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中小學生指定讀物,西方家庭必備經典書
跟著美國最會說故事的校長爺爺,一起見證人類重要時刻吧!
50位教育人士、讀者一致推薦,國中小學生必讀「跨領域」、「知識性」讀物
★「第37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評選活動」獲選書籍
★香港誠品童書類排行榜TOP10
★美國外交部鼎力推薦,美國中小學生的最佳讀物
★入選「影響中國孩子一生的十大圖書」
★連續兩年入選中國教育部推薦「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
◎全球超過10,000,000人讀過的世界歷史,遍及美國、韓國、日本、中國
◎獲選美國中小學最佳讀物
◎1924年首印後,不斷再版,至今仍然是美國卡爾維特學校的明星課程
世界這麼大、歷史這麼長遠,要記住這些歷史人物的事蹟,是不是覺得很難呢?
原來歷史也可以學得這麼簡單有趣!
Q1:你知道,原始人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覓食還有躲避猛獸,不然就會變成野獸的食物?
Q2:你知道,埃及人相信,人死後會復活,所以製造木乃伊保存身體?
Q3:你知道,發明字母ABC的人,其實是腓尼基人?
Q4:你知道,中國小孩在進行基本讀寫前,必須先記住大約六百多個字?
擅長將知識化做篇篇動人故事的校長爺爺,
以孩子的視角,帶你搭時光機一起見證人類的重要時刻。
彷彿跟古人做朋友,嚴肅的歷史也瞬間變得親切可愛了!
本書特色
1. 歷史事件導讀:每篇章提供歷史事件導讀,整理該篇故事重點,讓閱讀更加條理分明。
2. 重點複習:整合各個時代的重要學習觀念!
3. 動動腦,想想看:檢查你是否真正了解這些歷史事件!
4. 結合趣味故事的快樂歷史課:用說故事的方式,吸引孩子對歷史的興趣,進而建構基礎歷史概念!
作者簡介:
維吉爾.希利爾(Virgil Mores Hillyer)
美國傑出教育家,畢生從事中小學教育,酷愛歷史和藝術,喜歡旅行。出生於麻州韋茅斯鎮。哈佛大學教育系畢業後,在紐約的白朗寧學校教了兩年書,隨後遷往巴爾地摩,擔任卡爾維特學校的第一任校長。希利爾創建的小學函授教育系統,即「卡爾維特學校體系」,惠及世界各地的政府雇員、領事、軍官和傳教士的子女。
當希利爾校長於1899年到美國卡爾維特學校(Calvert School)走馬上任時,他還是一個年僅24歲的年輕人。然而,他有天生的教學異能,了解孩子需要什麼,知道如何講孩子才能聽明白,以及孩子成長的規律。
希利爾校長認為,孩子們寫作、閱讀和數學的基礎必須紮實。在此基礎上,他認為學生應當接受歷史、藝術、地理和科學的系統教育,意在培育熟悉周遭世界得全方位學生。希利爾深感傳統教科書的枯燥無味,立志為孩子編寫一套讀起來興味盎然的歷史、地理和藝術讀物,這便是這套書的由來。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第37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評選活動」獲選書籍
★香港誠品童書類排行榜TOP10
★美國外交部鼎力推薦,美國中小學生的最佳讀物
★入選「影響中國孩子一生的十大圖書」
★連續兩年入選中國教育部推薦「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
★被評為「影響中國孩子一生的十大圖書」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短文】
「本書的作者抓住了義大利教育家瑪麗亞蒙特梭利的精神,以兒童為本位,把人類的故事、數千年中外的歷史,浩瀚如大海的材料,篩選成有趣、易讀的童書,相信定能激發小學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真是太好了!」──台灣國際蒙特梭利小學副校長 李裕光
「作者以總是能將引起閱讀興趣的口語轉換成文字,透過聯繫性歷史典故的向前推演,精確又自然的吸引了讀者眼光,特別是孩童們。這些跨越時空、語言、文化的故事,突破重重限制完成出版,我們慶幸全世界的孩童與一般讀者,得以透過閱讀這一系列書籍,自然的強化了歷史、地理、藝術素養。希利爾校長的著作真的值得推薦。」──全國教師工會理事長 劉欽旭老師
「人類歷史複雜而豐富,如同大自然一般,是讓孩子產生好奇與探索的重要媒材。這套書的大綱脈絡鋪陳了重要的歷史點,又能在各個歷史點上以故事的方式生動呈現。孩子會喜歡,家長也可以跟著重讀歷史而有「原來是這樣啊」的驚喜。」──之道學習創辦人 鄭婉琪
「要先給孩子史觀?還是史綱呢?或是只要講歷史故事就好了?這是我曾在體制外中學討論歷史課程的難題。如果當時看過《給多中小學生讀的世界史》,就會找到答案了。這本書是絕佳的讀本,最棒的歷史教育書,我推薦給所有的孩子,與關心歷史教育的父母與老師。」──《沒有圍牆的學校》作者 李崇建
【教育界人士強力推薦】
李裕光(台灣國際蒙特梭利小學副校長)
李家同(清華大學教授)
鄭婉琪(之道學習創辦人)
周鄭州(全人實驗高級中學)
林光義(慧燈中學創辦人)
李崇建(暢銷書《沒有圍牆的學校》暢銷書作者)
彭菊仙(親子教養書作家)
劉旭欽(全國教師會)
謝國清(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前理事長)
李秀貞(各級學校家長協會理事長)
張榮輝(中小學校長協會榮譽理事長)
唐光華(自主學習促進會理事長)
呂理政(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葉建良(台南圖書館館長)
花梅真(明德國小老師)
連瑞琦(河堤國小老師)
黃學仁(彭福國小老師)
顏如禎(日新國小老師)
何素琴(信義國小老師)
【讀者好評】
「讀這本書的感覺,真的很像是聽老爺爺說故事一樣,作者用聊天似的口吻,從人類尚未出現的時代開始說,說著說著偶爾還會拿現代人的眼光來個古今對照。如果真的能夠聽見他的聲音,我想那應該是渾厚、慈詳又幽默的聲音吧!說故事的人最厲害的地方,就是他們有本事帶領著聽故事的人把他們的想像力發揮到極致,讓想像力馳騁,穿古溯今。」 ──Iris Psyche
教育界人士熱情推薦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前理事長 謝國清
這是一本非常好看的歷史書,以我理工科的背景,自從離開學校後就鮮少有機會閱讀歷史類的書籍,沒想到翻了幾頁後,竟有一股想一口氣把它讀完的衝動。其實我從小就不喜歡「枯燥無聊」的歷史課,一堆與自己毫不相干的文字,為了考試不得不勉強背下來,一旦考完試就還給老師了,因此,即便有人說讀歷史可以有穿越時空讀故事的有趣感,但總引不起我的興趣。
但讀這本書確實讓我有穿越時空的故事感,它用淺顯且生活化的文字,像在對孩子說話的筆調描述歷史故事;譬如,他說如果一個人可以活到一百歲,則只要有二十個連續活到一百歲的人,兩千年前的事也不過就是第一個活到一百歲的那個人的故事,這就好比說當我們看到一座百年房屋時,如果阿公的年紀七十歲,那不就代表阿公的爸爸的朋友可能住過那間房子嗎?這樣的描述一下子把歷史給拉近了。
此外,通常歷史書會以縱向方式一段段獨立的談歷史,所以我們不容易清楚同一時代不同歷史事件間的關連,或同一時間不同地方的歷史發展,譬如當耶穌誕生時,中國正在發生哪些事?或孔子周遊列國時,歐洲人正在做什麼?而這本書試圖橫向的進行歷史的連結與探討,這使得讀這本書時視野變寬了;所以父母親其實可以買來跟孩子一起共讀。
台灣國際蒙特梭利小學副校長 李裕光
本書的作者抓住了義大利教育家瑪麗亞蒙特梭利的精神,以兒童為本位,把人類的故事、數千年中外的歷史,浩瀚如大海的材料,篩選成有趣、易讀的童書,相信定能激發小學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真是太好了!
