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戰役概況
公元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四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成立後的第二十四天,乘勝追擊蔣介石、國民黨軍的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第十兵團二十八軍,在福建省廈門、金門兩島海域之間,奉命發起了作為解放臺灣前奏的一場戰役,史稱「金門戰役」登陸作戰。
時任金門戰役登陸作戰前線指揮的解放軍二十八軍代軍長蕭鋒,指揮所屬八十二師二四四團(加強二四六團三營)、八十四師二五一團,以及隸屬蕭鋒指揮的二十九軍八十五師二五三團,共計三個多團,以木船、舢板、漁船和簡易渡海工具等,分別從福建的蓮河、大嶝島、後村等地,向金門本島發起了登陸作戰,於該日當晚二十四時至次日凌晨二時,各登陸作戰部隊分別在金門本島的瓊林、蘭厝、林厝、古寧頭等地強攻登陸成功,並在海灘建立了攻守陣地和後備部隊的登陸場。
由於首批強攻登陸的船隻,被國民黨軍海、陸、空強大的立體砲火全部摧毀或焚燒,沒有一船一板得以返回大陸,後方原有的二百五十餘艘船隻,又被第十兵團司令葉飛調往閩西等地運糧,原作戰計劃中的「第二梯隊」三個團後續登島部隊,因為沒有任何船隻可供運送,致使已經成功搶灘登島的三個團,只能困守在金門島上,孤軍與十倍於自己的國民黨軍浴血奮戰。
在沒有任何後方兵力增援、沒有彈藥補給、沒有糧食的情況下,登島的這解放軍三個團九千零八十六名將士(內含船工、民夫三百五十人),在國民黨軍飛機、軍艦、坦克戰車立體的日夜強大火力反攻下,苦苦鏖戰了三天三夜,最終,彈盡糧絕,大部分壯烈犧牲,一部分被俘。
金門戰役登陸作戰,至此失敗。
由此,拉開了大陸與臺灣、共產黨與國民黨在海峽兩岸之間的對峙。從大陸解放軍「再戰金門」準備,到臺灣、金門國民黨軍對大陸的不斷襲擾與破壞;從國共兩黨軍隊圍繞金門展開的「島嶼爭奪」互為勝敗,到蔣介石依托金門而有的「反攻大陸」;從美國插手臺灣事務、意圖分裂中國,到毛澤東決策萬砲齊發「砲擊金門」;從臺灣不斷出現的「一邊一國」「一中一臺」,乃至於「獨立」分裂勢力抬頭,再到後來大陸「飛彈」的遏制,這場始終未曾停歇、曠日持久的對峙,就這樣在海峽兩岸之間,自金門戰役後被整整延宕六十五年。
金門戰役性質
金門戰役登陸作戰的失敗,對於大陸呱呱墜地的新生「中華人民共和國」來說,是一場顯得略有些「不吉祥」的敗仗。所謂「勝者王侯敗者寇」,已然「王者」的大陸中國共產黨人及其解放軍,以摧枯拉朽的方式取得「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勝利,並建立了自己的中央政府。在如此巨大的成就面前,「為尊者諱」,這場小小的金門戰役,即被頗為微妙地在解放軍軍史與戰役的敘述中,稱之為「失利」,而非「失敗」。
但是,作為金門戰役中反登陸作戰勝利一方的蔣介石與國民黨軍隊而言,這場戰役,讓潰敗到臺灣、金門的國民黨以及「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國民黨政府,得到了喘息。蔣介石、國民黨軍隊正是憑藉著這場金門戰役反登陸作戰的「大捷」,從此在臺灣、金門、澎湖等島上得以偏安一隅,國民黨政府得以孤懸海外,與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分庭抗禮。
