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人類有能力犯下哪些恐怖罪行?
史詩般的心理驚悚小說,超黑暗的懸疑氛圍
檢視跨越世代的凌虐與復仇循環★《紐約郵報》2016年夏天必讀書目
★《觀察家報》當月驚悚小說
★《華爾街日報》預測2016年最受歡迎的驚悚小說之一
★許皓宜(臺北藝術大學副教授/諮商心理師)、高仁和(前刑事警官)推薦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小女孩,
父親在她心裡建了房間,裡面只有痛苦磨難。
經過了好幾年,這房間有用悲傷砌成的堅固牆面、
復仇渴望鋪設的地板,與最終以仇恨搭蓋的厚實天花板。
四具男童屍體陸續在斯德哥爾摩被發現,死者身上都有遭到虐待的跡象,有的甚至已經過防腐處理,製成木乃伊。女刑警荷內特負責調查這幾宗離奇的命案,諸多事證讓她懷疑這是戀童癖慣犯所為,並審問最可疑的嫌犯卡爾。
卡爾供出「幻影之家」容許戀童癖行為等訊息後,卻在戒護就醫時自殺未遂,無法繼續接受偵訊。荷內特轉而聯繫曾診療卡爾的心理治療師蘇菲亞,請她提供更多線索。從此荷內特與蘇菲亞展開合作,偵查兒童色情犯罪。
蘇菲亞的病患中,不少人是童年時期遭受性侵與虐待的被害者。其中「烏鴉女孩」維多莉亞是蘇菲亞投注最多心力的案例。「毆打、愛撫、保護、傷害」,是維多莉亞與父親的相處模式。每當父親動手傷害她時,烏鴉就會進駐她的腦袋:黑色翅膀在她眼前拍動,接著,烏鴉會伸出腳爪奮力抓住父親的頭髮……
《烏鴉女孩》融合寫實、暴力、北歐社會陰暗面,獲頒瑞典犯罪作家學院2012年特別獎。刑警荷內特與心理治療師蘇菲亞追查難以捉摸又殘忍的殺手,並在過程中觸碰爭議性的黑暗主題:虐童及戀童,情節充滿懸疑,且有驚人轉折,是犯罪小說愛好者不可錯過的書目。
作者簡介:
耶里克.艾克索.頌德(Erik Axl Sund)是瑞典雙人作家葉爾克.耶里克頌(Jerker Eriksson)與霍坎.艾克索倫德.頌卡斯特(Håkan Axlander Sundquist)的筆名。
耶里克.艾克索.頌德目前是兩部系列小說的作者。《烏鴉女孩》(Crow Girl, 2010)、《飢餓之火》(Hunger Fire, 2011)、《皮媞亞的諭令》(Pythia's Instructions , 2012)組成【維多莉亞.柏格曼三部曲】,之後又合併為【烏鴉女孩】;而《玻璃身》(Glass Bodies, 2014)則是【憂鬱三部曲】的第一部。這些黑暗又令人上癮的小說,馬上在瑞典一炮而紅,叫好又叫座。
《烏鴉女孩》是瑞典犯罪小說的最新文學風潮,也是當代犯罪小說的里程碑;曾獲瑞典犯罪作家學院2012年的特別獎,學院推崇《烏鴉女孩》:「以犯罪小說的形式,呈現令人神魂顛倒的心理分析。」
葉爾克.耶里克頌,1974年生於瑞典中部的港市耶夫勒(Gävle),他做過很多工作,其中之一,是本書另一位作者霍坎的電音龐克樂團「i love you baby!」的製作人,並和樂團一起在東歐許多國家巡迴演出。他也曾擔任門房、裝貨員、倉儲經理與監獄圖書館員。
