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後的新選項:背著書包上學去!
◎都說女兒是爸爸前世的情人,這正是五十歲女兒寫給八十歲老父的情書,用的是台灣的眼睛,寫的是大陸的生活。
◎是時空跨界的書寫:既有求學當下的北京,也有從前成長的台灣;既有現實的課堂與食堂,也有書卷的古聖與西哲。
◎是身分與性格的錯置:這廂是台灣剛退休的國文「老」師,那廂卻又是北京大學博士班的「新」生。筆觸時而正經八百,時而為了綵衣娛親裝可愛。有年過知命的沉穩,更有生活在他鄉不時爆出的驚嘆……
退休後的新選項:背著書包上學去!
牛牽到北京當然還是牛,可去過北大的牛畢竟不一樣!
博士滿街跑的新時代,念博士班真的沒啥稀奇,稀奇的是這個博士生已經五十歲啦!
為什麼你該讀這本書?
如果你青春正盛,你可以看看走在遠方的她;
如果你已進入人生下半場,不妨陪她走一段......
如果你是
即將退休或已退休的夥伴,
正在考慮要不要到大陸進修的人士,年齡不論;
或者就只是單純想念靖雅老師的學生
那麼你更該讀這本書
先來偷瞄個幾眼
‧生活在北大,還真應了一句話:有「卡」不是萬能,但沒「卡」鐵定萬萬不能。食堂吃飯一定得配備飯卡,這張卡的正式名稱是「校園卡」,一卡多用:進出校門給保安檢查,驗明正身;進出宿舍刷一下,當「門卡」;到了圖書館憑卡借書,又變身成「借書證」。還可以在學校超市買東西,當作消費卡,學校為了安全考量,還設定一次消費超過30元得輸入消費密碼。女兒還有浴卡、洗衣卡、購電卡、電話卡、際電話卡、銀聯卡、公交卡……
‧台灣人不都說「龜笑鱉無尾」嗎?女兒這個「正港台灣人」來到這裡,變成人家眼中道地的「外省人」。最好笑的是在台灣,我老是因為一口還算標準的國語被誤認作外省人甚至大陸人。萬萬沒想到,來到這裡之後,只要一開口,人家馬上知道我是「台灣人」。這樣算不算「兩邊不是人」?
‧北大有號稱全國,甚至全亞洲最大的高校(台灣叫大學)圖書館,館藏之豐,足以睥睨全亞。開館時間也非常驚人喔:早上六點半到晚上十點半,是另類的7-11(把7-11往前各提早半個小時)。各教學大樓通常也開放給學生自習,開放時間依然是嚇死人的早,從早上七點或七點半,直到晚上十點半。真想讀書,這裡絕不乏資源,端看有心無心而已。
作者簡介:
黃敏警
三十六歲以前叫黃玉芬,三十六歲以後改名黃靖雅,敏警是宗教導師涵靜老人給的道名。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畢業後,在中學任教多年,最愛的一所是台中文華高中。知命之年為了前往北京大學哲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忍痛離開教職。現為天帝教天人文化院研究員。
典型的雙子座,糅合老翁的淡定與少女的天真於一身。閒暇筆墨放在掩卷沈思部落格:
http://blog.whsh.tc.edu.tw/jingya/
http://teacher.whsh.tc.edu.tw/mingging/f2blog
章節試閱
◎學生苦樂
──浴室除了左右兩張陽春隔板,背後是空空如也,真的是「門兒都沒有」。
聽妹妹說您好幾次問起,我都這麼老了,跑來大陸念書幹什麼?難道畢了業想當大學教授嗎?
哈哈,爸爸,您大概不知道現在博士的行情。即便放洋回去,而且拿的是亮晶晶的金牌名校學位,大學教職也未必有分。不只是台灣,全世界都一樣,博士滿街跑,一點也不稀罕呀!
