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就如同太陽下的事物一樣的清晰,但是我們卻有像蝙蝠般畏光的眼睛。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這本書是有關現代哲學。兩個主要問題是︰現代哲學的特色是什麼?它如何轉變成當代哲學?本書設定現代哲學的年代是從1641年到1953年,前者是笛卡爾出版《沉思錄》之時,後者則是維根斯坦發表《哲學探究》。以此兩大鉅作的誕生標示一個哲學年代的始末。
現代哲學的主軸是知識論,主要倡導人包括笛卡爾、洛克與康德,他們分別代表西洋哲學史上最具影響力的三大學派:理性論、經驗論以及觀念論,這些學派之間激發了有史以來最精彩的哲學論辯,延展到二十一世紀仍是哲學主流思緒。
本書主張現代哲學知識論的特色是「科學主義」。十六世紀現代科學興起,引發強大的知識革命,當時的哲學家通常兼具科學家的身分,他們希望將傳統哲學導向這股科學知識的浪潮。所謂科學主義就是指現代哲學家以科學理論為標準,努力於重新定義傳統的哲學概念,尤其是針對知識論的三核心概念「理由」、「經驗」、「知識」。哲學科學化的工程效果宏大,令人耳目一新,立即形成新的典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產生許多問題,並累積成無法回復的難局。
而本書所要呈現的就是,現代哲學由於科學主義所面對的困境,以及當代哲學如何從中解脫出來,並把這過程描寫成一種「實用主義」的進路。
作者簡介:
何志青
畢業於臺大哲學系(1985),學士論文指導教授是陳文秀老師;獲得羅徹斯特大學哲學博士(1991),指導教授是Professor Richard Feldman和Professor Earl Conee;任職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1-2016);任教清華大學、中正大學。研究的興趣是有關意志軟弱、心物依憑以及語言指涉,現在逐漸偏向新實用主義、行動理由和維根斯坦。最喜歡的哲學格言是:“There is nothing in the mind which is not first in the senses except mind itself.”
章節試閱
導論 知識的哲學(摘錄)
一、知識論的轉折
哲學理論中探討知識的本質、來源及種類的就是知識論(epistemology)。主要工作在於解釋和知識相關的基本概念,如經驗、理由及真理。基本議題則包括說明知識成立的條件、理由獲得的方式,以及(當二者都不成功時)懷疑論(skepticism) 的主張等。簡單地說,知識論的主要用意在於提供一種哲學反思:檢討我們既有的知識,反省我們獲取知識的能力和方式。
這種哲學反思可以和其他哲學領域相互參照。例如形上學是探討實在界(reality) 的知識,其主要命題形式是:「世界是如此這般。」而知識論所提出的哲學反思便是:「我們如何得知世界是如此這般?」此際合宜的回答不再是有關世界的結構或質料,而是要指出世界在人心中呈現的模式─我們的心智如何掌握世界的樣態。
再舉例來說,倫理學是探討良善(goodness)的知識,其主要命題形式為:「世界應該是如此這般。」而知識論所提出的反思是:「我們如何得知世界應該是如此這般?」這時合宜的回答不再是提出有關價值的判斷,而是檢討價值判斷的來源根基,以及我們改變世界的可能性。對於上述形上學、倫理學之反思與質問給予正面答覆者就表達了知識論的主張,對這些反思與質問給予負面回應者便是代表懷疑論的立場。
本書探討知識論在歷史上的發展與變化,從古代、現代到當代知識論。從希臘時期開始,知識便是西方哲學的主要關懷之一。蘇格拉底(Socrates)、柏拉圖(Plato) 和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對知識的基礎、分類以及與行動的關係皆有廣泛與深入的探討。十六世紀時,現代科學興起,知識論由於其理論特色立刻成為哲學之中心,無論歐陸理性論(rationalism)、英國經驗論(empiricism)或德國觀念論(idealism),皆以知識論為其學說的主軸,這是知識論鼎盛時期,這些哲學家的重大成就至今仍代表歐美哲學之主要思潮。