霍坎.艾克索倫德.頌卡斯特,1965年出生於瑞典南部的林雪坪(Linköping)。和葉爾克一起投入寫作事業前,他曾是音響師、音樂家及藝術家,曾在斯堪地那維亞半島開過五十場以上的畫展。他在2000年初期是電音龐克樂團「i love you baby!」成員,在東歐許多國家巡迴演出。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瑞典怎麼能創造出這麼了不起、這麼黑暗古怪不落俗套的驚悚小說,刻劃出氣質獨特的複雜角色,如莉絲.莎蘭德(《龍紋身的女孩》),以及《烏鴉女孩》的女警荷內特.基爾貝里?荷內特調查專找移民兒童下手的兇手時,她必須處理仇外、極右派政治和其他敏感問題,全都只會加深讀者對小說情節病態的迷戀。」——美國《歐普拉雜誌》
「後龍紋身女孩時代的瑞典犯罪小說呈現出各式各樣怪異風格的作品……但不論是瘋狂的張力,或是雄心抱負,八百頁巨作《烏鴉女孩》無人能出其右。」——美國《芝加哥論壇報》
「複雜且相當陰鬱的敘事……故事慢慢且穩當地施加無情的掌控……毫無偏差地累積張力。而且,承襲北歐犯罪小說的最佳特質,小說中總留有空間對社會做尖銳批判……本書核心的幾位女性性格皆精心刻畫,描寫成功,其慾望需求各個鮮明迥異。你會發現《烏鴉女孩》會是你讀過最廣泛、力道最強的北歐犯罪小說。」——美國《金融時報》
「恐怖充斥在《烏鴉女孩》中,把瑞典當代福利體制的表象劃得支離破碎,揭露出所有可以想到的人類罪行……刺激的多層面墮落,墜入邪惡與瘋狂的深淵。」——美國《出版人週刊》
「比《龍紋身的女孩》更勝一籌,控訴看似『文明』的人類能犯下多麼恐怖的罪行。」——美國《亞歷桑那共和報》
「讓人猛打寒顫……值得一讀的心理驚悚小說,著重心理也著重驚悚不偏廢。」——美國《科克斯書評》
「《烏鴉女孩》非常有可能是你一整年讀過最令人不安的書……故事有驚人的轉折,安排巧妙,兩位作者在小說中編織的複雜邪惡之網收尾得很成功……絕佳之作。」——英國《衛報》
「一趟疾速狂飆的旅程,穿越錯縱複雜的情節……頌德大膽地將解離型人格疾患置於這部令人極度掛心擔憂的小說中心。」——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
「這本傑作內容殘酷,情節令人憤怒苦惱,是今年到目前為止最佳的犯罪小說……雙人作家……對仇女與性別歧視怒目以對,指責虐童與人口走私。也許最重要的是,作者說了一個出色的故事……這部小說很黑暗,是烏漆嘛黑的黑暗……然而作者最大的勝利,是讓這本八百頁的巨著呼嘯而過……文筆精煉、直接、引人入勝。」——英國《都市報》
「本書黑暗得如此斷然,又叫人焦躁,使得《龍紋身的女孩》相形之下就像英國鄉間推理劇《密森默謀殺案》……八百頁的篇幅情節豐富……不可思議地饒富興味……讓人欲罷不能,不忍釋卷。」——英國《週日快報》
「可怕陰森、引人入勝,讓人極度坐立難安的驚悚處女作。」——英國《每日郵報》
「巧妙累積的懸疑讓你沉迷於八百頁的篇幅中。這本小說證明我們最害怕的不是暴力行為,而是人類心理不出聲的恐怖。」——《英國新聞聯合社》
「一部深深讓你恐懼的小說,黑暗的童話故事,在北歐犯罪小說傳統中獨幟一格……這部小說是心理黑色作品,分析人類的心靈,深入挖掘人類的邪惡、受壓抑的潛意識變態以及人類天性中與生俱來的暴力。」——義大利Sololibri.net網站
「再見,人魔漢尼拔。和維多莉亞.柏格曼相比,那個老人魔的心理狀態就過就像籠中金絲雀一樣有趣。」——瑞典《勞工日報》
「《烏鴉女孩》是該類型瑞典小說中我讀過數一數二的,或許甚至就是最棒的那本……許多瑞典作家及國外作家總是會說瑞典夫妻檔作家荷瓦兒(Sjöwall)和法勒(Wahlöö)是他們靈感的來源,如果未來的作家也用相同方式提起本書,我不會意外。」——瑞典《耶夫勒日報》
