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三大主題──統攝哲學的可能、三教思維方式的交鋒、教法的特殊形態──切入,並以莊子思想為關注點展開三教會通的論述與發展。
宋代以後的中國思想史,三教關係為極大極難的課題。難處在於:首要需能總持各學派之義理與精神,還需有廣闊的理論背景,又要具體了解相應的歷史、社會脈絡,尚需擺脫固有的知見框架與立場,盡可能持平地看待彼此之間的挪借、錯位、轉化、融攝等關係,從而抉發對應於今日仍然深具啟發的論學宗旨與工夫。
儘管日本、歐美對於三教交涉關注既久,研究深廣,但本書取題新穎,問題意識明確,復能諦視問題淵源所自,並藉作者擅長之文本義理分析,與堅密論證,拓前人未至之新境。全書分為九章,主題包括道盛與弘智的統攝哲學、過與無明、藥病論述與教法型態、天均與易莊會通、公安袁氏解莊、佛教孝道觀、臨濟禪僧周理釋夢理論……等,對晚明思想史研究具有高度的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徐聖心
祖籍廣東蕉嶺,1965年生於臺灣彰化,1998年獲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2014~2015年曾任日本東京大學中國思想文化學研究室訪問教授。學術領域為先秦儒學、莊子與莊子學史、明末清初三教交涉、中國美學史、中國夢文化。
除《青天無處不同霞 : 明末清初三教會通管窺》外,已發表論文尚有〈真人不夢與莊周夢蝶〉,〈偶然性.再現.生命實相──蘇軾〈後赤壁賦〉釋旨〉,〈「莊子尊孔論」系譜綜述──莊學史上的另類理解與閱讀〉,〈先秦關於「人與國家」主題論述的兩種型態──從韓非子對儒家的批評談起〉,〈《史記》論「個體與歷史」舉隅──〈伯夷列傳〉決疑〉,〈《孟子》「天下之言性」章異疏會詮及其人性論原則〉,〈宗炳〈畫山水序〉及其「類」概念析論〉,〈陰陽神化與繼善成性──宋明儒對〈繫辭.上傳〉第五章第一節的闡釋〉,〈楊貴妃在當代東亞──文藝的形象塑造與生命解讀〉,〈論《論語》中孔子所體現的「心之無對性」〉及〈在異域回眸中國──劉大任袖珍小說中的文化反省〉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緒論(節錄)
第三節 三教會通諸議題及本書趣向
本節,先就學界目前成果略做考察,其次再予綜合說明,最後導出本書選題與推進學術前沿的側重點。綜論三教合一史方面,日本早已有久保田量遠《支那儒道佛交涉史》及《中国儒道仏三教史論》。此外尚有久須本文雄、常盤大定、道端良秀等,而以荒木見悟《佛教與儒教》達到高峰。在國內,此題之研究雖不甚顯,亦有釋悟慈編《鳴道集說的研究》,研究金朝李屏山。鄭志明《明代三一教主研究》,討論林兆恩等。
分論不同立場的思想史研究,在儒學方面,或綜論陽明後學;或論陽明學及其士人社群;或以王夫之作為考察對象的幾種專著;或論究方以智思想諸面向;或論此期儒學之流變轉折。此外,綜論此期思想史與佛儒交涉,尚有山井涌《明清思想史の研究》,與荒木見悟論陽明以後思想史動向諸鉅著,如《中国心學の鼓動と仏教》、《明代思想研究》、《明末宗教思想研究》等,其中不僅能顯示思想史的多面向與複雜度,且觀點特出,見解深入,並發掘許多鮮為人注意的重要思想家,如鄧豁渠、管東溟(1535-1607);或批判中國大陸的研究,如對王廷相(1474-1544)、郝敬(1558-1639)的再解釋……等。
