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不過是在人類文明生活裡 加上另一個制約的框框
因著時間的遞嬗 需求的改易 尤其是朝代的更替
這個緊箍的框框無時不在變形
匆促走過這個制約框框的人們
當然也隨之扭曲 也許該靜靜的細細想想
究竟 是法律改變了文明 還是文明改變了法律
國家公權力對人民基本權利之限制與干預,厥於刑事訴訟程序中為甚,司法機關為取得證據並保全被告,乃
於偵審程序實施強制處分,對人民之身體、自由、財產、隱私、秘密通訊與遷徙自由等憲法保障之基本權利有所干涉或損害;嗣於有罪判決確定之執行時,更對受判決人之生命、自由與財產予以侵奪,刑事訴訟法即為確保任何人民,一方面於個人權利蒙受他人不法侵害時,有尋求國家救濟之途徑;另一方面,亦在使刑事訴訟程序中,受強制處分之相對人或受法院審判之被告,得獲法治程序之合法對待,以期能發現真實,保障人權,並實現公平正義。
本書體系釋義版為助讀者(法律工作者與學習者)深入融通刑事訴訟法之上開基本價值與實質內涵,建立上位性與架構性之整體概念,以表列體系為首,歸納實務要解與學說思見所均強調之關連性考點,併輔以詳細之焦點說明,深入剖析前揭體系之綱要要義,以為觀念之釐清。至案例解析版則藉由案例研習之相互印證,資為嫺熟相關重要法點之應用,而為因應近年來學說與實務見解之多元化,乃更強化資料蒐集之廣泛與精深,冀盼益能襄助讀者掌握國考之命題趨勢與實務工作之運用。
作者簡介:
作者序
自2004年例解刑事訴訟法初版迄今,已歷十次改版。定位為大學、法研究、國家考試應試學子和法律教學、實務工作者之工具書,符合不同閱讀族群之用書所需,力求內容豐富完整、儘能無漏,是本書策勵自勉的目標。惟亦因此使本書之份量於累次增補後,相對造成讀者攜帶之不便。
在五南編輯部與業務部門,廣蒐閱眾市場之反應並與我集思共議下,乃決定自第十版起將本書分輯為「體系釋義版」和「案例解析版」,而非傳統採上、下冊之模式。蓋因前者可予讀者本於各自需求而選擇合購或單購,此於攜帶時亦然。
同時,本書在歷版中,皆會以一篇自筆之小品代替序言,而該小品實蘊含個人當下對不同生命歷程之體悟與感懷。緣於許多學生和讀者之迴響,乃於第十版之序言後,各附上一篇前版已載之小品,以為身處熙攘紅塵諸君之分享。
例解刑事訴訟法能延續十一版,走過近十四年的歲月,誠應感謝法學先進和讀者群們之指正和支持。而五南文化集團參與歷次改版之編輯群,更可謂辛勞備極;尤其劉靜芬副總編、張若婕責編和許嘉玲老師在分輯籌劃期間所奉獻之心力與智慧,皆令我真摯感念,特藉此深致謝意。
數月前,我曾參訪一修心靜地,走進兩旁濃蔭盎綠的坡道深處,那青磚紅瓦的斑駁小樓正隱沒在崢嶸蒼鬱的松林間。白露時節,金光映照得滿山微暖,好似重金鎏彩般,閃耀漫天。徐然而過的東風,總能令人心清氣暢。我流連徘徊,直至周遭一切的顏色漸漸沈入殘陽下的暮靄中,方默默筆記下影壁上雋刻的智者偈語~
數里無人到,山黃始識秋;巖間一覺醒,忘卻百年憂。
畏寒時欲夏,苦熱復思冬;妄想能消滅,安身處處同。
謹與讀者共勉。
李知遠
於歲次己亥年驚蟼、春分
自2004年例解刑事訴訟法初版迄今,已歷十次改版。定位為大學、法研究、國家考試應試學子和法律教學、實務工作者之工具書,符合不同閱讀族群之用書所需,力求內容豐富完整、儘能無漏,是本書策勵自勉的目標。惟亦因此使本書之份量於累次增補後,相對造成讀者攜帶之不便。
在五南編輯部與業務部門,廣蒐閱眾市場之反應並與我集思共議下,乃決定自第十版起將本書分輯為「體系釋義版」和「案例解析版」,而非傳統採上、下冊之模式。蓋因前者可予讀者本於各自需求而選擇合購或單購,此於攜帶時亦然。
同時,本書在歷版中,皆會以一篇自筆之小...
