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療癒與身體人文空間》是余德慧教授在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開設之「宗教療癒」的課程紀錄,共十三個講次,是余教授畢生對於宗教療癒的體會及思索。
余教授澄清世人對於宗教療癒的迷思,以為療癒必須先放棄解脫之念――解脫是典型一步到位的想法。余教授認為,療癒發生於他界(the otherwise),不是現實的產物,而是打破自我的同一性、迎向他者的運動,使「我成為我所不知的」。療癒毋寧是迂迴而「反完成」的,永遠抵達不到卻永遠有奧祕的生產。
「宗教」與「療癒」原本即關係密切,均面向受苦的處境而生發,「宗教療癒」亦是修行,談的是主體的翻轉運動。在本書的每一個講次中,余教授探討或分析不同的修行實踐(同時是修行理論),包括場所論、夢、動態修行、靜坐與太極(氣化的身體)、覺照修行、他界修行、凝視、意象的幻化生成、反身性、巴塔耶的神聖理論……,而以最靠近身體的精神層面「身體的人文空間」的觀點去研究各種修行之道的「操作平台」。
《宗教療癒與身體人文空間》呈現了極其少見的後現代視域修行觀。閱讀本書,彷彿親炙大師課堂,無形中亦薰習了後現代宗教療癒的珍貴心法。
作者簡介:
余德慧教授
1951.1.10――2012.9.7
台灣屏東人,台灣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教授、東華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現更名為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創系主任、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主要教授:本土心理學、文化心理學、人文諮商、宗教現象學、宗教療癒等課程。
余德慧是台灣心理學界的另類份子,才情出眾,學通古今,曾任台灣第一本人文心理雜誌《張老師月刊》總編輯,擔任總編輯期間,開創新穎的本土心理學研究領域,多次榮獲行政院新聞局頒發的雜誌類金鼎獎。他在《張老師月刊》撰寫的刊頭文章,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其優美的文學作品《生命夢屋》、《情話色語》、《觀山觀雲觀生死》、《生命宛若幽靜長何》、《生命史學》、《生死無盡》均由此集結成書。他同時擔任張老師出版社總顧問,暢銷書《前世今生》、《西藏生死書》的出版即出於他的策劃。
2000年成立的心靈工坊文化公司,余德慧是主要的催生者之一,並擔任諮詢顧問召集人,將身心靈整體療癒的觀念帶進出版界,引進探討生病心理學的《病床邊的溫柔》、省思醫療倫理的《醫院裡的哲學家》、探究生命終極關懷的《道德的重量》,以及他最珍愛的靈性療癒經典《好走:臨終時刻的心靈轉化》等前衛好書。他在人文臨床、生死學、臨終照護、宗教療癒的創作也非常豐富,中晚期的重要著作有:《詮釋現象心理學》、《生死學十四講》、《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癒》、《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等。其重要書評,則在其逝世一週年時,集結成《生命詩情》。
2012年9月7日,在愛妻顧瑜君教授及慈濟醫療團隊的柔適照顧之下,浸潤在靈性恩寵之中,泰然離世。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說余德慧是心理學家,毋寧說他是一位現象學家,他強調植基於「生活世界」,四無依傍,以身試法,入於生死之際,既是「幻化成形」,也是「道成肉身」。
――林安梧
余老師以體悟之知為底層,討論靜坐、覺照、舞動、夢瑜伽等種種宗教修行的法門,但並沒有停留在教門的語言,而從其獨特的蹊徑為宗教修行的理解與實踐開啟了前所未見的風光。
――蔡怡佳
「人文身體」與「宗教療癒」是余老師後期心力之所在。余老師從傳統的身體修行技術,談到當代後現代的思考,不外乎是以自我照顧的「見自己」,直達破除「世人痴迷論」而能「見眾生」的目的。
――王心運
