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衛,順豐速運總裁。
馬雲最佩服的人,22歲在砵蘭街創業,由快遞員變身百億物流王國的企業家。
2013年,順豐擁有21萬員工,年收入快遞部分就破200億!
創業難,守業更難!為何順豐能夠成功?
成功貴在堅持信念!成功在於苦幹!成功因為冷靜!
審時度勢,堅守自己公司核心價值,低調沉穩發展,無聲無息地在市場佔一席位!
還會披露馬雲、柳傳志、馬化騰、雷軍、許家印等知名企業家的創業及營商故事,學習他們的成功秘訣!
作者簡介:
邢柏
長期從事互聯網時代個人與企業成功路徑研究的作家,曾任騰訊集團高層經理。
很早之前就開始關注順豐集團,曾長期進行大量採訪,收集有關順豐及王衛的資訊和資料。他一直堅信,不依賴互聯網投資風潮、腳踏實地幹實業的企業家才是最值得學習的創業標杆,與各領風騷三五年的互聯網明星相比,王衛式的創業者能走的更遠。
章節試閱
從「挾帶人」做到「買屋仔」
或許王衛偶爾還會想起自己當年背著包出去送貨的情景,而此刻他已經在香港九龍塘自己建造的、價值三億多元的別墅裡酣睡了。雖然他已是中國快遞業巨頭—「順豐速運」的掌門人,但他仍然喜歡穿著簡單的 T恤,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他銳利的目光明擺著告訴我們,他是一個有故事的男人。
1971年,王衛出生於上海,父親是一名俄語翻譯,母親是江西一所大學的老師,良好的家庭環境培養了他聰慧的頭腦。七歲時王衛隨家人一起遷到香港居住,一直讀完高中。高中畢業後,王衛沒有繼續上學,而是在叔叔手下做小工,期間他嘗試做過多種生意,雖然都無疾而終,但他卻在香港商業環境的濡染下,練就了商人的敏銳眼光。
20世紀 90年代初期,鄧小平南巡之後,香港八萬多家製造工廠轉移到內地,珠三角憑藉地理優勢吸納了五萬多家,因此香港與珠三角之間貨物和信件的業務往來量暴增。 1993年,王衛二十二歲,雖然年輕,但是打工的經歷早已使他具備了一位優秀商人的潛質。他意識到,這次必須要抓住商機。他從父親那裡借來十萬元,在廣東順德註冊了「順豐速運」,公司成立之初,算上王衛只有六個人。從此王衛和員工們開始了以背包和拉杆箱運貨的奔波生活,那時為了搶佔市場,別的公司七十元錢送一件貨,順豐卻只收四十元。這種「割價搶灘」的策略讓這個只有六個人的小公司迅速吸引了大批客戶,甚至讓原本冷清的街道也變得熱鬧起來。
後來順豐員工漸漸發展到十幾個人,王衛和這些「戰友們」同吃同住,他把心血都用在了順豐業務量的擴大上。一位順豐早期員工說:「那時候順豐只有十幾個人,大家圍在王衛身邊,同吃同住,每天唯一的任務就是跑市場。我們這些業務員都像瘋了一樣,每天早出晚歸,騎著摩托車在大街小巷穿梭。」王衛的一個鄰居也對他印象深刻,說王衛凌晨就開始工作,晚上才走。鄰居說:「那時候這條街沒什麼人,他來了之後,一直有貨車拉貨,慢慢地這裡開始有別的公司,還有其他店。他帶旺了整條街。」
到 1996年年初,順豐已經基本壟斷了深港貨運,兩地陸路上 70%的貨都是順豐運送的。就是憑著這樣的搏殺精神和「薄利多銷」的策略,王衛帶領的順豐如同久旱的土地瘋狂地吸收著雨露,從香港到華南、華東、華北地區,再到幾乎整個中國,順豐成為了中國快遞行業首屈一指的企業,而順豐的掌舵人王衛也憑著一路的搏殺成為了中國名副其實的快遞之王。
野蠻成長的「老鼠」
踏入 2000年之後,順豐由於在快遞行業內取得巨大成功,開始越來越多人關注,無法再繼續低調下去。不過人們對於王衛和他的順豐依然只有一些支離破碎的瞭解,而一些同行對於順豐的快速發展感到威脅,出於嫉妒,他們送給了順豐一個帶有貶義的稱號—「老鼠會」。