在佛教方面,有長谷部幽蹊《明清佛教史研究序說》及《明代佛教教團史の研究》,提供許多知識基礎;另外在美國,則有徐頌鵬(Sung-Peng Hsu)、于君方(Chun-Fang Yu)、錢新祖(Edward T. Ch’ien)等人的專書,分就袾宏、德清和焦竑討論,單篇論文亦有格林布萊特(Kristin Yü Greenblatt)〈袾宏和晚明居士佛教〉……等;華文學界則先有聖嚴法師《明末中國佛教の研究》,以智旭為中心;及後來《明末佛教研究》綜論各宗派的著作與要點;江燦騰《晚明佛教叢林改革與佛學諍辯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為中心》,及王煜《明清思想家論集》討論李贄、袾宏、德清之論各教交涉,其後有范佳玲、釋果祥之論紫柏真可、釋見一之論漢月法藏、釋果燈論律宗千華派。而廖肇亨之表彰雪浪及罕見逸集、翻案金堡之節義,別具隻眼山居詩與海洋詩學之開拓,方以智研究之深化,及佛教/文學交涉之新面向開展,並譯介日本學界之秀異成果,最能符應此期諸文化要素之共匯雜多與互文交織,於晚明佛教研究之識見與貢獻,又遠在眾人之上。彼岸較全面的討論,當數陳永革《晚明佛教思想研究》;另外,巴蜀書社出版「儒道釋博士論文叢書」,以及宗教文化出版社「宗教學博士文庫」等套書,更可見許多三教論題的進一步拓展。個人研究亦有如石濂大汕(1633-1705)、破山禪師的深入探討。而華梵大學(哲學系)自1996 年起舉辦第一屆「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後來第七屆起改名為「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迄2009 年止,已舉辦十二屆,也累積許多豐富的成果。
在道教方面,初有華山〈自漢魏至宋初的儒佛道三教關係和道學的形成〉為簡略綜觀,繼有卿希泰主編之《中國道教史》第四卷為詳論;以唐大潮《明清之際道教「三教合一」思想論》為專研,此書雖列出眾多道教人物,唯每人所占篇幅有限,於理論闡釋之深度,尚待琢磨。較能點出此期道教方面的三教融合成果,當推秋月觀暎的《中國近世道教的形成—淨明道的基礎研究》,其中第七章,以悟道、救濟兩者,論淨明道融攝儒佛之用心與成果頗允切。
即使如上所述,三教議題的討論,已累積相當的成果,仍頗值得開發。當然,一切取樣均不免於侷限。所謂代表性也不過是以筆者之管窺而已。但蘄學力識力範圍內,致力於重要人物與議題能適切舉隅。在佛、儒論道家與道家之回應,筆者基於兩點考量,認為以《莊子》為中心較適切。由佛教論莊子,一方既有雪浪洪恩門人蘊輝性、一雨通潤(1565-1624)之《莊子》注;一方亦有憨山德清(1546-1623)〈觀老莊影響論〉、《老子道德經解》及《莊子內篇注》,均出於判教之需求;或如覺浪道盛(1592-1659)之以為儒家別宗之托孤;或如公安袁氏之視為「貝葉前茅」;又有王夫之(1619-1692)據《莊子》會通於《易》,由此統攝儒道,均見莊子實為此時三教會通之一共同關注點。至於何以莊子適於三教會通論述之開啟與發展,則待本書章節進一步發掘與探討。
因此,既然已有眾多學者投入三教會通的議題,則此議題斷不應簡化地視為思想的混亂,而以為所有會通者皆不純粹;也不應只是單一立場的融攝,終是一家凌越他家之自我優位而已;亦不應是事先認定各家學說意義,如:儒家入世,重政治、社會;佛教出世,重禁欲與明心見性等一類意見,然後既為彼此選定家風,再為彼此試圖媒合;也不應認定三教必然歸一,而僅擇定直接論述三教合一者,信以為學術發展之新方向與新途轍。總而言之,一切「預設結論的思辨」種種自悖方式,絕非我們所樂見,亦非本文進行論述時全不自審的前提。即使如此,三教會通的論述絕非沒有危險,甚至可說充滿荊棘與地雷。錢穆先生曾說:
夫範圍三教,融通歸一,豈非學術界一大業,思想界一大事。惟其言思意境,必能卓乎有以超乎三家之上,乃始可以包絡乎三家之外,而後三家之異同乃可融會消攝於我範圍之內,而俱以為我之用。否然者,隨順含糊,管攝不住,終必決裂以去。抑且自亂本宗,精微昧失,粗迹流傳,其害不可勝言矣。