目錄
目 錄
CONTENTS
第一章 刑事訴訟之意義
第一節 刑事訴訟法之憲法體系
焦點 憲法與刑事訴訟法之重要關係
第二節 刑事訴訟之意義
焦點1 刑事訴訟之基本概念
焦點2 刑事訴訟之目的
焦點3 偵查程序與審判程序之對稱性
第二章 刑事訴訟之基本原則
第一節 刑事訴訟之基本原則
焦點1 刑事訴訟法之基本原則
焦點2 釋字第384號與評析
焦點3 釋字第556號與評析
焦點4 釋字第636號
焦點5 釋字第664號
焦點6 法治國原則與正當法律程序
焦點7 控訴原則之內涵與違反效果
焦點8 國家追訴原則之衍生
焦點9 不起訴法定原則之目的性
焦點10 釋字第392號與評析
第三章 刑事訴訟之構造
第一節 刑事訴訟構造
第二節 採行當事人進行主義之配套措施
焦點1 刑事訴訟構造之基本觀念
焦點2 訴因制度之涵義與判斷
焦點3 卷證併送與卷證不併送(起訴狀一本主義)之內涵比較
焦點4 陪審制與參審制之探討
焦點5 學者主張之兩造對等訴訟構造應具備之配套
第四章 刑事訴訟法之效力
第一節 刑事訴訟法之效力
焦點1 少年事件之法院
焦點2 普通審判權與軍事審判權之探討
焦點3 釋字第627號與總統刑事豁免權
第五章 訴訟主體與訴訟關係人
第一節 法院(審判主體)
焦點1 競合管轄
焦點2 指定管轄與移轉管轄
焦點3 無管轄權之效果
焦點4 普通法院審判權及管轄權欠缺之處理
焦點5 管轄權之法定法官原則
焦點6 相牽連案件合併審判之情形
焦點7 釋字第665號與評析
焦點8 法院職員之迴避
第二節 檢察官(當事人、偵查主體)之任務與義務
焦點1 檢察官之職權與義務
焦點2 偵查中之檢警關係定位
焦點3 檢察獨立與檢察一體
第三節 被告之權利與義務(當事人、訴訟主體)
第四節 刑事訴訟法對被告正當法律程序之保障
焦點1 釋字第654號
焦點2 被告於偵審程序之正當法律權利
焦點3 被告之卷證資訊獲知權
焦點4 功能訊問與權利告知
焦點5 被告說謊、辯解權與法院量刑之關係
焦點6 被告與辯護人之接見通信權(交通權)
第五節 偵查程序中被告與證人地位之轉換
第六節 被告於刑事程序之能力
焦點1 訴訟能力與當事人能力
焦點2 被告於刑事訴訟程序中死亡之處理情形
第七節 被告辯護人之類型
焦點1 辯護人、輔佐人及代理人之修法評析
焦點2 辯護人、輔佐人與代理人之綜合比較
焦點3 訴訟關係人(辯護人、輔佐人、代理人)之基本觀念
焦點4 辯護權之侵害與效果
焦點5 偵查程序之強制辯護權
焦點6 辯護人於刑事訴訟程序之定位
焦點7 被告受律師有效協助之權利
焦點8 近年來我國辯護權之發展與展望
第六章 訴訟客體單一性與同一性
焦點1 控訴原則
焦點2 案件單一性之解題要訣
焦點3 簡易訴訟制度之相關探討
焦點4 協商程序之相關探討
焦點5 審判程序之轉換
焦點6 被告錯誤之類型說明
焦點7 頂替案件判決確定之救濟
焦點8 起訴程序欠缺之處理
焦點9 再開辯論與更新辯論之比較
焦點10 更新辯論之情形
焦點11 認定事實之言詞辯論與陳述意見之言詞辯論
焦點12 審判程序之停止與違反效果
焦點13 被告暫時性缺席審判(隔別訊問證人)
焦點14 刑事妥速審判法重點說明
焦點15 刑事妥速審判法第8條、第9條不對稱上訴之評析
焦點16 基於無罪推定原則之不對稱上訴
