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師派雅‧梅樂蒂以專業的角度,帶領讀者從頭檢視關係的類型,
以及精準分析為何會養成這樣的情感模式,造成總是遇不到「對的人」的狀態。當愛情成了依賴,很容易就會將所有寄託在對方身上,
於是感到不足、感到失望,甚至無法看清自己的模樣……
為什麼好像總是遇不到「對的人」?
為什麼戀愛不順、經營關係很難?
為什麼一段關係走到最後,依舊還是以「破局」收場?
◎以下情景,請設想看看如果你是當事人會有什麼感受──
*當對方沒有回應需求時,覺得對方不在乎、不夠愛? □ Y □ N
*當對方拒絕提議或邀請,感到失望與失落,好比自己也被否定一樣? □ Y □ N
*當對方做的事你不認同,就無法忍受,甚而大吵一架? □ Y □ N
*當關係結束時,會認為自己「失敗」了嗎? □ Y □ N
本書將幫助讀者檢視,一路走來所談的戀愛、陷入的關係是否為自己的「幻想」,並不符合現實。因此,那個人無法配合你的「幻想」時,你便會認為──愛情幻滅了。
治療師派雅‧梅樂蒂以專業的角度,帶領讀者從頭檢視關係的類型,以及精準分析為何會養成這樣的情感模式,造成總是遇不到「對的人」的狀態。
並提出有效的實際案例,協助讀者可以學著在對方與自己之間取得平衡點,重新劃設內在界線,在關係裡好好照顧自己,而非依賴成性。
◎這本書可以怎麼幫助關係健康又長久──
‧分享情感上的親密。
‧明白「無條件的愛」其實並不存在。
‧正視問題,不再沉淪於過去的情感循環。
‧破解對於關係會有的「不切實際的期待」。
‧釐清「有意識的恐懼」與「無意識的恐懼」。
◎名人推薦
艾莉/作家、資深媒體人‧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晨羽/作家‧海苔熊(程威銓)/科普心理學家
一致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值得一讀的作品。願每個在愛情中的人都能學習善待自己、珍惜自己。」──晨羽/作家
「總是在愛裡『鬼打牆』嗎?愛上不該愛的人、分分合合卻仍徬徨不安嗎?本書鉅細靡遺地描述,在不健康的感情中,兩人如『命運鎖鏈』般的互動歷程。特別推薦給焦慮依戀─逃避依戀組合的伴侶們!」
──海苔熊(程威銓)/科普心理學家
作者簡介:
派雅‧梅樂蒂(Pia Mellody),共同依賴症及成癮行為的國際權威,任職於綠茵機構並擔任顧問一職,此機構位於亞歷桑納州的威肯勃格,為治療上癮及創傷的治療中心。
安姬雅‧威爾斯‧米勒(Andrea Wells Miller),除獨立書寫與共同著述外,亦編撰書籍。
凱斯‧米勒(J. Keith Miller),為知名演說家、教師、與暢銷作家,著書二十餘本。
譯者簡介:
曾舜華
高師大英語系學士,臺師大翻譯所碩士。喜愛旅行、閱讀、學習新事物,期許自我能翻譯不綴。譯有《致親愛的你》(遠流出版)
章節試閱
13.不切實際的期待
「好,我準備好要展開一段關係了。」說這句話的是詹姆士,我已經幫助他約長達九年了。
我既開心也有些好奇,所以就問他:「那麼,這位幸運女士是怎麼樣的人呢?」
他列出一長串無所不包的特質,包括「從不妄加批判、永遠在身邊支持我、能夠給我無條件的愛」,再聽了一會兒,他的清單開始聽起來有點像是童子軍的誓詞:信賴、忠誠、友善……諸如此類的。
在我看來,詹姆士描述的特質比較適用於拉布拉多犬,這樣的單一而忠實,在人類身上恐怕找不到。
有時候,旁人會批評我對關係的看法太過憤世嫉俗。或許,和大多數人比起來,我對關係是抱持比較懷疑的態度,但是在內心深處,我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一件相當美好的事。
旁人眼中的憤世嫉俗,或許只是我的一個信念,相信許多復元中的人渴望或期待在他人身上找到的,並不符合現實。我注意到,人們在聆聽講者描述關係中可能發生的情況時,傾向假設這些可能性就是或許即將發生的,甚至有些人過度引申成:「如果我的關係無法時時刻刻都包含以上全數特質,它就是不健康,所以我或許應該放手,建立一段新的關係。」
我越是深思那些不切實際的期待,好比詹姆士所列舉的那些,我就越想找出良好關係中該有什麼樣合乎現實的期待。有些反覆出現的特質和期望,在人們勇敢邁向更健康的關係時,似乎就注定了要讓人們失望和洩氣。就好比,不見得非把演講中或書本上提到的每項可能的正面特質都包含進去,才能算得上是段良好的關係。
冒險的成分:美女與老虎
經營一段關係,讓我想到一個古老的故事,故事是關於美女與老虎:在一個遙遠的國度裡,法律禁止公主結交平民。然而,國王卻逮到公主與國內一位平凡子民戀愛私通,兩人遭到逮捕的時候,情感濃烈難捨難分,但也剛好吵得厲害,男子被連拖帶拉關入高塔,連向公主道別都來不及。任何平民若與公主戀愛,將被判處死刑。但公主深愛著這名男子,便向她的父親也就是國王求情。於是,國王同意讓男子接受一項測試。
男子會被送到一座有兩扇門的競技場,其中一扇門後是一隻老虎,如果門打開了,老虎就會跳出來咬死他;另一扇門後則是公主,如果他開了這扇門,他就能與公主結婚。公主費盡心思才找出哪扇門是正確的,然後送了這則訊息給他:「打開左邊的門。」但男子心裡想的是,她告訴我的究竟是哪扇門?她是希望我死呢?還是想嫁給我?
