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道磨心 棒喝雷鳴 一曲奏響當代藝術生命
先鋒音樂宗師約翰‧凱吉 首部完整傳記
「我不能理解人為什麼會懼怕新的觀念。我很怕舊觀念。」─約翰.凱吉
「在眾神喧譁的藝術世界,他把一切歸零,刨出一方空白,讓想像力得以發揮,讓新的可能得以實現。」─林懷民
《心動之處》是一則關於戰後美國文化劇烈變動的故事。在美國,這是一個藝術打破傳統並創造全新局面的時代:畫家將油畫帶入行動與姿態;舞蹈家迎向純粹的動作,不再以劇情為主;表演藝術者安排「事件」,讓任何事都可能在舞台上發生;詩人則寫下隨機的字眼。在此騷亂時期,實驗音樂作曲家約翰‧凱吉開始探索自我的旅程,其誠摯堅定的追尋精神,感動了成千上萬的創作者,也引發至今仍存的爭議。他策劃了獨一無二的音樂會,由隨機選出的音符與寂靜感來表達他的信念:「藝術與人生來自同一個整體網絡,只因我們虛幻的思想才造成分裂。」
禪宗思想驅動約翰‧凱吉創造出驚人音樂、啟發無數人的全盤蛻變。本書訴說禪宗對凱吉的生命,以及對五、六○年代前衛藝術的影響。禪的力量調和了凱吉的混亂思緒,使他得以從個人危機中解放出來。他也透過禪宗,從一位邊緣化的音樂家,成為前衛藝術核心要角。
全書自凱吉年少時代出發,從凱吉和恩師荀白克的師徒情緣、與康寧漢一世的知心交往,到他與同代眾多才人及創作者的交流激盪,乃至與世界禪者鈴木大拙的相遇,藉豐贍的一手文獻資料及優雅靈動的文采,完整呈現凱吉在生命關鍵時刻的各種微妙心念轉化、猶疑矛盾,同時勾勒出受其影響沾溉的藝術家諸形象及藝術類型。
禪思在凱吉身上萌發,波揚漪散,如雷鳴棒喝,一棒擊開整個年代的光影樂聲。《心動之處》凸顯出禪宗思想在當代歐美文化扮演的重要角色,忠實生動地回顧了二十世紀藝術世代俊彩星馳、風起雲湧的絢爛繽紛。"
作者簡介:
凱‧拉森Kay Larson
知名編輯、藝評家與專欄作家。常為《藝術新聞》、《村聲》、《紐約時報》撰文,主題涵蓋視覺藝術、舞蹈、實驗音樂、表演藝術。曾於紐約禪修中心習禪,現主要修持藏傳佛教。
譯者簡介:
吳家恆
政治大學法學士、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曾任職出版界,也在大學教課,並主持廣播節目,譯有《鋼琴怪傑顧爾德》、《並行與弔詭:薩依德與巴倫波因對談錄》、《權力的哲人:馬基維利》、《義大利紅頂商人:梅迪奇家族的金權傳奇》、《從危機中勝出:MIT的供應鏈風險管理學》、《光影交舞石頭記──建築師李伯斯金回憶錄》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雲門舞集創辦人 林懷民 專文推薦
【邊度有書。有音樂】店主 吳子嬰
樂評人 吳家恆
NEWS 98【音樂五四三】節目主持人 馬世芳
文化評論人 張鐵志
音樂作家 焦元溥
台北愛樂【室內閒話】節目主持人 Zoe 黃瑞芬
【PAR 表演藝術】雜誌總編輯 黎家齊
心動推薦
(按姓氏筆劃排序)
媒體推薦:
迷人的作品,未來任何有關凱吉的評論,都不可能無視本書作者的貢獻。她深刻掌握了凱吉的禪學思想源頭。本書是當代文化評論里程碑。─ 《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
本書予人無限啟發,不僅是關於凱吉最好的一本書,更可說是理解二十世紀美國藝術及東方不朽哲思之間連結的入門磚。在紀念凱吉之刻,你所能想像到最深刻、驚喜的禮物。─《石板雜誌》(Slate)
傑出的作品,毫無疑問是我近年、甚至十年來讀過最棒的書 : 考究精妙、書寫優美,穿引勾勒出文化史千百經緯。這本書,你無法只讀精華、摘錄版,也無法分段緩讀,必須一口氣全盤讀覽,方能識其高妙之處。完全臣服吧。─ Maria Popova, Brain Pickings 網站創辦人
名人推薦:雲門舞集創辦人 林懷民 專文推薦
【邊度有書。有音樂】店主 吳子嬰
樂評人 吳家恆
NEWS 98【音樂五四三】節目主持人 馬世芳
文化評論人 張鐵志
音樂作家 焦元溥
台北愛樂【室內閒話】節目主持人 Zoe 黃瑞芬
【PAR 表演藝術】雜誌總編輯 黎家齊
心動推薦
(按姓氏筆劃排序)媒體推薦:迷人的作品,未來任何有關凱吉的評論,都不可能無視本書作者的貢獻。她深刻掌握了凱吉的禪學思想源頭。本書是當代文化評論里程碑。─ 《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
本書予人無限啟發,不僅是關於凱吉最好的一...
