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榮格心理學了解自己的孤獨,以及孤獨的創造性。
★ 全書的脈絡清晰,藉由作者所整理孤兒於歷史、文化、文學與社會架構下,這趟追尋自我的旅程變得豐厚。
★ 作者文筆親和溫暖,引領讀者爬梳榮格心理學的孤兒概念,同時放入許多個案案例作為論述的輔助,拓展讀者對於孤兒於臨床上、日常生活上的實際連結與應用。
這是一趟從孤獨中找尋自我,
讓自我完整同時覺察自身獨特性的旅程。
從此,你不再輕易否定孤獨感,
而是能與之相處並與周身環境自在共存。
雖然現今的科技能讓我們和許多人建立起人際網絡,但是在這個「靈性匱乏、情緒疏離且人際孤立」的世界中,這些關係常常無法滿足我們心中那份想要和某人、某地或某事建立歸屬感的需求。──約翰.席爾(榮格分析師)
以本書作者普內特博士所參與的一場榮格研討會為開端,一趟探索榮格孤兒原型脈絡的旅程就此展開。這不僅是作者本身與孤獨的對話,也是所有人邁向個體完整前,必經歷的孤獨體驗。
全書透過歷史、神話、文學、心理學、童話分析與藝術作品探討無所不在的孤獨感,並抽絲剝繭孤獨內裡之黑暗與光明。孤獨體驗是痛苦且艱困的,但正因為感受孤獨,自身的獨特潛能才得以激發。與此同時讀者也能從作者普內特所收集的當代案例中,獲得對自身孤獨的理解、共鳴,進而共存。
猶如受到孤兒原型召喚的普內特,透過本書書寫交織出充滿啟發的吉光片羽:原來人人都曾經或正在經歷孤獨感,原來這是為了完整自我前的必經之路,同時,我們也無可避免地必須繼續與周身的世界連結,而這就是人生。
個人自身的旅程,不論這旅程會有多難熬,都是屬於個人的旅程,而且必須為一生中由內在改變所帶來的結果感到驕傲。──卡爾‧榮格
本書特色》》》
★ 透過榮格心理學了解自己的孤獨,以及孤獨的創造性。
★ 全書的脈絡清晰,藉由作者所整理孤兒於歷史、文化、文學與社會架構下,這趟追尋自我的旅程變得豐厚。
★ 作者文筆親和溫暖,引領讀者爬梳榮格心理學的孤兒概念,同時放入許多個案案例作為論述的輔助,拓展讀者對於孤兒於臨床上、日常生活上的實際連結與應用。
觸動內心深層內理的那些話語》》》
關於孤單──
「孤單並非來自身邊無人,而是在於無法向他人傳達自己認為重要之事,或是來自於持有他人所無法認同的觀點。」
關於關係──
「理想上,雙人的關係要能夠支持對方的個體生活,而非攀附或依賴,讓了解自我成為關係中更重要的內涵。」
關於現代社會──
「在這個科技當道的世界裡,充斥著靈性枯竭、情感疏離和個人的孤立,唯有藉由認識我們自己在這個複雜世界中的位置,我們才能開始有些領悟。事實上,我們所做的選擇決定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以及我們活出什麼樣的命運,而我們但願這些能致力於帶來更大的善。」
關於孤兒所帶來的意義──
「成為孤兒是為了讓自己的生命可以被救贖並具有意義。」
「其他所有孤兒情結的『受害者』而言,都必須去察覺生命的流動。過多的熱、陽、日、意識、堅定,勢必得與陰、冷、月、無意識和彈性做適度地平衡。其中負向的部分,就像……那種可怖的孤絕感。至於孤兒情結中的正向部分,就是人們擁有找到自己獨特性的潛能。」
「孤兒喚起了許多意象,但最重要的是那種在世界上孑然一身的原型。這種原型之所以受到引動,可以是由於真的身為無父無母的孤兒,也可以是因為正處在通往完滿或個體化的旅程上。個體化的道路必須獨自上路,但矛盾的是,個體化也必須在與『他者』(Other)有所連結下才能完成。」
「孤兒的旅程是為了與自己可能成為的一切有接觸,與我們所有人都擁有的創造力接觸,然後變得完整。與自我省思結合之後,這將重新建立起希望與一份自己擁有未來的感受,就會有生命線索,有歸屬感、未來感和延續感。不論是大人或兒童,只要因為原型受到激發而感覺自己被遺棄、不被看見,就是個孤兒,但是 orphanus sum 的意思是我是個孤兒而且我擁有—也就是負起責任—我自己的故事。這趟旅程是一個殊榮,我們可以在旅程中的某些時候驕傲地說,我是一個孤兒。」
關於痛苦──
「我們常常希望有一個不需要承擔任何苦痛的答案,但每一分意識的獲得都是與無意識間的戰鬥,勢必帶來一番受苦。」
