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跨世紀的圖文日記──開啟徐玫怡的創作之路
從我2歲開始,就已經是姊姊了。
我是當姊姊長大的。
前面沒有可學習的模樣,
所以,我是我自己的實驗品。
我是我自己的實驗品,姊姊日記是實驗報告。
謝謝你們參考這份報告,並且幫助我「平反」
我那經常被責備的國中生涯。
作者簡介:
徐玫怡
1966年生,金牛座A型。
從四格漫畫開始了個人圖文創作的歷程,以日記形式記錄了女性在當今社會所面臨的壓力與成長。其創作不離生活實繪與自我探索兩大主題,戲謔自嘲的繪圖與體貼輕鬆的寫作方式深受讀者喜愛。育有一兒讀國中,目前有一間商店,名「日記商號」販賣友善生活用品與講座,出版了一些書並且以個人創作風格發展理念商品。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忠實書迷讚聲推薦:
「我之前是追著時報漫畫版看的,那可以說是漫畫的全盛時期吧?我當時會特別把姊姊日記剪下來貼在圖畫本上。」──Chen Yurong
「當年看《姊姊日記》時,有種『我也是、我也是!』,同一國的大心感。」──小藍鯨
「當年讀《姊姊日記》,覺得終於有人理解當姊姊的那種壓力和無形的負擔。多年之後我還是很喜歡這本書,每次讀都會覺得被理解。」─Suki McMaster
「樸素清新,敏銳細膩,充滿生活感!」──蘇紋雯
「喜歡《姊姊日記》!即使現在已經是媽媽了,還是會翻出來看,四個格子裡的小劇場總是讓人會心一笑啊!」──Tracy Ou Yang
「我還記得內容有一篇跟上廁所有關,竟然是1997年的事情了!真不敢相信初老的我的記憶可以維持20年……當時我還寫信寄到出版社,想給玫怡呢!」──安致林
名人推薦:忠實書迷讚聲推薦:
「我之前是追著時報漫畫版看的,那可以說是漫畫的全盛時期吧?我當時會特別把姊姊日記剪下來貼在圖畫本上。」──Chen Yurong
「當年看《姊姊日記》時,有種『我也是、我也是!』,同一國的大心感。」──小藍鯨
「當年讀《姊姊日記》,覺得終於有人理解當姊姊的那種壓力和無形的負擔。多年之後我還是很喜歡這本書,每次讀都會覺得被理解。」─Suki McMaster
「樸素清新,敏銳細膩,充滿生活感!」──蘇紋雯
「喜歡《姊姊日記》!即使現在已經是媽媽了,還是會翻出來看,四個格子裡的小劇場...
作者序
過了這麼久還有機會重新出版自己第一本生澀的漫畫,只有感恩了。我一直是不規律的創作者、各種雜業工作者,這些年來沒有認真看待自己是一個作家的角色,卻被大田的培園邀稿了二十年。
從很年輕到今天,培園還是把我當成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創作者,希望我再度創作短篇形式的漫畫。可惜我是一個身分與時間永遠被外界糾纏的人,一開始總是為了賺錢必須接案子無暇創作,後來變成媽媽必須照顧家庭就更無心力面對自己的作品。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回不到當初《姊姊日記》裡那樣優遊自在的身分,年輕女性那種輕巧不具重量感對成熟的疑惑與追求,那個階段已經過去。我一方面覺得自己不可能再畫出四格漫畫,一方面又覺得自己似乎還不夠努力,等到時間與心情有空了,或許我可以⋯⋯所以也沒真正拒絕培園的邀請。
就這樣,培園一直記著這件事有二十年,最後她說:不然我可以重新出版妳的《姊姊日記》嗎?啊!二十年了,我也應該娶她了!所以一口答應,好。
回顧創作《姊姊日記》起始的心路歷程。
以下是我自己出的題目,我自己回答。
Q:那時候為什麼從一個寫企劃案、寫廣告詞的文案跑去畫漫畫?
