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圈同溫層 驚豔齊讚:「史上最強情報!」
「要故事有故事,要店家有店家,吃飯吃得有程度!」東坡肉不是蘇東坡獨創,北京烤鴨不是北京來的鴨……
吃牛肉麵別急著加酸菜?吃小籠包夾一堆薑絲很「落漆」?高麗菜捲別再包魚漿了!
愛吃卻常踩雷,生氣又浪費錢,問題出在哪?
不懂料理的典故、起源、作法,當然廚師青菜煮你隨便吃!
鞭神老師的最強料理兵法,評點中外百年餐桌故事
這是一名「超級料理宅」對食材與技法的溯源之旅,
看完本書,等於用大腦吃遍全世界!
**最強收錄!日本南北拉麵情報大閱兵**
一次搞懂日本都府道縣的特色拉麵名店之歷史、流派、麵身、湯頭
推薦人
美食觀察家 Liz(高琹雯)
「說書Speaking of Books」創辦人 陳建守
Fika fika咖啡創辦人/北歐烘焙大賽冠軍 陳志煌
歷史小說家 謝金魚
台灣文史作家 曹銘宗
精采內容
別因為亂吃毀了廚師辛辛苦苦熬的一鍋湯!
愛吃是天性,懂吃是努力,
縱觀古、今、中、外的常民美食
餃子、蚵仔煎、蛋炒飯、牛肉麵、麻辣鍋、日本拉麵、美國炸雞⋯⋯
小吃也有大學問,從此不再好吃難吃傻傻分不清!
◎【吃飯,講求對味】
•牛肉麵該不該加酸菜?
老闆辛辛苦苦熬的牛肉湯,放一堆酸菜下去全毀了!台灣的牛肉麵店裡提供的酸菜,用的是熟成的大芥菜,恰當的吃法是先品湯吃麵,吃到最後時再加一些爽口解膩。
•小籠包沾醋就好,薑絲要少少少!
在精心製作的小籠包上夾一堆薑絲,猶如在乾式熟成牛排上擠了番茄醬、頂級握壽司沾上大量山葵──暴殄天物了!
•北京烤鴨片成八十片最好吃?
老資格的北京烤鴨師傅認為,一隻鴨片成八十片的口感最完美!第一是鴨胸要皮肉分離,約八到十片的鴨皮;第二是鴨脯切為條狀連皮帶肉,專門包捲餅的「片條」;第三是有嚼勁的鴨腿肉片,稱為「片片」。
•蒜泥白肉不要再沾一坨醬油膏?
蒜和薑必須搗成泥而非切末──別忘了這是蒜「泥」白肉,薑蒜得出汁才夠味!且「醬汁不能巴味」,醬油膏有加糯米,糯米的支鏈澱粉含量高會吸附在食物上,沾一堆蒜丁醬油膏,既吃不出鮮麻的辣油、嗆香解膩的蒜泥,連肉片的鮮甜全被黏糊糊的醬油膏蓋掉了!
•別在夏天吃鰻魚飯?
雖然日本習俗是在夏天吃鰻魚飯,但鳗魚為了要冬眠,會在晚秋時開始儲存脂肪,其實秋天到隔年春天之間才是最好吃的季節!
◎【趣味典故】
•台灣紅燒牛肉麵,源自於廣東伙食兵的燉狗肉料理?
軍隊裡的廣東廚師擅長燉肉料理,後來伙房兵換成了湖南人跟四川人,便都跟廣東人討教,用燉狗肉的方法來燉牛肉,此一技法也成為台灣牛肉麵的起源之一。
•最美味的日本咖哩飯,要找海軍?
明治41年,為了對付軍中腳氣病問題,日本海軍頒布《海軍割烹術參考書》,從此誕生了獨具一格的海軍咖哩。而且每艘艦艇和每個基地都號稱有獨家配方呢!
•北京烤鴨來自南京,幕後推手是明成祖?
朱元璋愛吃南京烤鴨,兒子明成祖遷都北京時順便把老子的烤鴨御廚打包北遷,從京杭大運河北上,南京烤鴨一路順帶被包進了山東的荷葉餅、配大蔥與甜麵醬,混血再創新。
◎【細說名店】
•全日本拉麵情報、典故、口味,從麵身到湯頭,從歷史到特色大剖析!