剛剛成立的順豐,的確可以用「老鼠會」來形容:由於業務繁忙,人手不夠,王衛不僅要親自出去送快遞,更是要忙到深夜,為第二天清早的工作做好準備。在當時順德稍顯冷清的街道邊,會有一間昏黃燈光閃爍的小屋子,王衛帶著幾個人默默地在整理快遞包裹,折騰到很晚。
順豐被叫作「老鼠會」還有個原因,就是同行都覺得他們太過雜亂無章,沒有秩序。早期的順豐,不僅沒有統一的快遞標誌,連基本的快遞員服裝都沒有統一樣式,完全就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什麼樣的都有;至於交通工具更是雜亂如麻,有開著貨車的,也有騎著摩托車的,有的甚至要走一段水路才能送達。正是因為這些不整齊,同行們由嫉妒生出鄙夷,覺得順豐完全不像個有嚴格規章制度的企業,就像是一窩無組織無紀律的「老鼠」,他們以攻擊順豐的弱點來安慰自己。
同樣,順豐即使在發展壯大以後,哪怕是已經成為快遞業的巨頭,依然是不顯山不露水,堅持不做廣告,不接受採訪。這在外界看來也是不能理解的,認為企業那麼大,多多少少做個廣告,或者王衛出來接受採訪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在人們的印象中,沒有哪個企業家成功以後不出來宣揚一下他的成功學的。成功不就是為了人所共知,光耀門楣的嗎?無人相識那豈不是如錦衣夜行,實在是太沒趣味了。這種觀念也使外界認為順豐和王衛很土,完全不懂得經營企業形象和品牌,簡直就是一窩得勢發展的「土老鼠」。不過,這卻是中原地區富豪的財富價值觀,嶺南地區富豪對於財富普遍比較保守。
送給順豐「老鼠會」綽號的始作俑者乃是一家快遞公司的總裁,依中國人同行相輕的思路,想必這個綽號指的是深層意思,也即暗損順豐早期的發展模式有點類似傳銷。順豐早期的發展模式是傳銷嗎?乍看起來與傳銷是有一些共同點:王衛在每個地區尋找合作的加盟商,加盟商需要按時付給王衛一定的費用,每月還需要向王衛開具當月的發票,他還鼓勵加盟商多多介紹自己的親友,這好像是在獵取人頭,這些做法的確和「金字塔銷售計劃」有一些操作上的近似之處。
不過稍微思考之下,就會明白這位總裁明顯有中傷順豐的意思,說順豐是「老鼠會」的說法完全站不住腳。傳銷性質的「老鼠會」是以獵取人頭為收入的主要來源,產品只是一個宣傳的空殼,而順豐雖然也鼓勵加盟商邀請親朋好友加入,但不是靠人頭獲利,而是依靠快遞業務。分辨順豐是否為傳銷的最好辦法就是:傳銷性質的「老鼠會」是只進不出,不會為社會創造任何有價值的財富,而順豐卻為千家萬戶帶來了便捷。如此簡單明瞭,這髒水潑得水準不高。
不過對於外界的種種紛擾,王衛依然保持一貫的緘默,即使是順豐被人稱作略帶歧視的「老鼠會」,他也沒有反駁。始終只是埋頭做好自己的事情,努力提高順豐的服務品質。如今順豐已經成了民營快遞企業的龍頭老大,這足以讓那些曾經嘲笑順豐的人閉嘴。再多的廣告,也抵不過顧客親身的服務體驗。
從「挾帶人」做到「買屋仔」
或許王衛偶爾還會想起自己當年背著包出去送貨的情景,而此刻他已經在香港九龍塘自己建造的、價值三億多元的別墅裡酣睡了。雖然他已是中國快遞業巨頭—「順豐速運」的掌門人,但他仍然喜歡穿著簡單的 T恤,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大街小巷,他銳利的目光明擺著告訴我們,他是一個有故事的男人。
1971年,王衛出生於上海,父親是一名俄語翻譯,母親是江西一所大學的老師,良好的家庭環境培養了他聰慧的頭腦。七歲時王衛隨家人一起遷到香港居住,一直讀完高中。高中畢業後,王衛沒有繼續上學,而是在叔叔手下做小工...