因此,金門戰役被蔣介石及其殘存的國民黨軍,視為一場關乎著「大陸之中華民國」與「臺灣之中華民國」命運關鍵的一個轉捩點。
「中華民國」自一九一一年推翻清朝封建帝制在大陸立國,至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共產黨人在大陸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歷經了三十八年曲折。其間,由國民黨蔣介石掌握了政權。最終,這個政權喪失了大陸遼闊國土、殆盡了五百萬軍隊。它看似氣數已盡,但在金門戰役登陸與反登陸作戰之後,卻因為這扇小小的「金門」掩蔽,不僅使其潰敗到臺灣的國民黨敗將殘兵們,撿回了些許顏面,更讓這個已經頹廢、糜爛、幾將傾覆的大廈,由「金門」而在「臺灣」涅槃般地重獲新生。
以親身參與了金門戰役反登陸作戰的國民黨第十九軍軍長劉雲瀚的話來說:
就作戰規模而言,在近代戰史上,不過像滄海中一個小小的漩渦而已,即以我國民革命軍以往的輝煌戰績相比,也是小巫見大巫。但就其發生之時間而言,則風雲際會,恰在我國運瀕臨存亡絕續之時。
親歷者對這場戰役的切身體會,當然也給了潰敗到臺灣的蔣介石政府及其治下的國民黨軍隊和今天的臺軍,在無奈之餘有了足夠的理由,讓蔣介石把金門戰役看成是:
大陸之中華民國,到臺灣之中華民國的奠基石。
將發生在「金門島」上這場反登陸作戰的勝利,看成是:
使我政府在臺灣基地站穩腳跟之起點……影響國運之戰。
而蔣經國則將金門戰役反登陸作戰所獲得的勝利,看成是:
轉敗為勝,反攻復國之「轉捩點」。
無論從戰略上,還是為穩定人心、鼓舞士氣、平復一鍋粥似的臺灣軍民情感,以及在對國際宣傳需要上,一路潰敗到臺灣的國民黨和蔣介石,都視這場極不易得的「轉捩」之戰是與共產黨決戰的一場空前的「大捷」。
金門戰役自此成了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國共兩黨、兩軍圍繞著「金門」這座小小的島嶼,為了各自的信仰和意識形態下的「一個中國」歸屬,所發生的一系列兵戎相見與生死角逐,自一九四九年十月後被延宕下來,歷經六十五年而至今未見結束,使這場金門戰役成為一場中國五千年來所未見,世界戰爭史上所未聞的曠日持久的「戰爭奇葩」。
退守臺灣割據一方的國民黨「中華民國」,在大陸以外的孤島上偏安一隅,而未敢「獨立」的現實,除了臺灣與大陸歷來同屬「一個中國」的理念外,更重要的是,因為有連接「大陸」與「金門」的這塊「跳板」,而不滅於蔣介石、國民黨乃至於臺灣子民們心目中的「反攻大陸」的念想與「收復失地」的決心。故蔣經國說:
金、馬是我防衛台、澎的兩隻眼睛,是反攻大陸的兩隻拳頭。
其「反攻大陸」的本質,仍然是蔣氏父子血管裡流淌的炎黃子孫血脈,和耿耿於心那割捨不了的「中國一統」情懷。
大陸在金門戰役當中所使用的不管是登陸作戰還是隔海砲擊,乃至幾十年持續不斷的飛彈恫嚇,實乃是兩岸隔絕、在「和平」倡議窮盡了它的一切手段之後,所做出的無奈之舉與選擇。其本質,也仍然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兄弟情,以及兩岸炎黃子孫都具有的「大一統」觀念。
金門戰役發生地
金門戰役發生的地點,在中國福建省金門縣這一區域內。其地理位置在福建東部的廈門市與臺灣省之間,大陸東南沿海滬港(上海至香港)航路中心之東經一一八度二十四分,北緯二十四度七分,以其自然環境形成的大小十二個島嶼所拱衛「金門本島」的諸島上。