「有時,我們在痛苦之時不可能對未來有所想像。人們必須等待其他事物到來,新的創造會帶來嶄新的態度或方式。如果我們無法自己做到這一點,我們可能會讓別人為我們做這件事,但這樣永遠不會帶來內心的平靜。這種將原屬於自己的驅力和情結都歸咎於他人的傾向,便是所謂的投射,也就是我們將原本屬於自己的某種東西歸因於其他人,而那一個人終將會讓我們失望。然後,通常也因為對那個人失望,我們必然會將投射撤回,最終自己來處理這個問題。我們所需要的是更高層次的意識狀態,能讓我們拓展自身的覺察以克服可能遭遇到的黑暗。這是一趟非常個人的旅程,有時候會很寂寞。」
作者簡介:
奧德麗.普內特 Audrey F. Punnett, PhD
普內特博士畢業於蘇黎世的榮格學院,同時具備兒童/青少年分析心理學以及成人分析心理學雙學位。她是加州州立大學-舊金山/弗雷斯諾校區精神科的副臨床教授、亞萊恩國際大學的兼任教授,是名註冊的遊戲治療師,也是國際沙遊治療學會(ISST)和美國沙遊治療學會(STA)所認證具教師資格的沙遊治療師,曾擔任理事長一職。她是榮格學院畢業生協會(The Association of Graduates in Analytical Psychology,簡稱AGAP)的一員,曾擔任理監事職位;也是舊金山榮格學院的成員,曾擔任過「嬰兒、兒童與青少年訓練委員會」的主席。她曾在歐洲、紐西蘭、台灣、加拿大和美國等地做過孤兒主題的演講或是工作坊,其文章曾發表在具審查制度的期刊上。普內特博士目前持續地在加州弗雷斯諾市執業。
譯者簡介:
譯者與審閱者簡介
朱惠英(本書審閱者、負責翻譯獻辭、致謝、目錄、前言、圖片資料及第一、二章)
心理學博士,目前在大學擔任教職,具有諮商心理師與臨床心理師執照。
陳俊元(負責翻譯第三、四章)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
利美萱(負責翻譯第五至第七章)
實踐大學社工系兼任講師、諮商心理師。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感動推薦 〈按姓氏筆劃排列〉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呂旭亞│諮商心理師、榮格心理分析師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洪素珍│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分析師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作家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璞成心理學堂總監、心理叢書作家
給內心的孤兒》》》
這篇導讀就像是給即將閱讀它的讀者們的「服用前說明」。請在閱讀時注意自己內在湧現的煩躁、忍不住想要放下書離開去透透氣的那股內在壓迫感;但我相信你也會忍不住再拿起書來,想知道「後來那個孩子怎麼了」。書中所提到的孤兒們的典故或事蹟,也正是述說著我們自己的內在經驗──曾經那麼的無助、孤單、渺小與絕望,但我們也如同眾多故事中的孤兒一般,人生充滿上天所賜的恩典,讓我們能堅強卓絕的站立在人世間。──朱惠英(心理學博士)
《孤兒:從榮格觀點探討孤獨與完整》論證了孤獨其實是邁向完滿的必要條件,英雄征途,唯有自己,這也是榮格心理學強調生命的課題在於不斷地超越對立面進行整合的要義。個體化的英雄之旅,終究戰勝的不是外來的怪獸,而是自我的心魔。本書既具理論性,又兼顧實務與文學例證的豐富,琅琅易讀,值得推薦。──洪素珍(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分析師)
名人推薦:感動推薦 〈按姓氏筆劃排列〉
王浩威│作家、精神科醫師
呂旭亞│諮商心理師、榮格心理分析師
周慕姿│心曦心理諮商所心理師
洪素珍│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分析師
許皓宜│諮商心理師、作家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璞成心理學堂總監、心理叢書作家
給內心的孤兒》》》
這篇導讀就像是給即將閱讀它的讀者們的「服用前說明」。請在閱讀時注意自己內在湧現的煩躁、忍不住想要放下書離開去透透氣的那股內在壓迫感;但我相信你也會忍不住再拿起書來,想知道「後來那個孩子怎麼了」。書中所提到的孤兒們的典故或事蹟,也正是述說著...
