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散居在世界每一個角落的人,無論你是年老還是年輕,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裕,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 ──引自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宣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5年將4月23日訂為世界閱讀日,並發表以上的宣言,實際上, 4月23日同時也是西班牙文豪塞萬提斯和英國莎士比亞的忌日,以及其他多位文學家的生日或紀念日,做為全球性圖書日可是名正言順。
雖然世界閱讀日已普遍於全球,但是許多人仍然要問,閱讀是什麼?
閱讀是一種獲取知識的途徑;閱讀是一場想像力遨遊的思考冒險。閱讀,是一種習慣。
忙時讀屏 閒時讀書
閱讀讓我們打開智慧之門
本書說理深入淺出,行文明白曉暢,讓各類閱讀愛好者清楚閱讀的目的和方法。
在「碎片化?閱讀盛行的今天,科技取代了書籍,人們似乎更熱中於讀手機、讀簡訊、讀臉書、讀LINE等「膚淺化?的閱讀方式。
作者對此現象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更從許多真實的事例、名人的閱讀案例來強調深度閱讀的重要性,並提出「忙時讀屏、閒時讀書?的理念,建議讀者在繁忙生活中,除了利用科技或網路進行閱讀,更要找出時間深度閱讀書籍,運用傳統和現代的結合,達到全民閱讀的快樂。
書中七大重點:無始無終的閱讀史、閱讀史上的好風景、究竟為什麼要讀書、閱讀一定有方法、不只一種讀書方法、獨讀書不如眾讀書、如何找到好書。
告訴讀者閱讀力如何培養,用對方法讀到一本好書,更可以豐富生活和內心。
本書特色:
★作者多年研究閱讀學和普及閱讀學知識的結晶。
★七大閱讀重點,讓讀者了解閱讀的歷史與訣竅。
★「忙時讀屏、閒時讀書?的理念,從生活中培養閱讀力和思維能力
★提升閱讀技巧,找到人生的實用好書。
★古今中外經典書籍推薦書單。
作者簡介:
聶震寧
江蘇南京人。
198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
歷任灕江出版社編輯部主任、副總編輯、總編輯、社長,廣西新聞出版局副局長,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
現任韜奮基金會理事長、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南京大學出版研究院院長、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印刷學院特聘教授。
著作:
《我的出版思維》(文集)
《我們的出版文化觀--聶震寧演講訪談錄》
《捨不得讀完的書》(隨筆集)
《書林漫步》(隨筆書評集)
《出版者說》(序跋集》
《洞察出版
章節試閱
一無始無終的閱讀史
在中國,閱讀史方面的書籍出版不多,書業推廣也很少用力。有人認為,原因是此類書比較專業,屬於小眾需求。這種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不過,我認為有一個原因不能不被提及,那就是,在我們過去的國民教育體系中,幾乎不曾開設過閱讀課程,小學沒有,中學沒有,大學也沒有,閱讀學方面的知識只是在一些相關課程中捎帶傳授,一個沒有開設過系統課程的專業知識,其專業書籍受重視程度往往就會大為降低,因此,閱讀學方面的書籍在中國一直出版得比較少。
