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是家
台灣首度送野生小熊回山林的故事
萌熊寫真∣照養紀錄∣生態教育∣黑熊知識
全民都是熊褓姆,僅剩500隻的台灣黑熊,由我們共同守護
*本書版稅全數捐贈給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暖心推薦*王 穎 台師大退休教授
幸佳慧 金鼎獎繪本作家
金恆鑣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理事長
林華慶 林務局局長
袁孝維 台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
徐銘謙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張富美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
黃 生 台師大前校長
黃宗慧 台大外文系教授
曾晴賢 清大生科系教授
楊吉宗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專家
劉克襄 自然生態作家
二○一八年七月,花蓮南安瀑布附近發現一隻只有貓一般大小的台灣黑熊,和熊媽媽走散了。遊客爭相拍照打卡,小熊沒有等到熊媽媽來接牠,於是這隻失親小熊展開了九個月的人間遊歷……
在人稱「黑熊媽媽」的黃美秀老師所組成的野訓團隊照料之下,這隻「南安小熊妹仔」健康長大,更意外地與原本該是食物的「熊麻雞」變成朋友。小熊的出現,也觸發了台灣民眾和相關單位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與心意,像是漣漪一般,層層擴散。
由非營利的民間組織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發動網路平台集資活動,透過眾人參與,並持續分享野訓資訊,小熊漸漸成了大家共同的孩子,不分你我,大家都是小熊的褓姆!
本書紀錄了小熊落難人間的故事、照養與野放始末,也收錄了許多小熊可愛照片的成長日記,更有豐富的黑熊知識與生態保育篇章,適合親子共讀。在歷經九個月的照養與野化訓練後,二○一九年四月三十日,小熊回到山林的懷抱,回家了!
南安小熊,只是一個縮影,而台灣山林裡眾多的野生動物,也都是整體生態意識的一環。藉由南安小熊來到人間的故事,牠教會了我們更多關於野生動物保育、關於山林、關於愛的事。
「謝謝你給我這個機會,謝謝你走進我心中,
謝謝你用愛化解了我的憤怒,讓我隻身熊徑上可以不再感到這麼疲憊。」
――Ali-Duma四月三十日凌晨一點零四分,小熊野放前夜作者簡介:
黃美秀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創始理事長,目前並擔任國際熊類研究暨經營管理協會歐亞區副理事長。因博士論文的機緣,自一九九六年起,黃美秀致力於瀕臨絕種的台灣黑熊的研究及保育,成為台灣長期深入人跡罕至的山區,且追蹤行蹤不定黑熊的研究者。原住民以「熊媽媽」稱呼她。她透過捕捉繫放和無線電追蹤等各種科學研究,探索台灣黑熊生態習性,也成為國內第一個使用人造衛星發報器和直升機無線電追蹤陸域野生動物的研究者,建構了台灣黑熊保育研究史上最豐碩的資料庫基礎。
黃美秀對黑熊保育的熱誠和執著,不僅引起許多媒體的關注,也深獲國際的肯定。二○○九年榮獲國際熊類研究暨經營管理協會的主席獎。現任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IUCN/SSC)的亞洲黑熊專家群委員。她的研究室(簡稱「熊窟」)聚焦於台灣黑熊和亞洲其他熊類的研究和保育推廣。迄今已培訓出一批熱愛山林、刻苦耐勞,且具備保育專業的研究生和助理,持續蒐集各項台灣黑熊相關的研究資料,並成為最一線的「護熊天團」。
在深山捕捉繫放十五隻黑熊的過程中,發現竟有半數以上因為曾誤中獵人非法設置的陷阱而斷掌或斷趾,讓她無法釋懷。面對國寶級黑熊的未來令人堪憂的窘境,她積極與許多學這和單位合作,希望能夠整合有限的保育資源和專業人士,有效推動台灣黑熊的各項研究和保育工作。近年,先後與國內相關單位共同舉辦「台灣黑熊研究與保育研討會」(二○○七年)及「二○○九年亞洲黑熊保育國際研討會」,以及今年十一月「建立亞洲地區熊類族群監測指導方針工作坊」,促進國內及國際熊類保育的經驗交流,讓國際看見台灣對於黑熊保育所做的努力。
在一群關心台灣生態和台灣黑熊朋友的支持下,二○一○年成立「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希望鼓勵及強化民間力量,共同參與和推動台灣黑熊的保育。這是世界唯一專門針對台灣黑熊保育而設置的民間非營利組織,目的為推廣台灣黑熊的保育及研究,並與國內外保育組織或單位合作及交流,提升我國及其他地區熊類的保育水準。
最終的期望是:台灣黑熊和其他野生動物都可以永遠快樂地徜徉於台灣的山林裡,與人和平共存。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文
(按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跋涉到臺灣較原始的深山樹林,我們便能懂得什麼是繽紛生命的世界。若有幸看到黑熊的身影,便會感覺整座樹林甦醒丶動了起來。然而,臺灣黑熊數量日漸減少,生命所棲的樹林遂日益失去生命的氣息,終究將變得空盪丶死靜,宛如廢墟。
——金恆鑣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理事長
〈南安小熊回家了〉
南安的落單小熊,在政府部門、民間團體、學者專家及在地原住民部落等夥伴共同合作下,經過九個月照養及野化訓練,終於能重返野外,回歸自然棲地。
過程中有甘有苦,有爭執甚至也有誤解,卻也讓大家從中得到許多前所未有的寶貴經驗。
在照養與野化訓練的階段裡,小熊像個學生;但回顧小熊重返野地的歷程,牠更像是我們的老師,帶領我們一窺黑熊生態的堂奧。透過黃美秀老師的詳實記錄,配上小熊的超萌身影,精彩可期!
