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下不上,薪水不加不漲,
與其為了「五斗米」不斷跳槽,
不如奮力一搏,跟夢想「一決勝負」!
開一家新公司,有風險;加入一家新公司,同樣有風險。
如果只要想到有風險,就裹足不前,最後就是一事無成。
去年以前,老侯以一個台籍上班族身分,楚材晉用,在日本公司歷經七面埋伏,闖出八面威風;去年以後,老侯不再仰人鼻息,而是組織了一支日本娘子軍,百折不回,萬難不辭,做起了公司老闆。
「幾十年前,我的大學入學成績,落在全國三百多名,能進入包括台灣最高學府的所有學校,這算是人生第一次『努力有成』。我日後的道路一路順遂,做個上班族,幾乎沒遇過太大挫折。人生戰場上再沒有『逆轉勝』的精彩演出,竟然是隨波逐流的多、奮勇一搏的少,直到這次決定創業為止。……
現在,我已能在東京的電車上目擊到身穿我公司服飾的日本女孩子。還有甚麼比這個更令人振奮的呢?」
全球零工經濟時代來臨,當擁有一份正職就足以養家的期望已成奢望,辭職當老闆更非明智之舉,老侯以自身經歷演繹「一邊當夥計,一邊當老闆」,或許可以為中產階級的經濟現況提供一點解方。
究竟海外創業有何艱辛?艱辛過程如何克服?克服之道可否借鏡?不妨以老侯為鑑,藉為津梁,翻轉人生!
本書一如既往,諧趣為基調,知識為骨幹,對於有意海外投資創業的讀者、或感興趣於日本職場的看官,必能在故事中,循著曲徑通幽,讀出微言大義。
老闆夢不是人人可作的,難道我註定就是夥計命?
當老闆__侯董這麼想
■人過四十,驗收的是事業;過了八十,驗收的是人生。和我同世代的人,或者獨當一面,或者退休在家,人生美好的仗都打完了,只有我還作著「從零開始」的夢。
■做上班族有上班族的苦惱:如何應付上司、如何完成任務;當老闆不一樣,每日清晨睜開眼,見到掛零的業績,一種「不知明日何在」的恐懼感,撲面而來。
■為了安父母心,我打電話回家,總是報喜不報憂。今天有一個訂單,昨日掛零,兩相比較之下,業績即是「成倍成長」,「爸媽,我的公司業績成長了百分之百」,就這樣,吹牛度日,作著不醒的黃粱夢。
當夥計__猴子這麼看
■外資公司的顧問,給人「頭腦動得快、酬勞拿得嗨、女人吃得開」的印象。就是日文裡,「派手(はで、HADE)」(意謂表面光鮮)的行業。
■做個大公司的上班族,風險近乎零,日子安逸自不待言,後來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freelance),承擔的風險也不超過自己職掌範圍。一旦成了「公司負責人」,風險就是幾百、幾千倍地加大。
■公司業績毫無起色,我愈來愈灰心,長久以往,別說是經營夢碎,就連手邊的系統顧問工作,也因為我的心不在焉,遲早賠上。
日本VS台灣 職場大不同
●離職原因大不同
日本人離職的原因,一是「職場人際關係」,二是「人事制度不滿」,三是「薪資偏低」。有一個在台灣工作過的日本朋友告訴我:他周遭有過離職經驗的台灣朋友,眾口一致地表示「當初是為五斗米跳槽」,因人際相處問題而跳槽的,一個也沒有。
●面對指摘反應大不同
台灣人面對他人在工作上的指摘,第一反應是先大呼「怎麼可能」,採取防衛姿勢,再進行對話;日本人則是先說「すみません」(不好意思),各退一步,再進行對話。
●開會氣氛大不同
台灣人到了開會時間,仍可見談笑嬉鬧,直到主席正式開始為止;日本人一說開會,員工即聚精會神,初見這樣的陣仗,如臨部隊,讓主持人不認真也不行。
●正式場合穿著大不同
日本面試服以深藍與深黑為尚,但無論怎麼選購,布料熠熠生輝者、織紋交錯者,都該避免。總之一句話,顏色愈不搶眼、愈深暗者為佳;反觀我們台灣人在衣裝打扮上,是否都把面試或其他正式場合,看得太漫不經心了?
在日本工作,你不能不知的職場潛規則
●想要融入日本,您得先學會「讀空氣」?
日本人相處,極為重視當下的「空氣」。大家正開心時,您不好提難過的事情;大家正悲傷時,您不好自己一個人偷著樂。察言觀色,是不二法門。
●為何日本人非得長時間幹活不可?
日本上班族的過分加班,釀成「過勞死」的事件頻繁,公司大樓強迫於八點自動熄燈,用意是在催人回家。八點過後,人人加班如故。這時,第二招來了,那就是十一點一到,再關一次燈。燈關了又開,開了再關,直到變不出新花樣,畢竟幹不完的活兒,無人可代勞,這是個明擺的現實問題。
●部分公司在「面」試完後,還要「背」試?
在日本面試之後,可別就此掉以輕心,走出面試場外山呼萬歲。聽說有些堅持「五常百行、不欺暗室」的面試官,連面試者的背影都要檢驗。面試者前腳走離,他後腳在窗台觀看,一一收入法眼,讓面試者吃了暗虧都不自知。
●「為客人倒茶」成了女子面試成功的關鍵?