然而,自二十世紀中葉開始至今的過去五、六十年間,不少哲學家開始檢討知識論的本質,這些來自不同角度的反省已逐漸匯合成一股反思知識論的潮流,經過數十年的衝擊激盪後已經形成氣候,即使未能徹底推翻傳統知識論,至少明確標示出新的哲學轉向,本書即是以剖析這場「哲學革命」為目的,並嘗試賦予這場運動以「新實用主義」(neo-pragmatism)的形式。
二、現代哲學之回顧
知識論在西方哲學傳統中之興起、強盛及式微的過程影響深遠,因為它印證了現代哲學轉化到當代哲學的契機。本書解釋這段歷程,一方面對現代哲學做系統式的回顧,另一方面對當代哲學有架構式的展望。本節首先討論對現代哲學之回顧。
知識論在眾多哲學理論中屬於後起之秀,在現代時期突然崛起而與形上學、倫理學等傳統哲學具有相等的地位,最後甚至一舉超越所有領域而成為「第一哲學」,其主要原因是西方科學(尤其是天文學、數學、物理學、力學)在十六世紀之興起與昌盛,而知識論可謂是傳統哲學對新興科學之回應與擁護。
科學強調方法的精確和推理的縝密,兼具解釋和預測能力,為知識界樹立了新典範,令知識分子驚嘆與嚮往。當時的哲學家亦大都是科學家,如笛卡爾(René Descartes)是數學家和光學家,史賓諾沙(Baruch Spinoza)以研製天文鏡和顯微鏡聞名,萊布尼茲(Gottfried Leibniz)曾發明微積分,這些哲學家深感科學理論之博大精深,企圖以相同的精神與標準來重建哲學,重新檢查哲學本身的所有知識。笛卡爾被稱為「現代哲學之父」,在他的重要著作《沉思錄》(The Meditations)開宗明義說:
多年以來,我便開始注意到,早年時我接受了太多錯誤,把它們視為真理;隨後還把這些錯誤當作基礎,在上面又加添可疑的建構;因此,如果想要建立穩固而長久的科學知識,我感到有必要在人生中進行大掃除,我必須從根本基礎重新開始。
這股「以科學整頓哲學」的趨勢便促成了知識論的萌發,成為現代哲學最重要的特質。
現代哲學一開始便有科學化的傾向,或稱為「科學主義」(scientism),其中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接受科學對自然世界的「除魅化」(disenchantment)。在中世紀時期,自然世界被視為具有意義、價值、目的的場域,是充滿神蹟、史詩、英雄的世界;但是,自然科學採取非屬人類觀點的新立場,將之全數排除,自然之中只能有原子、分子等構成性結構,沒有內在的意義和目的,這就是所謂的除魅化。除魅化對於排除黑暗時期的迷信與神話很有貢獻,但亦對傳統哲學提出嚴重的挑戰:哲學所重視的意向性或規範性性質(如價值與道德)在自然世界的地位為何?譬如當我們說「仁慈是美德」,我們所指涉的自然事實是什麼?如果沒有相應的自然事實,這句話的基礎和用意何在?
除魅化最直接的方法是將意向性或規範性狀態化約、轉變,使其成為可觀察、可歸納、可理論化之心理事件,也就是科學能夠操作處理的自然事件。這是一種「自然化」(naturalization)的轉變過程。休謨(David Hume)是當時哲學家中自然化最重要的推手,他推崇科學批判哲學,主張把所有的形上學書籍全部「丟入火裡」,他並且貶抑啟蒙時代最重視的人類「理性之光」:
理性(reason)是─而且應該僅是─情感(passions)的奴隸,除了服侍及順從它們,永遠無法假裝有其他任務。情感決定欲望的目的,理性的唯一功用是找出達成這些目的的工具。
從純粹的科學角度來看,人是動物,情感決定欲望,欲望支配行動,理性的功能則只是找出達成欲望的方法。理性本身並沒有任何超自然的能力,而只是達成欲望時的審思程序的一部分,是一般的心理過程。
對休謨來說,和理性相關的「理由」(reason)也是哲學核心概念,亦需重新定位。一般而言,理由具有規範性─理由會要求或強制我們採取相關行動,因此很難加入自然秩序之中。但休謨主張理由不過就是我們的「動機狀態」(motivation),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欲望,是可觀察的心理事件。欲望會帶來要求被滿足的需求感,所以在休謨的理論中,動機的需求感足以取代理由的規範性。
