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臨床醫學的進步,似乎讓人類進化成一個更長壽的物種,隨著研究的推展,越來越多的疾病似乎露出了曙光。在這些欣欣向榮的醫學成就背後,是否隱藏著黑暗?
是的,我們克服了非常多的疾病,但在此同時,我們似乎也遭遇了越來越多的疾病。尤其老化與退化性疾病的問題,似乎隨著現代化的進程而顯得越益嚴重。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不諱言的說,一切都是人類自己害了自己。科學破壞了環境,醫學紊亂了人體系統,美食增加了人體負擔;在我們享受現代化的同時,卻早已忘了人體自身的功能,不斷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去掩飾人體已然崩解的系統。其實健康可以很簡單,他不是只建構在醫學的臨床治療上,而更應該是人們對自己身體的負責。
本書從人體最根本的結構談起,當讀者理解了人體架構的運作後,才能正確理解營養素之於人體的意義,也才能從此擺脫錯誤觀念,澈底對自己的健康做好把關的責任。
作者簡介:
廖曉華
1999年開始現代營養學領域的管理、翻譯和諮詢工作,並在美國和澳洲的大學教授與研究,期間更不斷鑽營細胞營養學領域的最新進展,戮力於耕耘營養健康科普教育。暢銷作《生活是一種態度》(大都會文化出版)、《熱愛生命,珍惜健康》、《如何使用營養保健品》等十多部著作展現她對生命科學的熱情,以及在化學、生物、醫學等相關科學上淵博的學識。九年來她舉辦超過一百多場的講演,影音產品在北美、亞洲和澳洲等華人世界大受歡迎,是一位受人尊重的營養科普教育諮詢專家。
田洪均
海外旅居二十多年,以自身地球化學的專長致力於綠色環保的研究,擁有多項專利成果。他長期關注環境和人類健康的關係,特別是癌症和衰老問題的研究,並因此涉入科普教育,與廖曉華合作編撰暢銷作《熱愛生命,珍惜健康》、《如何使用營養保健品》等。
劉麗
1983年畢業於青島大學醫學院醫療系,曾任青島市第一人民醫院主任醫師。1999年到澳洲後,轉入心理學和健康管理學領域。2005年獲中國健康協會的健康管理資格證書。對把現代營養學和臨床醫學結合的概念認同,並積極在實踐中推廣應用,熱心致力於個人健康和營養的科普教育。
章節試閱
壹 我們的身體結構是否能夠因應當前的環境:
人類的自救──從臨床醫學到營養醫學
「一個智慧的人應該真正明白,健康是人生最大的幸運和福分!」──希波克拉底(470-410BC)西方醫學之父,古希臘哲家
生命科學家們稱頌生命的神奇,這神奇中實際上還有很多是隱藏的奇蹟。是的,真正的奇蹟恐怕是那些錯綜複雜、至今還沒能解讀的細胞的活動,在Dr. Myron Wentz的 《隱藏的奇蹟(Invisible Miracles)》一書中,他感歎地說:「他們是如此神奇,完全不可能只是天公的無心插柳之作。」的確,無論從任何意義上,生命是值得頌贊和熱愛的。對我們而言,世上最美好的莫過於充滿勃勃生機的健康生命!我們所真正要做的是有效地保護和享用這一奇蹟!
細胞是我們生命的開始、生命的繼續和生命的終結,我們要做的、能做的,就是從根本上對身體內大約210種,總量大約100兆的細胞進行細心的維持、保養和及時的修補。要知道,人體每天約有240億的細胞(一小時就有一億)要補充和更新!科學家們很肯定一點,98%的原子是不會存活過一年的。
所以每2個月,我們的每個心肌細胞都要重建(可以想像為松樹葉一樣的更新和替換);大約每一年,我們的骨細胞都要全部被重新替換,整個骨架系統兩年後就是全新的了(可惜在中年後就會慢下來了!)。
我們的皮膚大約每27-29天就要更新一次,如果假設活到70歲的話,我們的一生也有近千張新皮;皮膚表面死去的細胞屑大約是每小時60萬個,如果也是以70歲計算的話,僅是這些代謝的細胞屑就是一個人2/3的體重了。
在我們的血液循環系統中,30兆的紅血球要走過約11萬2千6百多公里的路程,一個健康的成人身體要在每秒鐘產生1千5百萬個紅血球,才能滿足和代替在同時失去作用而死去的相等數量的紅血球;也就是說,每一個小時有9億個紅血球要轉換。
而在我們的消化系統中,每天有170億個小腸細胞要替換,也就是每5天小腸表面就會更新一次;而我們每個成人每天要有3000加侖的呼吸交換,小孩子需要的還更多,特別是那些好動的小朋友;而像肝臟這樣的內臟器官,會持續的受損,而只有它們自己才有能力去重生和修復其自身。
............身體每時每刻的這些難以想像、不可思議的活動,我們或許要問一個問題:新陳代謝是如此的毫不歇息,那麼,我們所更新的細胞質量將是如何呢?更好?還是更弱?還是更新不了?
