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這本書!作者文筆熱情,提供了大量洞見和事實,清楚解釋了未來的經濟、社會和政治議題,以及這些問題為何難以解決。想要了解情況、洞察先機的投資人,都應該看這本書。」 ──喬恩‧馬克曼(Jon Markman),《富比士》(Forbes)專欄作家、馬克曼資本洞見(Markman Capital Insight)總裁暨發行人 「經濟成長與否,是當前時代的關鍵問題。本書透澈分析經濟大衰退的後續影響及根深柢固的結構因素,解釋這些因素如何令我們的未來蒙上長長的陰影。本書非常可讀,文筆機智又有風格,是刺激思考的重要著作,值得廣為推薦流傳。」 ──魯比尼(Nouriel Roubini),魯比尼全球經濟諮詢公司(Roubini Global Economics)董事長、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 「本書利用豐富的資料,扼要討論了經濟和社會因素如何造成低成長、高負債、政治緊張的『新常態』。即使你不同意作者對全球經濟前景非常悲觀的看法,本書仍有重要價值:它質疑了媒體和政界有關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成因的錯誤論述。」 ──克里斯多福‧惠倫(Christopher Whalen),克羅爾債券評等公司(Kroll Bond Rating Agency)研究總監、《膨脹》(Inflated)作者 「達斯在本書以名家的清晰文筆,揭露在政經領袖無能且逃避現實的情況下,全球經濟如何走向大災難。目前零利率、銀行勢力高度集中、生產力成長乏力的情況,並非偶然現象或景氣循環的結果,而是當局有意選擇所致。已開發國家面臨負債對GDP比率超過100%和儲蓄不足的難題,開發中國家則飽受負債增加、貨幣戰爭、內部和外部不平等,以及不受約束的金融投機打擊。達斯基於明確證據熱心提出警告:如果不完成重大改革,未來除了極少數精英,所有人都將承受悲慘的後果。他的語調一如他揭露的問題那麼急迫,所有央行官員、政界人士和民眾都應該關注。」 ──諾米‧普林思(Nomi Prins),《總統的銀行家》(All the Presidents’ Bankers)作者 「達斯是率先預見2008年市場崩盤的人之一,也是對歐洲融合大計當前亂局最有洞見的分析師之一。他在本書集中探討全球經濟的黯淡前景,他的文筆總是活潑、清晰,這次提出的逆耳忠言,更是值得廣為流傳。」 ──查爾斯‧莫里斯(Charles R. Morris),《兆元崩盤》(The Trillion Dollar Meltdown)作者
名人推薦:「我很喜歡這本書!作者文筆熱情,提供了大量洞見和事實,清楚解釋了未來的經濟、社會和政治議題,以及這些問題為何難以解決。想要了解情況、洞察先機的投資人,都應該看這本書。」 ──喬恩‧馬克曼(Jon Markman),《富比士》(Forbes)專欄作家、馬克曼資本洞見(Markman Capital Insight)總裁暨發行人 「經濟成長與否,是當前時代的關鍵問題。本書透澈分析經濟大衰退的後續影響及根深柢固的結構因素,解釋這些因素如何令我們的未來蒙上長長的陰影。本書非常可讀,文筆機智又有風格,是刺激思考的重要著作,值得廣為推薦流...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第1章 遠大前程:戰後的繁榮與衰退 「我們的民眾多數不曾經歷如此美好的日子,」1957年7月,英國首相哈羅德‧麥克米倫(Harold Macmillan)在一場政治集會上對英國民眾這麼說。他描繪了非常樂觀的英國戰後經濟景況,預期英國將迎來空前的繁榮期。他這句話如今被用來嘲諷政治承諾,但在當時是符合實情的說法。當年,英國的鋼鐵、煤和汽車產出不斷增加,出口所得和投資與日俱增,薪資和生活水準蒸蒸日上。 在大西洋對岸,美國正享受比英國更快速的經濟成長,生活水準也改善得更快。