「《烏鴉女孩》讓你在書頁中追尋,氣喘吁吁,大惑不解,急著想知道更多。這個故事發生在榮格所謂的集體潛意識中……一部隱含光芒的傑作。」——瑞典《DAST雜誌》
「結局優雅地收起所有的線索和懸而未解的問題……真相非常殘忍邪惡,我怎麼想都猜不出來……耶里克.艾克索.頌德寫了一部犯罪小說讀者不能錯過的佳作。」——丹麥Krimifan犯罪小說迷網站
「一部讓你毛骨悚然、不寒而慄的心理驚悚小說,把不堪一擊的正常放在顯微鏡下檢視。」——丹麥版《ELLE雜誌》
「《烏鴉女孩》是部陰暗的心理驚悚小說,和北歐冬天的夜晚一樣悠長陰鬱……一個複雜、好聽、讓人憂慮的故事。」——紐西蘭《奧塔戈每日時報》
「這個故事裡盡是充滿障礙失能的角色,不寒而慄感被提升到藝術層面……但巧妙逐步累積的懸疑全程吊足你的胃口。」——蘇格蘭《新聞雜誌》
媒體推薦:「瑞典怎麼能創造出這麼了不起、這麼黑暗古怪不落俗套的驚悚小說,刻劃出氣質獨特的複雜角色,如莉絲.莎蘭德(《龍紋身的女孩》),以及《烏鴉女孩》的女警荷內特.基爾貝里?荷內特調查專找移民兒童下手的兇手時,她必須處理仇外、極右派政治和其他敏感問題,全都只會加深讀者對小說情節病態的迷戀。」——美國《歐普拉雜誌》
「後龍紋身女孩時代的瑞典犯罪小說呈現出各式各樣怪異風格的作品……但不論是瘋狂的張力,或是雄心抱負,八百頁巨作《烏鴉女孩》無人能出其右。」——美國《芝加哥論壇報》
「複雜且相當陰鬱的敘事...
章節試閱
房子
屋齡已破百,堅固的石牆至少一公尺厚,也就是說她大概不需要作隔音處理。但她希望能百分之百篤定。
客廳左側有個小坪數邊間,她拿來當工作室兼客房。
裡頭有間小廁所,儲物櫃還算寬敞。
這個房間簡直完美,只有一扇窗及上方閒置的閣樓,如此而已。
不再漠不關心,不再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
不能把事情交給機運決定。命運是極度不可靠的同謀,有時是朋友,但有時也是無法預料的敵人。
餐桌和餐椅都被推到牆邊,於是客廳中央空出了一大塊空間。
然後就是等待了。
第一批聚苯乙烯墊在十點鐘準時送達,由四名男子扛進來,其中三人大概五十來歲,但第四人估計不超過二十歲。他光頭,穿著黑色T恤,胸前印著兩面十字圖樣的瑞典國旗,國旗上方印著「我的祖國」字樣。他手肘上有蜘蛛網圖案的刺青,手腕上則是某種石器時代風格的設計。
等送貨的人都離開了,她坐在沙發上計畫接下來的工作。她決定從地板開始,因為只有地板有可能會造成麻煩。樓下的老夫妻或許重聽到幾近耳聾,這麼多年來,她也從來沒聽過他們發出任何聲響,但還是覺得這是個重要的細節。
她走進臥房。
男孩仍然在熟睡。
在電車上和男孩相遇的過程說來很奇特。他就只是握住了她的手,站起身來溫順地跟她走,她連一個字也不用說。
她找到了尋覓已久的弟子,一直以來無法得到的孩子。
她伸手碰他的額頭,體溫已降。然後她又摸摸他的脈搏。
一切都按照計畫進行。
她用的嗎啡劑量恰恰好。
工作室地板上,從牆的這一頭到另一頭,鋪的是厚重的白色地毯。她總覺得這張地毯很醜又不乾淨,雖然腳踏在上面是滿舒服的。但現在看來,地毯倒是很符合她的目的。
她用鋒利的刀切開聚苯乙烯墊,再用一層厚厚的地板黏著劑,把所有的墊子黏在一起。
刺鼻的氣味瞬間讓她頭暈,不得不打開面街的窗戶。窗戶是三層窗,最外面的玻璃還多加了隔音層。
命運,是朋友。
地板工事花了一整天。每隔一陣子,她就去查看一下男孩。