毫無疑問,答案只有一個──我們的身體活力,唯有用充分和全面的營養,才能在這瞬息萬變的變遷和更新中保持品質。對嗎?
換言之,無論你是有神論者,認為人是上帝所造;還是無神論者,認為人是宇宙間萬物進化的結果。你都不得不承認,我們人體是一個非常精妙絕倫的化工廠,或可說它是目前地球上最複雜、最精密和最準確的生物機器。它的整個運作有嚴格的系統和功能分工,但各個系統間的合作又是天衣無縫。其準確無誤帶給我們生機與活力的程度,讓我們驚奇;而當程式出毛病時,帶給我們的撲朔迷離也會讓我們無奈............。
現在的今天,似乎又是一個疾病叢生的時代,在越來越舒適和便利的現代化生活中,你可以隨時聽到周圍的人在被許多慢性病所折磨。你也許會有很多疑問,難道是我們人的身體建造不再適應如今世界的變化?還是我們用自己的筷子、刀子或叉子在給自己的健康製造麻煩,甚至給自己自掘墳墓?
我們說人體的系統各自運作是有嚴格的程序,各個系統間的通訊聯繫和協調合作天衣無縫;但同時也是有其限度的。這些運作的條件似乎既複雜又神秘,而實際上,也許就是充分的營養物質才能保持它相當程度上的正常運作。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旦我們身上受傷,血管痙攣,血小板凝聚,血纖維蛋白合成,形成凝塊,凝塊收縮而封住傷口。這一切都是自動按程序進行,一般最多不過幾分鐘。如果是較大量的出血,我們的身體會在1-3天內補償血漿到正常狀態,但紅血球會濃度變低或很低,要一段時間才能再恢復。如果一個人不能正常的從腸道系統吸收足量的鐵而盡快地形成血紅蛋白來補充失去的紅血球,紅血球就會變小,而血紅蛋白濃度不足,就會形成很常見的貧血症狀──在這種狀況下,往往不是單純補鐵就一定能解決問題的,除了食用豐富的含鐵食物外(必要時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鐵補充劑),還要有足量的維生素C,鐵才能有效地被腸道吸收;否則,單純而過量的補充鐵,不僅毫無作用,還會造成鐵過剩的中毒問題。
當然,我們身體的工作程式是有限度的,像以上的狀況,如果在流血過多的狀況下,出血的速度大大超過了血小板凝聚和血纖維蛋白合成的速度,超過了身體設計程式的運作,沒有臨床醫療來止血,生命就危險了。
所以,身體的自身修補是有條件和限度的,我們要懂得這一點,才能有意識地來保護自己。例如,當身體意外受傷後,常常身體會有一種假象式的迅速復原(身體自身誤認為已經修補好一切),但一般或遲或早,都會有比受傷時更嚴重的、不同形式的所謂「舊傷復發」;另外,當我們的器官或組織受過病毒的侵犯後,其恢復也是有限度的,例如,20世紀80年代的B肝患者,不少人由於後來的保養不夠(甚至沒有保養)而雪上加霜的濫用自己的身體,導致了1、20年後肝癌的發生。所以我們要懂得身體的限度,在身體受到外傷,或器官與身體系統曾有過疾病、受過傷害的人,就要格外注意這些薄弱環節。不是要如履薄冰,但也不要掉以輕心。
我們每個人能對自身的器官和體系有一個常識是很必要的,而且這些知識也很有趣。我們身體如果從器官的功能上劃分,有七大系統: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肌肉系統、骨骼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包含免疫系統和抗氧化系統)、消化系統。在此,我們並不打算全面的講述人體解剖、構造和七大系統的所有細節,而僅以涉及到營養和退化性疾病相關的骨骼、神經、內分泌、以及消化系統作為討論之主軸。
四 免疫系統和抗氧化系統
在此,我們特意將人體的免疫系統和抗氧化系統從內分泌系統單獨提出,如此希望能讓大家對人體功能的防衛系統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更深的印象,因為對「功能的認識」比分類本身更為重要。
醫學研究顯示,人體90%以上的疾病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在人體的防衛系統中,皮膚、黏膜和黏膜分泌物構成第一道防線;免疫系統是第二或內部的防線,它的結構特殊而繁雜。
免疫系統並不在某幾個特定器官,而是由人體多個器官共同協調運作的結果。骨髓和胸腺是人體主要的淋巴器官,週邊的淋巴器官則包括扁桃腺、脾、淋巴結、集合淋巴結與盲腸。人體內的淋巴液比血液還要多。