來念書作啥哩?說實話,來北京讀書可不是女兒的期待,是我們天帝教首席使者維生先生的。他一心一意指望女兒往學術之路前進,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好為中華文化發聲。可碰到女兒這種自視不高的個性,根本不覺得當一輩子中學老師有什麼遺憾啊,所以一開始就是他在前頭拉,不時還得跑到後頭不停推推推。果然是「天道酬勤」,老人家既推且拉久了,女兒從老大不情願到慢慢被「洗腦」,書當然可以自己讀,但北大的金字招牌的確可以為日後的行道加分;再說,專心當學生也挺幸福的,那就聽老先生的話乖乖來吧。
不過,真來到北大,和原先的祈願不無出入。
學生當然有學生的單純與快樂。十一長假時,在聯通宿舍與校園的天橋上遇見班上的王君,騎著腳踏車,後面載著一個女生,大概是他老婆,少了一般情侶那種親熱勁兒。坐後座可能不是很舒服,女生只是端端正正地坐著,看不出什麼特別的表情;倒是王君,臉上露出難得的青春氣息,真可愛!
王君平日西裝革履,一副成功人士的打扮,平常在課室出現,特別顯眼,存在感特強。開班會時我才知道他原來是同班同學,年「僅」三十五、六(我本來以為他五十多歲了☺),是上市公司的老闆,家在上海,有一兒一女,打拚事業有年之後,想回校園充電――這是公開的版本。上課的路上巧遇,他特別強調是衝著國際知名學者杜維明先生的魅力來的。
學生常被冠上「窮」的稱號。不過世易時移,北大學生普遍不窮,光看穿著或配件就知道,iphone、蘋果筆電出現的頻率遠高過女兒的想像。倒是女兒,明明還有先前當老師留下的底,現在開支很明顯往學生的身分傾斜,省吃儉用,花費可「摳」得很囉!吃飯吃食堂,外出要嘛坐公交,要嘛坐地鐵,不然就步行或騎腳踏車,非常環保。在台灣得開車上下班,罪惡感特強,現在改換方式,快樂得不得了。不過騎車或步行最大的快樂,其實是來自北大校園,處處花葉扶疏,綠蔭森森,行進變成莫大的享受。
來北大念書前,想像中最難克服的大概是公共澡堂了。什麼意思呢?大家裸裎相見。進了澡堂先領鑰匙,再到更衣室把所有衣物塞進置物櫃――意思就是先脫個精光,再拎著小浴籃進淋浴間。一間大淋浴間裡貼著兩牆隔成十間小浴室,浴室除了左右兩張陽春隔板,背後是空空如也,真的是「門兒都沒有」!
從更衣室裸身走到淋浴間的那段路程,曾經在想像裡被無限地放大拉長,再憑空加上許多臉紅外加心跳加速的驚嘆號。最早的打算,如果真克服不了這層心理障礙,那就花錢消災,到外面租房子去。所以報到頭一天,我就以出門前洗過澡,而且還沒拿到浴卡當藉口,躲過公共澡堂之劫。可大熱天的,北京雖乾,相較台灣有「汗」如春夢了無痕的好處,但不洗澡還是渾身不對勁,第二天只好硬著頭皮去了。
公共澡堂的初體驗從頭到尾只是埋頭苦幹,除了快速更衣,還包括快速包上浴巾,快速衝向澡間,再快速洗完。可偶而抬眼,眾家妹妹個個裸裎得自在,女兒包裹的浴巾反而變成特立獨行的標記――先前就聽說有台灣女生受不了這種公開示眾的「酷刑」,自備浴簾,結果在學生論壇被取了「浴簾姊」的綽號――第二次再去,只好以拋頭顱灑熱血的心情豁出去了。
這種「入境隨俗」對女兒終究是莫大的處罰,應變之方是衝向最靠近更衣室的淋浴間,再以戰鬥澡的速度急急作結。因為實在迅速得驚人,有一天有個工作人員忍不住就講了:「妳洗這麼快啊!」
「妳洗這麼快啊!」言外之意大概就是「妳到底有沒有洗啊?」我只好訕訕地回說:「哎呀,我怕冷,澡堂冷得很!」這也是實話,不過,更真實的因由根本不是這個。
在北大當學生有什麼好處呢?除了公共澡堂這個壞處之外,好處倒是不少。比如說,北大博士班實施全面獎學金制,基本上不須繳學費,每個月依獎學金等級不同,發給一到二千塊人民幣的生活津貼。台灣學生在這兒,既比照國民待遇,有獎學金可領,又不須上本地生必修的政治課。有幾位同學問我政治課分在哪一班,一聽我回說根本不必上,個個艷羨不已!
