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的哲學能讓托爾斯泰醉心讚嘆:「那可是反映了整整一個世界啊。」
甚至令尼采狂熱崇拜:「我將要把他所寫的所有東西都讀完為止;他所說的每一個字詞我都要聽。」
融合東、西方哲學
撼動尼采、托爾斯泰、卡夫卡、湯瑪斯•曼、康拉德、佛洛伊德
令華格納獻上《尼伯龍根的指環》的心靈導師
唯有叔本華,能以清晰、毫不造作的文字誠摯提出人生解答
身處於一個目眩神迷,卻也空前複雜混亂的時代
如何才能稱心、愉快地度過一生,其實是一門藝術
與其將叔本華的思想稱為「悲觀哲學」,或許倒不如如此詮釋:
人類所需要的,只是一點清醒與節制
30歲時,孤身走在哲學道路上的叔本華完成了主要著作《作為意欲和表像的世界》,首版發行500本,絕大部分放在倉庫裡。62歲完成《附錄和補遺》,印數750本,沒有稿費。但65歲時《附錄和補遺》卻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在歐洲聲名大噪,當時不但有人撰寫《叔本華大辭典》和《叔本華全集》,更有人評論說他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思想家。而《人生的智慧》正是出自叔本華集大成的著作《附錄和補遺》的精華部份。
這本書所討論的事情與我們的世間生活至為接近,諸如健康、財富、名聲、榮譽、養生和待人接物所應遵守的原則等。正如叔本華所說的,在這本書裡他儘量從實用的角度考慮問題。因此,這本書尤其適合大眾閱讀。雖然叔本華儘量放棄了居高俯臨的審視角度,但關於錯綜複雜並因此眾說紛紜的人情話題,經過這位思想大師一貫深刻而因此透徹的討論之後,變得清晰簡明,話題也幾已窮盡矣。
作者簡介:
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國著名哲學家,唯意志主義和現代悲觀主義創始人。1788年2月22日誕生在但澤(今波蘭格旦斯克)一個異常顯赫的富商家庭,自稱「性格遺傳自父親,而智慧遺傳自母親」。他一生未婚,沒有子女,以狗為伴。叔本華家產萬貫,但不得志,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25歲發表了認識論的名篇《論充足理性原則的四重根》。30歲完成了主要著作《作為意欲和表像的世界》,首版發行500本,絕大部分放在倉庫裡。53歲出版《倫理學的兩個根本問題》。62歲完成《附錄和補遺》,印數750本,沒有稿費。65歲時《附錄和補遺》使沉寂多年的叔本華在歐洲聲名鵲起,他在一首詩中寫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無力承受月桂花環。」當時不但有人撰寫《叔本華大辭典》和《叔本華全集》,更有人評論說他是具有世界意義的思想家。1859年,《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三版引起轟動,叔本華稱「全歐洲都知道這本書」。1860年9月21日這位哲學家在法蘭克福病逝。
《人生的智慧》選自《附錄和補遺》,他以優雅的文體,格言式的筆觸闡述了自己對人生的看法。弗蘭茲•卡夫卡說:「叔本華是一個語言藝術家,僅僅因為他的語言,我們就應該無條件地讀他的著作。」
譯者簡介:
韋啟昌
1962年生於廣州,現於澳洲行醫。
有兩樣東西可說是我這一生中的摯愛,能有緣對其深入瞭解並從中得益,我真算是幸運的了。這兩樣東西就是叔本華的著作和古老的中醫。
對於叔本華,我可說是一見鍾情,繼而與其私訂終身。現在及未來,那肯定將是長相廝守、白頭到老。叔本華思想所引起我的讚嘆、愛慕,給予我的精神愉悅,也只有中醫的理論及實踐可堪相比。兩者都是那樣的深邃、樸實、直接,其根本觀點在主要的方面竟然是驚人的一致。以後有機會,筆者或許會把這方面的體會公諸同好呢。
我是在20世紀80年代「邂逅」叔本華的,並為之「驚豔」,雖然那是在街邊買到的叔本華《人生的智慧》的臺灣節譯本,譯文也不算好。自那以後,我以能閱讀叔本華、茨威格的原文為享受目標。托瑪斯‧曼津津樂道的「斜躺在沙發上整天閱讀叔本華」的美妙感覺,肯定是得到個中三昧而發。
叔本華的著作給予了我許多,翻譯它們是某種微不足道的答謝。正如中醫給予我如此之多,我就以中醫給病人解除痛苦以作回報一樣。看到讀者通過我的譯本而欣賞到叔本華,就猶如看到病人經我之手解除了病痛。最實在的報酬對我來說不過如此。
當初翻譯叔本華的著作,並沒想到能夠出版。現在這些曲高和寡的書競有幸一版再版,已經相當難得。至此,筆者夫復何求?