〔推薦〕聯合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王心運(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汪文聖(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宋文里(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余安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維倫(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林安梧(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元亨書院創辦人)
林耀盛(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黃冠閔(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楊儒賓(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楊凱麟(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
鄧美玲(氣機導引身體教育工作者、《遠離悲傷》作者)
蔡錚雲(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盧蕙馨(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
龔卓軍(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副教授)
〔推薦序一〕聆聽余德慧 / 蔡怡佳
認識課堂上的余老師,印象較深刻的起點是在上變態心理學的階梯式大教室中。我每次都坐在面對講台左側,前面兩三排的座位,那樣的方位與距離,可以不用直接與老師的視線相對,但清楚地聽見老師的聲音,看見老師如何以聲音與動作展演教科書中描述的心理病理學「症狀」。老師很愛演,我們也看得很樂。對我來說,當時的心理病理學還是一個我可以將自己當成有距離的觀察者,用來描述異人的知識。 老師演,我們看。教科書鋪陳著以認知行為與神經科學為典範的心理病理學知識,老師的演出卻將「病理」賦予肉身的曲折與聲音的重量。老師的演出雖然還不能說是將實證科學當成表演藝術課程來上,但看著老師演出的我,的確逐漸被那種溢出認知框架、必須以肉身投入才能得見的認識吸引。
攤開余老師在「宗教療癒」課堂上課的錄音書稿,經過余老師的學生們從錄音檔逐字謄寫到編輯的作工才得以展現在眼前的文字,讀著讀著,我又回到了老師的課堂。端坐聆聽、手寫筆記的固定角落不再,老師的聲音與表演的姿態不再,但老師的話語卻透過文字搬演,撞擊我最親近的內在。
余老師的「宗教療癒」是在台灣的宗教學或與治療相關的系所首創的課程。「宗教」與「療癒」原本有密切的關係,均面向受苦的處境而生發,然而學院中的宗教學以及當代醫療社會的論述與實踐卻越來越遠離這個原初處境。余老師的「宗教療癒」也可以說是修行,談的都是主體的翻轉運動。修行向來是宗教的重要主題,但大抵上都從特定的宗教傳統出發,例如由佛學院或是神學院所開設,介紹教門的義理系統與實踐法門。就我所知,最早企圖打破單一宗教的視野, 跨越東西方靈修,並藉著比較的徑路而提出對人類靈修探索之綜合看法的課程是由法國籍耶穌會神父甘易逢(Yves Raguin)於一九七九年在「東亞靈修研習所」(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的前身)所開設的「靜觀與默坐」。甘易逢神父以自己對於東西方靈修的體驗為基礎,由基督宗教的靈修經驗出發,在探索的旅途中與佛教徒、道教徒、瑜伽行者以及其他信徒相會,而開設了這門獨創的課程。余老師的「宗教療癒」也是獨創的,但不由特定教門出發。余老師最初不是宗教學者,而是臨床心理學家,凝視人之苦痛,在他所推動的人文臨床運動中探索諸人文學科對於人受苦的處境回應的可能性與實踐之道,這樣的路徑最後通向了宗教。在「宗教療癒」課程中,老師以體悟之知為底層,討論靜坐、覺照、舞動、夢瑜伽等種種宗教修行的法門,但並沒有停留在教門的語言,就像甘易逢神父從存有的深度與奧祕討論靈修的種種路徑,余老師也從其獨特的蹊徑為宗教修行的理解與實踐開啟了前所未見的風光。
