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器物、格局中
展現待客之道及茶道精神的空間設計
茶室是日本為款待客人而特別設計的空間,也是日本茶道精神具體的展現。像這樣一個富有文化傳統的日式建築形式,在設計上卻不需拘泥於任何形式,只要能樂在其中,並且主客間皆能藉此享受飲茶的樂趣,沒有什麼做法是不被允許的。不過,在打破框架、自創一格之前,必須先打好基礎、充分了解空間設計背後所隱藏的寓意,這樣才能使所設計的茶室意涵更加地深刻。
是故,本書作者從茶道的歷史以及茶室在歷史中的演變開始介紹,再進一步詳盡地介紹實際建造茶室時的具體程序,如平面配置、施工方法及材料的選擇等等。並且透過專業的繪圖師,忠實地呈現茶室內外的格局及道具的樣貌,即便是對茶道或茶室完全陌生的讀者,也能很快且具體地掌握每個細節,同時也能透過圖文的解說領略日式工藝之美。最後一章則逐一介紹了日本從古至今著名的茶室,因為學習與模仿古人的作品,是茶室設計重要的基礎及創新靈感來源。
此書講述了完整的茶道精神及茶室鉅細靡遺的建造方法,資料詳盡豐富,是從事日式空間設計的專業人士,及對日式建築及茶室空間有興趣的讀者,不可或缺的一本實用工具書籍。
作者簡介:
桐浴邦夫
1960年生於日本和歌山縣。就讀京都工藝纖維大學研究所碩士班時由中村昌生老師指導。東京大學工學博士。現職為京都建築專門學校第二部及傳統建築研究科教師及大學兼任講師。一級建築士、茶名宗邦。著書有《近代的茶室與數寄屋》(淡交社)、《近代京都研究》(合著,思文閣)、《民俗建築大事典》(合著,柏書院)、《茶之湯的銘大百科》(合著,淡文社)、《圖解木造建築事典》(合著,學藝出版社)等。論文有〈大正期的雜誌內刊載之茶室論點的走向——邁向現代主義的茶室論點研究〉、〈關於紅葉館與星岡——1880年代的數寄屋〉等。
譯者簡介:
林書嫻
臺灣大學城鄉所、早稻田大學創造理工學研究科建築專攻碩士。專長為都市計畫與社區營造,研究所時期因緣際會下開始翻譯工作,就此一隻腳踏入譯界,兼職口、筆譯,涉獵範圍以藝術、建築、都市計畫為主。興趣為在陌生城市漫步及品嚐美食。
推薦序
(順序依照姓氏筆畫排列)
無為而活的侘寂精神,暗藏可見與不可見的日本文化精髓於日本茶室之中。一物、一景、一疊、一樹、一水等微物存在的堆疊,共譜出一個美的境界。而每一個物的存在都是帶著日本生活美學與生活方法而存在。透過日本茶室設計的探討,可以沉靜地審視我們自己對生活美學的態度、環境融合度、動作的尺度,更深一層地重新思考與看待我們生活環境中,如何將生活的深度挖掘出來。本書就如一本故事書、一本茶室入門字典,也是一本空間精緻配置序列的一本好參考書。在此推薦本書給喜愛日本文化與日本茶室的愛好者,一同窺視如小宇宙般存在的日式茶室設計。
方尹萍
方尹萍建築設計
如欲深入了解日本茶室的魅力與內在采風,桐浴邦夫博士的《圖解日式茶室設計》一書,絕對不能錯過。厚達256頁的日本茶室專書,分為8個章節,110個重要觀念與設計手法,精彩又細膩的圖解描述,簡要說明了茶道文化的歷史發展。作者將茶室內外的空間設計及啟發之氛圍,專業且鉅細靡遺地展露出來,令人迫不及待想置身茶室內,體會由茶聖千利休提出、以「和、敬、清、寂」為核心的茶道思想。「一期一會」是日本茶道的最高精神,意即把握一生僅有一次相遇的珍貴片刻,藉以領會日本茶道美學與哲思的侘茶禪境。
如果渴望著對日本茶室內涵的深切了解,此著作將是最好茶文化空間的入門寶典。作者桐浴邦夫建築師同時也是工學博士,以其專業學識目前身兼京都建築專門學校與知名大學府邸的兼任講師作育英才,豐厚學養尤以傳統文化相關的建築與特定空間之見解闡述至為精闢,即使非相關行業的讀者大眾也能充分理解內容涵意。
做為臺灣最具日本茶室的代表,擁有六間茶室、三座水屋的北投文物館,正好與桐浴邦夫博士的《圖解日式茶室設計》相互輝映,以九十五年古蹟底蘊再現日式茶道的文化精髓。在此鄭重推薦本書,並邀請您來身歷其境,體會日本裏千家之茶道精神與文化體驗。
李莎莉
北投文物館館長