「金門」之名的來歷,始於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年(一三八七),其說有二:
金門島孤懸大海之上,屢為海盜侵犯肆虐,時江夏侯周德興屯戍海疆,抵禦倭寇,故置千戶所於該島。金門由此內捍漳廈,外制臺灣本島與澎湖列島,望其「固若金湯,雄鎮海門」而有「金門城」;
以「金門」最大的本島呈東西兩頭大,中間窄小「形似金錠」而有「金門」之形象比喻。
金門本島是福建省的第三大島嶼,東西長約二十公里,南北最寬處大約十五點五公里,中部狹窄處僅三公里,又稱之為「大金門」,面積為一百三十一點七平方公里;次島為「小金門」,又稱烈嶼,面積為十四點六平方公里;島嶼群有大擔、二擔兩個並列於東西;大嶝、小嶝坐落於南北,另有幾個附屬小島。
金門島距離大陸最近處約五點五海里。屹立於臺灣海峽,東北面與大陸的晉江,北面與南安、同安相望,西面與廈門和龍海縣一水相隔;最近處為馬山至角嶼僅二千三百一十米。金門東面距離臺灣本島基隆港一百九十八海里,距高雄縣一百六十海里,東南距澎湖八十二海里。
金門本島內,北部有太武山,突起於東部,縱橫三公里至六公里,最高處海拔二百四十七米。西部漸低,沿海地勢轉平。東部有鳳山、塔山;南有雙山、長安山、菽蒿山、雙蓮山、太文山、獻台山;西有茅山,西北有虎山、獅山、金山,均為起伏之丘陵。金門縣城的治所,即坐落在該島較為平坦的西部。
金門戰役登陸作戰的早期具體位置,在大嶝和小嶝等小島嶼;金門本島的登陸與反登陸,在金門本島西部由東往西的蘭厝、瓊林、后沙、壟口、東一點紅、觀音亭山、安岐、西一點紅、西浦頭、林厝、北山、南山一線之間;金門戰役延宕期間隔海作戰的「砲擊金門」等地點,則覆蓋了大小金門、料羅灣港等金門島內全部的軍事設施所在地,其最激烈與最殘酷的地點有:
「古寧頭」:金門戰役登陸與反登陸作戰,世人以其地名來命名這次戰役,可見該地是國共兩軍戰鬥發生最激烈的戰場之一。它的區域包括南山、北山、林厝、西一點紅(又名西勝山)及古寧頭斷崖一帶。登陸作戰的解放軍第二十八軍二四四團大部,在此搏殺最烈並直至殞歿,其他各團後亦在此一線建立堡壘堅持、固守待援時間最長。
北山:解放軍第二十九軍二五三團登陸後,先後在該地北山村入口處的一棟石砌古洋樓房內,建立了臨時指揮所,並堅守了三天兩夜,直到彈盡糧絕、人俱陣亡。
林厝:是登陸與反登陸作戰國共雙方軍隊攻防「肉搏」廝殺最為慘烈的地點。
西一點紅:是解放軍第二十八軍二四四、二五三、二五一諸團原登陸地,因為受到大風影響,沒有在原地點壟口登陸,最終漂至東一點紅與西一點紅之間的沙灘,解放軍登陸船隻在沙灘擱淺後,被島上國民黨守軍全部焚毀、並切斷解放軍海上撤退的地點。
古寧頭斷崖:一個對解放軍第二十八軍登陸部隊極不吉祥的地名,在古寧頭西北角海岸。金門戰役登陸與反登陸的最後一天(十月二十七日),解放軍登陸部隊被打散後,尚有一千三百餘人集結於此堅持戰鬥,終因地形狹小,沒有施展的餘地,犧牲三百餘人後,其餘全部於此斷崖被俘。時至今日,此海岸金門守軍仍遍佈有水雷。
南山:在金門戰役延宕時期「九三砲戰」和「八二三砲戰」隔海作戰的「砲擊金門」戰鬥中,落彈最多、國民黨守軍損失最為慘重的地域之一。
太武山:是金門戰役延宕時期「砲擊金門」讓蔣介石最為揪心、連損三位將軍─趙家驤、吉星文、章杰,二名美國軍事顧問,讓時任臺灣的「國防部長」俞大維在此僥倖撿回一條性命的地區。
