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科技(MegaTech)代表巨大的科技潮流,
將以雷霆萬鈞之勢,為社會帶來巨大衝擊。
《巨科技》集結二十位第一流的趨勢專家,
各就所長,構思出未來的科技社會發展方向。
這本巨作,謹獻給願意接受挑戰的未來人才。
科技巨流推動你我,奔向未來,
你將順流而下,迎接更開闊的局面,還是載沉載浮,終至滅頂?
我們已經處在第七波科技浪潮的時代,也就是人工智慧的時代。
若想知道未來將面臨什麼狀況,該從哪些地方尋覓蛛絲馬跡?
科學大幅進展之後(尤其是物理學與生物學),帶來了什麼可能性?
何時科技又將發展到極限?
投資人如何慧眼獨具、挑出新興科技?資金現在流向哪些領域?
社會的變遷真的會像各種媒體所言,來得又急、變化又大?
《經濟學人》雜誌推出的《巨科技》這本書,
集結了二十位第一流的專家,就各自專長的領域,
對未來三十年的科技走向與社會變遷,做出大膽的預言。
從未來科技的物理學基石、摩爾定律的極限、生物科技的應許……
這一些巨科技發展的基礎條件出發,
擴展到巨科技在各領域的發展趨向,包括工業新材料、農業新型態、
醫療新科技、潔淨能源、尖端軍力、人機一體等等,
最後則探討了人工智慧、機器人、大數據興起後,
所引發的倫理道德問題與社會衝擊。
每一篇專論都充滿洞察力和啟發性。
延伸閱讀: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
《Life 3.0─人工智慧時代,人類的蛻變與重生》
《人工智慧來了》
《智能革命》
《大數據資本主義》
《大數據》
《智慧科技:推動大智移雲的利器》
作者簡介:
富蘭克林Daniel Franklin/主編
《經濟學人》雜誌主編,並負責編輯《經濟學人》出版的年刊:《全球大趨勢》(The World in...)。富蘭克林同時也是《經濟學人權威預測:2050趨勢巨流》(Megachange: The World in 2050)的共同編輯。
譯者簡介:
何承恩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現職為英國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專任講師,兼自由口筆譯者。雖然主修為口譯,也常在大專院校的課堂出沒,但其實更愛待在家裡與電腦螢幕前的字詞打交道。翻譯作品包括書籍、文件、影視字幕、電玩等等。近來迷上了程式設計,除了研究所需,自身的渺小夢想其實是設計口筆譯者專屬的懶人工具。翻譯本書前言及第一篇。
李穎琦
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就讀中,更確切的現況是在翻譯工作與碩士論文之間拉扯折騰。認為語言是建構自我的重要元素,而世上每件事都是翻譯的美好轉介(其實也有不美好的啦但沒關係)。翻譯本書第二篇。
張嘉倫
成功大學中文系畢業,職場打滾數年後投身翻譯,一邊覺得自虐、一邊又甘心情願,相信文字及語言是有力量的。現就讀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為自由口筆譯員。翻譯本書第三篇。
章節試閱
第12章 軟硬體與人體融為一體
撰文/米拉尼(Leo Mirani)
正當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愈來愈緊密相連,
數位科技將更深入我們的生活,
也很可能會直接進入我們的身體。
才僅僅是二十年前的光景:就算是宅到不行的技客(geek),預設模式也是離線。要上網得要有網路可以連線,就像汲水時要先走到村莊裡的水井前面。早期為了要上網,必須使用數據機,一旁放的是高高直立的桌上型電腦,使用者必須等電話號碼撥完,聽著「逼逼」、「噗嚕噗嚕」的聲音,耐心等待連上線。如今在這個物質豐饒的世界,網路包圍著我們,無線網路與行動網路遍地皆能取得。從預設為離線的世界到預設為連線的世界,這之間的轉折卻並未有太多人評論;畢竟流水不再流動時,才會受到注意。
在往後的幾十年間,我們用來上網的裝置也會發生類似的狀況。這些裝置將會消失。坐著面對電腦或是低頭狂滑手機,以後也會像是要手動連線至網路一樣,讓人覺得好落伍,「電腦」一詞更將從日常詞彙中消失。如果生活周遭任何事物,都能執行電腦運算,電腦的角色為何?
