轉10次,逆時針旋轉10次。(圖 )
用五指頂端部托住一圓球,然後用五指指力使其懸於空中而不貼住手掌心進行旋轉。順時針10次,逆時針10次。(圖 )
將兩個圓球放置手心部,使其相互緊靠,在五指指力的作用下,貼緊手心皮膚用力旋轉不能使之落地,速度要快,不侷限旋轉次數。(圖 )
將兩個圓球放於手心部,使其不能相互牴觸,用五指指力使兩圓球各自旋轉且不相互碰撞。旋轉速度要慢,節奏應緩慢而有力,使其不致落地。此運動不限旋轉次數。(圖 )
用兩手背夾住一個圓球,使其在兩手背的皮膚間滾動,速度適中即可,轉動時要用力,使其不致落地。不限制轉動次數。(圖 )
將一圓球放於手背上,用手的前後左右移動及傾斜,使圓球在手背上滾動以刺激手背皮膚。也不拘限滾動次數。(圖 )
以上的不同運動方式,左右手旋轉的原理及方法皆同。對治療心臟病、肝病、風濕病及神經衰弱諸症很有療效。
刷手運動
刷手運動是一種用牙刷、毛刷代替我們的手指,進而對手掌各部位進行刷刺治療的方法。刷手運動對手指及手掌刷動刺激能促進經絡的傳遞功能,同時也能進一步活躍肝臟功能。所以說,刷手運動是一種既方便又實用的手療法。
毛刷對皮膚腠理的刺激能夠激發人體的免疫機制,使淋巴T細胞活躍,免疫蛋白分泌增加,有抵禦外來病毒侵襲的作用。
其具體操作步驟為:
五指自然張開,手心向外。用牙刷平刷手背合谷穴部,上下方向刷動,共15次。(圖 )
同上。用牙刷平刷手背食指,上下刷動,共15次。(圖 )
同上。用牙刷平刷手背中指,上下刷動,共15次。(圖 )
同上。用牙刷平刷手背無名指,上下刷動,共15次。(圖 )
同上。用牙刷平刷手背小指,上下刷動,共15次。(圖 )
五指自然張開,手心向裡。用牙刷平刷手心食指正面,上下刷動各15次。(圖 )
同上。用牙刷平刷手心中指正面,上下刷動各15次。(圖 )
同上。用牙刷平刷手心無名指正面,上下刷動各15次。(圖 )
同上。用牙刷平刷手心小指正面,上下刷動各15次。(圖 )
同上。用牙刷平刷手心正面,上下刷動,共30次。(圖 )
同上。用牙刷平刷手腕橫紋內側,左右刷動,共30次。(圖 )
第一章 奇妙的手部按摩治病法
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而手就好比一面鏡子,經常「照鏡子」,可以及時發現並且抹去身上的「污點」,以使我們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的手上有很多經絡和穴位與全身的器官緊密相連,並且相互影響,當身體的某個部位有問題時,在我們手掌相應的部位就會反映出來。因此,平時多觀察自己手掌的變化,往往能及時了解身體各器官的情況。
第1節
為什麼按摩手可以治病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類對自身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於疾病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按摩作為一種非常方便且效果顯著...