——林華慶 林務局局長
〈相忘於江湖,銘記於人心〉
妹仔是野生動物,妹仔是野生動物,妹仔是野生動物,因為很重要所以要說三遍!
無論我們再怎麼喜歡在螢幕前看到她嬉戲長大,但一隻台灣黑熊,終歸要回到她的「家」,而美秀老師介入南安小熊的轉折歷程也就是為了這個目的,當小熊總算野放回家之後,這個事件留給人類的學習才剛開始。
這本書讓我們有機會深入了解,黑熊研究團隊在面對突發的事件中,如何運用已知的知識累積去妥慎處理真實棘手的個案,一步一步在困難的情境、有限的資源下做決定;而在意外獲得且難得的近身觀察機會中,如何增加對黑熊保育知識的進一步了解,以及從野放前後的經驗累積了什麼樣的經驗值,足以做為日後的經驗教訓,無論是對熊本身,還是參雜著對複雜人性的自我理解與社會對話。
野地山林是黑熊的家,那裡充滿隨機與挑戰,這就是自然的本質。我們能夠展現同理心與類比思考的最佳方法,就是深刻理解野生動物並不適合在動物園內被圈養觀看,由此我們能否將對妹仔的關注推及到其他受苦的動物?以及能否停止開發行為深入山林甚至海洋去破壞他們的居所?
這些問題是南安小熊之所以與我們偶遇所要帶來的意義,在她回家之後,我們最深的祝福,就是當我們仰望山林想念妹仔的時候,我們要惦記保護她奔馳生存的家園。
——徐銘謙 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副執行長
熊熊的教育沒有書。熊媽媽舔牠的時候,牠撐著一雙小手掌抓著地,頂著媽媽的舌頭;溫溫的舌頭舔到肩膀,牠就換後腳把後屁股翹高,使勁頂著;媽媽的舌頭倏地刷過脊梁,牠來不及卸力,翻了個身,媽媽就伸手攔了一下。牠就這樣抓到前腳、後腳使勁的竅門兒。牠蹭到媽媽跟前,伸著鼻頭頂媽媽的腮幫子,要媽媽再舔,要溫溫的舌頭,再舔,要濕濕的暖流。
一陣風吹醒了他,涼颼颼的。小熊只記得這些了。
風帶走了媽媽的溫潤,找不到舌頭,找不到舔,找不到媽了。
周遭一片黯淡。
一雙手托住了牠,撫摸牠的毛髮、皮膚,溫溫的。牠不知道那是什麼,那好像是另一種舌頭,沒有濕濕暖流感的,「她的舌」,牠這樣想著。
「她的舌」雖然沒有濕濕暖流感,但她溫柔,可期待,有愛。
於是小熊蹭到她身邊,要「她的舌」舔牠。
小熊總聽到她的叮囑:「長大再回媽媽身邊吧。」
——黃生 台灣師大名譽教授
美秀老師對黑熊保育的長期投入,對南安小熊的戮力救援,體現了整體物種存續與個體動物福利並不必然是需要取捨的對立狀態,而她對於台灣黑熊「一個都不能少」的執著與使命感,則吸引了許多人一同加入幫助小熊回家的計畫。
祝福回家的小熊找到新生的起點,也期待更多讀者隨著小熊的故事,邁開關懷動物的腳步,繼續前行。
——黃宗慧 台大外文系教授
台灣黑熊和其他大多數熊類一樣,其母子關係是非常緊密的,尤其幼熊出生都在冬天,母熊為了養育幼熊,生產後的一段時間不吃、不喝、不排尿地待在巢穴裡,抱著幼熊在腹部保護並取暖,且轉換自身蓄積的脂肪為乳汁授與幼熊,讓其存活、長大。幼熊大約在三個月大左右,母熊才帶著牠漸進式的離開巢穴,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包括跑、跳、抓、扒、玩樂及爬樹等,母子形影不離。
我和美秀老師相識是在黑熊的路徑上,我是因職務上的關係踏上此途,而她是主動跳入,當聽到她要出國攻讀博士學位時,心想,黑熊是分布在崎嶇的高山森林裡,又是兇猛的動物,什麼樣的動力驅使一位小女生下那麽大的決定?後來我因工作關係多次與她接觸甚至合作研究計劃後,深覺她似個女強人,翻山越嶺、不畏艱難、心思細膩、率真直言。舉凡是為了熊事,只要認為對黑熊保育有益的,她都勇往直前,不辭辛勞,甚至兩肋挿刀相助,我就曾經是受惠者,包括曾經共同主持野化訓練一對雙胞胎小黑熊準備野放,雖然最後事與願違,但不諱言地說,這奠定了小熊野放訓練的基礎,當初運籌帷幄的主要就是美秀老師。
如今,南安小熊要回家的事,她也幫台灣黑熊保育協會一肩扛下。從小熊失恃落難開始,呼籲遊客應有的態度、政府該有的處置並喚起民眾的熱心與期待。配合小熊爾後適應野外求生的需要,採取各種必要的應變措施,進行中也參雜了「熊麻雞」美麗的挿曲,此現象激起了我們反思,人類對大自然所知甚少,似應更謙虛、多學習一點?總之,本書記述了辛苦的汗水挾著溫馨、甜蜜、感人又知性的各層面,值得您去細心品味!
