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來人往的都市中,牠們找不到回家的路,
只能勇敢求生。
這是發生在二十多年前的故事,應該距離我們很遙遠了,
但那些淒厲悲慘的野狗哀嚎,似乎從未消失,依然在愈加文明的城市迴盪。
上個世紀,還沒有實施垃圾不落地時,一群野狗闖進劉克襄無聊的空檔,促使他為牠們寫下日記。原本不打算發表,塵封十多年後,有感於野狗的處境始終為人誤解,適才整理出書,為野狗發聲。這回重新再版,作者悉心畫下一隻隻野狗,一邊懷念那些野狗相伴的日子,也重新賦予牠們溫度。
六百多天裡野狗們顛沛流離,勇敢求生,偶有煦煦曙光,不時教人心碎。作者的筆觸既報導也參酌想像,努力立場旁觀,仍免不了情感滿溢。透過感傷的故事,作者堅定地傳遞:流浪狗不流浪、不會傷害人,一個文明的城市應該深思野狗的生存空間。
作者簡介:
劉克襄
總是風塵僕僕的模樣,在山林小徑,在鄉鎮老路,在城市角落熱血地踏查。與人交往率真誠摯,惟面對動物收斂情感,盡量抽離地觀察。
台灣自然寫作的闢路要角,以鳥類生態散文為起手式,之後觀察對象擴及花草蟲獸,涉獵廣泛,創作題材涵蓋自然生態、蔬果、古道、鐵道、旅行、人物等,作品揉和自然因子多樣呈現。
動物故事系列是台灣較少見的創作類型,展現他長年習染自然的思索與視野。每一本都嘗試新的敘述形式,屢獲佳評,也默默發揮影響,譬如《風鳥皮諾查》被喻為第一本台灣本土動物小說,獲當年開卷十大最佳好書獎,迄今仍是諸多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經典;《永遠的信天翁》獲台北國際書展小說類大獎,數年後更牽引日人到彭佳嶼進行短尾信天翁的復育評估。
劉克襄臉書:www.facebook.com/avian007
作者相關著作:
劉克襄動物故事
虎地貓
豆鼠回家
永遠的信天翁
風鳥皮諾查
座頭鯨赫連麼麼
章節試閱
第五十一天 3月
小冬瓜母子在車棚下,和豬頭皮、三層皮一起等候。菜農拎著大包裹出現,菜市場的老闆這次送給菜農特別多雞骨頭。連續幾日陰雨後,這是野狗們最豐富的一餐。馬鈴薯已經能咀嚼一些碎肉。吃飽後,小冬瓜帶著馬鈴薯到巷子和其他野狗、家狗串門子。牠們抵達巷口就折回,馬鈴薯似乎受不了半邊的耀武揚威,還沒翻找食物就和母親離開。無論如何,這是馬鈴薯長大後,小冬瓜第一次帶牠如此出遊。以前,馬鈴薯總是等候其他野狗,到空地來和牠們接觸。
巷口的垃圾堆是附近野狗和家狗的集聚中心,垃圾車抵達之前,總會吸引一群野狗集聚。大馬路和一○一巷在此連接,另一端通往北邊的隧道,因而形成三叉路。都市交通的要道,有時也是狗族集聚的地方,尤其是晚間垃圾堆放的位置。
隧道的方向,除了汽機車快速奔馳,少有野狗現身。縱使有野狗往那兒去,還未抵達隧道就折回了。隧道本身像一個陰暗的黑洞,幾乎沒有野狗敢貿然進入。到底有沒有野狗跑進去,從彼端脫身。或者安然地從彼端進去,從這兒跑出來?又或者另一端會是哪裡?這些疑問,一○一巷附近的野狗永遠都無法知道答案。