章節試閱
第一章
導論
Orphanus Sum意指我是個孤兒,孤身一人。
——卡爾・榮格
那是個典型哈利法克斯(Halifax)的微寒春夜,天空飄下薄如霧氣般的雨絲,街道上的行人毫無遮蔽地步行在雨霧中,絲毫不覺得有何不妥。而來自溫暖、陽光明媚的加州的我,不只身上層層包裹著,還穿著雨衣、手裡撐著雨傘,我看起來肯定很突兀。這是我初次造訪加拿大的這一帶,這個風景如畫的大西洋海港城以及環繞四周的房子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雖然我來自北美洲另一邊的太平洋岸,但不知為何我感到自己與這片土地有著聯繫。隔天我就要針對「孤兒」這個主題進行一場演講和研討了,不知道有誰會來,而且對這個主題感興趣。在個人生命中找尋自身的重要性、意義以及完整性,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旅程,這正是我一直以來書寫的主題。而現在,我人在異鄉,想著不知道這樣的經驗對別人來說是否具有意義。
主辦單位說,報名參加的人數比往常踴躍,這或許表示大家對這個主題興趣很濃厚,也或許是不自覺地踏上這條找尋自身意義的旅程的人,遠多於我的想像呢。我為主辦單位感到高興,但仍舊對於來參加的人感到好奇。在第一場演講結束時,還有些許時間讓與會者提問,一位二十多歲的年輕女性說,她在當地的購物中心工作,看到一些人似乎非常不快樂,她為此憂心忡忡,想知道是否能做些什麼事情去幫助這些人。她對他人的痛苦竟有這樣深的憐恤之情,而她的問題所顯露的成熟度也讓我心中一凜;這女孩給我的感覺是她經歷過某種痛苦,因此現在擁有這份對他人的敏感度。隔天這位女孩帶來一本書送給我做為禮物,書名是《佛子行三十七頌》,其中一偈和她的提問有關,或許也和她的敏感度有關,頌文如下:
雖乏資財為人賤,
復遭重病及魔侵;
眾生諸苦己代受,
無怯弱是佛子行。
這段頌文省思的是,即便生活如何困苦,人們必須提防失去自身心智的平衡與清明,並且不要把持不住而求助於毒品或酒精,或是回到不健康的人際關係裡。我們自己遭遇了苦難,或是他人的困苦讓我們感到煩憂,都可視為是靈性導師,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出更深厚的耐性、憐恤、慈愛、忍耐與堅毅的性格,並且將我們從受苦中釋放出來。這是我在瑞士接受分析訓練時所學習到的,人必須要待在受苦之境,因為它會成為我們的老師。提出「這件事對我的意義何在?」這個問題,會帶領我們到達新的意識狀態,並且就其本質而言,這是一趟我們得獨自完成的旅程。
在榮格心理學中,「高層意識,或是超越我們當今意識的知識,就等同於獨自地存於這世間」。這個意思便是「我是獨自一人」,無論身邊是否有家人或朋友,而且我們正走在一條引導我們獲致更宏大意義的旅程上;本書的主題便在此。這是一種隻身一人活在這世界的感覺。Orphanus Sum是「我是個孤兒」的拉丁文,這個根本的「隻身一人」意涵會在本書中加以探索。具體來說,就是要探索我們對它有何瞭解、它打從哪兒來、它是如何顯現的,還有我們該如何處理獨自一人的感受。這種感覺在我們現今所處的世界裡越來越常見,或許是為了抵銷人們透過網路便能輕易取得「連結」並且形成「關係」的情況吧。
一九五○年榮格為了紀念自己七十五歲生日,完成了瑞士波林根鄉間住所前一座四方形石頭上最後一面的雕刻,他在那上面探索著孤兒的意涵。這座石雕對我們的主題具有特別的意義,因為其中一面刻有一段關於孤兒的引文。榮格說過,他所刻下的那段關於孤兒的諺語多多少少是引自煉金術。其確切的來源已經不可考,但是醫學博士阿佛列德・利比(Alfred Ribi)曾對煉金術的文本進行了研究,發現波林根石雕上所刻的文字「並非一字不差地引自煉金術文本」,「孤兒最先出現在佩涂斯・波諾斯(Petrus Bonus)的著作《寶貴的新明珠》(Pretiosa Margarita Novella),其中提到:『這個孤兒石沒有適當的名字。』」孤兒也在雅努斯・拉奇尼厄斯(Janus Lacinius)編撰的版本中出現:「…non est mirandum quoniam hic lapis orphanus proprio nomine caret…」,利比博士將之翻譯如下:「難怪這塊石頭被稱為孤兒,因為它沒有自己的名字。」因此,孤兒是個沒有身份的孤單個體。在提到他刻在石頭上的那段文字時,榮格說這乃是那塊石頭在發聲,我存在(ego emi),透過他化身為人;那段拉丁文翻譯如下:
