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水,萬物都不能活,
唯有對土地謙卑,才能拯救正在消失的一切。
在這十五個台灣土地與水的故事中,
一個傳奇景觀規畫者自謙她是修屋、修景、修記憶,
事實上,她修補的是這塊土地的心臟。
「以敬意、珍惜的心情,俯身親近土地、自然與傳統,用心尋找、學習與營造,以回應先民與後代,這就是我認識的郭中端和她的生命理念。她說,當規畫執行後,要能看見水底下的石頭,聽見樹林裡的風聲與鳥聲。這麼簡單的要求,今天在台灣竟也變得那麼奢侈。」──張照堂(影像工作者)
郭中端,景觀界的傳奇人物。還沒拿到博士學位便被已故的前宜蘭縣長陳定南力邀回台,主持規畫冬山河親水公園案子。回來台灣的二十年間,做過無數你我熟悉的大型景觀規畫案:北投溫泉公園、明池國家森林遊樂區,乃至目前連連獲重要獎項的高雄中都濕地公園……郭中端四十歲之後的人生,幾乎等於台灣自然景觀修復的縮影。
設計只是一半,剩下的讓時間完成
過了二十年,冬山河親水公園已成宜蘭人生活與記憶的一部分
冬山河是郭中端的第一個案子。
二十年前,陳定南縣長決心要整治冬山河,讓它成為宜蘭人生活與記憶中的一部分,
事實證明,郭中端的努力改變了台灣社會看待自然環境的態度。
做公共景觀工程,必須同時面對政府與社會大眾,
得在充分了解基地的生態、文化、歷史之後,做最全面的思考,
如果沒有對土地深刻的情感,根本無法長期走下去。
親水,都市的永續無法忽視河流的重要
郭中端二十年來所做的每件作品都跟水有關。
從日本研究所念書時調查郡上八幡的水環境,赫然發現日本河裡的水乾淨得可以用來洗臉,引發了她對於水環境的關心與好奇。她持續思索水跟社區、環境、人的關係,甚至領悟到文明、文化的形成,都和水息息相關,她的志業從此從建築轉為景觀設計。她的作品中,會設法讓水在區域裡發揮最大的功能,並且一定將借進來的水絲毫不浪費地還回去,貫徹永續的概念。
景觀與建築的比例若對了,環境自然就舒服
很多人認為景觀設計就是要做出一個「景」來,
但郭中端專注地處理基地和周圍環境的關係,將地形塑造好,
找到適合這個環境的主題、地景和植栽,剩下的,就留給時間去完成。
甚至是,讓原先被破壞的土地恢復原貌,用自然的力量修補人為的傷痕,
例如清理垃圾、讓土地恢復原貌的案例,
頭前溪溼地、三鶯新生地和山豬窟掩埋場等作品都屬於這一類。
換句話說,與其說是為環境做設計,不如說是環境和人,引導著大家走向正確的方向。
人作一半,天作一半
模仿自然,趨近自然
近自然工法秉持的理念是,人類只能做一半,另外一半必須要交由老天來調整。
過去人類總以為「人定勝天」,為了爭取生存空間,
常常用違反自然原理的方式與自然對抗。
近自然工法之所以在這個時代變成一種顯學,是因為人們終於發現過去的作為似乎出了錯,
而願意轉向學習跟自然共存,讓自然與人類在地球這個生存空間中共容。
有形學的概念
「有形學」是一個提醒,建築物是有形狀的實體,
而且建築物的存在會直接影響到周邊非實體的環境景觀,
以及「無形的」人的感受和行為;
相對地,周邊環境和人類行為也影響著有形的建築物。
有了這樣的認知,不論是對有形的建築物或是處理無形的環境問題,
就會因為考慮到相對的另一面,而有更全面的思考。
郭中端二十年來思考的都是:「我們的土地與社會需要的是什麼、不需要的是什麼?怎麼做才最符合公眾利益與環境正義?人為的建設與修復,又如何與自然環境達到和諧?」我們遲了二十年,才跟上她的步伐,透過她的作品,我們得以回應對於生活與環境的渴望。
◎本書特色
1. 從「冬山河親水公園」到「中都濕地」共十五個台灣重要景觀設計。
2. 傳奇景觀規畫者郭中端現身說法,談景觀設計、修復、文化傳承的理念。
3. 以「有形學」與「近自然工法」概念,娓娓道來人做一半,天做一半的設計哲學。
作者簡介:
郭中端
台灣淡江大學建築系畢業、日本早稻田大學建築、都市工學博士課程修了。
作品獲獎無數,中都溼地開闢工程獲國家卓越獎、全球卓越獎環境類首獎、國家建築卓越獎、中華建築金石獎等。
赴日讀書那幾年,深深感受到自己對故鄉的情感牽繫,回國成立中冶時,她對自己承諾:「我一定要做台灣景觀界的『The first one, the only one』。」她誓言傾盡一生,為台灣景觀環境付出。她的丈夫堀込憲二曾開玩笑地說,她的熱情沒有半衰期。
我們在她身上看到的不只是設計理念,或作品與環境的關係,而是一個人對於土地單純的執著。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漢寶德(世界宗教博物館榮譽館長)‧張照堂(影像工作者)‧金光裕(建築師、作家)‧郭瓊瑩(文化大學景觀系系主任)推薦
我在一九九八年認識了郭中端,很快就感受到她的真性情,每次見面都是「驚呼熱中腸」,這必出自於她的人格特質。一者是進取之狂者,她認定要做的事,雖千萬人,吾往也;二者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狷者,有次她說,她有興趣的是景觀,而非庭園,我想她所著眼的更像是長焦距的人文景觀,只是她常忘了短焦的現實生活。她的志業能存活到今,不是天公疼憨人,就是神蹟也。
──建築師、作家 金光裕
景觀專業是整合水、土、林、氣以及環境藝術之多元「新專業」。
「沒有土,就沒有水」,而「沒有水,則遑論生態系之健全」。中冶,一個以郭中端為靈魂核心之「創意」團隊,經常挑戰僵化制度,屢敗屢戰,其寬廣的作品尺度在在回應土地倫理,堅持作品的神髓與品質!