因為我辭職了。辭職的原因是進入社會工作十年後,自己仍舊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其實我每年都辭職去做一項新的工作,當時的我想找一個更有意義、更能安身立命全力以赴的工作目標,但是不管我嘗試什麼,很快地又被打回原形,還是回到跟文案、音樂、影像有關的唱片業。年輕的我不知道自己有一種多重媒介創作的特質 我在寫廣告文案之前要先畫出版面設計圖,在音樂影片討論前我會不斷地寫字來構築畫面的想像,文字、音樂、影像三者是同時存在我創作的基礎上。當時什麼都摸不清楚,對工作總有格格不入的感覺,對「自我」到底是什麼模樣?我能夠做什麼?有一種想積極探索又感到悲傷的情緒。好像這個社會沒有適合我的地方。
辭職的時候,經濟上有壓力的我會馬上去做一項新的工作,我什麼都能做,也願意做,每做一項新的工作就摸到更多自己的特質,但是生命狀態仍舊混亂。沒有人能指點我該怎麼做,如果有人來指點我,都是我無法由衷接受的意見,太守舊,太框架,聽完總是沮喪。
當初畫了漫畫,也只是因為有一個比賽剛好在我辭職的階段,試試看吧?反正我自知畫得不好,被淘汰也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沒有得失心的時候,就可以亂做,隨興,隨真正的感覺去做。現實上,如果被選上了有獎金,沒有工作的我需要賺點錢,就當作練習,也當作找一個賺錢的機會。
Q:主題為何訂名為「姊姊日記」?
過去在寫文案的時候,都是以商品為主,市場的喜好、業主的意見都要考慮,加上我經常寫歌手專輯的文案,寫專輯文字時我必須變成歌手的性格,或是我假想一個理想的歌手會怎麼呈現。每次在寫文案時,一直感覺我在勉強自己創造一個假象,但這個假象中又有一些真實,真實裡其實混合了我自己。每次做完一個案子,就像從牢籠中放出來,一種自由的感覺。「啊~~我終於是我自己了。」所以每做完一個案子就會非常雀躍,開心得不得了!
當年參加《High 雜誌月刊》創刊的漫畫比賽,我選擇了四格漫畫的項目,因為它比較簡單。四格,一格一句話,一個意象,一個感受,這樣就差不多可以完成了。我有一堆寫一半的歌詞,一堆不成文案的隻字片語,不如拿來利用!那些不完整的創作加上圖像可以使它完整化。主要是我有廢物利用的節儉性格,寫文案的人堆在一旁的小語小詞很多,釘釘補補,或許可以變成什麼?而這些不完整都是當初我自己內在不完整的一部分,我想拼湊這些零碎的感受。
比賽必須交出二十則,我一下子就做完了。當初還必須做在方眼紙上、貼網點並且覆蓋描圖紙,一則一則處理完善叫做完稿,我是邊做邊學的。
完稿之後才開始想主題。都是自己零碎的感受,應該取什麼名字呢?那就像是日記中被翻開的一頁,誰的日記?當然就是阿姊的,我弟弟妹妹都叫我阿姊,那就把這份比賽的漫畫叫做「姊姊日記」吧!很個人的創作,給想看的人來翻閱。
從此,日記一詞就一直跟著我。不是刻意的,但「日記」形式的創作似乎就這樣跟我連在一起了。
Q:妳的創作很隨意,不太受形式限制,可以談談為什麼發展出這樣的路線?
曾經有一次離職是打定主意認真想創作的。辭職後搬到淡水住在半山腰的公寓裡。但我其實不知道自己要創作什麼。寫詩?寫小說?喔喔不行,我達不到自認為好的程度。不然畫圖?畫漫畫?嗯嗯也不行,一個立體的房子、不同視角的人體我畫不出來。像這樣的我想創作,是不是有點可笑?
當初的社會裡,人人對創作的認定比較單純,如果是寫文字就是文學,畫圖就是美術,我不是一個專精於一項技藝的人,非中文系也非美術系,所以每一項都做不起來。二十年前的我並不懂原來自己只是利用圖像與文字來表達頭腦裡的想法和心裡的感受,我正在體驗一個叫做自我的東西,我不知道。創作是一個讓我向自己內掘的督促者,我想挖,但不知道會挖出什麼?