1960年,美國第一位出生於20世紀的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在他接受民主黨提名競逐美國總統的演講中,談到要征服新領域,而他上台後也確實推出了雄心勃勃的一系列政策。甘迺迪遭刺殺後,其政策議程獲納入繼任者詹森(Lyndon B. Johnson)的「大社會計畫」(Great Society programs)中。 這些政策計畫抱負既大,範圍又廣,政策目標涵蓋貧窮、失業、所得、農業、教育、老人照護、醫療、房屋、交通、城市問題、文化、環境、種族不公、國際裁軍、軍備控制,以及太空計畫。這是1930年代小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 Roosevelt)以「新政」(New Deal)因應大蕭條以來,美國最全面的政策計畫。根據這些計畫,國會議員、技術官僚和民眾,將利用政府資金建造一個新美國。 我們以懷舊的眼光去看這一切,會覺得那是經濟上最美好的時代,是空前樂觀、前程遠大的時期。人們不難找到終身的好工作、經濟日益繁榮、社會流動且重視平等,但這種田園詩一般的時光早已不再,而那正是現在一般人渴望的好日子。 二戰之後的數十年間,政策重心從工業與社會轉向經濟與金融,景氣的起伏日趨劇烈,最後釀成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 玫瑰色的黃金歲月 戰後經濟擴張的最初階段,大約為1950年至1970年代初期,這段時期被稱為「長期榮景」(Long Boom)、「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Golden Age of Capitalism)或「新鍍金時代」(New Gilded Age)。在法國,1945年到1975年間的經濟擴張期被稱為「輝煌三十年」(Les Trente Glorieuses),媲美1871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美好年代」(La Belle Époque)。這段時期的特徵是經濟繁榮、低失業率、所得和財富成長、社會服務增加,以及人們負擔家用品、休閒活動和休假的能力上升。 二戰結束時,有人擔心軍事支出減少將導致經濟重陷戰前的停滯狀態。但是,戰爭時期積壓的需求和戰後出生率大升,促使戰後經濟快速成長。民眾一心希望恢復正常生活,戰時物資配給、消費品供應不足,結果家庭持有的現金和流動資產增加了兩倍。在美國,光是戰時公債到期金額便高達2,000億美元,這筆資金有助支持民間支出。 各種工業(例如汽車製造業)恢復生產,不再需要滿足戰爭需求,也不再受原料短缺影響。新的工業(例如航空航天和電子業)得以建立。相當一部分的農業和製造業勞工流向服務業,低薪的農工轉投所得較高的城市工作,促進了經濟成長。農業因為使用新的高產作物種子、化學肥料、殺蟲劑和重型農業機械,生產力顯著提升。製造業生產效率則因為採用自動化技術、更好的機器和先進的控制系統而大有進步。政府投資在運輸和通訊等基礎設施上,改善了物流和配銷作業,提升了生產力。 人口從城市遷往郊區,也遷往人煙較稀、地價較低、機會較多的地區,而這種遷移也促進了經濟活動。好工作很多,所得成長支持中產階層崛起。物價因為大量生產而降低,負擔得起房屋、汽車、電視和其他財物的人口比例升至前所未見的高位。房市欣欣向榮,受惠於政府資助退役軍人的房貸。 在社會方面,1950年代是一段強調從眾和守規矩、容易令人變笨的時期。戰後的人生夢想是找到一份好工作、結婚生子、在市郊買一棟房子,然後擁有愈來愈多的財物。這段時期許多人的生活相當狹隘,享受豐盛的物質之餘,非常缺乏自知,而且否定人的潛能。一些著作記錄了這種時代特徵,包括大衛‧黎士曼(David Riesman)的《寂寞的群眾》(The Lonely Crowd)、威廉‧懷特(William Whyte)的《組織人》(The Organization Man),以及米爾斯(C. W. Mills)的《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White Collar: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es)。