倒是巷子裡,一些小吃攤的常客談過這類問題。他們描繪著,曾經有隻黑色家狗,從隧道那端回來過。原本,這隻黑狗住在一○一巷。後來,被帶到隧道那一頭棄養。主人以為高枕無憂,未料到,一星期後,這隻機警的黑狗,竟在麵攤前出現。
在巷口出沒的狗群自是複雜。馬鈴薯不僅遇見了此地的地頭蛇,半邊和蛋白質,也邂逅了一些菜市場的狗兒。半邊好像要答謝摩托車店的收留,很喜愛對經過的汽機車吠叫,好像要人家都停下來修車。在這兒,牠顯得比在空地時趾高氣昂多了,好像是這兒的警察般,總是忙著跑來跑去。但仔細看,也不知在忙什麼,似乎只是想多讓其他狗認識牠而已。
三層皮的身體好多了,臉腫也消退不少,但行動仍非常不便,走起路來彷彿仍拖著身體。牠依舊翻不過小山。自從桔子死亡、三層皮受傷以後,豬頭皮警戒心更為加強,三層皮則愈發孤僻。牠們都不願意再接近巷口和大馬路,寧可靠著菜農的雞骨頭,一直臥伏在巷子底,凝視著巷口的方向,彷彿擔心某種快速移動的物體會再出現,繼續朝牠們攻擊。
豬頭皮偶爾才跟瘋子黑毛結伴,在天熱時的空地出現,和小冬瓜等一起晒太陽。
瘋子黑毛和豬頭皮一起時,地位明顯是相等的,並不像三層皮的禮讓,或者若有若無地伴隨在旁。多數時候,牠仍不見蹤影,像隻狐狸般孤獨地生活著,很少接受菜農餽贈的雞骨頭。
嚴格說來,野狗集聚時的階級,可能不及家狗的明顯,原因不外,並未被拘限在一個小區域緊張地活動。換言之,生活需要性並不是那麼強烈。家狗的階級清楚,除了為爭取食物外,更大的因由是要在這個小區域爭寵,獲取主人的歡心。
豬頭皮和瘋子黑毛的臨時結合,並未出現明顯的階級關係,反而保持一種曖昧的友誼,多少和這個有關。尤其是在三層皮不能活動的這些日子裡,牠們之間的這等情境更加凸顯。而這種狀態只能說,有些野狗就是不能投緣,有些卻能結黨營私。豬頭皮和瘋子黑毛的友好屬於前者,三層皮和豬頭皮的親密則屬於後者。
倒是瘋子黑毛的活動領域,值得更進一步論述。牠可能是附近野狗裡活動範圍最為遼闊的。先前多半在菜市場滯留時,牠不止往更南的方向探索,還曾沿著大馬路,跑到山上的社區。
除了被拋棄或者迷失,一般野狗會有稍遠距離的行程,多半是嗅聞到母狗的發春之味,因而心猿意馬地胡亂奔走,並未意識到自己跑了多遠。瘋子黑毛的活動卻不是為了某隻母狗的發情,做出如此莽撞的決定。毋寧是身為一隻野狗,總會有一兩隻,不同於其他,嘗試著超越先前的生活範圍,表現出與眾不同的行徑。瘋子黑毛便是這樣的典型。牠的行徑,意外地,在這個區域裡,把流浪這個字義帶進了其他野狗的生活裡。牠合該是野狗裡的吉普賽人吧。
當然,我們或許也困惑,在遠行的過程裡,瘋子黑毛如何避開緊鄰的,每一個區域野狗的地盤。仔細觀察瘋子黑毛的行為,這答案其實相當清楚。大體說來,牠的舉止是不亢不卑的。當牠經過狗群時,走路的腳步繼續保持穩健,不會驚慌失措。再者,更不會在別人的地盤胡亂鑽探,東聞西嗅。牠總是保持在經過的姿態,而非探尋食物。這是牠闖入其他野狗地盤,適合大領域生活的箇中祕訣。