至於閱讀史方面的書籍,所能見到的則少之又少—當然,做為一種專業性相對比較強的書籍,閱讀史方面的書籍並不需要有多少種類,我們只是希望,種類可以不多,但讀者不要太少。
近幾年我讀過的閱讀史方面的著作,感覺收穫比較大的是加拿大阿爾維托.曼古埃爾的《閱讀史》和紐西蘭史蒂文.羅傑.費希爾的《閱讀的歷史》;前一本的作者是一位加拿大作家,這本書趣味性比較濃一些,在書中能夠讓我們感受到人類歷史上似乎比較真實的閱讀生活場景,讓我們讀到一些世界性大作家的故事,比較親切;後一本的作者是一位紐西蘭文化學者,書的學術氣息比較濃厚,條分縷析,易於理解記憶。
儘管這兩本書有許多不同(當然會有許多不同,要不然商務印書館怎麼會出版曼古埃爾的《閱讀史》之後不久,又出版費希爾的《閱讀的歷史》,因為它們基本不重複),但是,有一點卻是相同的,那就是,談到閱讀,他們都充滿了熱情。
費希爾的《閱讀的歷史》是一本學術性的著作,可是開篇就熱情四射,他寫道:「世間最神奇的事莫過於閱讀。」接著,又寫道:「古往今來,不論長幼,誰都無法否認它的重要性……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它永遠是文明之聲……」
曼古埃爾的《閱讀史》扉頁則引用了法國十九世紀著名作家福樓拜的一句名言:「閱讀是為了活著。」大師箴言,啟人心智。
在閱讀成為當今社會熱詞的情形下,幾乎所有學校都把閱讀當作隨時要提及,甚至規定的內容,甚至幾乎所有稍微正規一些的機構、企業、社團組織乃至社會活動中,也都言必稱要推廣閱讀。一方面這是令人欣慰的,這是社會閱讀自覺性空前加強的展現;另一方面,又覺得這樣簡單化地重複下去,把閱讀說成了象徵性語言,說著說著就俗了、淺了、傻了。
為了在社會熱潮中不被失去自我,為了提高閱讀的自覺性和自主性,提高閱讀力,我們不妨多瞭解一些人類閱讀史方面的知識。這也是值得重視的人文閱讀,與人類文化史、文明發展史、精神發展史相關,可以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其中不少知識還不無趣味——這是一句誠實話,我們不妨想想,有多少人留意過人類閱讀的前世今生,又有多少人瞭解過人類文明發展與閱讀關係密切到何等程度,人類的閱讀從什麼時候開始?
事實上,人類的閱讀無始無終,在我們這個星球,人類自從成長為人類,就開始有了自覺的閱讀;而人的生命一旦誕生,閱讀就已與生俱來,正可謂人類的閱讀無始無終。
1、閱讀先於文字
我並沒有在這裡整理閱讀史的打算。我只是希望透過閱讀史的一些知識,讓讀者們對於人類的閱讀發生、變遷和發展增添一點知識,從而拓寬自己對閱讀的理解和想像。
閱讀是人類最主要的認知過程,是人類最重要的獲取資訊知識的方法。閱讀把人類廣泛地聯繫起來——無論是上下數千年甚至更為久遠,無論是縱橫幾萬里乃至浩瀚的星空——閱讀在這當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有人說自從有了文字就有了閱讀,其實不準確,應當說,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閱讀。農民閱讀土地和莊稼,牧民閱讀草原和羊群,漁夫閱讀河海和魚汛,星相家閱讀浩瀚星空,尋寶人閱讀山丘溝壑,大自然閱讀生態萬物。一塊石頭,賭石人閱讀含玉的蛛絲馬跡,地質學家閱讀礦脈,園藝家閱讀造型之美。人與人,有情人閱讀對方的表情,以便準確做出下一步的情感行為,父母閱讀新生嬰兒神祕的表情,兒女閱讀父母臨終前最後一滴淚水的含意,如此等等,都是先於文字的閱讀。
「閱盡人間春色」是閱讀,「讀你的感覺像三月」是閱讀。體育競賽中說優秀運動員善於「閱讀比賽」,已經成了不少媒體體育節目主持人的常用說法。曼古埃爾的《閱讀史》指出:「一個社會可以沒有書寫的存在——很多社會的確就是如此,但是沒有社會可以缺乏閱讀而存在。」
