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各學校圖書館指定書籍!
96個器官全部圖解,讓人秒懂的醫學指南。
‧牛排、牛奶跟生雞蛋,哪個最難消化?可別吃完晚餐你睡覺、胃卻通宵工作。
‧想長壽就得多走動,但折騰的卻是腰。那,怎麼辦?
‧憋尿苦的是膀胱還是腎臟?突然快跑,體側會痛,不是腎裡尿太多,是怎麼回事?
‧練腰力為什麼大腿肌肉會痠?阿基里斯腱、十字韌帶受傷,為何會瞬間腳軟?
人的生命就是靠各個器官在運作,當你吃喝拉撒大享受時,
每個器官都會產生相對應的功能,有作用力就會有反作用力。
你認為的享受人生,身體哪些組織飽受折騰?
你鍛鍊、你保養,你對自己的身體下對功夫了嗎?
作者竹內修二是日本知名醫學博士,他將身體分成6個部位,
用圖解方式讓你瞭解每個器官如何互相運作,並整理出常見的錯誤認知,
因為,人體還沒有進化到完美,圖解說明之後你會更愛自己。
◎腹部──人一天分泌1.5公升膽汁胰液,肚子裡發生了什麼事?
‧晚餐太晚吃,你睡了,胃卻得徹夜未眠
想吃消夜,你該選全熟蛋還是半生蛋,才比較容易消化?
‧怎麼知道肝功能好壞?很簡單,看臉、看眼、看小便,也看酒量。
‧你不動,大腸就不動。你吃太油,胰臟會怎麼處置你?
‧管你痛左邊還是痛右邊,為何腹部手術都開中間?
◎胸部──你休息,他們一輩子不可休息
‧心臟有氧運動少不了冠狀動脈、肺靜脈,因為他們要24小時搬運氧氣和營養素。
‧動脈怕粥腫,一受阻就會心肌梗塞、腦梗塞;靜脈怕曲張,會出現靜脈瘤。
‧感冒喉嚨痛,醫生要你張嘴:啊……。其實他看不到喉,他看的是咽。
‧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哪個對身體好?快速衝刺,是練習胸式還是腹式呼吸?
◎頭、臉和頸部──有些使用說明你以前不知道
‧不用腦?其實腦幹(負責自律神經)、間腦每一秒都得用,
平時得好好保養脖子(因為腦幹就在這裡)。
‧聽覺當然很重要,但耳朵更重要的任務是讓你保持平衡。
扁桃腺根本不是腺,為什麼生病會腫起來?
‧好茶好酒「好入喉」?喉部有食物你就慘了。因為喉嚨裡的會厭軟骨若沒有
蓋住氣管,人就會嗆到、嚴重的話可能讓食物跑進肺裡。
◎你了解骨盆的構造嗎?和你的下半身與下半生幸福有關。
每個人都說要好好愛自己,可是常常在吃喝拉撒走跑跳的過程中傷害了身體,
所以,真想愛自己,請先從了解身體構造開始。
作者簡介:
竹內修二
前常葉大學健康推廣系系主任、教授。醫學博士。畢業於東邦大學。在東京慈惠會醫學大學負責人體解剖學的實習與講授,之後,擔任常葉大學教授。負責解剖學、解剖生理學、成長學、運動學的課程講授,積極培育醫師、牙科醫師、護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針灸師、接骨師、營養師、運動傷害防護師等專業人士。
著有《人體構造與機能的奧秘(圖解版)》、《愛上解剖學》、《用數字解讀人體的奧妙》、《人體內的「洞」》、《圖解人體》、《人體構造解謎》全5集(合同出版)等多部作品。
譯者簡介:
羅淑慧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日文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2008年起專職翻譯。譯有《購物氛圍的心理學》、《照護爸媽,我得離職嗎?》、《拆解你的每一天》、《成熟大人的吵架技術》、《關鍵時候的接話藝術》等(皆為大是文化出版)。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國立清華大學體育學系教授 林貴福
章節試閱
晚餐太晚吃,你睡著胃可徹夜未眠
1. 人家說胃會破洞,是真的破洞嗎?
這種症狀稱為胃穿孔。患有慢性胃炎者在空腹時,心窩附近會疼痛,有時會有腹脹感、消化不良。患者出現這些症狀,是因胃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慢性壓力或飲食過量等造成。
慢性胃炎一旦惡化,就會演變成胃潰瘍,導致胃黏膜或胃壁受損,進而產生破洞,這種症狀就稱為胃穿孔。若置之不理,胃中的內容物就會從破洞流進腹腔,併發腹膜炎,嚴重的話,甚至可能死亡。
2. 胃壁有幾層?
