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課時自然地置入「站立」與「移動」兩種元素。如果你是小學老師,讀書給學生聽的時候,可以請他們站起來,演出內容的一部分情節。我在赫爾辛基教書的第二年,和一位二年級老師合作,選讀《巧克力冒險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holate Factory),當我念著書中一段長長的吟唱時,學生便在課堂上跳舞(孩子們愛死了,因為每個人都有機會站起來動一動)。你也可以讓高年級的學生站著討論,把課桌椅移開,讓眾人站在教室中間,也能達到同樣效果。
透過上述這些研究資料,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電子計算與工程系(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重新設計了學校設備(包括電腦教室),結果師生反應相當良好,學習環境更為友善包容,更以成功為取向。身為中小學的老師,我們也可以做些類似的事情改變教室環境。
勒莫夫似乎認為喜悅是種策略,當初我不太懂他的意思。但受到芬蘭教育的啟發後,我認為教師的確應該把喜悅(或說快樂)當作課堂上最主要的目標。此處的快樂指的是「高昂的正向情緒」,不但不會讓教學和學習失焦,還可改善產能、提升社會與情緒的智慧。 把「課堂上的快樂」當作教學重點,聽起來好像有點抽象,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當你試圖睡得更好時,會把睡眠這件事分解成上床前的好幾個步驟,例如:簡單運動一下、將手機關掉;同樣的,我們也可以運用一系列的策略,使快樂成為課堂上的第一要務。 在芬蘭教書時,我發現了一些步驟,可讓教育者提升快樂的教學與學習。奧斯丁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麥克柯姆茲學校(McCombs School)的拉伊.拉赫胡納森教授(Raj Raghunathan),曾寫過一本《改變20萬人的快樂學》。他指出快樂的4個元素(前提是生活基本需求無虞)是歸屬感、自主性、技巧和心態。我要再加上一個元素:幸福感。我認為幸福是發展以上4個元素的基礎。在本書中,我根據這五種快樂元素,蒐集了33種可運用在快樂課堂上的簡單策略,期望大家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2000年時,這本書根本不可能出版。那時候,全球教育的景象與現在極為不同。英國剛進行了長達十年的基本教育改革,強調更高的成就目標,也更常舉辦學力測驗,改變了所有學生與教師的生活。瑞典正在進行激進的學校改革,鼓勵發展新式的自由學校,從此之後,家長可為孩子選擇另類學校。東南亞、日本、香港、南韓和新加坡等地的學校也在進行教育改革,希望加速教學腳步、提高學習成效,尤其是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等科目上。美國則在許多州進行實驗,加強要求教師與學校的責任,企圖提升學生成就與畢業率。總而言之,當時全世界都在努力追求更高的學習成就。如果這本書寫於2000年,內容就會與那時許多類似的書籍一樣,以提倡教師效率、提供失敗學校如何轉型的策略、呼籲改變整個教育系統等為主。 如果你在國際教育會議上詢問與會人士,為了改善教育或學校,他會想到哪裡參訪,以得到啟發和好點子,大部分人會回答上述這些國家;也有些人可能會提到澳洲、紐西蘭、德國或荷蘭。這些國家的教育體系正在嘗試全新、有趣的方法,企圖藉此監督教育改革、告訴家長們校方表現如何、並創造新的教育領導方式。關於上述諸國的創新和改變,目前已有多項研究參訪與合作計畫,但在當時,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僅有少數人會指出其在教育系統上值得探討——那就是芬蘭。 到了2001年12月,一夕之間全都改變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針對全球15歲學生做了閱讀、數學和科學上的能力測驗(即國際學生評量,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並公布第一次國際研究的結果。煞時間,所有人的眼光都聚焦在這個小小的北歐國家。 PISA成績可用來預測學生成年後,在多元知識經濟體系(the dynamics of knowledge economies)中的成功機率。但眾人沒想到的是,全國人口不到五百五十萬人的芬蘭,竟在OECD施測的31個國家中名列第一。