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連串相關的問題與論證中推敲、在前人的思路中借鏡
縱橫解析偉大思想家們思考的來龍去脈
主題內容深刻精闢,是了解自己、了解世界的經典之作哲學作家 朱家安、哲學研究者 邱振訓、哲學系副教授 許漢 愛智推薦!
英國劍橋大學著名哲學教授 賽門‧布雷克本
教你這樣探索人生的20個大問題!「你幹嘛要想這些奇怪的問題呢?」
「它們看起來根本就沒有答案啊!」
當代知名哲學家賽門‧布雷克本教授在《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20個哲學大哉問》這本書裡,幫助你迅速釐清每個主題的「哲學戰況」:
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
有哪些當紅的立場?
主要是誰跟誰對上?
各自有哪些難解的任務?
不但可以讓你少走冤枉路,
也可以誘引你跟隨、批判,並發展自己的獨到見解。
作者賽門‧布雷克本所列舉的20個題目,是無論男女老幼都會經常感到困惑的問題。就算不依靠反省能力,這些問題似乎也會自然迸生出來,而我們都想找到這些問題的解答。
《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一書所羅列的20個問題沒有按一定順序編排,只有最後一個問題例外,因為那是我們所有人最終都會面臨的問題。每個問題的相關討論都是各自獨立的,所以讀者可以挑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來看。不過,有時候不同的問題討論難免會涉及彼此,因此讀者可能會需要前後對照。
所有題目都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大家都能從作者的思路、思考的角度來省思我們實際上如何思考、如何感受,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思考與感受。
延伸閱讀:
《我的人生在哪裡?:和22位法國心理醫師談心》,克里斯多夫‧安德烈編著
《大人的哲學課》,安‧魯尼(Anne Rooney)
《哲學家看世界的47種方法》,知的發現!探險隊
作者簡介:
賽門‧布雷克本(Simon Blackburn)
劍橋大學哲學教授,北卡羅萊納大學哲學研究教授,也是當今最傑出的哲學家之一。最暢銷的著作包括《牛津哲學辭典》(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思考》(Think)、《做個好人》(Being Good)、《色欲》(Lust)、《真:解惑指南》(Truth: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以及《如何閱讀休謨》(How to Read Hume)。
譯者簡介:
邱振訓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研究專長領域為倫理學、道德心理學。譯有《倫理學》、《大師與門徒》、《來生》、《離經叛道的哲學大冒險》等書。
cch5757@gmail.com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或許你會忽然覺得「我幹嘛想這些奇怪的問題?」於是轉頭就走不再回來;或許你會覺得這些問題有點有趣,甚至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討論。不管你是哪種人,這本書都能提供一些有趣的幫助。
── 哲學作家 朱家安
哲學思考實在不是為了什麼額外好處才要進行的活動,就像是「美」、「健康」、「正義」一樣,本身就是具有獨立內在價值的事。亞里斯多德說哲學起源於驚嘆,想來約是此意。
── 哲學研究者 邱振訓
這本書並不容易閱讀,讀者多少會感覺到布雷克本的思考或行文脈絡不容易完全掌握,有時引述討論某個哲學家或科學家或文學家的說法,有時是對流行意見的觀察,有時是他自己的看法,這些不同說法交雜在他的思考與討論中……哲學問題是反思性的,讀者需要夠努力去思考才能掌握或品味其中的趣味。
──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許漢
名人推薦:或許你會忽然覺得「我幹嘛想這些奇怪的問題?」於是轉頭就走不再回來;或許你會覺得這些問題有點有趣,甚至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討論。不管你是哪種人,這本書都能提供一些有趣的幫助。
── 哲學作家 朱家安
哲學思考實在不是為了什麼額外好處才要進行的活動,就像是「美」、「健康」、「正義」一樣,本身就是具有獨立內在價值的事。亞里斯多德說哲學起源於驚嘆,想來約是此意。
── 哲學研究者 邱振訓
這本書並不容易閱讀,讀者多少會感覺到布雷克本的思考或行文脈絡不容易完全掌握,有時引述討論某個哲學家或科學...