躲在隔音超差的學生宿舍讀書,的確有「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之感;不過女兒多少有點道家傾向,對於「家事國事天下事」倒沒有「事事關心」。別說國事,像女兒這種駝鳥心態,常常會想,就算是最貼身的家事,女兒也未必關心得了,遠水反正救不了近火!如是心態多半也因為女兒活到半百,經歷了種種生離死別之後,迫不得已養出的淡然,或者說是無情吧。不過說實話,家事女兒未必放得下,倒是台灣的國事,遠離了報紙媒體之後,一時不聽不聞,因此不瞋不喜倒也不壞。
說了當學生的不少好處,但最本質的問題是,學生最本分的學習,女兒究竟覺得如何呢?
先前就在北大上過好些課,總體欠佳,但對某些老師的評價極好。不過,還是老話,世易時移,如今的觀感又不同了。
有些老師擺明了是拿生平的學術根柢來上課,課前全無準備,於是上課像漫談。當然,敢如此率性而為的老師畢竟有幾十年積累的底子,內容還是比一般談話性節目好得太多。問題是這是研究生課程,弄到像記者會總讓女兒若有所失。還有來念論文的,論文雖然寫的不差,但這樣上課――難怪有人立志當大學教授。說實話,這種教學法到中小學課堂去,學生不把教室掀了才是怪事!
另一種是討論課程。理想的設計,課堂的腦力激盪應該可以激出許多智慧的火花,不過到目前為止,女兒看到的多半是很不樂見的擦槍走火。有些同學擺明了標新立異,或許自認卓然不群,可女兒有時真覺得這種無知的膽大真教人消受不起。少數明明是半瓶醋,卻可以腆然自在地扮演權威,評斷如何又如何,也讓女兒忍不住瞪大了眼!有一次旁聽《壇經》課程,報告的女孩居然把它與宮廷劇結合,把五祖傳法的過程加上許多想當然爾的想像,搞出一大套陰謀論!女兒努力憋了兩個小時,終於覺得「是可忍孰不可忍」,下課鐘一響,立刻溜之大吉。
課上得彆扭的時候,女兒會特別想家。您會責怪女兒怎麼這麼「現實」?那倒不是。如果課程精彩,女兒會覺得離家遠走非常值得,雖然不至「樂不思蜀」,但總算可以找到撐下去的理由。萬一不是呢?啊,秋風起兮的時節,就是特別想家的季節啦!
想歸想,任重道遠的道理女兒還懂,眼前的確有些許心酸,但想想未來的使命,再想想過去發的宏願,當然還是得繼續加油啦!更何況,女兒不是該給兩個小孩當好榜樣嗎?棄甲曳兵,半途逃脫算什麼呢!
話說回來,書本來就是得自己讀的。老師上課願意提點,是前生修來的福氣,萬一沒有呢?那就得乖乖認命。北大有號稱全國,甚至全亞洲最大的高校(台灣叫大學)圖書館,館藏之豐,足以睥睨全亞。開館時間也非常驚人喔:早上六點半到晚上十點半,是另類的7-11(把7-11往前各提早半個小時)。許多北大老師當年在北大「學習」(我們叫「念書」)的時候,都是起大早趕往圖書館佔位子,一讀就是一整天的!時代進步了,現在倒不必搶了,因為各教學大樓通常也開放給學生自習,開放時間依然是嚇死人的早,從早上七點或七點半,直到晚上十點半。真想讀書,這裡絕不乏資源,端看有心無心而已。
◎學生苦樂
──浴室除了左右兩張陽春隔板,背後是空空如也,真的是「門兒都沒有」。
聽妹妹說您好幾次問起,我都這麼老了,跑來大陸念書幹什麼?難道畢了業想當大學教授嗎?