又隔了一天,三層皮終於能跟著豬頭皮和小冬瓜母子爬過小山,前往空地晒太陽了。牠自己都感到特別高興,儘管行動緩慢,躺下來時,誇張的動作特別多。譬如,不斷咬自己的尾巴,翻滾身子好幾圈。豬頭皮要走了,牠兀自躺著,仍在享受著許久未能體驗的,陽光的溫煦照射。生平的狗日子,彷彿這時最為快意。
第一二○天 5月
油桐花逐漸凋零,天氣悶熱,無花果和大青魚在小山休息,甚少下山。清晨,大馬路又傳來淒厲的慘叫聲。可憐的半邊,正在恢復自信心。未料到,才走到大馬路,就被山上社區快速衝下來的車子撞死了。
跟牠一起的蛋白質嗚咽地慘叫著,並且驚慌地跑回空地,一臉哀傷和茫然。被主人遺棄,同伴又遭遇死亡,還有什麼比這種事更難過的呢!狗的視覺遠弱於嗅覺,再者,對車速的判斷力,往往像三四歲孩童的反應。在這條下山時車速特快的大馬路上,死於非命的野狗,因而不下於被捕狗大隊捉走的。
下午時,小冬瓜出現在空地。未幾,馬鈴薯從巷口繞過小學校,沿著大馬路過來,並非走一○一巷。馬鈴薯遇到母親時,高興地湊上前去親臉,一起在空地覓食。這是馬鈴薯單獨從巷口繞大馬路,跑回小山的第一次。經過半邊的屍體時,牠急忙快步離開,心裡極端地害怕,卻不知如何是好。
午夜時,蛋白質在空地不斷徘徊,低嗚了好一陣。野狗的身分愈久,感傷的情緒會愈淡。畢竟日子就是這麼苦,幾乎每天都悲慘生活,只有認命,為明天的日子,繼續尋找食物,堅強地活下去。但一隻家狗,或者才變為野狗不久,遇到夥伴的死亡,身心不免較脆弱,在情緒上也控制得較差。月光落在牠的身上,照出一條長長的,孤獨而落寞的狗影。
第五七八天 8月
陰雨連綿,空地前幾天開始整地,鎮日有堆土機來回,準備興蓋公寓了。馬鈴薯和三層皮許久未走訪這兒,可能覺得好奇,趁著工人尚未開工,早晨特別過來走逛,在泥濘地上活動了好一陣。牠們試圖從泥濘裡尋找東西吃,結果嗅聞到了工人遺留的飯盒,裡面還有一些剩餘的飯菜。
三層皮的位階雖然比馬鈴薯高,卻很少帶頭,似乎只要有伴就好,對任何事情的興致也較為被動。馬鈴薯仍和小時一樣,充滿好奇和試探的樂趣,經常一馬當先。一隻年輕力壯的公狗,總是充滿無限的精力。
小冬瓜和三隻小狗在車棚下避雨。牠為小狗們舔毛,讓牠們安睡。旁邊則殘存著剩飯的鐵盒。有人來取車時,牠並未起身,或許還會稍有緊張,但不再像過去那般,迅速遠離。小冬瓜已經慢慢地被飼養成習慣,不再是過去那隻對人類充滿疑慮的野狗。是否小山上的日子太苦,或者是過去的流浪太疲累了,如今縱使危險,寧可選擇在這處食物不虞匱乏的地方?
其中,一隻黑色的小狗,冒著雨跑到草叢裡尋找東西。牠全身濕漉漉地咬了一根骨頭回到車棚。沒多久,兩隻棕黃色的小狗跑過來搶走。黑色的小狗又溜入草叢裡玩耍。小冬瓜幸福地凝望著。這是牠不斷地生小狗以來,最滿足的一天嗎?不用擔心斷糧,小狗都能健壯地活著,除了吃睡,還都能快樂地玩。以前生下的小狗都患了皮膚病,整天都在挨餓,跟死神掙扎。現在是否比較好呢?菜農接近時,小冬瓜起身,搖尾貼近,儼然像隻溫馴的家狗。
