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只有回歸人民生活與社會現實,才能有活氣。
楊逵談「台灣」,不是被任何國族符號所綁架的台灣,
是有著具體人民生活與社會現實的「台灣」。
世界依舊不公不義 所以我們閱讀楊逵
他安靜少言,靈魂卻總不安於一方。
即使氣力放盡,生活只有負數,
也必須以精神意志,將灰燼冶煉成為火種。
他是作品收入戰後國文課本的日治台灣作家第一人
他是楊逵
在東海花園度過兒時歲月的小孫女阿翠,
在記憶裡、文字中追索,
深情書寫台文史上最不乖阿公的身影。
童年時期「讀前世書」的新化才子,因為固執於理想,終生都是豪賭的夢想家,他不僅沒能「榮耀家族」,反而一再進出監獄,更經常沒有「隔宿之糧」。其實他如果肯順從主流價值一點,要拿個博士不是難事,然而,他寧可取「園丁」身份。
最近有一位編輯來遊,問我近來有沒有寫詩。
我笑著說:「在寫,天天在寫。不過,現在用的不是筆紙,
是用鐵鍬寫在大地上。你現在所看到的,難道不美嗎?」
我是一個勤墾的園丁。
每次同學會時,我都收到許多博士頭銜的名片,
但我這一張園丁頭銜也一樣被同學們所尊重。
我喜歡這個頭銜。
因為我喜歡墾荒、播種、灌溉、施肥、除害蟲,
而期望能夠創造一個桃源鄉──可以自娛,也可以娛人的美好境界。
拿筆桿是為此,揮動鐵鍬也不例外。
楊逵,總被認為富有浪漫主義的情懷。
但沒幾個知音能真正理解他,他種花,不是為了風雅怡情,而是因為不辛勤勞動就無法溫飽。他的浪漫主義美學,不是優雅、清閒、恬靜,而是墾荒、播種、灌溉,是忙碌與憂勞,是沾染著泥土的污漬,以及糞肥的惡臭。
這個安靜、瘦瘠、咳血,但骨子裡有著「一匹狼」性格的男人,
用他的生命與文字回應一切不平的壓迫,
貫徹他一貫不變的對於台灣、對民主價值的左翼理想。
台灣主體,階級平等,個體自由,社會公義,庶民生活,勞動美學,
這就是楊逵的立體浮雕。簡單乾淨,清清楚楚。
★本書特色
特別收錄:楊逵〈我有一塊磚〉
作者簡介:
楊翠
台中人,台灣大學博士,研究領域包括:原住民文化與文學、台灣史、台灣婦女史、台灣新文學、台灣女性文學、性別文化相關議題、媒體/流行文化/性別文化等。曾任教於靜宜大學、成功大學、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系所,現任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副教授、楊逵文教協會理事長。曾與施懿琳合著《台中縣文學發展史》、《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個人著作有《日據時代台灣婦女解放運動》、《鄉土與記憶:七○年代以來台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最初的晚霞》、《壓不扁的玫瑰:一位母親的318運動事件簿》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國家文藝獎得主、小說家 宋澤萊╳小說家、文化評論者 朱宥勳
戰力滿點.專文推薦
「楊翠的文字十分流暢清晰;富有感情;在某些段落寫得十分簡潔,卻熱情洋溢,具有力量,很能重現楊逵的性格與奮鬥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她是楊逵的孫女,也是歷史學家。這本書用編年的方法,有條不紊地、近距離地把他一生的重大事情都寫出來了,甚為完整,是認識楊逵的最好讀本。」——宋澤萊