——楊吉宗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前副主任
〈當小熊撞見阿嬤〉
南安小熊對我和母親,絕對是一回自然教育的再啟蒙。
八十六歲時,媽媽學畫近兩年。台灣重要的哺乳類動物大概都有速寫,甚至連稀有的石虎、水獺和絕種的雲豹等等,都畫了兩、三張,偏偏就是台灣黑熊,媽媽避得老遠。初時,我有些不解,特別探詢,何以不畫。媽媽的理由相當有趣,「牠很高大,站立時,齜牙裂嘴,嚇死我了。」
媽媽斷然拒絕,我也不好說什麼。可是,南安小熊來了,新聞不時見報。我經常用臉書和媽媽遠距離對話,順手便將好幾張保育人員帶小熊回特有中心照顧的圖片,寄給她分享。沒想到,隔幾日回家探望,她已畫好兩、三張。我很驚喜,不禁問道,為何想畫台灣黑熊了。她說,「這隻看來很可愛,我不會害怕。」
好了,我終於知道,阿嬤心裡勢必潛藏著一隻像維尼小熊的動物。黑熊不能太大,可愛的小熊最為合宜。
後來,在一場電影放映會前,遇到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執行長王嘯虎,提到南安小熊,我當場得意地秀出媽媽的小熊繪圖。嘯虎兄很興奮,馬上又傳來好幾張小熊的近況圖給我,每張都相當清楚。我隨即傳給媽媽看,讓她知道,小熊最近又如何了。結果一星期後,我回家,媽媽在餐桌上擺了小熊吃果物、小熊陪公雞、小熊在爬樹等等圖畫,得意地展示。
從發現南安小熊,這幾個月以來,媽媽用色鉛筆繪了一系列的內容。黑熊成了她筆下最多樣最豐富面貌的動物。無法遠行的媽媽,一百公尺距離就是壯遊的媽媽,靠著南安小熊的成長,完成了一趟心靈的、遙遠的自然之旅。
謹祝福南安小熊!期待野放之後,日後媽媽和我還有機緣,跟牠奇妙的相會。
——劉克襄 自然生態作家
名人推薦:推薦文
(按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跋涉到臺灣較原始的深山樹林,我們便能懂得什麼是繽紛生命的世界。若有幸看到黑熊的身影,便會感覺整座樹林甦醒丶動了起來。然而,臺灣黑熊數量日漸減少,生命所棲的樹林遂日益失去生命的氣息,終究將變得空盪丶死靜,宛如廢墟。
——金恆鑣 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理事長
〈南安小熊回家了〉
南安的落單小熊,在政府部門、民間團體、學者專家及在地原住民部落等夥伴共同合作下,經過九個月照養及野化訓練,終於能重返野外,回歸自然棲地。
過程中有甘有苦,有爭執甚至也有誤解,卻也...
章節試閱
故事,從一隻走失的熊開始――南安小熊落難記
二○一八年七月十日,正值瑪莉亞強颱風來襲前夕,花蓮縣卓溪鄉南安瀑布登山步道旁的樹幹上,遊客們發現了一隻年幼的台灣黑熊。疑似與母熊走失,加上受到人群驚嚇,小熊緊緊攀附在高約兩公尺高的樹幹上。遊客通報附近的玉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保育巡查員前往探視,發現小熊似乎精神狀態不佳、蒼蠅圍繞打轉,便帶回南安遊客中心暫時安置,並通報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當時正在玉山國家公園東部轄區帶領研究生進行「野外研究安全訓練」課程的我,正因颱風攪局而提早結束野外訓練課程,下山途中,還沒踏入遊客中心,便聽到學生呼喊:「老師,快點,有一隻小黑熊!」
趕緊和同行的獸醫師衝入辦公室探視,只見一個大型橘色塑膠箱,內有一黃色塑膠小雞飼料袋,是當時捕捉小熊所用,上頭還蓋著紙板。輕輕掀開紙板一角,見到一坨毛茸茸的黑球蜷縮在一角,烏溜溜的眼睛羞怯地打轉著,彷彿在探察四周環境。
我先示意現場的其他人安靜下來,和獸醫合力先將小熊抓出來檢查。這小傢伙看來約五、六公斤,推測年紀大約三、四個月齡,無明顯體表創傷或骨折狀況,精神狀況尚可,獸醫將小熊拎起試圖保定檢查時,牠猛烈掙扎,還差點咬了我一口。鼻頭略為乾燥、皮膚彈性差,獸醫判斷有輕微脫水情況(約體重的五%)。我推測小熊可能受到遊客驚嚇,躲在樹梢高處不敢下來,長時間日曬及緊張喘氣,導致體液快速流失,便給小熊電解質水,先穩定牠的狀況。