許多人在談論寵物時,多半喜愛生動地描述,別家的狗怎樣怎樣,自己的狗又如何如何地擬人化。其實,這些都相當尋常。貓狗和人類一樣,生活在都市文明裡已經異化,出現許多不同於以往的行為。就像狗本身,雖然在生物學的分類裡,只是狼的某一亞種而已,但在人的飼養、照顧下,已發展出許多不同的類型,什麼牧羊犬、獅子狗、德國狼狗等,再加上人們的各種寵愛、照顧。牠們自然會不斷地改變,適應人類的各種需求。而這種改變,有時連狗專家都不一定能解釋得出理由。狗本身也不斷地在創造新的可能,擬人化的個性,或出現特別的行為,都只是其中一部分。一如人類的多元社會,難免有人猛地出現一些偏差、怪誕的行徑。狗的社會亦然。
最明顯的實例,無疑是蛋白質了。以前在摩托車店時,耀武揚威,彷彿撒野的大小姐,每天悠閒地走逛,到處吠人。現在則像隨時會受到驚嚇的村婦,等著瘋子黑毛的照顧。過去,牠吃慣了狗飼料,對垃圾場的食物,一點也看不上眼,看到小冬瓜等在啃咬雞骨頭,更是嗤之以鼻。成為棄狗時,最初幾日,有人看牠可憐,端碗拌著肉塊的稀飯擺在腳前,牠還搖頭揚尾而去。等到真餓得不行了,才認清事實。現在連小吃攤旁邊的餿水桶裡的剩飯餘菜,照樣用腳撥出來,吃得津津有味。甚至也懂得,和巷子裡的商家打交道了。
第六○一天 9月
清晨,雜貨店店門一開,瘋子黑毛和蛋白質便從小學操場那兒準時到來,小學生也一群群走進學校。瘋子黑毛繼續在人行道上等候,蛋白質單獨進到店裡,吃完老闆給的食物後,再叼著另外打包好的食物,回到小學操場。
三隻長大的小狗,跑到籃球場的空地上搖尾,迎接蛋白質。很可能,這是蛋白質第二次懷了瘋子黑毛的孩子。兩百多天前,第一次在此哺育時,失敗了。
瘋子黑毛在不遠處觀望,像人類父親那樣的姿勢,凝視著蛋白質和小狗們。也彷彿望著遠方,守望著一切。多麼像電視廣告,人類美麗幸福又和睦的家庭畫面。這三隻小狗和小冬瓜的一樣,少說都有兩個月大了。
但不遠的未來,可以想見,一個嚴苛而悲慘的命運在等著牠們。當牠們再長大,隨著母親到巷口過活時,危險就來了。或撞車、或捕狗大隊的拘捕,生存的機率其實相當低微。這是城市棄狗和野狗必然的宿命,跟其他動物在野外的命運一樣。城市郊區是野狗的樂園,也是危險而殘酷的世界。
第六○二天 9月
小冬瓜在車棚休息,三隻小狗躲在樹蔭下。牠們顯然已習慣人家的飼養,都被餵得肥肥胖胖的。小冬瓜的眼睛溫馴而美麗,頸項的毛膨鬆而形成肥厚之形。秋天本來就是野狗最美麗的時候,這回再加上有人餵食,原本就有一些腰身,現在更是身材圓滾。這是小冬瓜在小山貧苦生活以來最不愁吃食的時候,卻也是最令人擔憂不已的地方。
當小冬瓜對人類不再有敵意,正意味著野性漸失。幸福嗎?危險嗎?
蛋白質依舊在雜貨店門口等食物,而瘋子黑毛則在對街,默默地保護著牠。如此堅定的伴侶關係,明顯地,不同於其他野狗群間的分合,不知動物學者將如何解釋這樣擬人化的行為。
在原始時代,人類和狗之間還沒有這樣密切的行為時,一隻公狗在野外,會不會有這種等待母狗獲得食物的行為,或是叼食物回來給母狗?懂得走近雜貨店,其實這已告知,母狗知道裡面有食物可以獲得,而且是某個人給予的。這種行為已經「文明化」了,屬於一個城市的公民行為。野狗是城市的公民,人類思考過這樣的議題嗎?除了人類以外,其他動物算不算城市公民?
