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黃仁宇先生的第一本書。本書是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在抗戰時期的戰地報告,是記錄中國抗日遠征軍在緬北進行會戰的實錄,也是研究緬北戰爭的第一手歷史資料。本書從中國部隊進入緬北地區保護「東京路」開始,以記事的方式描述了一幕幕感人的戰鬥場面。作者親身經歷了這場戰爭,以最切身的角度記下了這場戰爭的各種實況,非常珍貴。
延伸閱讀:
《明代的漕運1368-1644》
《汴京殘夢》
《大歷史不會萎縮》
《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
《黃河青山》
《近代中國的出路》
《中國大歷史》
《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
作者簡介:
黃仁宇
1918年出生於湖南長沙,2000年1月8日逝世於美國紐約。天津南開大學肄業(1936-1938),成都中央陸軍官校畢業(1940),美國陸軍參謀大學畢業(1947),美國密西根大學歷史學博士(1964)。曾任陸軍少尉排長(1941)、中尉參謀(1942)、駐印新一軍司令部上尉參謀(1943-1945)、少校參謀(1946)、駐日代表團少校團員(1949-1950),紐約州立大學紐普茲(New Paltz)分校教授(1968-1980)。主要著作有《緬北之戰》(1945,聯經2006)、《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英文版1974,聯經中文版2001)、《萬曆十五年》(英文版1981,中文版1985)、《放寬歷史的視界》(1988)、《中國大歷史》(英文版1988,聯經中文版1993)、《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1989)、《地北天南敘古今》(1991)、《資本主義與廿一世紀》(聯經1991)、《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1993)、《近代中國的出路》(聯經1995)、《關係千萬重》(1998)、《黃河青山:黃仁宇回憶錄》(聯經2001)、《大歷史不會萎縮》(聯經2004)、《明代的漕運:1368-1644》(聯經2006)、《黃仁宇的大歷史觀》(聯經2018)。
推薦序
戰地記者黃仁宇
林載爵
一九四二年上半年,日軍佔領了緬甸全境,印度岌岌可危,一旦失守,日軍可以直趨中東,控制印度洋。緬甸的淪陷對中國戰場也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滇緬公路被切斷,西南的國際交通僅靠飛越「駝峰」航線維持。因此,中、美、英三國都認為必須反攻緬甸。
一九四三年春,中國駐印軍的補充、訓練大致完成,反攻緬甸,打通中印公路的時機業已成熟。二月的一天清晨,黃仁宇和一群軍官作為先遣部隊,飛過「駝峰」到達印度的藍伽,設立新一軍的總部,此後一年半他就參與了反攻緬甸的行動,並且成為一名前線觀察員,當起了戰地記者,一邊服役一邊寫了十餘篇文章,投到當時最負盛名的《大公報》及其他報章。一九四五年三月結集後由上海大東書局出版,成為黃仁宇的第一本著作。
做為戰地記者,為了凝聚意志力,他必須強調光明面,這是他日後在回憶錄《黃河青山》中的自白。但是,即便如此,他說他還是自有定見和癖好,那就是想在文字裡注意營以下的行動,而極力避免涉及高級長官,並且盡量以親自在戰鬥部隊之目睹為限。這十幾篇通訊無法有系統地將緬北各戰役作一描述,但還是保存了幾場戰鬥的細節,包括兩次戰車攻擊,一次飛機轟炸,一次負傷和幾次步、砲兵的戰鬥。儘管是紀實報導,但讀者已經可以深刻感覺到黃仁宇的小說技巧,每篇文章有情節、有鮮活人物、有高潮迭起的戲劇性發展、有作者的感懷與意念。透過這本書,我們一定會有同感:黃仁宇日後深具魅力的歷史寫作方式原來是其來有自。
「軍人的生活像一團夢,整個人生的生命又何嘗不像一團夢!」(「八月十四日」),這場緬北之戰對黃仁宇的人生觀顯然有一定的影響。晚年回顧這段歲月,他說,每天都有人被炸斷腿,頭顱大開,胸部被打穿,屍身橫在路邊,無人聞問,他看到的人類痛苦不知凡幾。但是,當死亡不過是一瞬間的事,而生命降格成偶然的小事時,個人反而從中解放。戰爭帶領人們進入生命中稍縱即逝的重重機會及無比神秘之中,因此,戰爭無可避免會引起各式各樣的情緒及感懷。