第七章 偵查與公訴
第一節 偵查程序與公訴程序
焦點1 偵查程序之基本觀念
焦點2 偵查構造之探討
焦點3 誘捕偵查適法性之探討
焦點4 線民挑唆之陷害教唆
焦點5 偵查不公開原則與禁止先行傳訊被告之立法目的
焦點6 偵查不公開原則之評析
焦點7 檢察官傳喚後之司法警察初訊與檢察官複訊
焦點8 任意偵查
焦點9 司法警察偵查行為之法律依據探討
焦點10 撤回公訴之效力
第二節 告訴之提起
焦點1 告訴期間
焦點2 告訴之補正
焦點3 告訴乃論之罪與刑法從舊從輕原則
第三節 告訴之撤回
第八章 自 訴
第一節 自訴之提起
焦點1 自訴之基本觀念
焦點2 犯罪之直接被害人有提起自訴之權,其中「直接」與「被害」之認定標準為何?
焦點3 自訴調查程序之探討
焦點4 自訴之強制律師代理制度
焦點5 自訴強制律師代理制度於上訴審之適用
焦點6 釋字第569號與評析
焦點7 公訴優先條款之相關探討
焦點8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直系血親及配偶之自訴權
焦點9 同一案件再行告訴、公訴、自訴之處理
焦點10 公訴程序與自訴程序
焦點11 自訴不可分
焦點12 檢察官於自訴程序之地位與行為
第二節 自訴之撤回
第三節 自訴不受理之事由
第九章 審 判
第一節 準備程序與審判期日應踐行之法庭活動
焦點1 審判程序之基本觀念
焦點2 準備程序之相關探討
焦點3 各審級訴訟行為補正之依據
第二節 簡式審判程序
第三節 簡易程序
第四節 協商程序
第五節 不同審判程序與緩起訴制度之比較
第六節 不同審判程序之審理原則
焦點1 審判程序章修法評析(92年)
焦點2 審判程序章修法評析(96年)
焦點3 簡易訴訟制度之相關探討
焦點4 協商程序之相關探討
焦點5 審判程序之轉換
焦點6 被告錯誤之類型說明
焦點7 頂替案件判決確定之救濟
焦點8 起訴程序欠缺之處理
焦點9 再開辯論與更新辯論之比較
焦點10 更新辯論之情形
焦點11 認定事實之言詞辯論與陳述意見之言詞辯論
焦點12 審判程序之停止與違反效果
焦點13 被告暫時性缺席審判(隔別訊問證人)
焦點14 刑事妥速審判法重點說明
焦點15 刑事妥速審判法第8條、第9條不對稱上訴之評析
焦點16 基於無罪推定原則之不對稱上訴
第十章 偵審主體之處分與裁判
第一節 訴訟條件與處分、裁判之關係
焦點1 法院裁判之基本觀念
焦點2 法院對訴訟條件之審查與處理程序
焦點3 訴訟條件欠缺之競合
焦點4 形式訴訟條件與實體訴訟條件之區別異同
焦點5 訴訟條件之相關探討
焦點6 形式確定力與實質確定力之比較
焦點7 實質確定力之相關探討
焦點8 既判力範圍(物之範圍)解析
第二節 法院裁判時點與效力
焦點 裁判之效力
第三節 檢察官處分之種類
焦點 檢察官處分之基本觀念
第四節 檢察官處分確定時點與效力
焦點1 不起訴處分職權送再議之條件
焦點2 特偵組處分之再議
第五節 無效判決與不起訴處分
第六節 緩起訴制度
焦點1 學說對緩起訴制度相關問題之重要見解
焦點2 起訴後之重為緩起訴
焦點3 緩起訴處分之撤銷與再行起訴
焦點4 緩起訴後又起訴之效力
第七節 交付審判制
焦點1 學者對交付審判制相關問題之重要見解
