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 年,亞歷山大.穆勒預測:「阿德勒將會在未來的世代,徹底地重新嶄露光芒。」
是重新展現光芒的時候了,我希望這本書能有所幫助。
――亨利.史丹
學習阿德勒理論和實務的理想方式,最好是從阿德勒本人開始。
本書完整描述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Classical Adlerian Depth Psychotherapy, CADP)豐富的治療藝術,分為四篇:
第一篇,彙整與闡釋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的核心概念。
第二篇,介紹作者所創的CADP教學模式。
第三篇,說明如何運用符合社會情懷的蘇格拉底提問法進行晤談。
第四篇,解析填補失去的發展經驗的治療策略。
「古典」(classical)一詞,是為強調忠實呈現阿德勒原創主張和治療風格的本心。只有與能夠活出阿德勒哲學的人直接接觸,才能理解其深度;只有接受有經驗之導師的督導,檢視數百個個案和探索其隱藏架構,才能通透人格一體性的巧妙;也只有親自體驗經由完整研究分析的個人轉換歷程之後,才會真正相信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的力量。
作者簡介:
亨利.史丹博士(Henry T. Stein, Ph.D.)
當今倡導古典阿德勒心理學的領導者。史丹接受曾向阿德勒學習的蘇菲亞.德.瑞絲(Sophia J.de Vries)和安東尼.布魯克(Anthony Bruck)的訓練,三十多年來,一直依據阿德勒的原創教導和治療風格,也參照著其他如柯特.阿德勒(Kurt Adler)、莉蒂亞.希伽(Lydia Sicher)、亞歷山大.穆勒(Alexander Mueller)和埃爾溫.韋克斯貝格(Erwin Wexberg)等古典阿德勒專家的臨床和哲學著作,培訓心理治療師。他是「古典阿德勒翻譯計畫」的主任,帶領一個致力於出版古典阿德勒著作的翻譯編輯團隊,並從1996年起,經營資訊豐富的熱門網站www.Adlerian.us,提供相關的文章、教學圖形、錄音帶、影片和研討論壇。
做為西北華盛頓阿德勒中心(Alfred Adler Institute of Northwestern Washington)的資深培訓分析師,史丹提供師父取向的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遠距教學,其中包含廣博性的個案諮詢。他對阿德勒臨床實務的貢獻包括:綜合調整蘇格拉底提問法、完整說明心理治療十二階段、應用全現心像和引導想像提供失落的發展經驗、馬拉松團體治療,以及對馬斯洛的最佳人類發展觀念與阿德勒治療理念做了治療性的整合。
有關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遠距教學的訊息,請參閱www.Adlerian.us/dist-tra.him,或寄信至史丹博士電子信箱:htstein@att.net。
譯者簡介:
鍾瑞麗
美國俄亥俄州立Toledo大學博士,主修諮商員教育與督導。民國97年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
曾任學校教師、主任、校長共三十六年,教學對象包括從幼兒園到研究所,教學經驗豐富。任教期間,長期從事輔導諮商工作,除了第一線直接面對個案,落實學校輔導諮商工作,也曾長期擔任教育部及新北市輔導工作輔導團的輔導員。專精於家族治療及家族系統排列,退休後,仍持續在家事法庭協助打官司的當事人,從改善關係的角度進行對話討論,找到自己最適當的位置,讓愛流動,進而解決彼此之間的爭執和衝突。
譯作有《助人歷程與技巧》(雙葉,2004)、《情緒焦點治療》(天馬,2006)、《助人歷程與技巧(二版)》(雙葉,2012)。
章節試閱
緒論
阿爾菲‧柯恩(Alfie Cohn)在其著作《合作論》(Cooperation)中說,破壞性競爭和對抗不只瀰漫在企業界,在教育界也是一樣。「許多教育人員用『合作』這兩個字主要是在引誘出順從。」當孩子們協助彼此學習,常被當成「作弊」,「利他主義」通常保留給不尋常的無私和聖潔行為。柯恩表示,「在我們的社會中,優越的合作經驗涉及一群人一起工作去打敗另一群人。」原則上,有利社會的合作無法在家裡演示,也無法在學校裡教,或者在政治或商場上練習。
