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NT$ 520
優惠價: 79 折, NT$ 41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超越國族疆域,跳脫醫學史框架
以東亞整體為範圍,探討 18 世紀以來東西方醫療文化的碰撞與交流
全面關照東亞醫療、科技與社會之現代化歷程
科技部「醫療史研究群的建構與發展」計畫成果
中央研究院/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講座」計畫叢書
邀集中央研究院、陽明大學當代台灣一流學者撰述
《東亞醫療史:殖民、性別與現代性》共分四大領域,即醫學與東亞現代性、殖民醫學與後殖民時代、性別與醫療、生物醫學與現代臺灣。
本書第一篇以「醫學與東亞現代性」為題,介紹傳統醫學發展的特色,及其在當代社會中的現代轉化。張哲嘉的〈近代早期的東亞傳統醫學〉一文首先透過介紹傳統醫學思想演變,官方對醫療的態度,醫者與社會的互動,乃至藥業的發展,醫療的國際交流等諸多面向,呈現出傳統醫學的複雜樣貌。祝平一的〈救人靈魂,非為肉軀〉一文,以十七、十八世紀由西方傳教士引入中國的自然哲學書籍出發,討論跨文化交流過程中諸多值得深究的議題。哈佛大學栗山茂久先生選譯的〈風的想像與中式身體觀的發展〉,藉由梳理「風」在不同性質文本中的呈現及其轉變,強調傳統中國對於醫學與身體的認識如何與時空觀、自我觀、自然觀、宇宙觀等交雜,形成一概念相互穿透、支撐的認識與體驗系統。王文基的〈瘋狂、機構與民國社會〉一文則著重由「機構」的角度檢視現代醫學與中國的連結,試圖以中國的例子為基礎,與同一時期西方及日本的精神醫學發展進行比較分析。
本書第二篇以「殖民醫學與後殖民時代」為題。李尚仁以〈帝國、殖民與西方醫學〉一文,評析西方學界對於相關議題的豐富研究成果。劉士永所著〈日本殖民醫學的特徵與開展〉一文首先以臺灣為例,探討日治時期醫療的諸多面向,包括以防疫為主的醫療公衛政策、醫療行政、護理與助產士之養成,以及醫師的社會地位。顧雅文的〈疾病與醫療的環境史觀點〉一文,特別從環境史領域研究的歷史、特色、引發的爭議,以及若干學者的修正看法,介紹晚近環境史關於疾病與醫療的討論。劉紹華的〈從國際衛生到全球衛生:醫療援助的文化政治〉一文,正是以跨國公共衛生體制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一世紀初間的演變,審視殖民與後殖民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本書第三篇以「性別與醫療」為題。傅大為以〈「醫療化」論點的當代多元演化,與來自性別與社會研究的商榷〉一文,聚焦在「醫療化論點的當代演化」,並對「性別與醫療」這個議題再作思考,延伸論述亦涉及婦女健康運動的新發展情勢,乃至於性別與醫療的可能新研究策略。張淑卿與盧孳艷合著的〈性別與科技交會的護理史:本土案例〉從歷史角度出發,關注傳教事業與西方護理來臺的歷史脈絡,延伸探討臺灣護理發展中的性別與科技如何影響其專業發展,並探索其形成脈絡,及其對護理實務產生之作用。林宜平的〈賽伯格的悲歌:東亞性別、勞動與健康〉一文,企圖透過分享東亞年輕女工在工廠裡的歡聲笑語,以及感受隨之而來的猝死,或關廠、離職之後罹癌的各種職業災害,重新喚起讀者對於發展賽伯格理論的原始關懷。雷文玫的〈從臥房政治到公共政策:不孕與人工生殖技術治理的法規變遷〉,帶領讀者思考幾個關鍵問題:作為一個決定權利義務與分配資源的公權力,國家面對不孕女性的抉擇時,究竟透過規範扮演了什麼角色?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如何共同形塑生殖技術的使用?以及不孕女性生育抉擇的主體性為何?