人事部門面試最後問了一個問題:「願不願意在客人來時主動倒茶。」日本人所著重的「女子力」,凡屬女社員,理應倒茶伺候來客;台灣本無客人到訪「女子服其勞」的習慣,日本公司想要台灣女子發揮「女子力」,非先問過本人意願不可。
●「有次序」的團體意識,連戀愛中的男女也不例外?
台場是東京的情侶聖地,天氣好時,情侶雙雙對對,坐在海濱的木頭台階上,幾乎每三米就隔著一對。日本人的團體意識,會讓他們在任何場合形成有次序的默契,連戀愛中的男女也不例外。
●大企業的福利,包含為男職員預備「好太太」?
日本大企業的「福利」:男人進了大企業,只要苦幹實幹,不僅終身收入無虞,連太太都幫著預備好。社內戀愛(公司內戀愛)對於日本女孩子而言,還是個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任務。
●日式的款待之道,不僅「熱情能笑」還得「同情善哭」?
所謂「同情善哭」,與「精於道歉」,互為表裡。哪怕對日語僅有初學程度,您也必然能從商家的口中,聽出那如連珠炮般、飽含歉意的「すみません(對不起)」。這並非全為了表達對客戶「過意不去」,「すみません」發生在收錢、找零,甚至轉身、目送,與歉意不完全聯繫上關係。
●日本女孩子寧嫁本國企業的「烏龜」,不嫁外資高薪的「一匹狼」?
日本公司缺少內憂外患的天然環境,比起外資公司時時處於激烈的競爭,在日本公司上班,本身也就成了加拉巴哥群島的烏龜蜥蜴,而外資公司的上班族就像一匹隨時伺機狩獵的狼。您說,換成您是女孩子,您要嫁一個穩妥的烏龜,還是嫁一匹狼?
馬 克│職場圖文作家
鄭匡宇│知名作家、主持人 ........莞爾推薦
作者簡介:
老侯
出身台北市六張犁、身高175、駐日系統顧問當中,長相最趨近福山雅治者。
人生二分之一做上班族、四分之一在日本度過、二十分之一做公司老闆,加起來還缺了一大部分交代不清。
2012年起,開始投稿寫日本社會觀察,旁及文化,偶涉歷史,略談經濟。有臉書專頁,看官數一萬八,粉絲數零。
2016年出了人生第一本書,從此由「寫手」升格為「作者」,頭銜另有:「日本職場文化觀察者」、「日本職場習慣觀察者」、「日本職場OL觀察者」。
FB專頁:老侯 台北會社員
FAYMAY官網:http://www.rakuten.ne.jp/gold/faymay/sp
作者相關著作:
《連日本的上班族都敢當,你還怕地獄嗎?:侯・克里斯多福・山雅治の東京職場放浪記》
章節試閱
序章
公司業績不斷增長,反映在曲線圖上,就是一個向右攀升的折線。日文稱此為「右肩上がり」。反之,則是「右肩下がり」。
我在日本的公司開張至今,是「右肩上がり」還是「右肩下がり」?託各位看官之福,是「右肩上がり」。但您要是知道我剛開始時,頭一個月業績僅區區五萬日幣,起始點如此,根本是個退無可退的成績,則「右肩上がり」也實在稱不上是甚麼傲人的成果,就彷彿站在起跑點的人,總算衝刺出來一樣,無非就是跑得順了,不意味著跑出了冠軍。
但這已足以養活公司幾名員工及我個人的溫飽。回首過去,根本無法想像我之前做了二十年上班族。
說起來,這得感謝日本老友關先生的臨門一腳。
當初,有意與關先生投資日本網上購物,由中國工廠供應,在日本販售。我出資十多萬台幣,全賠了,就是十多萬買個人生經驗……。我猶豫甚麼?左思右想,我還真不是可惜這十多萬。
我的家中無人從商,按照我父母對我的期許,我的人生路,上焉者就是做個教書匠,其次就是做個公司職員。「從商」從來不是選項,這偏離人生「常軌」太遠太遠,且西出陽關無故人,沒人可以拉我一把。
說穿了,就是對未知世界的恐懼。做個大公司的上班族,風險近乎零,日子安逸自不待言,後來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freelance),承擔的風險也不超過自己職掌範圍。一旦成了「公司負責人」,甚至做到「待臣而舉火者三百餘人(有三百張嘴等我養)」,風險就是幾百、幾千倍地加大。裹足不前,良有以也。
這種對於未知世界的恐懼,再加上年齡因素,更有「增幅」的效果。這可不是我一個人獨有的心理。有一次,與一個老友在大阪重聚,老友知道我在日本還有意「東山再起」時,勸我收心。
「你二十多歲也就算了。你現在幹甚麼?年紀不小了,享清福夠了,還想在事業上做出個第二春?別鬧了!」老友啤酒直喝,一口一個地勸我。
是呀,和我同世代的人,或者獨當一面,或者退休在家,人生美好的仗都打完了,只有我還作著「從零開始」的夢。
老友說的也是經驗談。說實在,再大的雄心壯志,這種「人生道理」一聽,也變得如槁木死灰。
第二天,我找了關先生談。
「關桑,對不起,創業這事情,風險太大。我看,我們還是從長計議好了。」我為難地說著。
關先生看著我,搖搖頭,半晌,總算迸出了一句:「侯桑,怎麼了?」
「對不起,不單是為了我,也為了您。您有家要養,我……」
「侯桑,這是我們唯一能獲勝的機會。你利用你的優勢,我利用我的優勢,如果還闖不出一番成績,我們日後做甚麼都別指望了!」關先生看著猶疑不決的我,如此堅定地說著。
「唯一能獲勝的機會」,他說的沒錯。當初我來日本,看準日本企業需要一個「能協助對華人圈溝通的人材」。如今,我幾年闖蕩,把日本企業那套作法也摸透了,正式涉足中日貿易網購,這不正是我唯一能翻身的機會?