宗教學者常用「超越」、「實體」(the Real),「不可見的實在」(the unseen reality)等語彙表述宗教,指出宗教與凡俗之別。余老師則以「非世界的開啟」來詮釋宗教所開展的運動。宗教療癒所修補的不是自我的殘破,修行的平台也不是自我,不以自我的完成為目標。宗教療癒反而是背離由入世運動所層層積累的存有習性、從自我踰越至生命的翻轉。 療癒發生於他界(the otherwise),不是現實的產物。打破自我的同一性、迎向他者的運動所開啟的宗教經驗因此是「他者在我痛苦之中的慈悲湧現」、「我成為我所不知的」、我成了「神的僕人」、我變成「你」、無限地承擔「你」。宗教是從被拋擲的存有深淵中繼續拋擲自身、縱身深躍,把自己拋向更深的「非世界」,由不可思、不可觸、無所抵達的「無限遠」承負自身。「立命」之所在不是意識的建造與鞏固,而是自我破碎之處奧祕的臨在、恩典的湧現。
宗教療癒與修行的平台若不是自我與意識,要由何處啟程?朝向何處?余老師以身體的人文空間作為療癒與修行的操作平台。在日常生活中,身體是我們最不假思索的當然之處,但也是最大的陌生。身體在他人的注視之中展演,不斷迎向社會的目光,做為自我意識編造與社會構作的媒介,身體因此成為自我習氣與社會習癖的堆疊所在。但這不是身體的全部,離開這第一身,宗教療癒開展了第二身、第三身的人文空間。這些內層的空間是靠近身體內部的精神場所,也是精神生產的所在。余老師以許多例子說明修行與療癒如何藉著日常身體的斷裂或是轉化而啟動。修行不是知識的概念運動,而是從身體的底層下工夫,從身觸、聲音、味道、舞動等產生的人文空間下手;在這個空間之中,大化的力量得以流動、盪漾、傾洩。冥視、靜坐、祈禱、覺照、夢與舞動都是在身體空間的質變中啟動療癒。冥視是瞎的視覺、閉起眼睛的看見、密契者的諦觀;祈禱是人在困苦之地透過身心狀態的操作而開展的恩典之道;覺照是身心狀態的移動;舞動則是意識的沉降,身體宇宙的開顯。
這些「道成肉身」的療癒修行之道,余老師進一步以「幻化生成」來詮釋:「幻化生成是身體空間的主要作用,療癒的發生就是將肉體引渡到身體空間,讓身體空間的幻化生成主宰精神的作用,另一方面,透過修行的操作平台使身體空間逐漸與修行行為發生聯繫。」迴盪在幻化空間的是非意義、非象徵的意象,無中生有,復歸於寂。意象不是意義的再現,而是臨場的生發。例如人類學家李維史陀(Claude Lévi-Strauss)曾經在〈象徵的效用〉中提及印第安庫那族幫助順產之咒歌,討論咒歌如何將現實轉為神話,由生理領域到心理領域,以及由外部世界轉入人體內部。雖然李維史陀認為咒歌為無明的身體經驗提供了象徵語言,而得到療效,但我卻認為咒歌的吟唱比較接近余老師所說的意象的流淌,或是夢的非現實語言。李維史陀認為身體經驗的無明與混亂透過與象徵神話的聯繫被納入意義的秩序,從身體空間的角度來說,象徵神話只是引渡者,而不是作用者;象徵神話開啟的不是意義空間,而是人文身體的的空間,使得精神生產得以可能。
余老師講述宗教體悟的課堂,也是身體的人文空間開展之處。雖然我們無法親臨其境,令課堂的時光重現,但仍可透過閱讀與想像,讓自己參與課堂。 余老師在課程的一開始說:「我會想盡辦法講」。這些講述的記錄就是老師用盡身心傾授,也期待學生用身心專注聆聽的內容。老師所講述的是體驗之知,閱讀這些文字時,老師的身影也在文字中迸現。那不只是記憶中的老師,還是住在心中的老師、夢境中的老師,以及徜徉於大化之中的老師。閱讀老師聲音的紀錄,宛若聆聽樂音與鼓聲,不能只用腦袋,而要以全身去接應與勾連。我再也不能躲在角落,只以手寫筆記。老師從講台離開,留下這些講述,卻以更加悠揚的聲音,召喚我起身,迎向生命之舞。
本文作者為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推薦序二〕以本心見自己,以眾生相面眾生 / 王心運
《碧嚴錄》第三十五則公案云,無著遊五台山,見著了文殊,問道:「此間如何住持?」殊云:「凡聖同居龍蛇雜混。」著云:「多少眾?」殊云:「前三三,後三三。」這段公案文字就像是描述余老師團隊不拘一格的豪傑氣概。師父與弟子們不論凡聖無拘龍蛇,此前盤蜛著幾位,後頭又風塵僕僕趕來了幾位。
本書就是當時師生情誼的忠實紀錄,也是余老師留給世人的珍貴禮物。
「人文身體」與「宗教療癒」是余老師後期心力之所在。我想,老師從傳統的身體修行技術,談到當代後現代的思考,不外乎是以自我照顧的「見自己」,直達破除「世人痴迷論」而能「見眾生」的目的。