譯著包括:《人生的智慧》、《叔本華思想隨筆》、《叔本華美學隨筆》、《叔本華論道德與自由》;阿德勒著《兒童的人格構成及其培養》。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文豪托爾斯泰:
「我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改變看法,但目前我敢肯定:叔本華是無與倫比的。你說過叔本華就某些哲學問題寫過一些東西,並且還寫得不錯。你的意思到底是什麼?什麼叫寫出了一些東西?那可是反映了整整一個世界啊,那種清晰和美感令人難以置信。」「叔本華的哲學已把我們帶至哲學所能把我們帶至的極端。」
作家湯瑪斯‧曼:
「我斜躺在沙發上,整天地閱讀叔本華……我是那樣地狼吞虎嚥這部魔幻般的形而上學說,……一個人在一生中也只有一次是這樣地閱讀。我可以馬上就有機會表達我的感覺、表達我的感激,用詩意的方式……那是我的一大好運。」
哲學家尼采:
「我是屬於叔本華這樣的讀者:在讀完叔本華書的第一頁以後,就知道得很清楚,我將要把他所寫的所有東西都讀完為止;他所說的每一個字詞我都要聽。……我很明白他所說的,就好像他的書是專門寫給我看。」
精神分析學家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我一直以為壓抑的理論是原初的,直到蘭克給我看了《作為意欲和表像的世界》的一段——在那裏裡,哲學家叔本華試圖為瘋癲做出解釋。他在那裏裡所說的關於人們全力壓制自己,不肯接受某一令人痛苦的現實,完全與我的壓抑理論相吻合。我不得不感謝自己並不曾廣泛地閱讀,這樣我才有可能有所發現。當然了,有人會閱讀了叔本華這些討論,但卻忽略了這些討論而沒有發現出什麼。……所以,我時刻準備著放棄認為自己是首先做出這些發現的人,並且是很高興這樣做;在不少精神分析的案例裏裡,精神分析所做的繁瑣工作只是證實了哲學家們直觀獲得的深刻見解。壓抑理論是精神分析學的柱石。」
作曲家華格納:
「在四年裏裡,叔本華的書從不曾離開我的頭腦思想,到接下來的夏天為止,我從頭至尾已研讀了叔本華的書四次。叔本華的書對於我的整個一生,產生了強烈的影響。」
名人推薦:文豪托爾斯泰:
「我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改變看法,但目前我敢肯定:叔本華是無與倫比的。你說過叔本華就某些哲學問題寫過一些東西,並且還寫得不錯。你的意思到底是什麼?什麼叫寫出了一些東西?那可是反映了整整一個世界啊,那種清晰和美感令人難以置信。」「叔本華的哲學已把我們帶至哲學所能把我們帶至的極端。」
作家湯瑪斯‧曼:
「我斜躺在沙發上,整天地閱讀叔本華……我是那樣地狼吞虎嚥這部魔幻般的形而上學說,……一個人在一生中也只有一次是這樣地閱讀。我可以馬上就有機會表達我的感覺、表達我的感激,用詩意的方式...
章節試閱
我們所展現的表像─這也就是我們的存在在他人心目中的樣子─通常都被我們過分看重,這是我們人性的一個特殊弱點所致,雖然稍作簡單的思考我們就可以知道,他人的看法就其本身來說,對我們的幸福並非至關重要。因此,很難解釋清楚為什麼每當一個人看見他人似乎給予自己一個好評語時,他的心裡就很高興,他的虛榮心也就受到了某種安慰。一隻貓受到愛撫時,就會發出高興的聲音。同樣,當一個人受到他人的稱讚時,就不禁喜形於色。只要某種讚揚在一個人所期望的範圍之內,那麼,儘管他人的讚揚明顯是虛假的,他仍然會很高興。這種人儘管遭遇真正的不幸,或者就算幸福的兩個主要來源─這些在前文已經討論過了─相當貧乏枯竭,但他人的贊許仍會給他們帶來安慰。令人驚訝的是,無論在何種情況下,如果他們想獲得別人好評的雄心受到任何意義上和程度上的挫折,或者,當他們受到別人輕視、不敬、怠慢時,都肯定會難過、傷心,很多時候還會感受到深刻的創痛。只要榮譽感是建築在這種特殊的人性之上,那麼,它就是道德的代替品,就會有效地促使很多人做出良好的行為。但是,對於人自身的幸福而言,尤其是對於與幸福密切相關的平和心境和獨立自主而言,這種榮譽感更多地產生出擾亂和不良的作用,而不是有益的效果。因此,從增進幸福的角度出發,我們應該抑制這一人性弱點;應該細緻考慮和恰如其分地評估它的真正價值,儘量減低我們對待別人意見的敏感程度,無論我們在受到別人意見的愛撫抑或傷害時都應如此,因為這兩者懸掛在同一根線上。否則,人們就只能成為他人的看法和意見的奴隸:
使一個渴求讚語的人悶悶不樂或者興高采烈的話語,
卻是多麼的無足輕重!
─賀拉斯語
正確評估自己本身的價值和看待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對我們的幸福大有裨益。這所說的自己本身包括了我們生存時間所包含的全部內容,我們生存的內在成分,以及我們在「人的自身」和「人所擁有的財產」這兩章裡所討論過的各種好處。所有這一切都在我們的頭腦意識裡發揮作用;而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只在別人的頭腦意識中產生效果,它是附帶種種概念性的東西呈現在別人頭腦中的表像 [1] 。所以,別人的看法對於我們的確並不直接存在,而只是間接地存在─只要別人對我們的行為並沒有受到這些看法的影響和支配的話。只有當別人的看法對某事某物產生了影響,從而使我們自身也因此受到影響的時候,別人的這些看法才值得我們考慮。除此之外,在別人的頭腦意識裡面所發生的事情,對於我們並不重要。並且,當我們終於清楚地瞭解到:在大多數人的頭腦裡面,都是些膚淺的思想和渺小的念頭;這些人目光狹窄,情操低下;他們的見解謬誤百出、是非顛倒─當我們瞭解到這些以後,我們就會逐漸對他人的評論淡然處之了。另外,從我們的自身經歷就可以知道,一旦一個人不必懼怕別人,或者當一個人相信自己說的話不會傳到被議論的物件的耳裡時,他就會不時地以輕蔑的方式議論別人。只要我們聽一聽一幫蠢人是如何帶著輕蔑的口吻議論最卓越、偉大的人物,我們就更加不會對他人的看法耿耿於懷了。我們也就會知道,要是太過於看重別人的看法,那就是抬舉他們了。