「我反正要幹了。你加不加入,我都要幹。」關先生說。
我仔細玩味著這個「唯一機會」。我想起了當年,我有過一次抓緊「唯一機會」翻身的經驗。
高中入學考試,我考進台北市建中、附中、成功之外的「第四志願」公立高中,以當年的標準而言,進入這樣的學校,三年後能否考上大學,是在虛無飄渺間。父母總認為我「考壞了」,我總認為我「考好了」。我沒努力,自己心知肚明。
高一高二我仍在渾渾噩噩,升高三前,我突然醒過來:且不論我將來上不上得了大學,但人生至今,從沒有努力爭取過甚麼,這能不說是個遺憾嗎?於是,我一整個暑假,近乎杜門屏跡,只專心書堆。我清楚認識到:這是我的「唯一機會」,考不好,證明我不是個念書的料,將來就只有另作打算。兩個月的苦讀,就在第一次全校模擬考試大顯身手,我考了全校十三名。平日於班上都只在十多名打轉的「猴子」,居然考出了這樣的成績,這自然讓周遭同學刮目相看。抓到讀書的訣竅之後,我愈考愈順,最後甚至考出了全校第一。
日後,我的大學入學成績,落在全國三百多名,能進入包括台灣最高學府的所有學校。這算是人生第一次「努力有成」。
但那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我日後的道路一路順遂,做個上班族,幾乎沒遇過太大挫折。人生戰場上再沒有「逆轉勝」的精彩演出。關先生等於在逼著我再次披掛上陣。
「好,關桑,我明天就把錢領出來,我們明天就準備公司登記!」
我說著,真正西出陽關無故人,再不回頭了。
初遇S先生
知道S先生將來大阪,我又開始燃起一絲希望。他是供應商,我是他客戶,但力量完全不對等。側面得知,他還接過國際大廠的單子,對我這個初出茅廬的「素人客戶」,他願意見我已是萬幸。
要談,不能毫無準備。不能再拿我那「一套衣服十五件」的條件來談,這不是甚麼吸引人的條件,多談不如少談。
我精心寫了一個企劃案,描繪了我的願景及打算。我在日本掌握流行脈動,他在深圳維持生產品質。我的公司在日本站穩腳跟,徐圖進展,加上我們語言相通,必然能合作無間,在日本攻城掠地,云云。
流行服飾業界涉及了纖維製造業、布料製造業、染整業、設計、成衣業……。在日本這樣的工業發達國家,很多都已經外移到中國大陸或東南亞。我有一次花了好大工夫,總算找了一件「Made in Japan」的毛衣,仔細一看,始知纖維產自義大利。純粹的日製成衣,恐怕在日本市場羅掘俱窮,也找不到一件。
放眼天下,目前具備百分之百本地製造能力,又能彈性應對的,大概僅中國大陸廠商了。我還不認識S先生,不知其有無鴻圖大展的野心,但無論如何,要向上整合,還是同業整併,他比我知道怎麼做。我的「願景」,自然只有開拓海外(日本)市場可談。我只需證明自己能扮演好在日本通路商的角色,這就足夠。
按照日本業界的統計資料,一般成衣單價中,真正屬於製造成本的,僅占20~27%,其他全讓通路商賺了。聽似暴利,其實不然。一套衣服,設計不合消費者胃口,就會面臨整批銷不出去的風險。合了今年的胃口,不保證合明年的胃口;合了春天的胃口,不保證合秋天的胃口。原本認定是熱銷的冬衣,突然來個暖冬,結果就是全軍覆沒。利潤有多大,意味著風險有多高。我要說服S先生:我既然在日本,就會藉地利之便,掌握最新流行趨勢,承擔下這個風險。君為其易,我為其難。這是我企劃案訴求的重心了。
企劃案做成簡報檔,配上趨勢圖,頗有那麼回事。就等到時見到S先生,發揮我遊說的功力了。
與此同時,關先生開始物色辦公地點。只要肯找,大阪多的是便宜的辦公室。有一棟位在心齋橋市中心附近、四十年以上建築物的辦公室,不動產業者打出「大通り沿いでは希少なスペースの物件です。起業される方や1人から2人程でお仕事されるお客様にはオススメです(靠通衢大道之稀有物件,適合一到二人創業辦公之用)」的宣傳字句。我與關先生親自跑去看了。
寫在公開資料上的,大致符合實情,不動產業者沒騙人:五坪多一點(不到十八平方米),靠著交通便利的大馬路,建築物偏舊,辦公室偏小。但沒寫在公開資料上的,才是嚇人的:電梯狹窄,緊挨著鄰棟建築物,白天幾乎見不到光。茶水間沒熱水,化妝間沒坐式馬桶,方便時僅能蹲著,處處散發著「昭和」時代(上世紀九○年代以前)的味道,讓人發思古之幽情。
「這……真的是苦其心志,鍛鍊我們創業毅力的地方呀。」我對著關先生苦笑道。
「地點好,租金又便宜,找不到更好的了!」關先生道。
創業維艱,大家都知道。但艱難到連上廁所都得蹲著,正應驗了那句話:蹲得低,才能跳得高。地點,就這麼定了。
有了地點,我們開始填寫公司登記所要的表格。內容填好後,請了代辦業者申請公司登記。我既然要和人談生意,總不能連個公司影子都沒有。登記之後,公司有了雛形,我也有了「名分」。