之所以會造成這種變化,原因是虛擬實境(VR)技術、擴增實境(AR)技術、以及與雲端互動相關的技術,都取得了大幅進步——到時候可能不會稱作「雲端」,或許合稱為「世界」了?人類行為會出現改變,而且改變幅度遠比智慧型手機及網路帶來的改變還巨大。個人科技真的會與人融為一體。
虛擬實境空間
不妨從虛擬實境開始說起。虛擬實境最厲害之處(在人類豐富的通訊發展歷史中,虛擬實境最為突出的地方),即為「存在感」,這是一種發自內心、深深覺得自己「存在於此」的感覺。體驗過虛擬實境的人,回憶起當時處於那個空間的感覺,就像是他們實際拜訪過的地方,不像是從螢幕上看到的,即便那個空間本身解析度低,而且明顯看得出是由電腦生成的世界。現今,虛擬實境仍讓人嘖嘖稱奇,但到了2050年,則會是全世界最理所當然的事情。
存在感會帶來什麼效益?首先可以應用在休閒娛樂上。不用到2050年,西方世界的民眾就可以舒舒服服坐在自家沙發上,參加演唱會、觀看運動賽事。花費也不用很多——3D版的電影只比2D版的電影貴上一些,願意付大筆錢觀看比賽及參加其他活動的人,未來都付得起虛擬實境版的娛樂活動。要是有更多人加入,裝置的價格還會下降。
成本一旦下降,裝置的體積也會變小。第一代的虛擬實境裝置,是由該領域先驅「虛擬程式語言研究」(VPL Research)公司研發的,體積相當龐大,有許多拉拉雜雜的電線、資料手套、還有厚重的頭戴式裝置,看起來像是機械章魚吸附在穿戴者的頭頂。
如今,虛擬實境裝置可分為兩種形式。較為簡易的一種,能與智慧型手機搭配,例如三星的Gear VR或谷歌的Cardboard(直譯為紙板,實際上真的是一片紙板)。另一種是Oculus Rift或宏達電的Vive,有內嵌式顯示器,但必須仰賴外部處理器(通常是電腦或遊戲主機)。2050年到來時,即使是耗能最高的裝置,也一定不需要外部處理器,而且會比現在的裝置更輕更小。
虛擬實境的第二種初期應用方式是電玩遊戲。玩家一直都得使用更快的處理器、更好的螢幕、以及更可靠的連線,心甘情願掏出一堆錢,享用最前衛的科技。玩家面對虛擬實境,也會秉持一樣的態度,因此就成了新產品第一個市場,製造商有了樣本群體可以測試新構想。俄羅斯方塊推出後,這三十三年來,電腦遊戲變得栩栩如生(怪可怕的),操作超級繁雜,電腦圖像精細程度勘可比擬預算驚人的超級英雄動作電影。到了2050年時,又是另一個三十三年過去,電腦圖像的改善速率只會愈來愈快。
這些發展初期就獲得市場肯定的技術,未來也能運用於其他領域:醫師可以遠端檢查病人;免疫功能低下的孩童可以上學,不用害怕遭傳染;工廠督察使用遠端機器人,就可以檢查產品;軍方可以用來訓練士兵熟悉異地地形;商業談判時,可以清楚看見對方每個焦躁不安的小動作……林林總總,範圍廣泛。
不過一旦更深入探究,虛擬實境更讓人心動。紐約大學教授珀林(Ken Perlin)設計的程式Chalktalk,勾勒了未來圖像。Chalktalk是一個虛擬的平板,使用者可以在上面畫畫,不管是圖形、圖表、電腦編碼、還是數學方程式,能在實體黑板上畫的,都可以畫。唯一的不同是畫出來的圖形會變成立體物件,方程式則會運算,編碼可以執行。在一次測試中,珀林試畫了一只擺錘,並讓擺錘左右擺盪。擺盪的幅度可以測量,並繪製成圖表,而這圖表也是自動畫出來的。另一次測試中,他畫了一個圖表,圖表立刻轉成3D立體圖。還有一次,他畫了一只瓶子,並加以修飾,最後成為一個結構完整的3D物件。