人與空間,互相依存著。學習茶道的人,尤其深深受到環境的牽引。在日本茶道裏千家茶道的規範中,進入本勝手茶室時,用右腳踏入,出去時則以左腳跨出。逆勝手茶室恰恰相反,左腳進而右腳出。真行草不同規格的壁龕(床之間),其中裝飾配置的花器與墊在下面的木板,息息相關且牽一髮而動全身。爐位開設的位置,或在泡茶帖位內、或在泡茶帖位外,在在主宰著每一樣器皿置放的規定。原來,人與環境是這樣一體共生而相互依存的!進入茶室,坐下來,深呼吸,靜靜的心跳聲,配合著泡茶的韻律,窗外投射進來的光影,隨著時間的運行而悄悄地移動著腳步。此時,茶會的主人與客人,在茶室中,三個元素悄悄地重疊在一起,同時進入了心靈的世界、冥想的空間。茶室,就像是一個媒介。茶室製造出來的氛圍,引領我們快速地從有形世界進入無形空間,從形而下昇華進入形而上。經過茶室洗禮身心靈之後,進入茶室前看到的風景與出茶室時看到的,雖是同一個畫面,但卻彷彿再生一般,猶如全新的體驗。
祝曉梅(茶名宗梅)
日本茶道裏千家準教授
台灣製茶、喝茶的歷史已久,對於茶湯、茶器亦相當重視,近年也開始見到發展茶席美學的風潮,然而對於茶空間之注重則尚屬起步。茶室,其實就是最大、最複雜的茶器,一般人不易解其奧義;師承日本茶室研究名家亦為建築師的桐浴邦夫老師,在本書中透過百餘個關鍵詞彙,輔以簡潔易懂的圖說,讓有心於茶空間的人士找到了最方便的工具書。全書既像是日本茶室的建築史,亦如茶室構造的建築資料集成,不僅及於茶室內外構成的形與意,連茶室空間中抽象的主客倫理關係,皆傳達得淋漓盡致。樂見這樣的書引介進來,醉心於茶空間、潛心於發展台灣茶文化的朋友,讓我們一起學習,體會這微妙的壺中天。
陳正哲
南華大學環境設計與區域再生中心主任、東京大學博士
從紅塵俗世中,尋找心靈解放和精神安頓的生活,是現代人的重大課題,衍生自中華文化的日本茶道提供了一個可能性。「茶室」空間的佈設,小巧單純、質樸卻又充滿禪意,自己動手在居家空間中,規劃出一個自在的品茶雅緻角落,簡單可行卻又其樂無窮。
如何規劃?日本茶室達人桐浴邦夫博士寫了一本精簡、圖文並茂的《圖解日式茶室設計》,這本冊子不是刻板的室內設計教課書,也不是堆疊裝潢照片的集成,室雅何須大?茶室原為隱士「養心」空間,作者介紹千利休設計四疊半到二疊半(一坪)茶室,在極小空間中創造出深層的自在,配合細緻的茶具、典雅的花器、氣韻生動的掛軸和質樸的原木,就可以經營出隱士文化的空寂意趣。更難得的是,作者深入淺出地將茶道的「茶事」聯結上生活心境、「茶具」關聯到文化意義、「茶室」設計銜接上簡潔空間元素的佈置原則,是一本「恰如其分」、「言簡意賅」的極簡設計手冊。
徐裕健
華梵大學建築系教授
作者鑽研日本茶道相關知識多年,在此領域著墨甚多專業著作,且鉅細靡遺、圖文並茂,各冊著作均值得專業人士與一般求知者收藏研讀。本書內容對於茶文化的起源到現代茶湯文化的變遷過程,無論是空間上主客之間動線差異、美學觀點裝飾藝術的演變、茶道內在蘊含的嚴謹待客精神、人文、禮節與外在有形的茶室客席空間、內外露地、蹲踞等之藝術裝飾,都有著深入而細緻的描述與圖示解說,閱讀此書將有助於讀者能夠更加正確地認識、感受日本正統的茶道、茶室、茶人、以致「禪」的深邃樸實文化意境。
張柏競
浩司室內裝修設計
在極限的狹窄空間裡,人與人一邊品茗一邊促膝而談,思緒早已飄逸到無限寬廣的向度裡。茶道引領人進入神遊冥想的世界,茶室亦將人際關係帶到了深交的境界。茶室在日本的建築文化裡,無疑是個特殊而充滿魅力的建築類型,讓許多茶人皆想創造屬於個人的獨特茶室。本書介紹了茶道與茶室建築的歷史、茶室建築的空間、由室內到室外的構築,以及著名的茶室案例,深入淺出而廣泛地介紹了茶室建築的種種面向,是認識茶室很好的一本入門書。
黃俊銘
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順序依照姓氏筆畫排列)
無為而活的侘寂精神,暗藏可見與不可見的日本文化精髓於日本茶室之中。一物、一景、一疊、一樹、一水等微物存在的堆疊,共譜出一個美的境界。而每一個物的存在都是帶著日本生活美學與生活方法而存在。透過日本茶室設計的探討,可以沉靜地審視我們自己對生活美學的態度、環境融合度、動作的尺度,更深一層地重新思考與看待我們生活環境中,如何將生活的深度挖掘出來。本書就如一本故事書、一本茶室入門字典,也是一本空間精緻配置序列的一本好參考書。在此推薦本書給喜愛日本文化與日本茶室的愛好者,一同窺視...