二〇一五年四月,我拿到了大阪法務局「公證役場」所發行的證書,證明了我在日本開了一家公司,我成了最大股東,關先生是二號股東。公司設在日本,由日本人經營較為合適。關太太對於服飾設計也有一套,就這樣跟著我們「下海」,辭去現職,做起「社長」。就這樣,我從會社員(上班族)正式變身為日本會社的「筆頭株主」。
做了「筆頭株主」だから何(那又如何)?要知道,日本全國有四百二十多萬中小企業,卻有五千萬以上的上班族。我僅僅是從五千萬分之一「升級」到四百二十萬分之一,公司要是經營不善,我又會淪為日本兩百多萬破產負債者之一。人以群分,每個人都是在漫長人生中,游移於不同的分母之間。
就在為公司找地點、辦登記的同時,S先生依約到了大阪。我們在大阪梅田一家飯店大廳見面。
S先生長得富態,看上去三十出頭,白淨臉、掛著眼鏡,頭髮理著大陸同胞常見的平頭,出現時,滿臉堆笑,兩人互換名片。為了今天的見面,我早把名片準備好,頭銜是「代表取締役」。自己開的公司,頭銜自然就是自己揀一個用。華人來往,頭銜比甚麼都重要。我仍記得在台灣時,任職的公司要做一套與銀行連線的支付系統,區區二十萬的案子,銀行派來了三個「副總」接洽。我看過一個日本人的文章,說他在中國工作時,一名負責採購的同事,接觸往來的全是當地的商家,外文自然是一句不會,卻給自己封了一個「全球採購總監」的頭銜,逢人就用,云云。我儘管長年在日本,今日既然是與同胞接洽,這些記憶全都回來了。
結果您猜怎地?S先生的名片,陽春白雪,只有名字電話。拿到名片的當下,我愣住了。這名片幾乎就反映了主人的深藏不露。
商業談判
兩人在飯店的咖啡廳坐著。飯店裡,看來中國住客不少,來來往往,多半像S先生這般,全是留著幹練平頭的商人。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所厚積的能量,就在近幾年迸發,這家大阪的飯店,正具體而微地反映著這個事實。
S先生行色匆匆,是在日本走訪了他的幾個客戶之後,最後騰出半天時間給我。我忘了我是怎麼開口說第一句話的,這種「商業談判」似非我的強項,我只有試著從閒話家常談起。先談談S先生的籍貫,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與我同屬祖籍湖南。
「S先生,您老家是?」
「我是杭州人。」
沒戲了。我隨便談談杭州西湖、談談岳武廟,這話題也無以為繼。
對了,老父是「國軍」出身,國軍當年既然在大陸號稱「八百萬大軍」,隨便也該碰到個「國軍後裔」才對。
「那麼,S先生的老太爺是從哪裡退休的?」我問道。
「喔,他是解放軍後勤單位的。」
是國軍死對頭。看來,想從父執袍澤套關係,這招也不靈了。
我帶著S先生,在大阪梅田的一家電器百貨店閒逛。這幾年,中國赴日觀光客在日本大批採購日用品、奢侈品,連「免治馬桶座」都搞到缺貨。這個現象,日本媒體稱之為「爆買」。S先生難得來一趟,必然也有想買的電器用品。只見S先生走馬看花,似乎日本琳瑯滿目的電氣、電子產品,也入不了他的法眼。
我們在電器百貨店樓上的咖啡廳稍歇,繼續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到最後,反而是他忍不住了,直接開口問道:「侯先生,您今天要講的話,還是直說吧。」
我不好意思地笑著,拿出了隨身電腦,將準備好的簡報檔開啟。
「這是我準備好,要向您說明的簡報。」我說著,於是開始將早已練習好的說詞,覆誦了一遍:我們有意在日本,以最好的品質、實惠的價格,打開女裝的市場。我們久在日本,能掌握當地流行脈動,絕對有信心設計出消費者歡迎的服飾。唯一欠缺的,是有力廠商的配合。但願您能本著提攜互利的精神,協助我們打開日本市場。我們如今公司已經申請登記,只要您供貨無誤,三個月內即能開張……。
「侯先生,」S先生打斷了我的話:「您似乎理想不小嘛!」
這話聽不出頭緒。他願意合作?不願意合作?他只要說個「不」字,我一切打回原形。
兩人無言,結了帳後,走出了咖啡廳。我看看時間不早了,再不問出個結果,今日形同白來。
「S先生,您看,我們是不是可以……?」才走出百貨店的大門,我便不禁開口問道。
「啊,不行!」S先生驚呼了一聲,隨即又轉身往百貨店裡跑。
我不知道他發生了甚麼事。S先生日語不通,必要時,我得幫他解說翻譯。我亦步亦趨跟著他進了百貨店,邊跑邊問他:「怎麼了,發生了甚麼事?」
「尿急,出去外頭沒廁所,我得先借這裡的廁所上。」S先生邊跑邊說。
真有他的!我哭笑不得地守在廁所外等他出來。半晌,S先生笑容可掬地走出了廁所,擦拭雙手,連聲「不好意思」。
「侯先生,您儘管下單子吧,我接了!」S先生道。
這話讓我吃了一驚,一泡尿的功夫,如何讓他做出這樣的決定?
