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文化的創造者」,這是上帝對每一個人的呼召。
提到文化,一般人往往會認為要像梵谷燃燒生命作畫,像披頭四創作經典流行音樂,才是在創造文化。但可曾想過,歐姆蛋、高速公路、每天吃的晚餐、使用的語言,其實也都是文化的一部分?透過這些日常生活的「平凡」事物,我們一次一次地參與在文化創造當中,形塑著世界的樣貌。
現任《今日基督教雜誌》編輯柯羅奇,本著媒體人對社會與生活的深入觀察,以及多年的研究思考,他發現:每個人都可以是文化創造者,其實正是聖經一再述說的故事。從創世記開始,上帝就是一位「文化總監」,為人們勾勒出「文化生活」白皮書;整本舊約,是以色列人執行「文化工程」的全紀錄;到了新約,祂更差派自己的愛子耶穌,親自示範什麼是「文化創造」,挑戰當時最具權威的聖殿文化,以實際行動重組社會階層的文化界線,最後更透過復活所代表的盼望文化,勝過羅馬政權所代表的暴力文化。
便是這些聖經故事,為我們指出了一條文化創造之路。原來,上帝呼召人們來追隨祂,最終的目的,是希望在這世界建立屬祂的文化。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創造文化的潛能,端看自己是否願意為主所用。
就讓《創造文化》打開你我的視野,在這個充斥著物質文化、消費文化、商業文化的世界中,看見另類國度文化的可能性,與一群志同道合者,帶著愛與盼望在文化中耕耘和創造,為世界帶來更多的祝福。
作者簡介:
柯羅奇(Andy Crouch)
曾在康乃爾大學研究古典文學,在波士頓大學神學院以最優等的成績取得神學碩士學位。喜歡學生工作,在哈佛大學擔任校園基督徒團契的校牧十年之久。
大部分時間,他是和文字共舞的編輯人。曾為了志在創造文化的基督徒新興世代,於一九九八至二OO三年間,擔任《再:生》季刊(re: generation quarterly)的主編;現任《今日基督教雜誌》(Christianity Today)執行編輯。另著有《扮演上帝:贖回權力的禮物》(暫譯,Playing God: Redeeming the Gift of Power)、《剛強與軟弱:擁抱愛、冒險、真正昌盛的生命》(暫譯,Strong and Weak: Embracing a Life of Love, Risk and True Flourishing)。他的文章也發表於《華爾街日報》,以及數期的《最佳基督徒寫作》(The Best Christian Writing)和《最佳屬靈寫作》(The Best Spiritual Writing)。除了文字,他還涉足影像,身為「這是我們的城市」(This Is Our City)的執行製作人,從事製作紀錄片、報導以及文章寫作,主題則是「致力於所處城市的繁榮發展」的基督徒。
他重視世界觀,卻知道改變文化是透過實際行動。不僅在富勒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開拓基督徒的文化視野,又服事於意克達集團(Equitas Group)慈善組織董事會,協助終結海地與東南亞的童工剝削。同時也是國際公義宣教組織(IJM)機構的資深董事,以及坦伯頓基金會(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顧問群的成員。
推薦序
導論
孩童的本質是純真,青年的本質是覺醒,成人的本質是責任。本書是寫給即將肩負起文化責任的人們及基督徒群體。
這幾十年來,青年事工在許多美國基督信仰群體最蓬勃發展的──即便看來這些群體的工作像是在服事成人。正如許多有流行意識的青少年,我們的目標和他們的目標類似,就是文化覺醒(cultural awareness)。我們對周遭的文化已致上了最大敬意: 細細研究,而且多有模仿。我們花了無數的時間(通常都是令人愉快的時光!)在「參與文化」──我們在教會以外找尋神仍在這世界中的痕跡,也意外成功地找著了一些;但也看見常存在同一個世界中的空虛,且經常多得令人沮喪。確實,參與文化的渴望──聆聽它、向它學習、批評它的同時亦肯定它,是近幾十年來最具盼望的發展之一。
我們的青年事工出奇成功。福音運動中許多最具影響力的領導者,他們事奉都是由「青年歸主協會」、「學園傳道會」、「青年專職事工」(Youth Specialties)、「校園基督徒團契」(InterVarsity Christian Fellowship)等許多這類的教會機構開始。我們當中某些最出色的教會,也是從青年小組開始發展。最近幾年,在大專學生及青年人中,更湧現一股浪潮,將信仰的火熱與他們所熟悉受媒體浸潤的青年文化(挾著大筆的傳媒製作預算)結合起來;有些教會似乎直接從Youtube和BoxOfficeMojo.com網站擷取片段,當作每月的系列講道。而我亦是因著這類的文化性事工,而成為現在的我(我花了十五年的歲月在那些脈絡情境下服事)。
但青年事工之後呢 ?當我們說不該只是在文化上有意識,更應在文化上當責時,到底是什麼意思 ?何謂不僅是個文化消費者,甚至不只是文化批判者,而是文化創造者?我們方才重拾的文化覺醒,意味著我們不像早先的世代,會對把信仰與「屬世」活動分開感到滿意。我們希望我們的生命──生命的全部,都因著福音而帶有影響力。但這究竟是什麼意思?
