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在地人也愛看的達人級大東京散步導覽————
「如果想要比東京人更了解東京,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資深媒體人、作家野島剛
◤用散步的方式,感受東京每條街微妙的不同氛圍;
看見最生動細緻的東京地理、歷史、文化面貌◢
達人級的城市導覽員泉麻人帶領你走遍大東京,
搭配49張村松畫師的手繪地圖,
從文化觀察、巷弄風情的視角切入,佐以歷史典故、名人軼事,
一次看懂東京的過去及現在,獲得連在地人都不知道的東京知識。
「身為散步人,確實更喜歡走在頹圮的木造房屋和消防車開不進去的小巷所延伸的危險地帶。像那種防災概念與文化很難達成一致。然而既然開發了,就爽快放棄──是我的信條。正因為有所改變,欣賞記錄舊街區的攝影集時,才會感到喜悅。」
──泉麻人
千代田區——可以說是二十三區中形象最高貴的地區。因為丸之內大樓、東京的門口──東京車站、以「說起江戶之子啊」而為人熟知的神田、新媒體時代的中盤商街──秋葉原等名勝地都在這個區裡。
中央區——凝聚種種元素的閃耀巨星──銀座、令人感到「離開都心」的築地,以及「文字燒之城」月島,就在這裡。
港區——呈現出「後樂園」式的觀光區樣貌的富士電視臺、因為小說和電影而人氣逐漸復活的東京鐵塔、六本木之丘上的森美術館,和中城山多利美術館所在之處。
新宿區——形狀像一條狗,中心的新宿鬧街正好位於心臟。這裡有宛若歌舞伎町守護神的哥吉拉頭像盤踞高樓、外國觀光客排名第一的人氣景點——新宿御苑,和村上春樹的母校早稻田大學。
葛飾區——小菅和龜有附近,可說是《烏龍派出所》的街頭,到處是「阿兩」像。柴又則是《男人真命苦》的寅次郎的町,來這裡一定要吃吃草糰子。然後到金町拜訪「綁縛地藏」,解開謎團。
◤大東京23區基礎知識題,一起來猜猜看吧:◢
1)23區中哪一區最大?
2)23區內唯一有牧場的區?
3)在天氣預報中測量東京氣溫的地點?
4)澀谷八公銅像前放置的東橫線舊車廂暱稱為?
5)明治神宮誕生在哪個時代?
6)又吉直樹在《火花》中主角來到東京最先住在哪個町?
7)以能量景點爆紅的東京大神宮,其總社在?
8)包裝盒上寫著「找到了」的東京必買土產是?
9)從淺草出發的隅田川水上巴士「himiko」是由誰設計?
10)東京鐵塔開放之初的宣傳曲〈黃昏的電視塔〉是由哪位歌手演唱?
答案就在書中喔。
★達人推薦
資深媒體人、作家 野島剛 專文推薦
旅日作家 張維中
旅行作家 謝哲青
作者簡介:
作者:泉麻人
1956年生於東京都新宿區,慶應大學商學系畢業後,曾任電視雜誌編輯,後成為專欄作家,以獨特的觀點,寫過多篇描寫東京街頭的作品,具氣象預報員資格。代表作有《東京23區物語》、《地下鐵之友》,近著有《東京常去的喫茶店:散步途中來客鬆餅》、《走過箱根驛傳》。
繪者:村松昭
1940年生於千葉縣市川市。鳥瞰繪圖作家。高中畢業後,進入桑澤設計研究所等學習設計、油畫、石版畫。另外從1979年起,他以自學方式開始製作山河鳥瞰圖,著作有《多摩川》《筑後川》等日本河川系列繪本。
譯者簡介:
陳嫻若
東吳日文系畢,曾為出版社日文編輯,目前專職日文翻譯。喜歡閱讀文學,也樂於探究各領域的知識,期許永遠在翻譯中學習。譯作有:《小熊》、《怒》、《所以去荒野》、《走一號線北上》、《跟著怪咖物理學家一起跳進黑洞》、《喜樂京都》、《東京下町職人生活》等。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泉麻人的城市漫步銜接了過去和現代,有趣地觀察了從老舊到新穎的景觀變化,穿梭於古今之間,把整座城市的變貌描繪得十分生動細緻。……依照書裡描述的地方,自己親自走一趟,肯定和一般走馬看花的觀光有著不同的樂趣。」