S先生與我,走回飯店的路上,邊走邊聊著。S先生說:「我這趟來日本,主要拜訪了我的老客戶。我從這家客戶,學了不少,知道日本消費者的嚴苛要求。說起來,雙方算是合作愉快。起碼我是這麼認為的。」
S先生嘆了口氣後,繼續說道:「只是,最近這家客戶對我下的單少了。我不知道出了甚麼問題,這次來日本,特別拜訪了他們。我不會說日語,客戶不會說中文,那裡有個中國員工,幫著我們翻譯。客戶只說,前一陣子營業內容做了點調整,日後仍會一如往常,繼續下單,倒是那個中國員工私底下透露了原因:她老闆嫌我這裡成本居高不下,最近把單子轉到了越南……。」
原來,S先生也面臨了產業轉型的危機。全中國的工資都在上漲,低成本的優勢不再,想要繼續往日的榮景,他非得有所突破。只是他的客戶已經等不到那時,繼續「逐水草而居」。
「侯先生,我老實說,從您的談吐,我知道您是個很有理想的人,又是個讀了不少書的人。我在您身上,看到了我自己。當年,我也不是甚麼商人,只在學校做行政工作。由於做事不懂得通融,得罪了一些有權勢的人,被學校單位排擠。我一氣之下,不幹了。」
「您說不幹就不幹,老婆孩子怎麼辦呢?」我問道。
「孩子剛生不久,正是需要錢的時候。但老婆支持我,說我早不該在學校繼續受這些閒氣。」
這種破釜沉舟、舉家榮辱與共的精神,正是創業者必須的呀。S先生說,在我身上看到他的影子,那是他抬舉我;我倒要說,我在他身上看到台灣早年經濟騰飛時的影子。
S先生透過同鄉的關係,立刻湊集了資本與人才,買了幾台二手機器,在深圳蓋起了一家小成衣廠。由於趕上了成衣銷日的熱潮,他的工廠規模幾年來擴充了幾倍。但最近這一陣子,由於消費型態改變,店鋪型的服飾店在日本漸次消失。以二○一六年為例,日本就關了兩千家店舖,取而代之的,是網路購物。
「店鋪需要大量庫存,對我們下的訂單量自然多;但一轉到網路購物,那就不妙了。說難聽點,網上只要展示一件,庫存有沒有無所謂,沒有庫存再調貨都行。大潮流是這樣,我們怎麼生存?」
我這下明白了,為何我找供應商,找得那麼辛苦?只因人家一聽到我是「網購業」,立刻聯想到杯水車薪的訂單,食之無味,棄之也毫不可惜。
「但我看了您的企劃案,自己想想,我也該試著挑戰看看新領域。我過去接的網購業者的單不多,我們合作看看吧。」S先生與我,走到了飯店門口。S先生展露了笑容:「您是國軍的後代嘛?下次等您來反攻大陸喔!」
我離開時,耳際似乎還留著S先生的爽朗笑聲。
大阪同事與台灣人的神似處
公司設在大阪,系統專案多在東京,大阪東京往來頻繁。與大阪員工接觸多了,有時不免覺得:大阪應是台灣在日本的一塊「飛地」。若非如此,我在大阪得到的「親近感」,從何解釋?
這得從一個小事說起。我有一個日本朋友,學過幾年「漢語」,被日本公司派來台北。單身赴任,晚上閒下來難免靜極思動,就到附近的「理容店」按摩。
台北的「理容店」早被政府整頓得差不多,仍提供「特別服務」的店家已經甚少聽說。日本友人對此也是知情,自然不抱任何非分的期待。以他的漢語能力,只要不是涉足險地,一般的生活會話乃至於談價交涉,都能應付。上「理容店」接受按摩服務,對他來講,理應是小菜一疊。
但他還是遇到了糗事。
「談好了價錢,店家引領我到了房間,然後來了一個年輕小姐,說『我們脫衣服吧』。我想:我付的不過是按摩的錢,小姐卻願意在我面前脫衣服務?期待了半天,到後來才弄清楚,小姐口說『我們』,其實就是指我一個,她自己則是甚麼也沒脫……。」朋友笑著說。
我樂不可支地笑了。朋友最後問我:「台灣人說『我們』,不包含他自己的?」
這話問得我招架不住。朋友的漢語程度仍是教科書水平,還正在孜孜矻矻準備大陸的「漢語檢定」,太早告訴他教科書以外的「例外句型」,真怕影響到他的考試。只是台灣人口中的「我們」,確實不太好解釋。大部分情形仍是「第一人稱多數」,但出自服務業人員口中的「我們」,往往帶著「站在客人立場、以客為尊」的意涵,不能被字面拘束。這是教科書上看不到的例外。
我突然想到了:或許拿大阪同事的習慣說法做例子,可以說得清楚。
「知道大阪人在說『自己』(日文:『自分』)時,也不一定意味『自己』?」我說道。
朋友是東京人,由東京人來觀察大阪人的言行,確實是充滿特色。大阪人的平日生活會話中,會有如下滑稽的例子:
「自己今天搭計程車到公司來,總算趕上開會。自己呢?自己今天搭甚麼來?」
大阪人口中的「自己」,既指說話的本人,又指聽話的對方,簡直就是個變形蟲。只要聽大阪人說過一次,就能驚覺原來「自己」的定義是隨時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這與台灣人口中的「我們」,既包含自己,又不包含自己,如出一轍。有過被大阪人口語搞得暈頭轉向的經驗,就不該對台灣人的口語大驚小怪。
我以大阪人為例,朋友聽完就如醍醐灌頂,開懷大笑。
其實,真要臚列下來,台灣人的氣質、性格,還真與大阪人七分神似、三分趨近。我公司開在大阪,工作又長期在東京,兩地薰陶久矣,東京人說大阪人如此,或大阪人說東京人這般,在我看來,全都有理。只是我作壁上觀之餘,仍不禁竊笑:一般人所提的大阪人,不正是我們台灣人的縮影?