章節試閱
前奏曲
我的意圖向來都是說我必須說的,採取的方式是清楚說明,好讓聽的人能體驗到我必須說的話,而不只是耳朵聽到而已。
──約翰.凱吉
鈴木大拙博士在一九五○年履足紐約的時候,年高八十,是舉世聞名的作家、演說家、翻譯家,也是禪宗的活化身。儘管如此,鈴木大拙走的並非常軌。
他身高不到五呎,老是穿著運動服和寬鬆長褲。他沒念過大學──「博士」乃是榮譽學位。有時他沉浸在思考中,聽眾不太能聽得到他說話。而且他也不是禪師,他只在鎌倉名寺圓覺寺參了四年的禪。
鈴木大拙過人之處在於他聰穎過人卻又態度謙和,加上他想在無形間把禪宗傳到西方。他的學問極為驚人,而且幾乎全是自習得來的。他靠書本自修學會梵文,說一口流利的巴利語(這是早期佛經所使用的語言文字,與梵文十分接近),日文、英文和中文俱佳,也能用藏文(這是從印度文衍生而來)和數種歐洲語言溝通。鈴木大拙運用這些能力來弘揚歷史已超過兩千年、且其教義在二十世紀初開始譯入現代世界的佛教。
在之後幾十年間來到美國弘法的是真正的禪師,他們身穿黑色袈裟,光頭頂著風吹日曬,一看便知是出家人。但是在一九五○年代,鈴木大拙並沒有讓西方的朋友望而卻步。他的禪味既不太過、也非不足。
佛經在西方已經流傳了一百年,但只限少數學者才有興趣。到了一九五○年代,情形大為改觀。「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正在成形,而屬於這個世代的「達摩流浪者」(dharma bums,譯按:這是借自凱魯亞克的小說書名)正準備普及佛教教義,讓信佛顯得很酷,且能為自由的新形象所用。鈴木大拙到紐約的時候,垮世代正揭開序幕。到了五○年代末,《紐約客》雜誌已經多次報導過鈴木,而鈴木也儼然成了社會名流。
約翰.凱吉在一九五○年是三十八歲。他寫的打擊樂作品把尋常東西所發出的聲音當作音樂,已經為他帶來了一些昭彰惡名。模斯.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所編的舞配上了他寫的音樂,但是紐約藝文界主流卻視若無睹。他住在下城,旁邊都是也受冷落的現代藝術家,不過他們彼此之間對於新的美國藝術「淘金潮」倒是常起爭執。
凱吉的生活和工作在一九五○年到一九五四年之間有了很大的改變。他的心境大變,這個「轉變」(英文conversion這個字是從拉丁文的「轉動」〔vetere〕而來)讓他看到身旁無垠的天空。他把機遇(chance)、隨機(indeterminacy)、過程(process)等新概念引入作品中。一九五二年八月,他陪著大衛.都鐸(David Tudor,美國鋼琴家、實驗音樂作曲家)到了紐約州胡士托(Woodstock)的一處小穀倉,交給他一份樂譜,譜上給鋼琴家的指示是靜靜坐在鋼琴前四分三十三秒。這首作品名為《四分三十三秒》(4’33”)。
凱吉在一九五一年認識二十五歲的羅伯.勞申堡(Robert Rauschenberg),在他身上發掘了一名「共犯」。在整個一九五○年代,凱吉都在對一些很年輕的藝術家進行「點撥」和「傳教」,其中有些音樂家後來很有名。他的學生圈和盟友後來搞出了世人所知的普普藝術(Pop Art)、偶發藝術(Happenings)、福拉克瑟斯(Fluxus)、表演藝術(Performance Art)、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art)、過程藝術(Process Art)、低限主義(Minimalism)。他成了傳奇人物「約翰.凱吉」,藝術前鋒的先驅人物──用二○一○年在西班牙馬德里蘇菲亞王后美術館(Museo Reina Sofía)特展的話來說,他是開啟「此地此刻、如電如露詩派」的第一人。
