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農業推廣學會叢書】
智慧手機、智慧家電、智慧電動車、智慧住宅、智慧……,智慧科技已經漸漸融入我們的生活。如果「農業」也很「智慧」呢?
◎ 打開手機APP,就可以遠端即時取得農場溫度、濕度等環境數據,並能進行警示通知,有助於預測與瞭解栽培作物的產量、品質及採收期狀況。
◎ 透過計步器、腳環等裝置,追蹤掌握動物健康、餵飼情形與預防疾病;自動榨乳機內附有感測裝置,若偵測到牛乳數值異常,即會發出警報提醒,讓牧場主可以將牛乳隔離,進行牛隻檢查。
◎ 經過相片資料的訓練,攝影裝備可以偵測作物生長情形,也能進行作物外觀分類與分級。
◎ 在現場蒐集巨量數據,匯集整理為有用的資訊,以建立符合不同情境的模組,利於日後遇上問題時能快速解決,形成新的農場管理模式。
拋開對傳統農業的印象,認識科技如何進入農業,將會發現更多可能與機會。本書一方面提出常見迷思,並釐清相關概念;另一方面,介紹國內外的案例與應用,以及提供此領域的入門指引。翻開此書,說不定能在這龐大且跨領域的產業鏈中,找到自己可以大顯身手的最佳位置,成為新世代「智慧農業」的一員。
陳駿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所長)
盧虎生(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院長)
許志賢(麒悅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玠廷(農科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專文推薦!
作者簡介:
丁維萱
臺灣高雄人。臺大農業推廣研究所畢。就學期間與臺灣農村陣線一同瞭解臺灣農業問題,畢業後曾至日本宮崎縣農村,觀察研究日本農業政策與農產加工系統。曾於臺大智農辦公室服務,現於農產業界任職。
林樂昕
小八,喜歡種菜與太極拳。常需寫字打工。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智慧農產業數位新服務
隨著全球化競爭、極端天氣、人口老化等因素影響到農作物的收成與利潤,再加上近年來消費者對食安的重視,皆讓以小農為主體的臺灣農業面臨轉型發展的極大挑戰。
本書以返鄉農二代阿寶的故事為出發點,道出目前從農者所遇到缺工、氣候風險、產銷失衡、收益低迷及進口品競爭等現實問題,使我們不得不思考如何為臺灣農業從危機中找到出路。書中介紹物聯網、雲端計算與大數據、區塊鏈、無人機及人工智慧影像辨識等技術在農業的應用,以及從技術性與非技術性的角度探討推動智慧農業可能遇到的問題與挑戰。在場域整合實務應用上,乳牛牧場、智慧設施小農、有機鳳梨田、果菜生產合作社,以及國外技術導入,例如蝴蝶蘭精準溫室、茶園滴灌系統與日本智慧農業政策智慧農產業數位新服務推動情形,讓讀者可以從成功案例與標竿國家的先進技術瞭解智慧農業發展情形。故事場景延續至2030年的阿寶智慧農田,有了植物健康辨識系統、智慧營養管理系統、無人機空拍研判最佳收穫時機,以及大數據精準預測調節產銷,將讓新農民有更多工具運用與實踐智慧農業。
除此之外,本書也針對小農場主、農企業、田園派農友與未來擬投入智慧農業者,提出加入智慧農業行列應該具備的概念與原則。最後,更介紹幾個相當實用的APP工具,例如:阿龜誌APP、神農一指收與農務e把抓等,可說是相當實用的工具書。
誠如筆者所言,農業是一種食物-能源-水資源的整合系統,需要各種軟硬體投資,建立一個具有靭性與永續性的生產系統,以面對未來的食物、能源與水資源危機。透過智慧農業的發展,提升「農-食供應鏈」並發展新出路,農業當前的危機可能被發展轉化為新契機。很高興在農委會推動智慧農業的同時,臺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與臺灣農業推廣學會合作出書,向農民及社會大眾闡述智慧農業所帶來的好處,也讓從農者認知智慧農業並非遙不可及,更提出智慧農村新願景。本書以深入淺出的情境及實例說明,相當值得想要一探智慧農業內涵與入門實務的讀者細細閱讀,謹予鄭重推薦。
陳駿季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所長
名人推薦:智慧農產業數位新服務
隨著全球化競爭、極端天氣、人口老化等因素影響到農作物的收成與利潤,再加上近年來消費者對食安的重視,皆讓以小農為主體的臺灣農業面臨轉型發展的極大挑戰。
本書以返鄉農二代阿寶的故事為出發點,道出目前從農者所遇到缺工、氣候風險、產銷失衡、收益低迷及進口品競爭等現實問題,使我們不得不思考如何為臺灣農業從危機中找到出路。書中介紹物聯網、雲端計算與大數據、區塊鏈、無人機及人工智慧影像辨識等技術在農業的應用,以及從技術性與非技術性的角度探討推動智慧農業可能遇到的問題與挑戰。在...