再者,芬蘭當地不同學校的學生成績似乎沒有多少差異;學童在校學習的比例、以及是否受到家庭背景影響等因素,與別的國家相比也無特殊之處。更教人不解的是,芬蘭似乎只用了極少的教育經費,就達到了如此可觀的成就。怪不得全球教育界都感為此困惑不已。 芬蘭意外躍上國際教育舞臺的中心,不光是引起全球教育社群和媒體關注,在芬蘭國內的教育專家、學者、評論家之間同樣造成騷動。芬蘭學校在PISA中獲得如此優秀的成就,卻沒人能提出合理的解釋。實際上,在2001年12月之前,芬蘭自1970年代開始實行的九年完全學校(編按:涵蓋一年級~九年級,類似臺灣的九年一貫教育)受到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尖銳批評。高中和大學不斷抨擊這個新的學校系統,已逐漸降低學生進入高等教育所需要具備的知識和技巧。某些雇主也加入戰局,批評新一代年輕人缺乏職場倫理且好逸惡勞;少部分家長也覺得那些有能力、有才華的孩子在完全學校中未能得到足夠的空間、無法發展潛力。這些人建議政府應仿效全球其他各校的做法,包括:建立更高的標準、對學生成就提出更詳細的報告、給家長更多學校的選擇、創立資優學校等。然而,2001年12月PISA成績公布之後,這些反對聲浪便漸漸安靜、平息下來了。換句話說,若不是芬蘭學生在PISA表現告捷,這本書大概永遠無法問世。
我們很難真正理解教育系統如何運作,也難以全盤掌握不同的元素如何在校內和校外影響教育成效。因此,除了親身參與的教育系統之外,往往很難想像其他人究竟做了些什麼。花一週時間參訪學校、聽專家講解,不太能夠得到足夠的資訊,你仍舊無法理解芬蘭的教育到底是怎麼回事。唯一的方法,就是成為芬蘭當地的教師、進入教育現場,讓芬蘭「親自教導」你。因此,本書作者提摩西.沃克成了教育改革獨特的訊息使者。他的書寫呈現了芬蘭學校裡許多細微的文化組成,提供了更寬廣的理解,對國外與芬蘭教育家都將有所啟發。 我遇見提摩西的時候,他剛和家人從波士頓搬到赫爾辛基。我們討論了芬蘭學校和典型美國學校的不同之處。他與我分享了他任教的五年級課堂經驗,我覺得很有意思。提摩西在里穌完全學校(Ressu Comprehensive School,赫爾辛基的一所公立學校,提供國際學士課程,我經常造訪,十分熟悉)任教時,他接觸到很多芬蘭學校的元素及模式(各位即將在書中讀到)。這些重要且實際的面向讓芬蘭學校與眾不同,由於我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教育,若透過局外人的眼光觀察並書寫,想必會更加全面。而除了提摩西以外,我想不出任何人能夠做得比他更好了。 當我即將完成新書《芬蘭範本2.0》(此書為《芬蘭範本:世界能夠從芬蘭教育改革學到什麼》[Finnish Lessons: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的第二版)時,我問出版商是否可在封底上一張貼紙:「警告:切勿在家中嘗試」。因為上回已經有太多的政治家、教育領袖和老師來詢問,如何在自己的國家執行芬蘭學校系統。出版商理解我的擔憂,但仍然不肯在書上張貼警語。 坦白說,我認為要把一個地方的教育系統完整地轉移到另一個所在,是不可能的事。教育系統擁有很複雜的文化,是個有機體,就像植物或樹木,只能在原生土壤與氣候中茁壯。關於這一點,提摩西也在這本《像芬蘭這樣教》清楚說明了。儘管如此,他仍然提供了一些實際的步驟,可以讓學校更快樂、更喜悅。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些,並秉持其中的精神,那麼,你的課堂就會有一點點像芬蘭學校了。祝各位好運! 後言:
謝辭
大約三年前,一位來自紐約,名為黛博拉(Deborah)的編輯,寄了一封簡短的電子郵件給我。當時我剛在赫爾辛基的公立學校教了半年書,並開設了一個名為「芬蘭教我的事」(Taught by Finland)部落格。黛博拉詢問我是否想過出書。不……我從沒想過。 我非常感激黛博拉.莫馬德(Deborah Malmud)從一開始就給予信心,認為我可以寫出《像芬蘭這樣教》一書。我也感謝整個諾頓(Norton)出版團隊全程世界級的協助。 我要感謝派西.沙爾伯格,從我在赫爾辛基教書的第一年,就鼓勵我用局外人的眼光撰寫關於芬蘭教育的文章;我真高興他為我寫了這本書的前言。我也很感激之前在里穌完全學校任教兩年的同事和學生。為了完成這本書,我訪談了十幾位其他學校的芬蘭教育家,很感謝他們願意和我交換意見。 前往赫爾辛基教書前,幾位才華洋溢的美國教育家悉心指導了我。感謝布萊恩(Brian)、亨利 (Henry)、喬安娜(Joanna)、凱西(Kathy)、琳達露(Linda Lue)、麗莎(Lisa)、史蒂芬(Steven)和特瑞沙(Tricia)。我也要感謝妻子喬漢娜和孩子米賽爾與阿達莉雅(Adalia)。他們的愛帶給我許多喜悅。最後,我要對上帝表達最深的謝意,感謝祂給與的一切。
