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歷史演義是由蔡東藩以舊白話創作,再經學有專精的現代歷史學者以現代白話改寫,並不是純歷史,也沒有虛構歷史;既是歷史實錄,也可當作小說或文學作品來觀賞。其規模宏偉,卷帙浩繁,內容豐富,在中國歷史演義中可謂絕無僅有,具有的效用,迥非官修的二十四史所能比擬。
本書特色
白話新譯‧經典重現
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
浙江蕭山人,著名作家、學者,其《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有史以來最通俗、最風趣、最受歡迎的歷史讀物,蔡東藩因此被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章節試閱
楊震自盡
伯榮母女奉命祭祀甘陵,驕縱不法,致使天怒人怨。尚書僕射陳忠良心未泯,上疏彈劾。安帝看到奏章後,並不醒悟,反而封王聖為野王君。有志之人都扼腕歎息。陳忠曾因安帝親政,上奏請求徵用有才能的人,又推薦杜根、成翊世等人。杜根因為請求鄧太后讓出政權,觸怒太后,後來僥倖大難不死,逃到宜城山中的一家酒店。陳忠聽說,派人召他為侍御史。成翊世與杜根同罪,在獄中關押多年,多虧陳忠保救,才得以擔任尚書郎。此外還有幾個隱士,如汝南人薛包、黃憲、周燮等人,曾由內外大臣推薦,朝廷派人徵請。偏偏這幾個人品行高潔,不願與小人同流合污,相繼推辭,史家傳為美談,名垂青史。
南單于檀歸降以後,北方戰事較少。前單于屯屠何的兒子逢侯,與師子一起挑釁,逃往北塞,派人乞降。漢廷聽從度遼將軍的建議,令逢侯遷居潁川郡,當時度遼將軍還是鄧遵。北匈奴卻出了一個呼衍王,他招集殘眾,共有幾萬人,又猖獗起來,常與車師掠奪河西。朝廷又想關閉玉門關,專保內地。敦煌太守張璫上書獻計。上計是調發酒泉及屬國將士,先攻打呼衍王,再徵集鄯善的兵馬討伐車師,雙管齊下,依次討平,這是一勞永逸的策略;中計是不發兵,只派將士五百人佔據柳中,令河西四郡供給軍餉,伺機行動,安內攘外;下計是放棄西域,但也應把鄯善王等遷入塞內,省得他借機入寇邊關,幫助胡虜。安帝將原奏頒示公卿。尚書僕射陳忠建議採用張璫的中計,並上書說明。
安帝下詔批准,又因為班勇的觀點與陳忠相吻合,就令班勇為西域長史,率兵五百人,屯兵柳中。班勇領命前往,到了樓蘭,因鄯善誠心歸附漢朝,傳詔嘉獎。又派人招撫龜茲,龜茲王白英約同姑墨、溫宿二王向班勇乞降,班勇好言慰撫,並令各地調集步兵、騎兵,一同討伐車師。白英等人既已投降,自然服從命令,就湊集一萬多人,聽命于班勇,直入車師前庭。前庭已歸後王軍就所有,軍就仍居住在後庭,由北匈奴伊蠡王守住伊和穀。班勇衝殺過去,伊蠡王伺機逃跑。軍就留下的士兵及前庭被威脅投降的士兵,約有六七千名,他們見匈奴兵被趕走了,哪裡還敢抵敵?當時就逃跑了一二千人,其餘的都跪在軍前聽命。班勇全部收下,仍讓他們住在車師前庭,自己返回柳中。柳中距前庭只有八十里,來往十分方便。班勇打算暫時休養生息,籌備糧草,然後再攻打車師後王。