本書第四篇以「生物醫學與現代臺灣」為題。陳嘉新的〈生命政治與社會偏差:初探臺灣的鴉片類藥物治理史〉,由生命政治(biopolitics)的理論興起與社會偏差之詮釋入手,進而闡釋倫理上的正當性如何在特定的政治運作邏輯下產生並維持。而這樣被界定的自我與他人的治理,又是在怎樣的權力與知識的架構下得以被操作。郭文華的〈在臨床試驗中的東亞族群〉,討論焦點置於日本與跨國藥廠交手的過程,而非針對日本藥物法規系統的概述。蔡友月的〈基因、祖先起源與科學爭論〉,再次帶領讀者進入一個方興未艾的醫學領域─基因科學,以及當前仍喋喋不休的政治爭論─臺灣民族的組成與科學定義。
全書四篇章的安排既有史學以時繫事的縱深,個別主題也不失橫向聯結、深入探討的廣度。第一篇提出的「東亞現代性」兩層面意義:西方科學帝國主義與醫療在現代東亞社會的特殊樣貌。第二篇針對東亞殖民經驗的各個分析,不僅幫助讀者掌握過去時空脈絡與醫療發展的關係,更提點反思當下醫療現象與文化中的殖民遺緒。第三、四篇的作者群就由不同的學科專業視角,在通論與個案間展現了參考西方理論、反思東亞現代性的運用價值。
延伸閱讀:
祝平一主編,《中國史新論:科技與中國社會分冊》
顏娟英主編,《中國史新論:美術考古分冊》
黃寬重主編,《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
柳立言主編,《中國史新論—法律史分冊》
李貞德主編,《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
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
陳弱水主編,《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
邱仲麟主編,《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
李尚仁主編,《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
黃銘崇主編,《中國史新論:古代文明的形成分冊》
劉益昌主編,《臺灣史前史專論》
李貞德編,《性別、身體與醫療》
李尚仁編,《帝國與現代醫學》
李建民編,《從醫療看中國史》
林富士編,《宗教與醫療》
林富士編,《疾病的歷史》
洪子偉主編,《存在交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
瞿宛文,《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
陳肇男、林惠玲,《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
黃寬重,《政策.對策:宋代政治史探索》
錢謙益,《〈病榻消寒雜咏〉論釋》
齊錫生,《劍拔弩張的盟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1941-1945)》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
覃怡輝,《金三角國軍血淚史1950-1981》
邱澎生、陳熙遠編著,《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游牧部族》
劉翠溶,《自然與人為互動:環境史研究的視角》
賴建誠,《邊鎮糧餉:明代中後期的邊防經費與國家財政危機,1531-1602》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
范毅軍,《傳統市鎮與區域發展:明清太湖以東地區為例。1551-1861》
李奭學,《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明末耶穌會古典型證道故事考詮》
陳肇男、孫得雄、李棟明,《台灣的人口奇蹟:家庭計畫政策成功探源》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劉士永
美國賓州匹茲堡大學博士;曾任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客員研究員、哈佛大學燕京學者、奧勒岡州立大學春秋講座、歐盟Erasmus Mundus訪問學者、俄亥俄州立大學歷史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學者、臺灣漢學講座等;現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暨同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研究興趣為日本殖民醫學史、二十世紀東亞公共衛生史,與東亞環境史等。
王文基
劍橋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博士。現任職於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並為公共衛生研究所合聘教師。研究興趣為科學史,精神醫學及殖民醫學史。早期研究涵蓋歐洲精神分析史,日治時期臺灣癩病史。晚近研究主題為二十世紀華人社會的精神疾病及心理衛生。與學界友人合編有《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組真相》(行人,2012),《台灣科技爭議島》(交大出版社,2015)等書。
作者簡介
王文基