整個地板都弄好後,她把所有的縫隙用銀色封箱膠帶貼起來。
接下來的三天都花在處理牆壁上。到了星期五,就只剩下天花板了,這部分花的時間比較長,因為她必須先黏好聚苯乙烯墊,然後用木板把它卡進天花板裡。
等黏膠乾了以後,她把之前取下的幾條舊毯子釘回門上。她在門上黏了四層的聚苯乙烯墊。
她把唯一的一扇窗戶用舊床單遮起來,再用雙層隔音材料把窗戶凹處隔起來,再三確保完全隔音。整個房間都處理好後,她把地板和牆壁都鋪上防水帆布。
整個工事讓人靜心沉思。最後她看著眼前的成果,一絲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接下來的一週,她進一步處理細節。她買了四個小型橡膠輪、一個搭扣、十公尺的電纜線、數公尺的木製踢腳板、基本的電燈裝備、一盒燈泡。她還訂購了一組啞鈴、一些舉重槓鈴,還有一部健身腳踏車,商品送貨到府。
她把客廳一個書櫃裡的書全部取下,將書櫃往一側傾倒,底部四個角都鎖上小輪子。她在書櫃前側黏上一段踢腳板,掩蓋櫃子可以移動的事實,然後把書櫃擺在通往隱密小房間的門口。
她用螺絲把書櫃拴在門上,測試看看。
裝了小橡膠輪的門無聲地滑開。一切都完美無瑕。她把搭扣鎖上,關上門,精心調整立燈位置,遮蔽那簡單的鎖。
最後,她把所有的書放回書櫃,從臥室裡兩張床的其中之一搬了一張薄床墊過來。
那天傍晚,她把熟睡的男孩抱到他的新家。
老伊恩菲爾德區—基爾貝里宅
關於男孩,最離奇的不是他的死亡,而是他可以活那麼久。某種原因讓他繼續活下去,換做是一般人,早就棄守了。
荷內特.基爾貝里刑偵督察長把車子倒出車庫時,還完全不知道此事。她也渾然不知這個案子是一樁連續案件之首,而且會改變她的人生。
她從車窗看到歐克,於是向他揮手,但他正在講電話,沒看到她。整個上午他將會忙著洗這週堆積如山的汗衫、沾滿泥巴的襪子以及髒兮兮的內衣。家裡有愛足球成癡的太太和兒子,那部老爺洗衣機當然會被操到極限,一週至少運轉五次,這是他們家司空見慣的日常風景。
她知道他在等衣服洗好的空檔,會走進他們在閣樓裡布置的小書房,繼續埋首於那些未完成油畫中的其中一幅。他是個浪漫派、夢想家,總無法對開始進行的事作個了結。荷內特幾度因此對他嘮叨,要他和對他作品有興趣的畫廊老闆接洽,但他總推說作品還不算完成。還沒畫好,但快了。
等到作品完成的那一天,一切都會改觀。
他終於有了重大突破,錢就會滾滾而來,他們終於可以實現夢想中的事,從修繕房屋到去各地遊歷都行。
在近乎二十年之後,她開始懷疑到底會不會有這一天。
她驅車轉到尼納珊路,聽到左前輪側邊傳出喀喀聲,感覺不妙。即使像她這樣對車子一竅不通的外行人,也知道他們家的奧迪老爺車不太對勁,很快又得進廠維修。從過往經驗判斷,她知道即使她習慣去的布里登普蘭的塞爾維亞籍維修師傅很可靠,價錢也相對公道,這回應該不是小錢就能解決。
前一天,她才剛清空了戶頭,付了最近一期的房貸。每三個月,房貸就殘酷地準時叩門。她希望修車的錢能以信用卡支付,以前就用過這一招。
荷內特的外套口袋開始劇烈震動,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差點讓她的車歪到人行道上。
「喂,我是基爾貝里。」
「嗨,雍,索里斯普蘭地鐵站那裡有狀況。」同事研斯.胡迪的聲音傳來。「我們得馬上趕到。妳在哪裡?」電話那端傳來尖銳刺耳的聲音,她把電話從耳朵邊拿開,保護自己的聽力。
她討厭人家稱呼她雍,覺得有幾分不悅。都要怪三年前員工派對上的玩笑話,但從那時起,這個綽號就傳遍國王島的警局總部。