東京人說大阪人等不及紅燈;我說台灣人的黃燈只做參考。
東京人說大阪食物甚麼都愛加醬料;我說台灣小吃多被甜辣醬滅頂。
東京人說大阪人以買到折扣品為榮;我說台灣人以搶購便宜貨為樂。
東京人說大阪人看到名人就搭訕,彷彿舊識;我說台灣人見到明星也來瘋,如同故友。
東京人說大阪歐巴桑聲大成災;我說台灣歐巴桑喧鬧成癮。
東京人說大阪人與人聊天,動輒勾肩搭背,好不親熱;我說台灣人與人說話,不時摩肩接踵,好不溫暖。
台灣人像大阪人,還像到了纖細部位。
大阪人說話,不到兩句就來個「ホンマ(真的)?」「マジ(沒騙我)?」「ウソ(騙人)?」,這與台灣人動輒愛插上一句「真的假的?」簡直異卵雙生,連理比翼。
大阪人說話,長篇大論之後,最後總得加一句「なんか知らんけど(不知道啦)」,足以把認真聽話的人活活氣死;台灣人說話,到了最後,也是丟一句「不知道,看你啦」,責任撇得一乾二淨,說了等於沒說。
有事請託大阪人,如果得到「考えとく(再想想看)」這樣的答案,您放一百顆心,絕對無「再想」的可能,您的請託就當是馬耳東風;如果從台灣人口中得到「再看看啦」的答案,則「再看」的機率,也是高達百分之負兩百,絕無可能。
台灣人與大阪人如此神似,幾乎到了95%,那麼,有沒有不像的地方?
聽說大阪青年男女宴會完後,回家前不說「拜拜」或「再見」,一句「回家去拉屎睡了(ウンコして寝る)」足夠。就差這一句,找不到類似的中文表達。如果台灣人也開始以「拉屎」取代「再見」,台灣人即是大阪人失散多年的手足骨肉,殆無疑義。
比「給香蕉只能請猴子」更嚴重的問題
前一陣子,敝人在大阪開的小公司,有一名員工提出辭呈。
員工的男友開公司了,她得去幫忙,我們是留不住人了,好聚好散,祝她鴻圖大展。
但是,一個員工的離職,對於小公司而言,確實是個極大的打擊。您道這打擊有多大?她一走,等於公司走了四分之一員工,形同一張桌子崩了一腳。這名職員負責的是「客服」,在日本這個極端講究服務品質的國家,缺乏客服人員,是能輕鬆宣告一家公司死刑的。
我陷入愁雲慘霧。最近日本職場處處缺人,我這家好不容易湊齊人手的公司,又要邁向漫漫地徵才長路。
日本企業服務精神好,可說是大家有口皆碑。您要是冷靜分析下來,好的服務品質,其背後仰仗的,就是好的人力素質。人手不足,無以語服務。這在您踏入日本機場的那一霎那即可感受。領取行李處,總有人為您擺放整齊;搭巴士到市區,上車時有專人放妥行李、下車時有專人交付行李;到店家吃飯,不論大小飯店,總有店員帶位;打電話洽商,不少仍是真人對應;宅配服務,可以由客戶任意指定時間帶……您無論對日本抱著多大的成見,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只要來過一次,看著這些日本人在崗位上兢兢業業、笑臉迎人,少有人不一掃成見、滿意而歸。
但這背後支撐的,卻是人,一個一個的活人。與日本各產業建立的高科技形象相反,日本的服務業純粹是人力堆積。所謂的「人手不足」,是句道地的日文,人不足,幹活的手自然不夠。不夠到了連「貓的手」都想借幾隻,這句日文俗語「猫の手も借りたい」,就是這麼來的。只是日本職場缺人,在少子化的大環境下,成了慢性病,大公司找不到人,小公司更是找不到人。這不是我的杞人之憂,反映在數據上正是如此。您要是看「接客・給仕(服務餐飲)」業的「有效求人倍率」,東京都或關東區域一帶,動輒達兩倍以上,即兩份工作搶一個人,也就是一個人等兩份工作。您說,這叫業主如何不急如星火、叫員工如何不優哉游哉?