從日本拉麵始祖「來來軒」到米其林一星的「Japanese Soba Noodles 蔦」,台灣人熟悉的「一蘭」和「一風堂」,各地厲害拉麵店大盤點:北海道味噌拉麵的創始店札幌「味の三平」、旭川拉麵大賞冠軍老店「梅光軒」;京都拉麵界的活化石「新福菜館」;關東有「青葉系拉麵」、充滿昭和風情的「荻窪拉麵」、引起沾麵風潮的東池袋「大勝軒」、豚骨醬油拉麵的始祖橫檳「吉村家」⋯⋯。不僅如此,味噌湯頭、W湯頭、動物系湯頭、海鮮類湯頭,低加水麵、捲麵、細麵、直麵、粗麵,拉麵的學問一次說清楚!
•鼎泰豐的小籠包究竟是哪一級?
鼎泰豐小籠包的皮其實不是最薄最厲害,但依然可以制霸天下?看老外怎麼用科學方法幫上海與台灣的小籠包打分數、評等級ABC!
•連鎖店的水餃都難吃?
一般餃子館的餡料淡而無味,其實好吃的餃子夠鮮美,應該完全不需要佐料,頂多沾醋稍微提點原味。還有一些兼賣的餐廳,像是勺勺客、陸光小館、東北軒等,內餡豐富味道也足,頗為驚喜。
◎【食材與風土】
•辣椒:無辣不歡的四川人,清朝才開始吃辣!
六千年歷史的辣椒到十九世紀才傳到東亞,以愛吃辣聞名的四川、湖南,晚至清嘉慶年間才開始種辣椒和吃辣,同樣愛吃辣的韓國,則是豐臣秀吉入侵朝鮮時所傳入,也因此把辣椒稱為「倭辛子」。
•馬鈴薯:大航海時代的寶物
地表最強的「救窮食物」,足挽救一國飢荒。大航海時代隨著白銀運到了歐洲,將馬鈴薯從古巴帶到英國的人,原來是在電玩遊戲界赫赫有名的海盜船長法蘭西斯.德瑞克!
◎【秘製作法】
•鲅魚水餃,館子吃不到,在家自己包:
𩵚魠魚水餃在家自己做,被鞭神老師認定為一顆25元、水餃界極品的鲅魚(𩵚魠魚)水餃,如何從準備蔥薑花椒水開始,內餡的調製到餃子皮筋道的秘訣,樣樣有講究!
•如何炒好揚州蛋炒飯:
揚州炒飯是淮揚料理對世界飲食史的重大貢獻,要炒好一盤完美的揚州炒飯可不簡單。配料怎麼抓、蛋液怎麼恰當包裹飯粒?蔥要分三次下才標準?
•吃麻辣鍋,先看用什麼油?
重慶火鍋和成都火鍋的對抗,就有如世足賽裡槓起來的英國球迷和愛爾蘭球迷!重慶火鍋用牛油炒鍋底,吃起來味道雄渾醇厚;成都火鍋用菜籽油炒鍋底,吃起來細膩柔和。
•麻婆豆腐一定要用牛絞肉!
學四川老鄉正統麻婆豆腐,一定要用郫縣豆瓣醬,絞肉要用牛肉而不是豬肉,才能有酥香口感。豆腐必須先用鹽水煮過,可以吐一些水分、吃進鹽味,並且去除豆腥味。
作者簡介:
鞭神老師
本名李廼澔。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美語文博士,主要研究美國文藝復興時期文學與當代歐陸哲學,現任中國文化大學語文中心助理教授。GoGos Hip Hop Crew rapper,也寫嘻哈文化研究的文章。現在FB與痞克幫上以鞭神老師的筆名寫《食之兵法:鞭神老師的料理研究》。不是料理教學,更不是美食部落格,而是一個以文化研究的方式,以嚴謹不譁眾取寵的態度探討料理如何做、如何吃,以及食材與料理背後的歷史與文化的精神的全面性料理研究。
章節試閱
二、從灌湯包到小籠包──
鼎泰豐的皮不是最薄,卻能制霸世界?