章節試閱
18. 這一切究竟是為了什麼?──追尋生命的意義
這個問題的答案多如汗牛充棟。快樂、幸福、滿足、愛、被愛、忙碌、知識、
權力、成就、行善、認識神、智慧、繁衍,當然,還有「別再問這種傻問題
了」。
我們可以將尋找生命意義分兩個方向進行。其一是尋找超越生命本身的事物。我們可以將我們的目光與希望投注在另一個世界,另一種存在樣貌,擺脫現世的種種紛擾憂愁、狂亂俗事。雖然我們在這個宇宙中無足輕重,卻能因為保證在另一個更廣大架構下意義非凡而獲得彌補。彼世充滿了希望。在這幅圖像中,意義的來源超越了我們有限的生命與目光所暫棲的日常俗世。我們因而會認為文學、藝術、音樂、宗教就是在表達這種關於意義的態度。但是這種態度要能成立,只能靠我們確實相信有超越世界才行。有許多人會說這種態度叫做靈性選項,但我覺得這其實是為了一個可疑的目標而綁架了一個好字眼。相對地,既然我們想要超越這個渺小、污穢、偶然、有限、凡俗的動物本性,我們不妨稱這種態度為超越性(transcendental)選項。
超越性選項能在人們發覺自己此生的願望無法滿足時,為大家帶來希望。人類悲慘的世界通常可以比擬為薛西佛斯的神話(the myth of Sisyphus),這位柯林斯(Corinth)的國王遭到眾神懲罰,永遠都必須將一大塊巨石推上山頂,但是當他每次推到了山頂附近,這巨石就會又滾回山腳下。在這個世界上,人的願望經常落空,生命總以失敗告終,歡欣也總化為灰燼。道德學家的這些老話卻能鼓舞我們轉向一個超越性的永恆世界,在那裡永遠沒有衰敗、沒有死亡,也沒有失落或絕望。
……
儘管超越性選項的主調頗令人沮喪,但是我們還有另一個選項,就是只在此生之中尋求意義,也就是內在性(immanent)選項。這種辦法就是對每一天都感到滿足。對人類來說,這個人間世──我們所熟悉,甚至有些單調的各種作為與經驗,其實已經夠有意義了。按內在性選項看來,嬰兒的微笑、舞者的曼妙、動人的聲音、情人的動作,甚至光影的變換或海浪的低吟,都為生命帶來了意義。對某些人來說,為生命帶來意義的是他們的活動或成就:成功攻上山頂、率先衝過終點線,或是寫出一首詩來。即使這些事物轉瞬即逝,也無法抹滅它們的意義:微笑不必永遠維持才能顯示出這笑容的意義。沒有任何事物能超越或脫離我們生命的歷程。更何況,這世上並沒有每個人在人生中都必須追求的一個目標,可是我們卻能在人生歷程中發現某個寶貴的事物──找到人生的價值與意義。事實上,沒有所謂人生真正的意義,真正的情況是人生之中能有許多意義。而接下來,對我們原本問題的這些可能解答,卻才正要開始生出問題來。
規模
……
從人類生命的規模來看,有些人的生命是絕不能稱一事無成的。貝多芬的生命、愛因斯坦的生命,或是發明小兒麻痺疫苗的沙克(Salk)、發明蒸汽機的詹姆士.瓦特(JamesWatt),他們的生命都極富意義,就像其他無數平凡人的生命一樣。我們也許是「在輪到自己上台時僵直焦慮的爛演員」,但是我們在下台前卻能夠做得比我們所以為的更好一點,而這就能給我們的生命帶來意義。這也是一種內在性選項,但絕不是一種自私或只在意物質享受的選擇。
我們參訪西歐的藝廊時,我們會發現從十七世紀初,藝術風格就出現了重大的轉變。在那之前,大多數的藝術都表達了對於超越性的嚮往。中世紀的宗教藝術刻畫了承諾中的天堂、恐怖的地獄、上帝道成肉身並分擔我們世間苦難的可怕劇碼,還有復活與救贖的高潮劇情。大約從一六○○年左右起,從西班牙開始,尤其以荷蘭為最,我們可以發現關於日常生活的藝術描繪變多了。這是我們首次在藝術中見到靜物寫生,描繪了家常生活中的日常用具﹝作家安德烈.紀德(Andre Gide, 1869-1951)談到靜物寫生時,說那是展示了「物品沉靜的生命」﹞。人像畫此時也逐漸鬆開與聖徒、宗教或官方的連結,變得更容易親近、更居家,更關心日常生活的樣貌。這就彷彿是對超越性的長期迷戀終於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對此時此地的讚揚。過去也有以日常生活為主題的繪畫,但是通常會帶有道德涵義,例如傻瓜的船沉到了水底、醉酒的農人荒廢了田地等。美就只能出現在處女的面容上,或是藉由披上古代神話的外衣來合法掩飾。但是日常生活悄無聲息地逐漸重新取回了自己的重要性。對於像維米爾這樣的畫家來說,最平凡的活動、最樸實的場景都灌注了過去卻只能保留給教會奧秘的重量、尊嚴和意義。