本書嘗試要為我親愛的基督徒弟兄姊妹,指出一個嶄新卻又是非常古老的方向,用以了解我們在文化中的呼召。我希望能提供各位新的語彙、新的故事,以及一組新的問題。
首先,之所以需要新的語彙,是因為我們談論文化的方式──關於它如何運作、如何改變、如何影響我們以及我們盼望從中獲取什麼,這些經常是言不盡意的。我們只說「文化」(the culture),但文化事實上永遠是許多文化(cultures),是複數形:充滿了多元性、多樣性和歷史。當我們討論文化時,好像把它看作主要是一套理念思想,但它主要卻是一些有形有體的產品。我們會說要「參與」、「影響」、和「轉變文化」,但最為鑽研文化的人,實際上反倒往往會強調我們是如何被文化改變。如果我們真的要在文化中成為負起責任的代表,便需要學習新的方式來講述我們正在做的事。
當然,我在本書中很少提供真正新的東西。第一部分大量借重了社會學,社會學已經發展出強大的工具,來理解這個最獨特也最複雜的人類現象。(文學批評家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觀察到,在英文裡,「文化」已是繼「自然」之後第二複雜的詞,而這並非什麼安慰人的話。)真為我們這些說話直白的美國人感到悲哀,大多數社會學裡具開創性的著作,都明顯帶著社會學中心思想最初成形時所使用的德語,它那絕不會造成誤解的特徵。而試圖要將這些專家所用的語言翻譯出來時,我其實是興高采烈的,涉足許多學者所悉心照料的花園,但當他們望見我其實是在試著簡化時,必定會驚恐萬分。因此特別一提,在我的附註裡所引用,和在致謝中所提及的那些社會學家,都不應為我的拙劣負責。即便如此,我仍舊希望我掌握了某些根本的想法:基督徒在這世界中,需要更謹慎,也更具創造力。
在第二部分中我將提出一個新的故事,或者更精確地說,是重新解讀一個極古老的故事:這是由聖經從起初的章節,直至那令人意外的結局,所講述的文化的故事。
近來,基督徒似乎已經忘了如何把聖經的故事,描述為一個既是真實揭露了神在此世界臨在的故事,也是一個反覆與歷史現實交錯的深沉文化產物。自由派基督徒因有著歷史批判的裝備,便依著聖經的文化脈絡,把聖經的要求俐落地拆解了;而福音派基督徒則常在捍衛聖經的神聖啟示時,卻忽略了它的文化意義。
我絕非近年來第一個重新以文化的角度來解讀福音的作者。我們相信重新發現福音的文化脈絡,絕不會使它失去那在我們之上、在我們之先、超越我們自身的福音本質,事實上重新發現福音的文化脈絡,正是它之所以成為賜予我們的純全好消息的關鍵。在這方面,使我獲益最多的,莫過於許多改革宗社群的思想家,他們都追隨了荷蘭政治家該柏爾(Abraham Kuyper),呼籲基督徒肩負起文化責任。我嘗試要在附註中將功勞歸給一些代表性的思想家,但恐怕對於那些到日內瓦或美國大湍市(Grand Rapids,譯註:城內有一凱波爾神學院)朝聖次數多過於我的人,在他們眼裡,我這樣做是太過簡化。
最後,我想要提出新的一些問題,是關於我們的呼召的。我們究竟是被呼召要在這世界做什麼?我們是受召去「轉變文化」還是「改變世界」?倘若我們要成為文化創造者,那麼究竟該從何處開始?我們如何面對權力,這個在所有文化現實中最困難的部分,又如何面對權力分配不均,這個無以迴避的問題?