焦點2 法院於交付審判之審查範圍
第八節 訴訟行為之方式
焦點1 訴訟行為之相關探討
焦點2 文書章修法評析
焦點3 訊問筆錄與審判筆錄之比較
第十一章 強制處分
第一節 強制處分之基本概念
焦點1 法治國原則與強制處分
焦點2 告訴乃論案件之強制處分
焦點3 強制處分之同意
焦點4 強制處分之令狀審查制度
第二節 通訊監察強制處分
焦點1 通訊保障及監察法之修法要點與評析
焦點2 得通訊一方同意之無令狀監聽
焦點3 釋字第631號
第三節 拘束人身自由強制處分之流程
焦點1 拘捕強制處分之探討
焦點2 現行犯逮捕之手段限制
焦點3 司法警察(官)通知書之性質
第四節 羈押與限制性處分
焦點1 法院之羈押審查
焦點2 羈押制度修法
焦點3 偵查中檢察官聲請羈押被告之法律依據
焦點4 刑事訴訟法第228條第4項但書(拘捕前置)之意涵
焦點5 羈押中被告所受之管束
焦點6 無罪判決與羈押處分
焦點7 羈押後得免具保與退保之情形
焦點8 羈押程序(具保停止羈押)之抗告適格判斷
焦點9 羈押競合、羈押事由競合與有罪判決執行競合
焦點10 羈押制度之檢討
焦點11 繼續羈押之修法評釋
焦點12 刑事訴訟法第117條再執行羈押與第117條之1重新羈押之區別
焦點13 替代性處分之檢討
焦點14 限制出境處分之相關探討
焦點15 限制出境(海)與限制住居
第五節 鑑定處分之種類
焦點1 鑑定留置之相關探討
焦點2 對第三人之勘驗或鑑定之身體檢查處分
焦點3 鑑定人與證人之區別
第六節 搜索與扣押
焦點1 刑事訴訟法就搜索強制處分採行之制度
焦點2 學說對急迫搜索(第131條)之重要見解
焦點3 搜索扣押與法治國原則
焦點4 司法警察聲請拘票或搜索票之核發要件
焦點5 搜索票之有效期間與逾期
焦點6 急迫搜索之相關探討
焦點7 無令狀搜索扣押之一目瞭然原則
焦點8 第130條附帶搜索之要件
焦點9 汽車搜索之探討
焦點10 停車位之搜索
焦點11 高科技搜索之種類與程序效果
焦點12 緊急拘捕時,附帶搜索與逕行搜索規定之準用
焦點13 夜間搜索之限制與例外
焦點14 同意搜索之要件
焦點15 律師事務所與媒體之搜索扣押
焦點16 扣押違法性之相關探討與扣押物之發還
焦點17 搜索扣押之辯護人在場權
焦點18 扣押制度之修法評析
焦點19 監視攝影與正當程序保障
焦點20 控制下交付(監視下運送)之規定與學說評論
焦點21 採用DNA鑑定之要件
焦點22 釋字第535號與評析
焦點23 警察之盤查、臨檢與行政檢查
焦點24 警察職權行使法之規範要點
焦點25 國界檢查之相關探討
第十二章 證 據
第一節 證據原則
焦點1 證據裁判主義與證據原則
焦點2 無罪推定原則
焦點3 罪疑唯輕原則
焦點4 不自證己罪原則
焦點5 不自證己罪原則於非刑事程序之效力
焦點6 拒絕證言權之探討
焦點7 被告地位之認定
第二節 證據之概念層次
焦點1 概念層次之依據
焦點2 證據資料之分類
第三節 證明程序與證明程度
焦點1 嚴格證明與自由證明之範圍
焦點2 自由證明法則
焦點3 釋字第582號與評析
第四節 證據保全
焦點 證據保全制度之檢討
第五節 檢察官舉證責任之內涵
焦點1 舉證責任之分配
焦點2 被告對檢察官之強制取證權
第六節 起訴審查制
焦點1 起訴審查制之相關探討