在某些學說或宗教派別裡,認為一般人有的只是凡夫意識,常常執著於身體的享受,以至沉迷在貪嗔痴念裡。因此身體被視為不淨之源,也是「世人痴迷」的主要原因。至於「絕對真理」呢,則被他們安置在「那團永難現身的謎樣主體——自性、本心、宇宙意識或其他稱名」之上。但是,余老師問道,難道這也不是一種知障嗎?世人擁有的身體經驗是最樸實無華的,也少了心理與精神的造作,反而是用功的最好平台。因此在許多的中外傳統裡,常將身體修行視為自我修行的必要條件。身體不只是一個器具,而是具備深刻的人文內在性。認識了它,將能以更為貼近人心真實的方式,達到精神所難以企及的抽象真理,以至於實現自我療癒的本能。事實上,在余老師更早關於臨終病人的研究中顯示,隨著心理或社會過程的崩解,於病人接近死亡的返回原點的運動裡,人們會以各種不同貼近的方式,置身於內在神聖空間與存在的真理中。這些經驗都與身體的精神生產有關係。
至於人文身體空間是什麼?我們不妨把它理解為提供不同存在真理發生的場所,也是邁向自我療癒的第一步驟。在人文身體裡寓居著各種人文與身體的修行技術,像是跌坐、調息等等修習的方式。「見自己,是身內的修練,將後天硬身化去,將先天的整體身醒來。」自己,並不是由自我、頭腦、認知與意識所造作的後天硬身,而是回到生命底層所湧現的感覺經驗,它必得先從頭腦的想像裡被釋放出來,任由生命自己提起,自己放下。這就像張良維先生的氣機導引術裡,遇著身體不通的地方,自會透著動態之輪而得到運行。只是這導引的運行,它並不起於匱乏而起的機心,而是出於身體像大地般厚實的自我滋養效果。余老師也稱此現象為人文身體的「反身性」,它是維持本質滋養的被動與非功能性。相對於此,現代醫療常常以侵入性的方式打針吃藥開刀,反而無助於自我療癒的發生。
這種身體人文裡,被動的發生是什麼呢?就像土地滋養的樹木,其葉在風中搖曳生姿,於日暮的蒼穹下透露出絕美的感受。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認為這絕不只是單純的感受,而是「自化」(Ereignis)的現象。「自化」是個奧祕的過程,在這片葉子的景象裡,自動自發地開啟了天地四方的聚集,召喚著「有所召喚」的現象而自行聚集著,像日、夜、記憶與其背後託付的神靈所展現的內在性風光。因此,如同簡單的身體膚慰動作,透過手的輕、拍、柔與滑等觸及生命的底,託付著生命裡的溫柔,聚集著「溫暖、用心、愛、柔軟」等慈悲的因素,並繼續召喚其它的療癒因素自行聚集於身體的空間,以達到療癒的效果。
如此,余老師將人文與身體性深刻地結合在一起,造就人文式厚實、力量與體感的精神生產,如同對身體的輕、拍、滑等柔勁,回映著中國山水裡的空靈。人文也是種見地,是對人世「親身遍歷」後的滄桑,或是體感與觸摸般的傳承。它更多乍現於平常日用裡:在對親人的想念,於思念的往返歸來之際,所體驗到的輕柔包覆與靜柔話語。看來,人文在身體操作裡的佈置與聚集的效果,相應於身體空間裡不同的迴應方式,會產生不同的聚集、或者本心朗現的方式。
於人文身體空間迴盪之不同迴應與聚集的方式,意外地召喚出「神聖空間」的出現,它是在破除了大腦的自我、連續性以及自足的幻想而後才出現的。因為生命本非無漏,人生諸多遺憾與缺陷被接應至夢境裡的幻化生成,好「讓夢以空間的詩意來渲染我們的存有」。重點是這兒的幻化生成,夢中對人世無顧慮的穿透行走方式,是種觸到底的精神與肉體的遍歷;它是遍歷孤獨、惡煞、驚駭、復仇等繞不過去的當下仍可重新「空出」空地的迴旋與生產運動。它不克服滄桑,而是包覆著、輕輕撫慰著滄桑;它可以是愁苦下突然出現的一段熟悉旋律,或記憶中緲然透出的氣味或話語。
這裡空白的運動並不是消減經驗,而是將存在經驗轉換與包覆,這也是余老師將宗教療癒視為「出離論」的原始動機。余老師後引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的話:「讓我們感受到的是那汩汩流動的零維度空白。這是我們最珍貴的自我療癒泉源」,因為它是零維度的,讓我們步出個人狹小的牢籠,直抵寬廣的宇宙之域。這空白是大腦心識所不識的東西,而「療癒一定要在我們不認識的地方出現」,因為對療癒而言,最重要的東西是由「自我的視域轉向生命的視域」,而生命的視域就是跳出於你、我、他這些人稱性質的「無人稱的主體狀態」。最後余老師引述德勒茲生命最後的概念,pure immanence =A Life……,純粹內在性是毫無做作,現前於當下的空白意識,但也蘊含著對生命深刻的愛。
以本心見自己,以眾生相面對眾生,在生活的困頓中,彷彿仍在接引中看見余老師那輕托著的雙手。謹以此短文表達對余老師無限的感恩!