過了一年,也就是延光四年,班勇又想乘機進攻。他調發敦煌、張掖、酒泉三郡兵馬,共六千騎兵,又徵集鄯善、疏勒及車師前部的士兵,不下五六千人,親自領著去攻打車師後王軍就。軍就領兵一萬,出庭迎敵,不料班勇的部下都勇猛得很,軍就一出戰便被殺得人仰馬翻,連忙退回,但部下已喪失了好幾千人。軍就驚惶失措,想向北匈奴求援,又擔心道路遙遠,只好硬著頭皮防守。偏偏來兵厲害得很,乘勝直入,銳不可當,部下出去招架,不是逃散,就是被殺。霎時間庭中大亂,只見外面的漢兵一齊殺過來。軍就無路可逃,只得拚死再戰,忽然聽得一聲箭響,右肩被射中,疼痛難耐,暈倒過去。等到蘇醒過來,早已被捆住,不能動彈。還有匈奴使人,也被捆著。不一會兒有數人到來,把二人作為祭品抬出。一聲令下,軍就與匈奴使者人頭落地。班勇斬了軍就以後,把他的人頭送到京師,上書報捷。從此車師前、後庭以及西域各國,都畏於漢朝的威嚴,陸續歸附。安帝聽說西域歸附,心又放寬,逍遙自在去了,把班勇的功績擱置一旁,也不賞賜。
當時廉潔正直的大臣,第一個要數司徒楊震。永甯二年秋季,太尉劉愷因病辭職,由楊震繼任太尉,另用光祿勳劉熹為司徒。皇帝的舅舅耿寶已被封為大鴻臚,為宦官李閏的兄弟說情,托楊震錄用。楊震不肯。耿寶見楊震決意拒絕,悻悻離去。皇后的兄長閻顯,已升任為執金吾,也托楊震舉薦親戚,楊震又不答應。司空陳褒已經罷官,後任是宗正劉授。他想討好貴戚,一得到風聲,便舉薦李閏的兄長及閻顯的親戚。安帝又下詔為野王君建造宅院,大興土木,中常侍樊豐及侍中周廣、謝惲等競相煽動朝廷。楊震身為首輔,忍無可忍,極力上書勸諫。奏章呈進去之後,好似石沉大海,杳無音信。樊豐、周廣、楊惲等都恨楊震恨得咬牙切齒。野王君王聖母女也把楊震當作仇敵,恨不得將他立即除去。又因安帝不肯聽從楊震的話,這些人更加肆無忌憚,不但王聖的宅院造得非常精巧,連樊豐等一群專權的閹黨,也敢捏造詔書,調發司農錢穀,各自築起墳墓、房屋、園池,花費無數。
楊震多次勸諫不見聽從,氣憤至極。又因歲末不便上書,勉強忍到第二年正月,再次呈上奏章。楊震的話雖然懇切,怎奈安帝已被小人蒙蔽,任他如何說,始終置之不理。加上閹黨常常在安帝身旁誹謗楊震,安帝已漸漸覺得不平。只因楊震是關西名儒,如果突然將他除去,難免會遭人議論,搖動大局,所以不敢無端加害於他。
延光三年,安帝想出外遊覽,借著祭祀山川社稷的名義,出都東巡。文武百官多半隨行,只有太尉楊震及中常侍樊豐等留在京都。樊豐等人因皇帝外出,更加大膽地挪用國家的財物修築宅院。太尉掾高舒召大匠令史等人仔細調查,得知樊豐等人以前曾偽造詔令,就將此事告訴楊震。楊震因安帝東巡,不便揭發,只好等皇帝回京後再奏。樊豐等人得知後,特別驚慌,日夜與黨羽密商,想先發制人,保全自己。也是楊震命裡該絕,當時恰有不吉的天象顯現,閹黨以此為藉口,讓剛剛回到都門的安帝,暫且到太學中暫時休息。安帝還以為他們是真心愛主,立即准奏。
安帝到太學以後,樊豐等人乘機密奏,說太尉楊震心懷怨恨,意圖謀逆,所以上天借星變顯示危機,請安帝先抓捕楊震再入宮。安帝不信,躊躇半晌,才對樊豐說:「楊震是名士,難道也會這樣做嗎?」樊豐應聲說:「楊震是鄧氏提拔的官吏,現在鄧氏滅亡,怪不得楊震有異心了!」安帝愕然點頭,便在夜裡派中使沒收太尉官印,罷免楊震的官職。楊震不料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既然被閹黨占了先機,後悔也無用,就將官印交出,坦然回到府第,閉門不出。安帝回宮以後,提升耿寶為大將軍,耿寶與楊震之間有仇,又被樊豐等人從旁煽風點火,安帝於是下詔讓楊震還鄉。楊震奉詔上路,走到夕陽亭,慨然對門人說:「人生難免一死,不能壽終正寢,也是常有的事。我位居宰輔,明知奸臣狡猾卻不能剷除,還有何臉面再見日月?我死後就用雜木為棺,粗布為被,不必運回墓地、添設祠堂了!」說完,服毒自殺,當時他已經七十多歲了。楊震死後,樊豐等人仍不肯善罷甘休,還要設法擺布。