我想,所有的關係都包含了類似的冒險或出其不意的成分。雖然不見得如此致命,但如此才能讓關係保持新鮮感。
維繫關係需要信任,但是我們若誤以為信任是種選擇,卻沒認清它是某些行為的後果,問題就來了。
人之所以信任,是因為你一次次地冒險,卻沒有受傷。對於某些第一次踏進治療中心的人而言,諮商師說的話就好像外星語,要求他做些很奇怪的事情,然後說:「你要相信這個療程。」
我比較喜歡換個說法:「在這個療程中,你就放膽去冒險,如果沒有因此受傷,或許你就會開始信任。」但如果抱持不切實際的期待,也沒有提出來討論,就會在冒險的時候導致痛苦。而這份痛苦,會摧毀你未來信任的意願。
不切實際的期待
下述幾項不切實際的期待,涵蓋了健康關係裡的不同層面,我想先提出討論,再建議比較合乎現實的作法。
1.只要復元夠了,我就會找到完美伴侶
大多數人真的很容易去期待自己完美、伴侶完美或是關係完美。有些時候,我們以為只要復元得夠久,最終就一定能臻於完美,擁有辨識和吸引完美伴侶的能力。在帶領後續輔導時,我常常告訴團員,一段關係不會因為結婚而有任何改善,婚禮只是對關係許下承諾。但要改善關係品質,必須透過書中討論到的某些復元歷程。
尤其難上加難的,就在於很多人都沒有為復元訂下特定目標,他們只會說:「我想復元」或「我正在復元」。然而,明確定義怎樣才叫復元,卻是連想都沒想過的。結果呢,要不是對完美伴侶有個清晰概念,好像詹姆士那樣,就是對於復元後自己會變成怎樣,關係又會變成怎樣,只有個模糊不清的想法。我們就這樣,漫無目的一路摸索,但是在漫無目的的表面下,卻一心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徹底復元,享有完美關係。
每次遊走晃蕩,趨近了我們對復元的模糊概念時,就會重新調整那個概念,把它移得更遙遠──就像海市蜃樓,永遠游移在前方的沙漠裡。無論在任何時刻,我們總能把置身之處與理想之處拿來比較,卻永遠少了那麼一截。我能看到自己的人生、關係或工作是多麼失敗,只因為「我還沒到達該到的地方」。
合乎現實的期待
不管在關係之中,還是在剩餘的人生裡頭,我們都該看看何謂「符合事實的期待」。我們得要瞭解,外頭並沒有一大群十全十美的人在等著我們。無論步入哪一段關係,總是有好有壞。倘若不能明白這點,就會注定讓我們和未來伴侶面臨某些痛苦和失望。
為了避免不切實際地期待完美復元或是完美關係,我們必須後退一步,看看去年、上個月、或甚至上個星期的自己。
復元是一種進步,不是一種完美。
我的一大進步,就在於明瞭在復元過程中,旅程其實就是目標。這段旅程包括每一日的心情都頗能自在愉快,完成今日能做到的復元工作、誠實面對,並且盡可能地公平對待他人。依著這條路前進,就能通往進步與成長。嶄新重大的成就或許會出現,也或許不會。然而,除非我們學著以一次一天的心態,清明穩健地度過生活,否則有重大突破或經營關係的機會出現時,我們很可能會搞砸。
「一次一天」這個節目口號,是應用在這種觀念上。有時候,人們會以這個口號作為藉口來逃避責任。舉例來說,有人可能會想:「既然今天不用付房租,我也就不用錙銖必較。」但到了月底,沒錢付房租了,房東的看法可能就與你不同。
對我而言,「一次一天」是一種責任,要把今天能做的事做好,以確保我的復元、我的未來,並且照顧好我的家人。但凡事都有一體兩面,這也表示如果今天我做不完所有的事,也不需過度自責。不要斤斤計較於今天我是否「到達我該到的地方」。就好像我們這些復元中的患者,對於別人該有的模樣常有浮誇的想像。而對於自己在一天內能達到多少事情,也常有過度膨脹不切實際的想法。我們必須學習如何改正這些期待,要不然我們不僅會盡數傾倒在伴侶身上,也會把自己弄得悲慘抑鬱,膠著於失敗的沼澤裡。但其實這失敗的感覺,根本不必要也不實際。
派雅已經指出,復元主要是倚賴心智,而非任由情緒牽著鼻子走。我十分同意。雖然感受自我情緒很重要,但我們必須認清,人在理智下才能做出健康的決定。在輸入情緒和其他資訊後,我們還需要理解力,這才是下決定的關鍵。人在決定生活大小事時,如果主要或全盤依照自己喜歡怎麼做,通常只會和復元漸行漸遠。
2.只要關係告終,就是失敗
有個復元中的朋友剛結束一段戀愛關係。某天,他告訴我:「你知道嗎?比起分手,再度失敗才更令人受傷。」
我問:「你為什麼說這段關係失敗?」
他說:「嗯,因為我們沒有在一起了啊!」
當我仔細想了想這種傾向──把結束的關係貼上失敗的標籤──我意會到,相信關係結束就等同失敗,使得約會這種事自動提高了不必要的風險。
然後,我就想起了自己以前的幾段關係。現在,我之所以能認為那算是成功,是因為我已經不再置身其中。