本文作者為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副教授
名人推薦:說余德慧是心理學家,毋寧說他是一位現象學家,他強調植基於「生活世界」,四無依傍,以身試法,入於生死之際,既是「幻化成形」,也是「道成肉身」。
――林安梧
余老師以體悟之知為底層,討論靜坐、覺照、舞動、夢瑜伽等種種宗教修行的法門,但並沒有停留在教門的語言,而從其獨特的蹊徑為宗教修行的理解與實踐開啟了前所未見的風光。
――蔡怡佳
「人文身體」與「宗教療癒」是余老師後期心力之所在。余老師從傳統的身體修行技術,談到當代後現代的思考,不外乎是以自我照顧的「見自己」,直達破除「世人痴迷論」而能「見...
章節試閱
第二講 身體的人文空間(摘文)
「道成肉身」的意義
……當我們談身體的各種「收納器」,不見得是皮膚,有時候是眼睛、鼻子、耳朵,你的全身都有收納器,這些收納器,有人拿它來做五官的享受或者官能刺激,但也有修行人將五官的作用變成修行的媒介,這兩者不一樣。譬如,A同學很愛燒香也很懂得燒香,可是你要注意到,燒香有千百種的燒法,但可能只有一兩種會進入你的內心生活。像沉香,很多人燒沉香,燒沉香要有某種能夠迎接沉香的身體,沉香才會「進入」。而一旦它進入你的身體後,你的身體不是只有沉香的味道,更會有沉香的「氣息」。這裡所講的「氣息」不是你吐氣後而有的那個氣息,而是說你的身心狀態會產生與沉香類似的品質。產生了這個品質,表示你跟沉香之間已經產生相互「牽手」的現象了。如果你沒有考慮到此,也就沒有跟沉香「牽手」:沉香在這裡,而你在那裡,你不會覺得沉香有什麼不一樣;可是你一旦牽了手,如果我不把沉香擺在這裡,我就沒辦法把課繼續上下去,因為其中的某種關係已接上線了。
本週的宗教療癒課將談的全部都是身體,皆是以身體來進行的,萬一你的身體太僵硬,完全沒有感覺、沒有感應,你要回家懺悔,因為你的身體在拒絕任何的修行之道。若你的身體是這種情況,你要開始改變你的身體狀況,但不是變得更強壯或是長肌肉,而是改變你的身體和世界的關係。譬如,當你一進到某個地方,你在那裡坐立不安,如坐針氈一般,這就表示那時你對世界是排斥的;可是如果某個地方,是你的身體可以跟它一起呼吸的地方,你會覺得很安適、舒服。今天宗教療癒的課,最核心的一點即是所謂的「道成肉身」。
何謂「道成肉身」?這是說,你的身心狀態變成了「道」本身的媒介,變成「道」的操作平台。真正的操作平台其實不是我們的肉體,那會是什麼呢?關鍵在於你們的身體能不能產生人文的貢獻?如果你不能肯定這一點的話,很多的東西就解不開了。這是在說,你的身體能不能產生人文空間,但何謂「身體的人文空間」呢?同學們,用你們的語言試著講講看,用你們的方式去領會,不懂的同學不要擔心自己不懂,你本來就不懂,這是無所謂的,但總是會有同學懂,就算是懂一點點也要講出來。
人文空間的殊異生產
同學:如果以我現在正在學習的中醫來說,老師所說的這一塊(身體的人文空間)在中醫的領域裡是已經被掩蓋掉了。
余老師:為什麼中醫原本可以給出身體的人文空間?