焦點2 刑事訴訟法第161條(含起訴審查制)修法評析
焦點3 調查責任(刑事訴訟法第163條)評析
焦點4 最高法院對本法第161條與第163條之適用標準
焦點5 醫療刑事訴訟之證明活動
第七節 證據能力與證據排除法則
第一項 基本概念
第二項 法院對證據能力權衡裁量之審酌標準
焦點1 證據排除之立法評析
焦點2 德國證據禁止理論
焦點3 證據排除法則之相關探討
焦點4 權衡裁量標準之探討
焦點5 違法證據與憲法規定
焦點6 被告自白供述之證據能力判斷
焦點7 偵審階段違反告知義務取得自白之法律效果
焦點8 告知義務之相關探討
焦點9 司法警察(官)夜間詢問取得之自白或不利陳述
焦點10 評析最高法院「偵查即時訊問被拘捕被告」之判決
焦點11 詐欺不正方法之種類
焦點12 被告品格之證據能力
焦點13 緘默之證據能力
焦點14 善意例外
焦點15 筆錄之證據能力
焦點16 共同被告於偵查中未經具結之陳述
焦點17 未經具結之證人檢訊筆錄
焦點18 錄音瑕疵之被告筆錄證據能力判斷
第三項 毒樹果實理論
焦點1 毒果理論之例外
焦點2 自白與毒果理論
焦點3 加重告知與毒素洗淨
第四項 傳聞法則
焦點1 傳聞法則之相關探討
焦點2 同意傳聞作為證據後再爭執
焦點3 第159條之4傳聞法則例外之書面類型
焦點4 實務判決於傳聞法則之相異見解
焦點5 傳聞法則例外(第159條之3)之類推
焦點6 對質詰問權與傳聞證據之關聯性
焦點7 鑑定書面之證據能力
焦點8 域外證人警詢筆錄之證據能力
焦點9 勘驗筆錄之證據能力
焦點10 被害人於審判中陳述意見之證據能力
第五項 私人違法取證
第八節 嚴格證明程序及證據調查
焦點1 直接審理主義與傳聞法則之比較
焦點2 嚴格證明程序之修法評析
第九節 法定調查證據程序
第一項 被告之法定調查程序:自白供述之調查
焦點1 被告自白之不正方法抗辯
焦點2 共同被告與共犯之證人適格
焦點3 共同被告之合併與分離審判
焦點4 自白補強法則補強證據之探討
焦點5 對被告或證人測謊之探討
第二項 證人之法定調查程序:交互詰問
焦點1 交互詰問之修法評析
焦點2 詰問主體與客體之探討
焦點3 主詰問之誘導詰問
焦點4 反對詰問之重點提示
焦點5 刑事訴訟程序中之訊問、詢問與詰問
焦點6 訊問證人未錄音之法律上效果
焦點7 無效之反對詰問
焦點8 訊問、詰問、詢問之比較
焦點9 對質與詰問之區別
焦點10 偵審詰問之區別
焦點11 對質詰問權於上級審之適用
焦點12 證人指證犯罪嫌疑人之相關探討
焦點13 本位證人與次位證人之程序概念
焦點14 自訴人之證人適格
焦點15 性侵案件與質問權之限制
第十節 證據證明力
焦點 擔保合理心證主義之配合措施
第十三章 通常救濟程序
第一節 上訴權與上訴權之喪失
焦點1 上訴程序之基本觀念
焦點2 上訴之程式
焦點3 上訴利益或不利益被告之判斷標準
焦點4 上訴之效力
焦點5 捨棄上訴權與撤回上訴之比較
焦點6 撤回上訴之相關注意事項
焦點7 職權逕送上訴之相關注意事項
焦點8 上訴程序之其他要點
焦點9 告訴人請求上訴之修正
第二節 第二審上訴之審理
焦點1 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
