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立意新穎,構架恢弘,視野開闊,資料豐贍,論證嚴謹精當,時有精闢之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多有創新,是《三國演義》與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的新收穫。
本書是一部具有開拓性意義的學術力作,首次將《三國演義》的成書、文本與傳播作為一個邏輯與歷史相統一的整體,進行全方位的系統的考察與研究,力圖在中國文化流變的大背景上,探求這一文學和社會精神現象的形成機制,及其所包含的文化意蘊與美學特質,揭示其文化史意義,進而從特定角度與側面觀照中華民族追求真善美的心路歷程,總結中國長篇小說演進的某些規律性內容。
下編五章為傳播研究,主要考索了《三國演義》在文本系統、戲曲系統、說唱系統傳播的歷史過程、空間範圍與傳播途徑、傳播方式,進而觀照《三國演義》對中國社會各層面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作者簡介:
關四平
祖籍山東省平度市,1953年生於黑龍江省綏化市。1987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1999年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現任哈爾濱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關四平主要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在中國古代小說研究上用力尤勤。著作主要有:《后妃的命運》(1991年)、《中國古代文學叢論》(1999年)、《三國演義源流研究》(初版於2001年,再版於2003年,2009年出修訂三版)、《唐代小說文化意蘊探微》(2012年)、《中國古代禁毀小說漫話》(合著,1999年)。校點有:周曰校刊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合作,1994年)、《中國才子佳人小說精選》(合作,1994年)、《太平廣記》(合作,1995年)。此外,在《文學遺產》、《文藝研究》、《紅樓夢學刊》、《明清小說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文摘》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社會兼職主要有:中國三國演義學會副會長、中國紅樓夢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西遊記文化研究會理事、中國戲曲研究會理事、黑龍江省文學學會副會長、黑龍江省紅樓夢學會祕書長。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研究小說傳播接受的理論意義
文學創作是三位一體的動態流動過程,其中包括三個主要環節:作者創作、作品成果、傳播接受。第一環是作者構思、蒐集素材到寫作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作者將其思想感情、心靈人格、審美理想傾注於筆端,現形為紙上的文字語言符號。第二環是文學創作的物化形態,是文學的物質載體,是文學得以存留與傳播的基礎。第三環是作品透過傳播達於讀者,為其閱讀接受的階段,是文學潛在的文學性與審美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的過程,也是文學創作目的最後完成的標誌。這三個環節缺一不可,沒有作者的創作,文學作品就不可能產生;沒有作品成果,文學就失去了物質載體,無法傳播開去;沒有傳播接受,作品便會塵封高閣,無法獲得現實的生命。因此,作品的傳播與為讀者閱讀接受,理當納入文學創作全過程中而加以關注與研究。
