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繼左派的批判傳統 關注運動場外的議題 立足於永遠的在野黨
左外野這個位置,大概是棒球場上最邊緣的位置,既沒有中外野的遼闊範圍,也沒有右外野雷射肩直傳三壘的奪目。但無妨,非主流就是《左‧外‧野︰賽後看門道,運動社會學家大聲講》的本意,而左•外•野這三個字,更是陳子軒對於「運動社會學」這個學門的期許:承繼「左」派的批判傳統,關注運動場「外」的議題,以及永遠立足在「野」黨的位置來思考。
運動場上的美好,是我們熱愛它的原因,但運動也是一個國家社會具體而微的體現。近年來,台灣對於運動員處境的論辯、國族意涵的鬆動以及新媒體的出現,在在使這個領域越趨豐富與值得關注。
《左‧外‧野︰賽後看門道,運動社會學家大聲講》的評論觸及國族、性別、文化、媒體、教育、體育政策等面向,涵蓋的運動項目以及體育名人不勝枚舉。立足台灣、放眼國際的體壇大小事,陳子軒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將社會學與文化研究等學科觀點帶入運動評論中,既平易近人又充滿知識性。讀者可藉由陳子軒提供的多元視角,批判性地省思體壇世界包羅萬象的議題,以及運動與現代生活的關係。
延伸閱讀
《台灣理論關鍵詞》,史書美、梅家玲、廖朝陽、陳東升主編
《戀人》,鄭浩承
《班雅明與他的時代:流浪‧孤寂‧逃亡》,費德雷‧帕雅克為什麼愛讓人受傷?:迷惘、煎熬、躁鬱、厭世……愛情的痛,社會學也懂!》,伊娃‧易洛斯
《萊茵河哲學咖啡館:康德、黑格爾、馬克思、韋伯、海德格、高達美、鄂蘭……的心靈地圖》,蔡慶樺
《我是留德華:海獅的德國奇幻旅程》,神奇海獅(李博研)
《《資本論》完全使用手冊:版本、系譜、爭議與當代價值》,萬毓澤
《愛書人的神奇旅行:在祕密圖書館窺探西方文豪奇聞軼事,享受一個人的閱讀時光》,奧立佛‧泰爾
作者簡介:
陳子軒
威斯康辛大學新聞與大眾傳播博士,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教授,台灣運動社會學會副祕書長。主持多項科技部運動與媒體研究計畫,並在課餘擔任FOX體育台美國職棒MLB球評。研究專長為運動社會學、流行文化與媒體觀察。除了以球迷身分關注運動場內,更致力研究場外種種面向對於運動場域的影響。合譯有《聰明看棒球:一本讓你變成棒球達人的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曾文誠(資深棒球評論人)
名家推薦
文大培(緯來體育台台長)
石明謹(知名球評)
田鴻魁(FOX體育台主播)
吳志揚(中華職棒大聯盟會長)
周思齊(中華職棒球員工會理事長)
邱炳坤(國立體育大學校長)
徐裴翊(Vamos Sports共同創辦人)
常富寧(FOX體育台主播)
楊政典(知名球評)
劉昌德(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潘忠韋(知名球評)
(依姓氏筆劃排序)
名人推薦:專文推薦
曾文誠(資深棒球評論人)
名家推薦
文大培(緯來體育台台長)
石明謹(知名球評)
田鴻魁(FOX體育台主播)
吳志揚(中華職棒大聯盟會長)
周思齊(中華職棒球員工會理事長)
邱炳坤(國立體育大學校長)
徐裴翊(Vamos Sports共同創辦人)
常富寧(FOX體育台主播)
楊政典(知名球評)
劉昌德(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潘忠韋(知名球評)
(依姓氏筆劃排序)
章節試閱
我的陳金鋒時代
一九九八年的曼谷,朴贊浩投出的球直接被送到球場外的停車場;二○○一年的天母,面對中村隼人的振臂一呼;二○○四年的雅典,上原浩治那個沒掉下來的指叉球;二○○七年的台中,達比修看著飛向中右外野的完美弧線,都已經是烙印在我們身上、無須贅言的片段。而這些投手的名字,隨著一支支的全壘打,就成了我們記憶陳金鋒的方式。你總會憶起那時的你,在哪裡。
對我而言,那個名字是西伊(Bobby Seay),那支安打是支一壘安打。