當然,並非所有性質都可以轉化成自然性質,這些不能轉化的性質並不會全盤消失,而是被視為人類心理的一種「投射」─我們自以為有這種性質的存在。這種性質被稱為「次要性質」(secondary qualities),因為只有自然性質才算得上是「主要性質」(primary qualities)。主要性質是指物體本身所具備的性質,例如形狀、尺寸、運動等,這些性質不會因知覺者的立場不同而有所改變;次要性質則必須依賴知覺者的感受方式,例如顏色(視覺)、遠近(距離感)、溫度(身體感)等。主要性質與次要性質的最大差別在於:當知覺者(例如人類)消失以後,不再有感知態度,次要性質便會跟著消失,而主要性質則不受影響。
根據除魅化的要求,次要性質不是一概取消,但它們的正確性必須交由主要性質來決定。這也就表示,次要性質的取捨必須訴諸它們與相關的主要性質之間的關係。以中醫和風水為例,二者所涉及的都不算是主要性質(寒熱濕燥和陰陽五行),但一般而言中醫比較容易為相關的西醫的主要性質所認可,得以融入科學的行列;風水之說則比較難,因為它言之成理的部分往往被另一套自然語言所取代,而無法取代的部分就被歸入迷信之中。綜言之,一般性質在「自然化」過程之後產生的結果有三︰自然(主要)性質、次要性質、不存在性質。
現代哲學的科學主義是以除魅化自然觀為基礎,上述自然化過程則是整頓傳統哲學概念的方式。現代哲學家普遍認為,相應於科學探究的嚴謹縝密,哲學中的主要概念大都是粗略的、半成品的,需要進一步精緻化、科學化,才能達到學術的要求。由於當時哲學的重心是知識論,而一般而言知識論的核心概念有三:理由、經驗、知識,所以科學改造工程就是針對這三個傳統概念,因此產生本書所討論的現代知識論的三原則:「推論證成原則」、「經驗基礎主義」、「知識概念分析」,這三項就是現代哲學的主要架構。
三、當代哲學之展望
本書主要章節即在說明現代知識論的三架構,並加以檢討與批判,同時指出未來哲學的可行之路。所採取的進路,本質上是一種實用主義式的「療癒」(therapy),也就是解脫哲學所背負的科學理論化之重擔,重返以日常語言為對象的觀看描寫之哲學論述。
首先,什麼是實用主義(pragmatism)?實用主義始自十九世紀末的美國,裴爾士(Charles Peirce)、詹姆斯(William James)和杜威(John Dewey)為重要發起者,他們被稱為「古典實用主義者」(classical pragmatists)。一開始的想法是,當面對哲學問題進行探究,會採取某些假設和概念,我們對這些假設和概念在實用層面上加以反思和釐清,往往有助於解決問題(給予解答)或解消問題(指出問題本身的謬誤)。這個想法來自於科學探究的實際操作,例如裴爾士說他提出實用主義的目的是為了要發掘科學研究本身的「邏輯」,用以顯示科學如何進行探討以解決問題的過程。在科學中,通常先形成假設,並在實驗中證明此假設成立;若不成功,則回頭修改假設,以便繼續實驗;在往返過程中,實驗或者證明了假設,或者改變了假設。這原本是在探討科學方法的成功之道,後來卻引進哲學之中,用來檢視傳統的哲學難題。
和裴爾士一樣,詹姆斯以實用主義來指稱一種方法學,「用來清理概念和假設,以及辨認出空洞的爭論」。詹姆斯的主要考量對象是傳統哲學的形上學問題,他認為經過實用主義的檢測,有些形上學理論的假設其實是空洞的,它所引起的問題亦是虛妄的。而詹姆斯最重視的哲學工作之一是:解決科學和價值之間的衝突,一般哲學進路對此矛盾的處理方式大致有二:(1)承認科學探究的普遍性,在此觀點下,價值並不真正存在,而只能是心理的投射作用。(2)認定價值存在確實是形上的必要,但這類的存在無法為科學所解釋,因此是超越自然之上。這兩種處理方式的結果是:價值或是不存在,或是超乎自然;因此科學和價值之間必然是對立。但是詹姆斯堅持實用主義可以走第三條路,他主張科學和價值之間的衝突只是表面的,只要弄清楚雙方的蘊涵內容,努力排除錯誤的或不必要的部分內容,去蕪存菁之後,衝突可能因此消失,科學和價值就會有相容的空間。