之道學習創辦人 鄭婉琪
人類歷史複雜而豐富,如同大自然一般,是讓孩子產生好奇與探索的重要媒材。這套書的大綱脈絡鋪陳了重要的歷史點,又能在各個歷史點上以故事的方式生動呈現。孩子會喜歡,家長也可以跟著重讀歷史而有「原來是這樣啊」的驚喜。
全國教師工會理事長 劉欽旭
作者以總是能引起閱讀興趣的口語轉換成文字,透過聯繫性歷史典故的向前推演,精確又自然的吸引了讀者眼光,特別是孩童們。這些跨越時空、語言、文化的故事,突破重重限制完成出版,我們慶幸全世界的孩童與一般讀者,得以透過閱讀這一系列書籍,自然的強化了歷史、地理、藝術素養。希利爾校長的著作真的值得推薦。
暢銷書《沒有圍牆的學校》作者 李崇建
要先給孩子史觀?還是史綱呢?或是只要講歷史故事就好了?這是我曾在體制外中學討論歷史課程的難題。如果當時看過《給中小學生的世界史》,就會找到答案了。這本書是絕佳的讀本,最棒的歷史教育書,我推薦給所有的孩子,與關心歷史教育的父母與老師。
親子教養作家 彭菊仙 Chu-Chu 媽咪
在讀此書時,我深深感受到作者先讓自己回歸到一顆「孩子心」、一雙「孩子眼」,書裡的每一個章節都照顧到孩子的胃口、眼界與興趣焦點!為孩子寫書,若不以此出發,絕對無法得到孩子的共鳴,尤其是記述眾多遙遠國度陌生糾纏的歷史演進。作者娓娓道來的用字遣詞、舉例討論,完全符合孩子的心智發展,孩子絕對能輕鬆的把自己牽進複雜的歷史脈絡之中。如果願意親子共讀,我覺得還會有一個更棒的收穫─「從孩子出發」的這套書能讓父母成為孩子最棒的說書人!
慧燈中學創辦人 林光義老師
這本書很好,我會率先買幾本來送給孩子。
各級學校家長協會會長 李秀貞
一直以來,我們給孩子的歷史書籍的文字、圖片,都是官方模式較多,而且都用很生硬、嚴肅的文字來敘述。我們都有同樣的經驗不是嗎?也都知道這種表層的陳述,只能用強記死背的方式來學習。
希利爾校長是一位高明的兒童文學家,深知兒童心理,以說故事的方式,用孩子的語言深入淺出,巧妙鋪陳,適時留下一些空白,讓孩子探討時間、地點、人物和原因。這樣含有人性化、加入批判性思考空間的方式,能良性引導兒童的閱讀,並啟發他們的同理心。他的教育方式是無形的,是平順自然的,能自然堆砌孩子學習台階乃至層層階梯,並且其中有很多探索會讓人不由自主地接續,還有層次及方向。我覺得這種明顯的、不辛苦的學習真好。
很喜歡這套書,誠心推薦給愛孩子閱讀的家長,讓您的寶貝能在快樂中學習歷史。
自主學習促進會理事長 唐光華
許多台灣兒童對人類歷史十分好奇,本書是很好的入門書,不僅滿足孩子對世界史知識的渴求,還教導孩子閱讀世界史的良好方法與態度。
暢銷書《最美的教室》作者、梅林國小老師 黃振裕
這是寫給孩子一篇篇累積成歷史的故事書,像看故事一樣輕鬆,卻把世界歷史不知不覺留在腦海中;這本書像魔笛,循著歷史的笛聲孩子會不知不覺的進入歷史流裡,像我一樣,悠「游」其中。
河堤國小老師 連瑞琦
孩子主動學習的動機源自好奇心,如何點燃孩子學習世界歷史的好奇火苗,持續閱讀的熱情呢?本書作者採取的方法是在歷史的時間框架內,用孩子容易理解的語句敘寫,適合他們閱讀的內容,並輔以實照、名畫或繪圖。
這套寫給孩子的世界歷史,適合台灣孩子閱讀嗎?我從任教的高年級學生中,隨機邀請男女生各五位,利用下課閱讀一個章節。他們不受下課吵雜聲影響,專注閱讀且能摘要說出所得,有些人甚至主動的前後翻看。以下是師生對話摘要。
師:好看!(學生點頭)為什麼?
生:好像作者在對我說故事。
生:我想知道很久以前,發生了什麼事?