以現場狀況來看,這隻小熊可能剛與熊媽媽失散不久。考量牠的健康狀況還不錯,尚未斷奶且不具備獨立生存的能力。由於小熊與母熊失散可能僅在數小時間而已,母熊有可能還在附近搜尋或等待小熊。最好的結局當然是由母熊前來把小熊帶走。因為母熊和小熊的親子關係緊密,母熊通常不會輕易隨便拋棄小熊,除非小熊受到劇烈而持續的干擾,或是小熊狀況很糟。於是當場建議花蓮林管處應該以最快的速度將小熊送回現場,並且封閉步道入口,限制人員進出南安瀑布區域,避免再度干擾母熊返回原處。
原地安置受驚小熊,等待媽媽
不知為何,消息迅速傳開了~南安瀑布現場已有遊客聚集,大家都想看小熊。而即將來襲的瑪莉亞颱風可能登陸,母熊萬一沒有返回,也是威脅小熊性命一大隱憂。於是團隊建議在瀑布步道路口處拉起黃色警示封鎖線,並加派人員看守,禁止進入。而研究團隊則帶領花蓮林管處和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們協力在當時小熊被發現的山壁附近下方,用竹子和鐵絲網設置半封閉的圍籬結構,安置小熊,並提供二碗狗罐頭和二碗蜂蜜水。圍籬結構可以遮避風雨,也可讓小熊的叫聲和味道傳出去,吸引母熊前來,還能讓前來的母熊輕易破壞結構、帶走小熊。
上方也拉上藍白相間的塑膠雨布擋雨,也裝了發報器以及二台自動照相機,如果圍籬被破壞了,團隊馬上就會收到訊號,可以立即查看狀況,了解是否是母熊來帶回小熊了。如果有其他公熊(非親代)在此區活動,也可能危及小熊,藉由發報器,若有意外發生,團隊也可以第一時間趕到,驅趕公熊來保護小熊。對於尚無法獨立求生的小熊來說,人員還可定期提供食物,確保牠的平安。
安置妥當後,研究團隊總算鬆了一口氣,將後續的「護熊」任務就交給花蓮林管處。現場淨空之後,僅在離小熊所在約五十公尺遠的步道入口處安排一位人員看守,防止生人闖入,其餘就看小熊的造化了。當天傍晚,我得趕在颱風登陸之前返回西部,臨走前再次探視小熊,但現場圍籬內卻毫無熊蹤,圍籬外的石頭上有坨糞便,裡面淨是橘色姑婆芋的果肉和種子,可見小熊已經可以吃硬體食物了!但是!小熊怎麼不見了?自動照相機也都沒有捕捉到半點熊影子。詳細檢視之後,發現圍籬外的山壁有個洞,看來小熊不是從內側挖山壁而出,便是當初架設圍籬時沒發現這道缺口。
總之,小熊逃脫了!考量牠應該仍在附近遊蕩,因此在附近加裝了幾台自動照相機,並建議管理單位這兩天持續拉起封鎖線,禁止任何人進入,以免再次把母熊嚇跑。但是,後續現場似乎沒有人留守,遊客也不顧封鎖,依舊進入瀑布區。
遊客打卡風潮
然而,隔天颱風並沒有登陸,發現小熊的消息也陸續傳開了!再加上當好假日且豔陽高照,想要一睹小熊風采的大量遊客蜂擁而至,還有遊覽車包車,一台一台駛進此區。南安瀑布、瓦拉米步道的台30線一時人車鼎沸。如我預期,小黑熊滯留此區,不知是肚子餓而四處找食物,還是受到驚嚇,孤伶伶地到處亂竄,竟然在大白天跑到大馬路上好幾回,許多遊客爭相拍照打卡,而往來的車輛也多,也有遊客擔心小熊被車撞到。
這期間,許多遊客都目睹小熊在南安瀑布附近的溪谷與山壁活動,卓安橋橋下溪溝的石頭上,發現了小黑熊糞便,除了有姑婆芋等植物果實,竟還有四個煙蒂在其中。同時還有民眾也發現,小熊從溪谷往公路來回移動時,「沿途都在撿遊客丟下邊坡的寶特瓶、垃圾來咬」,小熊恐怕凶多吉少。
花蓮林管處在七月二十日發出新聞稿,宣布封閉南安瀑布。消息一出,似乎引起現場更大的參觀熱潮,有些網友還私訊我,傳送意外目擊小熊的照片。我暗覺不妙,次日隨即前往現場,當場見識到「盛況」,而這樣只會驚嚇到母熊,不敢前來接小熊。
七月二十二日,保七總隊第九大隊 護熊專案成立,瓦拉米步道的台30線實施二十四小時人車管制,請遊客勿前往小黑熊出入地點拍照,或騷擾小熊,違反者可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六萬至三十萬元以下罰金!