胸腺除了分泌具有免疫調節功能的荷爾蒙,另一個重要角色就是指派T細胞(一種淋巴細胞)工作;骨髓,如前面所講是紅血球和白血球的工廠,每秒鐘就有800萬個血球細胞死亡並有相同數量的細胞在這裡生成;遍佈在全身的每一個淋巴結都是一個擁有數十億個白血球的小型防線。當外來入侵的細菌、病毒被圍困在淋巴結時,淋巴結會腫大、疼痛,一般都能摸到它;腫脹的淋巴結就是要告知你身體受到感染,而你的免疫系統正在努力地與之奮戰。同時淋巴結肩負著過濾淋巴液的功能,負責把病毒、細菌等廢物運走。
脾臟可稱之為「血液的倉庫」,它像腎一樣有過濾血液的功能。脾臟能除去死亡的血球細胞,還能產生巨噬細胞來吞噬病毒和細菌,並將它們包裹在囊中,使其成為免疫反應的一部分;最後,囊會被含有消化酶的溶酶體溶化、分解,然後或被回收用於細胞再生,或被拋出細胞膜。此外,脾還能啟動B細胞(B淋巴球)以產生大量的抗體。
關於扁桃腺和盲腸這兩個重要的人體護衛,由於不少人對他們有所誤解,在此,我們必須特別為它們辯護一下。扁桃腺是咽喉的守衛者;盲腸則不僅能夠幫助B細胞成熟發展以及抗體(IgA)的生產,還能指揮白血球到身體的各個部位,「通知」白血球在消化道內有入侵的細菌出現。在協助以上局部免疫的同時,盲腸還能幫助控制抗體的過度免疫反應。
最後,在腸胃內的集合淋巴結,除了具有像盲腸一樣的作用外,還監測人體血液中的微生物侵入。
以上的機制共同形成了我們體內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與生命共存亡,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總體來說,免疫系統具有以下的功能:保護人體免於病毒、細菌、污染物質及疾病的攻擊;清除新陳代謝後的廢物、免疫細胞和細菌同歸於盡後的殘體;另外,免疫系統為人體細胞的自我修補功能提供了最好的協助。
免疫細胞可以殺死體內的病毒和細菌,同時協助自身細胞立即修補受損的器官和組織。可惜的是,它那令人讚歎的力量是有限且有條件的。換言之,影響免疫系統強弱的關鍵因素之一,就在於精確平衡的營養,而不均衡的營養則會使免疫細胞功能減弱。正常工作的免疫系統,才能讓你的身體既有能力戰勝退化性疾病,也有能力克服傳染性疾病。
抗生素的發明,的確把人類從細菌性疾病的災難中挽救了出來,但抗菌素的療效似乎讓人們一時忘記了生命自身的力量。因此醫學界也就似乎一直致力於藥物的發明,期望它能治療一切疾病。但令科學家們失望的是,化學藥物的使用也許會刺激免疫系統中的某種成分,可是實際上卻無法替代免疫系統的功能,並且還會產生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副作用,擾亂免疫系統的平衡。與人體共生的防禦機制──免疫系統,就像是生命所具有的不可思議力量,但即便如此,它也像我們的身體構造一樣,需要全面、適當與平衡的營養,才能使免疫系統全面且有效地運作,真正有助於人體更好地預防疾病、戰勝環境污染以及毒素的侵襲。營養是和整個身體健康密不可分的要素,當然也與免疫系統具有絕對的關聯性。
科學家發現當今愈來愈多食物會影響正常免疫系統,原因在於食物中大多含有防腐劑及農藥;而且高度精製的食品幾乎讓維生素、礦物質及酵素大量流失。另外,嚴重污染的環境更是讓免疫系統的負擔加重,人體免疫系統由於營養的不均衡而功能失調和紊亂,以致於各類疾病都更加有機可乘。
真正的健康來自於「恰到好處的免疫系統」,當免疫系統功能正常時,人體幾乎可以克服所有類型的疾病。而調節免疫系統最基本和最首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攝取豐富而均衡的常量和微量營養。這是細胞營養學和營養醫學的根本。