這麼說吧,當兩個人展開一段關係,開始一起為生活折衷協調,但在漸漸瞭解彼此後,其中一方或雙方都認為,對這段關係許下終身承諾並非明智之舉。於是他們分手,沒有步入婚姻。我認為,他們共同度過的經歷相當成功;他們進入這段過程,試驗是否行得通,他們學習到彼此如何經營關係,以及願意忍耐多少。最後,發現持續追求這段關係,對雙方而言並非好事,於是他們放手。
合乎現實的期待
看待破滅的關係,比較實際的角度或許是把這段關係視為學習實驗室,看看這段關係最終會結束,還是會變成終身承諾。如此一來,相信關係結束等同失敗所帶來的痛楚,就能夠大幅減輕。
3.在健康的關係中,人們能透過理性又適度地討論來解決問題
人們似乎常有種錯誤認知,以為只要經過足夠時間,兩個人就能深入瞭解彼此,再也無須爭吵。但是,我認為天底下的任何關係,不可能沒有意見相左、衝突、爭吵的時候,每一個人都還是會持續不時誤解對方言語或行為。
在我看來,爭吵往往大致依循以下的模式發生:一位伴侶說出了侵犯另一位伴侶的話,兩人草草討論幾句後,接著引發爭吵的那件議題就被遺忘了。現在雙方都陷入不理性的狀態,轉而想在情感上傷害對方、壓制對方以「贏」得這場爭吵,或是證明自己是「對」的。最後,其中一人針對這件議題理性客觀地說了句公道話,而非責備,不理性的力量才開始消散。接著,雙方或許會再度回到這個議題,進行有意義的討論。
合乎現實的期待
偶然的爭吵、意見相左、甚至非肢體的衝突,這些方式都能讓我們練習如何劃設界線和協調差異。能夠去容許不理性、情緒性的部分,才是合乎現實的想法。人們必須認清,爭吵和意見相左時所出現的非理性情緒因素,往往來自個人帶進關係中的各種怪癖。
舉個例子,我發現在爭吵中,我之所以生氣和不理性,是因為我覺得自己「沒有被聽見」。當我覺得有人曲解了我說的話,我便開始認為這個人是故意這樣做的。而且我想要那個人改變,變成和我有一樣的想法。我對原本爭吵話題的不悅,就轉向到對這件事情而感到憤怒。
我相信,這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的困擾。因為我的情緒張力,遠遠超越了那個話題應有的程度。這對我的人際相處能力來說,是個痛苦的障礙。經過多年的復元後,儘管我更能覺察,也好轉許多。但看來這個強迫性的思考方式卻很難有所改善,至少無法達到我希望的程度。我認清自己在爭吵之中,害怕被誤解、被懷疑的情況很可能會再度上演。但現在,如果真的發生了,我有時能夠這麼說:「我又來了!」然後,加以修正,回歸正軌。所以,懷抱著這份合乎現實的覺察和態度,我也就不會由於這個障礙而結束掉許多關係。
與其為了發生爭吵而失望,或是為了爭吵當中雙方短暫變得不理性而沮喪,不如實際一點,專心地走完整個過程,直到事情解決。爭吵是免不了的。只要傷害期不要超越個人能夠容忍的程度,好比肢體衝突或嚴重的情緒虐待,否則在爭吵進入不理性而痛苦的部分時離開現場,只是冒險讓自己無限期處於懸而未決的狀態。但這樣的舉動其實有種危險性──出走的伴侶可能壓抑下這個問題,然後以消極∕挑釁的態度「回頭算帳」,可算的帳卻常常是其他問題,和原本被壓抑下的爭吵無明顯關連。
4.在維持雙方都有共識的行為規範以及關係特質上,絕不會意見分歧
對於在一段關係中想要何種行為規範和特質,兩人之間或許會有相近的想法,但是,如果以為雙方對於這些行為規範和特質的認知相同,就太不切實際了。大多數人對於不同特質都有不同解讀,而且個人自己的解讀還會時時改變,我定義這些經營關係的詞彙時,是從我的價值體系出發,而你定義這些詞彙時,是從你的價值體系去思考。
我們就來看看,對於一些受到高度重視的特質,伴侶之間有何不同看法:可靠度、樂趣、無條件的愛以及性的忠誠度。
請先想想「可靠」是什麼意思?對你來說,「可靠」可能表示只要你需要另一方,他就永遠都會為你挪出時間。但從根本上來看,這心態是期盼對方不知怎的就是優先處理你的需求。
舉例來說,在某些日子裡,我希望派雅身上裝了個開關,我可以把她擺在前門衣櫃裡,然後我就能把她推出衣櫃,把開關打開,說「夫妻模式」。等我準備要去做別的事情時,我就把開關關掉,把她擺回櫃子裡。只要用這種方式,在我需要她時,她就永遠隨侍在側,我也不需要去考量她的任何需求、要求、或是優先順序。
可是,我們能期待別人有這種讀心術嗎?有些時候,我知道對那個人而言,哪些需求必須優先處理。但有些時候,我並不清楚。而我們自己的需求,同樣也經常在變動。
而「樂趣」也是個例子,證明了人們對詞彙的定義鮮少相同。如果我認為有趣的事物,剛好貼近派雅認為有趣的事物,我們就能彼此分享。不過多數時候,事情並非如此。