不得不的介入
於是我當天就在臉書上發文宣導,呼籲遊客不要再進入當地。「災難,抑或是母子團聚的契機?」她問:「你家的小小孩若走丟了,你希望大家都去圍觀拍照打卡嗎?」希望民眾發揮同理心。這篇發文經過媒體轉載,加上當地也有居民在外圍勸阻,遊客們也都配合,大量人潮在隔天幾乎消失了。
後來花蓮林管處在七月二十三日下午也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小熊後續的處置及因應措施,決定擴大封路範圍。我並未出席會議,因為她和團隊正在南安瀑布現場監測小熊的狀況。其實,小熊這時的狀況已如風中殘燭,身形越來越瘦弱。
經過我的呼籲、各單位的協助封路、媒體幫忙勸導、民眾的配合,大家都只希望母熊能夠及時出現,帶走小熊返回深山林裡。但眾人的期待最終還是落空了,母熊並沒有回來把小熊帶走。於是持續封路,而小熊也在遊客中心入口附近徘徊,最後躲進卓安橋下的橋墩。
獸醫和我,以及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團隊在管理單位的授權下開始提供小熊食物,用犬用代奶粉、幼犬顆粒飼料和嬰幼兒副食穀粉調製成粥,從橋上垂吊下去給小熊,期望餓了十一天的小熊起碼可以先填飽肚子。團隊同時也在牠躲藏的橋下沙洲叢林下設置一個籠子,擺食物,希望讓牠隨意進出,作為預防小熊遭遇危急狀態時,可以立即捕捉的備案。
我抵達後第三天,小熊的狀況越來越不好,活動力也下降,現場附近還發現疑似拉肚子的小熊糞便,也不太肯吃東西了!而且原本應該活潑好動的小熊,大多就躲在橋墩下。下午五點開始,食慾明顯較差,對各種食物顯得意興闌珊,大概僅吃掉不到一半的食物。小熊狀況不穩定,未因投食而有活動力,而且未曾離開卓安橋墩邊的灌叢,不像之前被目擊時,還有活力四處跑動。二十三日晚上,現場只有團隊和我,小熊依舊躲在草叢裡,拒絕進食。研究團隊開會商議明日捕捉的必要性,情境沙盤推演路線,人力和所需器材,並開始調配器材。當天午夜,小熊仍是不吃。
二十四日一早,小熊仍是躲藏在橋墩下草叢中休息,行動及神情懶散。垂掛食物後,牠僅舔食了盤子裡的湯水,留下固態食物,香蕉、火龍果都沒有吃。獸醫張鈞皓也在橋下發現小熊有拉稀便的情況。團隊獸醫研判小熊身體應該有狀況了,立即聯繫並建議管理單位立刻捕捉安置,進行治療,先保住小命再說。
七月二十四日下午三點,花蓮林管處展開捕捉小熊作業,準備好垂降裝備、各樣器材工具,並找來當地兩位原住民朋友協助捕捉小熊。開始捕抓時,小熊就往山壁衝去,使出渾身解數要逃離,卻失足滑落山壁,在千鈞一髮之際,當地布農山青賴志節剛好在小熊下方,一把接住了小熊,有驚無險,保住了小熊。
啟動照養與野放訓練
隨後小熊馬上被送往附近的林務局花蓮玉里工作站的苗圃安置,進行一連串健康檢查,台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團隊還為此派出醫療車專程南下。直到二十七日,檢查結果出爐,小熊有中度至重度的貧血以及肺炎。落單小熊的緊急處理是國內首例,二十九日林管處會同專家學者召開會議,如此幼齡的黑熊幾乎無法單獨在野外存活,為了小熊能健康存活,而且母子團聚的可能性已極低,遂決議讓小熊接受短期的人工照養,等到恢復健康後,再進行野放訓練,並送小熊回歸自然。
小熊自此展開人間一遊的旅程,也啟動了台灣第一頭來自野外幼熊的返家計畫。
Q&A為什麼小熊會和熊媽媽走失呢?為什麼會跑到馬路上呢?
黑熊通常不會在白天接近人類活動頻繁的區域,而發現小熊的地方是旅遊熱門景點,瀑布附近遺留不少人類戲水烤肉的垃圾,加上小熊的糞便出現四隻菸蒂,可以合理推斷,熊媽媽和小熊應是受到人類食物吸引,才會來到人類活動的區域。但天亮之後,熊媽媽來不及帶著小熊回到山林,又被早起上山賞瀑布的人群驚嚇到,才會拋棄小熊獨自離去。小熊受到驚嚇後,攀在樹上不敢離去。
「熊麻雞」來了!
