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自第一篇第一章:
為什麼籌碼面比基本面、技術面更重要?
市場上談基本面、技術面的書籍很多,但對於籌碼面的解析卻很少,主要的原因在證交所自2009年才開始把券商每日的分點進出資料放在網路上。在此之前,想要得到券商的分點進出資料,必須每天親自跑證交所的投資人閱覽室一趟,而且要持續蒐集和彙整。
過去在台北市城中一代的中實戶、主力或資深投資人,確實會這樣做,但坦白說這如同大海撈針,可能要看個3、5年,才會對某檔個股的籌碼產生熟悉度與掌握度。因此,一般人談到籌碼,不外乎看三大法人進出,或是成交量變化,很難談到深入的精髓。
基本面、技術面都有其優點,也是目前最多人使用的工具。以前在散戶居多的年代,資訊也沒這麼發達,也許光用這兩項工具就以足夠。但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已經讓眾多散戶重傷,2012年政府祭出證所稅,更是讓不少大戶資金外逃,導致股市萎靡不振,成交量大幅萎縮,小散戶再度受傷。
散戶離開市場後,久久難以恢復元氣再歸隊,資金動能減少的情況下,不可能出現全面性的拉抬,而會由主力或公司派鎖定個股,讓各檔股票的強弱表現有明顯差異。審慎選股變成必然,賺錢難度越來越高,市場上只剩下高手在對決,大家都想知道對方真正的動態,懂得籌碼面,才可能立於不敗之地!
籌碼面才是真金白銀進場的訊號
若是只看基本面,也就是追蹤財報,最快能得到的資料是月資料,最慢還要等到隔月10號才公告。通常股價領先基本面3~6個月反應,所以投資人會看到股價先漲,之後才會證實原來是營收動能增強,或是營收創新高。個股如果能持續長時間的業績成長,也許見到財報好消息再進場並不遲,就怕營收創新高後無法持續,股價見高點便反轉,投資人很容易一進場就被套牢。
為了避免基本面的落後問題,有很多人奉行技術面,認為看線型說話,就不容易錯過起漲點。但是技術面一樣有盲點,要知道個股的價和量一定是掌握在主力大戶手裡,他們道很清楚散戶進場的狀況,以及喜愛哪樣的線型。只要有心出貨或吃貨,先創造出散戶想要的線型,就能達成目的,也就是俗稱的「騙線」。
只有籌碼面能反應真實,說出財報或線型背後真正的故事,因為什麼都可以騙人,唯有真金白銀進場買不能騙人。這幾年在市場上真正有賺錢的投資人,多數都有參考籌碼面。
主力想出股票時,通常消息會一面倒的好,但當壞消息滿天飛的時候,卻可能是主力正在默默吃貨。單看基本面或技術面,將無法克服這樣的盲點,一定要加上籌碼面看出主力動態,讓股市投資致勝之路,走的更長、更遠,勝率更高!
對我來說,輕鬆的交易、輕鬆的研究和穩定的報酬,三者都要兼顧,缺一不可。不因為交易犧牲生活品質,但一定要有穩定績效,才不會讓收入暴起暴落。我很慶幸自己能在計量模型中放入大量的籌碼面因子,因為近年台股的交易環境日趨惡劣,唯有掌握籌碼面,才能讓績效達到高穩定度。
市場上願意出來傳授籌碼面秘訣的人很少,每個人都把籌碼當作祕密武器,特別是已經蒐集到很長時間籌碼資料的人,更不會願意將Know-How公開。反而是目前在檯面上大談籌碼面的人,並沒有真正掌握到精髓,資料也都看得很短。
我之所以願意出來教學,完全是抱著教學相長的分享精神,特別是台股交易難度日漸升高,散戶難以真正獲利,幾乎全軍覆沒,也讓我決定出這本書,希望能對投資人提供強而有力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