有些哲學家會說,這種改變比較不是從宗教的世界觀走向世俗世界觀,而是從一個宗教觀換成另一個宗教觀。他們將現代世界逐漸登場的過程詮釋成以宣揚進步的福音書取代了教人捨棄的福音書。但大致上說來這並不是真的。過去確實曾經有宣揚進步福音的思想家;他們認為靠著教育、科學的發揚,或是隨著宗教狂熱的消退,和平繁榮的時代就近在眼前了。有少數人在二十一世紀初還相信這一套。但我們會埋首在日復一日的生活瑣事裡,或是致力於為我們自己的國人同胞、全體人類,甚至是其他動物謀福祉,大概都不是因為特別相信進步福音才這麼做。
神聖的原因
……
如果我認為夜空是只能遠觀而不可褻玩的事物,而且會對在上頭進行廣告剝削這件事深感震驚和沮喪,那我就絕不會尊重與我感受不同的那些人。我們之間就有了芥蒂。我們也不能同意各走各的,因為萬一他們要是真的籌到了錢或是找到了金主,那實際上就相當於讓那些人稱心如意。我必須起身反抗他們,而這也正是為什麼說這是道德議題的道理。我必須主張他們錯了。擁有錯誤的態度在這一點上就和擁有錯誤的信念一樣壞,甚至還更惡劣。當然,情況也可能是我沒辦法(向他們)證明他們錯了。他們會認為我情緒化、太敏感,然後
我們就必須彼此爭辯,援引類比與其他例證,試著扭轉他們的心意。這樣的過程也許成功,也許失敗。在道德討論中很少有速戰速決的情況,但是棄守城池的代價實在太高,我們能做的就只有全力以赴。
打十七世紀初起,超越性選項的地位就逐步讓給了內在性選項。但在二十一世紀初,我們的藝術與書寫中卻沒有太多對日常生活的讚詠。人間再無維米爾。當代的影片與寫作甚少讚揚任何事物,反倒更像是蝸居在災難與毀滅、文明的消退、黑夜的來臨。這種情調或許有其證成,但是無論將來會變得更好、更壞,或者依舊一樣,這種情調都確實讓我們現在的日子比我們該過的生活更淒慘。所以,或許不要對未來想太多,我們真正該做的是將自己融入在當下。再怎麼說,伏爾泰也仍然在他那篇諷刺故事的結尾,還是讓那歷經生活中的千辛萬苦,並試著從中理出個道理的主角給我們提了這樣的建議:「我們還是回園子裡去耕作吧!」人類生來就是要活在當下的,所以也許哲學家所能提供的最佳智慧,就是教我們記住這一點。
20. 死亡可怕嗎?──死亡的恐懼深淵
死亡對我們不足為懼,因為消失的事物不會有感覺;而沒有感覺的東西對我們
就不足為懼。
……
長眠
要讓我們的心思籠罩在死亡對我們不足為懼這念頭實在是很困難。死亡是件用名詞特別指出的事,死亡會來找我們,而且會結束我們的性命:根據詩人約翰‧多恩(John Donne,1572-1631)的說法,死亡其實也可以稱為榮耀,雖然他說死亡不會是種榮耀;而根據某些宗教思想家的主張,死亡是可以被征服的,儘管其他人都會懷疑這種想法。死亡絕不是虛無(nothing),不是嗎?但是「虛無」本身卻是個背叛了自己的字眼,我們很輕易就能說這個詞其實就是指某種特殊的存在:「無」存在。我們看過了叔本華的描述,我們在發現自己的生命被虛無所包圍時,這會如何引發我們的形上學焦慮,每當我們試圖在虛無的永恆深淵前沉思時,關於存在的恐懼就會不斷襲擊我們(見第14章)。虛無能深深影響我們,例如說當我們期待某個事物出現時,而且我們會因為深受這份期待的影響,所以很難相信虛無會對我們有何影響;我們可能會想用大寫字母來標示這個事物,以表示我們真的夠害怕這事物沒出現:而這聽起來卻不如說我們被虛無深深影響了。有些哲學家會害怕虛無,但也有些人認為沒什麼好怕的。