在這裡,我們要注意到「恰到好處的免疫功能」的意義:當免疫功能弱時,抵禦不了細菌和病毒的入侵,傳染性疾病就會產生;然而,免疫系統的功能並不是越強越好,過分敏感的免疫系統會造成自身免疫系統紊亂的疾病,從本質上講,就是我們的免疫系統過分敏感而「敵我」不分地侵犯人體自身。換言之,也就是免疫系統不再能辨認和對付外來的細菌、病毒、有害物質或不正常的細胞,而是把自己的身體器官和系統像對待外來的敵人一樣進行攻擊和摧毀。如果它侵犯到關節,那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如果它侵犯到腸胃,那就是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簡稱CD)/腸梗阻或潰瘍性結腸炎;如果他侵犯到組織系統,往往就是紅斑性狼瘡;如果它形成髓磷脂鞘包裹了神經,往往就是多種不同的硬皮症;而1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就是因為這個糊塗的免疫系統侵犯了胰腺中產生胰島素的T細胞所造成的。
可見,免疫系統的任何不平衡,都會導致我們人體遭遇到傳染性疾病或退化性疾病;反之,正常的免疫功能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我們生病的機率。當然,免疫系統的健康,無疑是建立在整個身體機制的健康上才能是一個完整的正迴圈。保養免疫系統的營養素與整個身體的營養素都是密不可分的。
以下是一些能夠直接幫助強化免疫系統的營養素:
研究發現,於優酪乳(酸乳)中的乳酸菌能幫助身體對抗細菌和酵母菌的入侵。
維生素A能強化皮膚和細胞膜,防止細菌穿透進入。另外也可幫助某些疾病的恢復;維生素C在人體內具有多種作用,其中之一就是重要的抗病毒角色,能調節和加強整個身體的免疫水準,能有效地縮短感冒的時間和減輕症狀。
鋅能加強和刺激胸腺的功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松果菊能強化免疫系統,通過增加體內白血球的數量來對抗疾病;綠茶有抗菌的效果,能刺激免疫細胞的生長;甘草根通過刺激T細胞和干擾素的生長,來增強免疫系統;黃蓮是對抗疾病和感染的天然抗體
當然,能對免疫系統起作用的決不是只有以上的營養素,我們一再強調,人體營養素從不是單槍匹馬運作的,而是互相依存和配合,所以全面且均衡的營養攝入是基本條件。
相對於複雜的免疫系統,體內的抗氧化系統似乎要簡單一些,我們自身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會產生出具有抗氧化性質的物質,主要是一套抗氧化酶系統:像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超氧化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還有觸酶、輔酶CoQ10等等,用以捕獲和中和我們的身體內因化學反應所產生的各種自由基,而同樣,這些體內的營養素要正常產生,沒有充分、全面、均衡的營養也是不可能的。
遺憾的是,現今我們對免疫系統和抗氧化系統的需求或許已經超出了它們原本的能力;也許是我們的免疫系統沒有得到任何間歇,工作得太辛苦,所以它們衰老的格外早──它需要外來的支援。事實上,我們免疫功能的衰老悄然開始於30歲左右,例如我們每個人胸骨上端的胸腺,一定意義上來說,它是我們一生中指揮和協調身體免疫系統工作的總管。當我們出生時,它比心臟還大;青春期後,它隨年歲萎縮;一般到40歲時,在X光下已很難看到胸腺了;到60歲時,它僅剩下殘存的組織。胸腺的萎縮是衰老最明顯的標誌和徵兆之一。可喜的是,現代研究證實,身體內如果有足夠量的鋅(約30毫克)就可以使65歲的人的胸腺重新恢復工作(當然還是要強調,任何補充都需要是在全面且均衡的補充的基礎上)。而我們自身的谷胱甘肽(抗氧化劑的一種),需要有足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E、α-硫辛酸和輔酶CoQ10的網絡作用來加強它的功能,以對付我們現在所處的變質了的伊甸園。
壹 我們的身體結構是否能夠因應當前的環境:
人類的自救──從臨床醫學到營養醫學
「一個智慧的人應該真正明白,健康是人生最大的幸運和福分!」──希波克拉底(470-410BC)西方醫學之父,古希臘哲家
生命科學家們稱頌生命的神奇,這神奇中實際上還有很多是隱藏的奇蹟。是的,真正的奇蹟恐怕是那些錯綜複雜、至今還沒能解讀的細胞的活動,在Dr. Myron Wentz的 《隱藏的奇蹟(Invisible Miracles)》一書中,他感歎地說:「他們是如此神奇,完全不可能只是天公的無心插柳之作。」的確,無論從任何意義上,生命是值得頌贊和熱愛的。對...