同學:因為中醫的考慮是比較整體性的。
余老師:「氣」、「經絡」或「精、氣、神」這些東西,可以在生物體的解剖中找到嗎?其實是找不到的,它們不是在肉體裡頭。所以,中醫的論述其實是在創造一種人文空間,許多專名並不代表生理的一個器官,譬如說「肺經」一定是在肺部嗎?肺經絕對不在肺部,而且「膀胱經」也不是在膀胱。那這些東西是如何產生?這不是身體必然會產生的。歐美應該也要有氣、經絡這些才對,可是歐美實際上並沒有經絡、穴道這些東西,因為他們的人文性不在這個地方。就西方醫學的發軔來說,譬如說在看脈搏時,看的是每分鐘脈搏的跳動次數,從脈搏次數中來決定它和心臟或是血壓的關連為何。這是他們所聯想出來的,是否真的有關連就不知道,但這也是他們聯想出來的希臘醫學的人文空間。
但是經絡、穴道是中國人從他的身體、感覺裡頭創造出來的人文空間,若我們將這人文空間給西醫看,西醫會說根本是無稽之談,測不到的東西就是不存在的。你可能會說:「有!這裡有一股氣。」他則會說這根本是血液在流動,一定不會承認你所說的。對於華人生產的身體人文空間,這只是其中一個有系統的例子,可是對我們的感官而言,我們隨時都在產生人文空間。
某些時候,我們的身體感到極度疼痛,便會相對地產生某些情緒,而這情緒是否就只有一種?不見得。譬如某個地方很痛,整個人就會變得很亂,呼天喊地的,有人會抱著枕頭在那邊忍,有人會想盡辦法這裡靠一下、那裡靠一下,試著去處理它。但為什麼這些情緒都會不一樣?若說是因為痛而引起的,那為什麼同樣的痛,情緒卻因人而異?因為,你在發展身體的人文空間以試著調解這個疼痛。在你的身體裡頭,有一個跟人的想法接近、卻很靠近身體的東西,儘管它不屬於人的想法。
舉例而言,若將你一個人丟在家裡,你會是什麼感覺?對A來說可能是非常自由,輕鬆自在;可是B會覺得很空虛、很孤獨,都沒有人陪;C可能沒感覺……,什麼情況都會有。為什麼會不一樣呢?因為你的身體在關照著周遭,有一種叫做「人文」的東西會去鋪陳你的身體狀態。不要以為你的身體狀態就只是一個身體,這句話是很混帳的說法。更混帳的說法是我們的身體就是臭皮囊,這種說法極端不尊重身體的重要。不是因為身體很重要,而是身體產生了人文空間,使得很多事情變得可能,可能讓你從焦慮變成恐懼,可以從恐懼變成愉快,愉快變成自由。
所以我講宗教療癒時講的就是這個東西。或許,癌症病人一樣會病痛茹苦,可是宗教修練後,你的人文空間會發展出另一個東西,可能有某種力量,而這個力量會使你的苦不是唉唉叫,不是亂糟糟,可能是痛一下,然後就沉靜下來。有時候嘴角稍微會笑一下,旁人會覺得不可思議,怎麼會這樣子?因為痛的感覺有各種樣態,有的人是在疼痛時,覺得他不應該痛,覺得整個人被痛得很冤,可是有人會覺得本來就應該痛,刺的時候就哎一下,這是兩種不一樣的人文空間,會提供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所以在此,我們講宗教療癒的真正操作平台就是「身體的人文空間」。
認知空間vs.身體人文空間
同學:有一個人罹患癌症住進醫院,他非常恐懼,面對化療時也是很恐懼,但是當他講他家裡的事情時,完全沒有害怕的樣子,反而變得很正常,可是一直以來他的腹部是不舒服的;另外,他對政治有些關心,看報紙時就會罵,一點也沒有害怕的樣子。這是否也是身體的人文空間的某種情況?