新實用主義在本書中的用法和上述二版本在精神上是相同的,主旨在於傳統哲學問題往往包含特定假設,而當問題經過長期的探究而沒有成果時,我們應回頭檢視原來的假設;當我們有理由去除這些假設時,原來的傳統哲學問題就變成「空洞問題」(empty question)或「假性問題」(pseudo question)。
本書所採取的新實用主義的反思對象是:現代哲學中的除魅化自然觀以及哲學概念的科學理論化。但這並不是要貶低自然科學的偉大成就,也不意味著要求重返科學時期之前的素樸迷信或神話世界,而是希望放寬科學對世界的嚴格限制,得以包容某些合理而重要的人類觀點或成就,讓我們的世界能更豐富而有趣。羅逖曾言:
實用主義在一百年之間往返於兩企圖之間:一企圖將其他文化提升到科學的知識論水平,另一企圖將自然科學降低至藝術、宗教與政治的知識論標準。
這段話可解讀如下:人類脫離黑暗時期進入啟蒙時代的主要動力是自然科學的興起,科學樹立了知識的新典範,因此「其他文化」如哲學、文學、社會科學都應配合科學,努力提升自身的知識論要求。另一方面,科學並不是「可理解性」(intelligibility)的唯一來源,它只是對世界的眾多探究方向之一,而藝術、宗教和政治對於世界的了解都有不同層面的貢獻,在這一點上,應是和科學站在同等的位置。本書新實用主義進路所追求的就是哲學和科學之間的平衡點,核心主張就是要放寬世界的可能性,承認次要性質的重要性(承認這類性質並不是「次要」),讓藝術作品、神聖性和政治公義都能夠再度包含在自然世界之內,這可稱為是對自然之「部分再魅化」(partially reenchanted)。
導論 知識的哲學(摘錄)
一、知識論的轉折
哲學理論中探討知識的本質、來源及種類的就是知識論(epistemology)。主要工作在於解釋和知識相關的基本概念,如經驗、理由及真理。基本議題則包括說明知識成立的條件、理由獲得的方式,以及(當二者都不成功時)懷疑論(skepticism) 的主張等。簡單地說,知識論的主要用意在於提供一種哲學反思:檢討我們既有的知識,反省我們獲取知識的能力和方式。
這種哲學反思可以和其他哲學領域相互參照。例如形上學是探討實在界(reality) 的知識,其主要命題形式是:「世界是如此這般。」而...
作者序
前言
這本書是有關現代哲學。兩個主要問題是︰現代哲學的特色是什麼?它如何轉變成當代哲學?本書設定現代哲學的年代是從1641年到1953年,前者是笛卡爾(René Descartes)出版《沉思錄》(The Meditations)之時,後者則是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發表《哲學探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以此兩大鉅作的誕生標示一個哲學年代的始末。
對現代哲學做整體的審視與檢討這項工作已有很多人嘗試過,尤其是所謂「後現代」學者,但他們通常是亟亟於脫離現代的框架,而並不真正理解這個傳統的由來,亦不清楚將來的走向—他們只醉心於「顛覆」本身。在我心目中,檢視批判現代哲學最有深度又最有創意的是羅逖(Richard Rorty)。
根據羅逖的分析,現代哲學的主軸是「知識論」(epistemology),主要發起人之一是提出心物二元論的笛卡爾,基本主張是人類心靈能夠產生「觀念」ideas),而當觀念符合外在事物,就形成知識,羅逖稱此為「表徵主義」(representationalism)。他認為這個立場貫穿了現代哲學時期,但到了二十世紀,表徵主義已經走到了盡頭,當代的哲學趨勢應是朝向他所謂的「實用主義」(pragmatism)。
新型的實用主義不再強調「有用的就是真的」,而是將哲學重心放在人類社會的「語言踐行」(linguistic practices),我們的意義與價值都在此踐行中決定,超越語言實踐之上的實在或標準並不存在;因此羅逖主張知識不在於內在觀念和外在事物之間的表徵關係,而是存在於語言溝通之間,具有「交談性質」。
大部分羅逖的想法我都接受,包括現代哲學的核心是知識論。笛卡爾是這個哲學運動的發動機,他的心物二元說法激發了理性論、經驗論以及觀念論之間在西方哲學史上最精彩的大辯論,延展到二十世紀仍是主流思緒。但羅逖指定表徵主義作為現代哲學的特色以及走向衰頹的原因,這一點值得商榷。相對於此,我主張現代哲學所表達出來的強項與弱點都是來自於「科學主義」(scientism)。