──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系主任 郭瓊瑩
看見水底下的石頭
文/張照堂(影像工作者)
認識郭中端四十多年了,記得那是一九七0年代初一個夏日吧,弟弟志堂帶着她來訪,當時對她的印像是:耿直的性子、樸實的打扮帶着爽朗的笑容。那時她剛從淡江建築系畢業不久,正在一家建築師事務所工作,她喜歡徒步、旅行,喜歡建築與大自然,對許多話題似乎都有自己看法。當時也沒想到她日後會變成什麼,是建築師、設計師、學院老師或家庭主婦?只覺得這麼一個意念強烈、有韌性的人,若堅持下去,終有一天將闖出名堂。
一九七0年代中後期的台灣,對民間、本土藝術與文化的尋找與認同,剛萌芽不久。我認識的建築圈朋友中,除了郭中端之外,來自文化大學的李乾朗與中原理工的馬以工,是當時頗為活躍的先鋒人物。他們兩位對古蹟建築的保存與維護、民間文化與環保生態的維繫不遺餘力,經常在媒體上大聲吆喝、呼籲。同一世代的郭中端顯得較為低調、沉寂,那時她也在日本攻讀碩、博士生,她選擇的是景觀造形與都市工學。她期望在古蹟與生態的自然相應環境中,找到一個更和諧的對話與視角,以彌補與挽救日漸崩壞的生活景觀。後來,她與同儕堀込憲二結婚,帶著女兒住在千葉縣鄉下。有一次我曾經順道去造訪他們。鄉村的田野、溪水與山嶺,一直是郭中端的最愛,我想就是這樣的環境,緩慢、深刻地孕育出她未來的期待與想像。八十年代她回到台灣,一面在大學任教,一面尋找機會貢獻己能。
宜蘭縣五結鄉的冬山河親水公園是郭中端第一個參與景觀規劃的案子。這個計畫前後做了六、七年,完工後,她曾引領我仔細觀察整條河域的流向與周邊設計的微末底細,目睹後十分折服,在普遍粗糙與低落的台灣環境工程中,居然有人這麼誠懇、認真地再造一個時空,具體實踐了社區生活與休閒的親和感動。
有了冬山河的經驗和聲譽,郭中端終於找到自己的能量與舞台。她與憲二在一九九0年代初,組成了中冶環境造形顧問公司。二十多年來,他們竟然從明池、金瓜石、北投、南港、鶯歌、竹東、水里、官田、旗山、中都、左營、台東一直到馬祖,步步為營,這一路走來真是遍地開花,一步一腳印地在台灣島嶼上踩出足跡。郭中端所努力的,一如她的初衷:要結合生態、考古、產業、休閒與自然環境的圓融共存,以提升鄉野與社區的格局與視野。
這些年來,大家都很忙,很少碰面、聯絡。二0一0年我還在南藝兼課時,有一天,中端突然打電話到我研究室,告訴我她女兒也是南藝學生。約了時間碰面,這個二十多年前,我在千葉縣看到的娃娃,現在也是頗為精靈、出色的時髦女孩了,有她媽媽的野味。中端當時告訴我說,她正在規劃重建烏山頭八田與一的紀念園區。後來我跟學生去參訪,看到她請來日本技師以日本材料細緻、謹慎地企圖恢復昔日的工整原貌,我更能體會她之前說的,這是歷史的平反,而不是建築的平反。
以敬意、珍惜的心情,俯身親近土地、自然與傳統,用心尋找、學習與營造,以回應先民與後代,這就是我認識的郭中端和她的生命理念。她說,當規畫執行後,要能看見水底下的石頭,聽見樹林裡的風聲與鳥聲。這麼簡單的要求,今天在台灣竟也變得那麼奢侈。幸好郭中端與憲二長年的堅持與耕耘,終為大家留駐台灣一方方的永續淨土,也為下一代開闢出生活的美好想像。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輯手札
文/本事文化編輯部
原本,郭中端老師只是要做一本「作品集」,記錄「中冶環境造型顧問有限公司」成立二十年來所做過的案子。但是,郭老師的一生太傳奇,她對台灣這片土地的付出太重要,我們費盡一番唇舌與努力,其間資深建築人林芳怡和郭老師的學生也加入遊說行列,才獲得她的首肯。