二○○五年的美國國慶日,就在我完成口試,打包行李,準備告別美國、返回台灣的夏日,亂七八糟的房間裡充滿一箱箱待運的紙箱,卻還是打開電腦的MLB TV,聽著史考利(Vin Scully)爺爺的轉播。七局上半,沒有人出局、滿壘,道奇隊零比三落後。輪到投手的打擊,原本道奇隊總教練崔西(Jim Tracy)已經換上左打的韓國打者崔熙燮準備代打,但洛磯隊順勢換上左投西伊,崔熙燮連打擊的機會都沒有,就被換上右打的陳金鋒來反制,纏鬥到第七個球,一個偏低的速球被他直接打回投手丘。是一支帶有兩分打點的安打!終於。站在一壘上的他,沒有棒打中村隼人的怒吼,但臉上微微顫抖激動著的神情,卻是我從未見過的陳金鋒,這支安打,真的等了太久、太久了。
從二○○二年到二○○五年,崔西彷彿成了全台灣棒球迷的頭號公敵,台灣的球迷始終抱怨著他不願意給陳金鋒更多的機會。大概命中就是跟叫傑森的犯沖吧,同為外野手的渥斯(Jayson Werth)、葛拉博斯基(Jason Grabowski)、瑞普柯(Jason Repko)上場的機會就是比陳金鋒多的多。在那支「終於」的安打之前,他從二○○二到二○○四年,只有兩場大聯盟先發的機會,累積了十四個打數(另有三次四壞球),沒有打出任何安打。就在打出生涯首安之後,隔天為自己掙來難得的先發機會,首打席也再揮出安打,但之後又恢復板凳與跑龍套的角色。二○○五年七月二十日,代打面對曾經在一九九二年隨著教士隊小聯盟球隊來台訪問的沃雷爾(Tim Worrell),吞下了三振,這也是陳金鋒大聯盟生涯的最後身影。二○○五年季中,王建民穿上了洋基隊的條紋球衣,季末,陳金鋒未再獲道奇隊續約,彷彿與王建民已完成了交接。
一九九九年,陳金鋒踏上征途。那時的我,跟許多年輕球迷一樣,把進入運動媒體視為夢幻工作,一心踏上我的追夢之路,因緣際會成為緯來體育新聞翻譯外電的工讀生。在網路訊息還不是那麼發達與即時的年代,我和當時的長官文大培與主播廖士堯便想著如何追蹤報導陳金鋒的表現,好不容易找到《今日美國》是極少數刊載小聯盟1A的媒體網站,只能盯著陽春到不行的純文字網站一直按重新整理,只為了一張在晚間體育新聞秀出的陳金鋒戰報。後來,他那賽季在1A的聖伯納迪諾狂奔隊打出了道奇隊體系的小聯盟史上首次三十轟三十盜的紀錄,彷彿我也一點一滴地見證了這段歷史。二○○二年九月十四日,他終於成為第一位升上大聯盟的台灣人。
台灣人在大聯盟的首轟是郭泓志打出來的,甚至曹錦輝都搶先陳金鋒一步,打出台灣選手在大聯盟的第一支安打。身為這個世代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打者,讓這些紀錄被兩個投手拿去,看似情何以堪,卻完美地反襯出那些年的陳金鋒在個人生涯與國家隊之間抉擇的偉大。
或許在某個平行宇宙裡,沒有「又是高志綱」的二○○三年亞錦賽,也就沒有雅典奧運可打,儘管就沒有了那支從上原浩治手上敲出的全壘打,但或許他在那個夏天就站穩道奇隊的外野,現在還在大聯盟領著千萬年薪的可能就是陳金鋒而不是渥斯。但,那就不會是這個神樣的陳金鋒。
看著他代言的汽車廣告、告別賽的宣傳影片,我總是邊看邊罵:「應該可以拍得更好吧!拜託!陳金鋒耶!」因為這些影片配不上我的陳金鋒。
但,又有什麼可以呢?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體育課?
什麼都不會做的人,才去教書;教書都教不好的,才教體育課。
(Those who can’t do, teach. And those who can’t teach, teach gym)
──伍迪.艾倫(Woody Allen),《安妮霍爾》(Annie Hall)
課綱微調牽動各個科目的生態,各學科紛紛加入搶課的行列,體育課當然不自外其中。但,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體育課?
小時候,最期待的就是體育課,因為那是一顆躲避球就可以搞定的年代。儘管也上過跳箱、墊上運動等等各式各樣的運動項目,但所有男生一上課就哀求著老師打躲避球,老師既輕鬆,看起來「大部分」學生又開心,何樂不為?