湖南高地:金門戰役國民黨軍胡璉部第十八軍高魁元的軍指揮所,在安岐與頂堡之間,也是胡璉從李良榮手中接過指揮「金門反登陸作戰」指揮權、並在此進行全面反擊解放軍登陸部隊的所在地。
西埔頭:在東起安岐、北起林厝,西至湖下的包圍之間,是登陸作戰最激烈的場地之一,國民黨守軍第十九軍四十二團團長李光前,即在此與解放軍展開反登陸作戰時,被槍彈擊中陣亡的地點。
蔣介石及其國民黨軍隊在廈門島已經丟失的嚴酷現實面前,自覺再不能喪失「金門」這個戰略地位重要的前哨,遂決定派重兵、傾全力死守這扇屏藩護衛臺灣本島的「金門」。蔣介石並說:
無金門,便無臺澎,有臺灣,便有大陸。
為了確保這扇不倒的「金門」,給臺灣本島戰略縱深預留出足夠的警戒線和屏障,這才有了不惜一切代價「挫敗共軍之行動」,而獲「金門大捷」的勝利,才有了後面以「金門」為跳板的「重要的反攻基地」之前沿。
一九四九年十月,在解放軍第二十八軍已經奪取了金門縣(今屬南安市)的大嶝、小嶝島嶼之後,二十四日解放軍發起了對金門本島的登陸戰,其目的,即在於:奪取金門,解放全福建,並建立爾後攻擊臺灣之基地。
對於即將登陸作戰的「兄弟部隊」來說,是「奠定進攻臺灣之基地」,最終達到「解放臺灣」的目的所必須完成的任務。因此,這個「奠定基地」的任務,說白了,若不佔領金門本島,就無從「進攻臺灣」。為此,解放軍第三野戰軍在此刻提出的口號,亦充分體現了這一戰略目的:
一、打下金廈,解放全閩;二、打下金門,為兄弟部隊,奠定進攻臺灣之基地;三、打下金門,為人民立功勞;四、打下金門,保證海上交通。
由此可見,金門戰役的發起,對於「解放臺灣」來說,是肩負此任務的第三野戰軍所必爭之地,是其首要殲滅的「當面」之敵,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為了「解放臺灣」而亟待解決的一場戰役,是打響「解放臺灣」的前奏戰。
但是,我們今天在這裡討論的這場金門戰役,以及國共兩黨發生在這座「金門島」上延宕的所有戰役與往復戰鬥,雖戰場仍然只是這個戰場,但在這個古戰場所發生的新金門戰役,則是在光陰歲月的延宕中,在毛澤東與蔣介石兩人的共同「攜手」下,演繹出的一場前所未有、具有二十世紀新政治理念與新軍事思想、具有現代意識的全新戰役。故蔣介石退守臺灣後,不僅把金門當作了「反攻大陸的跳板,自由世界之前哨」,更是將金門的「重要性一如歐洲之西柏林,金門在中華民國之手,而且控制廈門港之進出,正如一瓶塞,塞住了共匪的侵略」,這些言辭,透露出「金門」不管是對於臺灣的蔣介石,還是大陸的毛澤東,都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意義。
而「砲擊金門」「絞索政策」及後續的「紐帶政策」等,都從各自不同的側面,體現出毛澤東與蔣介石這二者所具有的「新戰役理念」和他們的探索、實踐。這為後來提出「一國兩制」的政治家、智者們,在打開那扇久叩不決的「金門」時,指引了充滿希望的未來方向。
在已經歷的金門戰役中,不管是其延宕的地點,還是演變的地點,它都始終是圍繞著自然地理的「金門本島」及其附屬島嶼,其行政區劃屬地內的「金門縣」範圍,從來也沒有發生過任何的變化。
金門戰役發生、持續、延宕及其演變
金門戰役發生、延宕與演變的階段劃分理由
本書對金門戰役的各階段劃分,與以往任何國共兩黨、海峽兩岸對這場曠日持久的戰役「劃分」有所不同。
金門作為福建省的一部分,自宋朝至清朝,都是隸屬於同安縣管轄,是同安縣綏德鄉翔鳳里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都。