此說極允切。學者從事三教會通時,極易落陷的誤區及其流弊、與從事者應預備的胸襟意境,此節幾乎都已完整地說明。而會通之意義與方法也蘊涵其中。許為一大事業,則會通之重要,乃錢先生之所不禁;而其可能,則需具超此三教之氣魄與視野。超出三教之分論,普泛言其交會處,可據島田虔次之歸結,發展如次:何謂人?何為人的本來樣態?如何體認人的真實?如何完成個體人格?何為人在世上或宇宙間的地位與意義?人如何正確地生活?此「正確」之確定為「正確」及其「之所以」正確如何決定?……三教之同,或於此同,三教之異,亦由此異。
正因如此重要,又如此艱難,所以我們應更仔細審慮各教自覺採取的立場,以及在此立場對他教的批判與融攝。例如本書所論王夫之《莊子解》,依船山所主,極清楚地自覺是儒家立場;且頗有欲納莊子入儒之意,又不欲率將兩家等同;亦不欲如今之或人力圖謾罵以自高;而真能見莊子在整體文化史、思想史的意義,而後作意注書。若此等躊躇隱微的意態,正是本書選擇研究對象,以及由此擇定論述立場時的關鍵。而且難免發生這樣的情形:部分課題,是原教內所無,只為因應對方之提出而成為此教不得不加以討論;然此不得不然,卻發展為教內重大課題,若此尤為本書所特加留意。因為這類型的問題更能看出雙方的差異,如孝的問題,如無明罪業的問題。因此讀者莫因「由甲論乙卻用乙方論題」,誤會筆者的特殊用心,反持「乙方問題原非甲方問題」而生質疑。至於討論方式,固可依據各家立場,分論其對他家的見解,同時我們尤應注意未必劃歸任一特定立場的見解,如張岱《四書遇》應屬何陣營?自不必憑一己之見預予論斷。此乃三教會通前行作業,便於進而推前當代學術任務:一方比較文化異同,一方則試圖融會不同文化,此陳寅恪、錢穆……等當代學者之深心,畢生勉力而未成者,正待後人之承緒。除日本學界外,國內林義正先生也曾探討會通的可能模式,正見不應只著眼於以單一立場合會他家,同時也應注意,各家內部如何綜觀其教內發展史,及對教內之判教觀,以及其時代之使命,並見其綜合系統之所立,及其可能開展之面向。因為在教內的綜理中,我們也可以發現部分極有趣的現象:基於堅持各教立場,反而包含對他教教理的融通,以及對自家歧出者的嚴厲批判!總括而言,處理這時期的三教問題,一方面需要對原始儒、佛、道義理精熟,才能真正明白各方的義理分際,及其各自的特殊型態;一方面對此時期的前後諸家需有一客觀的相應與了解,並能明白照見其所節取於原始教義或加以變形或扭曲,或焠鍊後並加以綜合之種種軌跡,而後知其系統間之差異。理想固應如此,雖未必能至,然心嚮往之。
接著,我們當考慮:如何聚焦問題對象?由那些人物為切入點,會更適切於我們的構想?有兩種可能的層面:
一、是如鄭志明《明代三一教主研究》、林國平《林兆恩與三一教》一類的研究對象,直就三教合一論者作一探索;
二、另一種方式,則不直接討論「三教合一」,而是就三教間彼此相關議題,就其任何方式交互攻防與融攝的成果作考察。
以筆者的閱讀經驗言,通常直標三教合一的原典,易失之過速、論之過淺,一如錢先生所慮之誤區與流弊等(混雜、乏統、自失宗趣、略精執粗)。因此,隨之對此類原典或教主之研究,也不易對「三教」問題有更高的見地。說來弔詭。本文既立意於探索三教會通,卻又認為三教合一論失之淺易,則將如何取徑?其實,若將「三教合一」視為既定立場,而無限制地將各方作概念上的連結,使成一貫,則反而意味盡失。因此,不論是由個人學思歷程言,或就此期的思想高峰言,或就其效果之檢證言,筆者皆以為採取第二個策略更妥適。亦即:經由長期文化史上的交會與衝激,各教不斷地揣摩他方的理論內涵與論述模式,而後發展自家的新理論。因此重點不在「三」本身的「合一」,而在各家如何以特殊方式面對「斷斷不容忽視的他者」。由此,研究的重點,與其在三教間毫無規範地任意連結,毋寧採取與大思想家更接近的方式。