相信那是我這個世代的共同記憶,我也從來不懷疑這樣的體育課有什麼問題。但仔細想想,「躲避球」或許就是問題所在。
別誤會了,我愛躲避球,還打到入選國小校隊,愛打熱血高校躲避球的電動,《鐵男躲避球》重播第三十八遍還是會停下來看一下。但是,在年紀小小時就接觸躲避球、甚至還成了體育課最主要的活動,卻可能從此扼殺了許多人對於運動的興趣,使得對於所有運動心生厭惡與恐懼。
躲避球,它是一個合理化恃強凌弱的項目。當然,所有運動項目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特質,但是這樣一個以球作為霸凌工具,大剌剌地以身體作為攻擊目標的運動項目,是否應該放在如此塑造運動第一印象的黃金時期,那就值得商榷了,畢竟這或許是我們這世代許多女性厭惡體育的原因。
大太陽底下揮汗與怕晒黑,是許多注重外表的人不愛上體育課的原因,連體育老師自己在上課時都包得緊緊的,甚至還撐著陽傘,如何叫學生愛上這樣的情境?「一白遮三醜」的審美觀念先天阻礙了運動對於人們的吸引力,但這是現行體育課所難以撼動的外在價值;當已經厭惡它了,你還強塞給他,是不是更容易造成反效果?一旦離開校園,終於可以脫離體育課了,能逃多遠就有多遠。
因此,除了保有運動技能提升的既有目標之外,我們不妨試著從另一方面思考體育課的可能性。體育課也可以是一種「運動識讀」的經驗,它可以不只是「透過」(through)運動學習,也可以是學習「關於」(about)運動的課程。我們可以引領孩子們欣賞運動之美,領略淺田真央冰上曼妙舞姿、梅西出神入化的盤球、馬查多(Manny Machado)毫不費勁的行進間傳球、科瑞(Stephen Curry)荒謬至極的三分球手感、許淑淨奮力舉起槓鈴的爆發力。所以當他們穿上溜冰鞋連站都站不穩、用腳停球停得亂七八糟、棒球對角線長傳怎樣丟都是挖地瓜、從國小上到高中的三步上籃都還很掉漆、舉幾下二十磅的啞鈴就哇哇叫時,或許就能理解運動員的價值。
體育教學當然是門專業,但是運動卻不該只把技能提升當作唯一目的。如何讓孩子愛上廣義的運動,會比把目光限縮在體育更為重要。體育老師不是只有透過時數才能得到尊敬,我當然理解現行教育體制下「時數等於資源」的荒謬現實,但時數之外,體育老師的地位提升也可以從體育課的內涵開始。如同開頭的那段伍迪.艾倫尖酸刻薄的語錄,體育教學不被看重,在運動文化底蘊深厚的美國況且如此,更別說長期處於邊緣的台灣。
因此,不妨先教給孩子們一顆愛運動的心,或許要比上更多的體育課重要。
啦啦隊風雲,揭露運動產業發展的殘酷真相
奧運必須為男人所保留……以國際主義為基礎、忠誠為手段、藝術為背景、女人的掌聲則作為回報。
──現代奧運之父古柏坦爵士
是的,這個帶有性別歧視的語錄,正是節錄自現代奧運之父古柏坦爵士在一九一二年的演說。如果說這就是奧運的精神,那麼顯然當代運動圓滿完成了現代奧運之父所期許的任務,在屬於男人的場子裡,贏得女人的掌聲回報,這當然也包括桃猿的LamiGirls。
儘管我們當今都把啦啦隊和女人連結在一起,但其實最早有組織的啦啦隊是在十九世紀的普林斯頓大學誕生,當時清一色都是男性,直到一九二○年代明尼蘇達大學啦啦隊才首度有女性參與,而二次大戰期間由於大量男性被徵召入伍,才由女性頂起了為場上運動員加油打氣的工作。隨著運動職業化,以場內的陽剛球賽,搭配場邊搔首弄姿的女性啦啦隊,這一兼二顧的點子,更穩固了以男性為目標觀眾群的運動產業。