不管怎麼樣,如果一個人並不曾通過我已經討論過的前兩項內在和外在財富獲得幸福,而只是在這第三項的好處裡面尋找快樂,也就是說,他並不從自己的真正自我,而是從自己在他人頭腦中的表像那裡得到滿足和快感,那他就是相當不幸的。因為歸根到底,我們存在的基礎,因此亦即我們幸福的基礎,是我們的動物本性。因此,健康對於我們的舒適是最重要的,其次就是維持生存的手段,亦即不帶操勞的收入。榮譽、地位、名聲─儘管這些被很多人視為價值非凡─卻不能夠和關鍵性的好處相提並論,或者取代它們;在必要的時候,為了前兩項的好處,我們應該不容置疑地放棄這第三項好處。因此原因,認識下面這一樸素道理,會對增進我們的幸福大有益處:每一個人首先是並且實際上確實是寄居在自身的皮囊裡,而不是活在他人的見解之中;因此,我們現實的個人狀況─這種狀況受到健康、性情、能力、收入、女人、孩子、朋友、居住地點等諸因素的決定性影響─對於我們的幸福,其重要性百倍於別人對我們的隨心所欲的看法。
與此相反的錯誤見解只會造成我們的不幸。如果有人大聲疾呼「名譽高於生命」,那其實就等於說,「人的生存和安適是無足輕重的,他人如何看待我們才是首要的問題」。這無論如何都是一個誇張的說法,這一說法所依據的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要在這人世間安身立命,名譽─即他人對我們的看法─對於我們經常是絕對必需的。關於這一點我會回頭作進一步的討論。但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的人畢生不息地奮鬥,歷經千難萬險,最終的目標就是讓別人對自己刮目相看。人們拼命追逐官位、頭銜、勳章,還有財富,其首要目的都是為了獲取別人對自己更大的敬意,甚至人們掌握科學、藝術,也是從根本上出於同樣的目的。所有這些都只不過令人遺憾地向我們顯示了人類的愚蠢已經達到多麼厲害的程度。把別人的意見和看法看得太過重要是人們常犯的錯誤。這一錯誤或許根植於我們的本性;或者是伴隨著社會和文明的步子而產生。不管怎麼樣,這一錯誤對我們的行為和事業都產生了超乎常規的影響並損害了我們的幸福。具體的例子林林總總:從驚恐、奴性地顧忌「別人將會怎麼說呢?」一直到古羅馬護民官維吉尼斯劍插女兒的心臟這一極端的例子。還有就是一些人為了身後的榮譽,不惜犧牲個人的財富、安寧、健康,甚至生命。這一錯誤給那些要統治人或者駕馭人的人提供了一個便利手段。所以,在各種訓練人的手法當中,加強和培養榮譽感的做法佔據了首位。但對於我們的幸福─這是我們的目的─榮譽感卻是完全的另一碼事。我反倒要提醒人們不要太過於看重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但日常經驗告訴我們,大多數人還是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視為頭等的重要,他們關注別人的看法更甚於關注那些活動在自己意識裡面,因而與自身有著更加直接關聯的事情。這樣,他們把自然的秩序本末倒置,別人的看法好像就是他們的存在的現實似的,而自己意識中的內容則反倒成了自己存在的理念部分;他們把派生的和次要的東西看成了首要的事情。在別人頭腦中的形象比起自己的本質存在更令他們牽腸掛肚。這種把非直接為我們所存在的東西作為直接的存在來加以看重的愚蠢做法,人們稱之為虛榮,以表示這種渴望、努力所具有的虛幻和空洞本質。同樣,從上面的論述可以輕易看出:這種虛榮為了手段而忘記了目的,它和貪婪同屬一類性質。
事實上,我們對於他人的看法的注重,以及我們在這一方面的擔憂,一般都超出了任何合理的程度,我們甚至可把這視為一種普遍流行的,或者毋寧說,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瘋狂。我們無論要做什麼,或者不做什麼,我們首要考慮的幾乎就是別人的看法。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出,我們所經歷過的擔憂和害怕,半數以上來自這方面的憂慮。它是我們那容易受傷的自尊心─因為它有著病態般的敏感─和所有虛榮、自負、炫耀、排場的基礎。一旦不再擔心和指望別人的看法,那奢侈、排場十之八九就馬上銷聲匿跡。形形色色的榮譽、驕傲,雖然內容和範圍各有各的不同,但卻都建基於別人的看法這一基礎。人們為此付出多大的犧牲啊!在孩童時期,榮譽感就初露端倪;在接下來的青年期和中年期,名譽、驕傲等變得更加明顯;但到了老年,這方面的欲望卻顯現得至為強烈,因為到了老年,享受感官樂趣的能力已大為減弱,虛榮和自大就與貪婪一道瓜分了統治的地盤。虛榮心在法國人的身上表現得至為明顯,因為法國人的虛榮心帶有特定的地方色彩,通常會演變成為離譜的野心、可笑的民族虛榮和恬不知恥的大吹大擂。但這樣的做法反倒使自己的努力落空,法國人因此成了其他民族的笑料,並獲得了「偉大的民族」這一綽號。我這裡有一個突出的例子,可以特別說明那種關注別人看法的行為所具有的反常本質。在這裡,適當的人物和當時的處境互相結合,成為反映這種根植於人性的愚蠢的一個絕妙例子,因為它讓我們測量出這種異常奇特的行為動機所具有的強度。下面這一段文字摘自一八四六年三月三十一日《泰晤士報》上一篇關於對湯瑪斯•韋斯執行死刑的報導。湯瑪斯•韋斯是一個手工製作學徒,他報復謀殺了自己的師傅,「在執行死刑的那天早上,監獄牧師很早就來到犯人的身邊準備為他服務。韋斯舉止安靜,對於牧師的勸告沒有丁點兒的興趣,相反,他心裡唯一惦記著的事情,就是在那些目睹他結束自己可恥一生的群眾面前,能夠壯起膽子,表現出勇氣。