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兩漢學者之著述為依據,編纂輯成,以講述漢朝文德武功之盛,民生之安樂,風俗之美淳,皆為儒道兩家哲學思想之實現。
作者簡介:
周紹賢
周紹賢教授(1908-1993),童年師從晚清進士楊玉相,讀五經,習詩文。1933年,就讀於梁漱溟創辦的鄉村建設學院。1949年秋赴臺灣,曾任東吳大學、師範大學、政治大學教授,兼任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著有《魏晉清談述論》、《道家與神仙》、《老子要義》、《莊子要義》、《孔孟要義》、《荀子要義》、《佛教概論》、《中國文學述論》、《論李杜詩》、《漢代哲學》、《先秦兵家要旨》、《道教全真大師丘長春》、《文言與白話》、《應用文》、《松華軒詩稿》等。
作者序
人類必須過群體生活,第一重要的問題,即人對人之問題,小而家庭,大而社會、邦國,以至於世界;仁愛禮讓,天下和平、鬥爭殘殺,人禍最慘;皆為人對人之問題。中國先哲最重此一問題,其對此問題解決之方,端在啟發人之理性,順乎人情,由親及疏,定為五倫,人與人各有相對之義,建立社會倫理致序。由家庭六親之愛,推而至於社會人群之愛,不但家齊國治,「忠臣出余孝子之門」,即庸碌之人,亦知違禮犯義,不但辱及身家,且難立足於社會。
以五倫為綱領,構成倫理人生,倫理社會。五倫之制,非自堯舜開始,而堯舜之政教,以五倫為本,儒家稱之曰王道,歷代一貫相承,倫理思想,倫理制度,人群習為自然,為共信共守之道,朝代雖有變更,政權易人,而倫理法度,數千年前後映輝,其揆一也。
春秋時,列國互相侵伐,紀綱漸亂,孔子承先啟後,修「內聖外王」之道,一面收徒講學,分科設教,一面整理文獻,定為「六經」,為往聖繼絕學。〈荀子‧儒效篇〉謂:「百王之道,統歸於詩書禮樂。;〈莊子‧天下篇〉謂:「道術之本,見於詩書禮樂。鄒魯之士,多能明之。」鄒魯之士即恐孔門後學。詩書禮樂,非孔子所造,孔子述而不作(見〈論語‧述而篇〉),將先王之道,輯為「六經」,傳於後世。戰國時,道術分裂,百家之學興,稱孔門之學曰儒家,儒家之學,由歷史傳遞之經驗,人情事理之研究,其人生哲學、政治哲學,已有完美之體系,治平大事,非其他一曲之說所能奏功也。雖然諸子爭鳴,各執一說,例如法家反對儒家,只是政治方式反乎儒家,倫理常軌,未能廢也。秦始皇厲行法治,戕害儒者,而於社會倫理未敢破壞,觀其會稽刻石,可見一斑。古諺云「王道不離乎人情」,倫理、王道,出自理性,真理永不變也。暴秦燔書坑儒,造成大亂,以致速亡,漢朝繼起,一反秦之所為,於是儒學復興,乃有一代之盛治,四百年之祚運。
漢高帝用張良以黃老兵術平天下,然「馬上得天下,不能以馬上治之」(見〈漢書‧陸賈傳〉),故過魯以太牢祀孔子,已顯然尊重儒學;及惠帝、文景,雖用黃老清簡之治術,然獎勵孝弟力田,求遺書,策賢良,置《論語》、《孝經》、《孟子》等博士(見〈漢書‧藝文志〉序及注);政體教化,仍必以儒學為本。漢初開國奠基,高帝用兵,,文景致治,皆得力於黃老之學,故漢朝尊重道家,名儒碩學,大都儒道兼綜,甚至特崇道家,如司馬遷「崇黃老而薄五經」(見〈後漢書‧班彪傳〉),班嗣「雖修儒學,然貴黃老」(見〈漢書‧敘傳〉)。蓋儒家之政教禮法,在傳統中普及人群,習為常道,而黃老之學,應用於當時,在軍事政術方面,發生特殊之奇用,而且其言論為非常時期藥石之訓,漢初其學大盛,文帝時,宮闈之中亦皆讀黃老之書。其學與儒家不相悖,因此儒道合流,成為兩漢學術風尚。然此中有人以為不滿者,為陰陽學說亦參在內,謂其有迷信色彩;其實陰陽家之本意,以天到設教,以禨祥警人,「其要歸必止乎仁義節儉,君臣上下六親之施」(見〈史記‧荀孟列傳〉),有助於儒家之政教,因而為儒家所容納,藉之以警世勸善,用之以君臣互相惕勵,朝廷論政處事,雖每引其說以為依據,然大抵用作規過勵行之箴,其施行於政令者,皆為細枝末節,附和普通人之心理,遇災異,皇帝則下詔罪己,大臣則上疏自劾而已。