郭老師大學畢業後即赴日深造,研究所期間深入調查位於京都的「郡上八幡」,對古城悠久先進的水文研究有重要的學術貢獻,屢屢在期刊上發表文章。當時宜蘭縣長陳定南計畫整治冬山河,遍覽中外期刊,希望尋覓一位對環境有共同理念的專家,對郭老師印象深刻。一九七七年,郭老師返台到宜蘭縣政府蒐集論文資料,因緣際會和陳定南相遇,陳縣長當面拜託她協助冬山河的規畫。
為了冬山河,郭老師放棄博士學位,回到台灣。因為冬山河,我們有了「親水」這個名詞,改變了台灣社會看待河川的方式;因為冬山河,郭老師開始深入台灣的城鄉,修護我們與土地的關係。在「卑南文化公園」這個案子,她透過設計,讓人們用和兩千多年前的先民一樣的視角,來看台東這片土地,知所從來,才知未來。而高雄「中都濕地公園」,則是逆反所謂的「文明建設」,將這塊淪為垃圾場的荒廢工業區,回復到它原先的樣貌:紅樹林遍佈,蟲魚鳥樹都回來了。而人們傾倒於上的廢棄物,則成為河上的兩座小島,預計兩年後林相將成形,可供候鳥棲息。
《護土親水──郭中端與她心中美好的台灣》這本書,透過十五個台灣最重要的景觀設計案例,談環境規畫、自然修護、與文化傳承。相較於有形的建築物,景觀設計在台灣獲得的關注不成比例。然而,天災人禍頻仍的今日,人為有形的建設,如何與自然(包含自然與人文環境)共存,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這本書歷經三年的籌畫,終於要出版了。這期間,年逾六十歲的郭老師仍馬不停蹄台灣、國外到處跑;訪談時,常有急電找郭老師,只見她不急不徐但態度堅定的溝通她的想法。景觀工程多為公共工程,業主幾乎都是各縣市政府,這二十餘年,為了堅持理念,郭老師幾乎耗盡個人心血和公司利潤,和僵固的公務體制搏鬥。這段日子,郭老師也曾因為作品獲國外大獎認同、返國卻遭斷炊而心力交瘁、倒下,但很快地,她又站起來了,在公司裡到處騷擾同事,在工地裡上上下下。
這本書本來的書名是《親水的女人》,我們和郭老師的同事們都很喜歡。但是,郭老師認為景觀設計不只是人的事,更多是要靠老天爺。人做一半,天做一半,「敬天愛人」是景觀設計者應該要念茲在茲的。因此,我們以她做了一輩子的事,護土親水,做為書名,透過這些案例,勾勒出她心中美好台灣的樣貌,這些都是她和中冶公司做出來的,是確實可行的。
這本書竟然有成書的一天,我們也覺得不可思議。首先,郭老師的行程滿檔,得抓住時間採訪她;再者,郭老師和中冶的同事案子忙都忙不完了,從來沒有時間整理檔案和照片。因此,過去好幾次,有建築大老要提名郭老師參與國內外大獎,都因資料不齊備而根本無法報名;今年,則因為出版的關係,翻箱倒櫃找到許多歷史檔案,大老也為她報名成功。
另外,這本書還有一個可惜的地方,就是郭老師參與這些案子過程中的許多點點滴滴,都沒有收錄進來。例如,郭老師忙冬山河,許久沒有返回日本的家,終於回家了,女兒竟認不得她;以及和公部門如何折衝樽俎,也非常精彩。這或許就留待後日的緣分了。
名人推薦:漢寶德(世界宗教博物館榮譽館長)‧張照堂(影像工作者)‧金光裕(建築師、作家)‧郭瓊瑩(文化大學景觀系系主任)推薦
我在一九九八年認識了郭中端,很快就感受到她的真性情,每次見面都是「驚呼熱中腸」,這必出自於她的人格特質。一者是進取之狂者,她認定要做的事,雖千萬人,吾往也;二者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狷者,有次她說,她有興趣的是景觀,而非庭園,我想她所著眼的更像是長焦距的人文景觀,只是她常忘了短焦的現實生活。她的志業能存活到今,不是天公疼憨人,就是神蹟也。
...