「金門縣」作為一個行政區劃,是在承襲所有中國歷史、直接從大清王朝同安縣金門廳、駐有同安縣丞、通判的基礎上,於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在此金門本島和其附屬島嶼上專設縣治,而隸屬廈門道,此後,再改為福建省直轄縣。其縣治的範圍,除了「金門本島」之外,還包括了它自然屬性形成的幾個附屬島嶼:大嶝島、小嶝島、角嶼、大伯與小伯和小金門(烈嶼)等。其附屬共有十二個島嶼,九個行政鄉,約七萬餘人口。
抗日戰爭爆發後的一九三七年仲秋間,日本寇國佔領臺灣、掠奪金門之時,雖佔據了「金門」本島,但金門縣的幾個附屬島嶼,卻始終牢牢地掌握在我中華手中。金門縣政府以及其治下的子民們,大都隨著縣政府,暫遷於大嶝島上,並在大嶝島至金門的這個狹小海域裡,不斷地襲擾、攻擊日寇侵略者和強盜,這種抗爭與大陸的抗日戰爭一樣,長達整整八年。直到抗戰勝利後的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光復回歸,金門縣政府才重新由大嶝島遷回金門本島。
大、小嶝島、是金門縣屬的第七管轄區,所佔行政區劃為金門縣九個行政鄉的三個鄉;人口二萬餘人,占金門縣人口的四分之一。
一九四九年十月九日,大、小嶝島自蕭鋒率領二十八軍登陸作戰取得完勝從國民黨手中解放後,從此大、小嶝島與金門本島形成了對峙,島上三個鄉屬地、二萬餘子民,也隨之與金門本島上的國民黨縣政府脫離了「治」與「屬」的關係。這一現狀,隨著金門戰役開始直到今天,沒有發生改變。
大、小嶝島等諸附屬島嶼的歸屬問題,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以後的前後八年時間裡,這幾個佔有金門縣行政區域三分之一,人口占金門縣四分之一的附屬島嶼,始終無法得到「屬」與「治」的落實。大陸方面也沒有將其劃歸到任何他縣的「屬」與「治」範圍,而是一直由廈門的軍管處來代為管理。直到一九五七年以後,鑒於大陸與臺灣「分隔」已近十年的現實,不可能在短期內得以解決,福建省政府報請中央政府批准,這才將大、小嶝島等島嶼的管轄權,暫時由南安縣來「代管」,其目的,實乃是要將這三個鄉所屬的大、小嶝島等島嶼,在金門戰役結束之後,再將它們「完璧歸趙」於金門縣。
隨著金門戰役的延宕和南安縣「代管」,大、小嶝島存在著種種不便與不合理,大陸政府在尚未看到金門戰役有結束之期的情況下,遂又將大嶝島等島嶼,劃歸到同安縣的縣屬與治屬範圍。
然而,大、小嶝島的歸屬,與傳統意義上的「名至實歸」存在著許多差別,因此,在人們的心理上、情感上、習俗上、習慣上,時至今日,大、小嶝島等附屬島嶼的居民,仍然將自己歸屬於「金門縣」而不是「南安縣」。
在金門戰役登陸作戰以後所延宕的島嶼爭奪、互為轟炸、砲擊金門、飛彈恫嚇等戰鬥中,圍繞的始終都是「金門本島」這個核心,其爭奪的話語權,不管是海峽兩岸的領袖,還是國共雙方、中美之間的齟齬與鬥爭,「金門」也始終都是其焦點。
大嶝島、小嶝島沒有完璧歸為金門縣,臺、澎、金、馬沒有完璧歸為「一統」大陸的殘酷現實,都為這場金門戰役還在延宕提供了證據,亦是金門戰役未曾結束的最現實、最具有說服力的實證。
由此,有了我們對金門戰役不同階段的不同於以往大陸與臺灣的劃分。我們將金門戰役劃分成:起始、發生、延宕、演變等階段,又以頒發的作戰命令為準繩,具體做以下諸階段性的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