培斯(Pace)、斯塔姆勒(Stamler)、耶瑞斯(Yarris)和瓊(June)在1996 年 3/4 月《諮商與發展期刊》(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74 卷(321頁)中發表的〈天圓地方:諮商中心全球模式的演化〉(Rounding out the Cube: Evolution to a Global Model for Counseling Centers)文章中表示,高等教育需要一個新的方向。他們說:「雖然大學的主要任務是教育,但我們認為,這個任務也許得在加強社群感之下才能達成。社群感的喪失,是面對高等教育時的一個根本議題,這裡需要的⋯⋯是一個更大的、整合的社群願景⋯⋯大學環境必須是一個『關懷的社群』(caring community),是一個支持每個成員福祉的地方,是一個鼓勵為他人服務的地方。」
穆勒認為,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不只是一種人格和心理治療技巧的理論,更像是哲學人類學,不但描述人們的樣貌和成因,也陳述了人們可以成就的圖像。在心理學、教育、企業和政治中失落的本質,可以在阿德勒的理論核心中找到,他的理論是價值取向的、哲學的和實際的。他提供我們積極樂觀、對社會負責、鼓舞個人和社會潛能的願景。
阿德勒務實的智慧懷抱著預防性的教育,是促進社會進步的先驅。針對家長及教師的阿德勒兒童輔導課程,為成本意識的醫療保健時代提供了一個明智的投資。阿德勒心理治療、婚姻諮商、兒童與家族治療、團體治療、生涯輔導與諮商及組織諮詢,在單一的統一模式保護傘下提供社群全面的心理服務。
阿德勒交給我們的心理工具,可做為兒童及成人發展民主特質的結構,以便讓他們有能力在家庭、學校及工作中,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動。當平等、合作、相互尊重和惻隱之心成為常態時,我們就創造了真正的民主。
實際的考量
古典阿德勒學派的理論就好像一個漂亮的分形圖像(fractal image),在宏觀層面,我們可以看到所有部分的結構一致性,而當深入到微觀層面時,則會發現細微差異的無限豐富性。為了有效運用正確觀點學習這個模式,我們必須在整體和部分之間持續地來回,同時要從阿德勒定義的三個主要領域—友誼、工作和愛情—去評估案主的功能層次。
習得阿德勒理論的初步印象並不困難,的確,約有十多個命題能充分為初學者抓住這個訊息;然而,若想對阿德勒理論達到較深的理解,並有能力足以進行古典深層心理治療,則需要相當的研究。如果你所學習的教師或導師,在態度和感情上沒能與阿德勒理論和哲學完全一致的話,這個目標就無法達成。
阿德勒大部分的臨床著述,分布在近兩百篇的期刊文章、一百篇手稿和一本重要的《神經質性格》(The Neurotic Character)中(《阿德勒臨床實務工作全集》納入許多他早期未出版的手稿、大部分文章和《神經質性格》這本書)。他對一個主題的評論,像自卑感,也許置於約二十篇文章中,每篇闡述一個略微不同、珍貴的細微之處。有些評論者錯誤地宣稱,阿德勒的著述是重複的。說到重複,比起莫札特和巴哈,阿德勒差遠了,這兩位音樂家以豐富變奏的方式,不斷擴展他們的主題。阿德勒對於特定主題評論的寬廣範圍,澄清了各種各樣的內涵意義。在本書的組織結構裡,我試著蒐集和凝聚這些微妙的區別。
本書的目的是完整描述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複雜的藝術,為了聚焦於此,我選用一種個人的、對話的風格,大量的註腳和參考資料不間斷地持續著。我的工作主要受到阿德勒和蘇菲亞的影響,也受到安東尼、穆勒和希伽的影響,他們都曾經親身向阿德勒學習,採用他原創的原則和風格的治療。只有經由師徒關係、大規模的個案督導和一個完整的個人研究分析,才能學習到如何實踐這門藝術。本書是地圖(map),而非版圖(territory)。
緒論
阿爾菲‧柯恩(Alfie Cohn)在其著作《合作論》(Cooperation)中說,破壞性競爭和對抗不只瀰漫在企業界,在教育界也是一樣。「許多教育人員用『合作』這兩個字主要是在引誘出順從。」當孩子們協助彼此學習,常被當成「作弊」,「利他主義」通常保留給不尋常的無私和聖潔行為。柯恩表示,「在我們的社會中,優越的合作經驗涉及一群人一起工作去打敗另一群人。」原則上,有利社會的合作無法在家裡演示,也無法在學校裡教,或者在政治或商場上練習。
培斯(Pace)、斯塔姆勒(Stamler)、耶瑞斯(Yarris)和瓊(June)在1996 年 3/...