舉例而言,派雅覺得購物充滿樂趣,我則是寧願看牙醫也不想去購物──除非去的是五金行,這才是我覺得充滿樂趣的地方。天底下有許多活動是我們無法一致喜愛的,所以有些時候,我們會留給對方一些空間,去享受那些自己喜歡但對方不愛的活動。至於我們喜歡一起從事的活動則包含飛行、園藝、研擬新的課程和治療觀念。
另一個難以定義的特質就是「無條件的愛」。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自己付出了無條件的愛,但對方卻沒有回饋。而且,只要感覺到他人對我們的關懷不是無條件的──我們定義中的無條件──我們便會下結論:「對方不愛我們」。
我常常聽到一種定義說,無條件的愛指的是,一個人愛著另一個人是由於不管如何他就是他。另一個定義可能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喜歡,而且從不對他發脾氣。同樣的問題又來了,對於無條件的愛,兩人之間的定義可能並不相同。
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愛,其實只是性欲、性吸引力或者激情。我們常常稱上床為「做愛」,但上床就只是上床。
性可以發生在相愛的兩個人之間,也可以不是;性能夠滋潤我們,只要它是愛情關係裡的一部分;性有時很美妙,有時卻只是種有氧運動,可能和愛情一點關係也沒有。
然而,接下來要討論的特質──性的忠誠度──就是另一回事了。這個詞彙有多重意思,可能以種種不同方式定義。在某個層面來說,忠誠或許被定義成克制自我,不與主要伴侶以外的人性交。但在另外一個層面,忠誠不只是不和其他人性交,也不能投注情感在與其他人的關係裡頭。
讓我們這樣假定吧!在情侶關係中的兩人都同意,忠誠僅指涉性親密的層面,但是換到下一個層次,問題就在於,每個人到底如何明確定義性的忠誠度?或許,可以定義成,不在這段關係之外進行無法接受的性行為。但具體來講,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我相信,我們每個人在內心潛意識的某處都有個影像能引發性衝動。如果有個符合這幅影像的人從身邊走過,我們便會有性反應。
假如我出門在外,有個女人走過,符合我對充滿性吸引力的定義,從那一刻起,什麼樣的行為叫作不可接受?所謂不可接受的性行為指的是性交,還是渴望對方,還是挑逗調情,還是其他的呢?
在我的定義裡,不可接受的性活動就是行事沒有遵循個人價值體系。而在我的價值體系裡,肢體上的性忠誠度是基本,這包括不可性交,或是能挑起個人性交念頭的肢體活動。但是這種定義,可能符合也可能沒有符合其他人的看法。
在理想世界裡,不忠的意思是在兩人協議出何謂忠誠的範圍後,卻做出超出這範圍的事情。但是有多少人會先和伴侶討論這個重要定義,直到他們協調出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意義?
大多數的婚姻誓約,都包含一個宣言,承諾雙方要彼此忠誠,但對於什麼是「忠誠」,卻沒有一個定義。絕大部分的夫妻從來不曾有意識地同意什麼行為算是「忠誠」,什麼行為又不算是。由於丈夫對於忠誠的價值體系可能與妻子不同,對於這個議題就可能產生許多衝突。
合乎現實的期待
我深信,關係中的雙方需要詳談,討論在這段關係中,他們是如何理解雙方想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與特質。在我看來,討論彼此對這些詞彙的認知,對於決定是否踏入一段關係至關重要,期待伴侶在所有行為規範和特質的理解上剛剛好都與我們相同,幾乎可說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我猜,計畫步入婚姻的伴侶中,只有極少數曾經一起坐下,在清單上詳盡徹底地列出各自對於對方和對於這段關係,期許何種行為規範以及特質,並且還一一加以協調。人們通常都是先結婚了,然後再折衷、協調,無論是明顯的妥協,還是默默地退讓。
誤解,尤其是對性忠誠度意義的誤解,在我聽聞過的許多關係中衍生了許多困擾,因此我相信,每對夫妻都應該探討這個特定議題,特別是作為步入婚姻的準備。事實上,我相信對性忠誠度的意義先取得共識,是不可或缺的。如此,才能對於是否踏入關係,做出健康的決定。
5.親密關係自然而然,隨手可得
清單上的下一項特質,受到極度重視卻是種不切實際的期待,就是以為親密關係自然而然且能輕易到手。親密關係的定義之一,就是在當下能與人分享真實自我的舉動;另外一個定義,是麥斯特與瓊森(Masters and Johnson)在電視演說中提出的,認為親密關係是指分享彼此的脆弱。就如我們所見,親密關係有好幾種層次,包括肢體、性、知性、情感和靈性。