短短一、二十年後,你只要起身到外面買杯咖啡,回來後,家裡的3D列印機就已經列印好你需要的物件。這些顛覆傳統的構想,其實利用電腦螢幕及既有技術,便已經得以實現。至於類似構想的進階版本,也不難想見,將可用在虛擬實境中,不管是教學、協作、企業營運,或是還沒有人想到的領域,都可以拿來應用。
擴增實境世界
如果虛擬實境因為存在感而顯得不同凡響,那也會因為存在感而處處受限。這時就輪到擴增實境登場了。虛擬實境必須設置在一個隔離的空間,以免你撞到牆壁或咖啡桌,擴增實境卻是針對室外環境而設計。擴增實境是用來搭配智慧型手機,虛擬實境則是用來搭配桌上型電腦。
無獨有偶,光看現有的技術,就可以預測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飛行員好幾年前就已開始用「抬頭顯示器」,資訊會投射至駕駛艙前方的玻璃,或投射至頭盔前方的面罩。現在愈來愈多車子的擋風玻璃,也會顯示資訊。這些是擴增實境最原始的形式,稍微進階一點的版本是Google Glass(谷歌眼鏡),戴上去像普通的眼鏡,一對鏡片的上面會顯示資訊。但顯示的資訊只局限在一小塊方框內,比起離眼睛一小段距離、要用手拿著的螢幕,也才好上一些些而已。
總部位在佛羅里達州的新創公司魔力躍境(Magic Leap),推出的技術更先進,能讓虛擬的3D立體影像呈現在你眼前,而且與周遭的真實物體沒有不協調的感覺。不過這也只是為了創造出一時的新奇感,魔力躍境公司創造的太陽系模型就是一例,它不是將實用資訊疊映在真實世界中。確實,這也是擴增實境比虛擬實境還棘手的一點:眼鏡不只得顯示出資訊,還得製圖;得瞭解實體世界,還得偵測出景深與距離,且要消化資料以辨別正在觀看的東西,最後在正確位置上放置物件。
到了2050年,這些工作就會成為常態。在更先進的社會中,擴增實境眼鏡將會取代智慧型手機,除了排斥新科技的人,大家都會戴上這種眼鏡。建議路線,不再是智慧型手機平面螢幕上那些藍藍的線,而會直接在你眼前的街道上指明方向。餐廳的菜單會顯得多餘;經過餐廳時,所有餐點都會呈現在你眼前,還有真實影像投射出來,冒出熱騰騰的蒸氣。和外國人聊天時,眼前可以同時看到翻譯文字。水電工也可能會失業;如果你要修理堵塞的水槽,眼前會馬上看見詳細的修繕說明,直接疊映在出問題的水管上。公車不需要顯示任何資訊;眼鏡會告訴你公車號碼、目的地、路線、以及到站時間,而且是以你選擇的語言顯示。你再也不會忘記誰誰誰的名字;和認識的人交談時,對方所有資訊都會在他們的臉旁閃現。商店不再需要招牌;市府機關可以拆除有礙市容的標示與看板。
二十一世紀初期的視覺混亂現象將不復見,周圍只有原生的環境,我們看到的都是我們必須知道的,別無其他。我們也將能決定自己想要看到何種程度的現實。幾乎都是?或是愈少愈好?如果我們想要的話,也可以漫步在十四世紀的街景中,但仍然可以享用二十一世紀的先進科技。世界上不會有兩支同樣的智慧型手機,因為每位使用者開機後,會設置不同的應用程式、捷徑、聯絡人;一開啟手機,世界就會展現不同的面貌。
這聽起來或許遙不可及,但你可以想想,現在許多報章雜誌不再推出紙本,倫敦的公車不再接受現金付費,街上的計程車沒有招牌、只能透過應用程式叫車(由此可合理推斷,沒有智慧型手機的人,也招不到計程車),而這一切,距第一支iPhone問世也才不到十年。
