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禪修的時候,覺知就像是朵小小的、微弱火焰。如果不斷地添加木柴,它將會成長得越來越強。把每一個生起的念頭、任何一個生起的煩惱都善加運用,就像為覺知的火焰添加薪火。
以這樣的方式修行,你會培養出修行的相續。
■呼吸是心的參照點
運用風或者說呼吸作為一種所緣的時候,它是心的一個參考點,是用於禪修的關注所緣。你只是觀察著自然呼吸的流動時,心就自然地變得清淨。
■打妄想!不手軟
一開始要能認出念頭是困難的,而念頭將會離開。我們需要習慣並且堅持這個修行,然後當我們漸漸地經習慣它的時候,念頭就將自然地在被認出的時候離去。最為重要的是,堅持持續不斷的修行。
■什麼是妄念?
念頭和妄念的差別,就在於它的力量。妄念並不是意味著有一個念頭,然後非妄念是指這裡一個念頭也沒有,而是我們有多麼強烈地相信這個念頭,以及被這念頭牽著走的程度有多深。
■千呼萬喚不忘懷!
本尊的觀修,在開始的時候就像對心中的朋友念念不忘一般,把他帶入你的心中。然後,當念誦咒語的時候,就像是呼喚著朋友的名字。你一直記得他。
■我們一直同在
因為一切眾生和一切諸佛實際上都有同一顆心,無論你在什麼時候做禪修,無論你在什麼時候培養愛,以及你學了什麼,實際上你和本尊都是在一起的,你們的心從未分離。不僅僅是本尊與我們在一起,三世一切諸佛都與我們在一起。
佛陀說法49年,所說八萬四千法,一切正行法門,無非「止觀」。
無論南傳北傳、顯經密續,所依止的佛說正行修持,都不出止觀法門。即使是密續金剛乘的本尊觀,其「生起次第」即是「止」,「圓滿次第」即是「觀」,如法的本尊觀即是「止觀」修持。
本書是噶千仁波切止觀禪修的傳授,主要分為四部:止禪、觀禪、生起次第、圓滿次第。傳授您看心的「心法」,由觀呼吸到觀心,進而即心即佛;深入淺出的譬喻,親身修證的體驗,讓你直接找回自心,當下得到心靈本有的清涼。
作者簡介:
第八世噶千仁波切以其飽受苦難的生命故事和難行能行的修持成就著稱於世。1937年出生於青海省囊謙康區。由第34任直貢法王喜威.羅卓認證。在成就者企美多傑的指導下,領受包括《佛子行三十七頌》等教授。也從多位大師處,領受大手印、那洛六法等教授。
仁波切是直貢噶舉傳承中的四大法子之一。他的轉世傳承始於噶當巴.秋丁巴,直貢覺巴‧吉天頌恭的心子。第一世噶千仁波切出生於1180年,是龍樹菩薩的弟子大成就者提婆菩薩的化身。之後皈依怙主吉天頌恭並且領受了出家戒,成為怙主吉天頌恭的三位最有成就的弟子之一。
這一世的第八世噶千仁波切以他偉大的慈悲心而著稱於世,他還是一位修行拙火成就的行者,也是直貢噶舉最為重要的傳承持有者之一。仁波切曾被勞改近20年。期間他雖飽受折磨,仍無怨無悔、精進修行,展露修行的證悟與風範,並遇寧瑪派蒙色仁波切,得到大圓滿教授。他的故事還由共產黨製成畫冊。2002年美國雪獅出版社「西藏瑜伽士」一片中,亦訪問和收錄他的修行故事和經驗。
1980年代,仁波切負起重修藏東青海地區直貢噶舉寺廟的重任。1997年到世界各地弘法,包括美國、德國、丹麥、西班牙、烏克蘭、以色列、臺灣、日本、新加坡、紐西蘭等地。傳授教法、主持閉關,推動各項慈善計畫。
仁波切說:「我所理解和實踐的一切,都是依據《佛子行37頌》。」並告訴弟子:「《佛子行37頌》就是我,代表我的身、語、意,如果你按此實行,我與你長相左右、不曾遠離。」
仁波切相關著作:
《心:恆何大手印二十八金剛頌教授》——曼尼文化2008年
《藏密氣功》——眾生文化2013年
《我心即是白度母》——眾生文化2014年
《中陰與破瓦》——眾生文化2015
譯者簡介:
霍博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公共管理學士,新加坡國立大學供應鍵管理碩士,譯有《我心即是白度母》、《中陰與破瓦》、《雪域達摩》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奇美多傑仁波切序〉
人間最美好的風光
我最棒的童年回憶之一,便是和外叔公(註,奇美仁波切外公的弟弟)相處的時光。他是個相貌莊嚴又充滿慈悲的修行者,總是保持在禪修的境界當中。
在我大約五、六歲的童稚時候,雖然尚未受過禪修的教導,也不清楚什麼是心靈的修持,但到現在,我仍可以清晰的回憶起,當我看見叔公在清晨禪修,他那強而有力、令人敬畏又深具影響力的樣子,是我在人類身上所見過最美好的事物。
村子裡只要有他在,整個氛圍就很自然地豐饒,大多數的時候也都非常和諧。在他住所的週遭,到處都是繽紛怡人的花朵和各式各樣的蛇;就連來訪的野生動物,也都十分安然地在他身邊或屋外徘徊,且各自和平相處。顯然,我叔公身上有著某種不凡的神力,吸引這些美妙事物出現,甚至山川大地也像是有人不斷地在重新創造,景色不斷地變換。
多年以後,當我遇見噶千仁波切時,我在他身上看到了相同的深邃特質,包括那涵攝一切的大愛,和遍滿一切的慈悲。無論是叔公還是噶千仁波切,他們的外在所行、內在所想、密意所至,全都是為了眾生的福祉。每當我看到噶千仁波切,他總是毫無所求、毫無條件地對待大眾,同時保持在禪修的境界當中。