胃壁由三層組織構成。和食物直接接觸的內層,是從口腔黏膜持續延伸的黏膜。胃黏膜上面有許多縱向的皺褶,皺褶之間有被稱為胃小凹的窟窿,裡面有分泌胃液的胃。
中層是平滑肌層,由內斜走肌、中環走肌、外縱走肌三層肌肉組織構成。胃部出口(幽門)的環走肌相當發達,構成閥門作用的幽門括約肌(幽門瓣)。
最外層由漿膜構成,和腸子外層的漿膜相連,構成腹膜。構成腹腔內壁的腹膜(壁腹膜)也是相同的漿膜,而胃和腸子外層的漿膜稱為內臟腹膜。
3. 為什麼胃壁不會被消化?
在胃的肌肉反覆翻攪食物的同時,胃液會消化食物。雖然吃進肚裡的食物含有細菌等有害物質,不過胃液成分之一的胃酸(鹽酸),會進行殺菌和無毒化。
胃液含有胃蛋白酶原,能進行化學性消化,當它碰到胃酸之後,會轉變成胃蛋白酶,能分解蛋白質。胃蛋白酶或胃酸會破壞蛋白質構成的胃壁,胃酸過多則會引發胃炎。
為了保護胃壁,胃腺會分泌黏液在胃液裡,讓黏液遍布在黏膜上面,藉此形成保護胃壁的黏膜屏障。
肝功能,看臉看眼看小便、也看酒量
1. 膽汁不是由膽製造
很多人以為是膽汁是從膽囊來的,事實上是肝臟製造的。
膽囊是囊袋,不是分泌腺。肝臟分泌出的膽汁會運送到膽囊,而膽囊是負責貯藏、濃縮膽汁的器官。
肝臟被稱為身體的化學工廠或倉庫,具有各種不同的功能,其中也包括製造膽汁的分泌腺功能。膽汁會被運送到十二指腸當作消化液,雖然膽汁不含消化酵素,可是,其主成分膽汁酸能把脂肪乳化成小滴,使脂肪更容易分解、消化。
另外,膽汁成分中的膽色素,是紅血球破壞而產生的尿膽紅素,這就是糞便呈現黃色的原因。
2. 進出肝臟的4種管
肝臟是分泌膽汁的外分泌腺,而進出肝臟的4種管,包括運送膽汁的肝管(位在右葉和左葉)、固有肝動脈(負責輸入必要氧氣和營養等物質)、肝靜脈(輸出代謝後產生的二氧化碳及廢棄物質),還有門脈。
肝臟具有讓營養產生變化的代謝功能,還能將有害物質解毒或無毒化。經消化的營養或有害物質,會被胃壁及腸壁的微血管吸收。那些物質在微血管聚集後,會透過靜脈從胃部或腸子排出,再進一步聚集到門脈,最後將營養或有害物質運送到肝臟。
3. 酒量好的人是因為肝功能比較好?
肝臟能解毒、排泄從飲食攝取的有毒物質。酒類所含的乙醇也會經由門脈運送至肝臟,並透過肝細胞進行分解。
乙醇會在肝臟被轉換成乙醛,肝細胞裡面名為乙醛脫氫酶(ALDH)的乙醛分解酵素,會把乙醛分解成醋酸。分解完成的醋酸不會傷害身體,但乙醛具有毒性,會使人爛醉或宿醉。
ALDH作用較差的人,沒辦法分解有害的乙醛,所以只喝一點酒就會醉;相反的,ALDH作用較強的人,就可以分解乙醛。所以才會有「肝功能強的人,酒量比較好」這樣的說法。
你不動,大腸就不動
1. 盲腸炎是盲腸發炎嗎?
當人的右下腹疼痛,就是盲腸出問題嗎?會不會是盲腸炎?其實所謂的盲腸炎,並不是指盲腸發炎。
大腸連接小腸的開頭部分,本應呈現L形,實際上卻呈現倒T形,從連接口往下突出。無路可走稱為盲,而大腸前端因為往下突出,無路可走,所以才會稱為盲腸。盲腸的前端有個約小拇指大的蛔蟲狀突出,稱為闌尾。其內部呈現管狀,當出現闌尾炎(闌尾化膿性發炎)時,右下腹部就會疼痛,這就是一般所謂的盲腸炎。
2. 闌尾是多餘的?