余老師:這比人文空間多很多,這是「認知空間」,認知空間較多成份歸屬在意識和語言的這一邊。譬如你說了話,有人從話語中得到安慰,這比較屬於在話語裡頭,儘管是非常靠近身體了。對做化療的病人來說,他會期待今天的化療能夠帶來什麼變化,譬如,最近我在觀察翁雯柔的日記,她本身是位醫生,基本上很清楚自己的醫療過程,她咬著牙撐下去,可是這只是認知的部分,但當某個標靶藥物打下去,她整個身體就長出了疹子,她是皮膚科醫生,知道若去抓疹子會流血,細菌會跑進去,還會化膿,越來越嚴重;她以前一天到晚都在跟病人講不要去碰,可是當她自己碰上了以後,她也只能不顧一切地抓,因為她的身體沒辦法抵抗她在認知上的策略,身體自己當下就在反應。
翁醫師的媽媽看到她這樣,一點辦法都沒有,可是我常在想,沒有辦法就是有辦法。以前老奶奶看著孫子受苦時,老奶奶的醫學知識最差,什麼都不會,可是她看到你這樣時,她會輕輕地給你碰、摸,不要小看這一碰一摸,常常病人就會安定下來。你一定會說就只是碰和摸嘛,但就是要老奶奶的「碰」跟「摸」才行。「老奶奶」是什麼感覺?她是以前疼愛你的人,疼愛你的人摸你跟陌生人摸你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你的身體會知道。同樣的,親近的人生病時,很多人會幫他按摩,可是各人按摩的感覺全然不一樣,這個不一樣就是一點一點的人的感覺跑出來,這比較接近我們談的人文空間,而非認知空間。
再來舉例:很多媽媽知道小孩子感冒躺在床上,媽媽通常會倒一杯水,在觀世音菩薩面前,在孩子的旁邊念「南無觀世音菩薩」或是大悲咒,念完之後將那杯水給孩子喝。這杯水還是一杯水,可是你會感覺到小孩子喝完之後,很容易就睡著了。為什麼?因為那裡面有媽媽溫柔的人文空間被小孩子接受了,小孩子接受到了,就會想睡覺,因為那是舒服的。又例如小孩子感冒沒去上學,有愛心的媽媽給孩子煮雞湯,小孩子只要喝到雞湯,就會心滿意足地睡著了,雞湯並沒有醫療效果,可是它可以幫助小孩感覺到自己可以休息,若你能讓病人感覺到可以休息,你就是用你的人文空間走進了他的身體,因而可以撫慰。
像我是阿嬤養大的,我從小身體就很糟,很常頭痛,阿嬤什麼都不懂,可是阿嬤就拿薑,輕輕地在我的頭上擦。對小孩子只能輕輕地擦,不能太辣,她每次一擦我就睡著了。這代表這樣做有效嗎?不曉得,我只覺得阿嬤拿薑擦我的頭,我就想睡覺,因為跟阿嬤在一起就會有一種放鬆。你們可以看出我講的是內在的、非常靠身體的那一層。
(未完)
第二講 身體的人文空間(摘文)
「道成肉身」的意義
……當我們談身體的各種「收納器」,不見得是皮膚,有時候是眼睛、鼻子、耳朵,你的全身都有收納器,這些收納器,有人拿它來做五官的享受或者官能刺激,但也有修行人將五官的作用變成修行的媒介,這兩者不一樣。譬如,A同學很愛燒香也很懂得燒香,可是你要注意到,燒香有千百種的燒法,但可能只有一兩種會進入你的內心生活。像沉香,很多人燒沉香,燒沉香要有某種能夠迎接沉香的身體,沉香才會「進入」。而一旦它進入你的身體後,你的身體不是只有沉香的味道,更會有沉香的「氣息」。...
目錄
宗教療癒與身體人文空間
目錄
成書說明
〔推薦序一 〕閱讀余德慧 蔡怡佳
〔推薦序二 〕以本心見自己,以眾生相面眾生 王心運
第一講 起手式:感覺派或康德派
「感覺派」與「康德派」∕由感覺經驗開展認識活動∕認識事物的潛在關連∕身體技術的重要性∕非傳統教門修行的宗教療癒舉隅
第二講 身體的人文空間
「道成肉身」的意義∕人文空間的殊異生產∕認知空間vs.身體人文空間∕療癒的媒介何在∕以人文的細胞去感覺∕身體技術的拆解與創造∕身體膚慰與疼痛緩解∕不可能的慈悲∕心理事實的流動
第三講 場所論與療癒
西田幾多郎的「場所論」∕自我的框架∕寵物治療的關鍵∕不求回報而得寵∕我是神的僕人∕祈禱的感動何來?∕作用論vs.非作用論∕臨在(presence)∕神聖感的生產源頭:永遠的不可企及∕「過度」與「匱乏」的精神生產∕透過犯禁(transgression)來接近神聖∕人、事生成的各殊路徑∕意識之知≠體驗之知