楊震自盡
伯榮母女奉命祭祀甘陵,驕縱不法,致使天怒人怨。尚書僕射陳忠良心未泯,上疏彈劾。安帝看到奏章後,並不醒悟,反而封王聖為野王君。有志之人都扼腕歎息。陳忠曾因安帝親政,上奏請求徵用有才能的人,又推薦杜根、成翊世等人。杜根因為請求鄧太后讓出政權,觸怒太后,後來僥倖大難不死,逃到宜城山中的一家酒店。陳忠聽說,派人召他為侍御史。成翊世與杜根同罪,在獄中關押多年,多虧陳忠保救,才得以擔任尚書郎。此外還有幾個隱士,如汝南人薛包、黃憲、周燮等人,曾由內外大臣推薦,朝廷派人徵請。偏偏這幾個人品行高潔,不...
作者序
一批年輕的文化人,為了讓更多讀者體會蔡東藩《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魅力,經過艱苦努力,以專業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將蔡著的「舊白話」——這種「白話」今天已經不大讀得懂了——重新譯為今人能夠輕鬆理解的當代白話。毫無疑問,這是讓蔡著得到傳承的最好方式。他們的工作「活化」了蔡著,既是對於原著的一次致敬,也是一種新的可能性的展開。翻譯整理後的作品,為一般讀者提供了方便,無論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地進入中國歷史的深處。
蔡東藩的《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一部讓我印象深刻的書,少年時代曾經激起過我的強烈興趣。那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可以讀的書少得可憐,但一個少年求知的興致是極高的,閱讀的興趣極強,加上當時的課業沒有什麼壓力,因此可以讀現在的青少年未必有時間去讀的「雜書」。當時中華書局出版的蔡東藩的《民國通俗演義》就是讓我愛不釋手的「雜書」,它把民國時期紛亂的歷史講得有條有理,還饒有興味。雖然一些大段引用當時文件的部分比較枯燥,看的時候跳過了,但這部書還是深深吸引了我。後來就要求母親將《中國歷朝通俗演義》都借來看。透過這部書,我對歷史產生了興趣。歷史的複雜、深刻,實在超出一個少年人的想像,看到那些征戰殺伐、宮闈紛爭之中人性的難測,確實感到真正的歷史與那種黑白分明的歷史觀大不相同。當時,我們的歷史知識都是從「儒法鬥爭」的框架裡來的,歷史在那個框架裡是那麼單純、蒼白;而蔡東藩所給予我的,卻是一個豐富和蕪雜得多的歷史。在這部書裡,王朝的治亂興衰,人生的枯榮沉浮,都讓人感慨萬千,不得不去思考在渺遠的時間深處的人的命運。可以說,我對於中國歷史的真正瞭解,就是從這部歷史演義開始的。
三十多年前的印象一直延續到今天。不得不承認,這部煌煌巨著,確實是瞭解中國歷史的最佳讀本。這是一部難得的線索清楚、故事完整、細節生動的作品。它以通俗小說「演義」歷史,以歷史知識「豐富」通俗小說,既可信又可讀。
蔡東藩一生窮愁潦倒,他的經歷是一個普通中國人的經歷,他對於歷史的描述是從普通人的視角出發的。他不是一個魯迅式的啟蒙者,但他無疑具有一種另類的現代性,一種與五四新文學不同的表達策略。蔡東藩並不高調激越,他的現代性不是啟蒙性的,不是高高在上的「我啟你蒙」,而是講述歷史,延續傳統。他的作品具有現代的想像力,表現了現代市民文化的價值觀。
