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不老、畫符、齋醮、大睡八百年、修仙、煉丹、出陽神、天師道、敦煌藏經洞、西王母……,說到道教,你還會想到什麼呢?
道教的範疇極廣,在歷史上包括正一派住觀道士、正一派火居道士、全真教出家傳統、地方法師傳統、扶乩傳統為中心的道壇、養生居士團體、修練的隱士傳統等差異極大的不同範疇。其中道觀道士與火居道士是道教的教職人員與儀式專家,也是道教的核心人士,但是道教也存在於宮廷文化、士人傳統以及平民百姓的日用之中,貫穿社會各階層;凌越亙古千年。
道教是建立在古代中國宗教、思想、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宗教傳統,古代宗教與巫祝傳統、神仙信仰、道家學說、陰陽五行思想、讖緯學說等都是道教的泉源。中國士人一方面實踐儒家理想的經世之道,心靈卻寄託於超俗的道教生活。隱逸自然的生命情趣、道教的價值與理想,才是士人內心的嚮往,是一種內在的文化空間,讓心靈能夠自由徜徉。古代許多的士人或有道齋、道室的生活空間,也持齋奉戒、閱讀道經、習持科儀、修煉丹藥等,體現一種道教的生活情懷,著述常常與個人的道教志趣融合,結合道術、神仙,充滿著道教的超俗想像,從修仙、煉丹到禮懺、齋醮,蘊涵豐富的道教內容。這不但是私領域的追求,更是心靈與生命的最終關懷。
本書由專家寫下10篇生動的道教故事,從包羅萬象的主題探索道教的神祕世界!
作者簡介:
【主編】
謝世維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特聘教授。專長領域為中古道教經典與文獻、道教與佛教交涉研究、中國宗教研究。
李忠達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專長為道教內丹學、易經、禪宗、宋明理學。
【作者群】
謝世維(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特聘教授)
李龢書(日本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助教)
方韻慈(國立政治大學宗教所博士後研究人員)
李忠達(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李長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助研究員)
高振宏(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蔣馥蓁(法國高等研究學院(EPHE)宗教學博士)
李志誠(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哲學博士)
張 鵬(山東大學文學院副研究員)
賴思妤(日本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研究科亞洲文化研究專攻博士生)
章節試閱
〈九轉金丹練成仙──連蘇東坡都愛的內丹功〉(節錄)
窗外的夜色深了,蘇東坡還沒有睡意,他正在等待子時。子時一到,他披著衣服,起身盤坐,雙目微微閉上,只留下一絲縫隙,隱隱透出的眼神中藏著精光。他把嘴巴閉上,舌頭頂住上顎,不發一語。即使仔細聆聽,也聽不到蘇東坡呼吸的聲音,因為他很快就閉住了氣息。此時蘇東坡身旁連空氣的流動都靜止了,彷彿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打破這片寂靜。
連續好幾個月,家人都看到蘇東坡晚上起來打坐。他們不知道滿腦袋鬼點子的蘇東坡這次又在玩麼花樣,都不來打攪他。除了最愛的弟弟蘇轍和少數親友以外,很少人知道蘇東坡是在練內丹。