--野島剛
名人推薦:「泉麻人的城市漫步銜接了過去和現代,有趣地觀察了從老舊到新穎的景觀變化,穿梭於古今之間,把整座城市的變貌描繪得十分生動細緻。……依照書裡描述的地方,自己親自走一趟,肯定和一般走馬看花的觀光有著不同的樂趣。」
--野島剛
章節試閱
千代田區【之一】丸之內.大手町.番町.皇居
「千代田區這個區域,可以說是二十三區中形象最高貴的地區。因為圍繞在皇居四周,國會議事堂與各官廳林立的霞關、三菱商事、東京海上所在的丸之內、東京的門口──東京車站、以『說起江戶之子啊』而為人熟知的神田、新媒體時代的中盤商街──秋葉原,還有九段的靖國神社──等名勝地都在這個區裡。」
這是拙著《東京23區物語》中的一段。新媒體──這種字眼令人感覺到微妙的時代差距。但總之,我們先從東京站出發吧。由辰野金吾設計、大正三年(西元一九一四年)啟用的紅磚車站建築,於昭和二十年的空襲中燒毀,戰後不久,少了標誌的圓頂,修建成方角屋頂的造型。為紀念開業一百週年,又修復成原始的形貌。
尚還簇新的新原始車站建築──雖然處處是景點,但從近處眺望外觀,還是辨認得出將老舊紅磚回收利用,二樓與三樓之間有日曬痕跡等的差異。
南口與北口的兩個圓形屋頂下,幾乎天天都聚集著觀光客,許多人都將照相機朝著斜上方端著。目標是天花板角落,刻在八角形狀的干支浮雕。但是,因為只有八角,無法把十二支都雕進去,省略了卯、酉、午、子。順道一提,南口圓頂的三樓有一整排東京車站飯店的客房,改建之前,我曾在面對圓頂側的房間住過,站在窗前偷偷欣賞剪票口前乘客的動向。自動剪票失誤慌了手腳的男子、站在角落等人多時的謎樣美女……形形色色有趣的經驗,但隨時有那麼多觀光客仰望的現在,要從這間飯店窗口「垂降視線」恐怕需要一點勇氣。
丸之內的腰帶懷舊建築
內田百閒的散文(《阿房列車》)或川端康成的小說(《生為女人》)等種種文學作品中描寫的車站飯店,價格雖然並不便宜,但二樓的老酒館「橡木」、「山茶花」,即使只為看風景也可以進去。尤其是從虎屋羊羹店經營的咖啡館,可以把對面東京中央郵局(KITTE)建築一覽無遺。
說到這一點,配合東京車站的復舊,包含八重洲口在內的通道商店街,出現了許多土產店。東京百貨、水果禮品……四處格局似曾相識的商場,大都把高唱「東京站限定」的甜點當成招徠顧客的招牌。後東京巴拿奈……之類的商品,以月為單位更新亮相。算了,拿東京當宣傳素材還算好的,仙臺的牛舌、名古屋的味噌豬排、米澤的牛肉蓋飯便當……好像全國各地的火車便當或著名美食,都能在這裡買得到,這種做法反而抹殺了旅行的魅力……不過,這是我個人的看法啦。總而言之,可以確定的是,東京車站本身就是個觀光景點了。
話說,剛才提到的東京中央郵局,在我為連載採訪時,舊館還處於廢棄的狀態。可能是剛好H總務大臣興之所致的一句話「讓它恢復舊觀吧」起了效用,如同乳房保留手術的舊館,大致維持原有狀態,在後方建起了超高大樓。除了舊館一樓的郵局之外,到六樓為止,改設成購物商場,名叫「KITTE」。一走進大門,便有美味可口的中華料理或義大利餐廳,不只是女性時尚商品,還有專為新潮大叔開設的帽子店……等。除了四樓(舊館部分)保留了從前的郵政局長室(但是只陳列歷史照片,沒有展示郵政用具等)之外,樓內缺乏郵政相關的空間,對一個勤走中央郵局的前集郵少年來說,感覺有點落寞。倒是設置了另一個博物館,陳列東大收集的恐龍化石、金塊,和皇室相關的寶藏,氣氛有些奇妙。
話雖如此,六樓舊館屋頂設置的天臺庭園是個景點。略微居高臨下的角度俯望東京車站,尤其是靠近南邊的一角,可以掠過車站南口圓頂,隱約看見新幹線停在月臺的身影(當然較近的區間線也看得到)。這一點絕對會成為「鐵道迷人氣」的焦點!