哈哈,爸爸,您大概不知道現在博士的行情。即便放洋回去,而且拿的是亮晶晶的金牌名校學位,大學教職也未必有分。不只是台灣,全世界都一樣,博士滿街跑,一點也不稀罕呀!
來念書作啥哩?說實話,來北京讀書可不是女兒的期待,是我們天帝教首席使者維生先生的。他一心一意指望女兒往學術之路前進,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好為中華文化發聲。可碰到女兒這種自視不...
作者序
年齡從來不是問題。
真希望這句話是真的。
可老子早就說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話不中聽,動聽的肯定是騙人的。活到半百,重新背著書包上學去,要說年齡不是問題,大概只有鬼相信。
教了半輩子的書,明知自己一年老過一年,可跟青春飛揚的高中生站在一起,憑著老師的身分還是可以老得理直氣壯,連頭上的幾莖白髮彷彿也平添了幾分德高望重的味道。可一飛過台灣海峽,從台灣的「老」師變成彼岸的博士班「新」生,「高」齡五十就變成問題啦。
學校把年齡當作入學門檻之一,招生簡章擺明「一般只收四十五周歲以下」。彼岸的「周歲」就是我們的「足歲」。幸好門檻雖設,倒也不是不能跨越的鐵板。「一般」之外還容許有例外,「經導師同意者不在此限」。
超齡入學,尷尬事少不了。端坐在課堂,明明是正式入學的新生,可怎麼看都像慕名前來旁聽的社會人士。如果是跨系旁聽,比如說中文系、歷史系這種尊師重道的人文科系,年輕一點的老師一下課還會急忙走下講臺致意,以為我是哪個外系來的老師!相較之下,走在偌大的校園反倒悠游自在。
北京大學是百年名校,與隔著一條大馬路的清華大學都是北京旅遊必到的景點,一年四季遊人如織。頂著一張老臉走在校園,冒充遊客真是輕而易舉――可有時也未必。我就曾經被問路的菜鳥「保安」(台灣叫「警衛」)攔住,劈頭就問:「妳是遊客還是老師?」
保安篤定的語氣激起了本人的玩心,明知對方會有什麼反應,我故意慢吞吞地說:「我是學生。」「笑」果可真不錯,他驚嚇的表情完全沒有辜負本人的期待!
根據往例,新生得在校醫院體檢。報到通知書上洋洋灑灑列了一堆疫苗,有強迫接種的,有自願接種的,後者還分作免費、付費。我事先在台灣作足了功課,結果去到現場,光排隊領表就耗了大半天。好不容易填完身家調查一般的表格,回到長長的隊伍,終於輪到我的時候,護士銳利的眼睛往我臉上一掃,伴著奇高的嗓音:「妳幾歲?」我回說「五十」,她立刻斬釘截鐵地說:「不必打!」
開學不久,我們班的班會選在系館地下室召開。彼時的校園對新生仍然是一個奇大的迷宮,好不容易「千里跋涉」來到系館,守在門口的保安見了便嚷:「開班會的?往底下走。」
緊接著就拉開喉嚨大聲說道:「是什麼班啊?年齡差距這麼大!」這陣尷尬才過,進了系館,正忙著往可能通向地下室會場的樓梯張望,一個在課堂遇過的男生瞥見,趕忙喊了一聲:「師姊」——這兒喊「師姊」與宗教完全無關,比較普遍的是指「年級」較高的「學姊」,另一個可能就是像我這種「年紀」大的——「師姊,妳要去哪兒聽課?樓下不上課。」一聽到我「也」要去開班會,他臉上掩不住的錯愕:「妳也是一三級的『新』生?」
我一點也不想當新生。可年紀再怎麼大,還是得從新生當起。其實就算真有什麼巧門,讓我逕自跳到博二當「老生」(新生一年後自動轉成「老生」,他們沒有「舊生」這詞兒),五十歲當博二生還是太老呀!「幸好」北京終年霧霾不斷,戴著口罩出沒校園一點都不突兀。