我是個孤兒,無依無靠;儘管如此,四處都看得見我的身影。我雖是一人,但又和自己形成對照。我身兼年輕與蒼老而且同時畢現。我既不認識父親,也不識得母親,因為我定然要像魚一般從水底深處被擄獲,或者像白石那樣自天上墜落下來。我在山林和樹叢間漫遊,但我也隱藏在人們最深的靈魂中。對每一個人來說,我終須一死,然而我卻不受萬代更迭所侵擾。
瑪德・奧克斯(Maude Oakes)身兼畫家、作家與業餘人類學家,而且表哥還拍攝了一部有關榮格的電影,她想要了解這段刻文的意義,,於是展開探索深意的任務。她在榮格雕刻完這塊石頭的幾年後,和榮格在波林根會面。先前她曾為了前述的影片所需,應邀對這段文句作些分析,這正是她開始進行研究的背景因素。
榮格在針對那塊石頭的最初對談中,說:「那個石雕沒什麼大不了的。我不是藝術家;我那些雕刻只是自娛罷了。那不過是個節日應景的事物──就跟我唱了首歌一樣。」後來奧克斯和榮格書信往返,討論她針對那座石雕所寫的書稿,而榮格在回覆中稱,他所有著作的內涵與精神都包含在那座石雕之中了。榮格談到這座石雕上的象徵,並評論道:「它們不過就是一些影射,暗示著某些事物,說得結結巴巴的,而且時常迷失方向。它們不過是我想要捕捉、定義、描繪那些無法言喻之物的不自量力之舉。」它們不應被視為「某種信仰的告白」,而且榮格否認自己擁有任何形上學的真理。榮格接續說到當地的氛圍與感覺對於那座石雕的重要性,而且湖泊與山丘之間的隱蔽之處正是它的歸宿,它在那裡傳遞出幸福的孤單感(beata solitudo)以及在地的精神(genus loci)。「唯有在隱蔽獨處下它才能說:我是個孤兒,而且只有在那裡,它(那塊石頭)才有意義。」這暗示著個人的探索旅程,因為我們的生命史均是受到自身的父母以及教養環境的在地氛圍所影響。
刻著孤兒的那一面向著波林根所在的湖邊,雅菲(Jaffe)書中收錄的一幀照片便呈現了那副景象(圖一)。最近這座石塊添了頂帽子以抵擋天候,鏡頭留下了它置身於山湖間的孤獨(圖二)。
榮格說道,這座石塊「……是自顧自的存在,且只有少數幾人見過。唯有在這樣的前提下,這塊石頭才會低聲吐露它模糊得知的古老根源與先人事蹟。」雖然奧克斯努力想要理解榮格在石塊上的雕刻有何意義,榮格卻告訴她,唯有去探究這塊石頭對她本身具有何種意義,她才能發現雕刻的真義。她認真對待這段話,從而在探究的過程中發現了屬於她自身內心世界、她自身的追尋及發覺的隱喻,這正是那段來自煉金術士的文本中的句子裡最重要的面向。也就是說,個人自身的旅程,不論這旅程會有多難熬,都是屬於個人的旅程,而且必須為一生中由內在改變所帶來的結果感到驕傲。榮格認為這並非藉由分析來達成,而是藉由合成(synthesis)導向整合;人的生命有一個完成目的的意義,並藉由我們的人生境遇引領我們達到整全之境。在受苦中我們是孤身一人,如同孤兒那樣,然而這正是孤兒的召喚所在。
榮格開啟了自我探索之旅,他多年來的努力都收錄在《紅書》中。他寫道:
那些年歲,就是我曾經對你們訴說過的,那段我追尋自身內在影像的時期,是我一生當中最重要的時光。其餘的每件事都由此而生。一切都從那時期開始,後來的細節就無關緊要了。我的整個人生都在闡釋那些從無意識迸發出來的東西,它們像一條謎樣的滾滾長流般將我淹沒,且威脅著要將我摧毀。其份量與素材遠遠超過一生所能承載。在那之後的每件事只不過是表象的分類、科學的闡述以及將其整合入生活之中。但是那包含所有一切的神聖起點,就是在那時。