作者序
前言
近四十年前,剛發現阿德勒的著作時,我是一個戲劇導演,那時,我一直關注於劇中人物深層洞察的分析和描繪。我研究了康斯坦丁‧史坦尼斯拉夫斯基(Constantin Stanislavski)和邁克爾‧契訶夫(Michael Chekhov)的書,他們對於戲劇中人物的看法,與我對真實人們直觀的感覺是有共鳴的。懷著深度的好奇,我轉向了心理學領域。讀過佛洛伊德和榮格之後,我開始閱讀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譯註:中譯本為黃光國譯)這本書,並發現他對於人性本質的解釋,融入了常識和藝術的風采。讓我非常驚訝的是,阿德勒所描繪的人類行為動力,與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所提出的演員在分析與準備描摩戲劇虛構人物的觀點,幾乎相同。他們兩人都描寫了在追求單一的、潛意識的(unconscious)、虛構的目標時人格的一致性。史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最高目標」(super-objective),引導演員在選擇動作、姿勢、想法和情感時,符應在一個最重要的主題之下。阿德勒的虛構終極目標代表一個心理磁場,將所有的想法、感覺、意象、記憶、情緒和動作全拉向一個方向。
阿德勒思想的另一個面向吸引著我,在早期介紹了尚‧保羅‧沙特(Jean Paul Sartre)和馬丁‧布伯(Martin Buber)的著作之後,我對哲學產生很大的興趣。阿德勒鼓舞人心的生命觀點,符合我長期以來對更高意義的追求。我追尋阿德勒觀點的熱情,引導自己一頭埋進了他更多的書籍和期刊文章之中,最後,我決定找一位阿德勒專家,討論我想將阿德勒心理學運用在劇場的想法。
與北美阿德勒心理學學會(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Adlerian Psychology)接洽之後,他們給了我三個舊金山地區阿德勒心理治療師的名字。拜訪這三位心理治療師之後,我選擇了蘇菲亞‧德‧瑞絲,她是一位心理學家,師承自阿德勒、夏洛特‧布勒(Charlotte Buhler)、奧古斯特‧艾肯(August Eichorn)、瑪莎‧赫魯伯(Martha Holub)、卡爾‧榮格(Carl Jung)、弗里茨‧庫克爾(Fritz Kunkel)、艾達‧洛伊(Ida Loewy)、瑪莉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亞歷山大‧穆勒(Alexander Mueller)及莉蒂亞‧希伽(Lydia Sicher)。她的觀點、感覺和態度,與阿德勒所主張的哲學和價值是一致的。
我的目標是,盡己所能地學習阿德勒心理學,並將其應用在自己戲劇導演和經理人的工作上。蘇菲亞建議我,從自我研究分析(study-analysis,譯註:CADP治療師訓練課程之一)開始,這是一個將阿德勒原則實際應用在我個人生活及專業生涯的完整分析,這個經驗改變了我的生活。在持續的鼓勵和樂觀的氛圍中,她為我開啟了對阿德勒觀點的清晰解釋,也開啟了我的內在生命。接著,我們將這個洞察應用到我的個人生活之中,也應用在我於劇本及與演員的工作當中。蘇菲亞這種吸引人的治療風格,看起來很簡單。她是一位蘇格拉底提問法(Socratic method)大師,知道如何透過一連串的挑戰式問句引導人們得到洞察,這讓我對自己、他人和生活有了更清楚和深刻的思考。她鼓勵我研究學習阿德勒所有的著作,這對我個人和專業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讓我在了解角色、引發演員創意、處理劇團中不安全感和個人危機能力等方面都成長許多。幾年之後,我的興趣逐漸由協助演員創造虛構人物轉向協助人們解決實際的問題。
