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讓孩子看見「生物多樣性」的圖畫書
地球上的生物多達兩百萬種 每年還持續發現新生物!
更神奇的是 不同的生物必須互相依靠才能生存
而人類與動植物之間 到底有什麼密不可分的關係?
地球上任何不可思議的地方都有生物!
沙漠中、深海底,或是滾燙的溫泉裡…你想得到或是想不到的地方,到處都有動物或植物,而且每種生物從吃的食物、住的地方,到生長的方式,都必須互相依靠才能生存!
大自然裡的動植物多到數不清,每年還持續發現許多新的生物,像是迷你變色龍、斑馬章魚、藍眼斑袋貂…等等。可是也有許多生物已經消失滅絕了,包括袋狼、旅鴿、越南爪哇犀牛、奇輝椋鳥……甚至還有一些可能在人類發現之前就絕種了!如果世界上的物種越來越少,人類還能生存嗎?
一本讓孩子看見大自然奧秘的美麗圖畫書
生態作家尼古拉和英倫知名插畫家艾蜜莉,將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以流暢又動人的方式介紹給孩子。每個畫面都細膩有緻,其中穿插了許多小知識,讓讀者在豐富的圖畫間探索。
一翻頁,滅絕動物的博物館畫面赫然出現眼前,那些如同標本般的動物,令人讚嘆卻又無限惋惜,不禁思考起人和其他生物間的關係。人類到底是和萬物互相依存,還是大自然的破壞者?當你聽到「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時,可曾想過這裡的「我們」,除了人類以外,還包括了其他兩百萬種不同的生物?
什麼是「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之父,愛德華.威爾森曾經說過:「砍掉一棵樹,失去的絕不僅一棵樹,而是上面眾多已知及未知的生物。」地球上各式各樣的生命,彼此的關係十分複雜且脆弱,這種依存關係存在於蜂鳥、蜜蜂和花蜜的食物鏈中,也存在於蝙蝠、青蛙和讓牠們棲息生長的葉子之間。每種生物都是互相依賴的,而人類也是這個大家庭裡的一分子,如何能夠不重視這個議題!
短敘述
地球上的生物多到數不清,不過必須互相依靠才能生活。
如果世界上的物種越來越少,人類還能生存嗎?
作者簡介:
文/尼古拉.戴維斯 Nicola Davies
是動物學家也是童書作者,於英國劍橋大學畢業後,曾參與BBC自然科學節目的製作,她撰寫了許多受歡迎的科普類書籍,包括《微生物:看不見的魔術師》、《誰在吃你?寄生蟲的秘密故事》等,作品《承諾》獲選為2014年紐約時報年度最佳圖畫書。
圖/艾蜜莉.薩頓 Emily Sutton
曾在愛丁堡藝術學院學習插畫,除了參與圖畫出創作,也是位繪畫、雕塑藝術家和平面設計師。她繪製的圖畫書有《微生物:看不見的魔術師》、《Clara Button and the Magical Hat Day》和《The Tale of the Castle Mice》等,現居住於英格蘭的約克。
譯者簡介:
朱恩伶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學士,美國德州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碩士。曾任《中國時報》「開卷周報」記者,《誠品閱讀》雙月刊主編,近年專事翻譯,譯有《光影魔術》系列、《觀察家:珍.古德與黑猩猩的生活》、《我的弟弟跟你換》、《我兒佳比》等。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迷人的一本書,也是教導孩子如何看待世界的入門好書。……艾蜜莉.薩頓美麗的插畫精彩地將大自然帶到我們眼前,讓我們看到它愉悅、容易親近的一面。」〜「愛閱讀」網站
「文字清楚、直接且令人感同身受,配上生動、細膩的插圖,真的是一本非常特別的知識類作品。」〜英國《衛報》
「尼古拉.戴維斯優美的詞句和艾蜜莉.薩頓精緻的插圖,這本具有開創性的圖書一定能吸引並啟發孩子。」〜以色列圖書網路書評
「這是一本可以深入探索的圖書,從閱讀文字故事到從圖畫中找出不同生物,還可以認識有趣的動物名稱。非常適合喜歡大自然的孩子,或是在小學課堂中深入討論。」〜英國圖書信託基金會
「從蘑菇到微生物,女王神仙魚到帝王斑蝶,孩子都可以愉快的探索。書中的圖畫真的非常迷人。」〜英國《WRD 兒童季刊》
媒體推薦:「迷人的一本書,也是教導孩子如何看待世界的入門好書。……艾蜜莉.薩頓美麗的插畫精彩地將大自然帶到我們眼前,讓我們看到它愉悅、容易親近的一面。」〜「愛閱讀」網站
「文字清楚、直接且令人感同身受,配上生動、細膩的插圖,真的是一本非常特別的知識類作品。」〜英國《衛報》
「尼古拉.戴維斯優美的詞句和艾蜜莉.薩頓精緻的插圖,這本具有開創性的圖書一定能吸引並啟發孩子。」〜以色列圖書網路書評
「這是一本可以深入探索的圖書,從閱讀文字故事到從圖畫中找出不同生物,還可以認識有趣的動物名稱。非常適合喜歡...