作者序
序
王衛──馬雲最佩服的人
當一個普通的男子收派員背著沉甸甸的快件包往返於深港之間的時候,另一個男子,遠在千里之外的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正給學生們上英語課。誰也不會想到,十幾年後,他們一個成為了快遞行業巨頭「順豐速運」的掌門人──王衛,一個成為了電商龍頭「阿里巴巴」的掌控者──馬雲。王衛的深居簡出和馬雲的高調佈道大不相同,然而物流與電商的水乳交融註定了他們之間不可避免的交鋒。
早在2003年的時候,馬雲曾兩次在香港約見王衛,希望順豐能聯手阿里巴巴。但是,當時的王衛忙於和申通、圓通等公司搶奪市場,一心只想在快遞民營企業中殺出重圍,根本無暇理會馬雲。所以,王衛拒絕了馬雲的邀約。
2008年,順豐的發展勢如破竹,市場份額位居全國第二。為了進一步拓展業務範圍,王衛不得不重視越來越壯大的阿里巴巴。於是,他奔赴馬雲的基地杭州,希望能叩響雙方合作的大門。有趣的是,這次,王衛遭到了馬雲的拒絕。當然,馬雲絕對不是出於對王衛的報復,一方面阿里巴巴的強大讓馬雲擁有足夠拒絕王衛的底氣;另一方面,王衛的「順德派」模式並不符合馬雲的要求。
從拒絕到被拒絕,王衛和馬雲最後走向了競爭擂台。2011年,王衛開始將業務延伸到電子商務領域,採購、倉儲和配送一網打盡,而馬雲則聯合各大物流公司豪擲千金搭建中國智慧骨幹網(物流地網),成立菜鳥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企圖統領物流大軍。
兩人的步調似乎驚人地一致。
2013年,馬雲將阿里巴巴5%的股份出讓給擁有國資背景的國開金融、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信資本和博裕資本等。之後,一向「埋頭做事」、「不願上市」的王衛宣佈將順豐速運集團不超過25%的股份出讓給同是國企平台的蘇州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中信資本。這似乎與順豐一貫的保守謹慎作風大相徑庭,更是與王衛堅持獨立運營的理念背道而馳。但王衛有自己的態度:「不會為了上市而上市,不會為了圈錢而上市。」在他看來,此次的融資完全是出於戰略性目的,只是為了更好地拓展業務和優化管理模式,並不是為了圈錢。這樣一來,在與馬雲的對抗中,王衛無疑擁有了新的籌碼。
商場上的針鋒相對並不妨礙兩人的惺惺相惜。馬雲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他最佩服的人是能管理二十一萬名員工的順豐老闆──王衛。事實上,「快遞」遠遠不是收件派件那麼簡單,快遞行業的管理難度是業界公認的。原宅急送總裁陳平說過:「管理快遞這個平台的難度和複雜性,三天三夜都講不完。」而快遞物流諮詢網首席顧問徐勇更是斷言:「即使拿出三十億,也無法在三年內砸出一個『順豐』來。」
這個令馬雲也佩服的快遞之王,掌控著國內最強、最快、最大的快遞公司。順豐以驚人的速度創造出高達二百億的年銷售額,並保持著同行中最低的服務投訴率與員工流動率,這樣的榮耀無疑是王衛管理手段的最佳代言。支撐物流的各種系統、技術以及機器隱於幕後,直面客戶的是不確定性極高的快遞員,因為快遞員一個微小的情緒變化都會改變客戶對整體服務的直觀感受,而管理二十一萬名學歷較低、社會地位較低的快遞員絕非易事。這就好比是指揮一個看不懂五線譜的龐大交響樂團,稍有差池,便會嘈雜聒噪、不堪入耳。