「想創作到底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欲望?還是眼高手低的妄想?」住在半山腰的淡水過著貧窮日子的我每天都質疑自己到底要做什麼?最後還是週週下山與凡塵俗事打交道,接了唱片工作回家寫文案。
二十年前的社會,不太有框架外的可能性,而我雖是個乖巧懂事的大姊,但我知道自己一直是在框架外遊走的人,每次填表格都猶豫萬分,甚至女性雜誌中給人消遣的性格分類圖表要走「是」「否」我都走不下去。因為我的感覺都在是否之外。
《姊姊日記》出版之後,我也像剛出版自己新書的人一樣,馬上走訪書店看看自己的書到底被擺在哪裡?結果不是放在少年漫畫類就是兒童類。我感到很無奈,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書也不能被放在文學類或是財經教育類,不是手作DIY也不是食譜或是室內裝潢。我的創作是一種不知道如何命名的種類。後來才逐漸有「圖文書」被分出來。
Q:妳的作品都從生活而來,會不會覺得自己被看穿了?會不會失去隱私?
雖然在創作的領域已經二十年,但我的企圖心一直很小(應該是從未考慮過企圖什麼),直到這幾年好不容易才接受自己被別人稱為「作家」,因為回頭一看,把我的書疊疊樂一下,應該快要到腰部了,如果一直說自己不算個作家,那就顯得太矯情。社會不斷地活潑化,成為作家並不難。創作形式如今多變且有趣,二十年來不管是被後天經驗所訓練或是我本性上的特質,寫自我成長、生活是我覺得最有熱情的一件事。
既然是我維持最長久的熱情,被看穿了也是應該。我所描述的生活如果被看到什麼隱私也是無所謂的。但不是什麼隱私都會說出來,這個分寸守得恰當就不會變成瑣碎的生活販賣。其實我在創作中提到的各種生活感受也是每個人心中的隱私,你不好意思公開,我來講。比如女廁的使用方式,每個女人都經歷過,但你不好意思說,我就來說。
其實,任何創作對作者來說都是非常赤裸的,感受不夠真實的時候,讀者也能看出虛偽。一件作品能被看穿,然後被認同,對創作者是一種讚美。
Q:《姊姊日記》作為妳個人創作的開端,妳對這本書帶著什麼樣的感情?
每次書出版之後,我常不敢看。要放很久不小心翻閱了才會打開。我很怕自己會太嚴格去看自己的作品。
「天啊!妳這樣也敢出書。」我很怕自己會對自己說出這種話。記得出版後再度翻閱《姊姊日記》是好幾年後。我把塑膠封套劃開,一頁一頁閱讀...... 嗯嗯,滿好的嘛!是有意思的。那時候怎麼會畫出這些漫畫呢?
我在意的問題比如畫得好不好?字寫得好看不好看?文字有沒有意義等等,其實跟著一則一則漫畫裡姊姊的情緒反應,都丟開了。
一樣是畫得不好且文字歪扭,短文過於私人叨唸不具任何意義,這本漫畫,不好的地方還是不好,不會因為過一段時間時再看它而變好,但我就是喜歡漫畫中的姊姊,就是喜歡,她就是我,我們就這樣混過了青春,成為今天的自己。
過了這麼久還有機會重新出版自己第一本生澀的漫畫,只有感恩了。我一直是不規律的創作者、各種雜業工作者,這些年來沒有認真看待自己是一個作家的角色,卻被大田的培園邀稿了二十年。
從很年輕到今天,培園還是把我當成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創作者,希望我再度創作短篇形式的漫畫。可惜我是一個身分與時間永遠被外界糾纏的人,一開始總是為了賺錢必須接案子無暇創作,後來變成媽媽必須照顧家庭就更無心力面對自己的作品。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回不到當初《姊姊日記》裡那樣優遊自在的身分,年輕女性那種輕巧不具重量感對成熟的疑惑與追求,那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