「楊翠的寫作軌跡,顯然能夠看出堅實的議題關懷,以及承繼台灣文學香火的意志。」——朱宥勳
名人推薦:國家文藝獎得主、小說家 宋澤萊╳小說家、文化評論者 朱宥勳
戰力滿點.專文推薦
「楊翠的文字十分流暢清晰;富有感情;在某些段落寫得十分簡潔,卻熱情洋溢,具有力量,很能重現楊逵的性格與奮鬥的一生。最重要的是,她是楊逵的孫女,也是歷史學家。這本書用編年的方法,有條不紊地、近距離地把他一生的重大事情都寫出來了,甚為完整,是認識楊逵的最好讀本。」——宋澤萊
「楊翠的寫作軌跡,顯然能夠看出堅實的議題關懷,以及承繼台灣文學香火的意志。」——朱宥勳
章節試閱
作家與人民,文學與生活
楊逵談「台灣」,不是被任何國族符號所綁架的台灣,而是有著具體人民生活與社會現實的「台灣」。
對他而言,文學只有回歸人民生活與社會現實,才能有活氣,否則就是死物。而「台灣的」人民生活與社會現實,當然就是「台灣的」特殊性與主體性,不可能從屬於別的地方。
一九四八年,楊逵有如吸飽純氧,氣勢勃發,一再對「台灣文學」發聲,對文學與現實、文學與生活發言。
六月二十七日,楊逵以書信形式,致稿《中華日報》「海風」副刊編輯,編輯落題為〈現實教我們需要一次嚷〉刊載。這篇文章,是楊逵看了杜從、段賓等人的嘲諷,有感而發,他說,台灣文學確實曾經鬧騰過,而現在「沒有一點氣息」,其實是「光復以來」國府來台之後的事。他強調文學應該植根於土地、人民、生活現實,而中國來台作家,「大部份都深居書房裡搾搾腦汁,……所寫出來的都離開台灣的現實要求,離開台灣民眾的心情太遠。」
楊逵四兩撥千斤,沒有一字毒辣,不見一語嘲諷,顯示了溝通對話的誠意,但卻不減犀利。他既點出中國來台作家對台灣社會現實、土地人民的疏離與漠視,也不斷強調「台灣的」,為「台灣主體」怒刷存在感。
一九四八年八月到十二月間,楊逵試寫「台語打油詩」,以更貼近庶民。他以報紙蒐集來的漫畫,搭配閩南語發音的打油詩,嘲諷貪官污吏,並表達台灣主體思想。如〈上任〉以台灣諺語「菜瓜藤肉豆鬚」,諷喻官僚的「牽親引妾」,一人上任,雞犬昇天:
今天上任去視事
菜瓜藤肉豆鬚
也有姨太太
也有大囝小叔合媳婦
茶役股員
股長課長合秘書
應有盡有
什麼貨都有
也有爛鹹菜
也有臭豆腐
詩首為菜瓜藤肉豆鬚,詩末為爛鹹菜臭豆腐,前後對應,以諧擬的手法,諷刺官僚的腐敗。〈勤〉則嘲諷官吏「勤政」:
你勤沒我勤
透暝透日算盤不離身
交官結吏合做稟
搶購囤積轉輪輪
為著錢財不顧身
算盤抱到閻羅陣
當時通貨急速膨脹,有權有錢的人,拼命「搶購囤積」,終而造成經濟大崩盤,一九四九年,四萬元舊台幣兌換一塊錢新台幣,百姓苦不堪言。楊逵以反諷手法,彰顯官吏貪婪、物資囤積、民生凋敝的社會現實。
其他如〈童謠〉、〈營養學〉、〈卻糞掃〉(意為「撿垃圾」)、〈民謠〉、〈不如豬〉等,都是描寫貧民的生活處境,批判社會不公。這些歌謠建立了楊逵作品的新風格,也彰顯楊逵文學精神的一貫性。他關懷弱勢的勞苦大眾,描寫貧民被體制壓迫、被強者剝削的生活苦景。
楊逵筆下的人物,總是如他一般,長年被貧病侵襲,為了努力尊嚴地活下去,必須如唐吉訶德般,蓄養一種無論如何都要戰勝命運的意志,即使被全世界嘲笑,也要堅定前行,努力開放自己獨一無二的花顏。
--
古墓老人與花園女孩
葉陶走離人間,楊逵獨守大肚山。傷痛、疾病、失去長年倚靠的手臂,失去賣花婆的支持,園子日漸荒蕪,花田乾涸,雜草叢生。
他賣不了花,也請不起幫工,自己一個人,種不了那麼大一片,只能維持屋前屋後幾畦地,其餘都拋荒。耕種之餘,他時而靜默伏案,懷想他們當年意氣風發的年月,時而在鄧伯藤下午睡,葉陶入夢,笑容如常,精神飽滿,意志堅定。
這個安靜的男人,彷彿被全世界拋棄了,有如埋身古墓,與他的荒地,一起老去。