從文學的存在方式與作品的價值實現角度來說,傳播接受居於重要的地位。文學作品未被讀者接受之前,它還只是作為潛在的作品存在,或曰它僅僅對於作家本人來說是實現了的存在。只有在讀者接受過程中加進了據其人生經驗與體驗的理解、補充、創造,作品的價值才真正得以實現,文學創作才最後真正完成。讀者的重要地位就在於接受是創造性的,能增補和豐富文學作品的意義與價值。正如接受美學的創始人姚斯所說:「在這個作者、作品和大眾的三角形之中,大眾並不是被動的部分,並不僅僅作為一種反應,相反的,它自身就是歷史的一個能動的構成。」「一部文學作品,並不是一個自身獨立、向每一時代的每一讀者均提供同樣觀點的客體。它不是一尊紀念碑,形而上學地展示其超時代的本質。它更多像是一部管弦樂譜,在其演奏中,不斷獲得讀者新的迴響,使本文從詞的物質形態中解放出來,成為一種當代的存在。」可見,作品隨歷史長河的流淌,在社會上不斷傳播和閱讀的過程,就是其生命不斷創造和增殖的過程,讀者愈多,其再創造的次數就愈多,文學作品的意義與價值也會隨之擴展,呈現出無窮延伸的可變曲線。當然,讀者的再創造也要受到作品本身文學形象的制約,而不能是純主觀的、任意的。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曹操的再創造,也離不開羅貫中《三國志演義》裡那個曹操形象的基礎,猶如曹操的孿生兄弟,而不可能變成劉備或孫權。因此可以說,文學意義與價值實現是在作者與讀者共同參與的主客體交互作用的動態過程中完成的。沙特的論述也說明了這一辯證關係:「寫作活動包含著閱讀活動,後者與前者存在著辯證的連繫,而這兩個互相連繫的行為需要兩種截然不同的代理者。正是由於作者和讀者的共同努力,才使那個虛虛實實的客體得以顯現出來,因為它是頭腦的產物。沒有一種藝術可以不為別人或沒有別人參加而創造。」這是符合文學創作實際的。這樣看來,文學研究僅從作家創作角度探討是遠遠不夠的,應把廣大讀者的閱讀接受作為有機組成部分,從作者與讀者的辯證關係中進行研究,才是整體的、全面的、符合文學演進實際的。把閱讀引進來,意味著文學研究在文學與社會、美學與歷史之間,長期被人為分割造成的鴻溝上,架起了一座橋梁。
如果把文學創作看做生產,把讀者接受比做消費,文學創作三環節的動態流程就是從文學生產到文學消費的過程,也是生產與消費的社會交流過程。這與馬克思關於生產與消費辯證關係的論述是一致的。馬克思指出:「生產直接也是消費,……消費直接也是生產,……在第一種生產中,生產者物化,在第二種生產中,生產者所創造的物人化。……生產為消費提供外在的物件,消費為生產提供想像的物件;……消費不僅是使產品成為產品的最後行為,而且也是使生產者成為生產者的最後行為。」按馬克思的觀點來理解文學創作三環節的動態過程,一方面,作家生產作品,將自己的心靈與精神「物化」,作品以書的形式進入流通領域,逐漸傳播開去,在接受中成為讀者占有和消費的物件,作家在創作作品的同時也創造了作為接受主體的讀者,作家生產作品是動態過程的起點,讀者閱讀是文學交流的終點。另一方面,文學消費是藝術欣賞,讀者閱讀的實質是把作家生產的作品「人化」,使之從物化形態再回復到心靈和精神,讀者的審美需要也刺激文學生產,影響作家的創作動機與目的,這樣文學消費在消費產品的同時,也創造作為文學生產者的作家,於是,讀者接受又成為文學動態流程的一個新起點,推動著文學交流永無止境地向前發展。《三國志演義》漫長的成書與傳播過程,不正是馬克思生產與消費理論的一個典型例證嗎?
文學是文化的一翼,文學創作與傳播接受均置身於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是構成社會文化的因素之一,因此,要研究作品的傳播與讀者的接受,還必須擴大到社會文化的層面來探討其意義與價值。文學接受和閱讀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性的精神文化現象,其與社會文化整體的關係是千絲萬縷、紛繁複雜的。整體上可歸結為兩大方面:從縱向的文化傳統上來看,讀者群體既受慣性強大的文化傳統的制約,又豐富和發展著文化的傳統,乃至導致文化傳統中某些方面的更新與改變。從橫向的時代文化上來說,讀者群體既受同時代文化整體的制約,又充實、豐富和發展著時代文化。因此,研究讀者的群體接受的過程與狀態,應將其置於文化傳統與時代文化的縱橫交叉點上作各種角度的觀照,方能更深入地把握「作品傳播」與「讀者接受」這種社會精神文化現象。從文化角度觀照特定時代的讀者群體,既要看到他們「在文化教養、興趣、習慣的文藝趣味、嗜好等方面都各不相同」的差異性,又要看到某些讀者在這些方面某種程度的一致性。據此一致性,便可形成各種層面的讀者群。文學作品的傳播首先在讀者群中蔓延開來,由一個個讀者群逐漸傳播到整個社會。就《三國志演義》傳播的明清時期而言,根據文化素質的高低,可分成高層、中層、低層三大文化圈,其讀者數量由高到低呈金字塔形,每個文化圈內又可形成若干讀者群。根據居住地域不同,可分成城市讀者群與鄉村讀者群。根據年齡不同,可分成少年讀者群、青年讀者群、中年讀者群、老年讀者群。根據職業不同,還可形成一系列讀者群。《三國志演義》能受到各種層面讀者群的歡迎,迅速在各個讀者群中廣泛傳播,進而影響到社會精神文化,這正是其雅俗共賞的藝術魅力所致。