尋求以簡易七步驟便想要有所文化影響力的讀者們,可能得另求高人──因為我恰巧不相信有什麼持久的事物是容易的。要成為一個文化創造者,我們最需要學習的,正是我們人類覺得最難學習的:我們的呼召,從起始到末了,都是一個禮物 (gift)。我們的時代最需要的,是嚴肅看待耕植與創造文化,卻又能輕鬆自在去耕植與創造文化的基督徒──這些人不會不顧一切試圖改變世界,卻仍每早醒來都渴望去創造。
我們做事,最糟糕的可能是遵循那耳熟能詳的建議:帶著萬事都仰賴於神的信念來禱告,以萬事都取決於你的信念來努力。不是的,我們需要成為相信萬事都取決於神而努力的人──因為萬事的確都仰賴於神,也因為這就是最好的消息。我們是為了一個慈愛且有著無盡資源的創造者、救贖者及維繫者工作,確實是在祂的生命以及能力中工作。我們必須清楚知道自己是有限的,「一切也取決於我們」這樣的想法,會驅使我們直接去禁食,並戰兢禱告。我很感恩,在創造本書這個微小文化物品的過程中,我已同時分嚐了這樣的工作,這樣的禱告。
˙˙˙
我希望大多數的讀者,能與另一人共讀本書。文化最神祕也最美麗的部分之一,正是它必須是與人共享的。我能隻身走入曠野,有時我也應當如此。但在文化之中,我絕不是獨自一人。那些在我以先創造了文化,並與我分享的人們,我總有他們相伴;我也絕不可能甩開對後人的責任,因我將以某種或好或壞的方式,移動他們的可能性視域。
我希望朋友之間能共讀本書,開始展望他們之間的友誼,不只是相容的個體間的陪伴關係,更在他們生活、學習、工作與玩樂的地方中,帶來可能轉變的夥伴關係。
我希望家人之間能一起閱讀本書,他們發現儘管在這個科技與名流當道的時代,家庭看來是如此微不足道,它卻仍是文化的中心,是我們當中大多數人被呼召去耕耘與創造的首要之處。
我希望教會之間能閱讀本書,選擇那條有風險的路,頌揚那些雖未走入「全職事奉」,卻全職在他們自己的文化舞台上服事基督的會友。
我希望那些具有明顯文化權力的人能閱讀本書,發現神使他們擁有如此權力的旨意為何。我也希望那些在這世界中感覺渺小、被忽略的人,能發現神有偉大的事,要他們去進行,並且他們沒有被忽略,反而是祂計畫的中心,是祂所安排的意外結局中的英雄。
一本談論文化的書,很可能不知怎地就成為一本談論我們自身的書──關於我們做什麼、成就什麼、我們的抱負、夢想和計畫。
我希望當你看完這本書時,會發現文化最終並非關乎我們,而是關乎神的。
導論
孩童的本質是純真,青年的本質是覺醒,成人的本質是責任。本書是寫給即將肩負起文化責任的人們及基督徒群體。
這幾十年來,青年事工在許多美國基督信仰群體最蓬勃發展的──即便看來這些群體的工作像是在服事成人。正如許多有流行意識的青少年,我們的目標和他們的目標類似,就是文化覺醒(cultural awareness)。我們對周遭的文化已致上了最大敬意: 細細研究,而且多有模仿。我們花了無數的時間(通常都是令人愉快的時光!)在「參與文化」──我們在教會以外找尋神仍在這世界中的痕跡,也意外成功地找著了一些;但也看見常存在同...
作者序
自序
創造文化是個充滿風險的事業。你一旦把文化產品射入世界,事情的走向便不再是你所能知曉的。說出版一本書就像把一個孩子生出來,已經是句陳腔濫調(而且似乎大多被男性作者所用)。我倒覺得這比較像是把小孩送進大學念書。你已經在這個屬於你的創造上投資了好幾年的生命,它也帶著你特有的印記和形像,但現在它要自己走進這個世界了。你緊張地等著,看它是會讓你(和其他人)高興還是失望,但從現在起,這些結果多數是在你的掌控之外的。
我會寫《創造文化:世界潮流中的福音新呼召》,是因為感覺到討論「參與文化」所用的語言,更別說「文化戰爭」了,遠不能描述我們身為基督徒的,在這個世界上所應該要做的事和所要成就的存在。我也感覺到,大多數的教會都忽略了文化在聖經故事以及福音裡的中心意義。
之前我並不敢奢望這本書能夠像現今這樣獲得如此慷慨和熱切的回應。最令我興奮的是,它竟能激勵出其他的創造文化的行動,我也為著自它出版以來我所因此結交的新朋友而感恩。寫這本書最棒的地方,就是能夠發現我們正處在召命(vocation)與人類發展的相關主題的大復甦之中,這些主題並不是單薄的福音代替品,而是福音的豐富向度。能夠見證這樣的復甦,並以此書在些許地方幫上忙,是我此生最大的歡喜之一。