所幸還有孫女楊翠。一九六二年中,歷經出獄歸鄉後的輾轉流徙,落居大肚山,十月,初秋麗陽,東海花園整闢工事開始,楊建的長女出生了。在楊逵眼中,小女孩的出生,有如一則陽光寓言,他為她取名「翠」,喻寫「東海花園將會青翠一片」。
小女孩牙牙學語,顛顛學步,都在東海花園。阿公勞動時,她繞著打轉,在田間花隙,搖晃小小身體,總是幫倒忙,把剛種下的花苗當雜草拔起,摘下剛結成的花苞玩遊戲,奔跑踢翻辛苦挑來的水桶。阿公讀書時,她就靠在桌邊,膩在身旁,把幾本書轉過來倒過去,說她也在看書。楊逵對她特別鍾愛,因為這是隱喻著夢想的小女孩。
天天在紅土中打滾,小阿翠幾乎玩野了,該上小學時,楊建把她帶到豐原,入學瑞穗國小。一九七○年,葉陶過世,楊逵說,讓阿翠再來陪我吧。楊翠重返大肚山,她小學三年級,每天從山腰走過圳溝鐵橋,搭車到市區邊緣的忠明國小。「大學前」這個站牌,是古墓老人與花園女孩進出山頭的山海關。
時代的寒冰未解,荒山安安靜靜,一老一小相依為命。楊逵耕植讀書,有時寫作,雖然作品總是被暗黑幽魂吞噬,無法問世,但是,這是他的生活節奏,也是他懸宕的理想。無論這個世界是否聆聽,說話,是他對自己的責任。
沒有葉陶賣花,東海花園的花,自開自落。唯有第二市場的花攤,看在與葉陶的昔日交情,願意讓楊逵寄賣,但花必須自己送去。以往都是葉陶負責,楊逵苦無對策,花園幾乎全無收入,生活陷入困頓。楊逵想出好辦法,讓阿翠清晨抱著那捆花到學校,在中央書局當會計的女婿陳景陽要上班時,再順道彎到忠明國小去拿那捆花,送到第二市場給花攤寄賣。
楊翠到現在都還記得,對她而言,那是一件多麼丟臉的苦差事。要寄賣的前一日,黃昏放學回家就要開始工作,到花園採摘太陽花、薔薇、玫瑰、瑪格麗特。清晨四點,被阿公挖起來,將太陽花以二朵花、三片葉,用鹹草綁成一束,薔薇、玫瑰則用抹布除去細刺,瑪格麗特也要抹去過多的葉片,然後全部以麻布綑成一大捆。
黃昏與清晨的勞動,對小阿翠來說都不是苦事,即使雙手經常被玫瑰薔薇刺成蜂窩,即使瑪格麗特的綠葉總把指縫染成墨綠,這都是小事。要抱著那捆花搭公車,走到學校,忍受各種奇異的眼光,還要放在講桌前,聽同學評頭論足,你家的花如何如何醜,怎麼賣得出去之類的話,那才是全世界最丟臉的事。
她常常故意遺忘那捆花。早晨吃過飯,抓了便當袋,喊一句「阿公我走了」,拔腿就跑。然而,楊逵永遠不會忘記,他總是抱著那捆花,跟在後面跑,喊著:「阿翠啊,你花忘了拿了。」小阿翠只要聽見阿公的木屐聲,叩叩叩隨行而來,就感到世界末日,她幾乎要詛咒那捆花,怎不把自己藏好。
這樣的日子其實也不長,還不等楊翠唸大肚山上的懷恩中學,似乎就因生意不好,連花攤也不讓送了。花園收成,無人相問,楊逵每日清晨到園子裡,剪大把新鮮初放的花,把屋裡屋外都插滿,奼紫嫣紅。
古墓老人與花園女孩,相依為命,也彼此角力。小阿翠的精靈,都用來對付阿公,甜言撒嬌、一哭二鬧、欺矇拐騙,以換取一點自由。而花園老人的精力,只能用來防守,他的唯一招數,就是禁止,一點也無法奏效的貧弱的禁止。
在「大學前」站牌下,等候放學遲歸的孫女,是他的日常功課。阿翠有時錯過客運,有時貪玩晚返,楊逵總是掛心焦慮,就到站牌下守候,等阿翠下了車,祖孫倆鬥氣,誰也不跟誰說話,一前一後,悶頭回家。
祖孫一鬥氣,阿翠就滔滔不絕,邏輯清晰,數落阿公各種不是。面對阿翠的伶牙俐齒,安靜的男人楊逵,通常都是靜默不語。有時他真的煩了,就叫楊建把阿翠領回去,沒兩日,他覺得孤單,又讓楊建把阿翠帶回來。小阿翠最初就這樣,來來去去,最後安居下來。