網上流傳著客戶對快遞員的普遍評價:「遇到一個好的快遞員,那是你賺的;遇到態度惡劣的,請習慣。」或許這有些言過其實,卻折射出整個快遞行業的混亂局面。隨著電子商務和物流的發展,快遞公司紛紛利用「加盟商」來擴張版圖,快遞員的數量持續不斷地增長。由於快遞行業的門檻相對較低,一旦對人員管理不力,必然會造成信用危機。公眾的視線中時常出現諸如此類的新聞報道:某快遞員製造假POS機從而盜取客戶銀行資訊,某快遞員利用公司物流運輸假幣……。客戶對快遞員的不滿與日俱增,媒體對快遞員的負面報道層出不窮。此外,快遞員責任感不強、服務意識淡薄、不受社會尊重等因素又加劇了這一惡性循環。
一般來說,一件快件成功抵達收貨人,至少要經過六個人轉手。這就加重了管理的難度。凡客誠品旗下的如風達快遞有限公司總經理李紅義花費了足足三年的時間才穩定了一千七百人的快遞團隊。而王衛將二十一萬人的順豐軍團管理得井然有序,除了標準化、規範化的制度之外,絕對離不開其強大的掌控能力與領袖風範,難怪連「教父」馬雲也不得不佩服了。
面對銷售額高達二百億,市場份額僅次於中國郵政的順豐,其掌門人王衛,只是淡淡地回了句:「因緣際會吧。」或許,每一個含辛茹苦的父親,目睹自己的孩子站在聚光燈下熠熠發光的時候,他所能做的便是隱藏於陰影中默默地叫好。但是,王衛顯然是一個更低調的父親,當他入選「2012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時,他甚至都沒有給媒體提供任何的採訪機會和影像資料。
順豐的低調和王衛如出一轍。當提起EMS,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劉翔邁開雙腿奮力奔跑的場景;提起聯邦快遞,中國羽毛球隊的集體出境會立刻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但是,提起順豐,大家的反應是腦海一片空白。
縱然如此,卻依然掩蓋不了順豐在物流界的強大氣場。互聯網的繁榮背後,中國民營快遞企業惴惴不安,一面是與日俱減的利潤空間,一面是電商大亨的強勢介入,一面是國際巨頭的蠢蠢欲動。馬雲曾公開表示:「十年以後最成功的物流公司一定不是今天排在前十名的。」這似乎預示著物流行業的重新洗牌。而專業人士更是聲稱,根據美國的經驗,未來只會有五家物流公司生存下來。但是,幾乎所有人都深信,順豐一定身在其中。
王衛,一個讓媒體趨之若鶩,卻始終不能窺其全貌的行業舵手,一個一舉一動都會引發同行關注又讓人心存敬意的強大對手,一個在同事眼裡始終如一地堅持和專注的領導者,一個讓奮鬥中的年輕人能汲取正能量的創業榜樣。他的過去、當下和未來都和外界隔著一層紙,他如同一個武林高手,在有招和無招之間將順豐打造成為一個不可撼動的物流王國,至今他仍在譜寫著物流業的傳奇。
序
王衛──馬雲最佩服的人
當一個普通的男子收派員背著沉甸甸的快件包往返於深港之間的時候,另一個男子,遠在千里之外的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正給學生們上英語課。誰也不會想到,十幾年後,他們一個成為了快遞行業巨頭「順豐速運」的掌門人──王衛,一個成為了電商龍頭「阿里巴巴」的掌控者──馬雲。王衛的深居簡出和馬雲的高調佈道大不相同,然而物流與電商的水乳交融註定了他們之間不可避免的交鋒。
早在2003年的時候,馬雲曾兩次在香港約見王衛,希望順豐能聯手阿里巴巴。但是,當時的王衛忙於和申通、圓通等公司搶奪市場,一...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