他成功地做到了這一點。在韋斯步行穿過大院向在監獄裡搭起的絞刑架走過去的時候,他高聲發話─以便讓旁邊的人能夠聽見:『啊!正如多德博士所說的,我很快就要知道那一個偉大的秘密了!』當時,他被綁著臂膀,但他不用別人的攙扶就邁上了絞刑架的梯子。走上梯子以後,他向左、向右兩邊方向朝觀望者鞠躬。聚集在下面的人群對此舉立即報以雷鳴般的贊許聲」。這可真是一個絕妙的例子:一個人已經可以看見那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了,此身之後,將是那漫漫無涯的永恆。但此時此刻,他並不關心別的,而只是專心一意地要給那群湊熱鬧的烏合之眾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在同一年的法國,一個伯爵因為試圖謀殺國王而被判處死刑。在審判過程中,他擔憂著能否穿戴體面地出現在元老院。到執行死刑的時候,他為能否獲准刮鬍子而憂心忡忡。在從前,情況並沒有什麼兩樣,這點我們可以翻看馬迪奧•阿萊曼 [2] 為他的著名小說《古斯曼•德•阿爾法拉契》所寫的引言。這本書的引言告訴我們:許多迷惘的罪犯都把應該完全用於拯救自己靈魂的最後時間,花在撰寫和默記一篇簡短的演說辭上面─他們就打算站在絞刑架的梯子上面宣讀這篇演說。從這些特殊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自身的影子,因為極端的例子往往最清晰地說明事情。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憂心、煩惱、操勞、憤怒、恐懼都確實與別人對我們的看法有關。所有這些都和上述那些可憐的罪人的所作所為同樣荒謬。我們的嫉妒和憎恨也大都出自同一根源。
很明顯,要增進我們的幸福─它主要依賴我們平和與滿足的心情─再沒有比限制和減弱人的這種衝動更好的辦法了。我們要把這種衝動限制在一個理智的、可以說得過去的程度─這或許只是現在的程度的五十分之一而已。能做到這一點,那我們也就把這永遠作痛的荊刺從我們的肉裡拔了出來。不過要做到這一點是很困難的:因為這與我們某種天然的、與生俱來的反常本性有關。「名聲是智者們最後才放棄的東西」─塔西佗 [3] 如是說﹙《歷史》第4,6﹚。要杜絕這種普遍的愚蠢做法,唯一的辦法就是明確認識到這種做法的愚蠢。為此目的,我們必須清楚:人們頭腦裡面的認識和見解,絕大部分都是虛假荒唐和黑白顛倒的。因此,這些見解本身並不值得我們重視。此外,在大多數情況下,別人的看法對我們不會造成真正的影響。再進一步說,別人的意見一般都不是悅耳動聽的,誰要是聽到別人背後說他的話,還有說話的那種語氣,幾乎每個人都會非常氣憤。最後,我們要知道:甚至名譽本身所具有的價值也只是間接而非直接的。當我們終於成功地摒棄了這一普遍的愚蠢做法,那我們內心的安寧和愉快就會令人難以置信地增加。同樣,我們的舉止和態度會變得更加自信、踏實,更加真實和自然。隱居生活之所以對於我們的心緒寧靜有一種特別良好的影響,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我們不用生活在別人的視線裡。這樣,我們就用不著時刻擔心別人對我們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看法,我們也就得以恢復真我。同樣,我們就可以躲過許許多多真正的不幸;因為拚命追求純粹觀念性的東西─更正確地說,應該是別人的不可救藥的愚蠢想法─會把我們引入不幸。我們就會更多地關注我們擁有的那些實在的好處,不受干擾地享受它們。不過,正如這一句希臘文所說的那樣:「高貴的也就是難以企及的。」
我在這裡談論的這一源自人類本性的愚蠢,生發了三根主要枝椏:好勝、虛榮和驕傲。虛榮和驕傲之間的差別在於:驕傲就是確信自己擁有某一方面的突出價值,但虛榮則盡力讓別人確信自己擁有某一方面的突出價值。在大多數的情況下,伴隨著虛榮的還有這樣一個隱藏著的希望:通過喚起別人的確信,能夠使自己真的擁有這一份確信。因此,驕傲是發自內在的、直接的自我敬重;而虛榮則是從外在、因而是間接地努力試圖獲得這一自我敬重。因此,虛榮使人健談,但驕傲卻讓人沉默。但是,虛榮的人應該知道:要想獲得自己夢寐以求的別人高度的評價,如果他保持沉默,而不是誇誇其談─哪怕他的嘴裡可以說出最美妙最動聽的話語─他將更加容易和更有把握地達到目的。不是任何人想驕傲就能驕傲得起來,他頂多只能裝扮成一副驕傲的樣子。不過,他很快就會露餡,正如任何扮演某一虛假角色的人很快都會露出原形一樣。因為只有對自己的突出長處和非凡價值有一種發自內在的、堅定的和不可動搖的確信的人,才可以真正驕傲得起來。他的這一確信或許是錯誤的,或者,這一確信只是基於一些外在和泛泛的優點,但這一點對於他的驕傲是無關重要的,如果這一確信真正、確實存在的話。正因為驕傲根植於確信之中,所以,驕傲就和一切知識一樣,並不存在於我們的主觀隨意之中。驕傲的大敵─我是說它的最大的障礙─就是虛榮。虛榮就是博取他人的贊許,以便在這一基礎上建立起對自己的良好評價,但對自己有一堅實的良好評價卻已經是驕傲的前提條件了。
驕傲一般都受到人們的抨擊和詆毀,我懷疑這些抨擊和詆毀首要來自那些並沒有什麼值得自己驕傲的人。面對大多數人的恬不知恥和傲慢無知,無論哪一個人,只要他擁有某一方面的優點,就要把自己的優點記在心上,不要把它忘了。因為如果我們善意地忽略自己的優點,在與他人的交往時也與他人一道錯誤地視自己與他人是一個樣,那麼,他人就會公開坦白地把我們認定為就是這個樣子。我把上述這點意見特別推薦給那些具備最高級的長處的人,也就是說,具備真正的、個人的長處的人,因為這些長處並不像勳章和頭銜那樣每時每刻地作用於感官,從而使人們記得住它。否則,「蠢豬反過來教導智慧女神」﹙西塞羅語﹚就會活生生地上演。「跟奴隸開玩笑,奴隸就會對你不屑」─這是一句了不起的阿拉伯諺語。並且,不要拒絕賀拉斯的這一句話:「你必須強迫自己接受應有的驕傲。」謙虛是美德─這一句話是蠢人的一項聰明的發明;因為根據這一說法每個人都要把自己說成像一個傻瓜似的,這就巧妙地把所有人都拉到同一個水平線上。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在這世界上,似乎除了傻瓜之外,再沒別樣的人了。