那時的阿翠,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可憐的女孩,與一個頑固的老人,困在一座荒山,煮飯洗衣,除草澆水,活像小女僕。楊逵不理解,孤獨的阿翠,總將自己想像成故事中的孤女,童話裡等待被拯救的落難公主,以此安頓自身,想像外面世界的繁花麗景。
一回,祖孫又鬥氣,阿翠傷心奔出家門,決心離家出走。在山頭繞了許久,她才發現,除了公墓和自家花園,她竟然無處可去。轉了幾轉,回到園子,跑到阿媽葉陶墳前哭訴她自己想像的「孤女」悲情,哭著哭著,躺在草地上睡著了。
楊逵急得到處找,最後在葉陶墳前看見阿翠,黃昏裡躺臥著,眼角還掛著淚。他將孫女搖醒,問說你怎麼在這裡,阿翠悲從中來又哭起來:「我來找阿媽啊,我問阿媽,你為什麼丟下我走了,你走以後,阿公都對我不好,都苦毒我……。」
老人聽著孫女抽抽噎噎的哭聲,眼紅鼻酸,不知如何安慰,從口袋裡掏出一疊薄薄的錢。那是這個月的收入,他急急抽了最上面一張,遞給阿翠。老人心疼,眼花,可阿翠從淚光中看得真真切切,那是一張百元鈔,一張她從不曾擁有的百元鈔。她趕快抓過來,緊緊捏在手心,哭得更大聲,作為情緒轉折的幻術,心裡卻喜孜孜地盤算著,一百塊,這可以吃多少碗四果冰啊。
總是如此,花園女孩攻無不克,永遠戰勝古墓老人。孫女的眼淚軟化了前社運鬥士,而她的詐術,也是無往不利。小學某年暑假,阿翠到豐原父母家度假,每天中午十二點,半個小時的歌仔戲「孟麗君」,柳青主演,她看得入迷。正演到孟麗君身分已穿幫,皇帝佯裝不知,曖昧示愛,劇情緊張時,阿公要她回花園。
「孟麗君」看不成了,阿翠不甘心,想方設法。阿公講求生活秩序,解決問題,要從「時間」下手,這難不倒精靈的花園女孩。每日上午,她趁隙將時鐘調快半小時,乖巧地按時煮飯洗碗,飯後,阿公在花棚下午睡,她就飛奔到大學對面的店仔頭,叫一碗四果冰,看「孟麗君」。下午,又趁阿公到花園勞動,把時鐘調回來,因為阿公也不是省油的燈,不能讓花園的時間,總是延遲半小時。
而那碗四果冰,是阿翠三不五時到阿公抽屜裡,一毛兩毛搜括,積累而成的福利。時鐘調來調去,還是洩底了,阿公問:「那時鐘怪怪的,你在搞什麼鬼?」
花園女孩的招數,不止一種,她變換著使用,招招中的,自得其樂。其實她不知道,老人頭腦清楚,他都是知道的,只是寵愛孫女而已。
然而,楊翠進入台中女中後,開始夢想著要飛翔。這回,她用的不再是詐術,她是真心想要離開這座荒山,離開老人。
那時楊逵已經老去,病體纏身,花園幾乎全面荒蕪,他知道自己的夢想終已失落。然而,他努力維持屋前那一小畦田園,即使到生命的最後,他都希望能夠長眠在花園的花香樹影中。他總是如此對楊翠說,以後你就唸東海大學吧,你喜歡歷史,那就讀東海歷史系,上課打鐘了你再走過去,也還來得及。
老人雲淡風輕,恍如在講一件家常趣事。他以為孫女跟他一樣,外面的世界陌生而遙遠,她永遠不會想要離開花園。他不知道,女孩早已準備好,一定走離花園的花飛蝶舞。一九八一年,入春,遍山羊蹄甲,楊翠在日記裡寫下:想要飛翔,飛向夢想的高原地標。台北。
老人忘了,當年,十八歲的他也是這樣的。想要掙脫殖民體制,想要走向自由世界,想要大口呼吸,想要飛向夢想的高原。
作家與人民,文學與生活
楊逵談「台灣」,不是被任何國族符號所綁架的台灣,而是有著具體人民生活與社會現實的「台灣」。
對他而言,文學只有回歸人民生活與社會現實,才能有活氣,否則就是死物。而「台灣的」人民生活與社會現實,當然就是「台灣的」特殊性與主體性,不可能從屬於別的地方。
一九四八年,楊逵有如吸飽純氧,氣勢勃發,一再對「台灣文學」發聲,對文學與現實、文學與生活發言。
六月二十七日,楊逵以書信形式,致稿《中華日報》「海風」副刊編輯,編輯落題為〈現實教我們需要一次嚷〉刊載。這篇文章,是楊逵看了杜從、...