吃小籠包是口腔舌頭與燙口湯汁的角力,因此說不定在日本,深諳含入熱騰騰的章魚燒大聲喊燙,邊藉由口腔與外界空氣交流降溫、邊徹底享受燙口食物之美的大阪人,或許比關東人更著迷於小籠包。
秘訣:戳不戳洞隨意,就是別搭一堆薑絲!
小籠包精華湯汁的確不容易駕馭,有的人會先夾起來放在湯匙裡戳破麵皮,讓湯汁流出,先吸盡湯汁後再吃下包子,這是傳統的吃法,不過不免缺了點整體融合感,若是等包子涼了再吃,美味又大打折扣,所以不怕燙口的人自然可效法大阪人直接入口,邊呼氣邊鼓起腮幫子調解溫度;口腔嬌弱者則可先在小籠包頂部用筷子先戳個小洞吹吹氣降溫,再一口嚥入。
這是原味的吃法,如果要沾佐料吃就簡單多了,有鎮江醋自然是最好。把小籠包放入醋碟中略泡,自然降溫個十來度,沾附了原料是糯米的鎮江醋會比沾一般米醋的香氣更濃郁。現在很多人會夾大量薑絲一起入口,但這種作法用在精心製作的小籠包上,猶如在乾式熟成牛排上擠了番茄醬、頂級握壽司沾上大量山葵──暴殄天物了。
鼎泰豐PK上海老店,老外的科學評比法
曾在邁阿密、紐約與上海的高級餐廳當過廚師,現從事評論工作的克里斯多福・聖卡維西(Christopher St. Cavish), 以十六個月的時間跑遍五十二家小籠包館子,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小籠包後,在二〇一五年出版了《上海小籠包索引》(The Shanghai Soup Dumpling Index)的專書。聖卡維西在書中將皮薄、汁多、餡大、肉鮮這些評論小籠包的標準數字化。以(汁的重量+餡的重量)÷皮的厚度的公式來評分,根據得分,再把所有的小籠包被分為ABC三個等級,他強調,小籠湯包是盡可能薄的皮(用處是包裹住肉和湯)與盡可能多的餡這兩股力量的博弈。
聖卡維西透露撰寫《上海小籠包索引》的動機,是為台灣連鎖店鼎泰豐辯護。許多對鼎泰豐的爭議集中在採連鎖經營、只是給不懂門道的外國人吃,價格又太貴這幾點。鼎泰豐的一籠豬肉小籠包售價是人民幣五十八元,平均下來要五・八元一個,上海本土的佳佳湯包店,每個包子的價格則是一・一元,根據他的評比結果,上海佳佳、也是他所吃過的第三十五家店,得到了A級;而鼎泰豐,是他所吃的第十四家店,也得到了A級。
對於鼎泰豐與其他上海的小籠包店的比較,他說:「我始終認為,鼎泰豐的小籠包是很好的,從包子皮上看,在上海,你能找到有六家店的皮比鼎泰豐的薄,諷刺的是,其中還包括一家仿鼎泰豐的餐廳,但幾乎沒有哪家的小籠包做得比鼎泰豐的精緻:不管是十八個褶子還是清澈的湯汁。其實最大的不同在餡上,鼎泰豐的豬肉是比較清淡的,喜歡的人會說它比較『清爽』,但如果你是富春(第三十八家店,B級)那種喜歡濃厚豬肉味且不介意皮的厚度的忠實粉絲,可能會覺得鼎泰豐的肉餡有點『乏味』。」
────────────────────────────────────────────
一、餃子的王道
──沒吃過鮁魚水餃,不識真正好餃子
很多年前在山東青島吃過鲅魚水餃之後,就再也沒有吃過那麼好吃的餃子了!我找尋這種魚非常多年後,才在學做一道叫做「鰆魚幽庵燒」的日本料理時明白,原來中國俗稱的鲅魚就是日本所稱的鰆魚(サワラ),而鰆魚在台灣則被慣稱為𩵚魠(頭魠)魚,繞了一大圈,原來鲅魚一直近在咫尺!