如果我們試著想像死亡,我們可能會想到冰冷、靜默、動彈不得:這個狀態會維持不變很久──事實上,直到永遠。這就是最終的長眠。就算這場長眠平靜祥和,這樣的未來看起來還是相當陰森。不過,如果我們這麼想,事實上就誤入歧途了。我們這樣想像時,是在想死亡對我們會是什麼模樣,但這就是關鍵的錯誤一步。對我來說,我的死亡可能沒什麼,因為那時候已經沒有「我」了。所以對我而言,不會有冰冷、靜默、動彈不得,也不會是被埋在洞裡,或者,如果採火化儀式,也不會像整個身體都著火一樣。事實上,死亡比較像是什麼都沒有。對我來說就是這樣。當然了,這個世界還是會照常運轉,或者對還留在世上的人來說,也可能截然不同了。
騙人的想像
我們在想像生活中的情景時,我們會想像自己採取某種視角來觀看。如果有人要我想像喜馬拉雅山,我會想像如果我看到喜馬拉雅山的時候會是什麼情況。如果要我想像見到總統,我就會想像總統緩緩進入我視野中的情境,或是要我想像自己揹氧氣筒潛水,就會想像自己渾身濕答答的,嘴裡還不斷呼出氣泡來。這些不斷出現的第一人稱視角畫面充斥在我們的想像之中。可是這卻恰恰是我們在思索死亡時絕不能做的事。我們必須將自己完全消除掉,但這樣一來,我們就無法想像了,因為沒有關於死亡的第一人稱視角觀點。從來沒有誰真正體驗過死亡。如果有人暫時死亡,那在他們復甦之前,他們在死亡的那段時間內其實也沒有體驗到任何事(無論他們醒過來後說自己經歷了什麼,如果他們真的有任何經驗,就表示他們其實沒死)。
即使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我猜大家還是忍不住會認為這種想像必然失敗的緣故不是在邏輯上有誤,而是由於這問題本身太過神秘。如果我們沒辦法想像死亡會是什麼模樣,我們就會想,那一定是因為死亡籠罩著一層神秘面紗,而這當然又會讓死亡變得更加可怕!我們要抵抗這種誘惑。「死亡」並不比尚未出生這個「狀態」更神秘。下個星期、下一年,都會有更多尚未出生的人來到這世上,就像我們自己在許多年前也曾尚未出生一樣。尚未出生與其他事情不一樣,但不是因為尚未出生是以一種事先潛伏的方式存在著,而是因為在尚未出生時,根本就沒有任何主體、沒有任何自我可言。在我們人類出現之前已經過了數十億年的歲月,而在我們人類消失之後也無疑還會有同樣的漫長光陰來臨。我們會死掉很久,但這並不會比我們在等待出生之前的那段漫長時光更加無聊。對我來說,太陽系最終的滅亡時刻,來得就和我死後的第一個夏天一樣快。到時我可就戰勝了時間,只可惜我沒辦法享受我的勝利,就算是眨眼瞬間也不可得。
有些基督徒一想到傳統中天堂那個無止盡地唱頌詩歌的印象其實沒那麼吸引人時,就會說來生是永恆的。他們說,在這永恆的生命裡,我們可以戰勝時間。但是他們這樣一來就必須說出個道理,解釋為什麼在時間尺度之外的生命會與滅絕和毫無意識有所區別,而這卻是他們辦不到的事。
我們在試著想像自己死亡時所踏錯的那一步,也會產生某些後果。試著想像自己的死亡,又發現這實在難以接受,就孕育出了我們還有來生的幻想。因為,你看──我現在要想像我自己的喪禮:在教堂裡可沒有活著的我存在,而那具躺在棺木裡的可憐屍體也不會有我這樣的觀點,所以一定有某種縹緲無形、鬼影幢幢的我存在,其實也就是我的靈魂,會在這些致哀者頭上盤旋,苦惱著沒辦法告訴他們其實我一切都還好,只等著在現在開始的這來生之中展開全新的冒險。這種幻想的力量會如此強大實在頗為奇怪,因為我們不會認為既然我們能在腦海中想像父母交歡的情節,就也用同樣的方式想像我們在出生之前,會有個與現在模樣相若彷彿的靈魂四處游移。
……
不存在