據說在兔子、馬等草食性動物的體內,用來分解纖維素(草的纖維)的細菌,就棲息在闌尾,而且闌尾的尺寸又粗又長。對人類來說,闌尾並沒有太大的作用,即使如此,闌尾炎還是會發生。所以人們多半在接受其他的開腹手術時,會預防性的切除闌尾。
可是,闌尾的黏膜下組織有許多淋巴小結,近年有研究發現,淋巴組織是生產免疫球蛋白A的重要場所。免疫球蛋白A在黏膜免疫上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與維持腸內細菌的平衡息息相關,所以闌尾並非可有可無。
3. 大腸有什麼功能?
營養素是靠小腸的腸絨毛吸收,那麼,大腸的功能又是什麼呢?
食物在嘴裡被咬成碎末,再和唾液混合,會經過喉嚨、食道,抵達胃部。食物會在胃裡和胃液混合,抵達小腸後,進一步和膽汁、胰液和腸液混合,最後在小腸吸收完營養素之後,移動到大腸。
混合在食物裡的水分,平均一天約有唾液1.5公升、胃液2公升、膽汁以及胰液1.5公升、腸液3公升,共計約8公升,這些水分會把食物變成稠糊的糜(粥)狀。
大腸的長度大約是1.5公尺,糜(粥)狀的食物殘渣通過這裡時,大腸會吸收殘渣裡的水分,使食物殘渣變硬,形成糞便。
4. 腹瀉或便祕是怎麼引起的?
糞便會透過腸壁肌肉的蠕動運動(反覆收縮、放鬆)被推送到出口,當壓力等因素造成大腸過敏,導致蠕動運動過度激烈時,就會加快推進速度。若大腸無法充分吸收水分,糞便被推送到肛門,然後排出水狀糞便,就造成了腹瀉。
相反的,如果蠕動運動太過緩慢,推進食物殘渣的速度就變慢。如果這時水分被吸收太多,糞便乾硬,人們就會便祕。除了因運動不足導致蠕動變慢之外,如果經常強忍便意,糞便在直腸停留,也會使糞便變硬。如此一來,蠕動運動減弱,造成糞便停滯,食物殘渣被吸收更多的水分,進而引起惡性循環。所以,養成規律的排便習慣十分重要。
晚餐太晚吃,你睡著胃可徹夜未眠
1. 人家說胃會破洞,是真的破洞嗎?
這種症狀稱為胃穿孔。患有慢性胃炎者在空腹時,心窩附近會疼痛,有時會有腹脹感、消化不良。患者出現這些症狀,是因胃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慢性壓力或飲食過量等造成。
慢性胃炎一旦惡化,就會演變成胃潰瘍,導致胃黏膜或胃壁受損,進而產生破洞,這種症狀就稱為胃穿孔。若置之不理,胃中的內容物就會從破洞流進腹腔,併發腹膜炎,嚴重的話,甚至可能死亡。
2. 胃壁有幾層?
胃壁由三層組織構成。和食物直接接觸的內層,是從口腔黏膜持續延伸的黏膜。胃黏膜上面...
推薦序
保持全方位健康狀態,不能只訴求無疾病
國立清華大學體育學系教授/林貴福
身體的健康(Health),是確保生活品質與國家整體發展的基礎條件。
狹義的健康,單指生理層面沒有疾病與功能障礙等;廣義的健康,則包含多元的層面,如體適能、性生活、安全、壓力管理、健康檢查、排除心血管危險因子、藥物控制、癌症預防、精神狀態、均衡營養及健康教育等。簡言之,唯有遺傳基因、功能性、心智、健康潛能及身體活動等五個層面的良好適應,才能成就個人全方位的健康狀態(Wellness)。
保持身體全方位的健康狀態,絕對是現代人必要的條件,不能只訴求沒有疾病。
生命起源於能自我複製的有機分子,且不斷演化、突變及複製。而人們的身體,是由分子組成細胞,集結細胞形成組織,再由組織串連成系統,最後由系統間調節發展出身體功能,讓我們得以能靜能動。在細胞不斷凋亡、轉化及複製的過程中,身體雖歷經快速成長的發育期、生理功能成熟的茁壯期,以及功能逐漸退化的老化期,卻也始終以其極為精密的構造及恆定狀態的調節,度過每一天。