二○一五年九月,爆發了「伊梓帆」風波,三位誤闖政治叢林的LamiGirls也終將成為一波波不斷向前推移的「正妹」、「鮮肉」市場中的前浪,挺與不挺,Lamigo乃至整個棒球圈的球迷中,正反兩方也是各自表述。不過大家都可以同意的就是,當中華職棒場內林智勝和高國輝的棒子熱鬧滾滾地挑戰全壘打紀錄的同時,各大新聞媒體卻都被伊梓帆的新聞給淹沒,新聞媒體的臉書粉絲團甚至還以「體壇脈動」歸類這則新聞,這些都是不爭的事實。
Lamigo以全猿主場為號召,打造出極為強大的主場聲勢,主場觀眾人數與中信兄弟也在伯仲之間。Lamigo桃園球場經營用心,長程炮火猛烈,又拿下上半季冠軍,票房好理當不在話下,但是以最近的風波以及職棒長久發展的願景來看,或許是到了該問問到底「醉翁之意何在」的時候了。
桃猿主場票房理想,LamiGirls的號召力當然功不可沒,啦啦隊熱區眾多大炮等級的攝影機可是全部對準這些LamiGirls,場上戰況反倒成為其次;二○一六年二月Lamigo與日本職棒羅德隊的石垣島交流戰,強調LamiGirls同團隨行的一百零一個名額更是秒殺。無怪乎網友打趣說,Lamigo其實是LamiGirls的附屬棒球隊。
NBA與NFL的啦啦隊陣仗,一直都是球賽串場時不可或缺的娛樂元素,二○○一年,紐約島人隊的華裔老闆王嘉廉決定將啦啦隊引進到冰球場上,成立了NHL第一支啦啦隊,名為冰上女孩(Ice Girls),許多球隊也起而仿效,反而是島人隊搬離長島,走入布魯克林,這項引起許多「物化女性」批評的「傳統」也將隨之走入歷史。而一向對於這種美式啦啦隊不屑的英國人,英超裡依舊有著水晶宮隊的水晶女孩(Crystal Girls)娛樂著進場的球迷。
哪有異性戀男性不愛看正妹的?特別是看場球還有「撒密斯」,但是在歐美的球場卻少有人會說:「我為了看湖人女孩(Laker Girls)所以特別花了三百美金買了場邊前排座位。」但是「伊梓帆風波」之後,若從關心職棒發展的角度出發的話,我們卻不得不注意正妹經濟背後的問題。當然,如果只問整體業績,是棒球迷進場也好、是衝著正妹也罷,反正都是一張票的收入,但是進場「動機」卻是職棒要長遠發展所要釐清與面對的真相。
「Sex Sells」,此乃行銷不變的鐵則,但在運動產業中,尺度要如何拿捏才不會喧賓奪主呢?或者更殘酷的真相可能是,原來我們的職棒乃至運動產業還是薄弱到必須仰賴最原始慾望的包裝?
《桃色風雲搖擺狗》是一九九七年出品,講述關於政治公關與媒體的電影,英文片名Wag the Dog的由來,乃是講述媒體與公關業過於強大,反而使得擁有至高權力的政治人物任其擺弄。
就像是狗搖尾巴是正常的,尾巴來搖狗可就是反客為主了。那麼在當前的運動產業中,運動本身和正妹啦啦隊之間,何者為狗、何者為尾巴呢?
林書豪之怒──黑白之外
二○一六年奧斯卡獎主持人洛克(Chris Rock)在白茫茫的一片人海中,針對亞裔刻板印象的玩笑,惹惱了林書豪以及美國的亞裔社群。兩週以前,華裔社區同樣為了紐約警察梁彼得誤殺非裔青年格里(Akai Gurley)被判刑一事展開抗議行動。華人在美國一向被視為所謂的模範少數,但也是沉默的「啞裔」。這次在林書豪表態以及梁彼得案的背景下,讓美國種族問題除了黑白之外,總算讓亞裔稍獲關注。
種族問題錯綜複雜、動輒得咎,在種族熔爐的美國尤其如此,運動場上更是美國種族問題的縮影。在接下來的討論前,我們不妨先想一下這個問題的答案:
黑人會不會游泳?