我從頭到尾都將死亡當作消滅來談,而且也無視於來生存在的可能性。我相信,我們只是因為在想像上犯錯,才會覺得我們可以有理由相信來生。人類長久以來對於死後存在的執著,只是一種哲學謬誤的結果。有些人可能會認為他們可以建立一種令人滿意的來生模型,只要相信這些前提就好:靈魂就是鬼的一種,是個人模糊的幽影,有些人宣稱能夠看到它們,而且它們還是來自死者國度的代表(不過重要的是,既然鬼魂都是衣冠楚楚地現身,它們的衣裳大概也都是死去的床單、盔甲的代表吧)。
因為這些現象是我們自己心靈狀態的投射,所以也會相當逼真:一幢房子若是屋主之一或孩子死去,就會因他們的逝世而鬧鬼,也就是說,生者因為對伴侶或孩子已經不再的感覺太過痛苦,便會不斷折磨自己,想像他們依然在此。但是被不存在所糾纏其實並不是真的被某種事物糾纏,就像英國沒有鱷魚這件事其實也不是不存在的英國鱷魚從死者國度派來的代表一樣。
事實上,沒有什麼如此神秘的事物,只有絲毫不神秘的事實:無論是死去的人也好,或是鱷魚也好,其實根本什麼也不存在。其實直到最近都還有些事物或個人,他們本身根本就不配我們為之哀悼。我猜我就和許多人一樣,暗地裡希望在我死時,身邊的親朋好友多少會有些傷心,而我也希望那時我已修訂了我的哲學著作,安心頤養天年。但是對我來說,到時候其實也沒什麼會讓我苦惱的了。
18. 這一切究竟是為了什麼?──追尋生命的意義
這個問題的答案多如汗牛充棟。快樂、幸福、滿足、愛、被愛、忙碌、知識、
權力、成就、行善、認識神、智慧、繁衍,當然,還有「別再問這種傻問題
了」。
我們可以將尋找生命意義分兩個方向進行。其一是尋找超越生命本身的事物。我們可以將我們的目光與希望投注在另一個世界,另一種存在樣貌,擺脫現世的種種紛擾憂愁、狂亂俗事。雖然我們在這個宇宙中無足輕重,卻能因為保證在另一個更廣大架構下意義非凡而獲得彌補。彼世充滿了希望。在這幅圖像中,意義的來源超越了我們有限的生命與...
推薦序
布雷克本是怎麼想的?(許漢/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哲學或者說哲學思考起自一個人性的事實:人會反思自身的存在與周遭環境。這樣的反思來自人心靈中一個時隱時現,但總是存在的傾向:想要理解──想要理解自我、想要理解他人、想要理解社會、想要理解世界(宇宙)。這是反省式的理解。不同於來自直接經驗的認知或情感上的回應。反省式的理解是人心靈獨特的運作。反省式的理解可以帶著不同的意圖或態度,這個意圖可以是想要活得更好,或者是純粹的認知或知性的理解。如果是帶著比較純粹的認知興趣,那麼,這個反思是理解所意圖的是探究真相或是對於一切能夠想得通透。時至今日,科學的探索是理解真相的典範。就這一點來看,如果有人說,科學是正確理解所必要,這不僅是可以理解的說法,甚至就是正確的途徑。事實上,有些人採取極端的立場,認為科學是理解真相唯一可靠的方式,這是科學主義。弔詭的是,科學主義並不能用科學的方式來證明,反而,相信科學主義的人是選擇了一個哲學主張。
先不去論科學主義是否成立的問題,明顯的,哲學不是科學。但是,哲學就其為理解真相的學問,哲學如何不同於科學?或許從事哲學探究的人,彼此的動機或興趣並不全然相同。但是,作為一門學問,哲學是或更好被理解是純粹的知性興趣所推動的探究。哲學是對於理解真相或想要將真相想得通透的知性活動,這是反思性的。究其根源,反思起始於問題──人在追求理解自我、社會以及世界(自然)所遭遇的問題。所有智性理解的追求都有所針對的問題,不僅哲學如此,科學亦然。
哲學和科學,依據前面簡單的敘述,有著家族相似性──哲學和科學都是對真相的智性探究,也都針對著類似的主題──對於自我(人)、社會與世界之真相的理解。雖然如此,但哲學不是科學,或許我們還是需要回答先前的問題:哲學如何不同於科學?這個問題頗複雜,不是這篇短文適當的主題,但是,我們都正確的相信哲學不是科學,為此,我們可以討論一個較小的問題:哲學是什麼?