鮁魚是鯖科(Scombridae)、馬鮫屬(Scomberomorus),台灣人習慣統稱𩵚魠魚,其實又可細分為好幾種。「康氏馬加鰆」,日文名為ヨコシマサワラ或横縞鰆,魚體形較短,橫斷面略側扁,腹部甚寬,頭高大於頭長,尾鰭大而深分叉。「朝鮮馬鮫或高麗馬加鰆」的日文名為平鰆,英文名為The Korean mackerel,俗稱「闊腹仔」。售價高昂的「中華馬加鰆」斑點集中在後半身和尾部、台灣俗稱為「疏齒」或「大耳」,日文名牛鰆,英文名the Chinese mackerel。還有目前已日漸稀少、別名「台灣馬加鰆」、「白腹(北)仔」的「斑點馬鮫」。而被當作頂級生魚片材料的「藍點馬鮫」,日文名サワラ,英文名Japanese Spanish mackerel ,別名「日本馬加鰆」或稱「正馬鮫」,。
餃子、包子命運身價大不同
一般人會把如此複雜的鰆魚家族搞混也很正常,因為光是台灣𩵚魠魚羹的「𩵚魠魚肉」來源,就不只一種,原本𩵚魠魚指的是康氏馬加鰆,不過康氏馬加鰆在批發市場價格一公斤約七百到九百元,而體型相似的「沙氏刺鮁」(又名棘鰆、石喬),一公斤只要一百到一百六十元。我們在超市買一片手掌大的𩵚魠魚就要超過兩百元,很難相信一碗六十元,碗內有五、六大塊魚肉的𩵚魠魚羹,會選用康氏馬加鰆這種高價魚,眾所周知,如今多以價錢只有七分之一的石喬替代來做羹湯了。可想而知,我在山東吃到的鲅魚水餃一定不便宜,一粒的價格約是台幣二十五元左右,是平均一粒餃子只要五至八元的台灣難以想像的高級水餃。
這篇我想談的是餃子,卻從𩵚魠魚起頭是有原因的,試想日本的「鰆魚幽庵燒」、中國北方沿海才有的「鲅魚水餃」,與台灣特有的「𩵚魠魚羹」,不同文化不同名稱的相同食材,端上桌卻呈現出如此大的料理差異,見微知著,只要不拘泥在單一的處理手法,料理的想像是可以無限大的,一顆小小的餃子也是如此。
話說台灣包子的命運要比餃子幸福,這得歸功於鼎泰豐的成功,順水推舟地幫助其他各門各派小籠包專賣店提高價格求得生存,也多豐富了食材的多樣性,對提升飲食品味與文化有極大的功勞,畢竟消費者也才能接受五個豬肉餡小籠包要價台幣一百、蟹粉小籠一顆三十五元的價格。試想,換作是換成是一顆三十五元的「蟹肉水餃」,一餐點個二十顆、不連小菜就得花上七百元,在現今的環境下恐怕是無法生存的。
────────────────────────────────
二十二、一次搞懂一風堂和一蘭的前世今生
──日本拉麵攻略‧九州篇
福岡縣
‧博多拉麵(博多ラーメン/はかたラーメン)
‧長濱拉麵(長浜ラーメン/ながはまラーメン)
‧久留米拉麵(久留米ラーメン/くるめラーメン)
說起九州就會想到博多拉麵,福岡縣福岡市的博多拉麵(はかたラーメン)正是豚骨拉麵的代名詞,以大火長時間熬煮出豚骨湯頭適合極細的直麵,但福岡縣境內不是只有博多拉麵,還有長濱拉麵、久留米拉麵;鄰近的熊本縣也有代表性的熊本拉麵,這四者間有著難分難解的淵源,風味又有類似之處,講起來是一個家族裡的故事。
久留米拉麵是九州最早的拉麵起源,湯頭比博多拉麵更濃稠,口味也更醇厚。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博多拉麵,是受到久留米拉麵名店「三九」的影響而演變成白濁豚骨湯頭,也就是說博多拉麵是始於久留米市,然後經由熊本,最終完成於福岡傳播路徑。
又白又濃的豚骨湯頭是這樣來的