劍橋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博士。現任職於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並為公共衛生研究所合聘教師。研究興趣為科學史,精神醫學及殖民醫學史。早期研究涵蓋歐洲精神分析史,日治時期臺灣癩病史。晚近研究主題為二十世紀華人社會的精神疾病及心理衛生。與學界友人合編有《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組真相》(行人,2012),《台灣科技爭議島》(交大出版社,2015)等書。
李尚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專長為現代西方科學史與醫學史,尤其是十九世紀的醫學與生命科學。個人的研究集中在兩個相關的主題,一是十九世紀英國在中國的醫療活動,一是英國熱帶醫學的早期歷史。主要著作為《帝國的醫師―萬巴德與英國熱帶醫學的創建》(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12)。西方醫學史研究的引進與推廣也是其學術關懷,譯有《歐洲醫療五百年》(左岸文化,2014);《科倫醫師吐真言》(左岸文化,2016)。
林宜平
國立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現任職於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並兼任所長。因為長期參與爭議多年的RCA(美國無線電公司)研究與訴訟,跟隨案例的發展,研究興趣從公共衛生、性別與健康、科技與社會,逐漸進入科學與法律。曾經參與合編《醫療與社會共舞》(群學,2008)、《科技渴望參與》(群學,2009),以及《護理與社會:跨界的對話與創新》(群學,2012)等書。
栗山茂久(Shigehisa Kuriyama)
1977年取得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學系(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文學學士,1978年取得文學碩士。在東京學習針灸後,進入哈佛大學科學史系並於1986年獲得博士學位。2005年開始在哈佛大學任職。栗山茂久的研究透過特定的醫學史主題比較(如日本、中國、歐洲),探究廣泛的哲學議題(如存有與時間、再現與真實、認知與感覺等)。其著作《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榮獲美國醫學史學(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頒發2001年William H. Welch Medal,並已譯為中、希、西與韓文。
祝平一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研究興趣是十七丶八世紀與來華歐洲傳教士相關的科學史。舉凡與傳教士的天文曆法丶醫學丶自然哲學丶他們對中國信仰、數術的批判等等問題,都是他研究的興趣。
張哲嘉
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主題為慈禧太后時期宮廷中的醫病關係。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曾赴愛知大學、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維康醫學史研究所、哈佛燕京學社、愛爾蘭根-紐倫堡大學訪問研究。研究過的醫學史相關課題包括宮廷醫學、醫生群體、醫學知識傳播、本草、藥物廣告、法醫史、身體史、蘭學史等,對於涉及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課題特別感興趣。2008年因〈大黃迷思:清代對西洋禁運大黃的策略思維與文化意涵〉一文獲得國際東亞科學技術與醫學史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頒贈「竺可楨科學史獎」。
張淑卿
30歲以前在臺中生活,30歲以後變成臺北人。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The 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短期訪問學者、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常務理事,現任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副教授兼主任、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副研究員、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常務監事。近年來研究興趣為國際援助對臺灣醫療衛生發展之影響、護理史。已發表期刊論文約24篇,閒暇之餘喜歡走路、逛市場。
郭文華
國立清華大學科學史碩士,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與社會研究博士。現服務於國立陽明大學,擔任醫療與社會的研究與教學。研究領域為當代醫療的社會研究與戰後東亞公共衛生,課題包括東亞臨床試驗政策、美援與公衛體制、傳統醫療國際化與漢生病治理。在科技與社會研究的推廣上與學界同好合編有《科技渴望參與》(群學,2008)與《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組真相》(行人,2012)等書。