人手不足衝擊了餐飲業。前一陣子,國內媒體也報導了「日本速食店關了好幾家二十四小時營業店鋪」。事實上,日本深夜勤務的速食餐飲店,工錢漲到了一小時一千五百日圓以上,單價比補習班老師的平均時薪都高,照樣找不到人。我住處附近的一家「家庭餐廳」,無論深夜何時去光顧,總有個笑臉迎人的中年服務員,我一納悶這位先生脾氣好得過分,二納悶這位先生工時長得嚇人,後來才知他是這家店的「店長」,員工不足,他自然得持續陪笑臉、不下崗。
人手不足衝擊了宅配業。日本Yamato宅配,今年三月的營收較諸前期少了15%。由於缺人缺司機,根據之前在Yamato工作過的日本朋友說法,就連系統開發人員也被調用來充當司機,簡直成了二戰時期的「學徒出陣」。Yamato為了挽回人才,一改過去做法,任員工報加班時數,公司照付,金額可能達到數百億日圓之譜。
人手不足衝擊了教育界。東京都的中學,連副校長這樣的職位都缺了一百二十位。學生的社團活動找不到兼任指導老師,只能商請外頭的講師,真可謂羅掘俱窮。
人手不足衝擊了醫護業。據說,日本的護士在近幾年增加了20%,卻幾乎都是來了就想走。根據調查,七成以上的護士處於「時時想走」或「根本不想幹」的狀態。
人手不足衝擊了建築業。震災區宮城縣要蓋災民的「公營住宅」,招標三次,三次流標。建設公司連投標都意興闌珊,理由還是「找不到人」。一家水產加工業者想要回饋鄉里,在宮城縣大肆招人,預定招募七十,實到十人,缺的六十人硬是湊不足,幾乎與敝人的小公司平起平坐。
有看官說:那都是業主「出香蕉、自然只能請猴子」,怪得了誰?看官,您說這話,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您可知近二十年二十多歲的日本年輕人少了三百萬、六十歲以上的老年勞動人口反而增加了三百一十萬?嚴峻的數字事實如此,就算出了高價請人,年輕人不來,老年人來了,您好讓老人家當護士、值夜班、開貨車、搬磚塊?話再說回來,人心總希望「物美價廉」,這在日本也是如此。
以Yamato宅配為例,一部車子開出去,起碼得兩個人駕駛,免得路邊停車時警察開罰單;遇到客人不在家,另行指定「再配送」,還得增加人員調度成本。凡此種種,都讓人事費用見高不見低,宅配收費卻又偏偏只能見低不見高。拚命維持著高水準服務的同時,還得拚命維持著低價策略,您總不能叫業者把人事費用漲到無利可圖的地步吧?所以,人手不足絕非「香蕉猴子」這麼簡單,依我看,這根本是大環境下,眾人不生不養求便宜,業者不加不漲求生存,惡性循環造成。
對此,日本安倍總理上任伊始,就打出種種策略,希望能拯救人手不足帶來的經濟危機。這策略要點有二:第一、增加女性就業人口;第二、引進外國勞動力。兩者都看到顯著的成果。比方說,住在日本的看官可能注意到了,一些傳統上由男性擔任的體力活,出現了不少年輕女孩子。女孩子綁著馬尾開貨車、送宅配、當保全員,不一而足,早與日本女性理當端莊嫻靜的形象,差了十萬八千里,據說人類歷史發展,先是「母系社會」,再來才發展成「父系社會」,當今日本社會逐漸出現的女性勞動人口,讓憂心忡忡的人擔心日本社會發生了回歸「母系社會」的返祖現象。
至於外國勞動力的增加,就更不待言了。看官上日本店家,見到日語似通非通、表情似笑非笑的店員,您心中就該有譜:這是和您一樣的老外,只不過您在日本消費,他在日本打工。老外見老外,在日本固然是家常便飯,至於以「研修」名義來日的外籍人士,實則淪為日本工廠廉價勞工的現象,更是行之有年。日本富山、石川、福井三縣,二○一六年光是外國勞動者較諸前一年就增加了17%,當中所謂的「技能實習生」便占了四成。對於日貨癡迷的看官,日後檢查日貨與否,除了看「Made in Japan」之外,恐怕還得看「Made by Japanese」,才能安心。
至於我那空出來的人力,最後是補上了沒有?答案:托各位看官之福,缺的人手畢竟還是補上了,而且補了兩個。敝人的公司,不搬磚塊、沒有夜勤,遠離了3K(危險、骯髒、辛苦)產業,人還是好找一點。這也是放諸四海皆準的。
序章
公司業績不斷增長,反映在曲線圖上,就是一個向右攀升的折線。日文稱此為「右肩上がり」。反之,則是「右肩下がり」。
我在日本的公司開張至今,是「右肩上がり」還是「右肩下がり」?託各位看官之福,是「右肩上がり」。但您要是知道我剛開始時,頭一個月業績僅區區五萬日幣,起始點如此,根本是個退無可退的成績,則「右肩上がり」也實在稱不上是甚麼傲人的成果,就彷彿站在起跑點的人,總算衝刺出來一樣,無非就是跑得順了,不意味著跑出了冠軍。
但這已足以養活公司幾名員工及我個人的溫飽。回首過去,根本無法想像我之前做...
推薦序
從「腳踏兩條船」展開新創事業
知名作家 鄭匡宇
乍看《一邊當夥計,一邊當老闆:老侯的日本電商創業物語與職場雜談》這個書名,很容易先入為主地認為這僅僅是一本關於台灣人在日本創業的書……
但我錯了。
這是一本讓你理解日本職場文化、生活百態,以及台灣與中國大陸和日本三地錯綜複雜關係的好書!作者老侯用充滿思想深度、幽默風趣同時旁徵博引的文字,讓讀者能透過他的創業故事與感想,同時在工作、學習、創業與自我實現等幾個面向,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獲得提升。
我尤其驚訝地發現,老侯與我,竟有如此諸多相似之處:我們的父親,都是一九四九年隨著蔣介石政府來台灣的老兵;家裡都沒有多餘的閒錢能供我們出國,但我們各自很爭氣地考上公費,他考上的是日本交流協會提供的獎學金,我拿到的則是教育部每年舉辦號稱含金量最高的公費留學獎學金;父母輩那種自己歷經戰亂,只求安穩,期望孩子「能當上大學教授、公務員或大企業員工最好」的心態如影隨形,但我們內心其實都有「叛逆」的種子,於是最後都選擇了創業,而且在創業的初期,都「腳踏兩條船」,他一邊創業一邊靠著原本擔任企管顧問的薪水金援自己的新創公司,我則是讓大學的工作先充當「黃金降落傘」,等新事業漸有起色後才義無反顧破釜沉舟……
這些相似的經歷,讓我在閱讀老侯的創業故事時,不僅常常點頭如搗蒜、拍案叫絕,還時常低頭沉思,回想起過去在美國、韓國讀書、創業和工作的種種。
不管你是想多了解日本的職場文化,還是想習得創業的心法、成功的祕訣,這都是一本值得你立刻入手,仔細研讀的好書,它能讓你在探索自己的方向時,更加有勇有謀、不憂不懼。我衷心希望未來還有機會再向讀者多多介紹像老侯這樣的台灣人,在全球各地創業成功,讓台灣年輕人知道,我們一點都不差,我們也能立足世界!