派雅已經清楚說明,要與親近的人達到親密,需要有健康的界線、發自內在的自尊、真正能感受自我,並且知道何時適合向他人表露自我,何時則不適當。至於分享的對象,也必須是個值得信賴的人。
合乎現實的期待
與親近的人達到健康的親密關係並不容易,它需要努力經營、付出承諾、具有耐力、還要願意冒險。無論與對方多麼親近,它都不見得能自動成為一件容易的事。好比說,當我們童年的恐懼再度襲上心頭,親密關係可能瞬間就變得遙不可及。
並且,有時對我來說,要在親近的人面前暴露脆弱,比在陌生人面前表現脆弱更加困難。因為陌生人對我的人生並沒有太大影響力,所以有時我可能搭飛機坐在一位素未謀面的男士旁邊,卻和他討論起人生中的許多私人細節,甚至可能談到我的一些恐懼。可是,如果切換到一段親近的關係中,我就得冒風險:如果我暴露出這些脆弱點,下次吵架時,我的伴侶可能會利用這些私人資訊,作為引發痛苦的武器來傷害我。而且我知道,我也會對伴侶做出同樣的事。
害怕別人利用私人資訊來攻擊我們、使我們受傷,這是一份實實在在的恐懼。這是事實,因為我們之中有許多人都曾在與另一方的關係中受傷過。那個對方,並不是個分享資訊的安全對象。至於我們自己,也曾當過那不安全的人。
只有在復元許多後,我們才開始學習在爭吵時仍然公平以對,成為一個值得對方託付脆弱資訊者。所以,覺得有足夠的安全而擁有深入的親密關係固然很好,但往往卻也是個風險。
即便如此,隨著我持續復元、改善界線、找出復元中的人哪些是安全可以分享的,我很願意更常去冒這個風險。我非常高興地發現,自己確實越來越常感受到這樣的親密關係,因此也漸漸培養出信任感。
對我很重要的一件事就在於,意識到我的信任不見得只限於分享的對象。如今的我,有時也能信任自己的界線、自己的自尊、這個復元歷程,以及對我而言那至高無上的力量。
6.任何時候,個人需求總能獲得滿足
對於關係中合乎現實的期待,我探究的範圍還包括衡量在各種需求和欲求中,那些是可能在關係中獲得滿足的,這些可能性列舉起來,可說是永無止盡;舉例來說,當我問:「在一段良好關係中,那些是比較令人嚮往的特質?」人們通常會給我以下的回答。
妥協的能力
親密
調適
忠心
肯定
愛情、激情
可靠
協商
共同興趣
坦誠
溝通
伴侶
陪伴
可信度
面對面
尊重界線
忠誠
性
樂趣
信任
善於烹飪
意願
誠實
合乎現實的期待
我認為,在舒適愉快的關係中(而這需要努力復元才能達到),最重要的成分就是「接受」。
在我所接受的事實中,就包括我的伴侶、這段關係,或我自己身上並不擁有上述所有的特質。有些特質我多數時候有,有些特質我一點都沒有。至於我確實擁有的那些特質也是來來去去,依據我的復元程度、敏感程度,以及每天對自我現實的覺察而定。
依照我的意見,復元直接涉及尋找一個成熟的方式,讓自己每一天都能誠實以對,並且感覺舒適。
身為共同依賴者,我們通常連復元都抱著很極端的想法。如果曾經歷許多痛苦、嚴肅和衝突,我們就會想讓復元時時刻刻充滿喜悅、歡樂以及和諧。但是,真實人生涵蓋了極端的痛楚到全然的喜悅。多半的時候,人生就徘徊在兩個極端的中間,在這光譜兩端之間的某處,畫著一條分界線,一邊是舒適到喜悅,另一邊是不舒適到痛苦。而我們在良好關係中的經歷就沿著這光譜起起伏伏,只要我們所經歷到的關係,多數時候都能落在舒適的那一側,我認為這就叫做得很棒!
我們還必須接受另一個事實,有時我們會落在舒適線的下方,不是因為我們是正在復元的患者,而是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如此。
現在的我,每一天都能感到相當舒適愉快,比起從前不知好上多少倍。從前的我,感覺從不舒適一直延伸到非常痛苦、想要自殺;曾有一度,我以為喜悅就是沒有痛苦,但一直到了近年,我才明白,喜悅和痛苦可以並存在一個健康的人身上。我開始覺察,在我關係中完整的經驗光譜,並且滿足於目前的一切仍然順利。
7.關係有問題,就表示應該結束了
人在步入新關係後若遭遇問題,多半會認為,結束關係是最好或唯一的解決方式。如果問題很大或棘手到某種程度,有時確實是一種暗示,告訴我們應該結束關係了。
不過,我覺得我們不應該貿然下這種結論,卻沒有去考慮一些事情──好比說,這段關係有多少方面令你滿意,還有這些問題是否能夠協商解決。
合乎現實的期待
身處一段關係卻遇到多少免不了的負面情況時,許多人都會自問,這段關係真的是他們想要的嗎?
但是,就算考慮離開這段關係,我認為,我們也必須看看哪些需求有獲得滿足,而哪些需求沒有?這段關係中有多少成分難以忍受,又有多少可以忍受?有多少是正面的,又有多少是負面的?