第四講 夢療癒的幻象空間
夢作為修行的工夫∕頌缽與明亮的夢境∕身心接合的介面∕夢是貼近身體的地方∕個人與身體共做∕片刻的明心見性∕深刻入行,才見真心∕佛性:異質交錯的感受∕再論夢:發展個人的身體技術∕迴盪之一:自我庇護的世界∕迴盪之二:生命裡的璀璨感
第五講 動態之輪的療癒
夢測度著身體狀態∕夢瑜伽的精神生產∕夢有所訴說∕人文空間的幻化生成∕以「動」掙脫意識∕自然聲音中的療癒:亂語∕蘇菲旋轉的淨化∕體覺的直接經驗∕身體狀態的成立∕摩盪中的體覺
第六講 靜坐與太極:氣化的身體
身體修練需有「心法」∕讓身體搭配人文空間∕身體變化與精神生產∕氣:身體與人文空間的媒介∕身體與人文空間交互影響∕靜坐的精神生產∕靜坐中找到自己的存在∕修練研究的功力∕太極拳vs.莊氏修行∕音樂的文化世界∕音樂餵養著身體∕文化中的聲音空間∕不舒服的聲音空間∕環境修行與身體∕身體開悟
第七講 覺照的精神生產
美式覺照工夫∕吃葡萄乾作為操作平台∕操作中提示出的質性∕覺:無目的性的精神生產∕第二身、第三身∕悲苦之地生出恩典∕大悲水與大悲藥∕在非功能中的精神生產∕病床邊的老歌∕以非操作進入精神生產∕覺察:進入自由空間∕別執著於「要」或「不要」∕聽憑身體的自然要求∕養生者的精神貧乏∕佛教形上學與禪宗修養論∕各家的修行方式
第八講 躍入他界
療癒發生在他界(The Otherwise)∕夢:非現實的存在狀態∕冥視空間∕夢幻衝動:他界存在的徵候∕幻化生成的經驗現象∕感覺質感(quilia)∕亡者來入夢∕摹本性的真實∕宗教性與非世界∕道證法師的例證∕以置身死地的態度念佛
第九講 凝視空間與無限遠
畫家的透視點(Perspective)∕凝視:非肉眼,不在現場∕凝視與無限遠∕以身體修練談凝視∕無限遠卻親密地相連∕婚姻關係的無限遠∕浩瀚意識與無限遠∕勾起無限遠之物∕朝無限遠的方向修行∕癡迷的房間∕談鄧美玲的《遠離悲傷》∕身體宇宙∕十分鐘洗臉的覺照訓練
第十講 意象與幻化生成
意象(image):迎面而來的影像作用∕文學家的意象性∕語言碎片及其威力∕文學作品中的「纏綿」∕「迴盪」現象∕意象與療癒∕「空」:人類本有的一種存在狀態∕幻化生成的能力∕修行:與「他者」遭逢
第十一講 反身性
「反身」與「反身性」∕反身性:被動,無作為∕「作為」與「本質」的差異∕讓本質來進行反身∕黃金十年∕身體的反身性∕沉默的事物∕瑜伽:維持本質的被動性作為∕寵物治療:身體的自療機制∕道士作法生產「心驚膽跳」∕照顧到本質的慈善事業∕接近本質的治療方式∕被動的反身性
第十二講 巴塔耶的聖性世界
關於巴塔耶∕(《巴塔耶:消盡》)第一章、動物性與人性∕第二章、俗事物世界的形成∕第三章、聖性事物、宗教性和性慾∕第四章、對於祝祭—獻牲的闡釋∕失去一切的經驗∕理性的蔽障∕瞥見本質狀態∕因果是看不見的遞迴過程∕第五章、從原始的宗教性到被制度化了的宗教∕第六章、基督教的制度化與神祕家的思想∕第七章、從欲望論到文學—藝術論∕第八章、對共同性問題的追問和思考
第十三講 暫歇語:「出離」作為宗教療癒的基礎
兩種立命觀∕垂直軸的生命現象∕體驗摸索的生命能力∕生命的雜質與精緻化∕水與夢:物質的精神生產∕以出離論為基礎的宗教療癒∕從自我的視域到生命的視域∕生命諸力的競奪與交錯∕瞎的視覺∕活在生命的當下∕弘一法師的出離
〔附錄 〕修行療癒的迷思及其進路 余德慧
延伸閱讀
致謝
宗教療癒與身體人文空間
目錄
成書說明
〔推薦序一 〕閱讀余德慧 蔡怡佳
〔推薦序二 〕以本心見自己,以眾生相面眾生 王心運
第一講 起手式:感覺派或康德派
「感覺派」與「康德派」∕由感覺經驗開展認識活動∕認識事物的潛在關連∕身體技術的重要性∕非傳統教門修行的宗教療癒舉隅
第二講 身體的人文空間
「道成肉身」的意義∕人文空間的殊異生產∕認知空間vs.身體人文空間∕療癒的媒介何在∕以人文的細胞去感覺∕身體技術的拆解與創造∕身體膚慰與疼痛緩解∕不可能的慈悲∕心理事實的...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