作者序
跋 花園女孩懺情錄
這本書,銘刻著超過三十年的精神苦行。
決意出走,連餘光都不留
從一九八一年,我選擇離開大肚山,離開東海花園,離開與阿公相依為命二十年的山居生活的那一刻開始,無法改寫歷史決定的憾恨,翻滾成無法計算的本金加利息。整整三十五年,我的人生是一本龐鉅的債務表,無法逐筆對帳,永遠清償不了。
一九八一年三月九日,已被重感冒侵擾好幾個月的阿公,因藥物引起痰阻塞,併發呼吸衰竭,住進加護病房四天。差不多就在這前後,我填寫大學聯考志願表,從台大填到文化,包括初創立的西子灣中山大學,唯獨避開中部幾所學校,特別是東海大學。
少女楊翠一心想著,終於來到我翻開機會命運的倒數時刻。這一張一定是機會,禁錮二十年的命運,就要離我遠去,終於要結束孤獨、幽閉、窒悶,沒有自由的生活,終於可以飛向夢想的繁麗天空。
大學聯考放榜那一天,我買了報紙查看,輔大歷史系。以分數前後排序,它的前一個科系,東海歷史系,恰好是我的成績落點。意思是說,如果我填了東海歷史系,那就上了,應了阿公的戲(預)言,學校打鐘你再走過去都還來得及。
彷彿玩一場詭譎的遊戲,命運機會,我拋棄命運,義無反顧地選擇了機會。我只是放手一搏,想都想不到,就是那麼剛好,那一張我沒有翻開的命運,恰好是我當時應該留下的地方,這成為我痛悔三十幾年的遺憾。
阿公出院後,與我父母同住大甲。放榜那天,阿公開心地問,啊你有考上東海歷史系無?我回說,我的成績剛好是東海歷史系,但我沒填,我不想唸東海,我不想留在台中。當時,我剛陪阿公在台中參加完一場文學會議,搭公路局回大甲,正走在回家的坡路上,他聽完,一整路都沒再說話。之後兩天,他都不跟我說話。
我並不是不知道他的失落難過,但是,我的眼睛要用來眺望世界,沒有餘光可以閱讀他的憂傷。
「我來幫你寫回憶錄」,祖孫的盟約
一九八一年夏天,我來到夢想的台北。幾乎就從到達的那一刻起,我開始劇烈頭痛。流浪台北四年,頭痛四年。
大學第一個給我寫信,唯一給我寫信的長輩,是阿公。信是稿紙寫的,灰黃粗糙紙張,印著「楊逵用箋」字樣。信上所寫,無非都是日常生活瑣細,他說你第一次離家這麼遠,要照顧自己,交待我,每次出門一定要記得帶錢和鑰匙,尤其是鑰匙,因為東海花園的土角厝沒有鎖,所以我沒有「鑰匙」的觀念,以後一定會經常在「鑰匙」上出問題。他還叫我三餐要吃得營養,吃得健康,不能老是吃麵包、吃泡麵,那都是米糠油做的,有毒,還為我開了三餐食譜,叨叨絮絮。
原來,每次我趁他出門演講不在家時,偷偷吃麵包吃泡麵的事,他都是知道的。我在異鄉展讀,一讀再讀,夜裡捧著那頁稿紙,淚流滿面。即使我連餘光都不曾留下,堅心決意轉身離去,他仍然溫暖地守望我,叮嚀我,憂心我,這個其實一直驕縱任性的小孫女。
然後,我果然老是忘記帶鑰匙,經常被關在門外。然後,大一上學期,我果然狂吃麵包和泡麵,整整吃胖五公斤,褲子都繃出裂縫。阿翠是什麼樣的,阿公一直都是知道的。
回想我與阿公二十年的生活點滴,我就是一個高明的作者,比楊逵還要高明數百倍。我把自己寫進受苦受難的孤女文本中,所有童話故事言情小說中那個被虐受害的可憐公主,都仰望著奇蹟般的救贖,想要放下長長的頭髮,讓王子緣髮攀爬,帶她去到另一個世界,我也是。然而,在那個髮禁的年代,我連長長的頭髮都沒有,唯一翻轉的機會,就是大專聯考。
這個文本寫得深入肌理,連我自己都深信不疑。而其實,我是被寵壞的任性孫女,每次都是我在鬧脾氣,喋喋不休,邏輯清晰思路敏捷口才便給,讓阿公難以招架。或者不想招架。事實是,即使我打破他留在大肚山,終老於東海花園的夢願,他仍以溫暖眼光,守望著我的夢想。
其實,大一還沒結束,我就後悔了,我不適合台北,總是頭痛,總覺無法呼吸。大四那年,阿公借住朋友的房子,在鶯歌山區,一大片別墅的最後一間,我搬去與他同住,通車到輔大上課。