最廉價的驕傲就是民族的自豪感。沾染上民族自豪感的人暴露出這一事實:這個人缺乏個人的、他能夠引以為豪的素質。如果情況不是這樣,他也就不至於抓住那些他和無數百萬人所共有的東西為榮了。擁有突出個人素質的人會更加清晰地看到自己民族的缺點,因為這些缺點時刻就在自己的眼前,但每一個可憐巴巴的笨蛋,在這世上沒有一樣自己能為之感到驕傲的東西,那他就只能出此最後一招:為自己所屬的民族而驕傲了。由此他獲得了補償。所以,他充滿著感激之情,準備不惜以「牙齒和指甲」去捍衛自己民族所特有的一切缺點和愚蠢。德國人沒有民族自豪感,這為他們那為人讚賞的誠實提供了一份證明。但是,其中那些滑稽可笑地假裝為德國民族感到驕傲的人卻不是誠實的─這主要是那些「德意志兄弟」和民主黨人幹的好事。他們奉承恭維德國人民,以便把他們引入歧途。他們甚至說是德國人發明了火藥;我可不同意這種觀點。利希騰貝格 [4] 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沒有多少人會去冒充德國人?如果一個人想提高身份,一般他會寧願冒充法國人或者英國人。這是為什麼?」此外,一個人的獨特個性遠遠優於民族性,在一個人身上所顯現的獨特個性比起國民性更應受到多一千倍的重視。因為國民性涉及的是大眾,所以,坦率地說,它並沒有多少值得稱道的東西。在每一個國家,人們的狹窄、反常和卑劣都以某種形式表現出來,這就是所謂的國民性。我們對某一民族的國民性感到厭惡以後,就轉而稱道另一民族的國民性,直到我們同樣厭惡它了為止。每一個民族都取笑別的民族,他們的嘲笑都是對的。
我們在這一章所討論的話題─我們在這世上亦即在他人眼中的表像─正如上面已經說過的,可分為名譽、地位和名聲。
在大眾和菲利斯特人的眼中,地位、頭銜相當重要;它們在國家機器的運轉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但對於我們增進幸福的目的而言,只須寥寥數語就可把它們了結。地位的價值是世俗常規的,也就是說,虛假不實的;它的作用是要得到別人虛假的尊敬,這完全就是為芸芸眾生而上演的一出鬧喜劇。勳章就是匯票,它提取的是大眾的看法;它的價值由匯票簽發者的信譽而定。勳章的頒發除了頂替金錢酬勞、為國家節省大量財政開支以外,同時還是一種相當實用、妥當的安排─前提是勳章的頒發必須公正、有選擇性地進行。大眾除了長有眼睛和耳朵以外,就再別無其他。他們尤其缺乏判斷力,記憶力也不強。人們作出的很多成績和貢獻完全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範圍,某些成績和貢獻在當下瞬間會被他們理解並獲得他們的喝彩聲,但時間過後不久,他們就會把它們忘記。我覺得這一做法非常適宜,那就是:透過十字或者星形勳章時時處處向大眾喊話,「佩戴這些勳章的人和你們是不一樣的,他們是作出過貢獻和成績的!」但由於過濫和不加思考地頒發勳章,勳章也就由此失去其價值。因此,勳章的頒發應該謹慎小心翼翼地進行,就猶如商人在匯票上簽名一樣。十字勳章上所刻的「Pourlem rite」 [5] 是畫蛇添足的一句話。每個勳章都應該是獎勵功績的,這是不言而喻的。
討論名譽要比討論地位、頭銜複雜和困難得多。首先,我們需要給名譽下一個定義。為此目的,如果我說:名譽就是外在的良心,而良心就是內在的名譽,那這個說法或許能夠滿足很多人。但這種解釋華麗、花稍多於清晰透澈。因此,我認為,客觀上,名譽是他人對我們的價值的看法;主觀上,則是我們對於他人看法的顧忌。由於名譽的這一主觀特質,它常常會給注重名譽的人帶來某種有益的影響,雖然這種影響絕對不是純粹道德方面。
只要一個人不是徹底墮落,那麼,他就會有名譽感和羞恥感,他就會珍視前者。名譽感和羞恥感的根源如下─單獨的個人能夠做的事情寥寥可數,他只是一個被拋棄在荒島上的魯賓遜。只有當他生活在與其他人所組成的群體裡,他才能有所作為。人的意識得到了發展以後,才會認識到自己這種處境。一旦這樣,他就會產生願望,希望別人視他為人類社會中的一個有用成員,一個有能力履行自己的男人角色的人,並由此能有資格去分享社會所帶來的好處。要成為這樣的人,他必須首先做好每一個人都需要做好的事情;其次,他需要完成處於他那獨特位置上人們所要求他和期望他做好的事情。但同樣,他很快就認識到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他認為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而在於別人是否也這樣認為。他要獲取別人對自己良好看法的熱切願望,以及他對別人的看法的無比珍視,也就由此而來。這兩者都源自人的這種內在感覺─人們名之為「名譽感」,或者「羞恥感」,這根據情況而定。當一個人知道自己馬上就要失去他人的好評時,儘管他清楚自己是清白無辜的,或者他犯下的過失並不嚴重,但他還是臉紅了,這正是名譽感或者羞恥感所使然。在另一方面,沒有什麼比確信得到了別人的好評更能增強一個人的生活勇氣,因為別人的好評向他允諾:眾人會聯合力量給予他保護和幫助,憑藉這堵比他自身力量強大得多的防護牆,他就可以對抗生活中的災禍和困頓。