通常,「哲學是什麼?」是一般哲學概論的書的主題,大部分的「哲概」都介紹哲學的一些領域或課題,包括知識論、形上學、倫理學、科學哲學、語言哲學、社會政治哲學、心靈哲學、邏輯哲學等,這類哲概介紹作者所認為的主流哲學理論,單就這點來說,「哲概」和其他學科的一般教科書頗為近似。在其他的學科,這種一般性的概論通常是介紹這個學科一般被認可的(或者說,沒什麼爭議)學說或主張,如普通物理學或普通化學或普通心理學,這些科學概論是針對初學者,提供學生進一步瞭解或研究科學的起點。但是,哲學不一樣。一本哲學概論(哲學導論)的書可以就是哲學。賽門‧布雷克本(Simon Blackburn)這本書可以看做是哲概,但是布雷克本在這本書裡並不介紹哲學各個領域裡的主張或學說,而是討論一些哲學裡爭議頗大的問題,在這些討論中,布雷克本的目的是論述他對這些問題的思考、立場或主張。
作為哲學家,布雷克本這本書是闡述他的哲學,或者,他會說,他是在闡述哲學。布雷克本經由討論20個問題來論述他獨特的哲學主張,不是介紹哲學的各種流派,就這一點來說,這本書不是一般的教科書式的哲學概論或導論。如果將這本書當成嚴肅的哲學論述,那麼,這意味著,哲學作為一門學術並沒有固定的論述方式。哲學論述不僅風格可以不同,甚至方法也不同,就如同柏拉圖的對話錄《理想國》、笛卡兒的《沉思錄》、休謨的《人性論》、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羅爾斯的《正義論》等等,這些哲學著作的風格全然不同,主題也不一,但都是嚴肅的思考並回答哲學問題的哲學論述。
就寫作風格來說,布雷克本這本書不是嚴格的學術論述,並沒有依照學界所公認的學術方式來論述他的哲學。布雷克本在這本書的行文看起來頗為隨意,有一種哲學思考筆記的味道,在每個問題的討論,他廣泛引用各種思考、多樣的看法,讀者明顯可以察覺他是在對讀者陳述自己的思考、想像與感受。所以這本書不是抽象的論述或者枯燥的獨白。不過,這本書並不容易閱讀,讀者多少會感覺到他的思考或行文脈絡不容易完全掌握,有時引述討論某個哲學家或科學家或文學家的說法,有時是對流行意見的觀察,有時是他自己的看法,這些不同說法交雜在他的思考與討論中;這樣的論述,一方面呈現問題有其複雜性,另一方面則涉及更多的爭論。再者,這些哲學問題是反思性的,讀者需要夠努力去思考才能掌握或品味其中的趣味。
……
這本書的寫作看似隨興的哲學思考筆記,布雷克本並不在細節上有足夠的清楚說明,也不仔細說明所引述之哲學主張的意義,因此,閱讀時有些時候有一定的難度。他的目的是引導讀者進入哲學或作哲學思考,他的討論是提供思考每個問題的一些角度以及方法,他提供讀者他所認定的對於問題的哲學思考。讀者或許會問:這問題是這樣來思考嗎?例如人性的問題,中文的讀者對於人性的議題多少是依據所讀過或聽過的性善-性惡的爭論來設想,但布雷克本在書中並不如此來考量或處理人性議題,這讓讀者不免對布雷克本對於人性的思考與論述有所遲疑。其實,布雷克本在前言中提到,哲學是處理人性的問題,他對人性的理解頗明顯是沿襲自蘇格蘭哲學家休謨(David Hume)的想法。休謨認為,人類理解的對象包括自然與人,自然哲學或科學研究自然,而人文科學或哲學研究人與社會,休謨稱之為人性科學(science of human nature)。如此,休謨式的人性觀是比性善-性惡更廣,從這個更廣的角度來看這本書,或可瞭解布雷克本在前言中所說的,哲學主要是對人性的討論,11-15章關於時間和存在的討論不是明顯關於人性(對休謨來說,時間與存在也是人性論的議題,為何如此?這裡不進一步說明,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休謨的《人性論》),這本書的其他15個問題都是關於人性的討論,而第5、6、7、10這幾章多少也處理性善-性惡的議題。
或許讀者也會問:這本書所提的這些問題真的是哲學思考的適當問題?布雷克本在這裡列舉20個問題,這些的確是關於自身存在以及周遭的問題,但有些問題卻不被列在這裡(例如有人或許關心道德對錯的問題、有人關心性別的問題,或者社會正義的問題),當然,布雷克本也沒說他所列的是全部的哲學問題。