需求一旦獲得滿足,和問題相較起來就顯得微不足道。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需求層次理論,從最基本的需求一直到更高層級的人類經驗,他指出,我們如果一次面臨好幾項需求,最基本的需求就顯得最為迫切,直到該項需求滿足為止,然後輪到下一個需求變得迫切。他也說:「需求一旦滿足,就無法成為激勵因子(motivator)。」
換句話說,一項需求若獲得滿足,就再也無法激勵我們做任何事。事實上,我們人類只要需求一被滿足,就不太會再感覺到那份需求。我們常常說不需要某樣東西,真要老實說起來,我們還是有需求,只是那個需求此時此刻被滿足了。
舉個例子吧!假設有個士兵跳傘降落到錯誤地點,迷失在沙漠裡,他四處遊蕩沒有任何糧食,就這樣過了一天左右,然後獲救了。他即刻需要的第一樣東西就是──水。
水常常被認為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需要水的時候我們會注意到,然後說:「哇,渴死我了!」然後喝點水。但是就我印象所及,從沒聽過任何人說:「你知道的,我現在不渴,我已經一天都沒口渴了。以前年輕時,我老是口渴,可是現在啊!我再也不像以前那樣口渴了。」
喝完水之後,我們這位士兵下一個注意到的需求就是食物,然後是休息,他並沒有把接下來的一整天用來思考他怎麼不再口渴了,而是開始思考他有多餓,然後就是他有多累。他不再有意識地辨識已經獲得滿足的需求。
這個觀念,對於經營關係至關重要。當我們感覺到尚未滿足的需求益發惡化時,通常不會去清點那些已經獲得滿足的需求。
再來看看這會如何影響我們的關係,就瞧瞧這位男士的人生吧!姑且稱他為山姆。山姆是間大型商店的經理,多年前,他與第一任妻子締結連理,他們育有兩名子女,住在一棟擁有三房的屋子裡。在這段關係中,有許多美好事物,山姆甚至還有一艘船,以及一家射擊俱樂部的會員身分。他喜歡老式槍枝,自己也有個兩三把槍。他和妻子有共同的朋友,而且互相尊重。然而,山姆並不覺得自己的性生活幸福美滿,且他非常在意這件事,最後離開了他的妻子和孩子。
山姆相信,只要他能得到一段充滿愛的美好性關係,一切就會完美無比。終於,他遇上一個對象,得到一個非常愛他的性伴侶。可是後來,山姆卻差一點自殺──因為一旦那個需求獲得滿足,性關係就變得相對不重要。現在只要他想要,隨時可以得到性,但以前對他很重要的其他許多東西,如今都已一去不回。他的孩子再也不在身邊,而他和新任妻子之間沒有那麼多共同朋友,也沒那麼彼此尊重;他失去了從前擁有的物質享受,好比他的船、他在射擊俱樂部的會員身分,山姆的槍現在全放在地下室裡面,他也沒有地方可以射擊。
為了滿足一兩項需求,山姆放手了其他的一切,落得住在一間小小公寓套房的下場,失去了許多讓他感覺舒適的東西。
山姆的經驗告訴了我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們常常不去檢視已經獲得滿足的需求,或是細數自己多麼幸運。細數自己的幸運,就是以某種務實的眼光,時常檢視自己有哪些需求已經獲得滿足。
13.不切實際的期待
「好,我準備好要展開一段關係了。」說這句話的是詹姆士,我已經幫助他約長達九年了。
我既開心也有些好奇,所以就問他:「那麼,這位幸運女士是怎麼樣的人呢?」
他列出一長串無所不包的特質,包括「從不妄加批判、永遠在身邊支持我、能夠給我無條件的愛」,再聽了一會兒,他的清單開始聽起來有點像是童子軍的誓詞:信賴、忠誠、友善……諸如此類的。
在我看來,詹姆士描述的特質比較適用於拉布拉多犬,這樣的單一而忠實,在人類身上恐怕找不到。
有時候,旁人會批評我對關係的看法太過憤世嫉俗。或許,和大多數人...
推薦序
推薦文/讀懂自己的愛情,找回健康的關係!
愛情,是人生的修煉場,因為在愛情裡照見我們許多習性,甚至展露我們的陰影和恐懼。
這些年來的心理工作,我在工作坊和諮商中接觸過許多學員,他們往往都在關係上有所困擾,尤其對於親密關係抱持困擾。
一開始在出版社邀請推薦時,我便迫不急待地將書拿來翻閱,即便這本早在二十五年前(一九九二年)就已問世,經過十一年後(二○○三年)再度增訂改版,書中所描述的理論和症狀,套用在我的實務經驗裡,還是幫助我更完整了系統的統整。而我相信,這是一本不管是心理工作者或一般大眾都很適合閱讀的書籍。
很早之前,我就開始推廣「愛情是種癮」的概念。特別是「分手後」根本就是個戒斷的歷程,好比煙癮或毒癮,在你持續地長期使用後,停掉煙毒的供應,你會感受到一股強制性的渴望,回到原本使用煙毒的狀態,而無法顧及到煙毒本身多麽傷身,也傷害你周遭的人。
愛情的癮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在情感關係中建立了「情感依賴模式」,是最難斷開的一環。想想你原本討拍的對象,後來卻成為你情緒壓力的對象。除了要克服沒有人安慰和給予愛的困境外,你還需要調適濃厚的哀傷和心理的空洞。這些就造就了「愛情癮」,也是為什麼有一群人一直抱怨自己的另一半,卻又離不開。因為,他們根本無法想像缺乏另一半的生活,甚至不敢想像自己一個人經歷戒斷歷程的痛苦。
《當愛成了依賴》就是在討論愛情上癮的互動關係。作者派雅更是以「戀愛成癮者」與「避愛者」來描述在這樣情感關係中的人們。他們相互吸引的依存關係,是一種上癮歷程,情感糾結、彼此傷害又彼此獲得滿足,一直在追與逃之間,陷入執迷又強迫的情感狀態裡。
在這種難解的愛情之中,雙方是強烈吸引彼此的,也成為對方的救贖,卻同時餵養一定程度的毒藥。情感裡的上癮,你有時候也知道,這其實一點都不健康。