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關係,一個人必須在這多方面的關係中得到別人的信任,亦即獲得別人對他的好的看法。由此產生了多種多樣的名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首先就是你、我之間的關係,接下來就是履行承諾,最後就是男女兩性間的關係。與這些關係相對應的就是公民名譽、政府官員的名譽、男性名譽和女性名譽。每種名譽又可再分成更細的條目。
公民名譽涵蓋最廣泛的範圍,它所根據的是這樣一個前提:我們必須無條件地尊重每個人的權利,因此,我們不可以運用不公正和法律不許可的手段謀取自己的利益。這是人與人之間進行和睦交往的條件。一旦我們做出某一明顯嚴重違背上述前提的行為,和因此遭受了判罰─當然,前提是判罰必須公正─公民名譽就離我們而去了。歸根到底,名譽所根據的是人們對此確信無疑:一個人的道德性格是不會改變的;所以,僅僅一次的惡劣行徑就可以確切顯示:一旦同樣的情況重現,這個人以後的行為都會帶有同樣的道德實質。這點可從英語的character﹙性格﹚一詞得到證明。character一詞也表示名譽、名聲的意思。因此,名譽一旦失去就不可復得,除非這名譽的失去是因為某種誤會,例如,是因為他人的誹謗或者人們只是基於假像作出了判斷。正因為這樣,才有了對付誣衊、侮辱、匿名誹謗文章的法律,因為侮辱性的謾罵,是一種馬虎草率的誣衊,它並沒有可以陳述的根據。這一句希臘話很好地表達了這一含意:「謾罵就是隨意草率的誹謗」 [6] ─也就是說,謾罵的內容都是子虛烏有的東西。當然,謾罵他人的人表明自己無法拿出被謾罵者真正、確實的過錯;否則,他就會把這些作為前提交代出來,然後充滿信心地把結論留給他的聽眾去完成。但他卻不是這樣做。他提供了結論,但卻說不出前提。他只能托詞說這樣做只是為了簡便。的確,公民名譽中的「公民」亦即「中產階級」 [7] ,但這種名譽無一例外地適用社會中的各個階層,甚至最高階層。任何人都不可以放棄這種名譽。公民名譽是非常嚴肅的,每一個人都不應該對此掉以輕心。不管一個人是誰,他幹的職業是什麼,只要他破壞了誠和信,他也就永遠地失去了誠和信,隨之而來的苦果肯定在所難免。
在某種意義上,名譽和聲望相比,名譽的特性是否定的,而聲望則具有一種肯定的性質。因為名譽並不意味著別人認為某某人具有某種特別的、為他的主體所獨有的品質;名譽只是說明某某人並沒有欠缺每一個人根據規則都必須具備的品質。因此,名譽只是表明這個人不是一個例外。但聲望卻表明這個人是一個例外。聲望是要去爭取的,相比之下,名譽只需要保有就行了。根據這一點,缺乏聲望就是默默無聞,它是否定的;但缺乏名譽則是恥辱,它是肯定的。我們可不能把名譽的否定性質與被動性質相混淆。恰恰相反,名譽具有一種完全主動的特徵;它唯獨從人的自己出發,以主體的行為為基礎,而不是根據別人的所為以及外在的遭遇所決定,這也就是斯多葛學派所說的「有賴於我們的事情」。這一點,正是真正的名譽和騎士名譽或虛假名譽的區別標誌,我們在下文很快就可以看到。只有通過詆毀侮辱才有可能從外面對名譽實施攻擊。對付這種攻擊的唯一對策就是把這種詆毀予以公開,把詆毀者公之於眾。
老年人得到別人的尊重似乎是基於這樣一個事實:年輕人雖然也預享有名譽,但那名譽還未經實踐考驗;因此他們的名譽是信用貸款。但對於老年人來說,在他們的一生中他們已經通過自己的行為證明了自己仍然保有名譽。單就年齡和經驗而言,這兩者都不足以成為要求年輕人向老者表示敬意的充足理由,因為動物也可以達至一定的歲數,甚至一些動物的壽命遠遠超過人類的壽命;而經驗也不過是對世事的發展有了更加深入的瞭解而已。但在世界各地,人們都要求青年人向老年人表示尊重。高齡所帶來的衰弱要求人們給予老人更多的是照顧和體貼,而不是敬意。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們對於花白的頭髮有一種天生的、因此確實是本能的敬意。皺紋是人到老年的一個更加確切的跡象,但皺紋卻一點也不會引起人們的敬意。人們不會說令人肅然起敬的皺紋,而總是說令人肅然起敬的白髮。
名譽的價值只是間接的;因為正如這一章的開首已經討論過的,只有當他人對我們的看法決定性地影響了他們對我們的行為的時候─或者只是有時候這樣─他人的看法才具備價值。但是,只要我們和他人生活在一起,他人對我們的看法就會影響到他們對我們的行為。在一個文明的國度,我們的財產和安全都有賴於社會,而且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別人也只有對我們有了信任以後才會跟我們打交道。所以,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具有較高的價值,雖然這一價值總是間接而非直接的。我無法認定別人的看法會有直接的價值。西賽羅的說法與我這裡的說法不謀而合,他說:「克里斯玻斯和第歐根尼談起好的名聲時說:『美名自有它的實際用處;除卻這些好處,我們根本不值得花費哪怕丁點兒的力氣獲取美名。』我完全同意他們的說法。」同樣,愛爾維修 [8] 在他的巨著《論精神》中詳盡地討論了這一真理,他得出結論:「我們喜愛別人的敬重並非因為敬重本身,而只是因為人們的敬重所帶給我們的好處。」既然手段並非比目的更重要,那麼「名譽比生命還要寶貴」這一被人們大肆渲染的格言就是,正如我已經說過的,一種言過其實的說法。
我們所展現的表像─這也就是我們的存在在他人心目中的樣子─通常都被我們過分看重,這是我們人性的一個特殊弱點所致,雖然稍作簡單的思考我們就可以知道,他人的看法就其本身來說,對我們的幸福並非至關重要。因此,很難解釋清楚為什麼每當一個人看見他人似乎給予自己一個好評語時,他的心裡就很高興,他的虛榮心也就受到了某種安慰。一隻貓受到愛撫時,就會發出高興的聲音。同樣,當一個人受到他人的稱讚時,就不禁喜形於色。只要某種讚揚在一個人所期望的範圍之內,那麼,儘管他人的讚揚明顯是虛假的,他仍然會很高興。這種人儘管遭遇真...