生:作者要我們猜發生了什麼事?我會猜猜看,想往下看發生的事。
生:作者問「你有什麼想法?」「你發現了嗎?」我會停下來想一想。
師:跟你曾經讀過的課外書、社會課本或已經知道的歷史,有什麼不同?
生:這本書寫得比較仔細,寫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會發生?
生:這本書舉許多例子,再配合看圖片,讓我知道事件的來龍去脈和重點。
生:讓我知道歷史人物做事,都有原因,事件和事件之間,也有關連。
生:對猶太人的印象是小氣,這本書讓我完整的認識猶太人。
從師生對話可知,本書提供學習世界歷史豐厚的養分,滿足小孩求知的渴望,
激發小孩思考的火花。佩服作者睿智的精挑內容題材,善用類比譬喻,結合孩子的生活經驗,使陌生的歷史因而真實;善用提問,開啟孩子的想像潛能,使生硬的知識因而鮮活。
得獎紀錄:★「第37次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評選活動」獲選書籍
★香港誠品童書類排行榜TOP10
★美國外交部鼎力推薦,美國中小學生的最佳讀物
★入選「影響中國孩子一生的十大圖書」
★連續兩年入選中國教育部推薦「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
★被評為「影響中國孩子一生的十大圖書」
名人推薦:【名人推薦短文】
「本書的作者抓住了義大利教育家瑪麗亞蒙特梭利的精神,以兒童為本位,把人類的故事、數千年中外的歷史,浩瀚如大海的材料,篩選成有趣、易讀的童書,相信定能激發小學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真是太好了!」──台灣國際...
章節試閱
【摘文1】石器時代:住在山洞裡的人
假如你是一個石器時代的小孩,每天早上起床後,你不需要洗澡、刷牙、洗臉。因為沒有碗盤,所以也不需要幫忙洗碗。每天都可以跟兄弟姊妹一起玩捉迷藏,也沒有功課需要做。
猜猜看,我怎麼知道這些發生在遠古的事情?
其實,我並不知道,我只是猜測而已。
但是,猜測也有很多種,如果我伸出兩隻拳頭,要你猜哪隻手握有硬幣,這是一種猜測。你要麼猜對要麼猜錯,一切全看運氣。
還有另一種猜測,比如下雪的時候,我看見雪地上有鞋印,我就會猜剛才一定有人經過,因為鞋子是不會自己走路的。這種猜測就不是碰運氣,而是靠常識。
因此,雖然我們沒有生活在過去的時空、沒有親身經歷過那時的一切,卻仍然可以猜測到許許多多發生在古代的事情。
地球上的許多地方,人們都曾向地下挖掘,在那裡發現了一些東西,猜猜看,是什麼東西呢?
我相信你一定猜不到。
其實,是發現了很多弓箭、矛和斧頭。
奇怪的是,這些東西都不是用鐵或鋼做的,而是用石頭做成的。我們可以斷定,只有人類才能製造和使用這些物品,鳥兒、魚兒或者其他動物,是不會用斧頭和矛的。我們還可以認定,這些人一定生活在鐵和鋼出現之前,更為久遠的時期,這些東西會掩埋在地底下那麼深的地方,一定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才被挖掘出來。後來,我們發現了這些人的骨頭,他們在幾百萬年前就死去了,那時候還沒有人開始寫歷史呢!最古老的人類骨頭是在東非發現的。我們了解到,遠古時期的人們也要勞動、玩耍、吃飯和打仗,就和我們現在所做的一樣(特別是打仗)。
在這段史前時期,人們使用的工具都是用石頭製成的,因此這段時期被稱為「石器時代」。
石器時代的人們生活十分艱難,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東西,他們幾乎都沒有。
有些野生動物也會建造房子。狐狸會挖洞,海狸能用樹枝和泥土做窩,但是原始人卻不會修造房屋,他們只能尋找一些天然的藏身之所。他們往往在岩石和山腰的洞穴中躲避嚴寒、暴風雨和野獸。所以,這個時期的男人、女人還有孩子,被稱為「穴居人」。
白天時,他們要去打獵,還要提防和躲避兇猛的野獸。通常,他們會先挖個陷阱,然後在上面蓋上灌木樹枝,等野獸掉進陷阱中便捉住牠們。有時候,他們也會用棍子、石塊打死野獸,或者用石箭和石斧殺死牠們。穴居人還在洞穴的牆壁上畫下或者刻下這些野獸的樣子,有些圖畫甚至保留到現在。
穴居人靠著吃漿果、堅果和種子為生,也會去偷鳥窩裡的鳥蛋。當時還沒有火可以煮熟食物,他們只好生吃鳥蛋。他們也喜歡喝溫熱的獸血,就和你喜歡喝牛奶一樣。
他們會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或者說一些非常簡單的字詞和他人交流。那時候根本沒有布,所以他們用獸皮做衣服。
這些原始人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覓食和躲避猛獸,不然就會成為野獸的食物。
他們沒有大象那樣,有可以保護自己的厚皮,也沒長著像熊一樣,可以保暖的體毛,還不能像鹿一樣,在逃命時跑得飛快,更沒有如同獅子一般的尖牙利爪和強壯的肌肉。由於生活條件惡劣,大部分的人都早早就死掉了,活到成年可以算是奇蹟。
但是,石器時代的人們有兩樣東西,比動物的利爪、強壯的肌肉和厚實的皮膚更有用,那就是比動物更具智慧的大腦和更靈巧的雙手。他們會用大腦思考,能想到很多的好辦法。
他們想到了如何利用工具,同時可以用自己的雙手製造工具。沒有尖牙,人們可以用矛;沒有可以保暖的厚厚毛皮,人們就用動物的皮毛代替。
假如你是一個石器時代的孩子,我猜你會喜歡這樣的生活:每天早上醒來後,你不用洗澡,甚至不用洗手洗臉,也不用刷牙、梳頭髮。
你用手抓東西來吃,因為沒有刀叉、勺子、杯子和碟子,只有一個碗。這個碗是媽媽用泥土捏出來的,並在烈日下曬乾後,用來裝水喝。沒有需要洗刷和收拾起來的盤子、沒有桌子,當然吃東西時,更不用講究餐桌禮儀。
沒有書、沒有紙,也沒有筆。
沒有星期六和星期天,也沒有一月、二月的分別。除了天氣有晴有陰、有暖有冷的不同之外,每天都一樣。
那時候也沒有學校。
除了玩泥巴、摘果子、和兄弟姊妹玩捉迷藏,每天都無事可做。
我想你會非常喜歡這種生活!