花園女孩與古墓老人,時光逆行,當時我真的以為,祖孫就要重新開始。我已經大四,成績不錯,上過一門台灣史,阿公開始跟我談說他在日治時期、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火燒島的經驗與見證,祖孫倆常談到深夜。他說你學歷史,這些台灣史你都該知道,我說,阿公那我來幫你寫回憶錄好了,我文筆不差,你相信我。祖孫笑得暢快,鶯歌的山靈,都被這誓約震動了。
最後的背離,永遠的背離
然而,少女楊翠的背離,還沒結束。那一年,有一個陳映真的信徒,自稱左派的青年,來到鶯歌,說想為楊逵寫回憶錄。少女最初有些不以為然,楊逵回憶錄有我呢,還輪不到你,繼而卻被青年洋溢著理想主義的氣質吸引。一九八四年,時局破冰,裂縫與希望的光隙,四方綻放,從某些裂縫中,中國的朦朧詩在許多所謂左翼青年之間流傳,我看了北島、顧城、楊煉、舒婷等人的詩作,聽了他們的故事,想像著那就是我夢想的世界。愛情,革命,寫作。而在台灣,我們不必朦朧,我們正在破冰行動。
這場戀情其實還很曖昧,但阿公看得很真切,他沒有給我祝福。一日,他走進我房間,對我說,一見鍾情是不可靠的。就這樣,沒有開場白,沒有前後文。我仰頭看他,冷冷回他,你不懂什麼是愛情。
為此,女孩決心再次出走。我們商量著我要考研究所,阿公很贊同,我告訴他,可是我現在每天通車,車程漫長,車班極少,經常等車就等一個小時,回家都好累,根本沒精神唸書,我想搬到學校後面的貴子路住,也建議他回台中,到三姑媽楊碧家住。
花園女孩施展一貫技倆,祖孫倆就這樣說好了。一九八五年一月底,大四上學期結束,阿公陪我到貴子路看房子,選定一間兩人房,房東就住樓下,安全無虞,他看過後很放心,還幫我付了一學期房租。少女竊喜,老人又輸了,我又如願以償了。
然而,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二日,學期才剛開始不久,故鄉傳來阿公辭世的消息。而我,幾乎是從那一刻開始,踏上此生永遠無法停止的返鄉贖罪之路。
這些年,我總是想著,就是我的任性害死了阿公,害他最後的人生如此流徙,害他破了「食百二」的吉卦。如果我填了東海歷史系,阿公這四年不必流離失所;如果不是我堅決在冬天離開鶯歌,阿公上台北參與會議,就不必如此奔波勞累,風寒侵襲,以致三月十一日返回台中後,次日凌晨就因心臟麻痺而辭世。
如果不是我的驕縱任性,阿公不會離我而去。這樣的罪責感,從一九八五年開始,纏繞著我,超過三十年。
無法改寫的惡夢
阿公辭世後,我跟他一樣,失去東海花園的安頓,開始四方漂泊。我考回東海大學,唸歷史研究所,經常到荒蕪的東海花園,撥開一人高的草叢,看守阿公阿媽的墓園,半日,讀書,懷想。我與左翼青年很快就分手了,當我認知到,有時「理想主義」其實是「法西斯」的別號,而我不願失去思想、行為甚至呼吸的自由。那時阿公已然故去。
之後我到台北,在自立報社工作,結婚生子。一切看似正常之後,在台北都會,夜裡,我開始經歷一段漫長的惡夢旅程。每一場惡夢,都是阿公已然生命垂危,而我急著趕路,要把阿公從死亡邊緣搶救回來。每一次,都是徒勞。
在夢中,我一次又一次,大聲喊著阿公阿公,沿著圳溝鐵橋,拼命奔跑。然而,最後的那一步,永遠都來不及。惡夢與現實的差別,只在於我回到了現場,每一次惡夢來襲,東海花園就更殘破一些,我在現場,眼睜睜看著阿公閉上眼睛,無能為力。
那一段時間,我總是在惡夢的道路上,狂奔疾走,大哭醒來。到最後,我已分不清夢境與現實,甚至寧可惡夢再來,我就可以再出發,把阿公搶救回來。
然而,最終,我總是在路上,永遠只能在路上。我無法反轉時間的標記,無法修改已經翻過的日曆。
有幾次,我確實記得,阿公微笑向我道別,要我乖乖回去,好好生活。然後我哭著喊著,不要啊,我不要啊,像少女時期一樣,驕縱任性,以為撒嬌可以完勝一切。醒來時,陽光從辛亥路賃居處的小窗穿射進來,阿公的身影,幻化於無形。
每夜每夜,我重複走進各種惡夢現場。很想早點進去,不想太快醒來。我以為我可以改寫惡夢,我以為可以在另一個時空,學習楊逵永不放棄的意志,戰鬥、懺悔、贖罪,然後,一覺醒來,陽光清媚,花園裡,草在結種子,花在展顏色。結果,我只是讓阿公以各式各樣更荒謬的情境,再死去更多次而已。