文學,特別是小說,獨特而強有力的社會效果,早已為中外論者所關注。羅燁在《醉翁談錄.舌耕敘引》的[小說開闢]中就曾指出:
說國賊懷奸從佞,遣愚夫等輩生嗔;說忠臣負屈銜冤,鐵心腸也須下淚。講鬼怪令羽士心寒膽戰;論閨怨遣佳人綠慘紅愁。說人頭廝挺,令羽士快心;言兩陣對圓,使雄夫壯志。談呂相青雲得路,遣才人著意群書,演霜林白日升天,教隱士如初學道。噇發跡話,使寒門發憤;講負心底,令奸漢包羞。
這是講說話藝術移人性情的感染力,實際上也概括了小說的社會效果。馮夢龍在〈古今小說序〉中也指出:「怯者勇,淫者貞,薄者敦,頑鈍者汗下,雖日誦《孝經》、《論語》,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更把通俗小說的社會效果提升到超越儒家經典的高度。梁啟超在〈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中把小說對於人心靈的作用概括為「熏」、「浸」、「刺」、「提」四種「神力」,代表了這一時期特別重視小說社會作用的觀點,把小說的社會效果提到了新的高度。狄德羅也強調戲劇文學能透過改造人的靈魂而產生社會效果,他說:在看戲劇演出時,「壞人會對自己所犯過的惡行表示憤慨,會對自己給人造成的痛苦感到同情,……那個壞人走出了包廂,已比較不那麼傾向於作惡了」。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威廉.福克納也指出:「作家的天職在於使人的心靈變得高尚,……他的作品應該成為支援人、幫助他巍然挺立,並取得勝利的基石和支柱。」這從作家的角度,強調了文學應透過改變人的心靈而取得應有的社會效果。古今中外的作家與理論家在這一點上有著驚人的共識。姚斯吸收融合了伽達默爾「效果歷史」的原則,首次提出文學史應成為「接受史」和「效果史」的全新命題,試圖探討文學作品與歷代讀者之間對話的動態歷史過程。這在理論上具有突破性意義,給人們研究文學以思路和方法上的啟發。特別像對《三國志演義》這樣累積型的偉大史詩性作品,其對民族精神生活所產生的巨大社會影響遠遠超出其自身的藝術成就,僅僅從作家創作和作品本身這兩個環節研究是不夠的,還應研究第三個環節,研究數百年來其傳播方式與傳播過程,梳理其漫長的「接受史」與「效果史」,觀照其影響我們民族精神生活的獨特社會效果。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研究小說傳播接受的理論意義
文學創作是三位一體的動態流動過程,其中包括三個主要環節:作者創作、作品成果、傳播接受。第一環是作者構思、蒐集素材到寫作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作者將其思想感情、心靈人格、審美理想傾注於筆端,現形為紙上的文字語言符號。第二環是文學創作的物化形態,是文學的物質載體,是文學得以存留與傳播的基礎。第三環是作品透過傳播達於讀者,為其閱讀接受的階段,是文學潛在的文學性與審美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性的過程,也是文學創作目的最後完成的標誌。這三個環節缺一不可,沒有作者的...
作者序
《三國演義》在中國文學中的崇高地位,不僅在於它是古代長篇小說的開山之作以及歷史小說中最成功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在中國古代小說中,還沒有一部作品能像《三國演義》這樣,得以藉由各種形式的廣泛傳播,為社會不同階層、不同人群所接受,並在數百年的民族精神生活中產生過如此巨大的影響。如何解釋這一現象呢?我以為,這主要在於《三國演義》不是一般意義的古代歷史小說,而是一部「史詩」性質的作品,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是一部代表中華民族一定歷史時期「文化精神」的「文化經典」。
《三國演義》可稱為具有「史詩性質」的作品,因為它既不是對原生史詩的模仿,也不僅僅是史詩式的作品。在成書過程及題材內容,特別是因其經歷了長期的累積,在表現一定時代民族的行為方式和精神方面都類似史詩,但它並非產生於原始「史詩時代」,敘事語言和方式也與史詩有差別——這一切當然與中華民族的歷史進程和文化演進的特殊性有關——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又可以稱《三國演義》為「中國式的史詩」,或相對於世界其他各民族的原生史詩,稱其為「亞史詩」。