在《清史通俗演義》結尾,蔡東藩對於自己做了一番評價,足以表現一個落寞文人的自信:「錄一代之興亡,作後人之借鑑,是固可與列代史策,並傳不朽云。」他自信自己的這部著作,足以與司馬遷以來的史學名著「並傳不朽」。
蔡著的不可替代之處,不僅在於他準確地挑出了歷史的大線索,更重要之處在於,他貫注了歷史深處的人的命運。有些歷史敘述者,過於追求所謂「歷史理性」,結果常常忘記歷史是鮮活生命的延展。在這些人筆下,歷史變成了一種刻板和單調的表達。而蔡著不同,他的歷史有血液、有溫度,是可以觸摸的。他的歷史是關於人性的故事。
從蔡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活的歷史,體驗到個人命運與國家、文化之間密不可分的關聯。馮友蘭先生在〈西南聯大紀念碑〉的碑文中這樣闡釋中國文明的命運:「我國家以世界之古國,居東亞之天府,本應紹漢唐之遺烈,作並世之先進。將來建國完成,必於世界歷史,居獨特之地位。蓋並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亙古亙今,亦新亦舊,斯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者也。」今天,中國文化所具有的歷史連續性和不斷更新的魅力正在煥發光芒,馮先生對於中國未來的期許正在成為現實。
在這樣的時機,蔡著《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新譯,就更顯其價值。我們期望讀者能夠從中獲得閱讀的樂趣,並從歷史中得到啟示,走向更好的未來。
讓我們和讀者一起進入這個豐富的世界。
是為序。
張頤武:著名評論家、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一批年輕的文化人,為了讓更多讀者體會蔡東藩《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魅力,經過艱苦努力,以專業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將蔡著的「舊白話」——這種「白話」今天已經不大讀得懂了——重新譯為今人能夠輕鬆理解的當代白話。毫無疑問,這是讓蔡著得到傳承的最好方式。他們的工作「活化」了蔡著,既是對於原著的一次致敬,也是一種新的可能性的展開。翻譯整理後的作品,為一般讀者提供了方便,無論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地進入中國歷史的深處。
蔡東藩的《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一部讓我印象深刻的書,少年時代曾經激起過我的強烈興趣。那是二十世...
目錄
楊震自盡
宮廷風波
梁女正位中宮
閹黨權傾朝野
張綱平盜
梁冀投毒害幼主
驕夫悍妻
鐵面無私的朱御史
定密謀誅殺梁氏
五侯禍亂人間
皇后的悲哀
大興黨獄
竇太后執政
竇武失計被殺
閹黨盡誅名士
陳球仗義執言
趙苞破敵
靈帝西園賣官
黃巾賊作亂
奸雄曹操
楊震自盡
宮廷風波
梁女正位中宮
閹黨權傾朝野
張綱平盜
梁冀投毒害幼主
驕夫悍妻
鐵面無私的朱御史
定密謀誅殺梁氏
五侯禍亂人間
皇后的悲哀
大興黨獄
竇太后執政
竇武失計被殺
閹黨盡誅名士
陳球仗義執言
趙苞破敵
靈帝西園賣官
黃巾賊作亂
奸雄曹操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