「戀愛成癮者」總是花費或投注過多時間在另一半身上,往往將另一半視為完美的對象而希望對方給予自己無條件的積極關懷;總是在愛情中忘了照顧自己,也失去自我。
「避愛者」則是為了逃避關係中的強度,而創造關係外各種成癮行為,像是成為工作狂、熱衷參與各式活動,甚至成為酒鬼也是一種方式。他們害怕對方會拿自己的弱點來要脅,因此不想要對方瞭解自己,進而產生各種疏離沈默的相處模式。
可是,這兩種人為什麼老是兜在一起呢?因為戀愛成癮者渴望英雄般的拯救者,避愛者則渴望照顧有需要的人來自我肯定。避愛者之所以要避免親密,是早期生活中過度被黏結或需要的孩子,而發展出錯誤的人際相處觀點。但在避愛者的照顧裡,通常是由於責任或避免罪惡感,不是因為愛。
我就曾經遇過典型的避愛者,這種類型以男性居多。
現在就一起來看個小故事──
志明是個溫柔的男人,或說帶有點陰柔的特質,也因此容易吸引女生向他訴苦。而他總會耐心傾聽,也靜靜地陪伴哭泣的女孩。每次跟女生的關係越走越近,往往是女生在很糟糕的狀況裡,需要被安慰、照顧的情形。春嬌就是這樣而和他越走越近的。甚至,春嬌覺得自己根本愛上了志明,期待志明不斷溫柔呵護她。
然而,有一天,春嬌赫然發現,她一點都不懂志明。因為每一次相處都是春嬌不斷發牢騷,而志明只是靜靜傾聽與安慰、開導。每次當春嬌問起志明的事情時,他總是雲淡風輕地帶過,說自己的生活沒什麼特別之處。
志明之所以開始覺醒,是因為他陷入三角關係,除了跟春嬌走很近之外,也與美美走得很近。偏偏美美不是個好惹的人,在志明決定要與春嬌穩定交往下去時,美美差點讓志明身敗名裂,像是:打電話到志明的公司,或者到志明的住處與公司去堵人,揚言要讓所有人知道志明怎麼對待她(跟她分手)。
後來,志明終於意識到,他在情感關係中的狀態,總是扮演「痛苦的拯救者」,覺得自己有責任救贖受難的個體,也容易吸引脆弱的女性到他身旁來。
回顧起自己的童年經驗,志明才意識到,他從小就是被母親過度黏結的孩子,每當父母親吵架時,他總是無助地在旁哭泣。父母經常吵架,他則是要在哭完之後,安撫母親不要生氣難過。
志明從小的情感需求都沒有被照顧過。母親因為無法從父親取得情感支持,轉而向志明獲取。而早熟懂事的志明也學會回應母親,成「小老公」,但幼小心靈已經被情感壓榨,深層意識裡有了「愛是讓人窒息」的烙印。
當志明懂了自己的情感模式後,開始不再讓自己當拯救者,能夠較真誠地與春嬌分享生活。他正視了內心裡對於愛的陰影,也正視到,之所以會與美美發展關係,是由於與春嬌越來越穩定,而他卻開始想要逃避。另外,他也更能意識到,當他想花更多時間在工作時,也是跟春嬌開始有衝突或不滿的時候,對自己逃避的行為有更多看見。而美美則是較為極端的戀愛成癮者,對於分離有強烈的焦慮,害怕失去關係而有控制的行徑,甚至在分開後因為無法忍受內心的感受而有報復行為,這些在書中也都有詳細的介紹。
本書的作者派雅提到,避愛者和戀愛成癮者具有相同的兩種恐懼:恐懼親密,也恐懼拋棄戀愛成癮者對於遺棄有強烈恐懼,卻沒意識到自己害怕親密,導致他們不自覺地選擇不善親密的對象;避愛者強烈恐懼親近,然而底下卻潛伏著對被拋棄的深層恐懼,於是他們總想成為關係中主導的那一方。如此,他們至少能有時感到自己手握大權,迎合了對方的需求,卻不至於被吞噬自我。在志明與春嬌的故事裡,還有更多我所接觸的案例中,派雅真的把「恐懼」抽絲剝繭,描述得淋漓盡致。
看著派雅的書,我想起前陣子在中國很火紅的心理著作《巨嬰國》,是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的書籍,被中國官方下架了,裡面暢談中國人的心理特質,但卻在在點出整個華人世界裡許多關係的特點。
在我們整體文化架構裡,男尊女卑是許多人的成長記憶,然而這股文化傳承所導引到親密關係的問題則是,男孩獲得太多的愛,女孩分到太少的愛。男孩被愛給淹沒,而一直有被吞沒的恐懼,因此對「愛」本身開始被動、渴望逃離因為愛是如此沈重;女孩因為缺乏愛,而一直有被拋棄的恐懼,因此對「愛」的匱乏而導致饑渴地抓取,同時又渴望受控且安定的對象持續給予穩定的安全感,退而選擇他們認為安全的對象。但這些對象往往是無聲,甚至最後是無能的,但卻也是確保不會拋棄她們的對象。
該書道盡了華人文化架構下的情感經營結構,也寫出華人的心酸血淚愛情路,與這本《當愛成了依賴》都扎實地點出愛情的難解,但這並不是無解。很多人會認為,愛情是非理性的,是,它充滿情緒,愛恨糾葛、憤怒悲傷、喜悅狂樂,更是一秒天堂一秒地獄反覆發生,也更因此讓許多理性的學者願意投身其中去研究和解構愛情。
雖然《當愛成了依賴》提到許多戀愛的病態相處、許多上癮和毒性的歷程,更收錄了許多陰影所引發的錯誤相處觀念。那些在愛裡的糾結與痛苦,同時與我在實務工作中看見的每一個在愛裡受困的人有了對照。
不少人戲稱,心理師看了這麼多痛苦與不快樂的婚姻家庭生活,都會覺得單身生活比較輕鬆自在吧?可是我越是接觸廣泛又深刻的接觸情感議題,卻越讓我深信,每個人都可以為自己創造健康且平衡的愛。也許現在沒辦法,但不代表以後也無法啊!
我們某種程度受制於過往的陰影創傷,也受限於已知經驗中所學習的情感相處模式,以及情緒表達模式。然而,只要我們願意一步步細緻地觀察自己,就能慢慢開始學習。所以說,愛情一直是人生的修煉場,可它並不是只有無解與無奈,而是擁有無限的可能性。
當你在愛裡感到不知所措,或許可以看看這本書,讀懂自己的愛情,也帶你一步步克服恐懼,為自己找回健康的關係。
諮商心理師/「愛心理」創辦人 吳姵瑩
推薦文/讀懂自己的愛情,找回健康的關係!