中國有句諺語:不識字,但要識事。我們社會還要求人要「閱世」、「閱歷」,成語有「察言觀色」、「暗送秋波」,也都是先於文字的閱讀,是一種經驗式的閱讀,是一種尋求事物意義的閱讀。在文字產生之前,這樣的閱讀毫無疑問曾長久地存在過,憑藉這樣的閱讀,人類才能生存繁衍下來並創造出包括文字在內的一切文明成果。
閱讀先於文字。這幾乎是一個不需要求證的事實。而注意到這一事實,將有助於我們對閱讀文化的正確理解。
閱讀先於文字,也就是說,人類的閱讀首先是為了認識事物、趨利避害,而不是首先為了文字。在文字產生之前,閱讀只關乎意義。文字形成之後,文字的語音、字形、書寫乃至圖畫、書寫、文辭等逐步成為閱讀的對象,現在更是擴大到了影音,超越了文字,然而,還是要守住閱讀的本源,即閱讀首先在於為了物件的意義。
清末光緒年間,金石學家王懿榮從那些散落在藥鋪裡的中華龍骨上的刻紋閱讀出意義,解讀出這是一種契文,即甲骨文,這就是追尋意義的閱讀獲得的意想不到的好處。緊隨其後,又有考古學家透過中華龍骨上的記載,找到了河南的安陽小屯,在那裡以及後來在其他地方先後發掘搜集到十五萬片甲骨卜辭,在龜甲與牛胛骨上刻的文字總字數達到三千五百個左右。
從甲骨文字的結構來說,除了象形以外,形聲、會意、假借等比較進步的造字方法已普遍被應用。足見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漢字已達到了相當完備的程度。而且由此可以推斷,中華文字在商朝以前還應當有一個很長的發展形成過程,其歷史可以繼續向前延伸。這就是閱讀史上超越文字而又恩惠於文字的一次閱讀。
一無始無終的閱讀史
在中國,閱讀史方面的書籍出版不多,書業推廣也很少用力。有人認為,原因是此類書比較專業,屬於小眾需求。這種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不過,我認為有一個原因不能不被提及,那就是,在我們過去的國民教育體系中,幾乎不曾開設過閱讀課程,小學沒有,中學沒有,大學也沒有,閱讀學方面的知識只是在一些相關課程中捎帶傳授,一個沒有開設過系統課程的專業知識,其專業書籍受重視程度往往就會大為降低,因此,閱讀學方面的書籍在中國一直出版得比較少。
至於閱讀史方面的書籍,所能見到的則少之又少—當然,做為一種專業性...
作者序
二○一六年初,我忽然做了一個決定,要把對社會閱讀問題的研究重點轉移到閱讀力研究上。而在此之前的十年裡,我只是在提高國民閱讀率、改善國民閱讀狀況方面做些努力,為此寫下過數十萬字的文稿,結集成《捨不得讀完的書》出版。
現在,促使我把注意力轉移到閱讀力研究上,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在媒體上獲知中美大學生閱讀狀況的比較現狀後,對我有特別大的觸動。
二○一六年初,媒體披露,有專業機構對中美兩國著名大學學生做了「二○一五年全年學生借閱圖書情況」的調查,公布出來的調查情況是:美國排名前十的大學的圖書館學生借閱量排在前四位的是柏拉圖的《理想國》、湯瑪斯.霍布斯的《利維坦》、尼可洛.馬基維利的《君主論》和撒母耳.亨廷頓的《文明的衝突》;中國排名前十的大學的圖書館學生借閱量最高的依次是《平凡的世界》、《三體》、《盜墓筆記》、《天龍八部》、《明朝那些事兒》。
我感覺到這一調查結果頗具意味,於是在多次演講中加以引用,而且,每次引用都會引發現場笑聲,甚至在大學中演講,同樣引發笑聲。事後我就尋思,原本是想透過這種比較,讓我們的讀者們,特別是大學生讀者們感到汗顏,感到恥辱,然後知恥而後勇,奮起閱讀那些更為厚重的人文著作。可是,效果並不如我所預期的那樣,那些笑聲內涵其實還是有些複雜的。這是為什麼呢?