小熊野化訓練期間,團隊除了到處擺放各式食物之外,也需要訓練牠獵捕的能力。因此,在二○一八年十二月初時,南安小熊進入森林籠舍後,特地為牠安排了第一場野放訓練――捕抓活禽。訓練捕食動物的技能,總得從簡單的開始,於是為小熊找來了一隻雞,讓牠試著進行獵捕。
在雞群中挑選了一隻活動力最弱的母雞,本想早點替牠解圍讓牠結束被同伴霸凌的生活。怎知還沒在小熊面前擺好紙箱,一不小心,雞就趁縫飛走了,求生意志堅強的雞遇上了沒有獵捕經驗的小熊,所擦撞出來的火花竟是──雞飛也似地逃亡了,而小熊竟然也沒有太大的反應。從此這雞就「銷聲匿雞」了。直到一個月後,牠敗部逆轉,且彷彿重生般地登場,在小熊吃飯時悠悠地從旁出場。有別於昔日凌亂微禿,今日已換上一席亮麗的羽衣,並帶著自信的步伐,不急不慌地在小熊旁邊啄食,令人驚訝不已呀!
在雞消失的近一個月期間,團隊後來還給了小熊第二隻雞練習,小熊成功獵食活禽。野訓團隊因此幫這隻存活下來的雞取名為「熊麻雞」(熊麻吉),牠不僅逃過了熊口,還跟小熊有著微妙的關係,這是大家始料未及的。甚至後來小熊還獵捕了第三隻雞,看來真是獨厚「熊麻雞」。
我們以為這隻雞遲早會成為小熊的盤中飧,但是這隻雞卻日漸豐滿、羽毛光澤亮麗的好好和小熊相處在一個林子中,打破了團隊所有人的想像。每天到了小熊進食時間,只見這位小「閨密」就默默地跟在小熊後面,當小熊拿起植物、漿果狼吞虎嚥,雞就在小熊的下方啄食從小熊嘴邊落下的果實和碎屑。小熊偶爾也會做做樣子驅趕這陰魂不散的跟屁蟲,但雞總能精明地躲開揮過來的熊掌,並耐心地等待小熊自餐桌「離席」,隨即補位啄食掉落一地的碎屑。
這樣看似突破大眾認知的「相處方式」,或許並非不可能。熊是獨居動物,且極度「明哲保身」,通常在非必要的情況之下都不希望發生爭執,甚至大打出手。在食物充足的狀況之下,只要每一隻熊都覺得自己可以飽食,和其他競爭者在同一空間進食並非不可能。因此,在美洲,我們也可以看見一整群的棕熊排排站在河中央,相安無事地一同捕食鮭魚的畫面。小熊在食物供應無虞下,小熊獵捕的動機可能變低。那些食物碎屑對小熊來說,根本不看在眼裡,小雞的存在對小熊自然也沒太大威脅性。由此可見,小熊之所以對「熊麻雞」的行為視若無睹,或許是在驅趕雞的體力以及犧牲掉落碎屑食物的權衡之下,似乎不怎麼划算,因此小熊便懶得去管「熊麻雞」了。
但「熊麻雞」偶爾也會觸發小熊的警戒心,事情發生在小熊進行獵捕訓練後,這次的獵物──小豬仔,就沒有這隻雞這樣的好運。豐盛的豬肉大餐,小熊只吃了一半,另一半被小熊帶回了牠的遊戲場。邊玩邊舔,並將豬排枕在頭下,就這樣睡去。此時「熊麻雞」愣頭愣腦地靠近小熊,認為會像平常一樣沒事,但不料小熊此時卻警鈴大作,直接坐了起來。「熊麻雞」被嚇得倒退,但仍沒有學乖,在第二次接近時,小熊突然發難,伸出利爪攻擊「熊麻雞」,遲鈍的「熊麻雞」終於感受到性命威脅,落荒而逃。這樣的現象即是典型的「護食行為」,平常雞啄食熊掉落的食物碎屑,小熊都不理會,因為塞牙縫都不夠,但是輪到一大「豬排」時,由於豬排得來不易,又只有這麼一塊,豈有分享之理,必當警戒以對。
話說回來,安置小熊之初,團隊本也想到為孤單的小熊找伴,如狗或其他熊,但因各種考量而作罷。如今冒出一隻地表最強的「奇雞」,五個月以來一直陪著小熊,算是山神送給小熊的禮物嗎?小熊和「熊麻雞」的關係,究竟是跨物種的友誼,還是養雞取蛋,或是養肥殺來吃的儲備糧食的概念,沒有人知道。但身為唯一逃過「熊口」的雞,肯定對於小熊來說有特別的意義,也讓我們對於台灣黑熊的研究有了一項有趣而溫馨的紀錄。不知可否登上金氏世界紀錄。
在小熊野放回山林前一天,我們也從森林場裡帶回熊麻雞。我捧在胸前,深深聞了一大口,「怎麼香香的!」次日,熊麻雞隨即被安置於「台灣黑熊夢想藝術館」安養天年,完成一段雞「熊」同籠的佳話。
故事,從一隻走失的熊開始――南安小熊落難記
二○一八年七月十日,正值瑪莉亞強颱風來襲前夕,花蓮縣卓溪鄉南安瀑布登山步道旁的樹幹上,遊客們發現了一隻年幼的台灣黑熊。疑似與母熊走失,加上受到人群驚嚇,小熊緊緊攀附在高約兩公尺高的樹幹上。遊客通報附近的玉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保育巡查員前往探視,發現小熊似乎精神狀態不佳、蒼蠅圍繞打轉,便帶回南安遊客中心暫時安置,並通報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
當時正在玉山國家公園東部轄區帶領研究生進行「野外研究安全訓練」課程的我,正因颱風攪局而提早結束野外訓練課程,下山途中...