推薦序
真的數不清!只要我們不任性糟蹋
文/張東君 (科普作家、臺北動物保育教育基金會秘書組組長)
從前,當我爸爸擔任櫻花鉤吻鮭的保育計畫總主持人時,很常被問「政府花這麼多錢保育這種剩下二千條左右的魚,平均一條要花我們的稅金一、二十萬元。可是我們又摸不到看不到吃不到,那保育牠們,對我們有什麼好處?」這個問題就像我還在唸博士班的時候,沒事就被問:「研究青蛙?那能當飯吃嗎?」然後我就得用力掰個像是「青蛙是重要的環境指標,因為牠們的生活橫跨了水裡和陸地上,所以……」之類的政治正確理由,讓別人不再問下去。其實我超級想回答「因為我高興啊」「我覺得那很有趣啊」「我好奇啊」等等。可惜絕大多數的人不能夠接受這種答案,而且瀕危野生動植物的價值並不應該這樣被衡量。
對大多數(短視的)人類來說,只有看起來可愛的、對自己有用的才值得留下。而野生動物,特別是「醜」的、「有毒」的、不知道能幹嘛的,似乎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大家連瞭解都不願意,或甚至任意宰殺還洋洋得意。聽到日本的水獺、台灣的雲豹已經絕種,台灣黑熊、穿山甲、石虎、食蛇龜等動物瀕臨滅絕也都毫不在乎。
其實,即使不認識動植物的名字,光是欣賞牠們/它們的顏色、構造、生長方式、生態習性等等,都是非常有趣的事。而且每一種生物彼此之間都互相有關聯、互相依靠,只要有一種生物消失,就會有其他生物跟著不見,牽一髮就會動全身。可是由於人類的貪心,卻導致這些連結逐一被破壞,於是生物正以非常快的速度消失。像是紀錄片《老鷹想飛》裡,田地濫用農藥不僅造成許多小型鳥類死亡,在食物鏈頂端的台灣老鷹,也因此數量大減,瀕臨絕種。
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真的數不清!在陸地上,從深谷、平原,到天空;在海中,由潮間帶到深海、最深的海溝,已被發現的、過去曾經存在但已消失、尚待我們去尋找的,真的是千千萬萬數不盡。有些很大很大,像陸地上的大象或海中的藍鯨;有些很小很小,得用電子顯微鏡才勉強看得見,而且光是在我們的睫毛裡、皮膚上,就有非常非常多,多到我說了你會覺得好可怕的各種微生物呢。
大自然的生物多樣性真的數不清。只要我們不任性糟蹋。找一天,我們一起來數數看我們認識多少種吧。
真的數不清!只要我們不任性糟蹋
文/張東君 (科普作家、臺北動物保育教育基金會秘書組組長)
從前,當我爸爸擔任櫻花鉤吻鮭的保育計畫總主持人時,很常被問「政府花這麼多錢保育這種剩下二千條左右的魚,平均一條要花我們的稅金一、二十萬元。可是我們又摸不到看不到吃不到,那保育牠們,對我們有什麼好處?」這個問題就像我還在唸博士班的時候,沒事就被問:「研究青蛙?那能當飯吃嗎?」然後我就得用力掰個像是「青蛙是重要的環境指標,因為牠們的生活橫跨了水裡和陸地上,所以……」之類的政治正確理由,讓別人不再問下去。其實我...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