惡夢無法逆襲,正文無法改寫。魏貽君從頭到尾見證了我與惡夢的協商與搏鬥,直到氣力放盡。他說,我們回家吧。一九九一年夏天,一輛十噸大卡車,我歸返母鄉大肚山,距離少女當年的背離,也才十年而已。十年,物非人非,竟能至此,前花園女孩,完全褪去少女容色與心境,而故鄉,也已荒老。
正在回家的道路上
還好,我還是挺像楊逵的。以自我罪責、懺悔,以及和惡夢對決的唐吉訶德精神,從1990年返鄉至今,我走在台灣文學與台灣歷史的教學、研究、寫作、推廣的道路上。這也是另一段與惡夢,與台灣被殖民史、被壓迫史的幽靈對抗的漫長行旅。
楊逵八十歲的人生年輪,完全是台灣百年史的縮寫,他的精神構圖與思想紋理,也因而銘刻了百年來台灣知識份子的某種共相。
楊逵辭世的一九八五年,左右統獨都來搶奪對他的詮釋權,盛況空前。楊逵辭世後三十年,他變得不合時宜,被棄置歷史廊廡一隅,他的思想被裁剪壓制成乾燥切片,他流動的階級關懷,被指成是主張某個特定國族主義的證明。統獨兩派,以他們自己的意識形態,來圈蓋楊逵的思想光譜,或黨同他,或伐異他。做為他無法藏身只能不斷被檢驗的孫女,我也一樣,逃不掉被圈蓋的命運。
無論我的思想如何清楚明確,對統獨兩邊而言,我都是黑五類,政治不正確。其實,他們一點也不在意楊逵做過什麼,核心思想是什麼。但我也不在意自己是黑五類還是紅五類。做為與楊逵共同生活將近二十年,最親近的孫女,我見證了楊逵的生活細節與人格特質;而做為一個台灣文史的專業研究者,我理清了楊逵的思想紋理與精神母體。台灣主體,階級平等,個體自由,社會公義,庶民生活,勞動美學,這就是楊逵的立體浮雕。簡單乾淨,清清楚楚。
這也是許多不同時代的、如楊逵這般台灣青年的共同浮雕。而我書寫楊逵,既是救贖自己的背離之罪,也是我對台灣的此生功課,是我的回家行路。
寫出楊逵的光與影
我想寫出這樣的楊逵。我想寫出如一隻孤鷹,一匹孤狼,既獨行,又努力尋求同志的楊逵,我想寫出他的堅毅、執著、狂野、安靜、浪漫、冷靜,我想寫出他的光與影。我想寫出台灣知識份子集體精神史的光與影。正因為吞入大量暗影,他們所吐放的微光,才能如此質量豐沛,每一道微光,都足以猛爆成為星系。
這本書,十年前就起筆了,寫完後,擲入電腦一隅。我的電腦很像「古物商」的倉庫,數量龐大,分類雜亂,檔名神奇(還有001、002不知所云的),眼花撩亂,連我自己都懶得翻找。
舊稿躺在舊電腦的文件雜檔裡,一躺近十年。而我其實從來都沒忘記,當年我意氣風發誇下海口,說要幫阿公寫回憶錄時,阿公晶亮亮的歡喜眼神。只是,我生性被動,即使如此被動,生活都如陀螺,於是自己的小小心願,就安靜潛藏,讓它化成一抹鬼魅,時不時出來晃一下,暗暗刺擊我的罪責感。
隱隱的,我覺得自己的生命需要咒語,我需要被咒語封印在一處永遠不能抵達終點的道路上。似乎靠著罪責感,靠著還沒清還我任性的債務的罪責感,我才能繼續能量飽滿地向前走。我需要繼續長途跋涉。
因為是惡夢,所以入夢搏鬥,因為封印猶存,才需要打起精神。把債還清,把封印解除,我是否就會失去抗鬥的力量?我隱約有這樣的不安。因此,我任性如昔,任憑舊稿結滿時間的蜘蛛絲。
因緣俱足,感謝加持
我還是不太像楊逵。他永不放棄,而我常想逃離。因此,這本書能夠出版,實在是因緣俱足,必須感謝的人太多。
感謝林宜澐大哥的奪命連環call。兩年前,他就邀約我,寫一部楊逵生命史,我隨口應允。其後,我走渡很長一段生命暗潮,身心俱疲,無力多做什麼。他卻不死心,一直打一直打,剛開始間隔許久,從去年夏秋開始,變成每個月定期打,為了回應他的盛情,我終於說出一個斬釘截鐵的日期。
當然,從這個斬釘截鐵的日期,到今天能夠完成,過程曲折,這其中也不乏花園女孩故技重施,以曖昧話術,渡過連番追討。容我省略數百字,以感謝林宜澐大哥的永不放棄。感謝我的編輯可樂的青春能量,給了很多離學術殿堂更遠,離庶民、離楊逵更近的好點子。素樸,簡單,透明,這不就是楊逵嗎?