在那個時期的暢銷小說──史隆‧威爾森(Sloan Wilson)的《一襲灰衣萬縷情》(The Man in the Gray Flannel Suit)中,貝西‧拉思(Betsy Rath)向她老公湯姆(Tom)抱怨:「我不知道我們是怎麼了……我們不應該總是如此不滿。」 股市大漲、反戰與嬉皮 在1960年代,美國股市進入了它的興盛期,儘管戰後的經濟成長有所放緩。道瓊工業指數1962年觸及536點的低位後開始大漲,1966年突破1,000點的大關。股票交易量也迅速增加;1960年,紐約證交所在交投暢旺的一天,成交量約為400萬股。到1966年,這數字已增至約1,000萬股。一如1920年代,股市再度成為一般人的熱門話題。1967年5月,證券經紀公司哈里斯艾普翰(Harris Upham)甚至發表一篇文章,將股價水準與裙子的長度聯繫起來,認為股市上漲與迷你裙流行有關。 明星級共同基金經理人成為當時的顯要人物,他們藉由快速買賣,把握市場動能創造的機會、積極追求業績成長,地位超越了保守的投資專業人士。當時的市場榮景靠富魅力的科技股、投機活動和財務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驅動,這種形態在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代均再次重現。綜合企業集團如LTV(Ling-Temco-Vought)、國際電話電報(International Telephone & Telegraph)和海灣西方(Gulf & Western),率先做起未來的私募股權公司將會做的事,不時收購和出售各種產業的公司,涉及飛彈、飯店、房地產、汽車出租、高爾夫球用具和電影製片等業務。低利率和廉宜的融資成本,協助股票和資產價格快速上漲。 1960年代也是反主流文化運動取得進展的時期。該運動結合維護黑人、女性和同性戀權利的運動,致力促進社會平等和流動性,同時反戰,尤其是核戰和越戰,也包括與越戰有關的徵兵制度。年輕人和大學裡的叛逆者,挑戰既有的社會規範和上一代的價值觀,他們主要是已開發國家中上階層的白人。 當時的政治議程並不明確。美國著名社運人士湯姆‧海登(Tom Hayden)發現,窮人希望改善生活而非革命,價值觀和願望與中產階層相似,而海登認為中產階層的價值觀是沒意義的。1960年代的政治行動者得出下列結論:人們不清楚自己的真正利益所在,必須有人向他們說明。在現實中,許多人關注個人甚於政治,最熱中的是性愛(受助於避孕藥普及)、心靈,以及穿著打扮的新風格。最能明確表達這種追求的是麻醉劑(毒品)和音樂,而這種活動的高潮是1969年8月的胡士托音樂節(Woodstock Festival)。但胡士托所標誌的是一個時代的終結而非開始,因為參與活動的許多明星不久之後便死去,而反主流文化運動也逐漸衰落。 1960年代末期的真正威脅,是日趨嚴重的暴力事件,它們衍生自舊城區和大學校園的動盪和抗爭。美國一些激進左翼團體,例如地下氣象人(Weather Underground),試圖推翻政府,發起一些炸彈攻擊。在歐洲,德國的巴德麥恩霍夫(Baader-Meinhof)和義大利的紅色旅(Brigate Rosse)從事武裝抗爭,執行了一些針對政界、商界和軍方領袖的精密暗殺計畫,遭到殺害的包括德意志銀行董事長阿爾弗雷德‧赫爾豪森(Alfred Herrhausen)和前義大利總理阿爾多‧莫羅(Aldo Moro)。日本也出現了赤軍這個極端組織。 1969年的電影《逍遙騎士》(Easy Rider)總結了這段時期,反映一個世代迷惑的異議。在該片的高潮,主角威特〔Wyatt,由珍‧芳達的弟弟彼得‧方達(Peter Fonda)飾演〕承認:他們搞砸了,失敗了。 大衰退結束了,但危機仍舊持續 2007-08年這場全球金融危機,是自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其餘波被稱為「大衰退」(Great Recession)。