不再是天方夜譚
至少二十五年前,就有人預測虛擬實境技術會出現了。最近再掀起一波對虛擬實境的矚目,最主要是因為2014年,臉書以二十億美元買下虛擬實境新創公司Oculus,又讓世人想起1990年代初期的那種樂觀心態。但是,現在的時代不一樣了,原因可歸納出幾項。
第一,目前使用電腦的人比以前多了好幾倍,願意吐出大筆鈔票買最新玩意的人,也比以前多了好幾倍。
第二,依大多數標準來看,須付費的金額只有一點點。1990年虛擬實境頭戴式裝置的原型機,要價將近一萬美元,2016年,Oculus Rift要價則為五百九十九美元。不到十年,價格應該還會下降一個數量級。到了2050年,這種裝置會變得相當平價,幾乎人人皆有之,不會只是富人的玩具。
第三,虛擬實境不再只是矽谷技客的專屬物品,每間大型娛樂產業公司都會用來設計內容。愈來愈多電影節,區分出虛擬實境的獎項類別;遊戲製造商不斷推出虛擬實境系列的作品。在1990年代早期,如果提到是否需要使用新技術,電影公司的大家長應該會說「有需要嗎?」——當時在美國電影學院負責技術工作室的迪馬提諾(Nick Demartino)如此回想當時的情況。現在的情況卻是,他說,大家深怕自己跟不上。
第四個應該樂觀的理由是:虛擬實境需要的技術算是很實在了,不會像天方夜譚。網路幾乎隨處都可連線,處理器價格低又數量多,高解析度的顯示器也已上市好幾年了。
但要讓虛擬實境發揮所有效能,技術還需更上層樓,不僅需要循序漸進,也需要大幅躍進。
電腦會在我們身體之中
放眼未來,科技必須取得大幅進展,2050年時,虛擬實境才能完美銜接擴增實境。
我們可能會嘗試製造鑲嵌了感測器的手環,或是埋藏電路的衣服。隨著時光流轉,科技會愈來愈接近我們的身體,最後則會在身體內找到藏身之處。一開始進入身體的,是隱形眼鏡。隱形眼鏡使用的擴增實境技術目前已經出現,只是很初階;三星2016年就申請了智慧隱形眼鏡的專利。
從隱形眼鏡到替換眼睛的水晶體,其實也才一小段路。未來可能只需要動個簡單的小手術,就可以把眼睛的水晶體替換成更優質的人工水晶體,或許在出生時就可以直接動手術了。而既然我們野心愈來愈大,為什麼不直接把整顆眼球,替換成所有能發揮擴增實境效用的工具呢?沒錯,一旦人類愈來愈能接受植入式裝置,科技就更順理成章的進入我們的體內,或許最後演變成連大腦裡都要植入科技產品。
這是我們接收資訊的新方式,但是我們要如何傳輸資訊呢?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執導的電影《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是改編自狄克(Philip K. Dick)的短篇小說,於2002年上映。電影裡建構的未來世界中,電腦是玻璃面板,須透過手指碰觸以及姿勢擺動,才能操縱。這種景象已經成真,在玻璃螢幕上動動手指,早已成為平常輸入資訊的方式,而且連嬰兒也可以學會。職稱為「先進互動顧問」的賀利格斯達(Dale Herigstad)也參與本片的未來感介面設計工作,但他覺得他當時設計得還不夠完美。如果有一大塊閒置的平面可以充當帆布來投影、畫圖,那還需要大螢幕做什麼?