作者序
前言:優質的營養是未來的藥物
優質的營養是未來的藥物──這是萊納斯.卡爾.鮑林博士(Linus Carl Pauling,1901-1994,諾貝爾化學獎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十幾年前的預言。也是我們作為細胞營養學、預防醫學、保健醫學和營養醫學的人做科普教育的目標。事實上,這依然是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2500年前所講的:「讓你的食物成為你的藥,而你藥就是你的食物。」的基本哲理,只不過我們是在2500年後的現代科學水準上來重新認識和重新運用它。
科學和人類的發展一樣是螺旋式的迴圈。人類總是在不斷的向前,求新、求創造,然而,人們在面臨新的危機和問題時,最終往往會回到歷史的旅程中去尋找那些因為種種原因而被丟棄的精華和寶貝,重新發現問題的根本所在,並在新的水準上來解決它。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人類對付疾患和保持健康都是從草藥起家的,在草藥時代,營養和治療是不分家的。而當現代醫學以抗菌素的發現為里程碑起始,300多年來,藥物和治療手段突飛猛進,以治療疾病、挽救生命為宗旨的研究進展,對人類的生命保存和延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與此同時,在世界上其他以草藥為傳統的國家和地區卻依然保持如中國的李時珍時代,沒有任何實質性進展。這種巨大的反差和強烈對比讓草藥的營養和治療在相當程度被忽視甚至遺忘了,許多民族的民間依然按慣性在用,但卻從沒有從科學面上加以修正和提高,一切僅僅取決於特定醫生的經驗、悟性與道德,而這些因素就像他(她)開的處方,沒有量的概念和可度量性,更沒有科學和可靠的重複性。
然而,當現代醫學和社會的進步,在戰勝了許多細菌性疾病、挽救生命、不斷延長著人類壽命的同時,卻也似乎同時跟我們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那就是我們的有效壽命事實上延長的並不多,而僅僅是延長了通往死亡的歷程。換句話說,當許多國家的人的平均壽命都突破75歲而向80歲進軍時,我們的健康年齡依然只是52.8歲,不少人在50歲甚至更年輕時,就開始了在疾病中掙紮、與疾病共存的生命歷程。
就像西方免疫科學家和細胞營養學創建人之一的Dr. Myron Wentz所講的一樣,實際上我們生命的歷程是「活得時間太短而死得時間太長」,這是對我們人類所面臨的退化性疾病災難的最好描述。看看我們周圍的親人朋友,不少人在4、50歲就失去了健康的身體和活躍的生活,終年和醫院甚至病床打交道;更不用提像老年癡呆病人那樣,其漫長的與家人告別的過程是多麼巨大的精神折磨和沉重不堪的經濟負擔!
我們的確面臨著在人類歷史上又一次災難性的健康危機!在這個世界上,每當面臨困境時,通常有三種人:一種人是根本不清楚這一局面,不聞不問;第二種人是袖手旁觀,視而不見;而還有的人則是看清情況,找到路徑走出困境。毫無疑問,凡是看到此書的朋友,都是持有要對困境尋找答案的第三種態度。的確,生命無論從任何意義上都是寶貴的,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健康是生命具有生機和活力的基礎和保證。為此,我們應該認清這一災難的嚴重性的實質;我們既不必驚慌失措、無所適從,但也不要掉以輕心,如此才是對自己、對家人、對朋友以至他人的最大保護。
簡而言之,現代醫學在很大程度上和很多情況下可以控制我們的疾病、挽救我們的生命。然而,人類現代醫學的巨大進步和成就在一定意義上,卻像一個唐僧的緊箍咒,成了一個限定的區域,縮小了人們的視線和思維──人們將治病和健康視為相等,忘記了臨床治療僅僅是一個補救措施──在把健康交給了臨床醫療的同時,也完全忘記自己的責任。現在的臨床醫療的確在很多時候能把人們從死亡的邊緣拉回來,但卻決不保證我們的健康,更不能給我們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身體。
要讓生命具有它本身賦予我們的生機和活力,讓我們的有效壽命和表觀年齡共同增長,這個挑戰的勝利,在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是依賴於營養學!