漢初君臣英明,文景好黃老,亦重儒臣,武帝崇儒學,亦重道家,復採納董仲舒天人相與及陰陽家之說,以成其睿思遠謀之大略。政治足以促進學術,儒、道、陰陽,三家相融,為兩漢學術思想之特色。陰陽家之說,玄虛幽渺,「牽於禁忌,泥於小數」(《漢志》),論者病之,然於兩漢之明君賢臣並無影響。漢朝文德武功之盛,八荒賓服,官吏之清廉,民生之安樂,風俗之美淳,皆為儒道兩家思想之實現;觀兩漢之史實,及學者之著述,可以想見。
連年來講授「漢代哲學」,缺乏現成之資料參考,只以兩漢學者之著述為依據,闡述其概要,寫成此編,其深義妙旨,非余之譾薄所能道。
中華民國七十二年二月周紹賢序於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人類必須過群體生活,第一重要的問題,即人對人之問題,小而家庭,大而社會、邦國,以至於世界;仁愛禮讓,天下和平、鬥爭殘殺,人禍最慘;皆為人對人之問題。中國先哲最重此一問題,其對此問題解決之方,端在啟發人之理性,順乎人情,由親及疏,定為五倫,人與人各有相對之義,建立社會倫理致序。由家庭六親之愛,推而至於社會人群之愛,不但家齊國治,「忠臣出余孝子之門」,即庸碌之人,亦知違禮犯義,不但辱及身家,且難立足於社會。
以五倫為綱領,構成倫理人生,倫理社會。五倫之制,非自堯舜開始,而堯舜之政教,以五倫為...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漢朝儒學之興起
一、儒家之哲學極高明而道中庸
二、倫理制度政教合一之妙
三、儒家與諸子之比較
四、儒家之道眾心所歸故武帝獨尊儒術
第二章 黃老之學
一、齊學
二、道家
三、黃老何以並稱
四、黃老在西漢之功用
五、漢朝黃老之盛衰
第三章 陰陽家之說
一、鄒衍之學
二、陰陽五行學說之起源
三、古書中之陰陽五行
四、陰陽家與兩漢政治
五、結論
第四章 道家與道教
一、方士
二、道士
三、神仙
四、道教之成立
五、道教之創始人物
六、以老子為教主
七、道教之道
第五章 兩漢經學
一、經書之傳授
二、今古文之爭
三、結論
四、漢儒依經義以主政論
第六章 西漢之儒
一、陸賈
二、賈誼
三、司馬談
四、董仲舒
五、淮南王劉安
六、劉向劉歆
七、揚雄
第七章 東漢之儒
一、王充
二、鄭玄
三、張衡
四、王符
五、仲長統
六、牟融
七、荀悅
八、徐幹
第八章 結論
自序
第一章 漢朝儒學之興起
一、儒家之哲學極高明而道中庸
二、倫理制度政教合一之妙
三、儒家與諸子之比較
四、儒家之道眾心所歸故武帝獨尊儒術
第二章 黃老之學
一、齊學
二、道家
三、黃老何以並稱
四、黃老在西漢之功用
五、漢朝黃老之盛衰
第三章 陰陽家之說
一、鄒衍之學
二、陰陽五行學說之起源
三、古書中之陰陽五行
四、陰陽家與兩漢政治
五、結論
第四章 道家與道教
一、方士
二、道士
三、神仙
四、道教之成立
五、道教之創始人物
六、以老子為教主
七、道教之道
第五章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