「凱吉是一條河,有十幾條前衛藝術的支流流入或由此流出,」甘恩(Kyle Gann)在《村聲》(Village Voice)的一則身後錄中如此稱許他。
無聲之聲在世界各地響起。連上YouTube,就可以看到英國廣播公司交響樂團在倫敦的巴比肯中心(Barbican Centre)演奏《四分三十三秒》:在二○○四年,長達四分三十三秒的寂靜透過電視轉播到英國各地。
「我向各位保證,今天晚上的聽眾都是來體驗這首作品的,」稚氣十足的播報員湯米.皮爾森(Tommy Pearson)說道。
攝影機轉向觀眾。台下座無虛席。指揮勞倫斯.佛斯特(Lawrence Foster)在熱烈掌聲中走向指揮台。在接下來三個寂靜的「樂章」──還加上兩個樂章之間的休息,讓聽眾和樂團可以活動活動筋骨、喘口氣、發出些聲響,再回頭專心欣賞──逐漸凝聚。整個音樂廳都融為一體。每個人都被喚醒,心中充滿疑問。
這寂靜是什麼?它為什麼這麼迷人?
我們要它做什麼?
這本書的構想是與在一九九二年去世的約翰.凱吉進行對話。我這是取法於凱吉曾想出與薩替(Erik Satie)的對話;薩替是十九世紀法國音樂家,早已去世。我會節錄凱吉的著作和講話錄音,並大部分以楷體表示,就像底下這個例子。我想他會想用自己的措辭用語。
他很愛說關於鈴木大拙的故事。這裡就有一則。
在修禪之前,人是人,山是山。禪修之中,事物泯滅不清。修禪之後,人又是人,山又是山。鈴木博士說完之後,有人問他:「那麼修禪之前和之後有何差別?」他說:「沒有差別,只是你的腳稍微離開了地面而已。」
在你親身碰到之前,這只是個令人迷惑的禪門公案而已。
一九八六年,我應日本文部省之邀,和其他九位藝術專業人士前往日本。我們在富士山附近山區的小旅館過夜。清晨四點,寒意逼人,我和三個朋友渡過小溪,到了一間小禪寺。我們對著低矮的長桌,坐在黑色的座蒲上。屋內全無燈光,只有我身旁的一名法師手持一根蠟燭。法師右手邊坐了三名和尚。燭光搖曳,映照著金鐘金碗。法師開始誦經。
當時我對於所聽到的誦經全無概念──不過現在已經知道了。在全世界各地的佛寺,每天清晨都會誦念《心經》。《心經》以短短數百字,融會了千萬言的說法和兩千年修練所累積的智慧。誦經進行到一半,我告訴自己:「我是佛教徒。」這是什麼意思,我全無概念。
此後八年,沒有任何下文。我太忙於我那「一週上班十天」的工作。
而種子則在黑暗中靜靜發芽。
然後,我的工作突然結束,某日,我人在紐約州卡茲奇山(Catskill Mountains)的美國禪院,走進厚重的橡木大門。我坐在黑色座蒲上開始打坐,精進不懈,彷彿我的生命懸於一線。
這本書是為了顯揚接下來發生的事而寫的。
對於所做的事,我並無意歸咎於禪,若是沒有禪(去聽亞倫.瓦茲〔Alan Watt〕和鈴木大拙講道、讀經),我大概不會做出我所做的事。
本書結構循的是體悟進程。第一部:「見山是山」。鈴木在圓覺寺參禪。凱吉生在加州北部,本來研究的是聲音所引起的喜悅,但是後來一場個人危機危及了他內心的平靜和他對音樂的信念。
在第二部中,凱吉認識了鈴木大拙,山不復存在,我們跟凱吉一起走入廣袤虛空之中。鈴木大拙在哥倫比亞大學開禪宗課,凱吉在課堂上聽到開示,開啟了他的心靈,指點他一條轉化卻不磨人的路途。
在第三部中,凱吉已經有所轉變,他的人生亮著「綠燈」,為那些同行的人照見前方路途。其中有許多(並非全部)是藝術家。
然後,藝術、文化與社會的中心崩裂開來,一個喧鬧的新世界以凱吉為中心,宣洩而出。
那道光是什麼?它是如何傳遞的?