從這個天臺庭園當然也可以遠望丸大樓與新丸大樓。東京站和東京中央郵政局雖然修復了原貌,又或者將許多部分保存下來,但是丸之內再開發初期組的建築,只保留了舊館外皮的部分,包覆在新館的底部,看上去就像書的腰帶一般,所以我叫它「腰帶懷舊大樓」。
丸大樓從大正十二年峻工當時(它挺過了隨後的關東大地震)(譯注:發生於一九二三年九月一日的大地震,同年為大正十二年,因而又稱為大正關東大地震,主要受害地區為東京府和神奈川縣,千葉、茨城、靜岡東部等地帶都有災情,房屋全倒達十萬棟,是三一一東北大地震之前,日本史上最大震災)開始,一直是話題焦點,如同現在六本木之丘式的地標建築。昭和四年出刊的東京導覽書《新版大東京指南》中,研究都市風俗的權威今和次郎對那種現象,是這麼評論的。
「丸大樓的肚子裡的店家約百餘間,銀座大街全部的商店加起來有兩百五十間,所以一棟丸大樓就構成了一條應有盡有的街道,一個鬧市。總之,丸大樓風俗將走在新東京風俗的最尖端。所以它內臟的威力,與奈良大佛殿裡的那尊可以等量齊觀。」
儘管奈良大佛的比喻有點令人會不過意來,但可以知道當時那股風潮的刺激是難以估量的。至於走進現在的丸大樓、新丸大樓的內臟(百貨樓層)時,的確匯聚了所有流行鬧街上當作門面的店家。服飾類有聯合艾諾(United Arrows)、BEAMS、KURA CHIKA(吉田皮包)、手帕店「KAMAWANU」……餐飲類有筑紫樓、美食滿天星、星巴克、濃湯倉儲、……再寫也寫不完,所以,這兒就只列出我最熟悉的店。雖然有些銀座的名店,但也有在澀谷區展店成功回攻首府……放眼所見都是八〇年代以後的勝利組。
那麼,若是問對丸大樓區域感到渾身不自在的大叔顧客跑到哪裡去了呢?他們都躲到JR高架橋下相挨而立的的小店去了。東京國際論壇大樓旁的高架橋下,擺出丸三橫丁(丸之內三丁目的意思)等招牌的傳統酒店一還在老巷苟延殘存著。哦不,與「傳統」二字的表現已稍有不同。麻將館、烤雞、奶汁餛飩的店……殘留著省線時代(譯注:指一九二〇年到一九四九年之間,國有鐵道因歸屬於鐵道省、運輸通信省和運輸省管轄,所以,這些鐵道暱稱為「省線」,其中又特指行走東京和大阪都會周邊的短距通勤鐵道)氣息的店家還在努力,但這些年,西班牙風格小酒館、泰國菜、韓國菜……等異國風情的新進店鋪漸漸露出頭角。