目錄
第一章 茶室的魅力
001 自由的空間設計
002 從仿作與歷史中學習
003 借代與偏好
004 日式待客之道
005 眼光放諸世界,邁向現代化的設計
短評1 茶室是否會因為茶道流派不同而有所差異?
第二章 茶道文化
006 茶道的歷史1
007 茶道的歷史2
008 茶道的歷史3
009 茶道的歷史4
010 茶事與茶會
011 茶事的種類
012 茶事1 準備工作
013 茶事2 初座與後座
014 茶道具1
015 茶道具2
016 床之間的裝飾
017 茶人1
018 茶人2
019 茶人3
020 茶人4
短評2 千家十職
第三章 茶室與茶苑
021 茶道空間的起源
022 茶室的歷史1
023 茶室的歷史2
024 茶室的歷史3
025 茶室的歷史4
025 茶室的歷史5
027 茶室、露地
028 門、玄關、寄付
029 中門
030 腰掛
031 飛石、敷石、疊石、延段
032 役石
033 蹲踞的組成
034 土塀、圍籬
035 石燈籠
短評3 可舉辦及無法舉辦茶會的房間
第四章 茶室空間的平面配置
036 關於茶室空間
037 榻榻米(畳)
038 地爐的配置1
039 地爐的配置2
040 床之間的位置與名稱
041 出入口的種類與動線1 躙口、貴人口
042 出入口的種類與動線2 茶道口、給仕口
043 板疊
044 水屋與台所的位置
045 茶室的平面配置1
046 茶室的平面配置2
047 茶室的平面配置3
048 著名茶室的平面配置1 四疊半、四疊半大目
049著名茶室的平面配置2 四疊、三疊大目
050著名茶室的平面配置3 三疊、三疊大目
051著名茶室的平面配置4 二疊、一疊大目
052 廣間的譜系
053 廣間的形態與所蘊含的設計精神
054 從名茶室開始普及的廣間1 八疊花月
055 從名茶室開始普及的廣間2 殘月之間
056 多樣化的廣間
057 立禮席1
058 立禮席2
短評4 台目與大目
第五章 設計、施工與材料〈室內篇〉
059 何謂真行草
060 柱子的形狀
061 柱子的加工
062 柱子的材料
063 床之間
064 床之間的構成1
065 床之間的構成2
066 床之間的釘子種類
067 床之間的種類1
068 床之間的種類2
069 床之間的種類3
070 牆壁的演進與工法
071 壁土與完成面的種類
072 躙口
073 貴人口
074 茶道口、給仕口
075 茶室的窗戶與種類
076 下地窗、連子窗
077 窗戶的種類
078 窗戶的機能
079 障子、掛雨戶、襖
080 天花板
081 天花板的結構
短評 5 照明、空調等茶室的設備
第六章 設計、施工與材料〈點前座、水屋篇〉
082 點前座
083 大目構
084 爐具
085 中柱及其周圍
086 水屋
087 水屋的結構
088 洞庫、丸爐、物入
089 廣水屋、台所
第七章 設計、施工與材料〈外觀篇〉
090 屋頂的形式
091 軒及庇的結構
092杮葺
093 茅葺、檜皮葺、杉皮葺、大和葺
094 瓦葺、銅板葺
095 壁面、足元
096 三和土、塵穴
短評 6 竹
第八章 縱橫今昔的著名茶室
097 待庵
098 黃金茶室
099 千利休的深三疊大目
100 如庵
101 燕庵
102 忘筌
103 水無瀨神宮燈心亭
104 今日庵、又隱
105 不審菴
106 大崎園、獨樂庵
107 猿面茶室
108 星岡茶寮
109 四君子苑
110 現代的茶室
第一章 茶室的魅力
001 自由的空間設計
002 從仿作與歷史中學習
003 借代與偏好
004 日式待客之道
005 眼光放諸世界,邁向現代化的設計
短評1 茶室是否會因為茶道流派不同而有所差異?
第二章 茶道文化
006 茶道的歷史1
007 茶道的歷史2
008 茶道的歷史3
009 茶道的歷史4
010 茶事與茶會
011 茶事的種類
012 茶事1 準備工作
013 茶事2 初座與後座
014 茶道具1
015 茶道具2
016 床之間的裝飾
017 茶人1
018 茶人2
019 茶人3
020 茶人4
短評2 千家十職
第三章 茶室與茶苑
021 茶道空間的起源
022 茶室的歷史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