第五十一天 3月
小冬瓜母子在車棚下,和豬頭皮、三層皮一起等候。菜農拎著大包裹出現,菜市場的老闆這次送給菜農特別多雞骨頭。連續幾日陰雨後,這是野狗們最豐富的一餐。馬鈴薯已經能咀嚼一些碎肉。吃飽後,小冬瓜帶著馬鈴薯到巷子和其他野狗、家狗串門子。牠們抵達巷口就折回,馬鈴薯似乎受不了半邊的耀武揚威,還沒翻找食物就和母親離開。無論如何,這是馬鈴薯長大後,小冬瓜第一次帶牠如此出遊。以前,馬鈴薯總是等候其他野狗,到空地來和牠們接觸。
巷口的垃圾堆是附近野狗和家狗的集聚中心,垃圾車抵達之前,總會吸引一群野狗集...
作者序
新序 野狗與我
這是二十年前的觀察紀錄,遲了許久才結集出版。
為何一個故事會耽擱,掙扎如此之長久,主要是觀察過程裡,悲傷大於歡樂。我偏好忠實敘述見聞,不喜歡在描述動物故事時,帶給讀者太多負面情緒。但現實世界總是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縱使是野狗亦然。因為過程裡太多震懾的場景,所有紀錄便延緩整理,直到我消化了十年,覺得自己能撫平情緒時,才逐漸爬梳為一個較圓滿的內容。
這個日記體形式的寫實紀錄,儘管不能照著夢想中的動物故事藍圖進行,但總是希望能努力維繫著,年少時美好結局的想像,至少還存在著一絲希望。而自己也能夠透過長時的觀察方式,精準地描述野狗的常見行為。同時還能分享更多正面力量,以及願意更熱情地善待動物。
另一個決定出版的重要原因,更在於人們對待野狗的態度。儘管日後政府規定,家狗都需要植入晶片,善待狗的法規也不斷修正,但虐待、毒殺野狗的負面新聞,仍不時見報。許多播報野狗噬咬或威嚇路人的角度,常把野外的狗當作壞蛋般的可怕,卻未從本質觀看,了解箇中原由。
如今這部故事報導又要重新校對出版,同時翻譯為韓文版,意義當然更加重大,
我也手繪主要野狗身形,還有分布地圖,希望藉此機會,以嶄新的排版設計,再次分享個人的野狗觀察經驗。或許現今都市的繁忙街道,不容易看到野狗徘徊,但許多郊野農村,棄狗的問題依舊嚴重。野狗的行為繼續被誤解,許多虐待狗兒的不人道事情也持續發生。動物生存權經過多年的宣傳教育,顯然無法達到有效的改善。
一個作家能做的有限,但我盡力分享自己的經驗,希望透過對狗兒細膩的行為描述,大家能改變對野狗的偏見。我描述的不只是十幾隻野狗的個別存亡,還有各自的習性。主要還是想透過牠們的一生,讓我們更了解野狗在城市環境,因了各種階段和不同生活環境下,會面臨何樣的挑戰。牠們如何避開危險,又或無法度過難關。
我在台北邊陲,這一個小社區觀察的野狗故事,相信也是許多人在他們家鄉會遇到的狀態。雖然不同地區有不同文化和生活背景,但從尊重動物生存的權利出發,才是正確的途徑。
其實,牠們就像被我們遺棄的孩子,流浪街頭,因為缺乏照顧,有時不免像不良少年般使壞,但多數時候是自卑沒有自信的,需要更多溫暖、友善的照顧。
透過多樣不同角度,我們認識愈深入,才能建立對野狗的充分理解和關愛,甚而尋求解決棄狗的問題。而我始終以為長期觀察,積累各種數據,仍是了解牠們在不同環境產生的行為,進而思索解決之道的最好途徑之一。
我和野狗的關係也不會因這本書而結束,只要有機會,時間和地點對了,我還想跟牠們長期互動。在城市生活裡,尋找另一種新的自然關係。
-------------------------------------------------
後記
一九九二年初秋,小兒子出生。為了悉心照顧,我暫時擱置了許多遠方探查的旅行,就近在社區旁邊的小山,進行長期的低海拔自然觀察。那時彷彿公務員般,一個星期總有四五天,走進這處緊鄰的山區,觀看一草一木的動靜。