章節試閱
臺灣農業轉型、整合真的有必要嗎?
臺灣的農產業因為歷經「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和「公地放領」等土地改革歷史,加上華人特有的財產分割繼承的傳統,形成了臺灣與歐洲莊園式農場不同的獨特小農結構。
臺灣的小農個體戶眾多,早年農業技術發展興盛伴隨著近二十年來農業貿易自由化的衝擊,農民為了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在農業發展上可以說是百花齊放、高手在民間,締造很多讓國外專家也驚嘆的農業奇蹟。
另外,臺灣面積雖不大,但島內的地形、氣候差異極大,每位農民都需要因地制宜、從基礎務農知識上發展自家農田的最適農耕「眉角」,也造就了每位農民要能自我決策,又要能因應外界環境快速變通的小老闆心態。
思考一:數據至上=規模至上的未來趨勢
臺灣這樣獨特的小農型態是福?是難?還記得我們一開始在進行農業資訊化的研究時,許多農業資訊業者都曾分享過這個故事:一開始想要發展農業資訊軟體的初衷,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資訊專業協助臺灣各地的小農面對現存問題。
抱著滿腔熱血,開始實際開始和小農互動、溝通討論後發現,跟20位小農合作就像要面對20個老闆, 大家都有自己的意見和工作獨特性,希望農業資訊公司能盡量貼近自己的需求,但是每一位小農的農地範圍都太小,其田間蒐集的數據資料不足以發展成一個多數農友可通用的數據模型,工程師除了要實際跑農場和農友溝通、瞭解他們的操作需求,回來後還要將後臺系統不斷修改以盡量符合每位農友的意見,有好一陣子疲於奔命,卻無法有效蒐集可用的數據。因此,許多農業資訊公司後來轉向跟中大型的農企業或合作社合作蒐集數據。
農企業在生產流程和品項上都有一定的規範要求,雖然無法蒐集到多樣化的務農資訊,滿足多樣化的小農務農需求,但好處是農企業一旦決定發展方針,就會從上而下要求公司所有工作人員一起採用、配合,在溝通上面臨的阻礙較小。且農企業麾下的農場面積比起小農單一個體戶大非常多,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的田間資料和營農工作數據,做為未來分析、模組化,甚至協助預測的基礎。
從這樣的故事可以知道,再過兩、三年後,當這些農企業所蒐集的數據足以開始建構出作物的生長模型,農企業就可以用模型預測產期、產量,進行計畫生產,甚至是預測勞力需求高峰、錯開產期。這代表未來規模較大的農企業或合作社更有能力接受量販店或是國外大量、需穩定供應的訂單。
而規模較小的小農因為難以和資訊業者合作蒐集大量數據,從生產到銷售的過程都還大量依靠人力判斷,便較難預測產期、產量,或是獲得穩定跟大通路商合作的機會。
思考二:不得不面對的品牌全球化競爭
臺灣的土地零碎、農戶平均資本不高。以前在傳統自給自足、商業尚未盛行,也沒有全球化困擾的時代,小農個體之間的互動和得到的資源差距不會太大,有助於每個個體的發展。但在全球化、農業進出口興盛的現在,交通便利、資訊傳播飛快,小農品牌若沒有投入適當的宣傳露出和經營,將會淹沒在各式各樣的廣告、銷售訊息之下,知名度最高的就是能夠在品牌識別度的行銷和宣傳花費較多成本的大品牌。
說到小農品牌的典範,臺灣人常常喜歡用行銷全球的紐西蘭奇異果品牌Zespri來舉例。身為國際知名品牌,Zespri的股東為紐西蘭2,700位農民,公司的經營和行銷由專業經理人和管理團隊負責統籌,公司職員約250人。紐西蘭的奇異果也曾經歷生產過剩、價格崩盤和削價競爭等過程,為了確保農民的收益和生活,各地果農最後凝聚共識,決議成立單一出口制度,1988年由政府成立奇異果行銷局,行銷局由果農組成並有權統一決定果農出口價格。