章節試閱
修屋、修景、修記憶
台南市官田區八田與一紀念園區(二○○六 ~二○一一)
緣分注定的案子
我覺得,我們會接下八田與一紀念園區的設計案,是緣分使然。
二○○五年,我們的事務所在台南市官田區一帶做整體環境規畫。雖然位於六甲和官田之間的烏山頭水庫不在計畫範圍內,但因為我對它一直很感興趣,就順道過去看看。我們在那裡發現幾棟老舊的日式宿舍,部分已倒塌損毀,但仍看得出原先的規模。受好奇心驅使,我們進行了初步訪查,發現原來這些宿舍是以前修建烏山頭水庫的日本技師的住家。
我在念研究所時期,就開始研究日式宿舍建築,之後也持續進行近代建築與都市計畫相關調查。因此,即使烏山頭水庫宿舍群和我們原定的工作無關,我們還是做了調查和測繪。透過蒐集資料及訪談在地居民,我們知道了八田與一當年帶領上千名日籍和台籍員工,建設烏山頭水庫和嘉南大圳的故事。這是台灣近代發展史上很重要的一段歷程,於是,我向當地政府提議,保留這些宿舍群。
不久,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成立,烏山頭水庫也在風景區範圍內。恰巧風管處的一位技正認識我們,於是我向他反映這些宿舍的重要性。那年是西元二○○九年,總統馬英九先生剛上任沒多久,也來參加八田與一的祭典,他在祭典上承諾要修復八田與一紀念園區。
接案子要考慮的不是划不划算
說實話,當時決定要參加這個規畫設計案的競圖時,公司的會計是反對的。因為這個案子表面上只是修復四棟日式宿舍,但依照我們的工作習慣,競圖前的調查相當大費周章。這幾棟宿舍的日籍技師和他們的後代,早在二次大戰結束後,就被回日本了。欲完整了解所有歷史,蒐集相關的影像文字資料,我們得花大筆時間人力與金錢,到日本做訪談與調查。
「接這種案子根本就不划算。」會計直接這樣跟我說。
但是,我的想法是,沒有什麼划不划算的,該做的事情就要做。憲二老師又是日本人,針對日本相關人士的聯絡與尋找資料,我們一定可以做得比別人順手。所以,沒什麼好猶豫的。
令我驚訝的是,當我開始循線找資料,一位日本朋友告訴我,在日本留學時期熟識的一位友人佐藤浩司,竟然就是八田與一的外孫,目前在大阪民族博物館擔任教授。佐藤教授來過台灣,當時就住在我們家。記得那次他曾說,要去台南祭拜他的外祖父,當時,我們完全沒聯想到他和八田的關係。有了這個強力後盾,我更確定這件工作注定要由我們來完成。
嘉南村,具有時代意義的聚落
八田與一宿舍群的基地位置在烏山頭水庫入口大門的北側不遠處,興建於一九二○年。我們最初發現的日式宿舍,位於現在的八田路兩側,夾著一條小溪直到嘉南國小,總共有五、六條巷子,是一整片宿舍區。靠近水庫最前列的兩排宿舍,配給位階較高的技師居住。我們發現時,前兩排僅存前方四棟,其餘只剩下圍牆。我們只能從舊照片看到過去的景象。這四棟宿舍的後面,原本是一整列宿舍區,當時總計有六十八棟雙拼格局的木造屋舍,住的都是負責水庫興建工程的技術人員,有日籍也有台籍,最多曾容納了兩百三十四戶,大約有一千多人口。
主導興建這座嘉南村的人,是當時擔任總工程師的八田與一。他認為那些隨丈夫來台的日籍太太們,通常不會說台語,如果先生在工地一待就是半年,遠在外地的太太們,可能會面臨很多生活上的困難,所以乾脆遷過來一起住,大家便無後顧之憂。聚落裡的生活機能很完整,有學校、醫療所、表演聚會空間,也有祭拜用的小寺廟,可說是早期的另類科學園區。
在那個時代,這樣的產業聚落建設是很特殊的景象,不論在日本或台灣都一樣。進行一項大工程時,往往會造成大批人員移動。當時因為交通不便,員工無法通勤,衍生出這種產業聚落(new town)的需求,讓員工和家屬皆可安身立命,專注於工作。早期台灣各地的糖廠與煉油廠,也有自己的產業聚落,共同生活。
日據時代,家的意義
四棟宿舍的正前方是工務所,在烏山頭水庫興建時期使用。水庫完工後改為「出張所」,也就是出差地的辦公室。辦公室建築因颱風而傾毀。所以,後來我們在原址的空地上,找出原有建築物的基座,畫上位置和隔間,也寫上空間用途,表達它曾經在此存在過,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復原它。旁邊的網球場則恢復原狀,因為這座網球場對整個嘉南村的村民來說,是很重要的活動場所。除了打網球外,也是各類社區活動舉辦的場地,像是播放露天電影,八田甚至多次邀請雜技團在這裡表演,在辛苦的生活中,鼓舞大家的士氣。