2008年9月18日(週四),這場危機正值高潮,接替葛林斯潘掌管聯準會的柏南克,在美國國會呼籲持疑的議員支持大規模的銀行紓困方案:「如果我們不這麼做,我們的經濟體到週一時可能就不存在了。」在那三年前,柏南克曾接受財經新聞頻道CNBC訪問表示:「我們從不曾有過全國性的房價下跌……房價可能會放緩,可能會穩定下來,可能令消費支出稍微放緩。但我不認為它會導致經濟大幅偏離其充分就業走勢。」他曾一再表示,美國房價反映強健的經濟基本面。 2001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學家普拉卡什‧洛嘉尼(Prakash Loungani)做過一項研究,結論是經濟學家的預測往往非常不準確。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洛嘉尼和他的同事海特斯‧艾希爾(Hites Ahir)發現,2008年時沒有經濟學家預測經濟將會陷入衰退,而這個情況非常值得注意,因為當時金融危機已經開始了。這印證了心理學家菲利普‧泰特洛克(Philip Tetlock)的研究發現:政治和地緣政治預測,並不比猜測好多少。 多數評論者假定,這場危機不過是規模異常大的一次修正。他們認為這場危機也是會過去的,屆時經濟將展開新的擴張期:繁榮將會再現,經濟將恢復強勁成長。各國政府和央行投入巨額資金,成功穩住經濟,但未能促成強勁復甦。借用邱吉爾對二戰中英國遠征軍從法國敦克爾克(Dunkirk)撤退的說法,各國在全球金融危機中的行動,是解危、而非勝利。 西班牙總理馬里亞諾‧拉荷義(Mariano Rajoy)在2013年9月,曾概括描述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世界。西班牙經濟在此次危機中受到重創,此時終於恢復溫和成長。但該國經濟規模已經萎縮了約10%,失業率超過25%(年輕人失業率超過50%),房價比危機前低30%到50%,公共財政和銀行體系相當脆弱。拉荷義總理悲傷地表示,衰退結束了,但危機仍未過去。
「我很喜歡這本書!作者文筆熱情,提供了大量洞見和事實,清楚解釋了未來的經濟、社會和政治議題,以及這些問題為何難以解決。想要了解情況、洞察先機的投資人,都應該看這本書。」 ──喬恩‧馬克曼(Jon Markman),《富比士》(Forbes)專欄作家、馬克曼資本洞見(Markman Capital Insight)總裁暨發行人 「經濟成長與否,是當前時代的關鍵問題。本書透澈分析經濟大衰退的後續影響及根深柢固的結構因素,解釋這些因素如何令我們的未來蒙上長長的陰影。本書非常可讀,文筆機智又有風格,是刺激思考的重要著作,值得廣為推薦流傳。」 ──魯比尼(Nouriel Roubini),魯比尼全球經濟諮詢公司(Roubini Global Economics)董事長、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 「本書利用豐富的資料,扼要討論了經濟和社會因素如何造成低成長、高負債、政治緊張的『新常態』。即使你不同意作者對全球經濟前景非常悲觀的看法,本書仍有重要價值:它質疑了媒體和政界有關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成因的錯誤論述。」 ──克里斯多福‧惠倫(Christopher Whalen),克羅爾債券評等公司(Kroll Bond Rating Agency)研究總監、《膨脹》(Inflated)作者 「達斯在本書以名家的清晰文筆,揭露在政經領袖無能且逃避現實的情況下,全球經濟如何走向大災難。目前零利率、銀行勢力高度集中、生產力成長乏力的情況,並非偶然現象或景氣循環的結果,而是當局有意選擇所致。已開發國家面臨負債對GDP比率超過100%和儲蓄不足的難題,開發中國家則飽受負債增加、貨幣戰爭、內部和外部不平等,以及不受約束的金融投機打擊。