久留米拉麵的始祖、也就是所有豚骨拉麵的老祖宗,是昭和十二年(一九三七年)由宮本時男所開「南京千両」,店名來自慶祝當時日本帝國攻陷了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做法是參照當時流行於東京和橫濱的「支那麵」(支那そば),與宮本時男出身地長崎的長崎雜燴麵而成。不過「南京千両」雖是豚骨湯頭,仍是小火熬煮出的清湯。
隨後,曾在「南京千両」修業過的杉野勝見,在昭和二十二年(一九四七年)自己開了間名叫「三九」的拉麵店,原本「三九」的湯底也和「南京千両」一樣是豚骨清湯,直到有次他出門買東西時請母親代為顧湯,沒想到回來一看,整鍋湯卻因一直以大火熬煮而變得白濁一片,原本想整鍋倒掉,但試了味道之後發現這白湯與清湯相比竟然更有層次感,才無心插柳研發出了大家所熟知的白濁豚骨湯底。
不過杉野勝見後來搬到北九州市另外開了「來來軒」(来々軒),「三九」則是在一九五〇年頂讓給原本店裡的常客四ケ所日出光,因此真正將濃濁豚骨湯頭傳遍全九州(鹿兒島除外)的人,正是四ケ所日出光。
久留米拉麵麵體用的是直麵,切刃番手是二十二番,加水率百分之二十八~三十,現在當地代表店家有「大砲ラーメン」、「大龍」、「沖食堂」和「ひろせ食堂」。
加麵別客氣!替え玉的起源
福岡拉麵的原型是昭和十六年(一九四一年,另一說是一九四二年)於福岡中洲博多川沿岸、由森堅太郎開業的「三馬路」屋台,當時雖是豚骨湯頭,卻仍是小火熬出的清澈湯頭。後來隨著白濁豚骨拉麵傳到福岡,逐漸形成了白濁湯頭、細麵(切刃番手二十四~二十八)、加水率低(百分之二十六~二十七)容易吸收湯汁的直麵,以及配料有叉燒、白芝麻、蔥綠與紅薑的博多拉麵最終型態。因為博多拉麵採極細麵又容易吸收湯汁,為了怕麵泡在湯裡爛掉,因此麵量特別少,一玉只有一百克左右,衍生出博多拉麵影響整個拉麵飲食的特色:「替え玉」(かえだま),也就是麵吃完之後再追加麵條的意思。
說到「替え玉」不得不提到長濱拉麵的始祖「元祖長浜屋」(がんそながはまや),長濱位於福岡市的中央區,由於注入博多灣的那珂川河口有長長的沙灘(砂浜)而得名,長濱位於博多漁港的對面,也是福岡市鮮魚市場的所在地,「替え玉」與「極細麵」兩大博多拉麵特色也都源自於此。
「替え玉」是為了怕麵在湯裡泡軟,既然如此又為何不用粗麵?這是因為漁市場相當繁忙,要在最短時間上桌讓客人吃飽,就必須減少煮麵的時間,因此才選用最細的麵條,偏偏細麵又不能泡在湯裡太久,因此少量細麵與「替え玉」的拉麵文化才因此誕生。
元祖長浜屋的創業者榊原松雄,是戰後在名古屋黑市向一位台灣人學到拉麵的做法,榊原松雄從名古屋回到福岡,買了攤車,原本將攤子開在博多車站前,後來又換到中洲,但卻始終沒賺錢。後來他注意到早晨漁市有早餐的潛在商機,於是便在一九五五年時將攤子遷移到了長濱。因為開在魚市場裡,又被稱為「市場系拉麵」。一九六五年福岡當地的報紙登了一篇考生吃了魚市場拉麵而金榜題名的報導後,引起媒體的爭相採訪而爆紅,後來到一九七四年總算開了店面。
一風堂創百億奇蹟,一蘭靠鐵粉起死回生
除了「元祖長浜屋」為當地知名店家外,像是「博多一風堂」(はかたいっぷうどう)、「一蘭」(いちらん)、「博多天神」(はかたてんじん)、「博多風龍」(はかたふうりゅう)等名店都積極往東京與海外發展,也使得博多拉麵的知名度水漲船高。