「太棒了!多好的生活,就像在野外露營!」你會這樣想嗎?
可是,我剛才告訴你的,只是故事的一部分而已。
另一部分是:洞穴裡面又濕又冷,還很黑暗,所謂的床就是光禿禿的地面或是草堆,也許還會有蝙蝠和大蜘蛛跟你共用那個山洞。
如果爸爸捕殺了幾頭野獸,你可能會有獸皮穿,但這一點點的獸皮遮不住你的全身。再加上沒有火,到了冬天你會覺得很冷,如果嚴寒到來,你可能會被凍死。
早餐時,你可能會吃一些乾果、草籽或是一塊生肉,午飯還是吃這些東西,晚餐照舊是這些。你絕不可能吃到麵包、乳酪或者鬆餅加果汁,你也吃不到加糖的燕麥片、蘋果派和冰淇淋。
每天都無事可做,但時時刻刻都要提防野獸,比如:熊、老虎……山洞沒有能鎖上的門,如果老虎發現了你,就算進到山洞裡也甩不掉牠。
說不定哪一天,爸爸或是哥哥早上出去打獵後,就再也沒有回來。你知道他們一定被兇猛的野獸撕成了碎片,而下一次可能就會輪到你,只是不知道會等多久而已。
你覺得,你還會喜歡生活在那個時代嗎?
校長爺爺小叮嚀
1 最古老的人類骨頭是在東非發現的。
2 石器時代的人們還沒有發現鐵與銅,因此他們的斧頭與矛,都是用石頭做的。
3 石器時代的人們還不會用火,因此獵到食物時,只好生吃這些食物。
【摘文2】古埃及(1):埃及人的謎題
年代:西元前3100年左右
神祕的木乃伊與金字塔、帶著金面具的法老王、看起來像是圖畫的文字⋯⋯這些東西,你曾經聽過嗎?
在埃及這個地方,曾經有一個偉大的王國──古埃及。他們擁有自己的文字系統,有非常先進的建築技術,還有神祕的木乃伊保存技術,讓我們一起跟著校長爺爺,看看古埃及到底發生過什麼事吧!
埃及是早期使用文字的地區之一。那時,他們的文字不是像現在使用的英文字母,而是看起來像圖畫一樣的符號,比如一頭獅子、一杆矛、一隻鳥、一條鞭子。這種圖畫似的文字,我們稱作「象形文字」。也許你以前在報紙的猜謎版面上看到過,有一些用圖畫寫成的故事,讓你看著圖來猜它的意思。是的,象形文字就和這個差不多。
下頁有個用象形文字寫成的埃及女王名字。只看這個好玩的字,你永遠猜不出她的名字。她的名字叫哈特謝普蘇特,你能讀出來嗎?其實它並沒有看起來那麼難讀。「哈特─謝普─蘇特」,你分開讀就容易多了。她是歷史上第一位女王。
通常,國王或王后的名字周邊會畫一圈線。你看,哈特謝普蘇特這個名字外面就有,這是為了讓這名字看起來更加醒目和重要,以區別於其他人的名字。這就和我們現在裱畫,讓它掛在牆上顯得更漂亮一樣。
那時還沒有紙,埃及人把字寫在一種植物的莖稈上,這種植物叫紙莎草,生長在水中。他們不斷按壓紙莎草厚厚的莖稈,直到它們變得像紙一樣又平又薄。紙這個詞就是從紙莎草這種植物的名字借用過來的。你發現了嗎?紙莎草(Papyrus)和紙(Paper)外形和發音都很像。
當然了,埃及人的書都是手寫的,但他們沒有鉛筆和鋼筆,也沒有墨水。他們把蘆葦從下面劈開做成筆,將水和煙灰和在一起當墨水用。他們的書也不是像我們這樣一頁一頁的,而是用長長的紙莎草片粘在一起做成的。他們把這種草片製成的書捲成一個卷軸的樣子,就像一卷壁紙那樣,鋪開就可以讀了。
有關他們國王的故事,或戰爭之類的重大事件,他們一般會寫在建築物的牆上和紀念碑上。這裡說的寫,其實就是刻在石頭上,這樣能比寫在紙莎草上保存得更長久。
那些會寫、會讀象形文字的古埃及人早已離開人世,很長一段時間裡,沒有人懂這種文字的意思,不過,後來又有人碰巧知道怎樣閱讀和理解象形文字。我們來看看他是如何知道的吧!