推薦序
▌合作出版序
自個人接任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第三屆理事長以來,會務在之前的推廣基礎上進入組織轉型。首先是於章程上自台灣黑熊單一物種之保育使命擴及各原生瀕危物種,跳脫差別心並已提供諸如石虎等之追蹤研究經費。此外為維持精簡編制與善用社會資源、及分享全民知的權益,在策略上規劃出一條《黑熊通報系統》的任務軸線,親子失散的南安小熊之照養野放即係通報系統的一個應變範例。
話說協會於去年七月十日接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南安管制站通報,南安瀑布風景區樹上發現一隻幼熊,就是其後全國聞名的「南安小熊」。經封鎖道路兩週等待母熊未果後,透過公權力與學者專家之討論對其作成照養野放的決議,成為台灣首宗落單野生小熊的劃時代安排!於是在行政院農委會授權下,由台灣黑熊保育協會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組成之「台灣黑熊孤兒幼熊之收容野化訓練及重返森林」照養野訓團隊全程執行;惟小熊的醫療與成長不能等,礙於中央政府主計制度於本事例難克全功乃由協會自始負擔其全部經費,幸經全民集資支撐其百分之七十五之所需資金,餘皆自協會預算經常門帳下補足。
此期間有幸經內政部空勤總隊黑鷹直升機之運送,使用農委會中部特生中心之低海拔實驗場設施與野生環境,與林務局林管系統和民間愛熊農友蒐集之小熊天然食材,在黑熊媽媽黃美秀老師與三位獸醫師細心照顧下,讓小熊如劫後重生般從四公斤增長到四十公斤,度過至適於野放之幸福成長「童年」,並於野放前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健檢獲得臺北市立動物園健康寶寶的專業評鑑。
讓小熊回家的全民心願,終在以協會名譽理事長黃美秀老師為「班導」所率「褓姆」們之辛勞下無負所期,惟該項任務之價值與執行之經過有向國人闡述與交代之必要,故而協會全體內外勤同仁與志工之全力支援與調度、尤其照養團隊身歷其境之夙夜匪懈,更應讓全民有知的權利。而諸如黃老師春節為伴熊過家門而不入的辛酸,及團隊成員為小熊健康發育調製營養食譜、與維䕶環境衛生和生活豐富化鋸樹撿屎的心血,望能獲致大家、尤其參與集資人士的肯定;而我們的回報,就是與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發行這本《小熊回家》圖文並茂的第一手紀實。其中高含金量的知性與視小熊如己出的感性文字,以及猶如寫真集般賞心悦目的小熊萌照,我深信是國內保育叢書中的空前之作;能有此幸,當然還要誠摯感謝時報出版的趙政岷董事長與李筱婷主編。
——張富美 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
▌合作出版序
自個人接任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第三屆理事長以來,會務在之前的推廣基礎上進入組織轉型。首先是於章程上自台灣黑熊單一物種之保育使命擴及各原生瀕危物種,跳脫差別心並已提供諸如石虎等之追蹤研究經費。此外為維持精簡編制與善用社會資源、及分享全民知的權益,在策略上規劃出一條《黑熊通報系統》的任務軸線,親子失散的南安小熊之照養野放即係通報系統的一個應變範例。
話說協會於去年七月十日接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南安管制站通報,南安瀑布風景區樹上發現一隻幼熊,就是其後全國聞名的「南安小熊」。經封鎖道路兩週等待...