愛情,是人生的修煉場,因為在愛情裡照見我們許多習性,甚至展露我們的陰影和恐懼。
這些年來的心理工作,我在工作坊和諮商中接觸過許多學員,他們往往都在關係上有所困擾,尤其對於親密關係抱持困擾。
一開始在出版社邀請推薦時,我便迫不急待地將書拿來翻閱,即便這本早在二十五年前(一九九二年)就已問世,經過十一年後(二○○三年)再度增訂改版,書中所描述的理論和症狀,套用在我的實務經驗裡,還是幫助我更完整了系統的統整。而我相信,這是一本不管是心理工作者或一般大眾都很適合...
作者序
這本書是寫給那些似乎總是愛上特定對象的讀者。而他們的對象顯然不能,也不會「回報他們的愛」。如果你已幾近心灰意冷,放棄讓生活中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來愛你──無論那個人是配偶、愛人、兒女、父母還是朋友──我們要告訴你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復元固然艱辛,卻有希望成功。」如果你正處在戀愛上癮的關係裡,可以藉由本書描述的治療方法,踏上復元之旅。
戀愛成癮(Love Addiction)是種非常痛苦的強迫行為,不但對戀愛成癮者本身造成負面影響,他們的伴侶也同樣深受其害。戀愛成癮是指一個人強迫且強烈地愛戀著另一個人,並且愛的方式對雙方都沒有好處,算是相當新興的研究領域。
一九七五年,史坦頓‧皮里(Stanton Peele)與阿契‧普洛多斯基(Archie Brodsky)著有《愛與耽迷》(Love and Addiction)一書,但一直要到一九八六年奧斯丁支援團體出版了《性與愛上癮無名會》(Sex and Love Addicts Anonymous),戀愛成癮這個領域的書籍才如雨後春筍般問世,並且越來越廣受歡迎。儘管,這些書籍和文章甚少被列入心理學文獻之中。
不久,我們便明白意識到,我們稱為戀愛成癮的現象,尚未從普遍的描述性概念抽離出來,也未曾被清楚描述過。
許多人將戀愛成癮與共同依賴(codependence)混為一談。然而,在諮商的過程中,派雅‧梅樂蒂發現,有些共同依賴患者顯然成功治癒了他們的共同依賴,但對於他們強烈想黏結的對象,仍然無法以機能健全的方式相處,或是分手放下;顯然,他們的問題並不單只有共同依賴。
我們很清楚,我們走在這個研究的前端,將個人與臨床經驗點滴蒐集而來的資訊,盡其可能地清楚描述。儘管如此,此處描寫的治療方式已經使許多人免除了戀愛成癮的痛苦病症。由於這點,以及我們在處理自身關係時,所獲得的種種幫助,鼓勵了我們寫下這本書。
──派雅‧梅樂蒂、安姬雅‧米勒與凱斯‧米勒
這本書是寫給那些似乎總是愛上特定對象的讀者。而他們的對象顯然不能,也不會「回報他們的愛」。如果你已幾近心灰意冷,放棄讓生活中的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來愛你──無論那個人是配偶、愛人、兒女、父母還是朋友──我們要告訴你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復元固然艱辛,卻有希望成功。」如果你正處在戀愛上癮的關係裡,可以藉由本書描述的治療方法,踏上復元之旅。
戀愛成癮(Love Addiction)是種非常痛苦的強迫行為,不但對戀愛成癮者本身造成負面影響,他們的伴侶也同樣深受其害。戀愛成癮是指一個人強迫且強烈地愛戀著另一個人...
目錄
推薦序:讀懂自己的愛情,找回健康的關係!/吳姵瑩
作者的話
序
致謝
引言
第一部/戀愛成癮者及其人際關係
1分辨共同依賴與戀愛成癮
2戀愛成癮者的特徵
3 戀愛成癮者的情感循環
4戀愛成癮者選擇的伴侶:避愛者的特徵
5避愛者的情感循環
6當戀愛成癮者遇上避愛者:共同成癮關係的特徵
第二部/復元之路
7如何處理共同成癮關係
8暫時放下關係
9戒斷戀愛成癮
10治療共同依賴的症狀
1 1修復舊關係或步入新關係
第三部/健康的關係
12健康關係的特質
13不切實際的期待 培德・梅樂蒂/作
第四部/復元紀錄
14走出戀愛成癮的復元紀錄
15如何書寫復元步驟一
16如何書寫復元步驟四
17避愛者的復元紀錄
結語:個人的復元
附錄:戀愛成癮心理文獻簡介
推薦書單
推薦序:讀懂自己的愛情,找回健康的關係!/吳姵瑩
作者的話
序
致謝
引言
第一部/戀愛成癮者及其人際關係
1分辨共同依賴與戀愛成癮
2戀愛成癮者的特徵
3 戀愛成癮者的情感循環
4戀愛成癮者選擇的伴侶:避愛者的特徵
5避愛者的情感循環
6當戀愛成癮者遇上避愛者:共同成癮關係的特徵
第二部/復元之路
7如何處理共同成癮關係
8暫時放下關係
9戒斷戀愛成癮
10治療共同依賴的症狀
1 1修復舊關係或步入新關係
第三部/健康的關係
12健康關係的特質
13不切實際的期待 培德・梅樂蒂/作
第四部/復元紀錄
14走...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