……
事實上,在這本書中,布雷克本對這些問題提出其主張,但有時並不容易被指認明顯。一個可能的因素是,他的論述經常引入生活經驗。每個人的生活經驗有相類似之處,也各自有獨特性,例如他對於「生命意義何在?」、「美」、「死亡」、「神」、「為何要當好人?」等等問題的討論訴諸頗多他自己以他所理會的他人的經驗,引入他對生活的經驗來反思哲學問題,這使得他的討論較為生動,但讀者或許會質疑:我為何要在乎你布雷克本的生活經驗?哲學思考追求知性理解的通透性,但是,你布雷克本依據你的生活經驗所提出的思考與討論,是你個人的看法,實在看不出來你對這些問題的思考以及回答是通透的?或許,布雷克本以如此的方法來思考討論這些問題,與其哲學立場有關。
推薦序
規劃周全的哲學隨筆(朱家安/哲學作家)
一般的台灣人大概不知道英國哲學家布雷克本(Simon Blackburn),他不是奠定哲學問題、理論基礎的古早哲學家如康德或笛卡兒,也不是藉由令人耳熟能詳的問題爆紅的現代哲學家如桑德爾(Michael Sandel)。然而,在學術界,若你要列一個目前依然存活的重要哲學家清單,上面一定會有布雷克本的名字。
布雷克本最重要的學術貢獻在後設倫理學(meta-ethics)領域,這個領域討論一個非常抽象的問題:
道德到底是怎樣的東西?有哪些特性?例如說,人對道德做的判斷有機會符應於客觀的事實嗎?還是說它們終究只是某種情緒上的表態?
布雷克本對此問題的答案已成一家之言,被稱為「類實在論」(quasi-realism),主張當我們判斷道德的對錯時,我們是在「投射」(project)自己的某些相關態度,即便沒有獨立於心靈存在的道德事實,這些投射讓我們依然可以進行「正常」的道德討論……
有點太抽象了,對吧。
不過就算你覺得自己沒搞懂上面那些敘述,也沒有關係。即便身為專業哲學家,布雷克本並沒有讓自己變成只會使用專業語言的人。事實上,只要花點耐心閱讀,你會驚訝於《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20個哲學大哉問》這本書裡兼具深度與日常的行文。(當然,這也歸功於譯者邱振訓清楚流暢的文筆,讓布雷克本的哲學說明功力得以最大程度展現)
在這本書裡,布雷克本挑了二十個「就算不特別作哲學上的反省,也會自然迸發出來」的哲學問題,這些問題位於一般人基礎好奇心的守備範圍內,你不需要上過哲學課,也可能忽然產生這些困惑,並在自己不見得注意到的情況下,一腳踏入哲學思考的領域。
這一腳踏入會產生什麼後果,滿不一定的。或許你會忽然覺得「我幹嘛想這些奇怪的問題?更何況它們看起來根本就沒答案」,於是轉頭就走不再回來;或許你會覺得這些問題有點有趣,並發展出了初步的想法,甚至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討論。不管你是哪種人,這本書都能提供一些有趣的幫助。
對於那些想要轉身離開的人,布雷克本準備了一些繼續思考這些怪問題的理由。或許你覺得品味是主觀的,沒有高下之分,因此認為「什麼是美?」這個問題無關緊要。在這裡,布雷克本引用康德的「品味的二律背反」(the antinomy of taste)來提醒你:即便相信品味無對錯,人們往往依然會在他人和自己有不同品味的情況下感到不快,甚至有強烈動機想要「感化」別人,讓別人接受自己的品味判斷。我們該怎麼面對這種好像有點矛盾的處境?或許我們可以藉由進一步思考「什麼是美?」來說服自己不需要在意彼此的判斷差異,或許(我說或許)我們可以論證美其實是客觀的,並藉此找到說服別人改變品味的方法。但不管如何,這些過程必定都涉及關於美和品味的哲學探索。