另外還有兩個人加速了這個轉變。蘇菲亞建議,與另一個灣區治療師喬瑟夫‧波茨(Joseph Potts)工作對我也許會有助益。波茨是一位非常樂觀的治療師和牧師,其創意的馬拉松團體治療有相當不錯的聲譽。當我參加他兩天半的馬拉松團體時,他在催化情緒以達到治療性突破的能力讓我非常驚訝。喬邀請我加入他正在進行的一週一次的團體,並且鼓勵我試著應用最近所學的心理劇技巧,他、他的夫人與團體成員們讓我了解到,我想助人的嘗試變得愈來愈有效。
蘇菲亞介紹另一個對我有影響力的人是安東尼‧布魯克(Anthony Bruck),他是一位退休的心理學教授和諮商師,曾經師承阿德勒。安東尼是一個聰明、溫和、有創意的人,他以其樂於分享的特質,反映了阿德勒所寫的東西。安東尼也很熱愛劇場,他介紹我短期治療的藝術,並引導我創新地運用圖表來教學。漸漸地,我受到啟發,並且認為一個心理治療師的工作是可以有創意的。於是,心理學、哲學和劇場藝術的整合應運而生。
與大師級的治療師一起工作所受到的鼓舞,讓我持之以恆地埋首於學習和訓練三十個年頭。當我們鉅細靡遺地討論數百個個案之際,我驚豔於蘇菲亞應用阿德勒理論的工具分析這些個案的能力,看著她與人們工作也同樣讓我印象深刻。她以熱情、熟練的手法和精準度,協助案主們澄清自己的想法,克服他們的不安全感,並且改變其生活的方向。儘管是一貫的自然與直觀,她也可以邏輯地解釋自己所用的每個策略或技巧,而每個解釋的根源都奠基於阿德勒的基本理論。我們討論有關的理論和實務超過一千一百小時,我錄下這些討論並逐字打出來,不過,她直接學習自阿德勒和穆勒的治療技巧卻從沒有完整的紀錄。我們一起描述、解釋和分析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CADP)的歷程,包含蘇格拉底提問法。
三十年來,我研究了阿德勒的每一本書、期刊論文、報告和未出版的手稿,但取得他的作品並不容易,有許多不是絕版、未出版、翻譯很差,就是沒有翻譯。搜尋各圖書館、書局及世界各地的檔案,積累了我對阿德勒著作的廣泛收藏。
加入了蘇菲亞和安東尼的個人書籍和未出版的手稿,對我的蒐尋大有助益。蘇菲亞也給了我她參加阿德勒、蘇菲‧拉札斯菲爾德(Sofie Lazarsfeld)、洛伊、穆勒、希伽等人演講時所做的詳細筆記。安東尼給我他早期的阿德勒期刊、埃爾溫‧韋克斯貝格(Erwin Wexberg)和阿德勒所寫的書,也給了我三十篇短期治療、應用圖表教導阿德勒心理學、與孩子工作的技巧等未出版的手稿。阿黛爾‧戴維森(Adele Davidson)負責希伽在洛杉磯演講的所有錄音,科特‧阿德勒(Kurt Adler)貢獻了亞歷山大‧諾伊爾(Alexander Neuer)完整的一系列講義。蘇菲亞也曾向穆勒學習,穆勒是阿德勒最有能力、最忠實的弟子之一。蘇菲亞開始翻譯穆勒三本書中的一本,《你應該是個祝福》(You Shall Be a Blessing),從荷蘭文譯成英文,穆勒為其添加了哲學性的臨床見解。