例如憨山之注《老》、《莊》,用意固有多端,然將老、莊在佛教背景作出清楚定位,明其既非外道、亦非究竟果位;由前者,毋需深非鄙斥,可以作一修行悟理的方便階梯;由後者,不可混濫比附,使老、莊不再能干擾佛學界後學,……此等殆其著書動機所在。此雖不簡單地合二為一,但在試圖「更明白地理解雙方」的立場上,毋寧是更可取的。因此,本書擬採取第二個策略:在這時期,各教自身的思想論述中,有那些自覺以他者的議題為論點,作自身內部的轉化與融合。同時,各教教義不免有所偏重,故其融攝,對話關係也不免有異同。如佛教重無明、重罪業,故有破邪有懺悔;但儒者多言過失、故僅及改過;故佛對儒則不需重複懺悔一途,但儒者面對佛教對心識的深入反省,則必對此題有所開決。反之,儒門重孝,佛教出家則於孝道似不得成全,故由儒攝佛,孝非首務;但由佛論儒,
則孝必有歸。此其必然之理。因此我們在選題時,必能切中各方立場,又能拈出幾組核心議題。由此,規劃本書選題如下:一是統攝哲學的問題;二是心的型態問題;三是思維方式的問題;四是孝的問題;五是無明與過、罪惡、業……等問題;六與第一略近而異,即圓教問題。這些議題在思想家思考時又常交錯同出,故雖分章盡量能突出個題,但其交互關係仍會彼此相涉。下節即先就此議題展開其必要性與關連,再論本文的主題與結構。
第四節 本書主題與結構
一、由上節結語可知,三教會通的問題首先是統攝哲學是否可能。若統諸異質的哲學系統無法建立,則會通就只是心理的願望,或虛幻的夢囈,甚至無知的狂妄而已。故本書雖不論「三教合一」,但對三教會通的可能,仍然應先作一說明。
二、其次,自李翱〈復性書〉、周子〈通書〉之後,便將佛學論爭立場,由韓退之以政治、社會路線為主軸的抗爭,轉至心性論域的精密對話。而心的型態問題,即是三教之所以異的首出問題。
三、復次,即思維方式之異,此與前者相近而有別。亦即就心的活動而言,由其整體而論,則約為型態;若由其活動之脈絡與細節論,則有種種方式可說。
四、再次,在文化模式中,必有統合生活與理念的複合物,而其交融最難協調,此如中國特有孝的文化如何與印度文明相遇的問題;或在印度文明中,罪業、無明等問題,中土思想如何對應。
五、同樣的,當目光不止於理論的交鋒,而必投注於活生生的社會與各種現實層面時,人在表面上的多樣化,同時糾纏著:人性的真實究竟如何?人類行為之惡究應如何看待?如何斷絕?斷絕所據的力量又來自何處?這些問題的處理,同時也與前幾項密切相關:如心的型態、思維方式……等。因此我們以兩篇論過、罪、惡的問題,連結佛教的「無明」與「應病予藥」說,作總體的考察,希望能在這議題看出不同立場的特殊處理:不止抑甲揚乙式,而是能否看出交鋒雙方的優異處,而不是劃歸至一種狹隘而固定的觀點中。又次,以上諸問題又不可避免地與一問題緊密相繫,即任一心的體證、思維方式的運作,皆源自每一大教及思想家的實踐與工夫。是則三教如何體驗自家的工夫,又如何理解純粹他者的修養方式?或者,如何跨出自家而將他者內化而不失己,便是此期思想家極力探索的。
六、最後,會通若不是毫無立場的混雜,則應會歸至圓教問題。即不僅是最後綜合系統而已,而應問:圓徹的教法應是什麼型態?換言之,若一系統雖博取廣收,物物兼至,然其根本觀點有失,則仍不可定為大教;反之,若一系統雖僅具綱目,然其視點超卓,亦足為圓徹之教法。
第一章 緒論(節錄)
第三節 三教會通諸議題及本書趣向
本節,先就學界目前成果略做考察,其次再予綜合說明,最後導出本書選題與推進學術前沿的側重點。綜論三教合一史方面,日本早已有久保田量遠《支那儒道佛交涉史》及《中国儒道仏三教史論》。此外尚有久須本文雄、常盤大定、道端良秀等,而以荒木見悟《佛教與儒教》達到高峰。在國內,此題之研究雖不甚顯,亦有釋悟慈編《鳴道集說的研究》,研究金朝李屏山。鄭志明《明代三一教主研究》,討論林兆恩等。
分論不同立場的思想史研究,在儒學方面,或綜論陽明後學;或論陽明學及...