在名為「沙漠」的章節中,榮格描述了與自己同在的重要性。他指的不僅僅是日常概念所及的那個自己,更是「磨難」所屬之處,而人們在此處轉向「最深處的神靈(spirit),以求助於靈魂之類的事物,即靈魂的國度」。榮格繼續說:「唯有自我能進得了那裡,或者當人完全地成為他的自我,此時他既非事件,也不在人之內,亦不在其思想中。」榮格進一步認為,人在此處必須讓自己和思想脫勾,並耐心等待必將浮現的肥沃土壤,在這土壤上,當「創造之力(creative force)此時轉向靈魂之所在,你會看到你的靈魂變得生機勃發,而且從靈魂的地土中結出美好的果實」。榮格把這個等候創造之力到臨的狀態比喻為「磨難」,而且是多數人難以承受的。為了踏上這樣一趟旅程,必須要心存信任:亦即當我們進入孤寂的荒漠後,一如先人在我們之前已做過的那般,要相信在其中出現的意象(image)必然蘊含著真理。
因此,人具有潛能,有能力在未來有所發展與變化。「潛能」(potential)這個詞源自於中古後期的英語以及晚期的拉丁語中的「潛能」(potentialis),意指擁有力量。每個人內在都擁有潛能,但是這番知識得要從與自身相處之中獲得,要了解自身是誰,以及自己在這世上必須存在之地,這可是一趟英雄之旅。
孤兒有許多面向,從承載著社會的陰影和羞愧感的失親兒童所喚起的意象,到讓個體更為分化且不僅覺知到外在世界也覺知到內在世界的歷程。這種感到自己與他人不同、不被理解,或是和家人或朋友格格不入的感覺,都會引發出自己在這世上孤身一人的感覺。最近有很多探究神經生物學以及母嬰對偶關係的重要研究,雖然這些可能對孤零零的感覺有所影響,但無法提供完整的答案,因為這不僅只是生物因素,還需要納入人類的文化和先天的傳承。這趟旅程是關乎人類從早年各種境遇中掙脫並取得覺知的能力,這超越了地理位置和文化,因為它屬於集體無意識,並且以原型的形式存在著。思及此,我們將從象徵的層面探究孤兒的意義。書中將討論並詮釋童話故事〈小孤女〉,以說明套用在現今的人們身上會是何等情景。貫穿全書中的個人故事則將描繪出那份在世上隻身一人感受的複雜性。
孤兒無依無靠,一方面這意味著具有發展的潛能和新契機,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繼續停留在孤立與格格不入的狀態。在這潛能與孤立所形成的對立兩極之間的張力,或許反而賦予我們內心的孤兒進行和解的更佳機會。孤伶伶的孩子或成年人擁有展開一場非凡冒險的潛能,這就是孤兒在原型層次上的真理。就讓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中的孤兒吧。
第一章
導論
Orphanus Sum意指我是個孤兒,孤身一人。
——卡爾・榮格
那是個典型哈利法克斯(Halifax)的微寒春夜,天空飄下薄如霧氣般的雨絲,街道上的行人毫無遮蔽地步行在雨霧中,絲毫不覺得有何不妥。而來自溫暖、陽光明媚的加州的我,不只身上層層包裹著,還穿著雨衣、手裡撐著雨傘,我看起來肯定很突兀。這是我初次造訪加拿大的這一帶,這個風景如畫的大西洋海港城以及環繞四周的房子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雖然我來自北美洲另一邊的太平洋岸,但不知為何我感到自己與這片土地有著聯繫。隔天我就要針對「孤兒」這個主題進行一場...
推薦序
尋覓心靈原鄉的孤兒之旅
朱惠英 ▎心理學博士
察覺到自己對於這本書的抗拒反應。
先是翻譯時的慢吞吞,又琢磨許久後完成校閱,接著對於要寫導讀也是磨蹭磨蹭地。檢視自己的內在反應後,「就從自己的抗拒來介紹這本書吧!」,心裡這樣想著。
孤兒這主題,它沒有激起我內心澎湃的熱情來接近它並完成這一切,而是一種小心翼翼的靠近、中間不時的暫停一下、讓自己去轉換思緒後再回來看著它的這種互動。那種心情有點像是在看動物頻道時,當看到電視畫面中出現一隻落單的小動物,可能是隻小海豹、小獅子或是頭小熊,在不慎遠離母親和其他手足的範圍後,要獨自面臨凶險的環境考驗甚至是其他猛獸的虎視眈眈,隨著凶險越來越靠近,我就會忍不住轉台的反應。
因為無法直視那弱小的生命即將成為其他動物的嘴下亡魂,焦躁、不忍、難受的情緒翻騰著,坐立難安,就拿起遙控器切換頻道去看其他節目,然後隔一段時間後再切換回原頻道,看看那個可憐的小生物後來是否安然無恙?那份對於受苦中的幼小、脆弱生命的不忍卒睹,大概就是這股不由自主地想要逃離(不論是影像或是文字)然後又復返的行為的來源吧?!