二次大戰後,日籍人士紛紛被遣送回國,但大批台籍員工仍然留在嘉南村,繼續維持水庫的運作。嘉南村是一個時代發展的縮影,也說明了那個時代對家的看法。
八田永遠凝視著嘉南大圳
在修復四棟技師宿舍之前,應業主的要求,先整理八田與一夫婦的墓園。
對曾經跟隨八田與一的烏山頭水庫員工而言,八田技師不只是有遠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更是一位處處替員工著想的長官,這從他設立嘉南村、照顧員工家庭,便可見一斑。
所以,當嘉南大圳完工之後,參與過工程的人希望延續過去的情誼,成立了「烏山頭交友會」,他們推舉八田技師為會長。擔任會長的八田技師,首先在烏山頭水庫入口處設立一座殉工紀念碑,上面記載因公殉職者的名字,不分國籍與職位,一概以殉工的先後順序記名,這件事相當程度說明了八田技師的人格,令人感動。
水庫完工後,八田技師必須回到原先任職的台灣總督府,大家決定送他一尊銅像。八田技師原先不同意,後來由他相識的一位金澤出身的藝術家,以大家熟悉的八田技師正在思考工作難題的模樣,塑造了一座雕像。雕像中的八田隨興地屈膝坐在草地上,右手捲著額前頭髮,若有所思地望著遠方。由於是平常的姿態,八田便接受了。這座銅像曾因戰爭末期物資缺乏,大家擔心被政府沒收做砲彈,被悄悄地藏了起來。
以烏山頭水庫造形設計枯山水庭園
一九四二年,八田與一為了支援菲律賓的水壩興建工程,在搭船的途中,不幸遇上船難過世。因為他對烏山頭水庫用情非常深,所以他的家人決定將他安葬在水庫旁的山丘上。一九四五年,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人被迫遣返回國,依然思念丈夫的外代樹夫人不願離開,便投身烏山頭水庫自盡。八田的遺眷將夫婦合葬,完成他們生死相伴的心願。國民政府遷台後,有一天,大家從倉庫裡找出當年那尊八田技師的銅像,擺放在他們墓前,視線正好望著八田親手設計的烏山頭水庫大壩,彷彿他永遠看顧著這座大壩。銅像成為這座墓園最重要的象徵。
半個多世紀以來,陸續有許多崇拜八田與一的日籍與台籍人士,前來這座墓園致意。周遭因為樹木生長茂密,而有些昏暗,各式各樣的旗幟和紀念物四處擺放,更顯雜亂。於是我們決定移除多餘的設施,重整周邊環境,讓陽光穿過樹梢,灑進墓園。在墓園入口,以竹子搭建小巧的院門,延請日本國寶級庭園專家小口基實先生指導,在土堤的斜坡上,以烏山頭水庫的造形設計枯山水,希望人們在寧靜而光亮的環境裡,感受八田技師的遠大抱負和慷慨精神。
以弧形水門與火車頭,向八田致敬
我們在距離墓園的不遠處,重新搭建一座鋼構棚架,棚架下展示八田與一為烏山頭水庫設計的獨特弧形扇葉水門。一般常見的水門都是用齒輪捲動鋼索,直接往上吊起,因受水壓作用和鋼板重量的影響,通常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拉開。而弧形水門是數片扇形鋼板並列,這種弧形對水的力量有削減作用,只要有一個軸心,不需太大力氣便可將水門以旋轉方式抬起。
我覺得那扇弧形水門的設計,對於現代節能減碳的思維,是一個很好的提醒。現代的機械運作大多依賴電力,操作時只需按下一個按鈕,所以人們不覺得抬起水門,需要花多大力氣。然而,以電力操作機械是耗能的。如果我們在設計時,都能像八田技師一樣,想到最經濟、有效又節能的方法,對環境永續經營絕對有益處。
除了水門,原本還計畫找回施工時,專門運送水庫材料用的機關車,那是德國製的大型火車頭,還曾數次支援其他水庫與大型建設使用,卻沒能找回。現在鋼構棚架底下所展示的是台糖小火車,雖然找不到德國火車頭,但我刻意將棚架依照原來火車頭的尺寸設計,為的是向八田當年的遠見致敬。
日式宿舍群的修復
八田與一紀念園區完成後,開始進行技師宿舍的修復工作。二○○九年,憲二老師與我特地飛到日本金澤,訪問八田與一的老家以及關心這件事的朋友。因為接下這件案子的時候,八田住宅的建築物,除了基礎,其他幾乎全毀了。為了了解建築物最初的樣式、空間配置及生活情況,除了訪談後期居住在此的退休員工,還是需要求助於八田家子女的記憶。他們幼年時期居住過這個宿舍區域,透過他們的印象,有助於我們勾勒出原本建築的原貌。