「我在歐許塔,往艾辛厄公路開。發生什麼事了?」
「有人在靠近師資培訓大學的地鐵站旁樹叢裡,發現了一具年輕男性屍體,比林要妳盡快趕過去,他的語氣滿激動的。種種跡象都指向謀殺。」
荷內特.基爾貝里聽得出車子喀喀叫得更嚴重了,思考著是否該停到路旁打電話叫拖吊車,順便搭便車進市中心。
「如果這輛大爛車還撐得住,我五分鐘、十分鐘內會趕到。我要你也在場。」車子蹣跚前進,荷內特開到最右線,以防萬一。
「好,我上路了。我大概會比妳先到。」
樹叢中發現一具男性屍體,在荷內特聽來,像是失控的打鬥。這案子最後可能以過失殺人起訴。
她一邊轉動方向盤一邊想,謀殺案就是女子告訴吃醋的丈夫她要離婚後,在自家遭到殺害。
反正大多數狀況是如此。
但事實上,時代在變,從前她在警察學校學的東西,現在不但令人質疑,還常常大錯特錯。工作法則已經改變,維持治安在很多方面比二十年前來得困難許多。
荷內特記得她的第一次巡邏,身處一般民眾之中。她記得民眾有多願意提供協助,對警方也有信心。她心想,今日倘若還有人報案,唯一原因就是保險公司要求,而不是民眾期望破案。
但她放棄社工課程,決定加入警界時,自己又是抱著什麼期望呢?能有一番作為?幫助人群?她自豪地把錄取通知給爸爸看的時候,就是這麼說的。沒錯,就是如此。她的目標是成為站在加害者和被害者中間的人。她想當個正直真誠的人。
而那就是身在警界的意義。
成長過程中,她始終敬畏地聆聽父親和爺爺談論警察工作。不管是仲夏節還是耶穌受難日,圍繞著餐桌的話題始終會回到無情的銀行搶犯、本性善良的扒手,以及精明的騙子等等,來自人生黑暗面的故事與回憶。
就像耶誕節火腿的香味會牽動滿屋子的期待,男人們客廳談話的背景音也是安全感的源頭。
憶起爺爺對於新科技工具的存疑與興趣缺缺,她臉上漾起了微笑。如今手銬已經被塑膠束帶取代,方便許多。爺爺還一度告訴她,DNA分析只是一時風潮,很快就會消退。
警察的工作就是要有所作為,她心想,而不是便宜行事。而且他們的工作方式也必須調整,以趕上社會變遷的腳步。
身為警界的一員代表你想盡一份心力,代表你在乎,而不是坐在裝甲警車裡,一籌莫展地躲在深色車窗裡往外瞧。
機場
就像冬天早晨一樣灰暗冷冽。他搭乘中國國際航空抵達一個聽都沒聽過的國家。他知道在他之前,已有數百名孩童踏上相同的旅程;和他們一樣,他也精心排練好了一套說詞,準備告訴負責查驗護照的邊界警察。
他連一個音節都沒有遲疑,把幾個月來背得滾瓜爛熟的說詞一口氣講完。
在某個大型奧運場地興建期間,他找到了扛磚頭搬水泥的差事。他那窮苦勞工階級的叔叔幫他找了可以棲身的地方,但是後來叔叔身受重傷,進了醫院,於是便無人可以看顧他。父母雙亡的他,也沒有兄弟姊妹或其他親戚可以求助。
與邊界警察對談時,他詳述自己與叔叔如何被當奴隸對待,那種遭遇只差種族隔離可以比擬了。他告訴警察,整整五個月他都在工地賣命,從來不敢奢望自己能成為那個城市的平等公民。
根據舊的戶口制度,他的戶口是登記在離城市很遠的村莊,因此,在他現居與工作的地點,他幾乎沒享有任何權利。
也因為這樣,他被迫要千里迢迢來到瑞典,他唯一的親戚住在此地。他不知道確切的地點,但根據叔叔的說法,親戚保證一旦他抵達,會盡快與他聯繫。
他隻身來到這個新的國度,只有身上穿的這套衣服、一支手機,以及五十元美金。手機的通訊錄是空的,沒有任何文字訊息或相片透露出關於他的任何事。
其實,手機根本是全新的,完全沒用過。