尼羅河在匯入地中海之前有許多支流,其中一條支流的入海口有一個叫做羅塞塔的海港。有一天,一些士兵在羅塞塔附近挖出了一塊石頭,看起來像塊墓碑,上面刻有三種不同的文字。最上面的文字是圖畫,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象形文字,但是沒人明白它的意思。
象形文字下面是希臘文,它寫的內容應該和象形文字一樣,而大多數人都懂希臘文,因此,大家要做的就是比較這兩種文字來理解象形文字的意思。就好像我們先了解暗號代表什麼意思,再去讀祕密信件一樣。你可能玩過雜誌後面的解謎遊戲,其實解開象形文字的意思也是個有趣的謎題,只是沒人公布答案罷了。
不過,這個謎題並不像聽起來那麼簡單,為了解開它,那個聰明人花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對猜謎的任何人來說,這段時間都超級長的,是吧?但是,自從找到解謎的鑰匙,人們就可以讀懂埃及的象形文字,就能知道多年以前究竟發生過什麼事了。
那塊石頭被稱為羅塞塔石碑,現在陳列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裡。它非常著名,全靠它,我們才能了解到更多久遠以前的歷史。
我們知道埃及是個適合生活的好地方,這主要是因為尼羅河的習慣─你可能會覺得這是個壞習慣─它每年都會氾濫一次。
進入雨季開始,雨就不停的下,最終將尼羅河填滿、河水溢出堤岸,水和泥流到陸地好遠的地方,但是並不會淹沒土地太深。
古埃及人知道河水什麼時候氾濫。他們發明了日曆來摸索它的規律。當大水退去後,整個河谷都會留下一層肥沃、潮濕的黑色泥土。這種黑土是天然的肥料,就像你家花園裡面用的那些混合肥料。這種肥沃的土壤很適合種植棗樹、小麥和其他好吃的東西。
我們都知道古代埃及的統治者叫做法老王,第一位埃及法老王是美尼斯。他來自埃及南部,並征服了北方。他統一國家後,宣稱自己是神。埃及人覺得應該服從他,因為他既是王,又是神。美尼斯生活在大約西元前三一○○年。
古埃及的人被劃分為不同的等級。這種身分是世襲的,父母屬於哪個等級,孩子也會屬於哪個等級,很少有人能改變身分、提高等級。
等級最高的是僧侶,他們可不是現在教堂裡面的教士或牧師,那時根本沒有教堂。這些僧侶負責制定宗教教義和行為規範,而且每個人都得遵從,就像現在人們都要遵守法律。
僧侶身兼多重身分,他們還是醫生、律師和工程師等等,是教育程度最高的等級,只有他們會閱讀和書寫象形文字。我想你大概猜得到,學會象形文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僧侶下面就是士兵,他們也是上層等級。在僧侶和士兵之下都是下等階級──農民、牧羊人、店主、商人、手工業者,最下等的是豬倌(養豬人)。
古埃及人並不像我們一樣信仰上帝。他們信奉的是多神教,有好幾千百個男神和女神。他們相信萬物皆有靈,認為每種事物都有特定的神明來掌管和主宰,比如農場有農神、家庭有家神等等。其中,有些神是善的,有些神是惡的,但是埃及人對祂們的祈禱和供奉都相同。
歐西里斯是眾神之首,祂的妻子叫伊西絲。歐西里斯是掌管農業和死亡的神,而祂們的兒子荷魯斯則有鷹隼的頭。
埃及有許多神的形象都是人身獸頭,他們認為這些動物都是神聖的。比如,狗和貓是神聖的;朱鷺,一種樣子像鸛的鳥,是神聖的;還有一種叫聖甲蟲的昆蟲,也是神聖的。如果有人殺死了神聖的動物,就會被處死,因為古埃及人認為,殺死神聖生物比殺死人的罪過更大。
校長爺爺小叮嚀
1 埃及是最早使用文字的地區之一,他們的文字就像圖畫一樣,也被稱為「象形文字」。
2 古埃及時期並沒有現在所使用的紙張,因此他們會把字寫在一種植物莖稈壓制的「紙莎草」上。
3 古埃及人相信萬物都有靈,他們不像基督教、天主教信奉單一神祗,而是多神信仰。
【摘文3】特洛伊戰爭:希臘眾神的爭執
年代:西元前1200年左右
前面說過,古希臘人信仰的眾神,就跟平凡人一樣有喜怒哀樂,也會有忌妒、爭執的情況。
在西元1200年左右發生了特洛伊戰爭,古希臘人認為,這是由於一場奧林匹斯山上眾神的一場競爭所引發的。
一起跟著校長爺爺,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吧!
國家的歷史通常以戰爭開始,以戰爭結束。發生在希臘歷史上的第一樁大事件就是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叫特洛伊戰爭,發生在人們進入鐵器時代後不久,西元前一二○○年左右。可是,我們不僅無法確定戰爭的時間,連是否真的發生過這場戰爭也不能肯定。因為幾乎所有關於這場戰爭的事情,都是從神話故事裡知道的。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次,奧林匹斯山上的眾神參加一場婚宴,一位沒有被邀請到的女神向桌子上扔了一個金蘋果,蘋果上面寫著幾個字:給天下最美的女神。
扔蘋果的是爭執女神,恰如其名,祂的確引發了一場爭執。和愛慕虛榮的人類一樣,每位女神都認為自己是最美麗的,應該得到這顆蘋果。最後,祂們找了一個叫帕里斯的牧童來當裁判,決定誰才是最美的女神。
每個女神都向帕里斯表示,如果他選中自己,就會送給他一件禮物。眾神之母希拉,答應讓他成為國王;智慧女神雅典娜,許諾讓他成為智者;而愛與美的女神阿芙蘿黛蒂,保證讓這世間最美的女人成為他的妻子。
其實,帕里斯真正的身分並不是牧童,他是特洛伊國王普里阿摩斯的兒子。特洛伊城就位在希臘對面的海岸上。帕里斯還是嬰兒的時候就被丟棄到山上了,幸好被牧羊人發現,並將他帶回家、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撫養成人。
帕里斯對成為智者不感興趣,也不想當國王,只想娶這世界上最美的女人為妻子,於是他把蘋果給了掌管愛與美的女神阿芙蘿黛蒂。
當時,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名叫海倫,她已經嫁給了墨涅拉俄斯,墨涅拉俄斯是斯巴達的國王。可是,愛與美的女神阿芙蘿黛蒂不管這些,祂叫帕里斯去希臘的斯巴達城找到海倫、帶著她私奔。於是,帕里斯就去斯巴達見國王墨涅拉俄斯,國王甚至以皇室之禮熱情的招待他。雖然,帕里斯受到這樣友好的款待,還獲得了國王的信任,可是在某一天晚上,他還是把海倫偷偷帶走,回到了特洛伊。