河原成美於一九八五年創立一風堂,主打女性單獨入內也不會不自在、潔淨又充滿設計感的店面。從一九九七年開始,河原成美接連在東京電視台的《電視冠軍拉麵選手職人權》、《史上最強、拉麵王決定戰II》和《大行列!拉麵選手職人權》中獲得優勝,奠立他在拉麵界的霸主地位。二〇〇八年一風堂的第一間海外分店在紐約曼哈頓的東村正式開幕,營業額是日本國內的好幾倍,亞洲也分別進軍韓國、香港、台灣與上海,到二〇一二年,一風堂的營業額突破了日幣一百億圓。
一蘭拉麵的全名為「天然とんこつラーメン専門店 一蘭」,一九六〇年在福岡市開業時只是一對夫妻經營的小麵攤,名字也不叫一蘭,而叫双葉拉麵,直到一九六六年搬到福岡縣南部的小郡市後才改名為一蘭。
不過一蘭會發展成現在的規模,與創業夫妻無關,反而是客人的功勞。創立一蘭的老夫妻原本想將一蘭收掉,但一蘭有個全日本罕見的特色:愛吃一蘭的熟客竟然自發性辦起了會員制,也就是這群死忠的客人的堅持,把老夫妻的拉麵味道傳承下來。現任社長吉富學出生於北九州市,畢業於第一經濟大學,十九歲開始就在一蘭打工並且學習餐飲管理,也是創業老夫婦的接班人。
現在的一蘭一號店則是一九九三年於福岡市的那の川開店,關東的第一間店是二〇〇一年開在東京的六本木,分店遍及世界各地的一蘭也在福岡市中洲設立總部,一蘭本社大樓於二〇一二年落成。
九州其他地方的拉麵,大都受久留米拉麵影響,包括佐賀縣佐賀市的佐賀拉麵、大分縣佐伯市豚骨魚介口味的佐伯拉麵、清爽豚骨湯頭而麵軟的宮崎拉麵。鹿兒島的拉麵雖然也是豚骨湯頭,但由於鹿兒島縣自古受到琉球吃豬肉習慣的影響,因此是九州唯一不被歸類到博多拉麵系統的地方。
--------------------------------------
十七、天皇吃牛肉了!日本百年洋食史
──蛋包飯、咖哩飯、可樂餅、紅酒牛肉飯與漢堡排
提出「公武合體」的岩倉具視是明治維新時代的權臣,也是個大攘夷派,一八七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三日,他率領了人數多達一百零七人、其中包括後來成為第一任總理大臣的伊藤博文在內的使節團(いわくらしせつだん),從橫濱上船航向舊金山,使節團的任務除了修訂與美國簽訂的合約外,還希望能為剛登位不久的明治天皇,帶回西化改革新想法。
岩倉具視的機要秘書北村重威本該是使節團的成員之一,但最後他卻去不了, 因為使節團規定,所有參加的成員都必須在五十歲以下,而北村重威當時已經五十三歲了。對無法赴歐美考察北村重威雖能放下,但心中卻始終耿耿於懷的是,他認為東京完全沒有像樣的西餐廳,可作為外交上款待西方高官所用,而在他的眼裡這無異是國恥。
第一代洋食:西洋料理與日本料理的重組工程
北村重威積極勸說岩倉具視、大久保利通、三條實美等大臣,創辦一間有水準的西餐廳。終於在有力人士的支持下,東京的第一間法國料理餐廳「西洋館ホテル」總算在一八七二年於築地開幕。但沒想到開幕當天居然就因大火被燒得一乾二淨,但北村重威沒有氣餒,於次年遷址再開,改名為築地精養軒(つきじせいようけん),並在三年後開了分店「上野精養軒」(うえのせいようけん)。
明治年間的西洋料理人都曾在精養軒修業,其中最有名的是有「天皇料理人」之稱的秋山德藏。明治二十四年(一九〇九年),二十一歲秋山德藏決定前往巴黎學習廚藝,並在巴黎麗池飯店服務時結識當代法國料理先驅愛斯克菲爾(Geogres Auguste Escoffier)。秋山德藏在法國料理界天王主廚的身旁學習,回到日本後進入宮內省,在大正六年(一九一七年)就任第一代主廚長,一直到昭和四十七年(一九七二年)卸任,總共為歷代天皇服務了五十五年。秋山德藏的故事也曾由日本TBS電視台拍成電影劇《天皇の料理番》,由佐藤健主演。