達斯基於明確證據熱心提出警告:如果不完成重大改革,未來除了極少數精英,所有人都將承受悲慘的後果。他的語調一如他揭露的問題那麼急迫,所有央行官員、政界人士和民眾都應該關注。」 ──諾米‧普林思(Nomi Prins),《總統的銀行家》(All the Presidents’ Bankers)作者 「達斯是率先預見2008年市場崩盤的人之一,也是對歐洲融合大計當前亂局最有洞見的分析師之一。他在本書集中探討全球經濟的黯淡前景,他的文筆總是活潑、清晰,這次提出的逆耳忠言,更是值得廣為流傳。」 ──查爾斯‧莫里斯(Charles R. Morris),《兆元崩盤》(The Trillion Dollar Meltdown)作者
名人推薦:「我很喜歡這本書!作者文筆熱情,提供了大量洞見和事實,清楚解釋了未來的經濟、社會和政治議題,以及這些問題為何難以解決。想要了解情況、洞察先機的投資人,都應該看這本書。」 ──喬恩‧馬克曼(Jon Markman),《富比士》(Forbes)專欄作家、馬克曼資本洞見(Markman Capital Insight)總裁暨發行人 「經濟成長與否,是當前時代的關鍵問題。本書透澈分析經濟大衰退的後續影響及根深柢固的結構因素,解釋這些因素如何令我們的未來蒙上長長的陰影。本書非常可讀,文筆機智又有風格,是刺激思考的重要著作,值得廣為推薦流...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第1章 遠大前程:戰後的繁榮與衰退 「我們的民眾多數不曾經歷如此美好的日子,」1957年7月,英國首相哈羅德‧麥克米倫(Harold Macmillan)在一場政治集會上對英國民眾這麼說。他描繪了非常樂觀的英國戰後經濟景況,預期英國將迎來空前的繁榮期。他這句話如今被用來嘲諷政治承諾,但在當時是符合實情的說法。當年,英國的鋼鐵、煤和汽車產出不斷增加,出口所得和投資與日俱增,薪資和生活水準蒸蒸日上。 在大西洋對岸,美國正享受比英國更快速的經濟成長,生活水準也改善得更快。1960年,美國第一位出生於20世紀的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在他接受民主黨提名競逐美國總統的演講中,談到要征服新領域,而他上台後也確實推出了雄心勃勃的一系列政策。甘迺迪遭刺殺後,其政策議程獲納入繼任者詹森(Lyndon B. Johnson)的「大社會計畫」(Great Society programs)中。 這些政策計畫抱負既大,範圍又廣,政策目標涵蓋貧窮、失業、所得、農業、教育、老人照護、醫療、房屋、交通、城市問題、文化、環境、種族不公、國際裁軍、軍備控制,以及太空計畫。這是1930年代小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 Roosevelt)以「新政」(New Deal)因應大蕭條以來,美國最全面的政策計畫。根據這些計畫,國會議員、技術官僚和民眾,將利用政府資金建造一個新美國。 我們以懷舊的眼光去看這一切,會覺得那是經濟上最美好的時代,是空前樂觀、前程遠大的時期。人們不難找到終身的好工作、經濟日益繁榮、社會流動且重視平等,但這種田園詩一般的時光早已不再,而那正是現在一般人渴望的好日子。 二戰之後的數十年間,政策重心從工業與社會轉向經濟與金融,景氣的起伏日趨劇烈,最後釀成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 玫瑰色的黃金歲月 戰後經濟擴張的最初階段,大約為1950年至1970年代初期,這段時期被稱為「長期榮景」(Long Boom)、「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Golden Age of Capitalism)或「新鍍金時代」(New Gilded Age)。在法國,1945年到1975年間的經濟擴張期被稱為「輝煌三十年」(Les Trente Glorieuses),媲美1871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美好年代」(La Belle Époque)。