紐西蘭成立了奇異果行銷局後雖然可以避免果農被剝削,但是2000年後日益興盛的國際農產貿易衝擊和競爭,讓接近兩成的奇異果農破產,紐西蘭奇異果產業面臨巨大挑戰。
為了不斷跟上社會趨勢的變化,紐西蘭奇異果行銷局重新思考經營策略,將更多重心和資源放在以市場及消費者為主的行銷導向經營模式。紐西蘭在地的農民端以統一標準管理,顧好品牌外銷品質,就可以獲得合理良好的收入;跨足全球各地的管理和品牌行銷人員,負責瞭解各國消費喜好,蒐集相關資訊回饋公司,製作出適用於不同國家的行銷手法,以利強勢打入各國水果市場。
此外,Zespri每年提撥營收的10%在行銷品牌與宣傳上。宣傳品牌的同事為了嚴格管控品質,檢驗超過200項品檢關卡,一次符合所有進口國的管理標準。同時果農們同意從每年收益提撥超過200萬美元經費進行新品種開發,以達到隨時符合市場消費潮流的目標,取得先機。
從紐西蘭奇異果品牌Zespri的經營管理模式可看出,要創造出一個成功的國際單一品項的水果品牌,需投入之品質管理、品牌行銷之資源相當可觀。但也因為過去紐西蘭的小農們有了統一的共識、遠景和對專業行銷品牌經營的想像,Zespri才有可能達到今天的規模和知名度。
臺灣農產品牌長期以來的多樣化繽紛的發展,受到國內淺碟市場影響,未來如何做出區隔化差異,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外農產品牌中走出自己的生存之道,是臺灣農民和農企業最應該精進的學問。「農場規模」直接影響到的是經營成本和供應彈性,而維持品質、穩定供貨的生產端和品牌行銷、市場調查等都是支持品牌存活,永續經營的重點。因此,如何整合合作農民的意見、擴大合作範疇,集中行銷資源,都將成為未來臺灣農民的重點功課。
思考三:「智慧」正在改變生活
近年數位革命的創新,各種行動裝置大大滲透並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例如手機、手錶、運動手環、各種APP應用程式與各式社群軟體的操作與傳播,都大量記錄我們的日常生活與行為模式,並提供更方便的創新服務。
農業也不例外,從農田到消費端,有各種智慧農機具的應用、農田裡與動物身上的感測元件、消費者的行動支付工具,時時刻刻都透過手機、平板電腦與各種元件蒐集數據,再藉由物聯網、雲端運算與大數據的分析應用,即時提供各種管理決策的建議。
先前的精準農業是單點的資料蒐集,這波智慧農業則有更多元來源的資訊(例如:歷史資料、氣候記錄、市場資料等等)。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物件都可相連,這些巨量資料能快速整合成更有用的資訊,提供生產與管理所需的決策素材與預測數據。
許多農業專家預測這波智慧農業的發展,可能為未來農業與人類社會帶來巨大改變。從歷史長河來看,農業歷史歷經過幾次重要革命,從早期馴養動物開展耕作行為、發展輪耕制度、使用化學肥料與農藥的綠色革命,到如今應用資通訊(ICT)技術,稱之為第四次農業革命(智農4.0)。
當前社會與農業發展的確正面臨許多瓶頸與危機,例如鄉村農業人口老化與勞動力不足、動物福利、環境永續、市場波動供需失調……。農業是一種食物-能源-水資源的整合系統,需要各種軟硬體投資,建立一個具有靭性與永續性的生產系統,以面對未來的食物、能源與水資源危機。透過智慧農業4.0的發展,提升「農-食供應鏈」並發展新出路,農業當前的危機可能發展轉化為新契機。
不過創新不單是技術面向,更是一種社會過程,同時需要技術、行為實踐與健全制度的支持,新技術在提供新產品與新服務的同時,也很可能帶來負面風險,因而需要全盤考量社會經濟與倫理面向的衝擊。
臺灣農業轉型、整合真的有必要嗎?