作者序
一場虛張聲勢的強烈颱風警報,讓我提早結束上山的課程,碰巧遇上與母熊失散的小熊。如果我們多瞭解台灣黑熊一些,多注重無痕山林一點,這個年紀的牠應該是在森林裡,在媽媽身旁跟進跟出,無憂無慮地盡情探索山林。這小傢伙似乎打從第一次見面起就不按牌理出牌,卻展現了堅強的生命韌性,那怕送牠回家的過程也是如此,讓我不得不相信牠是有熊國派來的信使。
打從一開始,我就知道我的專業一定可以帶牠回家,我是一個熊類生物學家,也曾為了野放而訓練過二隻幼熊,大學時期也曾參與過國內首次的台灣黑熊野放計畫。臨危受命,身為小熊野訓團隊的「班導」,照顧好牠的身心靈健康發展之餘,我必須幫牠安排各種訓練課程,因為「回家」是牠滯留人間唯一的目標。經過兩百八十天有計畫照養和野化訓練之後,南安小熊「妹仔」終於回家了。
在野化訓練場裡,小熊孤伶伶地,有時會令我十分捨不得,但牠每天都認真的接受課程訓練和吃喝玩耍,也會想找人討拍和邀玩,但我卻不能給牠任何慰藉。對人,或對熊,這都不是件簡單的事。幸運地是,老天卻派來了一隻陪伴牠的閨蜜――「熊麻雞」,讓我稍加釋懷,也讓我們見證了一段跨物種的情誼。最後,小熊和熊麻雞當然沒有一起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但卻都各有歸所,我們也藉此機會得以探討生命尊重和野放的真正的意涵。愛,是尊重,還牠自由;也是責任,要確保牠回家平安。
打從牠第一次在我跟前折樹枝、做窩、睡午覺開始,牠的信任讓我覺得這二十幾年來熊徑上的艱辛和汗水都值得了。這小熊的出現卻也讓我踢到鐵板,我醒悟到一件事――原來我可能從來沒有如我預期地真正理解過一隻台灣黑熊。透過九個月的近距離觀察,以及自動照相機的監測,牠從成堆的數據和科學報告中走了出來,活靈活現地在我面前鑽動、大快朵頤、搞破壞、玩耍、做窩,甚至呼呼大睡。哇,原來台灣黑熊是這樣呀!為此,我得好好謝謝這隻小熊,讓我們重新認識台灣黑熊。牠,無異是山神送給台灣人的禮物。
這只是一隻小小熊而已,但小熊回家是集結了多少人的祝福以及單位的努力呀!從民間的群眾集資到野果募集、無數的集氣祝福和資訊分享,以及跨部會的協調和合作。相信如果我們可以秉此同樣的祝福和行動,持續努力,我們必能讓瀕臨絕種的台灣黑熊「起死回生」,成就台灣「有熊國」! 衷心期盼這本書,可以讓我們更認識台灣黑熊,更疼惜台灣的山林。
小熊,謝謝妳,祝妳回家平安。(二○一九年五月二十一日下午五點)
——黃美秀 南安小熊妹仔班導
一場虛張聲勢的強烈颱風警報,讓我提早結束上山的課程,碰巧遇上與母熊失散的小熊。如果我們多瞭解台灣黑熊一些,多注重無痕山林一點,這個年紀的牠應該是在森林裡,在媽媽身旁跟進跟出,無憂無慮地盡情探索山林。這小傢伙似乎打從第一次見面起就不按牌理出牌,卻展現了堅強的生命韌性,那怕送牠回家的過程也是如此,讓我不得不相信牠是有熊國派來的信使。
打從一開始,我就知道我的專業一定可以帶牠回家,我是一個熊類生物學家,也曾為了野放而訓練過二隻幼熊,大學時期也曾參與過國內首次的台灣黑熊野放計畫。臨危受命,身為小熊野訓團...
目錄
序文/推薦序、合作出版序、作者自序
序章/故事,從一隻走失的小熊開始――南安小熊落難記
第一章小熊來了
飲食篇/「熊麻雞」來了/生活篇/獵捕篇/健檢篇
第二章/我們都是「熊褓姆」!
「讓小熊回家」全民集資活動/小熊野果募集計畫/以攝影為動物發聲/尋找藏在田裡的黑寶/南安小熊照養團隊
第三章/認識台灣黑熊
暱稱「狗熊」/台灣黑熊都住在哪裡呢/熊吃什麼/熊用鼻子看世界/神奇的繁殖策略/小熊都是標準的「媽寶」/運動健將十項全能/熊的溝通方式/生命的價值/如果熊消失了/有熊的森林,才有靈魂/聞熊色變:農田有熊出沒?
第四章台灣黑熊你過得好不好?――保育危機
非法狩獵/傳統狩獵文化式微/非法買賣/棲地破壞/遊憩干擾/相關法規保護/人類該如何和台灣黑熊和平相處
第五章/世界的熊熊家族
世界八種熊及演化/冬眠:哺乳動物界中的超級「忍者」/美洲黑熊、亞洲黑熊、大貓熊、棕熊、北極熊、懶熊、眼鏡熊、馬來熊/世界熊類保育現況
第六章/萌熊要回家――野放達標條件
為什麼要野放小熊/小熊野放準備好了嗎?
Check List:健康狀況及遺傳來源/野外求生技能及環境適應(野化訓練)/人類及陷阱趨避訓練/野放鄰近地區之社區支持和宣導/野放時間地點評估及棲息地管理/野放目標、野放後追蹤監測及緊急情況因應規劃/尊重生命原有的樣貌
第七章/野放之路――祖靈的孩子要回家了
小熊野訓結業式/不就搭個飛機回家而已嗎?/道別:祖靈與山神庇佑的野放行動/臨行前給小熊的一封信/起飛/最後片刻的等待/門開了:臨行依依/
後 記
謝誌
序文/推薦序、合作出版序、作者自序
序章/故事,從一隻走失的小熊開始――南安小熊落難記
第一章小熊來了
飲食篇/「熊麻雞」來了/生活篇/獵捕篇/健檢篇
第二章/我們都是「熊褓姆」!
「讓小熊回家」全民集資活動/小熊野果募集計畫/以攝影為動物發聲/尋找藏在田裡的黑寶/南安小熊照養團隊
第三章/認識台灣黑熊
暱稱「狗熊」/台灣黑熊都住在哪裡呢/熊吃什麼/熊用鼻子看世界/神奇的繁殖策略/小熊都是標準的「媽寶」/運動健將十項全能/熊的溝通方式/生命的價值/如果熊消失了/有熊的森林,才有靈魂/聞熊色變...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