在上課時自然地置入「站立」與「移動」兩種元素。如果你是小學老師,讀書給學生聽的時候,可以請他們站起來,演出內容的一部分情節。我在赫爾辛基教書的第二年,和一位二年級老師合作,選讀《巧克力冒險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holate Factory),當我念著書中一段長長的吟唱時,學生便在課堂上跳舞(孩子們愛死了,因為每個人都有機會站起來動一動)。你也可以讓高年級的學生站著討論,把課桌椅移開,讓眾人站在教室中間,也能達到同樣效果。
透過上述這些研究資料,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電子計算與工程系(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重新設計了學校設備(包括電腦教室),結果師生反應相當良好,學習環境更為友善包容,更以成功為取向。身為中小學的老師,我們也可以做些類似的事情改變教室環境。
勒莫夫似乎認為喜悅是種策略,當初我不太懂他的意思。但受到芬蘭教育的啟發後,我認為教師的確應該把喜悅(或說快樂)當作課堂上最主要的目標。此處的快樂指的是「高昂的正向情緒」,不但不會讓教學和學習失焦,還可改善產能、提升社會與情緒的智慧。 把「課堂上的快樂」當作教學重點,聽起來好像有點抽象,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當你試圖睡得更好時,會把睡眠這件事分解成上床前的好幾個步驟,例如:簡單運動一下、將手機關掉;同樣的,我們也可以運用一系列的策略,使快樂成為課堂上的第一要務。 在芬蘭教書時,我發現了一些步驟,可讓教育者提升快樂的教學與學習。奧斯丁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麥克柯姆茲學校(McCombs School)的拉伊.拉赫胡納森教授(Raj Raghunathan),曾寫過一本《改變20萬人的快樂學》。他指出快樂的4個元素(前提是生活基本需求無虞)是歸屬感、自主性、技巧和心態。我要再加上一個元素:幸福感。我認為幸福是發展以上4個元素的基礎。在本書中,我根據這五種快樂元素,蒐集了33種可運用在快樂課堂上的簡單策略,期望大家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
2000年時,這本書根本不可能出版。那時候,全球教育的景象與現在極為不同。英國剛進行了長達十年的基本教育改革,強調更高的成就目標,也更常舉辦學力測驗,改變了所有學生與教師的生活。瑞典正在進行激進的學校改革,鼓勵發展新式的自由學校,從此之後,家長可為孩子選擇另類學校。東南亞、日本、香港、南韓和新加坡等地的學校也在進行教育改革,希望加速教學腳步、提高學習成效,尤其是在閱讀、數學和科學等科目上。美國則在許多州進行實驗,加強要求教師與學校的責任,企圖提升學生成就與畢業率。總而言之,當時全世界都在努力追求更高的學習成就。如果這本書寫於2000年,內容就會與那時許多類似的書籍一樣,以提倡教師效率、提供失敗學校如何轉型的策略、呼籲改變整個教育系統等為主。 如果你在國際教育會議上詢問與會人士,為了改善教育或學校,他會想到哪裡參訪,以得到啟發和好點子,大部分人會回答上述這些國家;也有些人可能會提到澳洲、紐西蘭、德國或荷蘭。這些國家的教育體系正在嘗試全新、有趣的方法,企圖藉此監督教育改革、告訴家長們校方表現如何、並創造新的教育領導方式。關於上述諸國的創新和改變,目前已有多項研究參訪與合作計畫,但在當時,全世界只有一個國家,僅有少數人會指出其在教育系統上值得探討——那就是芬蘭。 到了2001年12月,一夕之間全都改變了。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針對全球15歲學生做了閱讀、數學和科學上的能力測驗(即國際學生評量,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並公布第一次國際研究的結果。煞時間,所有人的眼光都聚焦在這個小小的北歐國家。 PISA成績可用來預測學生成年後,在多元知識經濟體系(the dynamics of knowledge economies)中的成功機率。但眾人沒想到的是,全國人口不到五百五十萬人的芬蘭,竟在OECD施測的31個國家中名列第一。再者,芬蘭當地不同學校的學生成績似乎沒有多少差異;學童在校學習的比例、以及是否受到家庭背景影響等因素,與別的國家相比也無特殊之處。