冬天頂上毛帽,夏天加戴太陽眼鏡,大半時間,一張老臉可以就此隱形,免除了不少尷尬。
人生向來得失互見。活到知命之年,許多人生功課的學分老早修過了,宿舍門前與情人難捨難分的纏綿,早已是壓在記憶箱底的陳年舊事,連掀起一角偷覷的興致也一併喪失。年輕同學沈潛學海之餘,不時還得分神上岸,忙著馳騁情場;而我這個早已古井無波的半百老嫗,可以老神在在地頻繁進出北大那座號稱全亞洲高校藏書第一的圖書館,而後抱緊了卷帙安安分分地在宿舍當清末的中國,埋頭閉關自守。
歲月催人老。年老催人跑。大學校園無處不在的青春氣息,不斷地提醒我自己有多老,還有,在家倚閭而望、比我更老的老父與老母。這一路快馬加鞭,五十歲背著書包上學堂,三年後的今天,當我的同班同學依照學制設定的節奏,開始埋首博士論文寫作時,我已經捧著提前到手的博士學位,收拾行囊回家啦!
這個集子收錄的家書是博士班第一年的意外紀念。與父親的關係一直都是中國的舊傳統,父女情深,可相對無言,隔著海峽,透過電話尤其尷尬。開學不久,我就決定改變通訊方式,改發電郵給妹妹,妹妹列印之後即時快遞到府。電話當中說不出口的話,一旦轉成文字,自然從筆下源源而出――不只是屬於北大當下生活的,還有根植於心靈深處的,真是不亦快哉。
年齡從來不是問題。
真希望這句話是真的。
可老子早就說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話不中聽,動聽的肯定是騙人的。活到半百,重新背著書包上學去,要說年齡不是問題,大概只有鬼相信。
教了半輩子的書,明知自己一年老過一年,可跟青春飛揚的高中生站在一起,憑著老師的身分還是可以老得理直氣壯,連頭上的幾莖白髮彷彿也平添了幾分德高望重的味道。可一飛過台灣海峽,從台灣的「老」師變成彼岸的博士班「新」生,「高」齡五十就變成問題啦。
學校把年齡當作入學門檻之一,招生簡章擺明「一般只收四十五周歲以下」。彼岸的「周歲...
目錄
自序
◎卷一.秋去
天意
鄉音
卡卡
家樂福
吃在北京
語.文
學生苦樂
苦澀與甜美
課堂
冷
探親
湯先生
樓老師
我寫故我在
人啊人
面對
北大食堂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最後一堂課
機場
病毒
圖書館
◎卷二.春來
香港轉機
返校
殘雪
霧霾
張老師
康德
蕾貝嘉
校園怪客
放假的一天
學界
惡形惡狀
中國美術館
春暖花開
清明
日久生情
電影
讀書
北京的聲音
財富
北大校慶
錢學森
禪宗
觀功念恩
神通感應
讀書寫作
生活雜感
自序
◎卷一.秋去
天意
鄉音
卡卡
家樂福
吃在北京
語.文
學生苦樂
苦澀與甜美
課堂
冷
探親
湯先生
樓老師
我寫故我在
人啊人
面對
北大食堂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
最後一堂課
機場
病毒
圖書館
◎卷二.春來
香港轉機
返校
殘雪
霧霾
張老師
康德
蕾貝嘉
校園怪客
放假的一天
學界
惡形惡狀
中國美術館
春暖花開
清明
日久生情
電影
讀書
北京的聲音
財富
北大校慶
錢學森
禪宗
觀功念...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