為什麼蘇東坡會認真練內丹呢?無論是家人還是朋友,甚至是蘇東坡的政敵,都知道他興趣廣泛。他的詩詞文章已臻化境,他喜歡談佛論禪,對道家的養生秘訣也很有研究。
其實他平常留意養生,讀過很多書,訪問過許多道士、方士,學習過上百種養生祕法。他認為內丹是裡面最簡單又最有效的一種,每天半夜操練,做了三個多月之後,感覺到肚臍下方發熱,身體重量變輕,像羽毛一樣彷彿可以隨風飄起,腰部靈活不再閃到,手上脈搏跳到六百下以內都不用呼吸。如果照正常人一分鐘脈搏六十到九十次來算,蘇東坡可以閉氣七至十分鐘,雖然離當代的世界紀錄二十二分鐘還有一段距離,但已經非常厲害了。
子時,是一天之中夜色最深,最為陰寒的時間。然而,正是在這個時刻一陽萌動,可以幫助人練出最為精純的陽氣。蘇東坡每天都抓緊這個時刻修煉內丹,進步的速度很快。他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寫信給朋友張方平,拉他一起來練功,把操作步驟描述得非常具體,讓有興趣的人可以照樣操作:
首先,要選在晚上十一點子時以後,在床上盤腿坐好(記得披著衣服或圍著棉被不要著涼)。兩手握拳放在腰腹部。用上下排牙齒咬合,要敲出喀喀喀的聲音,一共三十六次。把嘴巴閉上,呼吸調勻,然後閉氣。在牆壁上掛著一幅五臟圖,想像自己正在觀看體內五臟的形狀和顏色,肺是白色、肝是青色、脾臟黃色、心臟紅色、腎臟黑色,想像心臟像一團火焰正在燃燒,把體內照得一片光明。這團火球逐漸往下移動,到腹部丹田去,等到沒辦法再閉氣時,慢慢的把氣吐出來。不能急著吐氣,不然會受傷的。練習過程中有口水分泌,全部要吞回肚子裡去,有流鼻涕也要吸回來吞下去。一天晚上總共要練九次閉氣,三次吞口水,然後想像氣和水在腹部咕嚕咕嚕作響,像是燒開水一樣。
上面的練完之後,就可以準備收功。收功有一套固定程序,不是立刻躺下去睡。首先要用兩手掌相互摩擦生熱,用溫熱的手掌按摩腳掌心的湧泉穴,再按摩腰部、腹部,然後像是在洗臉一樣搓揉眼睛、臉頰、耳朵、脖子,讓雙手按摩過的部分發熱,微微出汗。最後把手指當作梳子一樣,用來梳頭一百次。梳完頭以後,就可以放心躺下睡覺啦。
嚴格來說,蘇東坡練習的只是內丹的初階功法,三個月的時間大約等於內丹所謂的「百日築基」,也就是基礎功夫而已。不論坐姿、呼吸、手掌按摩等等,都是所謂的有為功夫,離高階的無為功夫還差得很遠,而內觀五臟則是延續自存思法的傳統而來,不是所有內丹術都包括這項內容。
內丹在宋朝流行起來後,很多文人都曾經學習內丹。除了蘇東坡以外,南宋的鄭思肖就是內丹高手。他有一套有名的「太極祭煉」祕法,結合了內丹修煉和度化亡魂的儀式。用練武功的比喻來說,就是用內丹當內功底子,用煉度儀式作為外功招式,對內能修養自己,對外能超度亡魂。相比之下,蘇東坡、張方平和許多文人都能接觸到的內丹功,還只是像紮馬步一樣的基本功呢。
真正追求成仙的內丹術,牽涉到的操作相當複雜,有很多關卡需要通過,如果沒有高人指點的話,可能會煉到走火入魔。不過,煉內丹有什麼好處,內丹的功夫又是怎麼形成的呢?這就要從煉丹的歷史開始講起了。
(... ...下略……)
〈九轉金丹練成仙──連蘇東坡都愛的內丹功〉(節錄)
窗外的夜色深了,蘇東坡還沒有睡意,他正在等待子時。子時一到,他披著衣服,起身盤坐,雙目微微閉上,只留下一絲縫隙,隱隱透出的眼神中藏著精光。他把嘴巴閉上,舌頭頂住上顎,不發一語。即使仔細聆聽,也聽不到蘇東坡呼吸的聲音,因為他很快就閉住了氣息。此時蘇東坡身旁連空氣的流動都靜止了,彷彿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打破這片寂靜。
連續好幾個月,家人都看到蘇東坡晚上起來打坐。他們不知道滿腦袋鬼點子的蘇東坡這次又在玩麼花樣,都不來打攪他。除了最愛的弟弟蘇轍和少數親友...