看來,我們只用一種高蹈的歐美學術標準來衡量我們的閱讀實踐,並不能說明全部問題。一個民族的閱讀文化,自然還會有民族的閱讀性格、審美特點和思維方式需要予以理解。但是,無論如何,這當中還是存在著閱讀力高下強弱的問題。這也就是閱讀界專業人士經常提出的「為什麼讀」、「讀什麼」和「怎麼讀」的問題,這些問題幾乎是閱讀學永恆的問題,有如哲學上「你是誰」、「從哪裡來」和「到哪裡去」的永遠追問。
其實,閱讀力問題應當被看成是人類閱讀研究的起點和歸宿。我既然有興趣涉足於閱讀學,那麼,就應當在閱讀力問題的研究上多下一些工夫。
二○一六年初,還有一件關於閱讀的事情觸動我轉向閱讀力研究。當時我在中國南方一所省級重點大學與大學生們座談讀書生活。在提問階段,一位女同學提問道:「我是中文系的學生。但我很想讀哲學書,可是總是讀不懂,請問老師怎麼辦?」
我告訴她,閱讀要循序漸進,要弄懂一些基本概念,要找這方面的老師請教,在老師的指導下去閱讀一兩本哲學入門書籍。接著,我又說,提高閱讀力需要長期的訓練,提高閱讀力需要更多的閱讀。我的回答沒有引起同學們的掌聲。會場上較為靜寂,尷尬的靜寂。我意識到我的回答很難令大家特別是那位女同學滿意。而當時我的回答只能是這個水準,因為那時我在閱讀問題上的興趣還停留在鼓動更多的人來讀書上,而這位同學和在場的更多同學卻希望我能告訴他們如何才能提高閱讀力。
瞭解到大學生們對於提高閱讀力的強烈需求,我啟動了閱讀力的研究之旅。
大學生如此急迫地提出閱讀力問題,可見他們已經深感自己在這方面的不足。照說,一個人進入大學學習階段,應當具備了比較好的閱讀能力。可是,很長時間以來,大學生在成為大學生之前,深陷應試教育的泥淖,而我們的應試教育又嚴重地脫離閱讀能力的培養,這就使得他們到了大學之後才開始關注閱讀力的養成。
我們知道,歐美發達國家的國民教育早就比較普遍地提倡「席明納」(Seminar,即「研討班」)教學方法,這是一種起源於德國並廣泛應用於歐美學校教育的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在大學教學中廣泛運用。採用「席明納」教學方法,往往是以學生大量的閱讀為基礎。而我們的中小學教育正好並不以學生的閱讀做為基礎,而似乎是以知識點的掌握和應試能力做為基礎。這就是說,我們的中小學生,從一開始上學起,就基本上要告別大量的自主閱讀。
近些年來,在國家推廣全民閱讀的形勢下,校園閱讀也漸次推廣起來,可是,在教學與閱讀脫節的教育體制下,我們的校園閱讀也不會迅速得到很大改觀。美國有一位對中小學生閱讀有專門研究的專家到中國華東某省省會城市考察,指出那裡的小學生閱讀明顯滯後,其中突出的例證是,一年級中國兒童每年的閱讀量大概是四千九百字,還不到美國兒童閱讀量的六分之一;許多小學三年級以上的學生,主要在閱讀動漫書、繪本書,而這應當是三年級以前學生的主要讀物。其實,何止是小學高年級學生主要在閱讀動漫,現在就是中學生、大學生也都在輕輕鬆鬆的讀動漫。很顯然,這就是閱讀力弱化的問題。
事實上,關於閱讀力問題,已經引起人們越來越廣泛的關注,這是在提倡全民閱讀的背景下,一個順理成章的結果。二○一六年,我以《如何提高閱讀力》為題全年發表過十多場演講,我發現,較之於過去演講關於閱讀的其他問題,聽眾明顯注意力更為集中。我明白,這是因為許多人急於想掌握提高閱讀力的方法。就像平常我們見到過的那種實務性演講,有需求者總是特別關注,因為舉凡屬於方法一類的知識,必須切實學習才行。
然而,提高閱讀力,卻不只是傳授一些方法就可以做到的。不可想像,一個過去不愛讀書、較少讀書或者讀書較少有心得的人,只要把一些方法傳授給他,就能使得他迅速成長為有志於進行終身閱讀的飽讀之士?一個閱讀者,對於閱讀的歷史、閱讀的內涵及其文化意義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又能掌握閱讀的科學方法,其閱讀力才可能得到較大提高。
閱讀力,其實就是學習力、思想力、創新力的一部分,一個人是如此,一個社會更是如此。為此,本書主題雖然是談閱讀力,卻要從人類閱讀的歷史講起。人類閱讀歷史的變遷,無疑也是人類閱讀力發展變化的重要軌跡。
二○一六年初,我忽然做了一個決定,要把對社會閱讀問題的研究重點轉移到閱讀力研究上。而在此之前的十年裡,我只是在提高國民閱讀率、改善國民閱讀狀況方面做些努力,為此寫下過數十萬字的文稿,結集成《捨不得讀完的書》出版。