作者序
譯者序
《人生的智慧》一書是德國哲學家亞瑟•叔本華﹙ArthurSchopenhauer, 1788—1860﹚的晚年之作。叔本華一直被人籠統地貼上「悲觀主義哲學家」的標籤。他一生並不得志,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在去世前幾年,他才獲得應有的聲譽。在這之前,幾乎所有與他同時代的哲學家都心照不宣地一致對他的哲學絕口不提。據叔本華認為,這是他的同行出於對他獨特、深刻的哲學的害怕和嫉妒而不約而同想出的陰招。按照現在的流行語,就是「封殺」。叔本華聲譽鵲起以後,並不意味著他的哲學就此深入人心。除了叔本華時來運轉的原因以外,那種突然廣受歡迎的現象多少包含了大眾追捧時髦的成分。叔本華的哲學,一如世間任何事物,經過流行的巔峰以後,就重新歸於相對的沉寂。這固然與世人普遍膚淺的理解力有關─人們因而寧願一勞永逸地接受令人舒服的樂觀世界觀;同時,其中也有這一方面的原因:那些無知者或者不負責任的人隨意給叔本華哲學貼上荒謬、誤人的標籤,諸如消極厭世、悲觀絕望,等等,而常人出於懶惰,未加考慮和研究就把叔本華的哲學認定為這個樣子。畢竟,叔本華的哲學「唯真理是務」﹙叔本華語﹚。他直透事物本質的深刻、冷峻和毫不妥協,與常人膚淺、顛倒、虛妄的世界觀格格不入。深刻的哲學必然滲透著常人所認為的悲觀意味,因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它並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常人只是一廂情願、出於個人喜好而主觀地粉飾、美化生活及其目的。在兩次世界大戰以後,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嚴肅、深刻的哲學,尤其是叔本華的哲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西方,到處彌漫著膚淺的樂觀主義。人們對人的完美、科學的進步深信不疑。第二次世界大戰更加完全地打碎了那些空洞的美好願望和令人陶醉的樂觀主義。除了盲目的思想被無情的事實明顯擊破的非常時期,人們的眼睛仍然是短視的,思想仍舊懈怠。他們不願也不能夠深思。所以,叔本華的哲學在平常時期註定就是曲高和寡,它只在少數思想深遠的人們的頭腦中紮根和傳播。
在叔本華奠定名聲之前長達六十多年不獲承認的沉寂時期,叔本華從來不曾懷疑過自己的天賦使命。從早年起,他就筆耕不輟,隨時把自己的所思記錄下來,並整理成著作。在《作為意欲和表像的世界》一書的序言裡,他說:「真理是我唯一的指路星辰。」他只寫出他認定為真理的東西,其他一切完全被置之度外。世人的不理解和排斥在他眼裡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正所謂「不笑,不足以為道」﹙老子語﹚。叔本華是位語言大師,他的思想形諸冷峻、簡明、流暢的文字,每個字詞都精確、講究,但又不失自然;遣詞造句莫不打上叔本華鮮明的思想和人格個性的烙印。叔本華在進行思想推論時,個中環節可謂絲絲入扣,沒有絲毫的牽強附會。細膩之處無不顯示出其作為哲學家的深思和縝密。這樣濃縮、冷靜的文字,加上辛辣的幽默和諷刺,以及隨手拈來的古代作家的思想精華﹙特別在這本書裡﹚,使叔本華的表述既嚴謹又不枯燥,既冷靜又不乏想像力,既迂回曲折又不失暢快淋漓,既簡樸又不失雅致─大自然與藝術在叔本華的著作裡合二為一了。一切矯揉造作、晦澀模糊、假話空談─這些為語言所駕馭、在哲學著作裡最常見的毛病─完全與他絕緣。甚至叔本華喜歡運用的比喻也顯示了他思想的平實、不脫實際,因為這些比喻莫不取自人們日常接觸的具體事物。當然,他對空洞抽象、花哨虛假的蔑視,肯定與他深刻、豐富的思想有關。而這又直接歸之於他與生俱來的、天才的認識力。另外,他用不著為金錢、虛名寫作。他的不獲承認反倒為他免除了名聲的包袱。叔本華為他的巨著《附錄和補遺》所引用的這一句拉丁文題頭語「把整個一生都獻給了真理」,確實就是他作為哲學家的一生的真實寫照。因深刻而挑剔的哲學家尼采對他的哲學一度推崇備至,並曾寫下〈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的讚美文章。音樂大師華格納特地把他的音樂名劇《尼伯龍根的指環》獻給了他。現代主義文學家弗蘭茲•卡夫卡說過:「叔本華是一個語言藝術家,僅僅因為他的語言,我們就應該無條件地讀他的著作了。」
叔本華早在二十五歲的時候就發表了他的《論充足理性原則的四重根》。這一著作至今仍是認識論的名篇。在一八一八年,他完成了主要著作《作為意欲和表像的世界》,時年才三十歲。這部著作構成了叔本華哲學的核心。這部著作討論了認識論、自然哲學、美學和倫理學。整部著作就像德國作家湯瑪斯•曼所說的,猶如一部交響樂作品。圍繞意欲構成了這個世界的內核這一核心問題,這部著作的內容涵蓋大自然物理世界的各種現象和人的精神現象,從開始到結束,層層深入,首尾銜接,互為呼應而自成一體。世事人生莫不在其中矣。簡直難以想像這部著作出自一個三十歲的人之手!難怪叔本華被托爾斯泰形容為「卓越的天才」。可以說,叔本華的哲學在他三十歲的時候,就已經完全成熟。接下來的其他著作都是他對這部著作裡提出的哲學觀點的發揮和補充闡述。叔本華跟尼采不一樣,後者是一個永遠的精神思想的漫遊者、漂泊者,永遠不會停留在已經獲得的結論之上,永遠都在激烈地、大幅度地變換和修正自己的觀點。相比之下,叔本華很早就已奠定其哲學大廈,在這之後的時間,只是做著裝修和局部擴充的工作。但這部著作首版發行時,幾乎無人問津。所印刷的五百本絕大部分放置在倉庫裡。