陳嘉新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清華大學歷史所科技史組碩士、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社會學博士,現在擔任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大學時期寫過新詩與散文,畢業之後則寫社會評論與專業論文。當過總共十年的精神科臨床醫師,曾醉心於精神分析與心理治療,不過最終還是進入學術圈進行喜愛的科技研究。研究以醫療與社會的相互關係為主軸,著作主題包括成癮科學與政策分析、精神醫學的社會與歷史研究、神經科學作為文化現象等等。
傅大為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博士(1986),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專長為科學史(中國科學史與歐洲科學史)與科學哲學、性別與醫療、科技與社會研究(STS)。主要著作為《異時空裡的知識追逐: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論文集》,《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2005),近幾年正逐步完成一本討論科學知識的社會學(SSK)之緣起與建構的專書,另外曾以英文與其他外文發表於國際期刊或專書多篇。合編過兩冊的孔恩論文集《孔恩:評論集》、《科學革命的結構》五十年專輯(2014)。曾與學界朋友合作創辦《台灣研究季刊》、《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東亞STS期刊(EASTS Journal)。
雷文玫
國立臺大法律系及美國耶魯法學院畢業,目前在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公共衛生暨醫學人文學科,跟醫學生與不同領域的同儕,一起思考醫療體制的未來應該如何?法律、倫理或政策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希望對於價值的實現,有對於國家政策、社會結構、醫院管理及醫療現場權利義務等制度設計的討論,而不只是誰贏誰輸的二分法。期許自己做一個法律與醫學的介面,能夠更細膩地釐清雙方所關切的現實,並且為雙方具有正當性的價值找到更好的制度設計。研究的興趣包括生殖科技、基因科技的倫理法律議題,以及人體研究的研究倫理。
雷祥麟
芝加哥大學化學碩士、科學史博士。現職為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副研究員,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副主編。曾出版專書Neither Donkey nor Horse: Medicine in the Struggle over China’s Modernit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4),並與吳嘉苓、傅大為合編《科技渴望社會》《科技渴望性別》(群學,2004)。研究興趣是透過醫學與科學史來理解東亞所經歷的歷史變遷,並反向探索這段歷史對於世界史的可能意義。
劉士永
美國賓州匹茲堡大學博士;曾任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客員研究員、哈佛大學燕京學者、奧勒岡州立大學春秋講座、歐盟Erasmus Mundus訪問學者、俄亥俄州立大學歷史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學者、臺灣漢學講座等;現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暨同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研究興趣為日本殖民醫學史、二十世紀東亞公共衛生史,與東亞環境史等。
劉紹華
人類學者,哥倫比亞大學博士,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主題以愛滋、毒品、麻風、水資源、性別、少數族群、現代性、全球化為主,重視學術研究的社會思辨價值與實作可能。主要研究成果為專書Passage to Manhood: Youth Migration, Heroin, and AIDS in Southwest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及其中文版《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繁體版:群學,2013;簡體版:中央編譯出版社/三輝圖書,2015)。該書獲得台灣、香港、中國等地多項學術性與社會性的年度書獎。
蔡友月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曾任美國哈佛醫學院醫學社會學系研究員、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科學研究中心與社會系博士後、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學系Fulbright資深訪問學者。研究興趣為科技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種族∕族群、文化社會學、影像與社會介入。著有專書《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台北:聯經,2009),及紀錄片「病房85033」、「Commitment!練馬可老師與台灣社會學1955~1999」。