因此對於每天得以順利完成日常生活的身體,我們應該要有更深的認識,甚至透過大量的學習,了解人體各生理系統運作,以獲致璀璨人生,延長身體運作的健康年限。
竹內修二是日本知名的醫學博士,對人體解剖生理有深入的研究。《看得見的人體結構》一書,將身體分成六大部分,分別陳述腹部、骨盆腔、胸腔、頭頸部及四肢等的解剖構造;再以第六章說明人體十大生理系統的功能。作者將人體的專業知識,以極平白直述的問答方式,佐以清晰易懂的圖示,讓讀者看得見人體結構,並詮釋人體生理功能,釐清日常生活常見的疑慮問題,是一本相當生活化的好書,絕對不同於坊間艱澀難懂的人體解剖生理學專書。
此外,本書附有參考文獻,多數為竹內修二博士的教學教材,對有興趣進一步研讀人體細部結構的人來說,可以很方便取得相關資料,值得重視健康、健身、醫療及護理者所擁有。
保持全方位健康狀態,不能只訴求無疾病
國立清華大學體育學系教授/林貴福
身體的健康(Health),是確保生活品質與國家整體發展的基礎條件。
狹義的健康,單指生理層面沒有疾病與功能障礙等;廣義的健康,則包含多元的層面,如體適能、性生活、安全、壓力管理、健康檢查、排除心血管危險因子、藥物控制、癌症預防、精神狀態、均衡營養及健康教育等。簡言之,唯有遺傳基因、功能性、心智、健康潛能及身體活動等五個層面的良好適應,才能成就個人全方位的健康狀態(Wellness)。
保持身體全方位的健康狀態,絕對是現代人必要的...
作者序
前言
人體還沒進化到完美,圖解說明後你更愛自己
過去人們以存活的壽命長度,作為平均壽命,而現代人漸漸有了健康壽命的概念,意思是不需要仰賴醫療或照護,能夠靠自己的身心維持生命,並獨立生活。可是,大家對身體又了解多少?
石川啄木的短歌<一握之砂>有一段歌詞是,「再怎麼努力工作……也不會變得輕鬆,動也不動的緊盯雙手。」人的手掌有許多的線條,有人認為「因為辛苦勞累,才會有這麼多線」,其實並非如此。
就像摺紙,只要先折出線狀,就可以沿著溝痕,摺出漂亮的作品。當你稍微握拳,就可以清楚看到手掌上的線條;彎手指,就能看到內側關節部位的溝痕,這些線條都是為了能讓皮膚可以順利彎折。
此外,彎折的反方向就會呈現突出。如同穿剛洗好、沒有皺褶的衣服,你覺得有點緊繃。可是,當你活動膝蓋或手肘後,布料被撐開,伸直之後,被撐開的布料會變鬆,而彎曲處的布料會產生皺褶。所以之後活動關節時,你就不會覺得衣服很緊。
皮膚也有這種特性,當手指、手肘或膝蓋等彎折幅度較大的部位伸直時,皮膚摸起來柔軟;活動時,則可以看到皮膚伸展。皮膚會皺褶和變鬆,其實是人為了配合狀況的變化,進而演變成現在的樣貌。
也就是說,人體各個器官的形狀,都是為了配合相對應的功能。然而,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
腰是身體中樞,骨幹幫助人在站立時支撐身體,脊柱讓身體直立於地面。每一節椎骨承受不同重量,越往下的椎骨,會隨著力量加重而逐漸變大。一路來到腰部下方,有臀部骨幹、骶骨,接著是髖骨關節,最後是左右下肢。因此,腰部所承受的上半身力量會往左右兩側均分,骶骨下方朝向尾骨的部分會逐漸變小。
換句話說,在脊柱當中,腰部用來支撐身體。從生物進化的論點來看,長時間站立會腰痛,或是椎間盤突出等症狀,可說是用雙腳走路的人類未完全進化的負面結構。
只要越了解人類的身體構造和功能,就越能夠理解其結構。若能正確理解身體結構的負面影響,就可以注意日常運動和營養。我希望大家在讀完本書之後,能更了解並愛惜自己的身體。
前言
人體還沒進化到完美,圖解說明後你更愛自己
過去人們以存活的壽命長度,作為平均壽命,而現代人漸漸有了健康壽命的概念,意思是不需要仰賴醫療或照護,能夠靠自己的身心維持生命,並獨立生活。可是,大家對身體又了解多少?