八田夫婦總共有八位子女,我們除了訪談尚在世的三位女兒浩子、玲子與成子、長子晃夫的遺孀綾子夫人,以及孫子佐藤浩司外,也翻拍了許多八田家收藏的舊照片,么女成子還幫我們畫了她印象中八田家宿舍的平面。
從舊資料裡逐步整理出四棟宿舍的原貌。四棟宿舍是以東西向排列,最東側的一棟是技師長阿部貞壽的宿舍,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棟,也是這幾棟宿舍的平面原型。東側數來第二棟是第四任所長赤堀信一(八田與一長媳綾子夫人的父親)的宿舍,在建築物的西南角比阿部家多了一間洋間(有地板的西式房間,官階較高的日本人家裡才會有洋間),做為客廳使用。最西側的一棟則是雙拼格局,由田中與市川兩家人居住,由於職位等級較低,平面配置和另外三棟完全不同。
八田與一的家與書房
八田家是東側數來的第三棟,不僅和所長宿舍一樣加蓋洋間,在西側還增建一棟獨立的木造洋間當作書房。白色外牆超出主屋的建築高度,在四棟宿舍中顯得格外突出,讓人第一眼就注意到它。八田技師身高將近一八○公分,八田太太的身高也有一六○公分左右,都比當時一般人高,於是八田家洋間的梁下高度從傳統的一七三公分調到一七六公分,書房立面的比例,明顯與一般日式建築不同。
據說,書房是八田與一親自設計的,也是他最常使用的空間。他總是在下班後在書房裡思考工作上的問題。烏山頭水庫興建完成後,八田技師舉家搬回台北,也只留下這個書房作為每次回烏山頭出差時的住所,宿舍的其餘空間則改為招待所。一九五二年,曾提供美軍技師及其他外來的高級幹部出差時留宿。
靠著舊照片和眷屬回憶,拼湊出宿舍群的樣貌
二次大戰後期,空襲頻繁,外代樹夫人帶著子女從台北疏散到烏山頭避難。一家人擠在書房這個空間裡生活,其餘則分配給另外三、四家人居住。因此,八田技師的子女們都對這個房間有著深刻的情感和印象。
靠著舊照片和八田眷屬的回憶,我們慢慢拼湊出宿舍群的樣貌,用考古發掘技術,將宿舍基座位置全部依照原樣定位。修復古蹟時,一定要保留原有基礎,所以我們沿著地基的基座線,慢慢把基礎全部挖出來,實際測繪後再開始修復。基座已損毀的部分,就按照原來的位置重新灌漿補強,再往上搭建。
雖然我們要做的工作很多,但這個宿舍修復工程的合約工作期限卻很緊迫,從測繪、訪談、畫圖、施作到落成,只有不到兩年的時間。
修復建築,同時傳承文化
看來,宿舍群的修復已經做足了功課,實際進行修復時應該沒問題了?實際上不然。首先,修復文化資產時,應該要依照原本使用的材料和工法,而且,這些知識和技術都要傳承給下一代,就像原生種的米一定要保留,不能全部基因改造,否則就會找不到原來的根源。如果不得已,得用現在的工法來修,形式無法和原本的一模一樣,那就得記錄清楚,告訴後人哪裡用了新的材料與工法,讓後人有所依循。
但是,我們要修的是九十年前的木造老屋,結構和我們熟知的現代混凝土構造大不相同,即便是修復經驗豐富的匠師,也不見得做得正確。為了達到最好的效果,我們找了研究所同學知野伸一日本建築師來幫忙,知野先生又幫我們找了兩位經驗豐富的日本大木作匠師,庄司清信和小西輝雄先生跨海相助。
日式和台式木構造,形式和內涵大不同
日式和台式木構造,不論形式或內涵都很不一樣。從十三世紀起,日式房舍若要搬遷,除了建築物本身不動,其他包括門窗一概都可搬走。日治初期,台灣官舍的尺寸即已規定,榻榻米和門窗一如工廠預鑄的規格化產品,門窗搬到新空間裝上就可使用,榻榻米鋪好就能睡覺,因為日本很早就有工業模矩的概念。
台灣則因過去廟宇建築的拚場文化,喜歡做僅此一個、別處找不到的東西,頂多尺寸合魯班尺。日本模矩的概念,在台灣是看不到的。我們求助於日籍匠師的原因,也是希望台灣的木工師傅可以一起參與並學習。
其實,台灣木工師傅的技術很好,很有創意,可是日式建築的作法與台灣木構造完全不同。以木造的榫接規格為例,在日本是全國統一的,在台灣則不一定。這幾棟宿舍的構件都是以日式規格榫接,榫接配合的部位都有固定形式,一定得找到日本匠師支援技術。來自日本的兩位匠師一個負責畫,另一個負責鋸和挖洞,再一起敲敲打打組裝構材,一個月不到,就將八田宅的大木構都組裝好了。日本匠師相互配合,畫的人標示的一定是正確的位置,另一個人挖洞,也絕不會偏離,這種行之有年的技術傳承方式,讓他們有很穩固的工藝基礎。
修復是傳遞那個時代的生活文化
在日台匠師的通力合作下,八田與一宿舍群不但準時完工,也修復得非常正確。甚至連屋裡陳設的家具和器皿,都由日本金澤「思慕八田技師伉儷和台灣友好親善會」的會長中川外司先生,以及北國新聞社居中奔走,募集到數量眾多的當時傢俱和生活器物。