盧孳艷
任職於國立陽明大學護理學院,從事護理實務工作多年包括醫院及社區,以及護理教育三十多年,對於護理師職場勞動正義極度關注,除了深入分析護理勞動條件的問題,做相關勞動與健康政策倡議外,也由性別觀點討論,護理專業知識與臨床實作之社會歷史脈絡。在美國University of Arizona及University of Michigan接受碩博士教育,並曾於University of Illinois任教,美國社會提供了我體認「差異」的意涵。喜歡以深入觀察實作場域之活動,及報導人說故事的方式做研究,主軸為婦女身體與醫療科技。曾任女學會理事長,目前是臺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
顧雅文
橫濱國立大學國際社會科學研究科博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研究領域為環境史,經常受惠於科技史、社會文化史或地理學的洞見。關注歷史上的疾病、藥物、水利、災害等議題,以及輔助研究的歷史GIS等數位人文工具。
譯者簡介:
廖恩琪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大學藥學系畢。研究興趣為女性飲食失調實作社會文化分析,科學哲學,女性主義,建築現象學與社會學理論。現任職為醫療人員及兼職研究工作。興趣為看書,打籃球,唱歌,園藝,建築設計,旅行。
楊祐羽
大學主修財務金融,博士班研究江戶醫學史。喜歡閱讀言簡意賅的文字,認為吸收知識時要體驗到的樂趣,應以不亞於享用飲食為標準。將散步遊玩途中遇到的生態風景透過鏡頭裁剪,是近期覺得能引起感觸而經常練習的技藝。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王文基、李尚仁、林宜平、栗山茂久(Shigehisa Kuriyama)、祝平一、張哲嘉、張淑卿、郭文華、陳嘉新、傅大為、雷文玫、劉士永、劉紹華、蔡友月、盧孳艷、顧雅文
優惠價: 79 折, NT$ 410 NT$ 520
優惠截止日:至2024年12月31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即時庫存=1
超越國族疆域,跳脫醫學史框架
以東亞整體為範圍,探討 18 世紀以來東西方醫療文化的碰撞與交流
全面關照東亞醫療、科技與社會之現代化歷程
科技部「醫療史研究群的建構與發展」計畫成果
中央研究院/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講座」計畫叢書
邀集中央研究院、陽明大學當代台灣一流學者撰述
《東亞醫療史:殖民、性別與現代性》共分四大領域,即醫學與東亞現代性、殖民醫學與後殖民時代、性別與醫療、生物醫學與現代臺灣。
本書第一篇以「醫學與東亞現代性」為題,介紹傳統醫學發展的特色,及其在當代社會中的現代轉化。張哲嘉的〈近代早期的東亞傳統醫學〉一文首先透過介紹傳統醫學思想演變,官方對醫療的態度,醫者與社會的互動,乃至藥業的發展,醫療的國際交流等諸多面向,呈現出傳統醫學的複雜樣貌。祝平一的〈救人靈魂,非為肉軀〉一文,以十七、十八世紀由西方傳教士引入中國的自然哲學書籍出發,討論跨文化交流過程中諸多值得深究的議題。哈佛大學栗山茂久先生選譯的〈風的想像與中式身體觀的發展〉,藉由梳理「風」在不同性質文本中的呈現及其轉變,強調傳統中國對於醫學與身體的認識如何與時空觀、自我觀、自然觀、宇宙觀等交雜,形成一概念相互穿透、支撐的認識與體驗系統。王文基的〈瘋狂、機構與民國社會〉一文則著重由「機構」的角度檢視現代醫學與中國的連結,試圖以中國的例子為基礎,與同一時期西方及日本的精神醫學發展進行比較分析。
本書第二篇以「殖民醫學與後殖民時代」為題。李尚仁以〈帝國、殖民與西方醫學〉一文,評析西方學界對於相關議題的豐富研究成果。劉士永所著〈日本殖民醫學的特徵與開展〉一文首先以臺灣為例,探討日治時期醫療的諸多面向,包括以防疫為主的醫療公衛政策、醫療行政、護理與助產士之養成,以及醫師的社會地位。顧雅文的〈疾病與醫療的環境史觀點〉一文,特別從環境史領域研究的歷史、特色、引發的爭議,以及若干學者的修正看法,介紹晚近環境史關於疾病與醫療的討論。劉紹華的〈從國際衛生到全球衛生:醫療援助的文化政治〉一文,正是以跨國公共衛生體制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一世紀初間的演變,審視殖民與後殖民間千絲萬縷的關係。
本書第三篇以「性別與醫療」為題。傅大為以〈「醫療化」論點的當代多元演化,與來自性別與社會研究的商榷〉一文,聚焦在「醫療化論點的當代演化」,並對「性別與醫療」這個議題再作思考,延伸論述亦涉及婦女健康運動的新發展情勢,乃至於性別與醫療的可能新研究策略。張淑卿與盧孳艷合著的〈性別與科技交會的護理史:本土案例〉從歷史角度出發,關注傳教事業與西方護理來臺的歷史脈絡,延伸探討臺灣護理發展中的性別與科技如何影響其專業發展,並探索其形成脈絡,及其對護理實務產生之作用。林宜平的〈賽伯格的悲歌:東亞性別、勞動與健康〉一文,企圖透過分享東亞年輕女工在工廠裡的歡聲笑語,以及感受隨之而來的猝死,或關廠、離職之後罹癌的各種職業災害,重新喚起讀者對於發展賽伯格理論的原始關懷。雷文玫的〈從臥房政治到公共政策:不孕與人工生殖技術治理的法規變遷〉,帶領讀者思考幾個關鍵問題:作為一個決定權利義務與分配資源的公權力,國家面對不孕女性的抉擇時,究竟透過規範扮演了什麼角色?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如何共同形塑生殖技術的使用?以及不孕女性生育抉擇的主體性為何?