十六世紀現代科學興起,引發強大的知識革命,當時哲學家通常同時具有科學家的身分,他們很想將傳統哲學導向這股科學知識的浪潮,希望在各理論的面向上盡量符合科學的要求,以達到徹底改革哲學的目的。這就是現代哲學的精神,它的成就與流弊應都來自於此。
在以科學主義作為現代哲學的特色這一點上,我比較接近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他認為科學革命的成就空前,但科學解釋不能獨占人類的思考,例如面對一株「開花的樹」時的感受與想像,無法為物理學與心理學的說法所取代。他的論證是,科學解釋必須來自於人的存在,而根據他的分析,人的存在是三種關係的整合︰與世界的關係、與他者的關係以及與生物的關係—這是整體的、內部的連結,無法為科學進路所解釋。
我同意科學解釋不能全面代表人類的觀點,但本書採取不同的進路。我認為現代哲學之科學主義的真正展現在於,試圖將傳統哲學概念加以「科學理論化」,主要是針對知識論的三個核心概念:「理由」、「經驗」、「知識」,以科學的模式加以重新定義。這樣的改造工程創意絕佳、效果宏大而且影響深遠,可以看到新的哲學典範(paradigm)從此建立。然而,就如同所有偉大的典範一樣,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哲學開始產生一些問題,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片面到全面,逐漸累積出許多無法克服的困難,終於導致典範的式微。本書所要呈現的就是:現代哲學由於科學主義所面對的困境,以及當代哲學如何從中解脫出來,並把這過程描寫成一種「實用主義」的進路。
所以,本書在結構上比較傾向於羅逖,在內容上則傾向於海德格。但是我真正想談的卻是維根斯坦。維根斯坦的哲學很難在此用簡短的段落說明,他甚至可能否認他所從事的是「哲學」,但我受到他思想的啟發至深,在本書中他的影響無所不在。
內子玉玲提出質疑︰「可是你整本書幾乎都沒有正式討論維根斯坦。」我只能回問︰「難道你不記得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在數年的故事講述過程中,馬可波羅對蒙古皇帝忽必烈汗描述了他所經歷的五十五座世界上的城市,但他始終不願提起他自己的故鄉威尼斯,有一天忽必烈汗執意要他談,馬可波羅的回答是,當他講起每一個城市時,他其實已經是在述說有關威尼斯的事情,因為「為了分辨出其他城市的性質,我必須談到隱匿在後的第一個城市,對我來說,那就是威尼斯。」
那就是本書談論到維根斯坦的方式︰一個看不見但無所不在的哲學家。
前言
這本書是有關現代哲學。兩個主要問題是︰現代哲學的特色是什麼?它如何轉變成當代哲學?本書設定現代哲學的年代是從1641年到1953年,前者是笛卡爾(René Descartes)出版《沉思錄》(The Meditations)之時,後者則是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發表《哲學探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以此兩大鉅作的誕生標示一個哲學年代的始末。
對現代哲學做整體的審視與檢討這項工作已有很多人嘗試過,尤其是所謂「後現代」學者,但他們通常是亟亟於脫離現代的框架,而並不真正理解這個傳統的由來,亦不清楚將來的走向—...
目錄
前言
導論 知識的哲學
第一章 古代知識論
第二章 現代知識論
第三章 現代知識論三架構
第四章 證成
第五章 經驗
第六章 知識
結論 當代知識論之新實用主義取徑
後 記 錯誤與平庸之間
致 謝
參考文獻
名詞索引
人名索引
前言
導論 知識的哲學
第一章 古代知識論
第二章 現代知識論
第三章 現代知識論三架構
第四章 證成
第五章 經驗
第六章 知識
結論 當代知識論之新實用主義取徑
後 記 錯誤與平庸之間
致 謝
參考文獻
名詞索引
人名索引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