作者序
增訂版序
徐聖心(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王觀堂有「客觀之詩人、主觀之詩人」之分,若必有所歸,則不佞或可僭稱主觀之詩人。曾有大陸前輩問及:「此書議題有意味,日本方面累積成果不少,大概也是受彼邦的影響吧?」實則初版後記言之頗詳,無煩再申。日本的三教論述,實是在相關研究開始之後,才逐漸歷目。此前寡聞而未知。個人思索三教問題的初機,是莊子的思想性格及其與孔子間之密意,即後來綜理莊學史上「莊子尊孔」系譜一文。當時即對學派分野之正誤或位移,所引發對學派本質認識之真偽或偏正,滿懷疑趣。尅就本書言,佛門孝道觀完成最早,對此題之關注亦早源於讀〈中國文化宣言〉及相關議論,錢穆先生之拒署,與謝幼偉先生之致憾;船山解《莊》結穴於天均一義,亦早在碩一已思及,唯多年來俟解而已。火爐土均一文主題:統攝之學及「解蔽之學自身成蔽」,別源於禪七之經驗;詮徹庸之論夢,乃因夢事與個人生平相纏,且其說於總結中又有開拓,讀之欣悅而有作……。故全書議題,初皆源自筆者的生命經歷,續則因平時閱讀、教學之際,困思所及,本非因襲於何方何人。
本書主題與結構擘畫多年,固亦不能專力於一二大家,使論點更深入;亦未能羅縷於演變之歷然,使軌跡更清晰,但亦絕非漫將論文結集而已。其中對於三教間應以何主題展開對話,實皆有一番構想。而這一番選題與全書的構想,又不止限於明末清初一段,而是遠源於思想史脈流的長期關注,而後了知那些主題在歷史上重要,又未能充分釐清,至此期復現,或得其初步解決或圓融論述……等。故每篇皆冠以長幅導言,必細密指出此前論而未決之問題及其關涉三教之處,而後顯出此期成就何在。並且,全書除緒論、結論外,主要七章,實可含括入三個主題,三個主題又互相攝入,細讀自能體會:統攝哲學的可能,三教思維方式的交鋒,以及教法的特殊型態。只是思維方式談何容易,故必由各方最凸出的議題產生對話,方得見其勝義與歧異。如二元對立思考方式的盲點,正是此期思想家的關注;此對立之超越,則是思想家努力的方向。而關於統攝哲學與教法型態,皆必推至圓教之智慧,本書亦著力探討,細讀結論一章可曉。凡此看似分散的思想家,實則其中也多彼此為師生、為摯友,皆由相關主題而彼此緊密關聯著。
此版數項修訂,最關鍵處在教法之極致型態應以何名為宜。原書以「最高型態」及「Ω」為稱,新版改以「圓徹」表示。「圓」乃圓教之圓,圓字攝圓妙、圓滿、圓足等義;「徹」乃徹上徹下之徹,徹字攝一貫、通透、究極等義。於是第五章之藥病喻辨,與第八章之「夢即佛法」之意,其思理方與此辭相應。不僅比單名「最高」涵攝更廣,型態也更接近中國思想家會通時的構想。而「Ω」所表示西方式終極之義,亦同為新版所不用。是義的當與否,尚祈方家賜教是幸。書成後,幸有學棣魏月萍女士寫一長篇書評,簡述本書之取象論議之法,衡量此書在諸三教論著中之定位,並提出發展之可能。謹此致謝。值此再版之際,略弁數言如上。
(中華民國丙申年桐月於述橫齋)
增訂版序
徐聖心(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王觀堂有「客觀之詩人、主觀之詩人」之分,若必有所歸,則不佞或可僭稱主觀之詩人。曾有大陸前輩問及:「此書議題有意味,日本方面累積成果不少,大概也是受彼邦的影響吧?」實則初版後記言之頗詳,無煩再申。日本的三教論述,實是在相關研究開始之後,才逐漸歷目。此前寡聞而未知。個人思索三教問題的初機,是莊子的思想性格及其與孔子間之密意,即後來綜理莊學史上「莊子尊孔」系譜一文。當時即對學派分野之正誤或位移,所引發對學派本質認識之真偽或偏正,滿懷疑趣。尅就本書言,佛門...