那股想知道「後來怎麼了」的心得到了安頓,就是在知道那孤苦零丁的小生命獲救、重返家園、或是勇敢與安然地長大時,此時心中不禁為那生命的堅韌喝彩與受到鼓舞。要能活下來才會是英雄。或者這樣說,每個能活下來的,都是英雄。世人偏愛英雄的故事,是希望藉此得到力量與生存的勇氣吧?!在那之前,孤苦零丁的孤兒身影,是如此讓人焦慮難安。
在最基本的滋養都缺乏的情形下,孤兒要能成長茁壯,真是要靠上天的恩賜了。上天以各種形式養育孤伶伶的孩童。替代的父母可能以人的形式出現,像是聖經故事裡的猶太人摩西被埃及公主撫養;也可能是以動物的形式發生,像是迪士尼電影裡的泰山,在父母雙亡後被母猩猩扶養長大。在這天地之間,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往哪裡去?生存就是一場戰鬥,存在的議題就是孤兒們的掙扎。我切換著左右腦閱讀著這本書,在時代的脈絡、古典神話故事以及心理學的典故中探究孤兒。
許多小時候看過的卡通影片和故事書也隨著閱讀這本書而逐一湧上記憶,像是《綠野仙蹤》、《苦兒流浪記》、《小英的故事》、《莎拉公主》、《小甜甜》等,再想到十多年前風靡東西方世界的《哈利波特》和《火影忍者》,故事的劇情所述說的都是孤兒的故事!這著實有趣了,何以這些無父、無母,隻身一人地和艱苦環境搏鬥、克服萬難、努力成長的孩子們的故事,竟會是歷久不衰的主題,吸引著人們的關注並產生共鳴?
揭露內在的孤兒也就是揭露自己的脆弱。作者奧德麗・普內特在第一章「導論」中敘述她自己和「孤兒」這主題產生交集的背景淵源。身處異鄉的求學經驗讓作者和內在的孤單交手,幾次的共時性經驗,引領著作者一步一步地探向孤兒的世界。踏上屬於自己的旅程是一場英雄之旅,活出自己真正的樣子,是榮格所說的個體化的意涵。我們既活在集體社群中,但又要活出自己真正的樣子,這中間的拉扯──「是歸屬還是分離?是進入還是離開?」,每一個分分秒秒覺知到自己獨立於他人存在的每時片刻都是孤單。榮格在他的住家前的湖邊刻了一座名為〈孤兒〉的巨大的石雕,以此作為其七十歲的生日禮物,似乎在說著意識到自己是獨自一人面對生命挑戰的孤兒感是心靈沃土,在忍受一路的匱乏、貧脊與孤單後,將會帶來富饒的收穫。
但我們對於孤兒的情懷,不是都一直這樣浪漫與正向看待的。作者就將人類世界對待兒童的無情與冷酷做了一番挖掘。在第二章「孤兒的歷史背景」中,人類社會過往對於孩童的殘忍無情在此被赤裸地呈現。除此之外,作者從舊約聖經故事、希臘神話故事以及哈利波特的劇情中,探究身為孤兒的孤單感以及仿似是個孤兒般的那種孤單。作者適時地以案例作為說明,更具體清晰的勾勒出「感覺像個孤兒」的普遍感受。
在第三章「心理上的孤兒」中,作者介紹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理論中看待人類心靈的主要觀點,深入淺出地介紹像是個體化、阿尼瑪/阿尼瑪斯、陰影等概念,也以案例加以說明。奧德麗・普內特在第四章「孤兒的象徵」一章中,說明與孤兒意象有關的幾種象徵及其意涵。在兒童主題中的「聖童」常是和孤兒相伴隨而來的意象。帶著特殊天命而生的孩童注定是要孤獨的。聖經中有耶穌講道時提到最微小的芥菜種子能長成樹一般大的故事,比喻小小種子具有大大的潛能,孩童的象徵意義也就在於其具有無限可能的潛力,包括施行救贖。
踏上個體化的旅程、實現真正的自己,像是進入與世隔絕的路徑,還要一路不斷打怪。當最後到達旅途終點,看見自己如同英雄一般,雖是遍體麟傷但是心靈眼界已今非昔比。「隔離」與「倖存」段落中列舉相當多的典故做說明,在這裡,作者以神降臨苦難做為試煉的角度,再度說明「能活下來的皆英雄」。作者接著以第五章的「小孤女」故事做分析。死亡是重生的起點,父母雙亡的悲慘情節是另一股新能力生發的來源,生死循環、福禍相倚。第六章「作為原型與情結的孤兒」討論「孤兒感」在原型層面的展現,或是以帶有負向氛圍的情結現身。但不論是哪一種,皆是促使當事人朝向更全面的自我認識之路前進。作者以《薄伽梵歌》裡的故事說明接受活出自身生命挑戰的必要。