在本書裡,我們就是要告訴:有病的確需要治療,但你的健康不是掌握在醫生的處方箋中,而是把握在你自己的手裡。
健康不是自然而然的恩賜,而是你的選擇;健康的保證並不是渺茫不可及,而只是需要一個能自我教育的悟性;達到每個人自己所能達到的最大健康程度也不難,只需要有熱愛生命的態度,理解基本的科學知識,然後去實踐它。
從2003年開始,我們為大家陸續編著了《熱愛生命,珍惜健康》、《如何科學使用營養保健品》、《常量營養和微量營養》、《營養保健品的問與答》 等科普教育系列資料,目的在於希望能進一步幫助大家從多個角度來理解營養、食物和健康疾病的關係,並帶給大家許許多多實際的例子來說明優質營養的概念──即除了一日三餐均衡的常量營養外,也要科學且合理的進行微量營養補充的必要性。科學與合理的營養補充,不是錦上添花和奢侈,而是對人體健康的雪中送炭!
在過去的幾年裡,由於讀者的厚愛,這幾本科普教育書籍通過他們的傳閱飛到了北美、亞洲和歐洲的許多華人手中,我們收到了許多讀者的親筆來信與電子郵件。他們認可這幾本書籍在現代浩如煙海的資訊中的超越和與眾不同;全新、準確而發人深思的科學知識;深入淺出而又實用的講解和指導;風趣而幽默的語言。人們因此消除了隔行如隔山的感覺,知道了生命和健康科學色彩斑斕和充滿樂趣的一面。
許多讀者在感謝我們給了他們熱愛生命和珍惜健康的意識的同時,又和我們討論了一些他們所關心的健康問題。我們特別高興的一點是,人們的健康意識相比起五年前可以說是前進了一大步。
當然,我們同時也從這些來信中看到,營養學,特別是細胞營養學,對人們的確是新的概念、新的知識和新的挑戰,因此很自然的有許多不解;加之一些商業性很強的偏頗宣傳,因此在營養問題上存在許多誤區和盲區。
在眾多讀者的要求和鼓勵下,我們決定從先前的科普教育實踐的基礎上,為大家編寫這本介紹營養、人體健康和疾病三者關係的科普書籍,試圖去回答我們在這些年的科普教育中所收到的很多共同的問題。我們最終的目的,是要講清楚那些圍繞著如何認識優質營養和健康之間關係的幾個重要問題,例如:
優質營養的概念到底是什麼?
食物、營養和疾病、健康的關係。
常量營養和微量營養的關係?
微量營養元素的關鍵角色──生物機制和節律的調節。
高品質營養補充品的與眾不同。
營養補充療法和現代醫學處方藥的不同特點。
滋養你的大腦,讓你的大腦不斷的對新的科學成果接收、思考、吸收。在這一基礎上,有了對生命的熱愛、有了這種意識和保健的責任感,你才會自覺的營養你的細胞、你的身體,使你在大自然的物競天擇中不致被早早淘汰出局!
細胞──生命從這裡開始,健康也從這裡開始;生命在這裡繼續,健康在這裡保持,生命也在這裡結束和回歸自然!讓我們茲養和保護這個生命的奇蹟!
這就是這本書的全部主題!
新的危機總是意味著新的挑戰,作為人類,我們所面臨的健康困惑絕非無路可循,在這個領域內,已有一批有遠見而又擁有堅實科學基礎和實業精神的開拓者,他們的健康概念喚醒人們對生命意義的反思,對健康疾病的重新認識,更激發人們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健康的珍視。這些開拓者就是我們的希望所在,也希望有更多的開拓者能加入到這行列之中!
在世界面臨著這場健康危機時,不要躲躲閃閃,也不要視而不見,更不要旁觀,也決不能彷徨,勇敢的正視問題,同時也要有敏銳和準確的眼光建立全新的科學健康意識。如果說現代醫學將人類從細菌的威脅下解救出來,那麼營養醫學將是人類又一個普羅米修斯──優質的營養就是未來的藥物──這就是我們補足臨床醫學的缺失,而真正走向健康之路的「普羅米修斯之光」!