目錄
增訂版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前言:何時明末?何以清初?何謂三教?何用會通?
第二節 明末清初思潮的線索與特徵
第三節 三教會通諸議題及本書趣向
第四節 本書主題與結構
第五節 三教會通前之預備
第二章 統攝之學如何可能──以覺浪道盛與方以智「火.爐.土.均」取象為例
第一節 道盛師生的課題:坐集折中千古之智
第二節 道盛:大冶紅爐禪
第三節 道盛之火與方以智之土
第四節 方以智:「均」作為統攝哲學之意涵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儒學對佛學無明問題的回應──聶豹、劉宗周、王夫之、李顒等論「過」與改悔
第一節 前言:從蕺山評功過格談起
第二節 「過、惡」的現象學式考察
第三節 儒學對無明的發現與理解
第四節 由過、惡與無明中解脫之工夫
第五節 「過」與「無明」設詞之異
第四章 渾天、天均與《易》《莊》會通──王夫之《莊子解》發微
第一節 前言:洞悉思想體系的核心
第二節 《莊子解》成書背景、凡例與特色
第三節 「渾天—天均」之系統
第四節 《莊子解》與儒道同異之辨
第五節 檢討與發微
第五章 儒學論圓徹教法之型態──王夫之與方以智之「應病予藥」喻/辯
第一節 前言:「應病予藥」喻之提出、承受與反駁
第二節 方以智論「應病予藥」之弘規
第三節 王夫之駁「應病予藥」說
第四節 二人型態之異同
第六章 晚明佛教之儒學融攝──論《梵網經》註釋中的「孝道觀」
第一節 前言:孝的文化史意義及儒佛衝突
第二節 袾宏論孝──至德要道與涉妄非真
第三節 寂光的律學中興
第四節 智旭的願心與儒佛會通
第五節 弘贊──性本孝慈
第六節 澹歸──孔釋同心與立身行道之大
第七節 出世孝之勝義
第七章 貝葉前茅與三教會通──公安袁氏的莊子學
第一節 前言:另類莊子注
第二節 佛學為宗之交會
第三節 儒學義理之並擷 •
第四節 三教會通之綜合
第五節 公安袁氏之立義與限制 •
第八章 夢即佛法──徹庸周理《雲山夢語摘要》研究
第一節 徹庸周理與《曹溪一滴》──生平與成書形式考察
第二節 夢的解析與觀法綜論
第三節 三教論夢或夢境之異
第四節 小結
第九章 結論
第一節 串講
第二節 疏異
第三節 綜攝
第四節 期會
參考書目
索 引
後 記
增訂版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前言:何時明末?何以清初?何謂三教?何用會通?
第二節 明末清初思潮的線索與特徵
第三節 三教會通諸議題及本書趣向
第四節 本書主題與結構
第五節 三教會通前之預備
第二章 統攝之學如何可能──以覺浪道盛與方以智「火.爐.土.均」取象為例
第一節 道盛師生的課題:坐集折中千古之智
第二節 道盛:大冶紅爐禪
第三節 道盛之火與方以智之土
第四節 方以智:「均」作為統攝哲學之意涵
第五節 小結
第三章 儒學對佛學無明問題的回應──聶豹、劉宗周、王夫之、李顒等論...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