我一直認為所謂的修復,不該只是恢復建築的外觀,而是將那個時代的生活文化傳遞下來才重要,因此希望八田宿舍群有個專門管理者,知道如何使用各種生活道具如器皿等,並且懂得依照季節更換室內陳設。日式木構造房舍緊密結合季節與土地,房子一年四季都要換衣服,而房子的衣服就是門窗,按照四季拆裝,涵蓋許多生活智慧。但是,我的想法一直無法受到管理者嘉南農田水利會的支持,空有整批傢俱,毫無用武之地,算是這個修復案最大的遺憾。
八田與一夫婦的故事
八田與一是東京帝國大學土木工程學科畢業的高材生,那個時代有很多日本年輕人選擇離開都市,前往比較落後的地區施展抱負。台灣當時是日本的第一個殖民地,早期是日本的原料供應基地,雖然在日治初期有零星的工業,卻未真正發展。這批剛畢業的大學生,急切地想知道是否能落實自己的能力,台灣就是這些人的實戰場地。八田技師也是其中之一,他剛來台灣時,曾經規畫桃園大圳,成果斐然,因此,台灣總督府之後特地指派八田到嘉南地區,帶領工程技術人員建造烏山頭水庫。
全亞洲前所未有的水壩工程
當時不僅日本,整個亞洲都沒有執行過這麼大的水壩工程的經驗。八田技師為了確認水庫的設計是否適當,甚至遠赴美國視察,學習水庫工程。美國工程師曾對於八田技師的半水成式壩體抱持疑慮。所謂「半水成式」就是只有中間一道混凝土牆,前後都用卵石和當地的黏土做成斜坡壩體。黏土和卵石會隨著水壓和時間愈壓愈實,漸漸調整為最吻合地形的壩體,對中央的混凝土形成強固的保護,這樣一來,即使中央混凝土部分出現裂縫,也不會迅速崩壞,並且黏土具有很好的不透水性。
以當時台灣總督府的財力情況而言,要做一個三十公尺高,全混凝土的壩體不太可行,而且台灣和日本一樣位於地震帶上,所以八田技師運用傳統紅毛堤的智慧,發明了半水成式壩體。「紅毛堤」是荷蘭人用水田底層黏土修建的土堤,美國沒有水田,也少有地震,所以美國技師無法想像黏土的效能,才會產生疑慮。但事實證明,在將近一世紀後的今天,烏山頭水庫每年檢測的壩體裂縫都在安全的範圍內。
八田技師為了建造烏山頭水庫,在嘉南平原住了十年。水庫完成後,隨即被調回台灣總督府,擔任督導的角色,前往台灣各地,協助指導各地水庫及水圳工程的建設,包括桃園大圳、石門水庫、宜蘭與屏東等地的水利設施都有他的腳印。
「我來台灣是要為這塊土地做事的,不是來做官的。」
八田家女兒曾經跟我們說過一個故事:八田技師從來不想當官,只想做一名專業技術者。從烏山頭回台北後,有次,外代樹夫人去參加聚會,周遭都是官太太,她回家後質問八田技師,為何工作這麼多年又辛苦,卻仍然只是個技術人員。八田技師嚴正地對夫人說:「我來台灣是要為這塊土地做事的,不是來做官的。」從此之後,外代樹夫人再也沒質疑過他的決定。
外代樹夫人也是位才女,中學時期是全校第二名畢業。娘家父親是醫生,家境優渥。十六歲那年與三十歲的八田技師相親結婚,爾後跟著八田技師到偏遠的台灣發展,直到走完她的一生。
自殺殉情,與丈夫永不分離
外代樹夫人的死,是個淒美的故事。一九四二年,八田技師遇船難過世,外代樹夫人將他葬在烏山頭水庫的山丘上。一九四三年,二次大戰情況吃緊之際,夫人帶著子女從台北到烏山頭避難。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日本人要被遣送回國時,在失去丈夫及離開熟悉土地的雙重打擊下,外代樹夫人從烏山頭水庫大壩一躍而下,從此與丈夫相伴長眠烏山頭水庫。
二○一三年九月,台灣的八田與一紀念藝術基金會與金澤市「思慕八田技師伉儷和台灣友好親善會」共同募資,為外代樹夫人造了一尊銅像,立於八田宅院子的龍眼樹下,手中抱著三女,就像當年等待著八田技師一樣。
修屋、修景、修記憶
台南市官田區八田與一紀念園區(二○○六 ~二○一一)
緣分注定的案子
我覺得,我們會接下八田與一紀念園區的設計案,是緣分使然。
二○○五年,我們的事務所在台南市官田區一帶做整體環境規畫。雖然位於六甲和官田之間的烏山頭水庫不在計畫範圍內,但因為我對它一直很感興趣,就順道過去看看。我們在那裡發現幾棟老舊的日式宿舍,部分已倒塌損毀,但仍看得出原先的規模。受好奇心驅使,我們進行了初步訪查,發現原來這些宿舍是以前修建烏山頭水庫的日本技師的住家。
我在念研究所時期,就開始研究日式宿舍建築...