這樣的情緒及感懷只能藉助日後的回憶加以抒發。「拉班追擊戰」一文中提及,他看到一座橋下歪倒著一個敵人的屍體,頭浸在水內,他是一個大尉,旁邊的樹枝上晾著泡濕的地圖和英日字典。黃仁宇在戰地報導中平實地記錄此景,毫無私人情緒。然而,這一幕卻讓他久久無法忘懷,以致於在《黃河青山》中,他多了這樣的感懷:「毋需多久,我就發現死者和我有許多共通點,屬於同樣的年齡層,有類似的教育背景。在死前一天,他還努力溫習他的英文!誰敢說他不是大學學生,脫下黑色的學生裝,換上卡其軍裝?想想看,要養大及教育他得花多少心力,接受軍事訓練得花多長時間,然後他在長崎或神戶上船,經過香港、新加坡、仰光,長途跋涉的最後一程還要換搭火車、汽車、行軍,最後到達在他地圖上標示著拉班的這個地方。千里迢迢赴死,喉嚨中彈,以殘餘的本能企圖用手護住喉嚨。」接著,黃仁宇又加上了一段神來之筆:「在孟拱河谷這個清爽的四月清晨,蝴蝶翩翩飛舞,蚱蜢四處跳躍,空氣中瀰漫著野花的香味。而這名大尉的雙語字典被放在矮樹叢上,兀自滴著水。」
在「密芝那像個罐頭」裡,他描述雲濃雨密下,負傷將士的擔架不斷扛來。一隊美國兵卻依舊英雄氣概地站著,一動也不動。有些傷兵在呼叫,有些傷兵雖不呼叫,而他們失血的臉卻是那麼憔悴!戰爭是殘酷的,但這是一幅多麼生動的畫面!對於這群美國步兵的感懷,他保留了四十多年,在《黃河青山》中才作出表白:「傾盆大雨無情地下著,這些士兵肩荷著卡賓槍,顯然在等候出發的命令,全都站著不動,不發一語。我能說什麼呢?要我說他們英氣勃勃地站著,堅忍不拔,昂然挺立,決心承擔戰爭的重任,忍受惡劣天氣的折磨?他們的眼圈和無動於衷的表情都讓我別有所感。下雨會讓他們想家嗎?想到九千英里之外的家鄉?」目睹這一場景幾天之後,就在密芝那,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六日,在一場戰鬥中,黃仁宇的右大腿被三八式步槍擊中貫穿倒地,所幸沒有傷及骨頭。「我一生永遠不會忘記這一天。」黃仁宇這麼說。
本書在出版六十年後重新問世,正可帶領我們進入黃仁宇心路歷程的出發點,對於黃仁宇的人生觀與歷史觀當有更多的瞭解。
戰地記者黃仁宇
林載爵
一九四二年上半年,日軍佔領了緬甸全境,印度岌岌可危,一旦失守,日軍可以直趨中東,控制印度洋。緬甸的淪陷對中國戰場也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滇緬公路被切斷,西南的國際交通僅靠飛越「駝峰」航線維持。因此,中、美、英三國都認為必須反攻緬甸。
一九四三年春,中國駐印軍的補充、訓練大致完成,反攻緬甸,打通中印公路的時機業已成熟。二月的一天清晨,黃仁宇和一群軍官作為先遣部隊,飛過「駝峰」到達印度的藍伽,設立新一軍的總部,此後一年半他就參與了反攻緬甸的行動,並且成為一名前線觀察員,當起了...
作者序
各位看地圖,知道印度沙的亞以南和孫布拉蚌以西有一段地區,上面蓋滿了重重疊疊的等高線,又點遍了圓葉樹的記號,國境線到這裏就斷絕了。這裏是屬於中緬未定界的地區。我們稱之爲野人山。顧名思義,大家都可以想象這是怎樣的一塊蠻荒野地。
這裏的樹林,綠得發青,又青得帶腥。在樹林裏面,只聽得山下急流嘩嘩作響,枝葉叢裏的昆蟲鳥獸各發妙音;此外就不知天昏地暗。山洞門口有時伸出一個蛇頭,頂上樹起紅色之冠,當它張開血盆大…
各位看地圖,知道印度沙的亞以南和孫布拉蚌以西有一段地區,上面蓋滿了重重疊疊的等高線,又點遍了圓葉樹的記號,國境線到這裏就斷絕了。這裏是屬於中緬未定界的地區。我們稱之爲野人山。顧名思義,大家都可以想象這是怎樣的一塊蠻荒野地。
這裏的樹林,綠得發青,又青得帶腥。在樹林裏面,只聽得山下急流嘩嘩作響,枝葉叢裏的昆蟲鳥獸各發妙音;此外就不知天昏地暗。山洞門口有時伸出一個蛇頭,頂上樹起紅色之冠,當它張開血盆大…
目錄
戰地記者黃仁宇
更河上游的序戰
緬北的戰鬥
孟關之捷
拉班追擊戰
隨軍出擊記
苦雨南高江
密芝那像個罐頭
加邁孟拱戰役
八月十四日
我所知道的八莫攻城戰
「這種敵人」
老臘戍和新臘戍
「業餘新聞記者」(代跋)
戰地記者黃仁宇
更河上游的序戰
緬北的戰鬥
孟關之捷
拉班追擊戰
隨軍出擊記
苦雨南高江
密芝那像個罐頭
加邁孟拱戰役
八月十四日
我所知道的八莫攻城戰
「這種敵人」
老臘戍和新臘戍
「業餘新聞記者」(代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