從「腳踏兩條船」展開新創事業
知名作家 鄭匡宇
乍看《一邊當夥計,一邊當老闆:老侯的日本電商創業物語與職場雜談》這個書名,很容易先入為主地認為這僅僅是一本關於台灣人在日本創業的書……
但我錯了。
這是一本讓你理解日本職場文化、生活百態,以及台灣與中國大陸和日本三地錯綜複雜關係的好書!作者老侯用充滿思想深度、幽默風趣同時旁徵博引的文字,讓讀者能透過他的創業故事與感想,同時在工作、學習、創業與自我實現等幾個面向,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獲得提升。
我尤其驚訝地發現,老侯與我,竟有如此諸多相似之處:我們的父...
作者序
正職之外,創業當老闆
自從前作付梓以來,倏忽一年有餘,赴日工作也邁入第六個年頭。這兩年來,身分起了一點變化,在正職之外,於大阪投資設立了一家公司,身兼起「取締役(董事長)」。
根據統計,台灣光是二〇一五年,即增加中小企業三萬家,等於三個步兵師的台灣老闆投身創業的行列。台灣人熱衷創業,我由夥計變老闆,忝居其間,本身並無可奇之處。
話雖如此,幾個背景因素,讓我再次不揣鄙陋、現身說法,與讀者分享。我本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上班族,朝九晚五的日子已過了二十年,不是不知「創業維艱」的道理,若非機緣巧合,斷無捨安逸而涉險地的想法。此心理轉變為何,值得一提,此原因之一也;我人在日本,如何突破文化障礙,立足海外,也值得供後進者參考,此原因之二也。這兩個因素,使我能賡續新作,對讀者有個交代。
前作的催生者老鄭,務請我再接再厲,完成新作。在其熱心安排下,總算讓我於一鼓作氣後,不致後繼乏力。否則,我將只在臉書上做些駁雜無稽之談,寫些遊心駭耳之事,「作者」身分,早忘卻於九霄雲外矣。
本書一如既往,諧趣為基調,知識為骨幹,禿筆不妨為世忌,拙文最喜使人驚,務必使讀者有所收穫,樂山樂水,皆能得其所哉。
是為序。
老侯 二〇一七年六月 東京寓所
正職之外,創業當老闆
自從前作付梓以來,倏忽一年有餘,赴日工作也邁入第六個年頭。這兩年來,身分起了一點變化,在正職之外,於大阪投資設立了一家公司,身兼起「取締役(董事長)」。
根據統計,台灣光是二〇一五年,即增加中小企業三萬家,等於三個步兵師的台灣老闆投身創業的行列。台灣人熱衷創業,我由夥計變老闆,忝居其間,本身並無可奇之處。
話雖如此,幾個背景因素,讓我再次不揣鄙陋、現身說法,與讀者分享。我本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上班族,朝九晚五的日子已過了二十年,不是不知「創業維艱」的道理,若非機緣巧合,斷無捨安...
目錄
推薦序 從「腳踏兩條船」展開新創事業 鄭匡宇
自 序 正職之外,創業當老闆
電商創業物語
序章
老同學來訪
舉步維艱的開端
初遇S先生
商業談判
深圳行
日本梁山聚義
作戰會議
再作馮婦
女子力
アリス(愛麗絲)
再見千佳
否極泰來
父親噩耗
創業篇後記
日本職場雜談
「派手」的行業
大阪同事與台灣人的神似處
漫談日本的「面試服」
日本人的「空氣」,是以「粒子」為單位
比「給香蕉只能請猴子」更嚴重的問題
消弭過勞死──比明治維新還艱鉅的任務
職場決定墳場──雜談日本戒名
電子遊戲洪流下的小插曲
孤島化的日本企業
「日本規格」的初試啼聲:VHS的挑戰
泡沫經濟時期的「傻子們」
新文化的新商機
吉原春暖肥水多──當年的「出差」
推薦序 從「腳踏兩條船」展開新創事業 鄭匡宇
自 序 正職之外,創業當老闆
電商創業物語
序章
老同學來訪
舉步維艱的開端
初遇S先生
商業談判
深圳行
日本梁山聚義
作戰會議
再作馮婦
女子力
アリス(愛麗絲)
再見千佳
否極泰來
父親噩耗
創業篇後記
日本職場雜談
「派手」的行業
大阪同事與台灣人的神似處
漫談日本的「面試服」
日本人的「空氣」,是以「粒子」為單位
比「給香蕉只能請猴子」更嚴重的問題
消弭過勞死──比明治維新還艱鉅的任務
職場決定墳場──雜談日本戒名
電子遊戲洪流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