到從大約十年前就呈現出時尚步道樣貌的丸之內仲大街上走走如何?地面鋪著美麗的地磚,四處擺設著意義不明雕塑品的街道上,林立著包括香奈兒、蒂芬妮等國外一流品牌店,早已沒有四十二年前「三菱重工爆炸事件」(譯注:一九七四年八月三十日,三菱重工東京丸之內總公司門外發生了爆炸事件。凶手是東亞反日武裝戰線的成員,這起事件是他們發動連續企業爆炸案的其中一起,造成八人死亡,三百多人輕重傷)的陰影。那起事件是東寶薪水族喜劇的熟悉場景──大樓屋頂排球賽(譯注:東寶電影公司於一九五六~一九七〇年拍攝的「社長系列」電影,主演者有森繁久彌、小林桂樹、加東大介和三木利平等人。在六〇年代,上班族時興利用午休時間到屋頂陽臺休息,或是打排球、練合唱)景觀消滅的開端(為了安全管理,後來屋頂全部上鎖),而還保留著那時代「排球場型大樓」身影的九層(約三十公尺高)樓房,只剩下富士大樓等幾棟,佇立在摩天高樓群的山谷間。
老鋪富士大樓一樓有家時髦的咖啡店,走進店裡,煙霧瀰漫,彷彿東寶電影中小林桂樹、三木利平也曾來閒聊打混、喝咖啡的微暗咖啡室,到了白天,便搖身變成也供應套餐的小酒館或輕食館。富士大樓隔壁同樣是建於一九六〇年代,質感古典的「國際大樓」,它的地下樓有家話題中的「丸之內塔尼達餐廳」,別說是OL,從草食系到代謝三高族大叔等男女老幼,全都在店門口乖乖排隊。
大手町的溫泉旅館
仲通走到一半,往皇居的方向轉彎,就會在馬場先門十字路口的角落,看到建於昭和九年的古董建築──明治生命館堅實屹立的身影。它和前面隔著數棟的第一生命館,同樣是戰後GHQ(譯注: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General Headquarters),在日本通稱為「GHQ」)設置主要設施的定點。聽說美軍因為後來需要用到,所以沒有轟炸,此處因此成為保有昭和戰前街景的寶貴一景。過了馬場先濠之後,就到皇居前廣場。草坪上種植矮松的景觀,與戰前風景明信片上的畫面如出一轍。左手邊的廣場一角,有座跨馬而立的楠公像(譯注:楠公即楠木正成,約一二九四年-一三三六年)鎌倉時代到南北朝時代的武將,奉後醍醐天皇打倒鎌倉幕府有功,但後來與足利尊氏分侍南北朝,遭尊氏軍擊破自盡而死),姿態和丸大樓低矮時一樣。對了,旁邊的楠公紀念品店,陳列了楠公與凱蒂貓合體的公仔小物。楠公本人大概一輩子也沒料到,自己死後會與可愛的貓玩偶攜手合作吧。南北朝的大武將也會有馬失前蹄的時候。
千代田區【之一】丸之內.大手町.番町.皇居
「千代田區這個區域,可以說是二十三區中形象最高貴的地區。因為圍繞在皇居四周,國會議事堂與各官廳林立的霞關、三菱商事、東京海上所在的丸之內、東京的門口──東京車站、以『說起江戶之子啊』而為人熟知的神田、新媒體時代的中盤商街──秋葉原,還有九段的靖國神社──等名勝地都在這個區裡。」
這是拙著《東京23區物語》中的一段。新媒體──這種字眼令人感覺到微妙的時代差距。但總之,我們先從東京站出發吧。由辰野金吾設計、大正三年(西元一九一四年)啟用的紅磚車站建築,於昭...