但叔本華是一個意識到自己使命的人。借用一個俗套的比喻:如果說海明威是硬漢文學的代表人物,那叔本華就是硬漢哲學的代表人物。他接連寫下了《論自然界的意欲》﹙1836﹚、《論意欲的自由》、《論道德的基礎》﹙1840﹚,後兩本著作在一八四一年合在一起出版,被冠以《倫理學的兩個根本問題》之名。到一八四四年,叔本華已經寫下討論廣闊話題的文章。他希望出版商能夠把擴充了內容的《作為意欲和表像的世界》再版發行。但鑒於這本著作第一次出版所遭受的冷遇,出版商熱情不大,最後只是很不情願地出版了兩冊本的《作為意欲和表像的世界》的擴充本。但這回仍然沒有引起多大的回應。在這之後,叔本華窮六年之功,把長時間以來寫下的散論文稿做了一番梳理和增刪,合為兩冊,冠以《附錄和補遺》之名。這部著作的前十四章是叔本華對其已在《作為意欲和表像的世界》提出並已闡明的基本哲學觀點從更細的不同方面做了補充闡述;從第十五章以後的內容則涉及更加廣泛的話題,例如讀書、文體、女人、自殺等。對叔本華哲學基本理論不甚瞭解的讀者仍然可以毫不費力地理解這些文章。
到一八五○年,叔本華一生中的最後一部巨著《附錄和補遺》終於完成。在費盡周折、耽誤和失望以後,叔本華的密友和崇拜者弗勞恩斯塔德終於成功說服柏林一家出版商把這兩冊著作付梓出版,印數只有七百五十本,叔本華獲贈十本,卻沒有稿酬。此時的叔本華,就像他在這部著作末尾的一首詩裡所說的,「此刻的我站在路的盡頭,老邁的頭顱已經無力承受月桂花環。」叔本華的運氣終於姍姍來遲。不久,這部著作就引起了英國評論家約翰•奧森弗德的注意。他在《威斯敏斯特和國外文評》雜誌發表了對叔氏這部雜文式著作的評論文章。叔本華的好朋友奧托•林納讀到了這篇文章,並找人譯成德文刊登在一家德國報紙上。叔本華的哲學牆內開花牆外香,由此一舉成名。叔本華從默默無聞到登上聲譽的最高峰幾乎是一夜之間的事。多年來受到的冷遇和忍受的苦澀、怨憤終於獲得了某些補償。這位老智者在其成名後表現出來的孩子般的沾沾自喜,其實說明了叔本華曾經忍受了多大的不公平和由此產生的失望!不過,令叔本華欣慰的是,他的話終於得以應驗:「真理可以耐心等待,因為真理是永存的。」
《人生的智慧》一書取自《附錄和補遺》,它其實是獨立成書的。這本書所討論的事情與我們的生活至為接近,諸如健康、財富、名聲、榮譽、養生和待人接物所應遵守的原則等。正如叔本華所說的,在這本書裡他儘量從實用的角度考慮問題。因此,這本書尤其適合大眾閱讀。雖然叔氏儘量放棄了居高俯臨的審視角度,但關於錯綜複雜並因此眾說紛紜的人情話題,經過這位思想大師一貫深刻而因此透徹的討論之後,變得清晰簡明,話題也幾已窮盡矣。
為方便廣大讀者閱讀,譯者在這裡對叔本華最根本的、在這本書裡重複出現的「意欲」﹙wille﹚一詞作出簡單的解釋。根據叔本華的理論,意欲是這個世界的本原,它超越於時間、空間和因果律以外,既沒有原因,也沒有目的;它盲目、不顧一切地爭取客體化。我們這個存在於時間、空間,遵循著因果律的複雜多樣的現象世界就是意欲的產物和表現,是意欲在時、空中的客體化。由於意欲在客體化的過程中遵循著個體化原理,亦即存在於現象世界中的具體、單個組成部分的意欲各自為戰,為生存、發展而努力;在現象界中,這也表現在低一級的形態向著高一級的形態的爭取、鬥爭之中,所以,意欲客體化的過程是一場永恆的、無目的的鬥爭和發展;它與痛苦和災難不可分割地聯繫在一起。對叔本華的意欲的中文翻譯就是「意志」。但筆者認為,「意志」一詞在中文裡是與人的認知,亦即與人為的具體目的、決定和計畫有關的心理狀態,和「毅力」一類的詞同一種類,但叔本華概念中的「wille」,其現象卻是盲目的,沒有目的的欲望、意願、恐懼等,與認知沒有直接的關係。所以意欲實為「wille」一詞更加精確、貼切的中文譯詞。
此書篇幅不長,但前後耗費了譯者兩年的業餘時間。如果能讓有緣的讀者就此淺嘗叔本華的思想魅力,譯者已經心滿意足了。
譯者序
《人生的智慧》一書是德國哲學家亞瑟•叔本華﹙ArthurSchopenhauer, 1788—1860﹚的晚年之作。叔本華一直被人籠統地貼上「悲觀主義哲學家」的標籤。他一生並不得志,一直過著隱居的生活。在去世前幾年,他才獲得應有的聲譽。在這之前,幾乎所有與他同時代的哲學家都心照不宣地一致對他的哲學絕口不提。據叔本華認為,這是他的同行出於對他獨特、深刻的哲學的害怕和嫉妒而不約而同想出的陰招。按照現在的流行語,就是「封殺」。叔本華聲譽鵲起以後,並不意味著他的哲學就此深入人心。除了叔本華時來運轉的原因以外,那種突然廣受...
目錄
譯序
引言
第一章 基本的劃分
第二章 人的自身
第三章 人所擁有的財產
第四章 人所展現的表像
第五章 建議和格言
第一部分 泛論(第1—3節)
第二部分 我們對待自己的態度(第4—20節)
第三部分 我們對他人應採取的態度(第21—46節)
第四部分 我們對於命運和世事的發展所應抱持的態度(第47—53節)
第六章 人生的各個階段
叔本華的生平軼事
叔本華哲學的神奇魅力與影響
譯序
引言
第一章 基本的劃分
第二章 人的自身
第三章 人所擁有的財產
第四章 人所展現的表像
第五章 建議和格言
第一部分 泛論(第1—3節)
第二部分 我們對待自己的態度(第4—20節)
第三部分 我們對他人應採取的態度(第21—46節)
第四部分 我們對於命運和世事的發展所應抱持的態度(第47—53節)
第六章 人生的各個階段
叔本華的生平軼事
叔本華哲學的神奇魅力與影響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