本書第四篇以「生物醫學與現代臺灣」為題。陳嘉新的〈生命政治與社會偏差:初探臺灣的鴉片類藥物治理史〉,由生命政治(biopolitics)的理論興起與社會偏差之詮釋入手,進而闡釋倫理上的正當性如何在特定的政治運作邏輯下產生並維持。而這樣被界定的自我與他人的治理,又是在怎樣的權力與知識的架構下得以被操作。郭文華的〈在臨床試驗中的東亞族群〉,討論焦點置於日本與跨國藥廠交手的過程,而非針對日本藥物法規系統的概述。蔡友月的〈基因、祖先起源與科學爭論〉,再次帶領讀者進入一個方興未艾的醫學領域─基因科學,以及當前仍喋喋不休的政治爭論─臺灣民族的組成與科學定義。
全書四篇章的安排既有史學以時繫事的縱深,個別主題也不失橫向聯結、深入探討的廣度。第一篇提出的「東亞現代性」兩層面意義:西方科學帝國主義與醫療在現代東亞社會的特殊樣貌。第二篇針對東亞殖民經驗的各個分析,不僅幫助讀者掌握過去時空脈絡與醫療發展的關係,更提點反思當下醫療現象與文化中的殖民遺緒。第三、四篇的作者群就由不同的學科專業視角,在通論與個案間展現了參考西方理論、反思東亞現代性的運用價值。
延伸閱讀:
祝平一主編,《中國史新論:科技與中國社會分冊》
顏娟英主編,《中國史新論:美術考古分冊》
黃寬重主編,《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
柳立言主編,《中國史新論—法律史分冊》
李貞德主編,《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
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宗教史分冊》
陳弱水主編,《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
邱仲麟主編,《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
李尚仁主編,《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
黃銘崇主編,《中國史新論:古代文明的形成分冊》
劉益昌主編,《臺灣史前史專論》
李貞德編,《性別、身體與醫療》
李尚仁編,《帝國與現代醫學》
李建民編,《從醫療看中國史》
林富士編,《宗教與醫療》
林富士編,《疾病的歷史》
洪子偉主編,《存在交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
瞿宛文,《台灣戰後經濟發展的源起:後進發展的為何與如何》
陳肇男、林惠玲,《家庭、社會支持與老人心理福祉》
黃寬重,《政策.對策:宋代政治史探索》
錢謙益,《〈病榻消寒雜咏〉論釋》
齊錫生,《劍拔弩張的盟友:太平洋戰爭期間的中美軍事合作關係(1941-1945)》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
覃怡輝,《金三角國軍血淚史1950-1981》
邱澎生、陳熙遠編著,《明清法律運作中的權力與文化》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游牧部族》
劉翠溶,《自然與人為互動:環境史研究的視角》
賴建誠,《邊鎮糧餉:明代中後期的邊防經費與國家財政危機,1531-1602》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
范毅軍,《傳統市鎮與區域發展:明清太湖以東地區為例。1551-1861》
李奭學,《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明末耶穌會古典型證道故事考詮》
陳肇男、孫得雄、李棟明,《台灣的人口奇蹟:家庭計畫政策成功探源》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劉士永
美國賓州匹茲堡大學博士;曾任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客員研究員、哈佛大學燕京學者、奧勒岡州立大學春秋講座、歐盟Erasmus Mundus訪問學者、俄亥俄州立大學歷史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學者、臺灣漢學講座等;現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暨同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研究興趣為日本殖民醫學史、二十世紀東亞公共衛生史,與東亞環境史等。
王文基
劍橋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博士。現任職於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並為公共衛生研究所合聘教師。研究興趣為科學史,精神醫學及殖民醫學史。早期研究涵蓋歐洲精神分析史,日治時期臺灣癩病史。晚近研究主題為二十世紀華人社會的精神疾病及心理衛生。與學界友人合編有《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組真相》(行人,2012),《台灣科技爭議島》(交大出版社,2015)等書。
作者簡介
王文基
劍橋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博士。現任職於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並為公共衛生研究所合聘教師。研究興趣為科學史,精神醫學及殖民醫學史。早期研究涵蓋歐洲精神分析史,日治時期臺灣癩病史。晚近研究主題為二十世紀華人社會的精神疾病及心理衛生。與學界友人合編有《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組真相》(行人,2012),《台灣科技爭議島》(交大出版社,2015)等書。
李尚仁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專長為現代西方科學史與醫學史,尤其是十九世紀的醫學與生命科學。個人的研究集中在兩個相關的主題,一是十九世紀英國在中國的醫療活動,一是英國熱帶醫學的早期歷史。主要著作為《帝國的醫師―萬巴德與英國熱帶醫學的創建》(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12)。西方醫學史研究的引進與推廣也是其學術關懷,譯有《歐洲醫療五百年》(左岸文化,2014);《科倫醫師吐真言》(左岸文化,2016)。