這段時期的特徵是經濟繁榮、低失業率、所得和財富成長、社會服務增加,以及人們負擔家用品、休閒活動和休假的能力上升。 二戰結束時,有人擔心軍事支出減少將導致經濟重陷戰前的停滯狀態。但是,戰爭時期積壓的需求和戰後出生率大升,促使戰後經濟快速成長。民眾一心希望恢復正常生活,戰時物資配給、消費品供應不足,結果家庭持有的現金和流動資產增加了兩倍。在美國,光是戰時公債到期金額便高達2,000億美元,這筆資金有助支持民間支出。 各種工業(例如汽車製造業)恢復生產,不再需要滿足戰爭需求,也不再受原料短缺影響。新的工業(例如航空航天和電子業)得以建立。相當一部分的農業和製造業勞工流向服務業,低薪的農工轉投所得較高的城市工作,促進了經濟成長。農業因為使用新的高產作物種子、化學肥料、殺蟲劑和重型農業機械,生產力顯著提升。製造業生產效率則因為採用自動化技術、更好的機器和先進的控制系統而大有進步。政府投資在運輸和通訊等基礎設施上,改善了物流和配銷作業,提升了生產力。 人口從城市遷往郊區,也遷往人煙較稀、地價較低、機會較多的地區,而這種遷移也促進了經濟活動。好工作很多,所得成長支持中產階層崛起。物價因為大量生產而降低,負擔得起房屋、汽車、電視和其他財物的人口比例升至前所未見的高位。房市欣欣向榮,受惠於政府資助退役軍人的房貸。 在社會方面,1950年代是一段強調從眾和守規矩、容易令人變笨的時期。戰後的人生夢想是找到一份好工作、結婚生子、在市郊買一棟房子,然後擁有愈來愈多的財物。這段時期許多人的生活相當狹隘,享受豐盛的物質之餘,非常缺乏自知,而且否定人的潛能。一些著作記錄了這種時代特徵,包括大衛‧黎士曼(David Riesman)的《寂寞的群眾》(The Lonely Crowd)、威廉‧懷特(William Whyte)的《組織人》(The Organization Man),以及米爾斯(C. W. Mills)的《白領:美國的中產階級》(White Collar: The American Middle Classes)。在那個時期的暢銷小說──史隆‧威爾森(Sloan Wilson)的《一襲灰衣萬縷情》(The Man in the Gray Flannel Suit)中,貝西‧拉思(Betsy Rath)向她老公湯姆(Tom)抱怨:「我不知道我們是怎麼了……我們不應該總是如此不滿。」 股市大漲、反戰與嬉皮 在1960年代,美國股市進入了它的興盛期,儘管戰後的經濟成長有所放緩。道瓊工業指數1962年觸及536點的低位後開始大漲,1966年突破1,000點的大關。股票交易量也迅速增加;1960年,紐約證交所在交投暢旺的一天,成交量約為400萬股。到1966年,這數字已增至約1,000萬股。一如1920年代,股市再度成為一般人的熱門話題。1967年5月,證券經紀公司哈里斯艾普翰(Harris Upham)甚至發表一篇文章,將股價水準與裙子的長度聯繫起來,認為股市上漲與迷你裙流行有關。 明星級共同基金經理人成為當時的顯要人物,他們藉由快速買賣,把握市場動能創造的機會、積極追求業績成長,地位超越了保守的投資專業人士。當時的市場榮景靠富魅力的科技股、投機活動和財務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驅動,這種形態在1980年代、1990年代和2000年代均再次重現。綜合企業集團如LTV(Ling-Temco-Vought)、國際電話電報(International Telephone & Telegraph)和海灣西方(Gulf & Western),率先做起未來的私募股權公司將會做的事,不時收購和出售各種產業的公司,涉及飛彈、飯店、房地產、汽車出租、高爾夫球用具和電影製片等業務。低利率和廉宜的融資成本,協助股票和資產價格快速上漲。 1960年代也是反主流文化運動取得進展的時期。該運動結合維護黑人、女性和同性戀權利的運動,致力促進社會平等和流動性,同時反戰,尤其是核戰和越戰,也包括與越戰有關的徵兵制度。