更教人不解的是,芬蘭似乎只用了極少的教育經費,就達到了如此可觀的成就。怪不得全球教育界都感為此困惑不已。 芬蘭意外躍上國際教育舞臺的中心,不光是引起全球教育社群和媒體關注,在芬蘭國內的教育專家、學者、評論家之間同樣造成騷動。芬蘭學校在PISA中獲得如此優秀的成就,卻沒人能提出合理的解釋。實際上,在2001年12月之前,芬蘭自1970年代開始實行的九年完全學校(編按:涵蓋一年級~九年級,類似臺灣的九年一貫教育)受到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尖銳批評。高中和大學不斷抨擊這個新的學校系統,已逐漸降低學生進入高等教育所需要具備的知識和技巧。某些雇主也加入戰局,批評新一代年輕人缺乏職場倫理且好逸惡勞;少部分家長也覺得那些有能力、有才華的孩子在完全學校中未能得到足夠的空間、無法發展潛力。這些人建議政府應仿效全球其他各校的做法,包括:建立更高的標準、對學生成就提出更詳細的報告、給家長更多學校的選擇、創立資優學校等。然而,2001年12月PISA成績公布之後,這些反對聲浪便漸漸安靜、平息下來了。換句話說,若不是芬蘭學生在PISA表現告捷,這本書大概永遠無法問世。
我們很難真正理解教育系統如何運作,也難以全盤掌握不同的元素如何在校內和校外影響教育成效。因此,除了親身參與的教育系統之外,往往很難想像其他人究竟做了些什麼。花一週時間參訪學校、聽專家講解,不太能夠得到足夠的資訊,你仍舊無法理解芬蘭的教育到底是怎麼回事。唯一的方法,就是成為芬蘭當地的教師、進入教育現場,讓芬蘭「親自教導」你。因此,本書作者提摩西.沃克成了教育改革獨特的訊息使者。他的書寫呈現了芬蘭學校裡許多細微的文化組成,提供了更寬廣的理解,對國外與芬蘭教育家都將有所啟發。 我遇見提摩西的時候,他剛和家人從波士頓搬到赫爾辛基。我們討論了芬蘭學校和典型美國學校的不同之處。他與我分享了他任教的五年級課堂經驗,我覺得很有意思。提摩西在里穌完全學校(Ressu Comprehensive School,赫爾辛基的一所公立學校,提供國際學士課程,我經常造訪,十分熟悉)任教時,他接觸到很多芬蘭學校的元素及模式(各位即將在書中讀到)。這些重要且實際的面向讓芬蘭學校與眾不同,由於我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教育,若透過局外人的眼光觀察並書寫,想必會更加全面。而除了提摩西以外,我想不出任何人能夠做得比他更好了。 當我即將完成新書《芬蘭範本2.0》(此書為《芬蘭範本:世界能夠從芬蘭教育改革學到什麼》[Finnish Lessons: What Can the World Learn From Educational Change in Finland]的第二版)時,我問出版商是否可在封底上一張貼紙:「警告:切勿在家中嘗試」。因為上回已經有太多的政治家、教育領袖和老師來詢問,如何在自己的國家執行芬蘭學校系統。出版商理解我的擔憂,但仍然不肯在書上張貼警語。 坦白說,我認為要把一個地方的教育系統完整地轉移到另一個所在,是不可能的事。教育系統擁有很複雜的文化,是個有機體,就像植物或樹木,只能在原生土壤與氣候中茁壯。關於這一點,提摩西也在這本《像芬蘭這樣教》清楚說明了。儘管如此,他仍然提供了一些實際的步驟,可以讓學校更快樂、更喜悅。如果你能夠做到這些,並秉持其中的精神,那麼,你的課堂就會有一點點像芬蘭學校了。祝各位好運! 後言:
謝辭
大約三年前,一位來自紐約,名為黛博拉(Deborah)的編輯,寄了一封簡短的電子郵件給我。當時我剛在赫爾辛基的公立學校教了半年書,並開設了一個名為「芬蘭教我的事」(Taught by Finland)部落格。黛博拉詢問我是否想過出書。不……我從沒想過。 我非常感激黛博拉.莫馬德(Deborah Malmud)從一開始就給予信心,認為我可以寫出《像芬蘭這樣教》一書。我也感謝整個諾頓(Norton)出版團隊全程世界級的協助。 我要感謝派西.沙爾伯格,從我在赫爾辛基教書的第一年,就鼓勵我用局外人的眼光撰寫關於芬蘭教育的文章;我真高興他為我寫了這本書的前言。我也很感激之前在里穌完全學校任教兩年的同事和學生。為了完成這本書,我訪談了十幾位其他學校的芬蘭教育家,很感謝他們願意和我交換意見。 前往赫爾辛基教書前,幾位才華洋溢的美國教育家悉心指導了我。感謝布萊恩(Brian)、亨利 (Henry)、喬安娜(Joanna)、凱西(Kathy)、琳達露(Linda Lue)、麗莎(Lisa)、史蒂芬(Steven)和特瑞沙(Tricia)。我也要感謝妻子喬漢娜和孩子米賽爾與阿達莉雅(Adalia)。他們的愛帶給我許多喜悅。最後,我要對上帝表達最深的謝意,感謝祂給與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