第七章「重新連結:孑然一身但又與世界合一」頗有禪宗名畫「十牛圖」的意境。奧德麗・普內特在此引進了煉金術的概念,分別以知名畫作說明煉金術所經歷的黑化、白化與紅化的階段,然而到最後,當事人在取得更高層次的意識後,對於孤兒的身份將不再視為恥辱,反而能更樂於擁抱。
這篇導讀就像是給即將閱讀它的讀者們的「服用前說明」。請在閱讀時注意自己內在湧現的煩躁、忍不住想要放下書離開去透透氣的那股內在壓迫感;但我相信你也會忍不住再拿起書來,想知道「後來那個孩子怎麼了」。書中所提到的孤兒們的典故或事蹟,也正是述說著我們自己的內在經驗──曾經那麼的無助、孤單、渺小與絕望,但我們也如同眾多故事中的孤兒一般,人生充滿上天所賜的恩典,讓我們能堅強卓絕地站立在人世間。
薦序序 ▎
英雄本孤獨:個體化中的孤兒原型
洪素珍(國際分析心理學會分析師)
有鑒於榮格之強調原型主導心靈、甚至影響個體生命發展的重要性,分析心理學也因而有被直接稱為原型心理學者;直至如今,隨科學各領域所發展的理論,支持原型心理學的實證性證據越來越多,原型研究的論述也愈趨精彩,如美國榮格分析師奧德麗.普內特(Audrey Punnett)博士的《孤兒:從榮格觀點探討孤獨與完整》(The Orphan: A Journey To Wholeness)這本精簡之作,就是其一。從鋪陳孤兒現象、故事,進入心理學分析,討論在人類歷史和社會反覆常見,已成原型之孤兒象徵的現象與內涵,讀者可藉以充分理解原型本身具既片面且完整的整體性意義。孤兒雖因孤獨而有淚,但在個體化的英雄路上,卻也需要它頂天立地的原型面貌相助。
原型之說並非榮格所創,啟發他建構此理論的想法甚為多元,略舉數端。在哲學史中,其源頭至少可回溯至柏拉圖的理型之說,甚至更久遠,而近者,則有康德的心靈先天範疇理論、叔本華稱「萬物的原始形式」為「典型」(prototypes)的講法;在文學上,「原型」一詞出現甚早,榮格的用字便借自公元二世紀希臘化時代埃及文學作品的《秘文集》(Corpus hermeticum);再就宗教思想而言,出生於公元二世紀初小亞細亞的神學家愛任紐(Irenaeus)也用「原型」一詞說:「造物者不是從自身直接造出萬物,而是複製了自身之外的各種原型,創造了它們。」而雖然被基督教會封聖的聖奧古斯丁( St. Augustine)不用「原型」這個字,但認為「理型原則」(ideae principals)「自有自在,非經形塑……認識神就可以認識它們」,實與原型無異。
「原型」的概念雖非起於榮格,但當今通行的意涵,受他影響極大。不管在人類學、生物學,或者心理語言學……中,例證俯拾皆是。如人類學家呂西安.列維 - 布留爾(Lucien Levy-Bruhl,1857-1939)「集體表徵」(representations collectives)的主張;生物學家恩斯特.邁爾(Ernst Mayr,1974)的「開放的程式」(open programmes)之說;語言學家認為,小孩語言的學習是因為位於中樞神經系統裡的內在「學習語言機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被啓動,將系統中原有令所有語言可以運作的「深層結構」(deep structures)體現出來的結果。
在作為一個科學家的立場上,榮格將原型與腦的結構聯繫在一起,腦天生高度分化,使人能夠運作複雜的心智功能。而預先分化了的腦結構形成主觀天生態度,人類得以產生經驗,無疑是主觀態度介入的結果。且人類的經驗尚可共通,說明了具有共同的先天心靈結構。此結構組成單位就是原型。這種說法明白地將原型與本能牽連在一起,因此人生勢必無法脫離原型的影響。它控制了人類的生命週期,攸關個體化之道,成也原型,敗也原型。一旦自我(ego)喪失,遭原型擄獲,為無意識大海吞沒,便是失敗;反之,自我得以善用原型的指引與能量,清楚明白地將之整合,方為個體化發展的正道。