作者序
在當今社會,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然而過重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使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被慢性疾病纏上了身,輕者有失眠、頭痛、記憶力減退、便秘、腰痠背疼等症狀,重者會患上高血壓、糖尿病等,甚至還會猝死。現代人最不關心的彷彿就是自己的身體,總以為自己不會像其他人那樣被疾病盯上,但結果卻是常常逃不過疾病的騷擾。那麼,有沒有一種既簡單、方便,又能預防和提高身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保健治療方法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有!那就是手足按摩。
按摩,自古被許多人作為養生保健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種無副作用的自然養生治病方法,按摩可以調節人體功能狀態,使體內的氣血得以暢通、免疫力獲得提高。中醫經典名著《黃帝內經》記載:「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之所以生萬物之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蹻,故導引按蹻者,亦從中央出也。」明確地指出了按摩的作用和方法。《素問‧血氣形志篇》又說:「形數驚恐,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醪酒。」這說明,如果我們的身體哪裡出現經絡不通或氣血不通,那麼,透過按摩身體的某些部位,便可以疏通經絡和氣血,從而達到治病的效果。而相對於身體的其他部位來說,手足按摩更容易操作,且簡便易學,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備受人們歡迎。
古人有言:「手足布穴乎蓋周身」,就是說我們的手上和腳上有很多的穴位及反射區,與身體的五臟、五官等器官密切相關;又有人體的十二大經絡,即手三陰三陽、足三陰三陽,每一經脈與臟腑都直接聯繫。所以,如果身體上有哪個部位感覺不舒服,那麼最簡單的方法便是透過按摩手上或腳上的穴位來緩解和治療。
現在,隨著中醫保健方法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健康、關心身體。而按摩作為最實用、最簡單、最有效的保健方法,更是受到了人們前所未有的歡迎,人們除了到醫院或是專業的按摩場所進行保健治療外,還可以進行自我調養。《圖解手足穴位按摩寶鑑》一書是一部非常實用的家庭醫書,它的主要特點就是易學、易懂,且更安全。書中配有兩百多張手、足穴位圖,直接而具體地列舉了百餘種疾病的對症按摩穴位及反射區。
如果說手為我們創造了一切,那麼腳就是使這一切變得更幸福的重要依據。本書分為手部按摩和足部按摩兩部分,以按摩治病保健為主要內容,結合中醫經絡和西醫解剖學,為你準確、詳細地指出穴位所在點,以及按摩的常用方法和小竅門。藉由學習本書,你不會再認為按摩是一個神祕、奧妙的概念,你可以透過自己的掌握,使按摩有的放矢。
在當今社會,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然而過重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使很多人在不知不覺中被慢性疾病纏上了身,輕者有失眠、頭痛、記憶力減退、便秘、腰痠背疼等症狀,重者會患上高血壓、糖尿病等,甚至還會猝死。現代人最不關心的彷彿就是自己的身體,總以為自己不會像其他人那樣被疾病盯上,但結果卻是常常逃不過疾病的騷擾。那麼,有沒有一種既簡單、方便,又能預防和提高身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保健治療方法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有!那就是手足按摩。
按摩,自古被許多人作為養生保健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錄
前言5 第一章 奇妙的手部按摩治療法
第1節 為什麼按摩手可以治病 22
1. 手與大腦有相對應的關係22
2. 手掌與內臟反應穴位有對應關係24
3. 手與十二條經絡的對應關係26
第2節 六大經絡與疾病的關係29
1. 手太陰肺經30
2. 手陽明大腸經30
3. 手少陰心經36
4. 手太陽小腸經38