日本是亞洲把西洋料理學得最透澈的國家,更有許多日本化的西洋料理成為日本料理的一部分。「洋食」(ようしょく)的稱呼相對於「和食」,是福澤諭吉在明治十五年(一八八二年)所著的「帝室論」一書中提出。廣義的洋食包含所有的西洋料理,但狹義來說是日本獨自發展出的西洋風日本料理。簡單來說是歐美食材融入日本飲食當中,並與日本傳統飲食文化的「重組」。例如炸豬排和炸生蠔是天麩羅的重組、紅豆麵包是傳統和果子的重組。炸豬排必有的配菜高麗菜絲是從搭配生魚片的蘿蔔絲而來。
和洋折衷料理論戰,肉食派勝出
肉類的解禁是西方料理融入日本飲食文化的開端。明治二年(一八六九年),官營的「築地牛馬公司」成立,開始了牛的屠宰解體與買賣,明治五年時明治天皇首度食用牛肉可視為飲食文化轉變的一大指標,到了大正時代,被稱為三大洋食的咖哩飯、可樂餅、炸豬排已經在日本飲食界有了一席之地。
只是我心裡一直有個疑問:十九世紀有如此多的亞洲國家接觸到西洋料理,為什麼只有日本把洋食變成自身文化的一部分?同樣的時間點,雖然廣東菜開始用番茄醬,上海人也把俄羅斯羅宋湯裡的甜菜根改為高麗菜,但整體而言並沒有改變中國的飲食結構。關於這一點,岡田哲則引用了《食物的文明論》(一九八二年出版)作者石毛直所說:「日本傳統料理原本就欠缺使用肉與油脂,因此洋食和中華料理正好以填補的角色登場」,正因為如此日本的洋食才能迅速成為常民飲食的一環。
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年)前後,「和洋折衷料理」的說法大為盛行。其中包括了福澤諭吉與森鷗外兩大明治時期學者的交鋒。福澤諭吉是推展日本肉食的一大功臣,他在明治三年受築地牛馬公司委托,寫下了一千三百字的《肉食之說》,強調肉食與牛乳的效用。而曾是陸軍軍醫總監的明治文學巨匠森鷗外則提出《日本兵食論大意》,指出日本土地適合稻米生長,若要輸出稻米換取其它穀物或肉類,是極大的錯誤。但在明治維新強力西化的氣氛下,與日本長期禁食肉類導致體格弱小的劣等感,洋食終究得到成長茁壯的良好環境。
現代洋食的起點:銀座煉瓦亭
當時的東京已經有超過一千五百家的洋食店了。其中明治二十八年創業於銀座的老鋪洋食屋煉瓦亭(れんがてい)發明了現在炸豬排(豚カツ)、蛋包飯(オムライス)、炸牡蠣(カキフライ)、炸蝦(エビフライ)等我們現在熟知的日本洋食。
蛋包飯的日文オムライス是omelet(法式歐姆蛋)與rice(米飯)所組成的外來語,是最深入民間的日本洋食。最基本的蛋包飯是平底鍋煎的薄蛋皮包覆著炒飯,炒飯本身就是一道洋食料理,是由切細的雞肉、洋蔥、蘑菇、紅蘿蔔、青豆、玉米加蕃茄醬共炒而成的雞肉炒飯(チキンライス)。
二、從灌湯包到小籠包──
鼎泰豐的皮不是最薄,卻能制霸世界?
吃小籠包是口腔舌頭與燙口湯汁的角力,因此說不定在日本,深諳含入熱騰騰的章魚燒大聲喊燙,邊藉由口腔與外界空氣交流降溫、邊徹底享受燙口食物之美的大阪人,或許比關東人更著迷於小籠包。
秘訣:戳不戳洞隨意,就是別搭一堆薑絲!
小籠包精華湯汁的確不容易駕馭,有的人會先夾起來放在湯匙裡戳破麵皮,讓湯汁流出,先吸盡湯汁後再吃下包子,這是傳統的吃法,不過不免缺了點整體融合感,若是等包子涼了再吃,美味又大打折扣,所以不怕燙口的人自然可效法大阪人直接入...
