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古流.巴瓦瓦隆,1960年出生於屏東縣三地門鄉,來自大社村的工藝世家,從小深受家族與部落傳統文化與美學的薰陶。在撒古流的身上可以看到兩種文化、兩種語言,以及兩種地理環境的影響與結合。他以多重、跨域的身分,包括:藝術家、教育者、翻譯者,以及書寫者,致力於兩個世界的互相調和與溝通。
巴瓦瓦隆家族中的「pulima」輩出,「pulima」在排灣語中是指「從手」,其意思就是「什麼都能做的人」,也意涵著具有創意、而且手藝精湛的人,藉此致力於實踐出「lalang」,也就是成就出裝飾物或美的事物。
回顧十八歲時的撒古流,在部落中擔任水電工,當年他騎著一臺摩托車在部落間穿梭,面對部落的現代化,撒古流看見的不是進步,而是「美」的消失。面對原住民文化的流失與斷層,撒古流從1980年代起,便致力於成為排灣族的Pulima,懷抱著排灣族文化、美學的傳承與現代化使命,開始重製「祖靈的居所」,也就是排灣族的傳統古陶壺;到了1990年代,又製作傳統石板屋,以及提出「部落有教室」的主張,成為重建原住民傳統藝術的先鋒。
撒古流心目中的藝術,不只是個人的創作旅途,而是以族群文化復興為職志。目前正朝向闡釋排灣族哲學體系道路前進的撒古流,透過傳統媒材中的陶、鐵與石板,以及圖紋的書寫和繪圖等,以自身獨具的方式,開創一條屬於族群與文化的實踐之路。
★ 107年度「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共十冊:
《融會.至真.蔡雲巖》
《浪漫.夢境.許武勇》
《建構.空相.李德》
《痕紋.印紀.周 瑛》
《低限.無限.李再鈐》
《寂靜.沉思.陳景容》
《彩色.人間.謝里法》
《吾土.笙歌.劉耕谷》
《鐵焊.超越.高燦興》
《傳譯.詩意.撒古流》
▌商品特色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系列叢書,
精選十位各擅油畫、版畫、雕塑等領域之臺灣資深美術家,
細述他們生命旅途中的層層風景,以及銘刻在臺灣藝壇的美術成就。
全套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結合電子書與影音的多元化閱讀模式,
為讀者打造一系列兼具美感、質感,輕鬆認識臺灣美術史的優質讀物。
作者簡介:
盧梅芬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博士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
經歷: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助理、研究助理。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助理、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專長(研究)領域:
. 博物館治理與政策、博物館與原住民、原住民藝術。
專書:
.《天還未亮: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
.《臺灣原住民族藝術發展脈絡研究:以木雕為例 (1895-2010) 》。
策展:
.2002 來自部落的聲音「微弱的力與美:當代台灣原住民創作的文化展現」特展、2003 部落的旋律.時代的脈動「回憶父親的歌:陳實、高一生與陸森寶的音樂故事」特展、2011「形、色、紋、質:臺灣原住民生活美學的微觀之旅」特展、2012「原來臺灣:臺灣原住民生活美學的微觀之旅」特展、2014「趣.逛:史前專享店」特展、2016「玉見臺灣:史前與當代之交會」特展、2018「音樂的慰藉:臺灣原住民現代歌謠中的共享記憶」特展。
章節試閱
序
照耀歷史的美術家風采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於民國八十一年起陸續策劃編印出版,網羅二十世紀以來活躍於藝術界的前輩美術家,涵蓋面遍及視覺藝術諸領域,累積當代人對前輩美術家成就的認知與肯定,闡述彼等在我國美術史上承先啟後的貢獻,是重要的藝術經典,同時,更是大眾了解臺灣美術、認識臺灣美術家的捷徑,也是學子及社會人士閱讀美術家創作精華的最佳叢書。
美術家的創作結晶,對國家社會以及人生都有很重要的價值。優美的藝術作品能美化國家社會的環境,淨化人類的心靈,更是一國文化的發展指標,而出版「美術家傳記」則是厚實文化基底的重要工作,也讓中華民國美術發展的結晶,成為豐饒的文化資產。
序
照耀歷史的美術家風采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叢書」於民國八十一年起陸續策劃編印出版,網羅二十世紀以來活躍於藝術界的前輩美術家,涵蓋面遍及視覺藝術諸領域,累積當代人對前輩美術家成就的認知與肯定,闡述彼等在我國美術史上承先啟後的貢獻,是重要的藝術經典,同時,更是大眾了解臺灣美術、認識臺灣美術家的捷徑,也是學子及社會人士閱讀美術家創作精華的最佳叢書。
美術家的創作結晶,對國家社會以及人生都有很重要的價值。優美的藝術作品能美化國家社會的環境,淨化人類的心靈,更是一國文化的發展指標,而出版「美術家...
目錄
一、「換裝年代」的矛盾與文化覺知8
不同政權交替下的藝匠家族10
求學過程中的兩個世界14
為戲院畫看板的少年19
受人類學啟蒙的高中生23
復興運動前夕的摩托車田野筆記24
「山地文化工作隊」隊員的矛盾26
二、重塑祖先美感的先鋒30
鄉公所的民眾服務臺32
生涯規畫的十字路口33
前輩雕刻師的影響 36
手工藝可以維生嗎?41
重建失傳古陶壺的決心與挑戰48
工作室如小米田55
三、「總體營造」的生活美學運動58
立足家鄉、圖紋工程60
促進公共參與的石板文化運動63
「部落有教室」的雛型67
建築挑戰 74
穿回排灣人的高級訂製服78
藝術家或工藝師:全方位的pulima(從手) 79
四、「部落有教室」84
「菁英回流」、文化扎根86
「老人是一本書」、記憶開挖工程92
提攜後進、合作力量95
「思想雕塑」、溝通與傳遞 96
五、超越自己與敘說故事100
超越自己、追求細膩:複合媒材立體雕塑102
訴情感、說故事:從符號、裝飾到敘事107
圖繪排灣族民俗文化116
少了色彩、故事依然精彩:光的記憶與張力119
符號圖像、生命故事:「蝴蝶」系列與「都蘭印象」 126
六、促進社會溝通的翻譯者與敘事者132
從記錄、分類到知識體系:中文的鍛鍊與知識圖像書134
詩意的翻譯:「行走於大地上的種子」 140
象徵與敘事並用144
初衷不變:永不停止的「部落有教室」 153
附錄
撒古流.巴瓦瓦隆生平年表157
參考資料159
一、「換裝年代」的矛盾與文化覺知8
不同政權交替下的藝匠家族10
求學過程中的兩個世界14
為戲院畫看板的少年19
受人類學啟蒙的高中生23
復興運動前夕的摩托車田野筆記24
「山地文化工作隊」隊員的矛盾26
二、重塑祖先美感的先鋒30
鄉公所的民眾服務臺32
生涯規畫的十字路口33
前輩雕刻師的影響 36
手工藝可以維生嗎?41
重建失傳古陶壺的決心與挑戰48
工作室如小米田55
三、「總體營造」的生活美學運動58
立足家鄉、圖紋工程60
促進公共參與的石板文化運動63
「部落有教室」的雛型67
建築挑戰 74
穿回排灣人的高級...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