你可能想半天,好像真的答不出來有什麼黑人游泳名將?其實是有的,瓊斯(Cullen Jones)還在北京和倫敦奧運拿下過兩金兩銀的成績,曼紐(Simone Manuel)更在里約拿下一百公尺自由式與4X100接力的雙料金牌。可是為什麼我們、甚至美國人自己都存在「黑人不會游泳」的刻板印象?或許是二○○○年雪梨奧運,來自赤道幾內亞的姆薩巴尼(Eric Moussambani)在游泳池裡的掙扎太讓人印象深刻,或許是「黑人怕冷」、「他們骨頭比較重」這種不知道哪裡來的道聽塗說,都可能讓我們產生這種刻板印象。
然而,根據美國蒙大拿大學威爾茲(Jeff Wiltse)教授的《競爭的水域:美國游泳池的社會史》(Contested Waters: A Social History of Swimming Pools in America)一書,美國黑人之所以遠離水畔,一方面私人游泳池仍是富有的象徵,讓中低收入者難以接近,即便是公共游泳池,在一九五○、六○年間種族隔離的年代,黑人根本無從進入;加上種族隔離與歧視的陰影仍深深烙印在美國黑人之中,使得不會游泳,成為黑人自我實現的預言。
我們關注美國的職業運動,不論是棒球、美式足球或是籃球,一直被灌輸一種想法:黑人主宰運動場,想必因為是天生的練武奇才,但是白人、黃種人如果在運動場上成功,多半被歸因為苦練。這麼說來,如果我們真的相信黑人的體能有先天優勢,那麼沒有理由這樣的優勢卻無法轉化到游泳池裡啊?再者,就算是不同人種之間的先天條件真的有所差異好了,黑人之所以沒有在游泳池中有著像其他運動項目的表現,那是後天的社會條件強化了這樣的差異。
一些錯誤的刻板印象,在美國已漸漸被越來越多運動社會學的研究釐清,但是當我在電視的NBA轉播中聽到這麼一段評論時,卻有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只要現在還在場上的白人球員,代表他的腦筋都非常好,或許他的體能並不是那麼勁爆,可是他處理球絕對都比一般黑人球員來得細膩,因為黑人球員大部分覺得只要我跳起來了,只要我啟動了,就沒有人守得住我。
上面這一段話,如果發生在美國,那麼這球評的飯碗大概很難保得住,但這段摘自國內黃蜂與七六人之戰的轉播,在國內卻可能少有人覺得有什麼問題,甚至PTT的熱門live文中,也只有一位鄉民推文「主播跟球評這言論是在拐彎罵黑人笨嗎?」
在台灣,從電影《大尾鱸鰻》惹出的歧視原住民爭議還有上述的評論,在在凸顯了我們對於種族議題應該有更高的敏感度。是的,刻板印象是我們認識未知世界的便捷指標,但只根據既有膚色分門別類的刻板印象,已經無法應付當代社會的多元面貌,跨種族已是普遍的現象,甚至跨到我們無法為其分類。
NBA裡颳起柯瑞旋風,有人說他為籃球的進攻戰術掀起一陣革命,但我卻更希望在場外也能如此,柯瑞的父親是非裔美國人,母親是「被歸類」為白人的克里歐(法西混血族裔),那麼柯瑞是黑還是白?二○一六年灌籃大賽上演頂尖對決的拉文(Zach Lavine)和葛登(Aaron Gordon)也同樣是黑白跨種族的後裔,洋基隊傳奇球星基特也是如此。非黑即白的思維,曾經窄化了美國種族思考的視野,事實上,只要染黑就不白,這樣白人優越的分類方式,更不該是我們承繼的種族觀點。
當奧斯卡急著顧慮黑白,卻患上了黃色盲;在台灣,原、漢、新住民都為相對單一種族(甚至是河洛沙文)的台灣社會打開視野與多元可能。當我們看一個人不管是黑、白、黃甚至綠,其實都不該重要。
別急著問柯瑞是黑人還是白人,他就是柯瑞,不是嗎?
我的陳金鋒時代
一九九八年的曼谷,朴贊浩投出的球直接被送到球場外的停車場;二○○一年的天母,面對中村隼人的振臂一呼;二○○四年的雅典,上原浩治那個沒掉下來的指叉球;二○○七年的台中,達比修看著飛向中右外野的完美弧線,都已經是烙印在我們身上、無須贅言的片段。而這些投手的名字,隨著一支支的全壘打,就成了我們記憶陳金鋒的方式。你總會憶起那時的你,在哪裡。
對我而言,那個名字是西伊(Bobby Seay),那支安打是支一壘安打。
二○○五年的美國國慶日,就在我完成口試,打包行李,準備告別美國、返回台灣的夏日,亂七...
推薦序
推薦序
曾文誠(資深棒球評論人)
應該是這樣開啟的對話,我跟子軒說:「你好勇敢!」他疑惑地看著我,問我什麼事?