5. 手厥陰心包經41
6. 手少陽三焦經43
第3節 手部按摩要知道的事 46
1. 按摩的力道46
2. 手部按摩的方向和順序46
3. 按摩的時間47
4. 按摩介質48
5. 手部按摩的常用手法49
6. 手部按摩的常用部位和技巧50
第二章 手部按摩圖解
第1節 要想不生病,雙手常運動 54
翻掌運動54
指掌運動56
1. 交掌運動58
2. 捻按運動61
3. 拔指運動62
4. 對指運動64
第2節 要想不生病,雙手常運動 66
1. 單手變指運動66
2. 揪捏運動67
3. 握拳運動69
4. 旋轉運動70
5. 刷手運動72
6. 手棒療法75
7. 錢幣手操78
8. 其他手療運動81
第3節 手印呼吸療法,開啟健康之門 83
1. 偏頭痛83
2. 慢性肝炎83
3. 痛經84
4. 紅斑狼瘡84
5. 胃病84
6. 耳鳴85
7. 神經痛85
8. 骨癌85
9. 鼻息肉85
10. 過敏性鼻炎86
11. 角膜炎86
12. 眩暈87
13. 急性結膜炎88
14. 顏面神經麻痹88
15. 腹瀉88
16. 胃腸功能紊亂88
17. 類風濕關節炎90
18. 風濕痛90
19. 腎盂腎炎91
20. 乳腺增生91
第4節 不可不知的手部點穴療法 92
1. 手三里92
2. 大陵92
3. 門93
4. 內關93
5. 外關94
6. 四瀆94
7. 陽溪95
8. 陽池95
9. 合谷96
10. 掌間96
11. 指甲根97
12. 指關節97
第三章 健康的身體可以從雙手獲得
第1節 手是健康的晴雨表 100
1. 肝炎在手掌中的特點100
2. 肺結核在手掌中的特點101
3. 支氣管哮喘在手掌上的特點101
4. 慢性氣管炎在手掌上的癥兆102
5. 風濕病在手掌上的癥兆102
6. 腦出血在手掌上的癥兆103
7. 糖尿病在手掌上的癥兆103
8. 膀胱炎在手掌上的癥兆104
9. 胃潰瘍在手掌上的癥兆104
10. 感冒在手掌上的癥兆104
11. 神經系統疾病在手掌紋中的癥兆105
12. 十二指腸潰瘍在手掌紋中的癥兆105
13. 腎臟虛弱在手掌紋中的特徵105
14. 胃病在手掌紋中的癥兆106
15. 乳癌的女性在手掌紋中的癥兆107
16. 便秘在手掌紋中的癥兆107
17. 神經衰弱在手掌紋上的癥兆108
18. 酗酒傷肝者在手相上的表現108
19. 心臟病在手掌紋上的癥兆109
20. 精神病患者的手掌紋線特點109
第2節 手部按摩讓男人更健康 110
1. 陽痿110
2. 遺精111
3. 慢性前列腺炎112
4. 腎虛113
5. 不育113
第3節 手部按摩讓女人更美麗 114
6. 青春痘114
7. 痛經115
8. 更年期症候群116
9. 肥胖117
10. 內分泌失調症118
11. 皮膚粗糙119
12. 經前期緊張症候群119
13. 月經不調120
14. 盆腔炎121
第4節 常見病的按摩療法 122
1. 感冒122
2. 鼻竇炎123
3. 腦溢血124
4. 頸部肌肉僵硬症125
5. 胃痛126
6. 牙痛127
7. 眼睛疲勞128
8. 打嗝129
9. 暈車130
10. 高血壓131
11. 低血壓132
12. 氣喘133
13. 過敏性鼻炎134
14. 貧血135
15. 失眠症136
16. 目眩137
17. 假性近視138
18. 老花眼139
19. 胸悶140
20. 腰痛141
21. 肩周炎142
22. 肩膀僵硬143
23. 便秘143
24. 痔瘡144
25. 腹瀉145
26. 心悸146
27. 風濕性關節炎147
28. 虛冷症148
29. 口腔炎149
30. 腹脹150
31. 手肘麻痹151
32. 蕁麻疹152
33. 胃潰瘍153
34. 脫髮、白髮154
35. 神經衰弱155
36. 中耳炎156
37. 牛皮癬156
38. 癢症157
第四章 手部綜合保健法
第1節 常見手部保健操 160
1. 手部健操160
2. 手臂運動療法160
3. 搓手按穴法161
4. 手搓自我整體按摩法161
5. 手交叉轉肩運動162
6. 兩手交叉上下運動162
7. 兩手交叉伸展運動162
8. 臂前伸運動163
9. 兩手左右回轉運動163
10. 兩手在背後上下運動163
11. 屏氣張指運動163
12. 手掌摩擦運動163
13. 手指抓物運動163
14. 手指的折回運動164
15. 手指的捏揉運動164
16. 手的搖晃運動164
17. 拇指撥筋療法164
18. 拇指運動療法164
19. 手腕薰洗療法167
20. 手腕關節活動法168
21. 指尖的運動168
22. 健身球運動169
23. 響指運動169
24. 吊環與手療169
25. 保養手指的秘訣170
26. 手掌刺激療法172