墨涅拉俄斯和希臘人對此當然無比憤怒,他們立即準備進軍特洛伊去奪回海倫。在古代,所有的城市都有城牆圍繞,以防禦外敵。那時沒有大炮、機槍,也沒有現代戰爭中那麼多樣的致命武器,想要進入並攻陷有城牆的城市是非常困難的。特洛伊城就是這樣,希臘人打了十年的仗想要攻破它,但是十年過去了,特洛伊仍然沒有失守。
最後,希臘人想出了特別的辦法。他們製造了一個巨大的木馬,把士兵藏在木馬的肚子裡,然後把木馬放在特洛伊城牆外面,接著駕船離開,佯裝停戰。接著,希臘人安排間諜告訴特洛伊人:木馬是神的禮物,他們應該把它搬進城。不過,特洛伊祭司拉奧孔叫大家不要動那隻木馬,他懷疑這是希臘人的奸計。但是特洛伊人都不聽他的話,因為他們想要那匹木馬。要知道,當人們很想做什麼事的時候,很少能聽進別人的勸告。
就在那時,幾條大蛇從海裡游了出來,襲擊了拉奧孔和他的兩個兒子,纏在他們身上,直到他們窒息而死。特洛伊人認為這是來自神靈的預兆,警告他們不應該相信拉奧孔。因此,他們決定不接受他的規勸,把木馬搬進城。可是木馬那麼大,從城門根本進不去,為了把它弄進城,他們不得不拆掉一部分城牆。
當晚趁著夜色,希臘士兵鑽出木馬,打開城門,一直等候在外的希臘人立即穿過城門和城牆上的洞,一舉征服了特洛伊,並把整個城市燒得片甲不留,海倫也被丈夫接回了希臘。因為這個木馬的詭計,我們現在還有句諺語:「小心希臘人送的禮物。」意思差不多就是,提防給你送禮的敵人。
特洛伊戰爭的故事被寫成兩首很長的敘事史詩。有人認為它們是迄今為止最美的詩歌。其中一首詩叫《伊利亞德》,是用特洛伊城的名字來命名的,因為特洛伊還有個名字叫做伊利亞,這首長詩寫的就是特洛伊戰爭。另一首詩叫《奧德賽》,寫的是特洛伊戰爭結束後,一個希臘英雄回家路上的歷險。這個英雄名叫奧德修斯,長詩的標題就來源於他的名字,不過他還有個名字叫「尤利西斯」。《伊利亞德》和《奧德賽》這兩部史詩,是希臘詩人荷馬所做,據說他生活在西元前七○○年左右。
據說,荷馬是一位吟遊詩人。所謂吟遊詩人,就是到處流浪,唱歌曲和史詩給人們聽的詩人。他可能收集了一些古老的傳說,並據此寫成了這兩部史詩。通常,吟遊詩人唱歌的時候都用里拉琴伴奏,作為回報,聽的人會給他一些吃的,或提供睡覺的地方。
人們喜歡聽荷馬的歌,他們把這些歌記在心裡,荷馬死後,就由母親把這些歌唱給孩子聽。詩歌用希臘文記載成書並流傳至今,如果你以後學希臘文,就有機會讀到它們。如果你沒學希臘文,也可以看看英文譯本。
我剛才說了,荷馬的詩歌很可能改編自古老的傳說。而關於荷馬本人,也有很多傳說,我們分不清哪些是真的。據說他是個盲人;還有七個城市都驕傲的宣稱荷馬出生在他們那裡,你算算吧,那就得有六、七個傳說了!
校長爺爺小叮嚀
1 古希臘人將士兵藏在木馬裡面、佯裝停戰,當特洛伊人將木馬搬進城裡後突襲,這就是有名的「木馬屠城記」。
2 描述特洛伊戰爭的兩首敘事史詩《伊利亞德》與《奧德賽》被認為是迄今最美的詩歌。
3 古希臘知名的吟遊詩人荷馬正是《伊利亞德》與《奧德賽》的作者。
【摘文1】石器時代:住在山洞裡的人
假如你是一個石器時代的小孩,每天早上起床後,你不需要洗澡、刷牙、洗臉。因為沒有碗盤,所以也不需要幫忙洗碗。每天都可以跟兄弟姊妹一起玩捉迷藏,也沒有功課需要做。
猜猜看,我怎麼知道這些發生在遠古的事情?
其實,我並不知道,我只是猜測而已。
但是,猜測也有很多種,如果我伸出兩隻拳頭,要你猜哪隻手握有硬幣,這是一種猜測。你要麼猜對要麼猜錯,一切全看運氣。
還有另一種猜測,比如下雪的時候,我看見雪地上有鞋印,我就會猜剛才一定有人經過,因為鞋子是不會自己走路的。這種猜...
作者序
【前言】鑑往知來,為之後的系統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孩子,這一頁不是寫給你們的,
而是寫給那些比你們年長的叔叔阿姨。
他們是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的大人,他們可能會翻一翻這本書,
會把這一頁叫做:前言
這套書,可以:
‧讓孩子了解一些「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就已經存在的事物」。
‧帶孩子「跳出以自我為中心的閉塞生活」,不要以為那個封閉的小世界,就是一切。
‧開闊孩子的眼界、拓寬視野,同時鑒往知來。
‧熟悉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偉人、知曉其存在的時代,為將來的系統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附有歷史時間樓梯,可以對應將來學到的歷史知識和歷史時間樓梯的時代。
這些,就是校長爺爺撰寫《給中小學生的世界歷史》的目的。
根據兒童的理解能力,架構出最適合的歷史教育
我所生活的那個時代,多數美國孩子都和我一樣在美國長大,受到的歷史教育也僅限於美國歷史。我就是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成長的,年復一年,直到八、九歲的時候。
對我而言,一四九二年是世界歷史的開端(哥倫布於一四九二年發現美洲大陸),發生在這一年之前的任何事件或人物,我都會放到大腦中,「神話故事」那一格裡。我只在主日學校聽過耶穌和祂的時代,但那對我來說是「純屬虛構」的故事,一點也不真實。因為我所讀過的任何歷史書裡,都不曾提及祂們,所以我認為祂們一定是人類的某種想像,並不存在於真實的時空當中。
只讓美國小孩學習美國歷史,就如同只讓美國德州的孩子學習德州歷史一樣狹隘。我們通常認為,這樣的歷史教育是種愛國主義行為,但其實只能培養出目光狹隘、自我中心的成人。這種自大建立在對其他民族和時代全然無知的基礎上,事實上,這是毫無根據、偏執的唯我主義。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人們終於理解,孩子應該對其他國家和民族有一定的了解。這一點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唯有如此,孩子才可能不帶偏見的看待世間萬物。