本書野狗們生活的垃圾場就在社區旁。進入小山,勢必得路過那兒。時日久了,牠們的一舉一動自是熟稔。我常帶著小記事本,凡特別的蟲鳥花草,都逐一記錄或素描。有些鳥類家族,還長期追蹤,比如山裡的五色鳥和黑枕藍鶲、池塘邊的翠鳥和小白鷺等。我刻意藉由,長時地坐在一些固定的定點,讓牠們認識我、習慣我。甚至,把我當成一棵樹,一個不會傷害牠們的小山成員。我則透過望遠鏡,安靜地細膩觀察。沒想到,後來觀察野狗們,竟也是這樣的瞭望。
最早和這些野狗們產生互動,並非在垃圾場,而是在上山途中。那時,小冬瓜正好懷孕。接連好幾回,清晨時,我走上山徑,遠遠地,便看到一隻小黃狗迎面而來。可是,再往前幾步,牠就消失於草叢,避開了我。旋即,從後頭竄出,繼續往山下快跑。這個動作吸引了我的好奇,進而觀察到牠在垃圾場,和其他野狗的互動,以及餵食小狗的有趣行徑。
我原本並無觀察野狗的計畫,只是小山的調查,很像和尚在廟寺長年修行,自然物種變化相當單調而緩慢。更何況,小山難有中大型哺乳類出現。甚至小型哺乳類,一些夜深時才到垃圾場活動,跑動快速的老鼠,還有秋天時經常把山路翻鬆,隆出一道小土堤的鼴鼠,都不容易邂逅。只有赤腹松鼠,勉強看到三四隻,在林冠上層覓食,築巢。
長時待在林子裡,眼看毫無任何動靜時,我便將望遠鏡對準野狗,無聊地觀察起來。後來,一如想要長期追蹤的鳥類,試著將牠們紛紛取名,在記事本寫下每天的活動內容。沒想到,這一觀察紀錄,竟摸索出樂趣。為了更清楚牠們的生活,我還特別架起單筒望遠鏡,從自家五樓窗口,監看牠們在空地的來去。那幾年,也刻意保持低調,堅守研究者的客觀角色,不和牠們親近,干擾了牠們的生活。
或許是透過這個角色的扮演吧,再經過持續地觀察,我發現了不少野狗的有趣行為,都是過去坊間書籍,以及養狗知識所不曾談論的。
由於貼近觀察,更目睹了許多家狗被殘忍遺棄,以及野狗在城市被捕殺的種種暴虐行徑。野狗的心裡想什麼,野狗的權利在哪,一個城市如何對待野狗等等問題,在我的觀察過程裡,不斷地成為思索的重心,也是描述這十幾隻野狗時的論述重點。
本書採用日記體形式,自有其不得不的苦衷。原本,在書寫時,並無意處理成文學創作,只是當作一次城市流浪狗的心得紀錄。再者,當時所觀察的流浪狗數量繁多,來去複雜,甚難處理。在書寫時,不免隨興撰述。未料,十來年後,竟下定心,嘗試著結集成冊。
新序 野狗與我
這是二十年前的觀察紀錄,遲了許久才結集出版。
為何一個故事會耽擱,掙扎如此之長久,主要是觀察過程裡,悲傷大於歡樂。我偏好忠實敘述見聞,不喜歡在描述動物故事時,帶給讀者太多負面情緒。但現實世界總是有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縱使是野狗亦然。因為過程裡太多震懾的場景,所有紀錄便延緩整理,直到我消化了十年,覺得自己能撫平情緒時,才逐漸爬梳為一個較圓滿的內容。
這個日記體形式的寫實紀錄,儘管不能照著夢想中的動物故事藍圖進行,但總是希望能努力維繫著,年少時美好結局的想像,至少還存在著一絲希望...
目錄
新序 野狗與我
主要野狗
主要野狗介紹
主要野狗分布圖
第一章 美好的小山生活
第二章 死亡,或者繼續殘存
第三章 垃圾消失的最後時光
附錄之一 狗大便
附錄之二 狗咬人
後記
新序 野狗與我
主要野狗
主要野狗介紹
主要野狗分布圖
第一章 美好的小山生活
第二章 死亡,或者繼續殘存
第三章 垃圾消失的最後時光
附錄之一 狗大便
附錄之二 狗咬人
後記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