經過持續的探索,我發現愈來愈多未翻譯及未出版的阿德勒資料,包括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叢書。接著,我找了兩位翻譯行家,將德文及荷蘭文原作譯成可讀的英文版本。幾年來,科特‧阿德勒敏銳地審查每一篇譯文,澄清複雜和困難的段落。多年之後,我們完成了翻譯所有資料的初步任務,而我的妻子蘿芮(Laurie)剛好退休,於是她協助編輯所有的文章以提高可讀性。我們的最終目標是,首先出版阿德勒所寫的叢書,共十二冊的《阿德勒臨床實務工作全集》(The Collected Clinical Works of Alfred Adler, CCWAA)和《阿德勒臨床實務
工作全集臨床治療師指南》(A Clinician’s Guide to The CCWAA),而最後出版其他古典阿德勒學派的作品。
學習阿德勒理論和實務的理想方式,最好是從阿德勒本人開始。的確,第一代的阿德勒弟子有最好的機會直接觀察、聆聽和體驗他的觀點,他們可以直接體會,完全連結其理論和實務的態度和感覺。第二代和接下來世代的阿德勒追隨者,除了沒能直接接觸阿德勒之外,還得克服一些困難,包括:阿德勒大部分的臨床著作已經絕版、譯筆不佳或未翻譯,有關其心理治療技巧的出版品很少,有記錄的個案案例也很少。同時,許多作者曲解了阿德勒,包括過度簡化阿德勒的觀點,扭曲其治療技巧,及/或以不同調的感覺應用它們。也有其他人借用阿德勒的概念,重新命名後將其整合到現代心理學,卻沒有給予阿德勒應有的榮譽。
1975 年,在我開始訓練治療師時就了解到,學生們在學習阿德勒的觀點時需要更有效能,但是一點也不能打折扣。他們需要更多的結構、細節、闡述和案例,也就是對於整個領域需要有清楚的地圖,對於重要特徵也要有生動的文字圖像,以便讓他們在學習路上有所依據。超過三十年的歲月裡,在遠距教學方面,我嘗試精鍊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
以阿德勒這個整合人格理論、兒童發展、深層心理治療和生活哲學的「統一場域論」(unified field theory)來看,他真是個天才。以性別平等的核心信仰和其針對所有生活問題的整體取向而言,阿德勒是一個時代先驅。1955 年,穆勒預測:「阿德勒將會在未來的世代,徹底地重新嶄露光芒。」是重新展現光芒的時候了,我希望這本書有所幫助。
最後,我非常感謝艾力克‧緬薩格(Erik Mansager)、珍‧沛費蘿(Jane Pfefferle)、戴安妮‧平恩科斯基(Dyanne Pienkowski)、蘿芮‧史丹(Laurie Stein)和詹姆斯‧沃夫(James Wolf)的鼓勵,並感謝他們珍貴的、全面的和編輯上的協助。
前言
近四十年前,剛發現阿德勒的著作時,我是一個戲劇導演,那時,我一直關注於劇中人物深層洞察的分析和描繪。我研究了康斯坦丁‧史坦尼斯拉夫斯基(Constantin Stanislavski)和邁克爾‧契訶夫(Michael Chekhov)的書,他們對於戲劇中人物的看法,與我對真實人們直觀的感覺是有共鳴的。懷著深度的好奇,我轉向了心理學領域。讀過佛洛伊德和榮格之後,我開始閱讀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譯註:中譯本為黃光國譯)這本書,並發現他對於人性本質的解釋,融入了常識和藝術的風采。讓我非常驚訝的是,阿德勒所...