所有教科書的編寫,都應該以孩子的理解力為出發點
孩子從九歲開始,就有強烈的好奇心,渴望知道過去發生過什麼事情,並且樂於領會世界歷史的概念。因此,多年來,在美國卡爾維特學校中(編註:本書作者為此校校長),九歲的小學生已經開始學習世界歷史了。雖然有一些老學究和家長用懷疑甚至敵對的眼光看待這樣的教學法,但是我注意到,大家已經慢慢接受這種歷史教育法,且通俗少兒歷史教科書的需求也日益增長。然而,為了讓孩子便於理解歷史的脈絡,我發現現存的所有歷史課本都需要大幅刪節,且補充一些解釋和評論。
近年來,研究美國兒童智力的機構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成果:該年齡層,大多數孩子可以理解和不能理解的訊息有哪些,包括:日期、修辭、辭彙、概括和抽象概念。因此,所有教科書的編寫,都要注意到孩子的智力基準,否則內容很可能會超出孩子的理解力,導致孩子根本無法理解我們所灌輸的知識。
儘管我已從事多年兒童教學工作,也經常接觸孩子,比起一般成人,更了解孩子的內心和智力水準,但還是發現,每一堂課結束後,教案內容都必須修訂,甚至重寫。雖然,我使用了自己認為「最簡單的語言」來撰寫教案初稿,但是每一個字詞和表達,都必須一再的透過「實際上課現場」來檢驗,最後才能確定教案該寫什麼和怎麼寫。
措辭顛倒或者模稜兩可的表達,經常會讓孩子出現不同的解讀,讓他們對這些訊息感到困惑。舉個例子來說,「羅馬在台伯河上」這個陳述句,經常被孩子逐字逐句的理解為「羅馬城正好建在河上」。他們的想像力豐富,想像羅馬城的房子都建在河水中,下面用一堆木樁當作地基。九歲的孩子還很小,或許仍然相信聖誕老人存在於世界上。他們在觀念上、辭彙上、理解力上,都沒有多數成年人想像中來得成熟。因此,傳授孩子新的知識,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即使教導他們的成年人是父母或老師。
所以,本書挑選的主題和內容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以能夠被孩子理解和喜歡的角度挑選。不管文字表述多麼簡單易懂,從政治、社會、經濟和宗教方面的大多數內容,都會超出孩子的理解範圍。畢竟,這本歷史書只是一本基礎讀物,沒必要把內容寫得太複雜、全面。
以編年史的方式,讓孩子有系統的了解世界歷史
市面上有不少取材於歷史的精彩傳記和故事,也可以給孩子閱讀,但是傳記不會提供歷史大綱,讓孩子可以將內容填入將來的學習之中。
事實上,除非那些內容已經被填入歷史大綱裡,否則就只是鬆散的故事,只會在孩子的大腦中像浮萍一樣各自漂泊,沒有時間也沒有地點的概念來架構。
因此,本書以編年史的方式來處理這些歷史題材,一個世紀接著一個世紀、一個時代接著一個時代,講述那些發生在過去的故事,而不是按照國家來講。一個國家的故事會被打斷,插入另一個國家的故事,就好像在小說裡,不同的線索會同時展開。這樣的撰寫方式,是為了讓孩子了解時代的全貌,不會單獨看待某個歷史事件。
本書並非把希臘史從頭到尾講完後,再把時間倒回去,從頭講羅馬史,然後再用同樣的方法繼續講述其他國家的歷史。書中只是概略的講述每個主題,在歷史框架內介紹事件的全景,細節則留待孩子在之後的學習中慢慢填充,就像畫家在描繪細節之前,必須先勾勒出基本輪廓。這種方法對歷史知識的有序分類,是必要的,就像辦公室裡的檔案系統。
歷史時間樓梯,讓孩子理解歷史的時間脈絡
前言後面附有「歷史時間樓梯」。這個階梯狀的圖表能讓孩子對於世界歷史的時間、範圍和發展階段有比較具體的認識。樓梯的每一層代表一千年,每一個「台階」代表一百年,也就是一個世紀。如果你有一面空牆,不管是在遊戲間、閣樓還是穀倉,不妨把這個「歷史時間樓梯」放大畫在上面,從地板往上畫,直到你搆得著的高度。要是再點綴上一些人物和事件的素描,就更有特色、更精彩了。如果牆壁正對著孩子的床,那會更好。當他躺在床上的時候,就可以不去想壁紙上的卡通圖案,而去想像「歷史時間樓梯」上那些紛繁眾多的歷史事件。無論如何,孩子在學習每一個歷史事件的時候,都應該不斷的參考這架「歷史時間樓梯」,或是其他時間表,直到大腦裡有了對過去時代的輪廓。
一開始,孩子肯定不了解時間的意義,對於聽到的數字和日期沒有概念。他們會胡亂說些:西元前二五○○年、西元前二五○○○年、西元前二五○○○○○年,因為這些數字對他們來說毫無區別。只有不斷的參考「歷史時間樓梯」,或者時間表上的位置,孩子才會對日期有概念。所以,在沒有對應時間表的情況下,如果有孩子說:「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時間是在西元七七六○○○年。」或者說:「義大利位於雅典。」「亞伯拉罕是特洛伊戰爭的英雄。」你可能覺得很可笑,但千萬不要對此大驚小怪。
比如說,有人一下子介紹了一屋子的陌生人給你,你就會知道,要記住他們每個人的名字根本不可能,更不必說把名字和相貌對應起來了。所以,記憶人名和他們的面孔之前,先聽一下每個人的趣事是必要的過程。這種作法和講述世界歷史非常類似,諸多的人物、地點對孩子來說,也全都是陌生人,除了介紹名字之外,一定要多講一些與名字相關的事情。不過,每一次介紹的內容不能太多,否則他們會立即把人名和相貌忘得乾乾淨淨。經常重複新名字也很重要,這樣一來,孩子才能逐漸熟悉這些名字,不然這麼多陌生的人物和地點,會讓他們的腦子亂成一團漿糊。
時時刻刻檢視孩子吸收的狀況,才能真正轉化知識
本書的目的就是提供一個基礎的歷史大綱,以便將來孩子持續充實這些歷史知識,因此必須讓他們把「歷史時間樓梯」牢牢記住。孩子必須像背誦「九九乘法表」一樣,經常記憶,直到能夠詳細說出與每個日期相關聯的事件。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對古今世界歷史有一個大致的印象,並可以說出重要的歷史日期和事件。在講述過程中,不需要別人的提示和詢問,孩子也不會猶豫、不會犯錯。這個要求聽起來是不是有點高呢?如果按照本書的建議,把不同的事件按照因果關係聯繫起來,經常溫習這些事件和其中的歷史人物,這個要求就沒有聽起來那麼困難了。美國卡爾維特學校的上百名孩子,每年都按照這樣的要求施行,並且成功完成了任務。