就孤兒原型在個體化的路上的意義而言,「如何面對最重要的孤獨意象」將是個體所面臨最大的課題。自我一旦被孤兒原型控制攫取,陷入孤獨的深淵,關係無從開展,和「他者」(the Other)失去連結,自然看似不會出現對立整合的衝突性問題,個體化無以啟動,因此長期困在原地,形同槁木,心如死灰,無異於靈性死亡。
然而,自我若能清楚覺知到孤兒原型的意象出現,明白就算心理感受到被遺棄、多所失落,以及痛苦分離,但其實並未失去與他人建立關係,以及創造的能力,還是可以接納現有面貌,重新與世界建立關係,和靈性他者再取得聯繫,踏上個體化的征途。
甚至,所有的個體化要取得進展,都需要孤兒原型的參與。因為,個體化主要任務就在於與無意識中的情結與原型爭戰,促使從無意識中分離出神聖性來。這種特有的孤獨的韌性,非藉助於孤兒原型不可。一旦孤兒原型的失落孩童意象,轉化成聖秘的聖童,就如同進入鍊金術中的白期,釋放出聖潔的能量,孤獨反而成為整合的巨大助力。
《孤兒:從榮格觀點探討孤獨與完整》論證了孤獨其實是邁向完滿的必要條件,英雄征途,唯有自己,這也是榮格心理學強調生命的課題在於不斷地超越對立面進行整合的要義。個體化的英雄之旅,終究戰勝的不是外來的怪獸,而是自我的心魔。本書既具理論性,又兼顧實務與文學例證的豐富,琅琅易讀,值得推薦。
尋覓心靈原鄉的孤兒之旅
朱惠英 ▎心理學博士
察覺到自己對於這本書的抗拒反應。
先是翻譯時的慢吞吞,又琢磨許久後完成校閱,接著對於要寫導讀也是磨蹭磨蹭地。檢視自己的內在反應後,「就從自己的抗拒來介紹這本書吧!」,心裡這樣想著。
孤兒這主題,它沒有激起我內心澎湃的熱情來接近它並完成這一切,而是一種小心翼翼的靠近、中間不時的暫停一下、讓自己去轉換思緒後再回來看著它的這種互動。那種心情有點像是在看動物頻道時,當看到電視畫面中出現一隻落單的小動物,可能是隻小海豹、小獅子或是頭小熊,在不慎遠離母親和其他...
目錄
導讀
尋覓心靈原鄉的孤兒之旅
推薦文
英雄本孤獨:個體化中的孤兒原型
致謝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孤兒的歷史背景
定義
知名的孤兒
摩西
羅穆盧斯
歷史上的孤兒
當代西方文化中的孤兒
當代東方文化中的孤兒
美國孤兒的故事
第三章 心理上的孤兒
個體化之路
自我
陰影
阿尼瑪/阿尼姆斯
自性
孤兒的煉金術
十牛圖
個體化之旅
第四章 孤兒的象徵
聖童
潛能
隔離
倖存者
第五章 童話:小孤女
童話:小孤女
詮釋
鳥戀人
負傷的戀人
戀人痊癒
結語
第六章 作為原型與情結的孤兒
孤兒的經驗
個人的故事
一位中年男士的故事
潛伏期年齡的兒童
感想
第七章 重新連結:孑然一身但又與世界合一
單獨又合一
結語
附錄一 參考書目
附錄二 圖片資料
附錄三 中英譯名對照表
附錄四 延伸閱讀
導讀
尋覓心靈原鄉的孤兒之旅
推薦文
英雄本孤獨:個體化中的孤兒原型
致謝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孤兒的歷史背景
定義
知名的孤兒
摩西
羅穆盧斯
歷史上的孤兒
當代西方文化中的孤兒
當代東方文化中的孤兒
美國孤兒的故事
第三章 心理上的孤兒
個體化之路
自我
陰影
阿尼瑪/阿尼姆斯
自性
孤兒的煉金術
十牛圖
個體化之旅
第四章 孤兒的象徵
聖童
潛能
隔離
倖存者
第五章 童話:小孤女
童話:小孤女
詮釋
鳥戀人
負傷的戀人
戀人痊癒
結語
第六章 作為原型與情結的孤兒
孤...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