27. 手臂的揮舞動作173
28. 手指擠壓療法173
第2節 手掌部相配療法 175
1. 手掌部神經反射圖176
2. 手部神經反射區圖177
3. 八卦各方位圖177
4. 手療穴位圖179
5. 手臂與足臂對應圖181
6. 手足相應療法181
第3節 簡易手指按摩保健法 190
1. 雙手十指對壓190
2. 推按指腹190
3. 旋按拇指190
4. 推按食指和小指190
5. 推按手背191
6. 推按左、右手掌關節191
7. 推按手背腕191
8. 拍擊手掌根部191
9. 推按手背掌骨192
10. 刮按手掌面192
11. 按搓手掌食、中、無名、小指193
12. 拍手193
第五章 神奇的足部按摩療法
第1節 足部按摩治病密碼 198
1. 足部按摩的原理198
2. 足部按摩的益處200
第2節 足部按摩前的準備 202
1. 進行足部按摩時的注意事項202
2. 足部按摩適用症203
3. 足部按摩禁忌症203
第3節 足部經脈與身體的關係 205
1. 足太陰脾經205
2. 足太陽膀胱經209
3. 足少陰腎經209
4. 足厥陰肝經216
5. 足少陽膽經217
6. 足陽明胃經223
第六章 足部按摩要知道的事
第1節 按摩不隨便 236
1. 按摩的程序236
2. 按摩的方向237
3. 按摩時間237
4. 按摩的強度238
5. 按摩後的反應239
第2節 哪些部位才是最有效的穴位 241
1. 足部經穴241
2. 足部奇穴245
3. 足部反射區252
第3節 中醫治病要遵循四時、五行規律 259
1. 四時的變化規律259
2. 五行的變化規律260
第七章 足部按摩的手法及小竅門
第1節 足部按摩常用手法 264
1. 按法(拇指尖施壓法)264
2. 點法(食指單勾法)264
3. 揉法265
4. 推法265
5. 擦法266
6. 掐法266
7. 叩法267
8. 捏法267
9. 搖法268
10. 踩法268
11. 空手切法269
12. 摩法269
13. 足部按摩的要求269
14. 保持正確的按摩姿勢270
15. 準確地選擇反射區的位置270
16. 施術者施加在穴位或反射區的力道要得當271
17. 按摩過程中,施力一定要均勻272
18. 按摩過程中,動作要有節奏272
第2節 足部按摩的小幫手與特殊療效 273
1. 小工具大作用273
2. 足部按摩的特殊療效274
第3節 做自己的家庭醫生 276
1. 透過腳掌觀健康276
2. 小趾頭,大問題277
3. 足部「美容」278
4. 掌握簡單有效的足部保健法280
第八章 常見病的簡易按摩法
1. 感冒282
2. 眩暈283
3. 頭痛284
4. 高血壓286
5. 低血壓288
6. 冠心病289
7. 慢性胃炎290
8. 胃、十二指腸潰瘍292
9. 急、慢性肝炎294
10. 慢性腎炎295
11. 糖尿病297
12. 支氣管炎298
13. 支氣管哮喘299
14. 急性扁桃體炎300
15. 鼻竇炎301
16. 泄瀉302
17. 寒症304
18. 呃逆(打嗝)305
19. 神經衰弱306
20. 淋症308
21. 便秘309
22. 牙痛311
23. 口瘡312
24. 近視313
25. 老花眼314
26. 頸椎病315
27. 慢性腰痛316
28. 肩關節周圍炎318
29. 類風濕性關節炎319
30. 足跟痛320
31. 驚風321
32. 更年期症候群322
33. 小兒厭食症323
34. 痛經325
35. 月經不調326
36. 帶下病327
37. 妊娠嘔吐329
38. 產後缺乳330
39. 急性乳腺炎331
40. 子宮脫垂332
41. 不孕症333
42. 單純性肥胖症334
43. 脫髮335
44. 退化性膝關節炎336
45. 陽痿337
46. 遺尿339
47. 前列腺肥大340
48. 痔瘡341
49. 痤瘡342
50. 濕疹343
51. 失眠344
附錄
常見手足穴位圖347
前言5 第一章 奇妙的手部按摩治療法
第1節 為什麼按摩手可以治病 22
1. 手與大腦有相對應的關係22
2. 手掌與內臟反應穴位有對應關係24
3. 手與十二條經絡的對應關係26
第2節 六大經絡與疾病的關係29
1. 手太陰肺經30
2. 手陽明大腸經30
3. 手少陰心經36
4. 手太陽小腸經38
5. 手厥陰心包經41
6. 手少陽三焦經43
第3節 手部按摩要知道的事 46
1. 按摩的力道46
2. 手部按摩的方向和順序46
3. 按摩的時間47
4. 按摩介質48
5. 手部按摩的常用手法49
6. 手部按摩的常用部位和技巧50
第二章 手部按...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