我對他說一早看了他那篇發表在「udn鳴人堂」的文章,標題是「競技還教育,學生或運動員──大學運動搶人大戰何時方休?」,他回給我一個笑容。
這篇文章內文大意是,目前台灣大專院校以短期或任務性的招募現成國手,最後淪為運動員掛戶口,就成為國內運動與教育體系資源內耗的零和遊戲。要說的是,台灣這種亂象其實知道的人不止是子軒,但唯獨只有他能點出來,而且別忘了,他可是這「體制內」的體育大學的教授,這不是勇敢是什麼?
如果你以為他就這麼放炮一篇那就錯了,看看這篇〈除了廉價的熱血,黑豹旗還剩下什麼?〉,哇,光是標題就夠引發論戰了,但陳教授重點要說的是:「抱歉,孩子,你還不夠資格上電視!」為什麼這麼說,因為這項賽事最大的特色,是把所有報名比賽的隊伍全放在一塊打,而且有電視轉播,所以有傳統菁英強隊,有下課玩一玩的社團,還有那種想著「媽、我也上電視了」的臨時報團者,大家一起放在同一擂台上,那比賽結果是何其慘不忍睹。
所以子軒很忠實地說出:「過度強調熱血與回憶,卻廉價化了賽事本身與電視轉播,你必須苦練去掙來上電視的機會。」當然這種直白的話,一定會引來爭議,事實上文章發表後,底下果不其然地一堆「熱血」,但也不知道是不是高校生的留言,很用力很用力地撻伐陳教授,如果要靠寫文章成名,這是一篇很好的示範。
但子軒絕不是想出名,更不可能是想騙點閱率之輩。身為一位體育大學教授,身為一位運動媒體傳播人員,身為一位運動愛好者,不論是哪一種角色,這是一種叫良知的驅使。
咦?好像把子軒寫得有點偉大了,顯然不符我們平常相處譏笑嘲諷之道。原打算文章轉個彎,但看到書名「左外野」,揮出的棒子又收回了。問子軒為何取了個這麼很運動但又不太主流的書名,可以想像如果當面問他,很肯定他一定朝著我的臉說「你這個俗人,你是不會懂的」,幸好我使用通訊軟體,他丟回答案:「左‧外‧野這三個字正是我對於運動社會學這個學門的期許:承繼『左』派的批判傳統,關注運動場『外』的議題以及永遠的在『野』黨。」幾句話就很清楚他為文,還有將這些文章集結成冊的一貫立場。
以這樣的出發點來看,承繼「左」派的批判傳統、關注運動場外的議題及永遠的在野黨。這樣的使命下,陳子軒教授自然勇氣十足,言人所不敢言,不是嗎?
這也是我很榮幸推薦此書的道理。
推薦序
曾文誠(資深棒球評論人)
應該是這樣開啟的對話,我跟子軒說:「你好勇敢!」他疑惑地看著我,問我什麼事?
我對他說一早看了他那篇發表在「udn鳴人堂」的文章,標題是「競技還教育,學生或運動員──大學運動搶人大戰何時方休?」,他回給我一個笑容。
這篇文章內文大意是,目前台灣大專院校以短期或任務性的招募現成國手,最後淪為運動員掛戶口,就成為國內運動與教育體系資源內耗的零和遊戲。要說的是,台灣這種亂象其實知道的人不止是子軒,但唯獨只有他能點出來,而且別忘了,他可是這「體制內」的體育大學的教授,這不是...