目錄
審閱序 從原典開始學習 曾端真
前言
緒論
Ⅰ 古典阿德勒學派理論概覽
概論
Ⅰ. 1 創造力
Ⅰ. 2 自卑感
Ⅰ. 3 追求圓滿的努力
Ⅰ. 4 共融感
Ⅰ. 5 生命風格
Ⅰ. 6 虛構終極目標
Ⅰ. 7 相對虛構
Ⅰ. 8 人格的獨特性與一體性
Ⅰ. 9 常識與私人邏輯
Ⅰ. 10 二元對立的統覺基模
Ⅰ. 11 活動力程度與範圍
Ⅰ. 12 勇氣、鼓勵與克服困難
Ⅰ. 13 精神病理學
Ⅰ. 14 發展理論
Ⅰ. 15 生活任務的功能層級
Ⅰ. 16 意涵豐富的行為動向
Ⅰ. 17 情感與情緒
Ⅰ. 18 透過距離自我保護
Ⅰ. 19 童年原型
Ⅰ. 20 意識與潛意識
Ⅰ. 21 夢與做夢
Ⅰ. 22 補償、過度補償與補償不足
Ⅰ. 23 最早的回憶
Ⅰ. 24 神經質傾向:起源、動力及模式
Ⅰ. 25 移情與反移情
Ⅰ. 26 療癒的概念
Ⅱ 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的階段與任務
概論
Ⅱ. 1 階段一:建立關係
Ⅱ. 2 階段二:資訊
Ⅱ. 3 階段三:澄清
Ⅱ. 4 階段四:鼓勵
Ⅱ. 5 階段五:了解治療師的解釋
Ⅱ. 6 階段六:自我覺知
Ⅱ. 7 階段七:情緒突破—填補失去的經驗
Ⅱ. 8 階段八:不同的作為
Ⅱ. 9 階段九:增強
Ⅱ. 10 階段十:社會情懷
Ⅱ. 11 階段十一:目標的重新定向
Ⅱ. 12 階段十二:支持與啟動
Ⅱ. 13 後設治療
Ⅲ 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中的蘇格拉底提問法
Ⅲ. 1 概論
Ⅲ. 2 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中蘇格拉底提問法的案例與說明
Ⅳ 填補失去的經驗
Ⅳ.1 概論
Ⅳ.2 處遇的技術
附錄一 民主的心理學
附錄二 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的階段、任務與技術
附錄三 古典阿德勒學派深層心理治療遠距教學
審閱序 從原典開始學習 曾端真
前言
緒論
Ⅰ 古典阿德勒學派理論概覽
概論
Ⅰ. 1 創造力
Ⅰ. 2 自卑感
Ⅰ. 3 追求圓滿的努力
Ⅰ. 4 共融感
Ⅰ. 5 生命風格
Ⅰ. 6 虛構終極目標
Ⅰ. 7 相對虛構
Ⅰ. 8 人格的獨特性與一體性
Ⅰ. 9 常識與私人邏輯
Ⅰ. 10 二元對立的統覺基模
Ⅰ. 11 活動力程度與範圍
Ⅰ. 12 勇氣、鼓勵與克服困難
Ⅰ. 13 精神病理學
Ⅰ. 14 發展理論
Ⅰ. 15 生活任務的功能層級
Ⅰ. 16 意涵豐富的行為動向
Ⅰ. 17 情感與情緒
Ⅰ. 18 透過距離自我保護
Ⅰ. 19 童年原型
Ⅰ. 20 意識與潛意識
Ⅰ....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