記得有一次,家母想要請噶千仁波切為她的兄長念誦特別的祈願文,仁波切是這麼回答的:「喔,親愛的,我隨時隨地都在為有情眾生祈願,從未中斷。所以,妳的兄長自然也包括在有情眾生之內!」簡單的幾句話,讓我驚嘆不已並深受感動。每當我想起這件事情,就不再覺得為利眾生的菩提心和無量大願、大愛、大悲的修持有多麼困難了。
這些年來,我何其有幸,能從噶千仁波切處領受法教,並從他的日常生活和待人接物中學到許多。他真的是一位菩薩在世的典範。現在,仁波切針對禪修的開示即將出書,我也為大眾感到十分開心,相信這本書必然能為無量有情帶來無盡的利益。
誠摯地祝福
噶祖奇美多傑
2016.5.7 藏曆火猴年四月初一(薩嘎達瓦首日)
名人推薦:〈奇美多傑仁波切序〉
人間最美好的風光
我最棒的童年回憶之一,便是和外叔公(註,奇美仁波切外公的弟弟)相處的時光。他是個相貌莊嚴又充滿慈悲的修行者,總是保持在禪修的境界當中。
在我大約五、六歲的童稚時候,雖然尚未受過禪修的教導,也不清楚什麼是心靈的修持,但到現在,我仍可以清晰的回憶起,當我看見叔公在清晨禪修,他那強而有力、令人敬畏又深具影響力的樣子,是我在人類身上所見過最美好的事物。
村子裡只要有他在,整個氛圍就很自然地豐饒,大多數的時候也都非常和諧。在他住所的週遭,到處都是繽...
目錄
第一卷 經教止觀
第一部 止禪
第一章認識你的真心 11
從離我而去開始12
認識你的心13
隱修的要義17
從不沉默的心18
止禪初體驗19
當念頭來時21
佛常在心的止禪23
心的本然沒有距離25
第二章暫借空氣問心路27
呼吸,心的參照點28
只是觀呼吸29
妄念,就是完全掌控我們的念頭30
隨它去要這麼做33
當逐風之心停下腳步36
第三章讓心不再追逐39
安住中有大樂41
只有覺察而已42
不需思維的呼吸49
別追逐過去、現在和未來50
念頭來襲時52
短打禪53
在鬆緊之間54
文字融化不了我執55
四種消融59
第四章止禪修習問答 61
有所緣的止禪62
無所緣的止禪67
第二部 觀禪
第五章看穿你的自我 83
三種傳承,一味心性84
你還沒有真正的快樂86
得自由與失自由的界線90
自我,不是我們認為的那樣存在92
身如昨夜夢95
認識「我」的另一種練習97
以愛消融自我100
向念頭說嗨101
每個自己都是宇宙的縮影104
其實沒有我107
放下沉重的包袱109
第六章見招即拆招113
自己的禪,自己修115
注意!就在念頭浮雲般來去之間116
智慧和意識之間的差別119
不了解我在說什麼嗎?別擔心121
平常心是道123
什麼是無執著?126
複方心靈清淨劑128
必備的兩把刷子130
不流轉的快樂在這裡132
如夢、如幻 133
空除日常的生活 135
真正的自然安 136
第七章觀禪問與答139
真正瞭解自己 140
觀,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143
觀禪與密法 150
第二卷 密續止觀
第三部 生起次第
第八章讓我們掃心地吧!158
存在,或不存在? 168
洗淨塵俗的開端 170
冰在水上飄 172
外在的井然宇宙 175
內在的芸芸眾生 176
投生清淨的練習 178
心就像虛空 180
忽遠又忽近,其實不分離 182
第九章請真正的本尊上座185
本尊何在? 186
沒執著的聲音 188
音聲的供養 189
持咒的好處 191
大圓滿的四個步驟 192
來!實作趁現在 196
仁波切親身體驗傳授 198
第十章生起次第問答205
觀修的「技術問題」 206
生起次第與止觀禪 212
第四部 圓滿次第221
第十一章清爽自在向前走221
淨化生的另一端 222
生死與冷熱 223
生死與寤寐 225
眠夢的修行 226
心中那道不滅的彩虹 231
第十二章煩惱執著是對自我的備份235
練習三種不執著 236
煩惱是對自我的備份 245
保持正念的火候 247
攀緣執著其實是在找死路 248
不落兩端 249
第十三章圓滿次第問答253
禪修後的討論 254
總結問答 268
愛與慈悲是你唯一的真正伴侶 275
附 錄
皈依的意義283
儀軌說明 287
名詞對照295
第一卷 經教止觀
第一部 止禪
第一章認識你的真心 11
從離我而去開始12
認識你的心13
隱修的要義17
從不沉默的心18
止禪初體驗19
當念頭來時21
佛常在心的止禪23
心的本然沒有距離25
第二章暫借空氣問心路27
呼吸,心的參照點28
只是觀呼吸29
妄念,就是完全掌控我們的念頭30
隨它去要這麼做33
當逐風之心停下腳步36
第三章讓心不再追逐39
安住中有大樂41
只有覺察而已42
不需思維的呼吸49
別追逐過去、現在和未來50
念頭來襲時52
短打禪53
在鬆緊之間54
文字融化不了我執55
四種消融59
第四章止禪修習問答 6...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