林宜平
國立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現任職於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並兼任所長。因為長期參與爭議多年的RCA(美國無線電公司)研究與訴訟,跟隨案例的發展,研究興趣從公共衛生、性別與健康、科技與社會,逐漸進入科學與法律。曾經參與合編《醫療與社會共舞》(群學,2008)、《科技渴望參與》(群學,2009),以及《護理與社會:跨界的對話與創新》(群學,2012)等書。
栗山茂久(Shigehisa Kuriyama)
1977年取得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學系(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文學學士,1978年取得文學碩士。在東京學習針灸後,進入哈佛大學科學史系並於1986年獲得博士學位。2005年開始在哈佛大學任職。栗山茂久的研究透過特定的醫學史主題比較(如日本、中國、歐洲),探究廣泛的哲學議題(如存有與時間、再現與真實、認知與感覺等)。其著作《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榮獲美國醫學史學(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頒發2001年William H. Welch Medal,並已譯為中、希、西與韓文。
祝平一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歷史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研究興趣是十七丶八世紀與來華歐洲傳教士相關的科學史。舉凡與傳教士的天文曆法丶醫學丶自然哲學丶他們對中國信仰、數術的批判等等問題,都是他研究的興趣。
張哲嘉
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主題為慈禧太后時期宮廷中的醫病關係。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曾赴愛知大學、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維康醫學史研究所、哈佛燕京學社、愛爾蘭根-紐倫堡大學訪問研究。研究過的醫學史相關課題包括宮廷醫學、醫生群體、醫學知識傳播、本草、藥物廣告、法醫史、身體史、蘭學史等,對於涉及東西方文化交流的課題特別感興趣。2008年因〈大黃迷思:清代對西洋禁運大黃的策略思維與文化意涵〉一文獲得國際東亞科學技術與醫學史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頒贈「竺可楨科學史獎」。
張淑卿
30歲以前在臺中生活,30歲以後變成臺北人。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The 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短期訪問學者、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秘書長、常務理事,現任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副教授兼主任、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副研究員、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常務監事。近年來研究興趣為國際援助對臺灣醫療衛生發展之影響、護理史。已發表期刊論文約24篇,閒暇之餘喜歡走路、逛市場。
郭文華
國立清華大學科學史碩士,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與社會研究博士。現服務於國立陽明大學,擔任醫療與社會的研究與教學。研究領域為當代醫療的社會研究與戰後東亞公共衛生,課題包括東亞臨床試驗政策、美援與公衛體制、傳統醫療國際化與漢生病治理。在科技與社會研究的推廣上與學界同好合編有《科技渴望參與》(群學,2008)與《意外多重奏:STS如何重組真相》(行人,2012)等書。
陳嘉新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清華大學歷史所科技史組碩士、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社會學博士,現在擔任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大學時期寫過新詩與散文,畢業之後則寫社會評論與專業論文。當過總共十年的精神科臨床醫師,曾醉心於精神分析與心理治療,不過最終還是進入學術圈進行喜愛的科技研究。研究以醫療與社會的相互關係為主軸,著作主題包括成癮科學與政策分析、精神醫學的社會與歷史研究、神經科學作為文化現象等等。
傅大為
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博士(1986),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專長為科學史(中國科學史與歐洲科學史)與科學哲學、性別與醫療、科技與社會研究(STS)。主要著作為《異時空裡的知識追逐: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論文集》,《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2005),近幾年正逐步完成一本討論科學知識的社會學(SSK)之緣起與建構的專書,另外曾以英文與其他外文發表於國際期刊或專書多篇。合編過兩冊的孔恩論文集《孔恩:評論集》、《科學革命的結構》五十年專輯(2014)。曾與學界朋友合作創辦《台灣研究季刊》、《科技、醫療、與社會》期刊、東亞STS期刊(EASTS Journal)。