作者序
人做一半,天做一半
有人說:景觀十年,風景百年,風土萬年。
建築工程即使是在戰爭中仍有需要,建設完成即可進住使用達成目的,但景觀往往要運作十年後才開始融入環境。要成為當地風景的一部分,可要花上百年的時間,而景觀工程是在一個社會溫飽後才會產生的公共工程。
從受建築專業訓練轉向投入環境景觀工作,這些年來,我一直謹記著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指導教授吉阪隆正先生所提倡的建築「有形學」。學建築的人常常喜歡談空間,「有形學」就是在提醒從事建築、景觀和都市設計相關產業的人,實際上建築物是有形狀的實體,但是建築物的存在會直接影響到周邊非實體的環境景觀,以及「無形的」人的感受和行為。
相對地,這些周邊環境和人類行為也影響著「有形的」建築物。有了這樣的認知,不論是對有形的建築物或是處理無形的環境問題,就會因為考慮到相對的另一面,而有更全面的思考。
中冶環境造形雖不是在臺灣錢淹腳目時期成立,但中冶的第一本作品集在西元兩千年出版,此時正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後的六十年。臺灣人在溫飽之餘,讀詩書、知禮節,有了硬實力後,想要軟實力,硬體建設滿足後,開始想美化硬體外的環境。
其實土地開發往往造成原有環境被破壞,而工程完成後,周邊環境也需要恢復與修復,景觀工程不同於庭園和藝術,多為公共工程,是供大眾享用與參與的工程,亦是國力的表現。中冶公司前十數年是在這種環境背景下工作,而第二個十年的工作內容與環境背景,受到地球環境的變化及全球的經濟問題影響,已大不相同。
我是在二次大戰後嬰兒潮時期出生的,終戰後六十年後所面臨的是社會結構人口老化、氣候變遷的時代,公共工程經費開始緊縮,景觀工程也隨之有所變化。
這段十年的歲月,我們的工程主力也轉移至環境修復及修景上,例如黃金博物館園區、八田與一紀念園區以及車埕木業博物館園區,都是老房子的修復和老社區的再造,象徵了人們開始記憶「吃果子,拜樹頭」的臺灣老諺語。雖說心態上記念著前人,但修復後卻是造福後人,傳達前人的生活智慧是我們這一代該做的事。
其他如高雄中都濕地公園、新竹頭前溪生態公園、鶯歌三鶯陶花源、南港山水綠生態公園皆是過度開發後造成的環境破壞,在呼天不應、叫地不靈時才又回歸還地於自然,但其實目的還是離不開轉型使用。
而這些案子摸蜆仔兼洗褲,我們可是盡了最大力量與老天商量,因為人的力量有限,在我們努力之後,還得請老天多加關照。這是中冶的生態哲學,也是我設計的原則,人做一半,另一半靠老天,我們永遠是生態演變的一部份。零零總總算了一下,這十年來居然也有了十五件作品,其實算得上作品的恐怕沒那麼多,但為了向一起努力打拼的朋友們,包括同仁、業主和施工單位等,還有對自己有個交代,在中冶成立二十二年的現在,將這本書付梓。
人做一半,天做一半
有人說:景觀十年,風景百年,風土萬年。
建築工程即使是在戰爭中仍有需要,建設完成即可進住使用達成目的,但景觀往往要運作十年後才開始融入環境。要成為當地風景的一部分,可要花上百年的時間,而景觀工程是在一個社會溫飽後才會產生的公共工程。
從受建築專業訓練轉向投入環境景觀工作,這些年來,我一直謹記著日本早稻田大學的指導教授吉阪隆正先生所提倡的建築「有形學」。學建築的人常常喜歡談空間,「有形學」就是在提醒從事建築、景觀和都市設計相關產業的人,實際上建築物是有形狀的實體,但是建...
目錄
推薦序 看見水底下的石頭 張照堂
前言 人作一半,天作一半
第一章 設計只是一半,剩下的讓時間完成
第二章 跟史前文化一起生活
第三章 模仿自然,趨近自然
第四章 景觀與產業結合,成為風景的一部份
第五章 畫出景觀與建築的黃金比例
第六章 修復受傷的土地
第七章 修屋、修景、修記憶
第八章 親水,找回消失的蟲魚鳥樹
第九章 用景觀說動人的故事
第十章 老東西,新生命
後記
推薦序 看見水底下的石頭 張照堂
前言 人作一半,天作一半
第一章 設計只是一半,剩下的讓時間完成
第二章 跟史前文化一起生活
第三章 模仿自然,趨近自然
第四章 景觀與產業結合,成為風景的一部份
第五章 畫出景觀與建築的黃金比例
第六章 修復受傷的土地
第七章 修屋、修景、修記憶
第八章 親水,找回消失的蟲魚鳥樹
第九章 用景觀說動人的故事
第十章 老東西,新生命
後記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