他沒有告訴警察的是,在他左腳鞋子裡,藏了一張寫了電話號碼的小紙片。等他逃出難民營後,就會立刻撥打那個號碼。
他抵達的國家和中國截然不同,到處都很乾淨、空曠。面談結束後,兩名警察領著他穿過機場空蕩蕩的走道,他心想這是否就是歐洲的樣子。
為他編造背景、給他電話號碼、提供他金錢與手機的那個人說,過去四年來,他已成功將七十多名兒童送到歐洲各地。
他曾說他在一個叫做比利時的國家門路最多,你在那裡可以賺大錢。工作內容就是服侍有錢人,如果你事事周到又忠心耿耿,你也可以發大財。但是比利時風險高,還得避人耳目。
絕對不能在外露臉。
瑞典就比較安全。那裡的工作主要是在餐廳,行動也比較自由。薪水價碼沒那麼高,不過,幸運的話,也有機會大賺一筆,就看特別要求的服務是哪一種。
瑞典也有人的需求和比利時人一樣。
難民營離機場不遠,便衣警車載他到那裡過了一夜,他和一名不會說英文、也不會說中文的黑人男孩共住一室。
他睡的床墊很乾淨,但聞起來有霉味。
在那裡的第二天,他就撥了紙片上的電話號碼,電話那端的女性聲音詳述如何去車站,搭上通往斯德哥爾摩的火車。他一抵達,就要再次撥打電話,會有進一步指示。
火車上溫暖又舒適,載著他快速且幾乎無聲地駛過城市,周遭景致都像雪一樣白。但是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命運,他從未抵達斯德哥爾摩的中央車站。
經過了幾站之後,一位金髮美女在他對面的椅子坐下。她凝視他許久,他發覺她知道自己是一個人。
不只在火車上是一個人,而是在整個世界上形單影隻。
火車到了下一站,金髮女子起身,牽起他的手,點頭示意車門方向。他沒有反抗,就這麼跟著她走了,好像被催眠一樣。
他們招了計程車,經過城市。他看到城市四面環水,覺得很美,車流量沒有家鄉那麼多,比較乾淨,空氣呼吸起來也比較清新。
他想著命運和巧合,有一度不確定自己為什麼坐在她的身邊。但當她轉頭過來微笑,他便不再懷疑。
過去在家鄉,人們都會問他擅長什麼,擰擰他的手臂,看看他是否夠壯,問著他假裝自己聽得懂的問題。
人們總是一副懷疑的態度。然後有時候會選中他。
而她,卻沒有要求他作任何事就選上了他。從來沒有人這麼對他。
她領他進入的房間是全白的,裡頭有張又寬又大的床。她把他放在床上,給他一點熱的東西喝,飲品的味道像是家鄉的茶,杯子都還沒空,他就睡著了。
他醒來時,不知道自己已經睡了多久,但看得出自己置身一個完全不同的房間。新房間沒有窗戶,完全被塑膠覆蓋。
他起身走到門邊,發覺地板是柔軟的,會上下浮動。他試著轉動門把,但門鎖住了。他的衣服都不見了,手機也是。
渾身赤裸的他,又躺回床墊,再次沉睡。
這個房間將會是他的新世界。
房子
屋齡已破百,堅固的石牆至少一公尺厚,也就是說她大概不需要作隔音處理。但她希望能百分之百篤定。
客廳左側有個小坪數邊間,她拿來當工作室兼客房。
裡頭有間小廁所,儲物櫃還算寬敞。
這個房間簡直完美,只有一扇窗及上方閒置的閣樓,如此而已。
不再漠不關心,不再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
不能把事情交給機運決定。命運是極度不可靠的同謀,有時是朋友,但有時也是無法預料的敵人。
餐桌和餐椅都被推到牆邊,於是客廳中央空出了一大塊空間。
然後就是等待了。
第一批聚苯乙烯墊在十點鐘準時送達,由四名男子扛進來,其中...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