不過,老師通常認為:「就算孩子把這些內容全都忘記了,腦海裡總會留下一些有價值的印象。」這其實是在為自己浮光掠影式的教學和孩子不求甚解的學習中,作出辯解。要記住,歷史年代和其他抽象的內容固然很難,但是透過努力學習、克服困難、學會牢牢記住它們,而不是在背誦之後就忘光光。只有這樣,歷史學習才能和其他學科一樣,成為「智力訓練」。
孩子很容易就能記住故事的情節,但是「時間、地點、人物和原因」才是更重要、更需要他們嚴謹學習的部分。孩子不應該說:「從前有個人⋯⋯」而應該說:「一二一五年,約翰國王在倫尼米德⋯⋯因為⋯⋯」因此,這本書不是輔助讀物,而是基礎的歷史教材。書中對於歷史事件的敘述與分量不多不少,把握得恰到好處,這些敘述為歷史框架注入了血肉,變得更加生動、形象。但是,這本書的理念是要做到內容盡量精簡而不是繁多,所以最終從一千多頁的篇幅縮減至不到一半,但是留下來的內容絕不是只有乾巴巴的骨架。
不管這本書以怎樣的面目呈現,最關鍵的,是孩子必須完成自己的任務,讓大腦動起來,學會這些知識。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應該在孩子閱讀之後,要求他們複述每個故事,並且反覆向他們提問其中的人名、時間和內容,從而保證他們能夠記下,並吸收了所聽到的內容。
很久以前,有個大學剛畢業的年輕小夥子,他來學校教他的第一堂歷史課。他富有熱情、又說又唱,還把地圖畫在黑板上、地板上、操場上;為了舉例說明某些歷史要點,他還畫圖、用課桌跳馬、甚至倒立。學生被這樣的講課方式徹底迷住了,都瞪著雙眼、豎起耳朵、張著嘴巴聽課。他們一點都沒有分心,帶著強烈的求知慾從老師滔滔不絕的話語中汲取知識。一個月過去了,和藹可親的校長建議這個年輕老師進行一次測驗,看看孩子學得怎麼樣了。他很有把握的給出了考題。
測驗只有三個問題:
一、說說你對哥倫布的了解。
二、說說你對詹姆士城(Jamestown,位於美國維吉尼亞半島的詹姆斯市縣,被認為是英國的第一個海外殖民地)的了解。
三、說說你對普利茅斯(Plymouth,位於英國英格蘭西南區域德豐郡,有豐富的航海歷史,也曾是英國皇家海軍的造船基地)的了解。
以下是其中一個孩子的回答,你可不要以為這個孩子沒有認真聽課,事實上,他對這位年輕老師的歷史課一直很感興趣,學得很認真。
他的回答是:
一、他是一個衛大(他把「偉大」寫錯了)的人。
二、他是一個衛大的人。
三、他也是一個衛大的人。
用孩子的語言述說歷史故事後,還是要時時刻刻的檢視孩子的學習狀況,才是知識真正的轉化啊!
【前言】鑑往知來,為之後的系統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孩子,這一頁不是寫給你們的,
而是寫給那些比你們年長的叔叔阿姨。
他們是二十歲、三十歲、四十歲的大人,他們可能會翻一翻這本書,
會把這一頁叫做:前言
這套書,可以:
‧讓孩子了解一些「來到這個世界之前,就已經存在的事物」。
‧帶孩子「跳出以自我為中心的閉塞生活」,不要以為那個封閉的小世界,就是一切。
‧開闊孩子的眼界、拓寬視野,同時鑒往知來。
‧熟悉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偉人、知曉其存在的時代,為將來的系統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附有歷史時間樓梯,可以對應...
目錄
【各界推薦】
【前言】鑑往知來,為之後的系統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歷史時間樓梯
Part1 遠古時代(300萬年前~西元前2001年)
1. 萬物的起源:太陽系的誕生到靈長類動物崛起
2. 石器時代:住在山洞裡的人
3. 青銅器時代與鐵器時代:發現火了!
4. 河流與古文明:在飛機上向下看世界
Part2 神的世代(西元前3000年~西元前1000年)
1. 真正的歷史從這裡開始:文字記錄下來的世界
2. 古埃及(1):埃及人的謎題
3. 古埃及(2):建造墳墓的人
4. 兩河流域文明(1):沒有錢的富裕之地
5. 兩河流域文明(2):尋覓家園的猶太人
6. 古希臘(1):奧林匹斯山上的眾神
7. 特洛伊戰爭:希臘眾神的爭執
Part3 智慧的世代(西元前1000年~西元前500年)
1. 兩河流域文明(迦南):猶太人的王
2. 腓尼基人:發明字母ABC的人
3. 古希臘(2):堅硬如鐵的斯巴達人
4. 古希臘(3):奧林匹克的桂冠
5. 古羅馬(1):羅馬城的罪惡開端
6. 兩河流域文明(亞述):長著螺旋捲髮的國王
7. 兩河流域文明(巴比倫):奇蹟與邪惡之城
8. 兩河流域文明(波斯):宴會上的突襲
9. 印度河流域文明:世界的另一邊
10. 黃河流域文明:中國人的世界
11. 古希臘(4):雅典的窮人和富人
12. 古羅馬(2):趕走國王的羅馬人
Part4 戰爭時代(西元前500年~西元前100年)
1. 馬拉松戰役:當希臘對上波斯
2. 溫泉關戰役(1):波斯的戰爭狂
3. 溫泉關戰役(2):以一擋千
4. 古希臘(5):黃金時代
5. 伯羅奔尼撒戰爭:當希臘人遇上希臘人
6. 馬其頓帝國:智者和愚人
7. 亞歷山大大帝:一位少年國王
8. 第一次布匿戰爭:找碴打仗
9. 第二次布匿戰爭:「靴子」的反擊和踐踏
【各界推薦】
【前言】鑑往知來,為之後的系統學習打下扎實基礎
歷史時間樓梯
Part1 遠古時代(300萬年前~西元前2001年)
1. 萬物的起源:太陽系的誕生到靈長類動物崛起
2. 石器時代:住在山洞裡的人
3. 青銅器時代與鐵器時代:發現火了!
4. 河流與古文明:在飛機上向下看世界
Part2 神的世代(西元前3000年~西元前1000年)
1. 真正的歷史從這裡開始:文字記錄下來的世界
2. 古埃及(1):埃及人的謎題
3. 古埃及(2):建造墳墓的人
4. 兩河流域文明(1):沒有錢的富裕之地
5. 兩河流域文明(2):尋覓家園的猶太人...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