臺灣的農產業因為歷經「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和「公地放領」等土地改革歷史,加上華人特有的財產分割繼承的傳統,形成了臺灣與歐洲莊園式農場不同的獨特小農結構。
臺灣的小農個體戶眾多,早年農業技術發展興盛伴隨著近二十年來農業貿易自由化的衝擊,農民為了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在農業發展上可以說是百花齊放、高手在民間,締造很多讓國外專家也驚嘆的農業奇蹟。
另外,臺灣面積雖不大,但島內的地形、氣候差異極大,每位農民都需要因地制宜、從基礎務農知識上發展自家農田的最適農耕「眉...
目錄
推薦序
智慧農產業數位新服務/陳駿季
新世代的農業革命──智慧農業/盧虎生
重返蝴蝶蘭王國的榮耀/許志賢
進入智慧農業的第一本書/陳玠廷
Chapter1 危機重重的臺灣農業
2019年,瓜農阿寶的日常
危機1 人口嚴重老化 威脅農業人力效率
危機2 極端氣候加劇 從農風險增加
危機3 農業規模小 資源整合效率差
危機4 農產內需市場有限 又遇國外農產品競爭
迷思1:農民為何而種?責任天賦還是自決?
Chapter2 什麼是智慧4.0?概念從何而來?
1 全球產業轉型趨勢
2 臺灣的追趕與升級:生產力4.0 全力衝刺
Chapter3 Being Smart,智慧如何導入農業?
1 何謂智慧農業?和以前有什麼不同?
2 創新技術的農業應用
3 當前限制與未來挑戰
4 如何「智慧」地解決農業問題?
案例與應用
迷思2:未來農民是不是都將失業?被機器人取代?
Chapter4未來臺灣農業的機會
2030年,瓜農阿寶的智慧農田
機會1 機器取代基礎勞務人力 農民轉變為管理決策者
機會2 微氣候資訊越來越準確 有效掌握田地環境變化
機會3 發展農村文化觀光 推廣臺灣在地農產特色
機會4 整合農業技術和科技 向外輸出智慧小農典範
Chapter5 布局智慧農業,從何開始?
迷思3:是不是只有有錢的農企業可以發展智慧農業?
1 你是小農場主的話
2 你是農企業的話
3 你是田園派農友的話
4 其他未來想要投入智慧農產業的人
智農入門工具包
Chapter6 智農是臺灣農業的出路還是末途?
1智慧技術再突破 帶動商業新模式
2 智農的風險與難題
3 我們不想失去的那些……
4 新智農‧新治理
5 智慧農村新願景:除了生產,更重要的是生活!
迷思4:臺灣農業轉型、整合真的有必要嗎?
參考文獻
推薦序
智慧農產業數位新服務/陳駿季
新世代的農業革命──智慧農業/盧虎生
重返蝴蝶蘭王國的榮耀/許志賢
進入智慧農業的第一本書/陳玠廷
Chapter1 危機重重的臺灣農業
2019年,瓜農阿寶的日常
危機1 人口嚴重老化 威脅農業人力效率
危機2 極端氣候加劇 從農風險增加
危機3 農業規模小 資源整合效率差
危機4 農產內需市場有限 又遇國外農產品競爭
迷思1:農民為何而種?責任天賦還是自決?
Chapter2 什麼是智慧4.0?概念從何而來?
1 全球產業轉型趨勢
2 臺灣的追趕與升級:生產力4.0 全力衝刺
Chapter3 Being S...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