在令人開心滿足的回應中,也有一些是重要且叫人謙卑的批評。有些朋友指出,當我急著傳達文化是如何具現(容我用incarnate「成為肉身」這個詞)時,有時會過分輕易地讓某些特定的產物代替了組織制度(institutions)較複雜的實在,也就是人類行為和信仰的深沉結構。的確,若文化產物失去了與這些體系的連結,便會被削減到只剩下最稀薄的考古學意義,好像從古墳塋中所挖掘出的圖騰,我們只能模糊地揣測出這些物品對其創造者的意義。我的下一本書《扮演上帝》(Playing God,暫譯)有一整個部分被用在組織制度的討論上,因為假如你只讀了《創造文化:世界潮流中的福音新呼召》,它們確實是比你所能想像的還要重要。
本書第二個令部分人士不滿的地方,是它的平民主義──它缺乏對於文化菁英階層的注意。如果我沒有誤會,隱藏在這些批評的背後似乎是一種恐懼,害怕本書可能會鼓勵過多的文化創造,且是由錯誤的人所創造的,也就是那些既無準備和天分,又無抱負從塑造了真正有影響力且有價值的文化財貨的「中心」來進行文化創造的人。這種平民在文化創造力上的過剩,可能會使得文化菁英的工作更加困難,或是使基督徒無法專注於他們呼召之一,也就是要更嚴肅地投資在最有影響力的文化組織的這個呼召。
我希望沒有讀者讀完此書後,會以為劣質或輕率的文化創造就能滿足我們身為基督徒──或是人類──的呼召。我們是被呼召要協助塑造「列國的榮耀與尊貴」的,而這應該要激發出一種敬虔的抱負,在恩典所帶領我們抵達之處盡我們最大的努力。
但身為一個基督徒,我對於文化所持的盼望並不安於只企及文化影響力的「中心」,部分的原因是我曾近身看過那些高居於中心的人們。我為了那些在菁英組織中生活和工作的朋友們(更別說是我的妻子了!)而心存感謝,我也為他們在這些重要的文化資產源頭的發展上所做的委身歡慶。而且事實上,當我細看整個偉大的救贖歷史時,我注意到「菁英分子」無可避免要涉入其中──法老的女兒和法老自己,彼拉多和該亞法,腓力斯和非斯都,睚魯和他十二歲的女兒。但我也注意到那些無人會稱之為「中心」的人們持續的參與──被征服的猶太人民,其跟隨者可以輕易地因為他們濃厚的地方口音而被認出的拿撒勒人,那名為呂底亞買賣紫色布疋的商人,名為阿尼西謀的逃奴,以及那患了十二年慢性病的無名「女兒」。
如果你想要改變世界,大體說來,你應該要爬上那領你至菁英影響力的階梯上。但大體說來,我們不是要來改變世界的。事實上,好消息是這個世界已經被改變了,用一種特別且令人驚奇的方式。神的道路不是我們的道路。祂所要我們創造的文化,比起我們自己的野心所能測度的,無疑地會更具影響力,也更具邊緣性。
值得一再重覆的是:關於文化的好消息,是文化最終並非關於我們,而是關於神的。深願你能感覺這本書所傳遞的這個好消息,也深願你的生命和工作,能如這本書的生命使我驚奇一般地,使你驚奇。
自序
創造文化是個充滿風險的事業。你一旦把文化產品射入世界,事情的走向便不再是你所能知曉的。說出版一本書就像把一個孩子生出來,已經是句陳腔濫調(而且似乎大多被男性作者所用)。我倒覺得這比較像是把小孩送進大學念書。你已經在這個屬於你的創造上投資了好幾年的生命,它也帶著你特有的印記和形像,但現在它要自己走進這個世界了。你緊張地等著,看它是會讓你(和其他人)高興還是失望,但從現在起,這些結果多數是在你的掌控之外的。
我會寫《創造文化:世界潮流中的福音新呼召》,是因為感覺到討論「參與文化」所用的語言,更...
目錄
感謝
自序
導論
第一部 文化
第一章 可能性的視域
第二章 文化世界
第三章 拆毀、科技與改變
第四章 耕耘與創造
第五章 動作與姿態
第二部 福音
第六章 園子與城市
幕間休息
第七章 萬國中最小的
第八章 文化創造者耶穌
第九章 五旬節之後……
第十章 ……直到啟示錄
第十一章 榮耀的不可能
第三部 呼召
第十二章 我們為何不能改變世界
第十三章 神的足跡
第十四章 權力
第十五章 群體
第十六章 恩典
後記 《畫室》
附註
延伸閱讀
索引
感謝
自序
導論
第一部 文化
第一章 可能性的視域
第二章 文化世界
第三章 拆毀、科技與改變
第四章 耕耘與創造
第五章 動作與姿態
第二部 福音
第六章 園子與城市
幕間休息
第七章 萬國中最小的
第八章 文化創造者耶穌
第九章 五旬節之後……
第十章 ……直到啟示錄
第十一章 榮耀的不可能
第三部 呼召
第十二章 我們為何不能改變世界
第十三章 神的足跡
第十四章 權力
第十五章 群體
第十六章 恩典
後記 《畫室》
附註
延伸閱讀
索引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