石川啄木的短歌<一握之砂>有一段歌詞是,「再怎麼努力工作……也不會變得輕鬆,動也不動的緊盯雙手。」人的手掌有許多的線條,有人認為「因為辛苦勞累,才會有這麼多線」,其實並非如此。
就像摺紙,只要先折出線狀,就可以沿著溝痕,摺出漂亮的作品。當你稍微握拳,就可以清楚看到手掌上的線條...
目錄
推薦序 保持全方位健康狀態,不能只訴求無疾病
前言 人體還沒進化到完美,圖解說明後你更愛自己
第一章 腹部──人一天分泌1.5公升膽汁胰液,肚子裡發生了什麼事?
1 晚餐太晚吃,你睡覺胃可徹夜未眠
2 肝功能,看臉看眼看小便,也看酒量
3 吃太油,胰臟會怎麼處置你?
4 吸收:十二指腸與肝胰動員令
5 你不動,大腸就不動
6 腎臟一天製尿150公升,你沒看錯
7 脾臟不是消化器官,突然快跑卻會痛
8 止癢軟膏與腎上腺的關係
9 肚臍沒功能,但沒肚臍怪怪的
10 管你痛左邊痛右邊,腹部手術為何都開中間?
非新名詞解釋:疝脫
第二章 骨盆部──脊柱彎了,所以站直了,胸腔骨盆腔變大了
1 人類為了直立,骨盆與臀肌不再猿樣
2 久站也會導致痔瘡
3 憋很多尿時,想像膀胱壁六層剩一層的樣子
4 每個蛋蛋各有800條管子
5 孩子在子宮裡真的會頂到媽媽心窩
解惑時間:椎骨之大人的尾巴怎麼消失的?
第三章 胸部──你休息,他們一輩子不可休息
1 心臟有氧運動少不了冠狀動脈、肺靜脈
2 動脈怕粥腫,靜脈怕曲張
3 被誤解的淋巴,過濾病菌的關卡
4 吸一口氣要動員3億個肺泡
5 咽與喉是不同部位,喉嚨痛看的是咽頭
6 倒立吞食物,一樣送進胃裡
7 胸骨肋骨的功用,不只收納心肺
8 你是胸式呼吸還是腹式呼吸?
9 橫膈膜其實是骨骼肌
解惑時間:胎兒在子宮裡如何吸氧
第四章 頭、臉和頸部──有些使用說明你以前不知道
1 不用腦?腦幹、間腦每一秒都得用
2 眼球如相機?精密多了
3 耳朵不只能聽,更重要的是維持平衡
4 人為什麼有兩個鼻孔?
5 唾液腺每天產能1.5公升,扁桃腺根本不是腺
6 拔牙會導致牙齦骨頭消失
7 好茶好酒「好入喉」?喉部有食物你就慘了
8 頸椎骨、觀音骨與撿骨、手麻
解惑時間:頭那麼大,產道那麼小,怎麼過?
第五章 四肢──看了解剖圖,方知暖身多重要
1 上肢解剖圖示:了解罩門所在,靈活不受傷
2 韌帶肌腱關節足弓……下肢使用前務必詳閱說明
第六章 一張圖,秒懂人體十種系統
1 細胞→器官→系統
2 骨骼系統:橈骨尺骨恥骨髖骨,別等看醫生才搞清楚
3 練肌肉,先讀熟肌肉系統
4 循環系統:別忘了淋巴循環
5 呼吸系統:肺靜脈帶的是氧氣,記住
6 消化系統:十二指腸到肛門,記得住嗎?
7 泌尿系統:男人總有聯想,女人更該注意
8 生殖系統:呃……你一定很有興趣
9 內分泌系統:不然你以為內分泌科醫生看什麼
10 神經系統
11 感覺系統:眼球、耳朵與皮膚手繪解剖圖
參考文獻
推薦序 保持全方位健康狀態,不能只訴求無疾病
前言 人體還沒進化到完美,圖解說明後你更愛自己
第一章 腹部──人一天分泌1.5公升膽汁胰液,肚子裡發生了什麼事?
1 晚餐太晚吃,你睡覺胃可徹夜未眠
2 肝功能,看臉看眼看小便,也看酒量
3 吃太油,胰臟會怎麼處置你?
4 吸收:十二指腸與肝胰動員令
5 你不動,大腸就不動
6 腎臟一天製尿150公升,你沒看錯
7 脾臟不是消化器官,突然快跑卻會痛
8 止癢軟膏與腎上腺的關係
9 肚臍沒功能,但沒肚臍怪怪的
10 管你痛左邊痛右邊,腹部手術為何都開中間?
非新名...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