目錄
一、餃子的王道──沒吃過鮁魚餃,不識真正好餃子
二、從灌湯包到小籠包──鼎泰豐的皮不是最薄,卻能制霸世界?
三、吃牛肉麵別急著加酸菜──辣豆瓣與台灣牛肉麵的故事
四、炸醬麵、熗鍋麵與打滷麵──為什麼台灣人吃軟不吃硬?
五、刀削麵與貓耳朵──刀夠快,才好吃!山西麵食出高手
六、蛋炒飯與陽春麵──淮揚料理對世界飲食史的偉大貢獻
七、乾隆帝與麵線糊──兩百多年前的「至尊版美食評鑑」
八、蒜泥白肉不能沾醬油膏──看四川、東北、日本的豬肉片料理
九、紅燒肉千年史──東坡肉是一場不離不棄的愛情
十、到底是豬腳、蹄膀還是豬肘子──德國的窮人料理,中國的滿漢全席
十一、中日通吃的麻婆豆腐──是陳建民還是陳麻婆?
十二、生蠔與蚵仔煎──那些最受各國男性歡迎的牡蠣料理
十三、鄉愁料理高麗菜捲──從羅馬帝國到台灣,全世界都愛的強悍蔬菜!
十四、地表最強救窮食物!馬鈴薯料理──海盜、印加人與共產黨都不能沒有土豆
十五、料理東西軍之炸牛排VS.炸豬排──百年香料與爐火純青的油炸技術
十六、別在夏天吃鰻魚?──各種日本鰻魚料理的究極吃法
十七、天皇吃牛肉了!日本洋食史──蛋包飯、咖哩飯、可樂餅、紅酒牛肉飯與漢堡排
十八、味噌與醬油──黴菌的「美味謀殺案」與日本料理的靈魂
十九、拉麵的起源,一碗關於善良的故事──從清麵、支那麵到米其林拉麵
二十、拉麵界的活化石──日本拉麵攻略•關西篇
二十一、拉麵精品化的奠基地──日本拉麵攻略•關東與東京篇
二十二、一次搞懂一風堂和一蘭的前世今生──日本拉麵攻略‧九州篇
二十三、讓拉麵改頭換面的味噌與W湯頭──日本拉麵攻略‧北海道篇
二十四、人用豬骨我愛牛!動物系拉麵點兵──日本拉麵攻略‧中國與四國篇
二十五、越共也來賣拉麵?──日本拉麵攻略‧東北與中部地方篇
二十六、唐揚≠炸雞──日本炸雞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二十七、美國南方炸雞──沒有黑奴,就沒有肯德基爺爺
二十八、鹽酥雞和基輔炸雞──不管是哪國炸雞,都要配啤酒
二十九、宋朝人吃明朝鴨?──逆向演進的奇葩北京烤鴨
三十、辣椒傳播史──夜郎國和連大象也瘋狂的涮涮辣
三十一、麻辣鍋的死對頭PK戰:重慶麻辣V.S.成都鴛鴦
三十二、哪裡的羊肉最好吃?從羊肉泡饃談到羊肉爐
三十三、酸菜白肉鍋──戰鬥民族的行軍小火鍋
一、餃子的王道──沒吃過鮁魚餃,不識真正好餃子
二、從灌湯包到小籠包──鼎泰豐的皮不是最薄,卻能制霸世界?
三、吃牛肉麵別急著加酸菜──辣豆瓣與台灣牛肉麵的故事
四、炸醬麵、熗鍋麵與打滷麵──為什麼台灣人吃軟不吃硬?
五、刀削麵與貓耳朵──刀夠快,才好吃!山西麵食出高手
六、蛋炒飯與陽春麵──淮揚料理對世界飲食史的偉大貢獻
七、乾隆帝與麵線糊──兩百多年前的「至尊版美食評鑑」
八、蒜泥白肉不能沾醬油膏──看四川、東北、日本的豬肉片料理
九、紅燒肉千年史──東坡肉是一場不離不棄的愛情
十、到底是豬...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