雷文玫
國立臺大法律系及美國耶魯法學院畢業,目前在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公共衛生暨醫學人文學科,跟醫學生與不同領域的同儕,一起思考醫療體制的未來應該如何?法律、倫理或政策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希望對於價值的實現,有對於國家政策、社會結構、醫院管理及醫療現場權利義務等制度設計的討論,而不只是誰贏誰輸的二分法。期許自己做一個法律與醫學的介面,能夠更細膩地釐清雙方所關切的現實,並且為雙方具有正當性的價值找到更好的制度設計。研究的興趣包括生殖科技、基因科技的倫理法律議題,以及人體研究的研究倫理。
雷祥麟
芝加哥大學化學碩士、科學史博士。現職為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副研究員,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副教授,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副主編。曾出版專書Neither Donkey nor Horse: Medicine in the Struggle over China’s Modernit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4),並與吳嘉苓、傅大為合編《科技渴望社會》《科技渴望性別》(群學,2004)。研究興趣是透過醫學與科學史來理解東亞所經歷的歷史變遷,並反向探索這段歷史對於世界史的可能意義。
劉士永
美國賓州匹茲堡大學博士;曾任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客員研究員、哈佛大學燕京學者、奧勒岡州立大學春秋講座、歐盟Erasmus Mundus訪問學者、俄亥俄州立大學歷史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學者、臺灣漢學講座等;現職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暨同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研究興趣為日本殖民醫學史、二十世紀東亞公共衛生史,與東亞環境史等。
劉紹華
人類學者,哥倫比亞大學博士,任職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主題以愛滋、毒品、麻風、水資源、性別、少數族群、現代性、全球化為主,重視學術研究的社會思辨價值與實作可能。主要研究成果為專書Passage to Manhood: Youth Migration, Heroin, and AIDS in Southwest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及其中文版《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繁體版:群學,2013;簡體版:中央編譯出版社/三輝圖書,2015)。該書獲得台灣、香港、中國等地多項學術性與社會性的年度書獎。
蔡友月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曾任美國哈佛醫學院醫學社會學系研究員、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科學研究中心與社會系博士後、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社會學系Fulbright資深訪問學者。研究興趣為科技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種族∕族群、文化社會學、影像與社會介入。著有專書《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台北:聯經,2009),及紀錄片「病房85033」、「Commitment!練馬可老師與台灣社會學1955~1999」。
盧孳艷
任職於國立陽明大學護理學院,從事護理實務工作多年包括醫院及社區,以及護理教育三十多年,對於護理師職場勞動正義極度關注,除了深入分析護理勞動條件的問題,做相關勞動與健康政策倡議外,也由性別觀點討論,護理專業知識與臨床實作之社會歷史脈絡。在美國University of Arizona及University of Michigan接受碩博士教育,並曾於University of Illinois任教,美國社會提供了我體認「差異」的意涵。喜歡以深入觀察實作場域之活動,及報導人說故事的方式做研究,主軸為婦女身體與醫療科技。曾任女學會理事長,目前是臺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
顧雅文
橫濱國立大學國際社會科學研究科博士。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研究領域為環境史,經常受惠於科技史、社會文化史或地理學的洞見。關注歷史上的疾病、藥物、水利、災害等議題,以及輔助研究的歷史GIS等數位人文工具。
譯者簡介:
廖恩琪
國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大學藥學系畢。研究興趣為女性飲食失調實作社會文化分析,科學哲學,女性主義,建築現象學與社會學理論。現任職為醫療人員及兼職研究工作。興趣為看書,打籃球,唱歌,園藝,建築設計,旅行。
楊祐羽
大學主修財務金融,博士班研究江戶醫學史。喜歡閱讀言簡意賅的文字,認為吸收知識時要體驗到的樂趣,應以不亞於享用飲食為標準。將散步遊玩途中遇到的生態風景透過鏡頭裁剪,是近期覺得能引起感觸而經常練習的技藝。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 二手徵求後,有綁定line通知的讀者,
該二手書結帳減5元。(減5元可累加)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