如果你是那種天生對這些問題有興趣,並不吝於思考和表達自己意見的人,《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會帶給你另外一些幫助。首先,對於書裡討論的一些老哲學問題,布雷克本找到一些有趣的切入點,帶給你其他哲學書不見得能提供的視野。例如說,他用「我們能彼此理解嗎?」這個問題來切入語言哲學,當我們思考什麼是語言意義,這不斷地提醒我們要注意語言事實上擁有的溝通功能,以及預設在每句有意義話語背後的其他人類心靈。此外,布雷克本鋪陳這些老問題的方式,充分展現出他的博學和對議題的熟悉。在各章節底下介紹的各種延伸問題和哲學家辯論,看起來只是信手拈來,但卻貫穿每個主題當中最有啟發性的那些意見。對於有動機的哲學探索者,布雷克本的介紹能幫助你快速了解每個主題的「哲學戰況」:在眼前議題底下,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有哪些當紅的立場?它們主要是誰跟誰對打?它們各自有哪些難解的任務?這不但可以讓你少走冤枉路(畢竟在哲學上,好理論很難想到,但爛的理論卻滿地都是),也可以引誘你跟隨、批判,並發展自己的看法。
跟哲學概論之類的教科書比起來,《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麼》在寫法上更類似於隨筆,一點也不正經八百,看起來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不過在內容上,它涵蓋了一般哲學概論會討論的大致議題。你不該用這本書來取代完整的教科書,然而,布雷克本獨到的切入和鋪陳,可以讓你有效掌握市面上主要哲學爭論的內容和方向,將來若決定進一步研讀相關論題的文章和書籍,也會更得心應手。
布雷克本是怎麼想的?(許漢/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哲學或者說哲學思考起自一個人性的事實:人會反思自身的存在與周遭環境。這樣的反思來自人心靈中一個時隱時現,但總是存在的傾向:想要理解──想要理解自我、想要理解他人、想要理解社會、想要理解世界(宇宙)。這是反省式的理解。不同於來自直接經驗的認知或情感上的回應。反省式的理解是人心靈獨特的運作。反省式的理解可以帶著不同的意圖或態度,這個意圖可以是想要活得更好,或者是純粹的認知或知性的理解。如果是帶著比較純粹的認知興趣,那麼,這個反思是理解所意圖的是...
目錄
導讀:布雷克本是怎麼想的?(許漢)
推薦序:規劃周全的哲學隨筆(朱家安)
前言
1. 我是機器中的鬼魂嗎?──探索意識之旅
2.人性是什麼?──詮釋的難題
3. 我是自由的嗎?──選擇與責任
4. 我們知道什麼?──虛擬現實和評估權威
5. 我們是理性的動物嗎?──理論與實踐中的理性
6. 我怎麼欺騙自己?──自我欺騙、誘惑與動機
7. 真的有社會存在嗎?──個體與群體
8. 我們能彼此理解嗎?──用字遣詞要小心
9. 機器會思考嗎?──人工智慧與認知能力
10. 為何要當好人?──討厭的行為、討厭的問題
11. 一切都是相對的嗎?──容忍、真理與信仰
12. 時間會流逝嗎?──奇妙的時間之流
13. 為什麼事物會一直存在?──恆常與混沌之謎
14. 為什麼有事物存在?──存有的奧妙
15. 是什麼填滿了空間?──事物與性質的秘密
16. 什麼是美?──致命的吸引力
17. 我們需要神明嗎?──希望、安慰與審判
18. 這一切究竟是為了什麼?──追尋生命的意義
19. 我有什麼權利?──積極、消極與自然權利
20. 死亡可怕嗎?──死亡的恐懼深淵
譯後記
重要哲學家
註釋
導讀:布雷克本是怎麼想的?(許漢)
推薦序:規劃周全的哲學隨筆(朱家安)
前言
1. 我是機器中的鬼魂嗎?──探索意識之旅
2.人性是什麼?──詮釋的難題
3. 我是自由的嗎?──選擇與責任
4. 我們知道什麼?──虛擬現實和評估權威
5. 我們是理性的動物嗎?──理論與實踐中的理性
6. 我怎麼欺騙自己?──自我欺騙、誘惑與動機
7. 真的有社會存在嗎?──個體與群體
8. 我們能彼此理解嗎?──用字遣詞要小心
9. 機器會思考嗎?──人工智慧與認知能力
10. 為何要當好人?──討厭的行為、討厭的問題
11. 一切都是相對...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