推薦序
東京「城市考現學」的第一人
野島剛
這本書是專欄作家泉麻人走遍東京二十三區,介紹這座城市各式各樣的面貌,以及記錄下東京日新月異的變化,集結成漫步東京的散文集。
我是一九六八年出生,在我的這個世代裡面,提到對於本書作者泉麻人的印象是見解精闢的專欄作家,關於時代的流行,總是用他淺顯易懂且幽默生動的文筆,如行雲流水般的流暢輕快,傳達給讀者最前線的動態。
他從一九八○年代開始在報章雜誌的專欄登場,或許是當時身處泡沫經濟的時代,內容上也反映了當時日本社會的世風日下,可是另一方面對於細枝末節又有超乎異常的堅持。一九八○年代,他在雜誌《週刊文春》裡有長期連載的專欄〈NOW的構造〉(日文:ナウの仕組み),吸引了大批忠實讀者,從這個名稱也可知道,他善於分析世俗流行背後的結構因素。
泉麻人可以說是「城市考現學」的第一人。城市考現學一詞,是從原本的「考現學」(Modernologio)創造出來的概念。而考現學本身又是將既有的學術領域「考古學」的「古」改成「現」,在特定的場所.時間有組織性地對現代的社會現象進行研究調查,並且進而分析.解說世態或是風俗的一門學問。將此學問實踐在東京這座城市的觀察裡面,就稱為城市考現學。
本書《大東京23區散步》也是在泉麻人的城市考現學的延長線上。城市的有趣往往藏在細部裡,泉麻人會將在眼前展開的城市風景,一一挖掘出其魅力所在,絕不是像歷史學者這樣刻板生硬的長篇大論,他的口吻就像「導覽員」般,趣味橫生的解說讓城市風景都立體了起來。
到一九九○年代為止,身為專欄作家的泉麻人主要是關注流行的題材,而近年他則是把重心放在記錄街道漫步的散文,他的專欄有很多也被刊登在交通機關的情報誌上。泉麻人經常利用地下鐵、公車、電車等大眾交通工具,在城市裡四處探索,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透過他的文筆,就像是施了魔法般,原本看似不起眼的場所都變得栩栩如生,讓人見識到他妙筆生花的魔力。
舉例來說,關於我所居住的品川區大井町,泉麻人如此寫道:
「說到大井,最近大家的印象多是從車站看見的臨海的灣岸區,但以前往靠山的西大井方向,有幾個名字有趣的小町。大井森前町、大井瀧王子町、大井庚塚町、大井伊藤町……尤其是伊藤町,乃是紀念伊藤博文而產生的町名,他的墓園安置在西大井站附近。」(二〇四頁)
明明在大井住了快十年,可是裡面記載的幾乎是我所不知道的,透過這本書彷彿重新認識了這個地方。
一直住在東京的人,如果去到札幌、福岡或是京都的時候,也許會買本旅遊書事先做個功課,接著再透過自己的體驗,一步一腳印地去深入認識其他城市。可是實際上對於自己居住的東京,可能沒什麼機會去特地認識東京的全貌,通常是在日常生活的場域和通勤的場域之間往返,頂多是對一兩個熱鬧的地方比較熟悉而已。
以我個人而言,過去工作的地方是朝日新聞報社所在的築地,而我住在品川區的大井,我對於位於築地和大井之間的新橋或品川比較熟悉,可是對其他的土地毫無所悉,沒什麼概念,更遑論地理感覺了,每次去到池袋或澀谷,幾乎都會迷路。而像淺草這樣的觀光勝地,可能比臺灣人還陌生。
因此,這本書在這個層面上可以說是知識寶庫。
舉例來說,泉麻人在書裡寫道:品川車站不在品川區,而是在港區;目黑車站不是在目黑區,而是在品川區。這麼一說,象徵世田谷區的自由之丘,也是在目黒區。關於這樣的「不一致」,泉麻人解釋道:「以前鐵路的車站大多設在町外,所以這種偏差在全國各地還算滿常見的。」。一直以來我也覺得很納悶的問題,如今答案終於揭曉,真是長知識了。
通常像這樣城市漫步類型的書籍,很容易就淪為歷史回顧的城市史,雖然在知識上受益良多,可是感受不到當下實際在那裡生活的人的氣息,缺乏了真實感。但是,泉麻人的城市漫步銜接了過去和現代,有趣地觀察了從老舊到新穎的景觀變化,穿梭於古今之間,把整座城市的變貌描繪得十分生動細緻。
想必很多臺灣人已經對日本再熟悉不過了,甚至連東京的美食名店或觀光勝地可能比我都還要瞭若指掌。但是,如果想要探索東京這座城市的深層底蘊,相信本書一定會帶給你耳目一新的感受。依照書裡描述的地方,自己親自走一趟,肯定和一般走馬看花的觀光有著不同的樂趣吧。本書鉅細靡遺地描寫了東京,滿載著出乎意料的事實,如果想要比東京人更了解東京,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本文作者為資深媒體人、作家)
東京「城市考現學」的第一人
野島剛
這本書是專欄作家泉麻人走遍東京二十三區,介紹這座城市各式各樣的面貌,以及記錄下東京日新月異的變化,集結成漫步東京的散文集。
我是一九六八年出生,在我的這個世代裡面,提到對於本書作者泉麻人的印象是見解精闢的專欄作家,關於時代的流行,總是用他淺顯易懂且幽默生動的文筆,如行雲流水般的流暢輕快,傳達給讀者最前線的動態。
他從一九八○年代開始在報章雜誌的專欄登場,或許是當時身處泡沫經濟的時代,內容上也反映了當時日本社會的世風日下,可是另一方面對於細枝末節又有超乎異常的...