焦點2 犯罪情節(罪名)變更與不利益變更禁止原則
焦點3 第二審上訴理由書之提出
第三節 第三審上訴之限制
焦點1 刑事訴訟法第376條所列案件上訴第三審之限制與例外
焦點2 有爭執之第376條所列罪名案件之合法上訴程序
焦點3 第三審上訴不可分性
焦點4 第377條之法則內涵
焦點5 檢察官上訴理由之特別限制
第四節 第三審上訴之審理
焦點1 第三審上訴理由意旨對原判決之指摘標準
焦點2 第二審與第三審調查證據及認定事實職權之界限
第五節 上訴審構造
焦點1 事實事後審查制與法律事後審查制
焦點2 上訴審構造與目的之關聯性
焦點3 上訴審修正草案要點
焦點4 學者就上訴審修正草案之相關建議
焦點5 上訴審採行事後審查制之配套措施
焦點6 第二審言詞辯論被告拒絕在場之探討
第六節 抗告與再抗告
焦點1 判決前對程序裁定不得抗告之例外
焦點2 準抗告之內涵
焦點3 釋字第639號
第十四章 非常救濟程序
第一節 非常救濟程序之基本觀念
第二節 再審之程式
第三節 再審之審理
第四節 再審理由
焦點1 學者對本法第422條之見解
焦點2 一事不再理原則與再審之關係
焦點3 學說對2015年再審修法之評析
焦點4 本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之衍生性新證據
焦點5 本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之確實性、顯著性
焦點6 再審新事證與證據調查
焦點7 本法第420條第1項第6款與第421條之相關比較說明
第五節 非常上訴之對象
第六節 非常上訴之審理與判決
第一項 非常上訴之限制
焦點1 非常上訴之理由限制
焦點2 第380條「顯然於判決無影響」與非常上訴限制
焦點3 非常上訴權之評析
焦點4 誤認合法上訴為不合法上訴之確定判決之救濟途徑
第二項 非常上訴之判決
焦點1 上訴有理由之判決
焦點2 判決違背法令與訴訟程序違背法令之區別
焦點3 釋字第181號與釋字第238號與第447條之適用
焦點4 第447條第2項之適用範圍
焦點5 對實務「幽靈指示」判決之評析兼論97年第4次刑庭決議
第七節 非常上訴之審理
焦點1 因重要證據漏未調查,以致原確認之事實與論罪科刑援用法令之當否發生疑義時,得否依職權調查事實?
焦點2 非常上訴之提起與審理程序之建議
第十五章 執 行
第十六章 附帶民事訴訟
焦點1 附帶民事訴訟之基本觀念
焦點2 附帶民事訴訟之程序內涵
目 錄
CONTENTS
第一章 刑事訴訟之意義
第一節 刑事訴訟法之憲法體系
焦點 憲法與刑事訴訟法之重要關係
第二節 刑事訴訟之意義
焦點1 刑事訴訟之基本概念
焦點2 刑事訴訟之目的
焦點3 偵查程序與審判程序之對稱性
第二章 刑事訴訟之基本原則
第一節 刑事訴訟之基本原則
焦點1 刑事訴訟法之基本原則
焦點2 釋字第384號與評析
焦點3 釋字第556號與評析
焦點4 釋字第636號
焦點5 釋字第664號
焦點6 法治國原則與正當法律程序
焦點7 控訴原則之內涵與違反效果
焦點8 國家追訴原則之衍生
焦點9 不起訴法定原...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