我們的意圖是要肯認此生,不是要在混亂中注入秩序,也不是建議如何改善創作,而只是要在我們所過的生活中醒過來。只要我們一旦讓心思和欲念從常軌中逸出,以自己的步調運作,生活就變得非常精采。
凱吉說他非常嚴肅地看待《四分三十三秒》這首「寂靜的作品」。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對本質的闡述。他在死前三年對一個訪談者表示:「在我的生活和作品中,我沒有一天不用到那首作品。我每天都聽那首作品……。我不是坐下來彈它;我是注意到它。我知道它不斷繼續著。所以我在上頭放的心力愈來愈多。它尤其是我享受生命的泉源。」他說,彈它的重要性在於「它帶我走出藝術的世界,進入生命的整體。」確是如此。
在鈴木的開示與佛教教義中,寂空二字乃是不可思議的光明基底。
這就是《心經》這部佛教核心經典的核心教義。
凱吉告訴我們,他當時正在上鈴木的課,但是聽不懂鈴木在說什麼。過了幾天之後,他走在林中尋找蘑菇。心裡什麼都沒想。什麼都沒試。就只是注意著。然後,就如他所寫,「我一切都明白了。」
他明白了什麼?他並沒有說。
這本書裡頭寫的都是約翰.凱吉沒說的故事。
前奏曲
我的意圖向來都是說我必須說的,採取的方式是清楚說明,好讓聽的人能體驗到我必須說的話,而不只是耳朵聽到而已。
──約翰.凱吉
鈴木大拙博士在一九五○年履足紐約的時候,年高八十,是舉世聞名的作家、演說家、翻譯家,也是禪宗的活化身。儘管如此,鈴木大拙走的並非常軌。
他身高不到五呎,老是穿著運動服和寬鬆長褲。他沒念過大學──「博士」乃是榮譽學位。有時他沉浸在思考中,聽眾不太能聽得到他說話。而且他也不是禪師,他只在鎌倉名寺圓覺寺參了四年的禪。
鈴木大拙過人之處在於他聰穎過人卻又態度謙和,加上他想在...
目錄
一、見山是山
1. 鈴木大拙
2. 約翰‧凱吉
3. 模斯‧康寧漢
4. 四壁
5. 追求寂靜
二、見山不是山
6. 自我的噪音
7. 道心
8. 天堂與人間
9. 存在之永恆
10. 零
三、見山又是山
11. 另類學校
12. 從零開始
13. 不確定性
14. 互相貫通
15. 樂章終曲
一、見山是山
1. 鈴木大拙
2. 約翰‧凱吉
3. 模斯‧康寧漢
4. 四壁
5. 追求寂靜
二、見山不是山
6. 自我的噪音
7. 道心
8. 天堂與人間
9. 存在之永恆
10. 零
三、見山又是山
11. 另類學校
12. 從零開始
13. 不確定性
14. 互相貫通
15. 樂章終曲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