作者序
左外野宣言
運動社會學,它是一個跨界的學門,介於體育學門與社會學之間,但它並不因這個「斜槓」的特性,而獲得雙倍的關注;相反地,它恰處於體育學與社會學交會的邊緣地帶,而它之於整個學術場域,大概就像左外野之於棒球場吧。
不知什麼原因,自己從小至今打棒球、愛棒球,但要去描述一個左外野手,卻總是有些曖昧與尷尬的。當然,打擊之神威廉斯(Ted Williams)、三冠王亞斯川斯基(Carl Yastrzemski)都曾在芬威球場的綠色怪獸下馳騁(何況「周董」周思齊都來推薦了,我還能說左外野手的壞話嗎?)但性格定位上,左外野手不像投手主宰全場的威風八面、捕手運籌帷幄的足智多謀、一壘手重炮盤據、二遊雙殺搭檔的曼妙流暢、「熱角落」三壘手瞬間反應、中外野遼闊範圍、右外野動輒直傳三壘的雷射肩;左外野手就像個好像什麼都會、卻又講不出個可定義特質的球員。但是無妨,左外野手或許低調、尷尬,但其名拆解後的「左」.「外」.「野」這三個字,恰巧呼應了我對於運動社會學這個學門的期許:承繼「左」派的批判傳統、關注運動場「外」的議題以及永遠的在「野」黨。
在運動員養成的過程中,權威、服從、苦練等等,無疑是運動這場域中無所不在的特質,從國家、運動組織、學校、教練、學長姊等等,充滿著由上而下的權力作用。然而,運動社會學從社會學衍生而來的典範,卻是要檢視、進而批判這一切的理所當然,因此,運動社會學無疑就是個反派、在整個體育領域中是個極為特殊的存在。但這樣的存在是有價值的,從台灣運動員的發聲、到迷群力量的匯聚,運動社會學的「左.外.野」視角,默默地促成了近一波體育改革的浪潮。
在這本書中,我從國族、媒體、都市、教育、全球化、性別、文化和種族等等面向來談談各式各樣的運動,當然,如同左外野手的尷尬定位一般,當中多少也有些橫跨不同面向的文章,而被分到了某個單一類目之中。這本書的出版,希望能將運動場外的視角,帶給台灣熱愛運動的朋友們一些不同的觀點,也可當作是我對於運動社會學「科普」的拋磚引玉。
左外野宣言
運動社會學,它是一個跨界的學門,介於體育學門與社會學之間,但它並不因這個「斜槓」的特性,而獲得雙倍的關注;相反地,它恰處於體育學與社會學交會的邊緣地帶,而它之於整個學術場域,大概就像左外野之於棒球場吧。
不知什麼原因,自己從小至今打棒球、愛棒球,但要去描述一個左外野手,卻總是有些曖昧與尷尬的。當然,打擊之神威廉斯(Ted Williams)、三冠王亞斯川斯基(Carl Yastrzemski)都曾在芬威球場的綠色怪獸下馳騁(何況「周董」周思齊都來推薦了,我還能說左外野手的壞話嗎?)但性格定位上,左外野手不像投手...
目錄
推薦序 曾文誠
左外野宣言
運動與國族
1. 鄉關何處?──《KANO》與集體記憶
2. 「政府要牌、選手要賞」──台灣運動發展沒告訴你的真相
3. 為什麼「為國爭光」只是復古浪漫的懷舊想像?
4. 從未結束的懷慕──台灣棒球文化的日本鄉愁
5. 港中足賽──死守香港逼和中國!真實世界的無奈救贖
6. 看球視同作戰──當運動資本與國家機器結合
7. 錯把「徵召」當尚方寶劍,誰來組最強國家隊一樣無解
8. 中國當然不會參加世大運團體賽
9. 世大運的夢幻列車,十二天後將把台灣運動載往何方?
10. 英超也有U12冠軍?──未了的威廉波特情結
11. 神話五十年──誠實面對歷史,毋忘紅葉少棒
12. 「六八」五十──台灣體育的時空膠囊何時解封?
運動與媒體
13. 挖洞給選手跳的12強復仇者聯盟,透露了什麼訊息?
14. 有線、無線還在吵?──OTT已經快把門給拆了!
15. 《輝煌年代》踢出一記馬來西亞族群融合的致勝球
16. 開幕式也要看黃金時段?──被媒體宰制的奧林匹克精神
17. 體育記者vs. 鄉民──從謝淑薇退賽談起
18. 熱血《點五步》──香港棒球電影?有冇搞錯?
19. 請頒給傅達仁一座終身成就獎
20. 運動媒體還是夢想中的工作嗎?
21. 不在螢幕裡的最重要──全球化下的馬賽克媒體
運動轉播權
22. 被遺忘的早慶戰──台灣史上第一場棒球電視轉播
23. 職棒25年,奇幻怪誕的中職轉播權大戲
24. 世界盃轉播大戰──愛爾達、年代在吵什麼?
25. 這真是「頂級」的12強賽事嗎?
26. 電視中(差點)被消失的里約奧運
27. WBC轉播劇場再起──有線系統壟斷,阻斷了大媒體潮
28. MOD大戰後的運動轉播何去何從?
29. 台灣運動媒體的新篇章?──沒有有線電視的世界盃
運動見真情
30. 愛╱恨小熊的百年孤寂與終結(瑞格利球場的百年孤寂)
31. 不過就是一場球賽,它有可能療癒真實的傷痛嗎?
32. 誰說你再也不能回家?