2050年時,用玻璃螢幕當作顯示器,應該會看起來很老派;若你還老想著要怎麼把鍵盤淘汰掉,別人會以為你來自上古時代吧。谷歌目前正投入一項稱為Project Soli的專案,是以雷達感應手指的動作;概念是平時一些很自然的動作,例如轉動收音機的旋鈕、或按下按鈕,以後不需要實際的旋鈕或按鈕,你也可以轉動或按下。賀利格斯達認為,人類會創造一種類似手語的溝通語言,以全新的文法、語彙來和機器溝通,這種語言會讓人感覺很自然,就像在智慧型手機螢幕上往左滑一樣(智慧型手機螢幕十年前根本不存在)。
又或者,到了2050年,機器將得以直接探測我們的腦波。這並不像表面聽起來那麼遙不可及,目前至少有一家叫「意模提」(Emotiv)的公司成立,主要開發其所稱的「腦機介面」。未來再過一段時間,我們只要看一看、眨個眼,就能控制物體。這種應用方式所需的技術也正在開發,而且真的順利運作了,只是還很初階,稱不上成熟。
還有第三種,對於虛擬實境來說也很重要的技術,屬於顯示及輸入之外的範疇:觸覺回饋(或稱實體回饋)。觸摸智慧型手機的螢幕會令人感到滿足,因為按壓下去後,會感覺到一塊硬玻璃的抗力。對著空氣畫圖形可能也會成功,因為有視覺線索。但如果是需要身體知覺的動作呢,像是握手?二十年前,答案可能會是資料手套,但未來的答案更好。虛擬實境領域的先驅德拉潘亞(Nonny de la Pena)認為,我們聽不見的聲音,正是觸覺回饋的答案。
聲音是以聲波傳遞,參加過搖滾演唱會的人都可以證實,在現場確實可以感覺到貝斯聲在人群間震動。使用正確的頻率,在正確的角度調音高,聲音也可以提供觸碰某物的感受,與幾公尺以外的虛擬世界的朋友握手,也可以感覺得到。
上述所有系統都不需要獨力完美運作,也不可能會適合所有情境;但只要共同配合,再搭配目前還沒想像到的技術,就能構築新的世界。電腦再也不是我們到處帶著走的物品,電腦會無所不在,也會在我們身體之中。
第12章 軟硬體與人體融為一體
撰文/米拉尼(Leo Mirani)
正當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愈來愈緊密相連,
數位科技將更深入我們的生活,
也很可能會直接進入我們的身體。
才僅僅是二十年前的光景:就算是宅到不行的技客(geek),預設模式也是離線。要上網得要有網路可以連線,就像汲水時要先走到村莊裡的水井前面。早期為了要上網,必須使用數據機,一旁放的是高高直立的桌上型電腦,使用者必須等電話號碼撥完,聽著「逼逼」、「噗嚕噗嚕」的聲音,耐心等待連上線。如今在這個物質豐饒的世界,網路包圍著我們,無線網路與行動網路遍地皆能取得...
目錄
作者群
前言 狂飆的第七波科技浪潮
第一篇 巨科技的根基
第1章 預測未來的工具
第2章 未來科技的物理基礎
第3章 生物技術的可能發展
第4章 摩爾定律之外
第5章 科技世代——從第一波科技浪潮到第七波
第6章 創新成效大論辯
第二篇 各領域的巨科技
第7章 明日農業
第8章 醫學科技革新——以病人為中心
第9章 潔淨能源
第10章 製造業迎接全新材料
第11章 軍事科技——強者愈強與不對稱作戰
第12章 軟硬體與人體融為一體
第三篇 巨科技與社會變遷
第13章 人工智慧的道德隱憂
第14章 數據驅動的世界
第15章 試想一個女性賦權的世界
第16章 巨科技,大落差
第17章 智慧機器時代的工作機會
第18章 短篇故事:探病時間
第19章 短篇故事:恆河母親
第20章 從工業革命的教訓,省思未來
作者群
前言 狂飆的第七波科技浪潮
第一篇 巨科技的根基
第1章 預測未來的工具
第2章 未來科技的物理基礎
第3章 生物技術的可能發展
第4章 摩爾定律之外
第5章 科技世代——從第一波科技浪潮到第七波
第6章 創新成效大論辯
第二篇 各領域的巨科技
第7章 明日農業
第8章 醫學科技革新——以病人為中心
第9章 潔淨能源
第10章 製造業迎接全新材料
第11章 軍事科技——強者愈強與不對稱作戰
第12章 軟硬體與人體融為一體
第三篇 巨科技與社會變遷
第13章 人工智慧的道德隱憂
第14章 數據驅動...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