現在,促使我把注意力轉移到閱讀力研究上,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在媒體上獲知中美大學生閱讀狀況的比較現狀後,對我有特別大的觸動。
二○一六年初,媒體披露,有專業機構對中美兩國著名大學學生做了「二○一五年全年學生借閱圖書情況」的調查,公布出來的調查情況是:美國排名前十的大學的...
目錄
導讀..........................................................2
一、無始無終的閱讀史..........................................10
1、閱讀先於文字14
2、文字提升閱讀17
3、朗讀先於默讀20
4、出版擴展閱讀25
5、忙時看螢幕,閒時讀書30
二、閱讀史上的好風景..........................................34
1、閱讀好時代特徵(一):社會轉型37
2、閱讀好時代特徵(二):寫作活躍41
3、閱讀好時代特徵(三):出版繁榮44
4、閱讀好時代特徵(四):政策開明49
5、閱讀好時代特徵(五):名人領讀53
6、閱讀好時代特徵(六):蔚成風氣57
7、迎來閱讀的好時代62
8、閱讀永遠是進行式67
三、究竟為什麼要讀書..........................................72
1、這個問題還需要討論嗎?74
2、為什麼讀書?76
3、讀書目的(一):讀以致知79
4、讀書目的(二):讀以致用82
5、讀書目的(三):讀以修為87
6、讀書目的(四):讀以致樂94
四、閱讀一定有方法............................................100
1、與書結緣102
2、讓閱讀成為習慣112
3、讀書不妨動一動口121
4、讀書最好動一動手125
5、讀到好書要動心131
五、不只一種讀書法............................................138
1、如何閱讀論述型的書140
2、如何閱讀文學作品143
3、朱子讀書法150
4、快閱讀與慢閱讀156
5、淺閱讀與深閱讀165
六、獨讀書不如眾讀書..........................................172
1、自古以來就有社群閱讀174
2、家庭閱讀:閱讀傳遞親情177
3、校園閱讀:習慣養成當此時185
4、讀書會:為了閱讀的聚會194
5、社區閱讀:閒暇的偉力205
七、如何找到好書..............................................210
1、找好書很重要嗎?212
2、九十年前的一次薦書活動218
3、變「必讀書」為「應知書」239
4、推薦「應知書」的書目255
結語..........................................................270
附錄..........................................................274
1、「中學生語文新課標課外文學名著必讀叢書」書目276
2、「中國文庫」書目281
3、「百年百種優秀中國文學圖書」書目320
4、「世界文學名著文庫」書目329
5、「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書目344
導讀..........................................................2
一、無始無終的閱讀史..........................................10
1、閱讀先於文字14
2、文字提升閱讀17
3、朗讀先於默讀20
4、出版擴展閱讀25
5、忙時看螢幕,閒時讀書30
二、閱讀史上的好風景..........................................34
1、閱讀好時代特徵(一):社會轉型37
2、閱讀好時代特徵(二):寫作活躍41
3、閱讀好時代特徵(三):出版繁榮44
4、閱讀好時代特徵(四):政策開明49
5、閱讀好時代特徵(五):名人領讀53
6、閱讀好時代特...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