年輕人和大學裡的叛逆者,挑戰既有的社會規範和上一代的價值觀,他們主要是已開發國家中上階層的白人。 當時的政治議程並不明確。美國著名社運人士湯姆‧海登(Tom Hayden)發現,窮人希望改善生活而非革命,價值觀和願望與中產階層相似,而海登認為中產階層的價值觀是沒意義的。1960年代的政治行動者得出下列結論:人們不清楚自己的真正利益所在,必須有人向他們說明。在現實中,許多人關注個人甚於政治,最熱中的是性愛(受助於避孕藥普及)、心靈,以及穿著打扮的新風格。最能明確表達這種追求的是麻醉劑(毒品)和音樂,而這種活動的高潮是1969年8月的胡士托音樂節(Woodstock Festival)。但胡士托所標誌的是一個時代的終結而非開始,因為參與活動的許多明星不久之後便死去,而反主流文化運動也逐漸衰落。 1960年代末期的真正威脅,是日趨嚴重的暴力事件,它們衍生自舊城區和大學校園的動盪和抗爭。美國一些激進左翼團體,例如地下氣象人(Weather Underground),試圖推翻政府,發起一些炸彈攻擊。在歐洲,德國的巴德麥恩霍夫(Baader-Meinhof)和義大利的紅色旅(Brigate Rosse)從事武裝抗爭,執行了一些針對政界、商界和軍方領袖的精密暗殺計畫,遭到殺害的包括德意志銀行董事長阿爾弗雷德‧赫爾豪森(Alfred Herrhausen)和前義大利總理阿爾多‧莫羅(Aldo Moro)。日本也出現了赤軍這個極端組織。 1969年的電影《逍遙騎士》(Easy Rider)總結了這段時期,反映一個世代迷惑的異議。在該片的高潮,主角威特〔Wyatt,由珍‧芳達的弟弟彼得‧方達(Peter Fonda)飾演〕承認:他們搞砸了,失敗了。 大衰退結束了,但危機仍舊持續 2007-08年這場全球金融危機,是自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其餘波被稱為「大衰退」(Great Recession)。2008年9月18日(週四),這場危機正值高潮,接替葛林斯潘掌管聯準會的柏南克,在美國國會呼籲持疑的議員支持大規模的銀行紓困方案:「如果我們不這麼做,我們的經濟體到週一時可能就不存在了。」在那三年前,柏南克曾接受財經新聞頻道CNBC訪問表示:「我們從不曾有過全國性的房價下跌……房價可能會放緩,可能會穩定下來,可能令消費支出稍微放緩。但我不認為它會導致經濟大幅偏離其充分就業走勢。」他曾一再表示,美國房價反映強健的經濟基本面。 2001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濟學家普拉卡什‧洛嘉尼(Prakash Loungani)做過一項研究,結論是經濟學家的預測往往非常不準確。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洛嘉尼和他的同事海特斯‧艾希爾(Hites Ahir)發現,2008年時沒有經濟學家預測經濟將會陷入衰退,而這個情況非常值得注意,因為當時金融危機已經開始了。這印證了心理學家菲利普‧泰特洛克(Philip Tetlock)的研究發現:政治和地緣政治預測,並不比猜測好多少。 多數評論者假定,這場危機不過是規模異常大的一次修正。他們認為這場危機也是會過去的,屆時經濟將展開新的擴張期:繁榮將會再現,經濟將恢復強勁成長。各國政府和央行投入巨額資金,成功穩住經濟,但未能促成強勁復甦。借用邱吉爾對二戰中英國遠征軍從法國敦克爾克(Dunkirk)撤退的說法,各國在全球金融危機中的行動,是解危、而非勝利。 西班牙總理馬里亞諾‧拉荷義(Mariano Rajoy)在2013年9月,曾概括描述全球金融危機之後的世界。西班牙經濟在此次危機中受到重創,此時終於恢復溫和成長。但該國經濟規模已經萎縮了約10%,失業率超過25%(年輕人失業率超過50%),房價比危機前低30%到50%,公共財政和銀行體系相當脆弱。拉荷義總理悲傷地表示,衰退結束了,但危機仍未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