作者序
〈緒論〉
道教文化是一片遼闊弘深的海洋,自中古時期開始,滋養著東亞漢文化圈的靈魂,許多高道名士,潛入其中,領略道教的絢麗光彩,契入生命的至高圓滿,引發無限的哲思,抵達想像的極致。
道教是一扇通往中華文明傳統精髓的窗,文明基因凝聚在道教的象徵系統之中,成為人文精神的珍寶。其思想的靈通妙用,影響著世代的文學、藝術、宗教、心靈,所展現的壯麗與恢弘,是道體法用的印證,也體現東亞漢文化圈精神文明的精深與博大。
道教的範疇極廣,在歷史上包括正一派住觀道士、正一派火居道士、全真教出家傳統、地方法師傳統、扶乩傳統為中心的道壇、養生居士團體、修練的隱士傳統等差異極大的不同範疇。其中道觀道士與火居道士是道教的神職人員,也是道教的核心人士,但是道教也存在於宮廷文化、士人傳統以及平民百姓的日用之中,貫穿社會各階層;凌越亙古千年。
道教是建立在古代中國宗教、思想、文化傳統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宗教傳統,古代宗教與巫祝傳統、神仙信仰、道家學說、陰陽五行思想、讖緯學說等都是道教的泉源。中國士人一方面實踐儒家理想的經世之道,心靈卻寄託於超俗的道教生活。隱逸自然的生命情趣、道教的價值與理想,才是士人內心的嚮往,是一種內在的文化空間,讓心靈能夠自由徜徉。古代許多的士人或有道齋、道室的生活空間,也持齋奉戒、閱讀道經、習持科儀、修煉丹藥等,體現一種道教的生活情懷,著述常常與個人的道教志趣融合,結合道術、神仙,充滿著道教的超俗想像,從修仙、煉丹到禮懺、齋醮,蘊涵豐富的道教內容。這不但是私領域的追求,更是心靈與生命的最終關懷。
道教是民族共有的記憶,烙印在生命之中,成為一種宇宙觀、生命觀。記憶由無數的故事組織而成,人可以組合其記憶,以適應當前的情狀。記憶是體驗與想像的再造,在遺忘與憶起之間,道教有了生命。集體的記憶根植於口耳相傳的傳說,而代代相傳的文本更是一種權威,傳承也是記憶的依據,並能夠建立認同與身分定位。
這些古老的記憶並非完全建立於史實,而是對傳統的深厚情感與連結,與生活有真實的扣連,它是一種泉源,來自深廣的文化資料庫,其中有些來自道經的智慧,有來自物質層面如建築、壁畫或儀式畫中的絢爛景觀,或儀式專家所穿著的絳衣法服,有些來自非物質層面如各地區傳承的音樂唱腔與節奏,亦或是廟宇、儀式中的裊裊清香。各種官能的體驗,都成為記憶的資源,當這些記憶構成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時,就形成一種宇宙觀,無時無刻不在華人的心靈中運作著。
本書所收的道教故事,從不同面向觀照道教,每位作者以獨特的筆法,呈現風格迥異的文學趣味。歷史上道教的多種面貌提醒我們,道教並不是一個單一化的傳統,道教與各種文化之間的對立、共存、交會、整合,蘊含創造力與生命力,交織出歷史各種維度與顯像。書中的故事都代表著道教在中國心靈世界的綻放,引發我們無盡的想像,也提出許多的問題:
最早的道教團體五斗米道如何興起?張魯又是如何用道教的思想與制度來統治一個王國?
唐代的女性如何脫離家庭的羈絆、社會的壓力,而能夠專心修道、證得仙真?宋代的士人為何熱愛道家思想?陳摶所修練的睡功究竟是什麼?范仲淹為什麼如此鍾情道教?
宋代雷法的法術如何透過符文來招雷祈雨?歷代的張天師又如何透過天師符來治災患?各朝代的天師符為何在民間受到歡迎?
內丹的奧秘是什麼?如何練得出陽神?為什麼連蘇東坡都愛練內丹?
道教對仙界天宮和神異精怪的想像,是中國文人靈感的泉源,這些意象如何轉化為動人的文學?