廖曉華
前言:優質的營養是未來的藥物
優質的營養是未來的藥物──這是萊納斯.卡爾.鮑林博士(Linus Carl Pauling,1901-1994,諾貝爾化學獎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十幾年前的預言。也是我們作為細胞營養學、預防醫學、保健醫學和營養醫學的人做科普教育的目標。事實上,這依然是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2500年前所講的:「讓你的食物成為你的藥,而你藥就是你的食物。」的基本哲理,只不過我們是在2500年後的現代科學水準上來重新認識和重新運用它。
科學和人類的發展一樣是螺旋式的迴圈。人類總是在不斷的向前,求新、求創造,然而,人們在面臨新...
目錄
作者序:這本與眾不同的書是為你而寫的嗎?
前言:優質的營養是未來的藥物
壹 我們的身體結構是否能夠因應當前的環境:
人類的自救──從臨床醫學到營養醫學(廖曉華,田洪均)
一 循環系統
二 肌肉和骨骼系統
三 神經系統
四 免疫系統和抗氧化系統
五 內分泌系統
六 泌尿系統
七 消化系統
八 人為何達不到人體自我的極限
九 當今社會退化性疾病的災難成因
1.營養失調和錯亂
2.長期的自由基侵害
3.不良的生活方式,自身對身體和生命的不尊重與糟踐
貳 充分引導人體自身的能力,養護人體這部不斷更新與變化的機器
「人是鐵飯是鋼」──人體和常量及微量營養素的關係(廖曉華,田洪均)
一 微量元素
1.維生素的幾個特點
2.礦物質的特點和基本作用
3.生物類黃酮抗氧化劑
二 常量元素
1.醣(碳水化合物)
A.單醣、多醣和纖維素
B.糖的消化,吸收和代謝
C.葡萄糖新生和血糖的來龍去脈
2.蛋白質
A.蛋白質家族
B.蛋白質的組成與結構
C.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和代謝
D.如何衡量蛋白質的價值?又該吃多少?
3.脂肪
A.脂肪概述與其功過
B.脂肪的消化、吸收和代謝
C.還給膽固醇一個公平的認識
三 人體物質代謝的平衡與調節
1.整體性
2.組織、器官間各具特色的物質代謝
3.各種代謝物均有共同的代謝池
4.ATP是人體能量的儲藏方式及消耗能量的共同形式
5.代謝調節
四 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健美的身材
參 疾病和營養的關係──營養醫學與營養補充療法
改善人體功能的優質營養(廖曉華,田洪均,劉麗)
一 細胞營養學/生物營養學的概念
二 攝取優質的微量營養補充品
三 營養療法的真實案例
肆 年齡與疾病的非正比關係
年老並不等於衰老──衰老和營養與抗氧化之間的關係(田洪均,廖曉華)
一 兩種衰老學說
1.結構損傷學說
2.基因決定學說
A.海佛烈克極限
B.端粒理論
C.有沒有長壽基因?
二 從遺傳學角度探討過早衰老的原因
1.氧化壓力使人更快衰老的證據
2.心理壓力使人更快衰老的證據
3.退化性疾病使人更快衰老的證據
三 長壽基因為什麼會使人長壽
1.內源性抗氧化酶系統
2.兩個有趣的實驗
3.殊途同歸
四 全方位抗氧化
後記:保持健康是一種責任,這個責任是對身體和生命的道德!
附錄:本書案例中所用營養補充品配方一覽表
參考文獻
作者序:這本與眾不同的書是為你而寫的嗎?
前言:優質的營養是未來的藥物
壹 我們的身體結構是否能夠因應當前的環境:
人類的自救──從臨床醫學到營養醫學(廖曉華,田洪均)
一 循環系統
二 肌肉和骨骼系統
三 神經系統
四 免疫系統和抗氧化系統
五 內分泌系統
六 泌尿系統
七 消化系統
八 人為何達不到人體自我的極限
九 當今社會退化性疾病的災難成因
1.營養失調和錯亂
2.長期的自由基侵害
3.不良的生活方式,自身對身體和生命的不尊重與糟踐
貳 充分引導人體自身的能力,養護人體這部不斷更新與變化的機...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