作者序
前言
不知是因為二○二○年東京奧運的腳步越來越近,還是國外的觀光客蜂擁而至的關係,最近好像興起了一點東京熱。而散步這種嗜好消遣,好像也經由媒體(尤其最近的電視),成了全民運動。
最初,我以一九八五年出版的《東京23區物語》嶄露頭角之後,又寫了《東京自行車日記》、《大東京公車指南》、《東京深度宿遊》和《東京少年昆蟲圖鑑》等林林總總,包含連冷門賣不掉的作品,東京主題著作成了我的拿手本事。九○年代初期還出版了以散步為關鍵字的散文書《散步的建議》。
而本書《大東京23區散步》算是我這些東京書的集大成之作,它從二○○九年春天,以連載的方式,刊載在《大人的週末》上。盡可能以雙腳徒步的方式走遍二十三區,寫下沿路景象……我抱著這樣的心態,開始了這個任務,每一區寫兩回,又就資訊量和規模的大小,將中央、港、世田谷等三區,分成了三回,所以到二○一三年結束為止,耗費了四年時間。二○一四年春終於發行了單行本。雖然是高價(二四○○日圓)的精裝本,但還留下了不錯的銷售記錄,於是約兩年後的現在,改版為文庫版。
改成文庫版的話,也許非常厚重,不過,這麼一來就可以在散步時,作為隨身指引了,不是嗎?已買過單行本的讀者,務必再度惠顧!這倒不是做廣告,通常單行本改版為文庫版時,最多是把錯字和不對的文字修改一下就行了,不用花費什麼勞力。但本書中「與事實相關的修正」相當曠日費時……僅僅兩年間,東京街頭又改變很多了。
數寄屋橋交叉路口處,出現了東急PLAZA銀座,以前被哥吉拉破壞的松坂屋也正動工改建新大樓;而哥吉拉的頭高掛在新宿歌舞伎町前陀螺舊址的大廈樓頂,南口出現了高速巴士的停靠站「巴士塔新宿」,都心大手町的一角,才幾天不見就準備變化成專為外國客設計的溫泉街。
因為這個緣故,只要工作有點餘暇,我就會出門去查看街景。當然,不只是注意新物件,也同時檢點快要消失的古建築。比起銀座或新宿的主力再開發地,我更注意確認只有內行人才知道的個人商店或民家消息。像道玄坂的一列看板建築忽然消失,銀座的蕎麥麵店「吉田」剎那不見,正當受到衝擊時,又以新大廈之姿復活。而秋葉原的「山本掏耳店」巨大招牌也是一樣,都令人猝不及防。在這份原稿付梓前,我到上野東口,確認那家老式牙科醫院和理髮店都還健在時,瞬間鬆了一口氣。
再追溯到連載的時間點,狀況改變的地點更是不勝枚舉,第一次去墨田區散步時,東京晴空塔還在建設中,單行本中記錄了當時掛出「高三四九公尺」標示的模樣。單行本也描寫了連載中途發生日本東北大地震後,所受的影響,不過文庫本都作了相當的修正。有些地方是在五年前的採訪報導上,添改了現況,也許讀起來有點不順,不過塗改上再塗改的手法,似乎也正與東京的街頭不謀而合。
好了,前言就寫到這兒,接下來就按順序帶大家從千代田區開始吧。
前言
不知是因為二○二○年東京奧運的腳步越來越近,還是國外的觀光客蜂擁而至的關係,最近好像興起了一點東京熱。而散步這種嗜好消遣,好像也經由媒體(尤其最近的電視),成了全民運動。
最初,我以一九八五年出版的《東京23區物語》嶄露頭角之後,又寫了《東京自行車日記》、《大東京公車指南》、《東京深度宿遊》和《東京少年昆蟲圖鑑》等林林總總,包含連冷門賣不掉的作品,東京主題著作成了我的拿手本事。九○年代初期還出版了以散步為關鍵字的散文書《散步的建議》。
而本書《大東京23區散步》算是我這些東京書的集大成之作,它...