一位傳奇的道士陳復慧如何在十八世紀的四川地區創造出一個科儀傳統《廣成儀制》,而且深深影響近代的道教科儀?
舉世聞名的敦煌藏經洞如何被一位道士發現,這些珍貴的經卷又是如何流散,進入世界各地的圖書館?而敦煌又藏了多少的道教經卷?
西王母與仙界仙桃的故事如何傳到日本、韓國,成為女兒節以及長壽的象徵?
民國時期兩位道教界巨擘,一位是傳統派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一位是創新派、提倡科學化仙學的陳攖寧,他們如何在波瀾壯闊的時代,將道教帶入現代世界?
這些短文透過道教文化的多元面貌,呈現一篇篇優美篇章,如同在生命之洋擷取一瓢,輕啜著道教文化的深邃與廣袤。
除了本人以外,這些篇章都是由新世代的道教研究者撰寫,他們剛剛進入道教研究的領域,卻在道教文化研究上已經有過深耕,對這個冷僻的領域保有著初心與熱忱,願意將他們的研究以平實易懂的文字,介紹給更多讀者。本書的完成,要感謝這些年輕的道教研究者,有他們投注時間撰寫文章,才能讓一本包羅各種主題、呈現多元面向的書籍問世。特別感謝李忠達教授長達一年多來不間斷的聯繫與溝通,促成本書的撰寫與出版。
道教是美與神聖的泉源,具備深厚的文化與精神傳統。中國的詩詞文化、山水藝術、音樂傳統、美學思維莫不受道教影響。期望這些篇章能夠帶領讀者進入這個充滿奧秘與美感的世界,一個豐富深邃卻備受忽視的優美傳統。
謝世維 誌
二○二○年二月
〈緒論〉
道教文化是一片遼闊弘深的海洋,自中古時期開始,滋養著東亞漢文化圈的靈魂,許多高道名士,潛入其中,領略道教的絢麗光彩,契入生命的至高圓滿,引發無限的哲思,抵達想像的極致。
道教是一扇通往中華文明傳統精髓的窗,文明基因凝聚在道教的象徵系統之中,成為人文精神的珍寶。其思想的靈通妙用,影響著世代的文學、藝術、宗教、心靈,所展現的壯麗與恢弘,是道體法用的印證,也體現東亞漢文化圈精神文明的精深與博大。
道教的範疇極廣,在歷史上包括正一派住觀道士、正一派火居道士、全真教出家傳統、地方法師傳統、扶乩傳統...
目錄
作者簡歷
緒論/謝世維
秘篆靈符──神秘的道教符圖世界/謝世維
重塑與融合──漢魏六朝「道教」史/李龢書
漫漫離家路──走入社會的唐代道教女性/方韻慈
九轉金丹練成仙──連蘇東坡都愛的內丹功/李忠達
脫去儒服,我們也學道──宋朝士大夫的道家世界/李長遠
上窮碧落下黃泉──翱翔在道教與文學的世界/高振宏
玄儀特授──近代四川地方道教中的全真科儀/蔣馥蓁
十里洋場的分岔路──現代天師與仙學先驅的宗教人生/李志誠
流沙退卻後的古韻風流──道教在敦煌/張鵬
東亞道教文化──「桃」意象及其流衍/賴思妤
作者簡歷
緒論/謝世維
秘篆靈符──神秘的道教符圖世界/謝世維
重塑與融合──漢魏六朝「道教」史/李龢書
漫漫離家路──走入社會的唐代道教女性/方韻慈
九轉金丹練成仙──連蘇東坡都愛的內丹功/李忠達
脫去儒服,我們也學道──宋朝士大夫的道家世界/李長遠
上窮碧落下黃泉──翱翔在道教與文學的世界/高振宏
玄儀特授──近代四川地方道教中的全真科儀/蔣馥蓁
十里洋場的分岔路──現代天師與仙學先驅的宗教人生/李志誠
流沙退卻後的古韻風流──道教在敦煌/張鵬
東亞道教文化──「桃」意象及其流衍/賴思妤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