四平的這篇論文是將《三國演義》的成書、文本與傳播三者作為一個整體,進行全方位的、系統的綜合考察與研究,規模十分宏大。其中特別注意了將《三國演義》的成書、文本內容與傳播影響置於中國文化流變的大背景上,力圖在具體考察分析的基礎上,描述出這一社會精神現象發生發展的過程,揭示其文化史意義,並從側面觀照中華民族的心路歷程。本文從選題到結構,從理論起點到論述方法,從材料的蒐羅到辨析,都能在前輩與當代研究者成果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因此,在某種程度上亦可以說不僅集同課題研究之大成,又有新的開拓進展。
四平的博士論文評價很高,我深以四平獲得的成績感到欣慰和驕傲。現在四平的這篇論文得到了出版的機會,我更是感到由衷的高興。
當然,這並不是說四平的這本書已經把《三國演義》的成書、文本與傳播影響一系列問題全部說清論透——如同我上面已經說過的,《三國演義》的成書、傳播及對中國文化的巨大影響已經成為一種綿延數百年的社會精神現象,因此對《三國演義》的研究絕不可能由某一個人畢其功於一役。如是,則儘管四平的這本書不可避免地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和缺陷,但對《三國演義》研究來說,也許可以說是一個新的起點。
李時人寫於上海
《三國演義》在中國文學中的崇高地位,不僅在於它是古代長篇小說的開山之作以及歷史小說中最成功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在中國古代小說中,還沒有一部作品能像《三國演義》這樣,得以藉由各種形式的廣泛傳播,為社會不同階層、不同人群所接受,並在數百年的民族精神生活中產生過如此巨大的影響。如何解釋這一現象呢?我以為,這主要在於《三國演義》不是一般意義的古代歷史小說,而是一部「史詩」性質的作品,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說是一部代表中華民族一定歷史時期「文化精神」的「文化經典」。
《三國演義》可稱為具有「史詩性質」的作...
目錄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研究小說傳播接受的理論意義
第二節 《三國》傳播的整體特徵
第二章 文本系統的傳播
第一節 版本演變與傳播歷程
一、抄本傳播與明初文化
二、明刊本的演化與傳播
三、清刊本的流行與評價
第二節 文本傳播的途徑與方式
一、抄錄流傳
二、銷購管道
三、贈送借閱
第三節 讀者群體文化素質考察
一、明代教育與文本傳播範圍考
二、清代教育與文本傳播範圍考
第三章 戲曲系統的傳播
第一節 明清雜劇傳奇三國戲考論
一、明代三國戲劇目考略
二、清代三國戲劇目考略
三、三國戲與小說關係論
第二節 清代「花部」中的三國戲考論
一、地方戲中的三國戲
二、京劇三國戲小考
第三節 明清三國戲傳播的廣泛性
一、聲腔流行區域考
二、戲班演出場所考
三、觀眾接受層面論
第四章 說唱系統的傳播
第一節 說《三國》的歷史發展與流布範圍
一、明清近代說《三國》考略
二、說《三國》與小說關係論
三、說《三國》流布範圍考察
第二節 唱《三國》的主要作品與流行區域
一、吳語區域唱《三國》作品考
二、粵閩語區域唱《三國》作品考
三、北方語區域唱《三國》作品考
四、少數民族區域唱《三國》概說
第五章 社會文化影響論
第一節 總論
一、顯性影響論略
二、隱性影響論略
第二節 社會政治影響論
一、轉變政治傾向性之功效
二、強化政治凝聚力之作用
第三節 軍事領域影響論
一、兵家作戰的兵法庫
二、民眾戰爭的教科書
第四節 文學創作影響論
一、對小說創作的影響
二、對詩歌創作的影響
主要引用與參考書目
後記
再版後記
三版後記
附錄
高屋建瓴 開拓創新 沈伯俊 ——評《三國演義源流研究》
考鏡源流 探尋文化底蘊 蕭相愷 ——評《三國演義源流研究》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研究小說傳播接受的理論意義
第二節 《三國》傳播的整體特徵
第二章 文本系統的傳播
第一節 版本演變與傳播歷程
一、抄本傳播與明初文化
二、明刊本的演化與傳播
三、清刊本的流行與評價
第二節 文本傳播的途徑與方式
一、抄錄流傳
二、銷購管道
三、贈送借閱
第三節 讀者群體文化素質考察
一、明代教育與文本傳播範圍考
二、清代教育與文本傳播範圍考
第三章 戲曲系統的傳播
第一節 明清雜劇傳奇三國戲考論
一、明代三國戲劇目考略
二、清代三國戲劇目考略
三、三國戲與小說關係論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