33. 回不去的陳峰民與台灣棒球的世代正義
34. 初戀的後勁──王建民,台灣依舊期盼著你
35. 我的陳金鋒時代
36. 歷史的繼承者們──青春與老年之戰
37. 國慶之夜,台北田徑場見證台灣足球的新頁
運動與都市
38. 如果你是台北天龍隊的球迷
39. 大巨蛋的屁股怎麼擦?
40. 該拿蚊子館換大型賽會的餅乾屑嗎?
41. 台日運動聯盟狂想曲?──從沖繩組第五隊談起
42. 德國足球三城記之一──柏林、奧林匹亞運動場與歷史印記
43. 德國足球三城記之二──紅燈區裡的左派足球夢
44. 德國足球三城記之三──多特蒙德的後工業足球夢
45. 沙漠裡的冰球夢──職業運動在拉斯維加斯的一場豪賭
運動與教育
46. 運動只是升學的手段?──從少棒轉學爭議談起
47.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體育課?
48. 三月瘋HBL──反了的籃球產業,被消耗的青春與熱血
49. 競技還教育,學生或運動員──大學運動搶人大戰何時方休?
50. 如果姆巴佩也獲博士學位──運動員拿金牌換學位,成就還是將就?
運動與全球化
51. 世界盃足球能讓台灣有國際觀嗎?
52. 勃發中的綠洲──美國足球與運動國族主義
53. 棒球的以色列──國族神主牌下的棒球馬戲團
54. 歐洲豪門不願面對的真相──當中國足球贏得奧斯卡之後
55. 板球與棒球的前世今生
56. 洋教練念經,台灣足球需面對的課題
57. 史上最近,但離台灣依舊遙遠的冬季奧運
58. 趨勢還是曇花一現?──談跨國資本與運動結盟
運動與性別
59. 像女孩那樣丟球──全面制霸威廉波特的少女
60. 安能辨我是雄雌?──談運動場上的性別歧視
61. 啦啦隊風雲,揭露運動產業發展的殘酷真相
62. 猛男與宅男的世界盃──男性氣概是什麼?
63. 「給我女籃轉播」!該怎麼給?
64. 睜開雙眼才能看見多元──當運動場上不再非男即女
65. 冬奧女子花式滑冰的愛恨情仇
66. 陽剛的運動,陰性的媒體──運動媒體的性別分工
67. 美網風波──小威,妳不能只是再Just do it了
運動與文化
68. 台灣球團學不會的「尊重」,洋基隊長基特的退休告訴你
69. 誰還有那美國時間看球賽?
70. 除了廉價的熱血,黑豹旗還剩下什麼?
71. 吵什麼「草」?──一面草皮的運動文化意涵
72. 魔球咒語──「大數據」真能人定勝天?
73. 拳擊走入歷史的迴光返照?
74. 小林尊,如今安在哉?
75. 棒球最後的浪漫──裁判消失的那一天
76. 「麥斯帽屢」──野球之前的台灣棒球
77. 誰的翻譯?誰的權力?──從小牛更名獨行俠談起
78. 球場上的亂鬥史──觸身球的「合法暴力」,值得嗎?
79. 美國、古巴,棒球外交的弦外之音
80. 不追求金牌的運動想像──打造以運動員為本的環境
81. 還運動於人民!球迷的草根力量只是第一小步而已
82. 運動員的罪與罰──中職該不該讓捍力克上場?黑白以外的那片灰
83. 運動員,你的身體不是你的身體
運動與種族
84. 不參政運動員的政治影響力
85. 林書豪之怒──黑白之外
86. 國歌聲中的分化──川普與球員對槓,打什麼主意?
87. 為什麼「比小眼睛」是種族歧視?
後記──台灣與運動間的那條線
推薦序 曾文誠
左外野宣言
運動與國族
1. 鄉關何處?──《KANO》與集體記憶
2. 「政府要牌、選手要賞」──台灣運動發展沒告訴你的真相
3. 為什麼「為國爭光」只是復古浪漫的懷舊想像?
4. 從未結束的懷慕──台灣棒球文化的日本鄉愁
5. 港中足賽──死守香港逼和中國!真實世界的無奈救贖
6. 看球視同作戰──當運動資本與國家機器結合
7. 錯把「徵召」當尚方寶劍,誰來組最強國家隊一樣無解
8. 中國當然不會參加世大運團體賽
9. 世大運的夢幻列車,十二天後將把台灣運動載往何方?
10. 英超也有U12冠軍?──未了的威廉...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