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書共分為「健康促進的理論基礎」、「健康促進方案」、「健康促進的情境與相關議題」和「健康促進的社會環境策略與未來方向」四篇。先探討健康的概念基礎、健康促進的理論模式、方案計畫和經營等;接著談到健康促進的情境與應用,以及飲食、營養、體能、休閒活動、心理健康、菸酒、檳榔和藥物濫用等與健康促進相關的議題,並介紹意外事故、暴力傷害和常見傳染病的預防;最後提出經由社會、環境及政策的改變促進健康,以及健康促進的未來方向。
本書集合國內健康促進各領域之權威,將不同層面的健康促進概念結合生態的觀點作精闢的解說;並針對特定的主題提供專欄介紹,以更進一步的說明及補充重要概念、相關資訊等。
作者簡介:
總校閱:王秀紅
作 者:王秀紅、徐畢卿、王瑞霞、黃芷苓、張彩秀、黃國儀、高毓秀、吳素綿、高家常、黃寶萱、陳國東、謝秀芬
目錄
第一篇 健康促進的理論基礎
Chapter 1 健康的概念基礎
第一節 健康促進的定義及指標
第二節 健康促進行為
第三節 健康行為的流行病學
第四節 護理人員在健康促進之角色
Chapter 2 健康促進的理論模式
第一節 個人層次的健康促進模式
第二節 社區層次的健康促進模式
第二篇 健康促進方案
Chapter 3 健康促進方案的計畫
第一節 如何開始健康促進方案
第二節 如何進行社區健康評估
第三節 如何訂定方案的目標及選擇方案的措施
Chapter 4 健康促進方案的經營
第一節 如何執行健康促進方案
第二節 如何評價一個健康促進方案
第三篇 健康促進的情境與相關議題
Chapter 5 健康促進的情境與應用
第一節 家庭中的健康促進
第二節 學校中的健康促進
第三節 職場中的健康促進
第四節 醫院為基礎的健康促進
第五節 社區的健康促進
第六節 健康夥伴關係之建立
Chapter 6 飲食、營養與健康促進
第一節 營養素與健康
第二節 有機食物、基因改造食物及健康食品
第三節 飲食改變與健康
第四節 社區健康營造──飲食方面
Chapter 7 體能、休閒活動與健康促進
第一節 運動、體適能與健康
第二節 體適能的理論基礎
第三節 體適能的檢測
第四節 體適能的評量
第五節 促進健康體能的自我控制管理
第六節 休閒活動
Chapter 8 心理健康與健康促進
第一節 心理健康
第二節 心理健康促進
第三節 以年齡發展階段看心理健康促進工作重點
第四節 壓力處理
第五節 另類療法
第六節 靈性成長
第七節 護理人員在心理健康促進之角色與功能
Chapter 9 菸酒、檳榔與健康促進
第一節 菸酒檳榔對健康及環境的影響
第二節 預防菸酒檳榔使用的策略
第三節 戒除菸酒檳榔的方法
Chapter 10 藥物濫用與健康促進
第一節 藥物濫用的現況
第二節 藥物濫用對個人健康與社會的衝擊
第三節 藥物濫用的成因
第四節 藥物濫用的健康促進與評價
第五節 藥物濫用的防治
Chapter 11 事故及暴力傷害的預防
第一節 認識事故傷害
第二節 事故傷害的預防
第三節 暴力傷害之預防
Chapter 12 常見傳染病的認識與預防
第一節 傳染病的認識
第二節 SARS的認識與預防
第三節 登革熱與腸病毒感染的認識與防治
第四節 淋病、梅毒與愛滋病的認識與防治
第五節 流行性感冒與結核病的認識與防治
第六節 伊波拉病毒疾病的認識與預防
第七節 中東呼吸症候群的認識與預防
第八節 公共衛生如何因應新興傳染病的發生
第四篇 健康促進的社會環境策略與未來方向
Chapter 13 經由社會、環境及政策的改變促進健康
第一節 以健康促進為社會目標
第二節 經由社會環境的改變促進健康
第三節 社會環境改變的策略
第四節 社區衛生護理人員在社會環境改變中的角色與功能
第五節 經由政策的改變促進健康
第六節 健康政策的分析
第七節 政策改變的策略與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Chapter 14 健康促進的未來方向
第一節 自我照顧的沿革與定義
第二節 自我照顧與健康促進
第三節 不同生命週期的自我照顧
第四節 社區賦權
第五節 健康促進的夥伴關係
第六節 健康不平等與健康識能
第七節 多元文化能力
第八節 健康促進未來的研究方向
附錄
附錄一 ○○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組織章程
附錄二 食品的酸、鹼性度表
附錄三 男女性理想體重對照表
附錄四 DSM-5物質使用障礙症診斷標準
第一篇 健康促進的理論基礎
Chapter 1 健康的概念基礎
第一節 健康促進的定義及指標
第二節 健康促進行為
第三節 健康行為的流行病學
第四節 護理人員在健康促進之角色
Chapter 2 健康促進的理論模式
第一節 個人層次的健康促進模式
第二節 社區層次的健康促進模式
第二篇 健康促進方案
Chapter 3 健康促進方案的計畫
第一節 如何開始健康促進方案
第二節 如何進行社區健康評估
第三節 如何訂定方案的目標及選擇方案的措施
Chapter 4 健康促進方案的經營
第一節 如何執行健...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