目錄
推薦序
東京「城市考現學」的第一人 野島剛 007
前言 011
千代田區之一 丸之內.大手町.番町.皇居 013
千代田區之二 九段.神保町.神田.秋葉原 024
中央區之一 馬喰町.人形町.京橋.日本橋 036
中央區之二 銀座.新富町 046
中央區之三 築地.月島.晴海 056
港區之一 新橋.虎之門.芝浦.高輪 065
港區之二 臺場.白金.三田.芝 075
港區之三 六本木.麻布.青山.赤坂 085
新宿區之一 歌舞伎町.西新宿.新宿三丁目.荒木町 095
新宿區之二 落合.早稻田.神樂坂 106
文京區之一 目白臺.小石川.駒込 116
文京區之二 千駄木.本鄉.湯島 125
臺東區之一 上野.谷中.根岸 135
臺東區之二 淺草橋.藏前.淺草.日本堤 145
墨田區之一 兩國.東京晴空塔.向島.玉之井 155
墨田區之二 曳舟.東墨田.錦糸町 165
江東區之一 龜戶.大島.北砂.森下 175
江東區之二 門前仲町.木場.豐洲.中央防波堤 185
品川區之一 東海道.勝島.八潮.大井町 195
品川區之二 大崎.五反田.戶越銀座.上大崎 205
目黑區之一 權之助坂.碑文谷.洗足 214
目黑區之二 自由之丘.祐天寺.駒場 224
大田區之一 大森.馬込.池上 235
大田區之二 羽田.蒲田.田園調布 245
世田谷區之一 等等力.二子玉川.三軒茶屋 255
世田谷區之二 下北澤.經堂.成城 266
世田谷區之三 世田谷線.千歲烏山 275
澀谷區之一 澀谷站周邊.代官山.惠比壽 284
澀谷區之二 原宿.表參道.笹塚 297
中野區之一 中野站南口.中野新橋.中野富士見町 307
中野區之二 百老匯.哲學堂.野方 317
杉並區之一 高圓寺.阿佐谷.荻窪 327
杉並區之二 方南町.永福町.高井戶 337
練馬區之一 東武練馬.豐島園.江古田 347
練馬區之二 石神井.大泉.光之丘 356
板橋區之一 成增.高島平.志村 367
板橋區之二 本町.常盤臺.上板橋 377
豐島區之一 池袋.椎名町.要町 386
豐島區之二 目白.大塚.巢鴨 396
北區之一 田端.王子.飛鳥山 406
北區之二 十条.赤羽.浮間 416
荒川區之一 荒川線.尾久.三輪 426
荒川區之二 南千住.三河島.日暮里 436
足立區之一 北千住.千住櫻木.關原 446
足立區之二 舍人線.竹之塚 456
葛飾區之一 小菅.龜有.立石 465
葛飾區之二 柴又.金町.水元公園 474
江戶川區之一 平井.船堀.西葛西 483
江戶川區之二 葛西臨海公園.篠崎.小岩 493
後記 503
特別附錄 大東京23區基礎知識問題30 505
推薦序
東京「城市考現學」的第一人 野島剛 007
前言 011
千代田區之一 丸之內.大手町.番町.皇居 013
千代田區之二 九段.神保町.神田.秋葉原 024
中央區之一 馬喰町.人形町.京橋.日本橋 036
中央區之二 銀座.新富町 046
中央區之三 築地.月島.晴海 056
港區之一 新橋.虎之門.芝浦.高輪 065
港區之二 臺場.白金.三田.芝 075
港區之三 六本木.麻布.青山.赤坂 085
新宿區之一 歌舞伎町.西新宿.新宿三丁目.荒木町 095
新宿區之二 落合.早稻田.神樂坂 106
文京區之一 目白臺.小...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