謝謝我的至友黃惠禎,她才是楊逵真正的知音。她一字一字校正這本書,錯漏字不說,史料的比對,論述與判斷的疑點,都一一指出。還有新化的康文榮,他是牽引我們回返新化老家的領航員,也幫我從頭到尾校看一遍,特別是關於楊逵早年在新化的史料與事蹟,還提供不少珍貴照片。沒有他們,這本書應該是坑坑洞洞,滿是誤雷吧。
當然,我要感謝「跨世代兩大戰神」的拔刀相助。宋澤萊是一九七○年代頻繁往來東海花園的文學青年,當時,阿公對我談戀愛一事甚為苦惱,請宋澤萊來開導我,不過他好像也不怎麼會開導少女。宋澤萊退休後,重返校園去讀中興台文所,我轉任中興時,特別拜託他,別來修我的課,因為「台灣文學真人實景」坐鎮課堂,我還怎麼講下去?何況他手中還握有我不少八卦呢。不過他還是來了,上課討論交作業,比誰都認真。
而朱宥勳則是新一代文學戰神,「威名」我也頗有所聞。其實,我們是有因緣的。那一年,兒子魏揚說,有個叫朱宥勳的新秀作家,是他的清華友人,要住到花蓮來,問我手中是否有工作可以給他,我剛好有一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就請宥勳幫忙。其實我的計劃事務不多,主要是報帳買東西,宥勳做得很好,我有時覺得很對不起他,一個新秀作家,卻來替我做這些繁雜瑣事。
他還幫我整理研究室,將書籍分類歸位,並且清點研究室書冊,編寫一張書目清單。我其實很想告訴他,宥勳,這些書只是我所有書的二十分之一,然後我這個人亂七八糟的,這些書說不定明天就不在現在的位置了,而且我也說不準什麼時候能夠再歸位。但是,看著那一張清單,我捨不得說,也不敢說,我以為像宥勳這樣秩序嚴謹的人,我沒好好歸位這件事,肯定會讓他很困擾。(後來聽說其實他跟我一樣無序,原來當時他是努力敬業啊)。
那一張書目清單,現在還躺在我的電腦裡,而書架上的書,早已亂了序,書目與架上書籍,像是兩回事,但我仍捨不得刪去清單檔案。
我知道他們是兩代戰神,能量飽滿,爭議不少。這一點,還真的很像楊逵,那種執著的、孤狼般的性格,那種無論寵辱笑罵,都勇往直前,永不放棄的戰鬥身姿。
我很感謝他們的文字加持。《永不放棄》這本書,因而成為我們,楊逵、宋澤萊、楊翠、朱宥勳,跨越四個世代台灣知識份子永不放棄的一則新寓言。
跋 花園女孩懺情錄
這本書,銘刻著超過三十年的精神苦行。
決意出走,連餘光都不留
從一九八一年,我選擇離開大肚山,離開東海花園,離開與阿公相依為命二十年的山居生活的那一刻開始,無法改寫歷史決定的憾恨,翻滾成無法計算的本金加利息。整整三十五年,我的人生是一本龐鉅的債務表,無法逐筆對帳,永遠清償不了。
一九八一年三月九日,已被重感冒侵擾好幾個月的阿公,因藥物引起痰阻塞,併發呼吸衰竭,住進加護病房四天。差不多就在這前後,我填寫大學聯考志願表,從台大填到文化,包括初創立的西子灣中山大學,唯獨避開中部幾...
目錄
推薦序 一本絕好的台灣青少青年啟蒙書 (國家文藝獎、小說家/宋澤萊)
推薦序 寫歷史,以及寫自己 (小說家、文化評論者/朱宥勳)
序曲:少年寄來的一封信
少年楊逵──從大目降出發
打開新窗口──留日時期
回返母鄉──青年社會運動者登場
為黑暗世界打光──日治時期楊逵的文學行旅
一個台灣作家的「祖國」經驗
火燒島進行曲──綠島監獄時期
重返島鄉,築夢石頭山
我要再出發──七○年代楊逵青春重現
尾聲:我有一個夢
跋 花園女孩懺情錄
附錄 楊逵〈我有一塊磚〉
推薦序 一本絕好的台灣青少青年啟蒙書 (國家文藝獎、小說家/宋澤萊)
推薦序 寫歷史,以及寫自己 (小說家、文化評論者/朱宥勳)
序曲:少年寄來的一封信
少年楊逵──從大目降出發
打開新窗口──留日時期
回返母鄉──青年社會運動者登場
為黑暗世界打光──日治時期楊逵的文學行旅
一個台灣作家的「祖國」經驗
火燒島進行曲──綠島監獄時期
重返島鄉,築夢石頭山
我要再出發──七○年代楊逵青春重現
尾聲:我有一個夢
跋 花園女孩懺情錄
附錄 楊逵〈我有一塊磚〉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