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上的大哉問:我們真能分辨真假嗎?
又,為什麼在意真假這麼重要?
哲學大師法蘭克福引用史賓諾莎的話回答我們:
人們無法不愛真實。忽視真實的人,就是忽視自己生命的人。
哈里•法蘭克福(Harry G.Frankfurt)繼上本暢銷書《放屁》(On Bullshit) 提出胡說、屁話和虛假的理論後,開始處理更重要的事物:真實。
在《論真實》中,法蘭克福探討《放屁》未深究的問題。在前書中作者論及,有些哲學家或公眾人物根本不承認「真」和「假」是有意義的類別,他們只在乎自己說的話是否能有效操弄他人的態度和觀點。也有許多人僅在絕對必要時才使用真相,其餘時候總是動用真實的替代品來銷售自己的觀點和理念。這種文化持續下去,會讓人們對真實的「價值和重要性」逐漸缺乏關心,一種無視真理的「傳染病」出現在公眾人物和政客當中,對社會造成莫大的傷害。這也是為什麼作者認為,屁話比說謊更傷害人類社會。
然而,在前本書中,作者沒有談到「為什麼不在乎真實」對我們社會的傷害這麼大? 於是,作者在本書中處理以下幾個問題:真實為何真的重要,以及到底哪一點讓真實這麼重要?作者真實的從工具價值、社會意義,以及存在本質觀點,一步步深入談論真實的之於我們的重要性。他說,人要合乎本性活著,真實是不可或缺的。
本書儘管簡短,內容卻超乎想像地豐富且發人深省,是一本極佳的哲學入門書,同時也讓我們反思後現代主義思潮對於人們和這世界的衝擊,並讓我們再次思考為什麼非得在乎真實。
推薦人
「放屁」之後,法蘭克福認為有必要出面捍衛「真實」。
在後真相時代,讀過本書將讓你更能夠抵抗胡扯與愚昧。
——哲學新媒體執行長鄭凱元
我們從小不是就被學校教育,講實話比講謊話要好的多嗎?但這不是作者要的答案;他希望我們體認,「承認真實」是人生中最關鍵的事。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苑舉正
專文推薦
吳秀瑾 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苑舉正 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葉 浩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系教授
如實推薦
王泰俐 國立台灣大學新聞所教授
萬毓澤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周偉航 輔仁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朱家安 哲學雞蛋糕腦闆
鄭凱元 哲學新媒體執行長
作者簡介:
哈里‧法蘭克福 (Harry G. Frankfurt)
美國哲學家,普林斯頓大學道德哲學榮譽教授。著作包括《愛的理由》、《必要性,意志和愛》以及《我們關心什麼至關重要》。住在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
法蘭克福2005年撰寫了一本小書《放屁》(On Bullshit),意外成為暢銷書。正如書名所示,該書關注屁話為何在我們的文化中如此盛行且頑強持久,並認為屁話比說謊對於文明生活更有傷害,因為講屁話的人只「試圖用他們所說的話來操縱與他們交談的人的觀點與態度」,只要能說服人,根本不在意所言真假。作者接續上本書未完成的部分,寫下《論真實》,同樣言簡意賅,探討為什麼在乎真假如此重要。
譯者簡介:
唐澄暐
政治大學新聞系、台南藝術大學紀錄所畢業。曾任《台灣立報》國際版版主及編譯。喜愛怪獸及幻想作品,目前同時從事翻譯及怪獸小說寫作。譯有《世界觀:現代年輕人必懂的科學哲學和科學史》、《五十億年的孤寂》、《地球之後》、《數字公民:如何打造你的識數世界觀,輕鬆成為現代公民!》等書。
章節試閱
I
當我試著指出真實為何重要時,我心中立即浮現的想法乍聽之下陳腐而沒指望,但卻是無可質疑地中肯。我那想法是,真實通常都有可觀的實際效用。在我看來,任何想要維持運作的社會,就算運作得再差,都還是會對真實的功效有個穩當的評價。畢竟,一個社會如果太不在乎真實,卻有需要在公共事務上找出最適當的處理方式,怎麼有可能做出見識完備的判斷和抉擇?一個社會若想成功實現目標並慎重地處理問題,卻又沒有足夠的正確事實,那它要怎麼繁盛甚至存活下去?
更顯而易見的是,更高階的文明必定會更加仰賴報導事實時的誠實與清晰,以及在決定何為事實時注重正確性。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就和處理公眾事務一樣,除非小心維持這種尊重和注重,不然就無法發展茁壯。在實用藝術或純藝術上,這一點也都同樣成立。
講來奇怪,我們卻活在一個「許多教育水準偏高人士都認為真實一點也不值得尊重」的時代。當然,人們都知道時事評論圈和政客圈多多少少會比較流行「以騎士精神面對真實」;這一類人之中的佼佼者,照慣例會盡情恣意地生產屁話、謊言,以及他們隨意能想到的其他偽冒詐欺手法。這不是什麼新鮮事,而我們都已經習以為常。
不過,最近這種態度有一個類似版本──或者可以說,一種更極端版本──開始盛行到令人不安的程度,甚至盛行於那群在人們天真想法中認定比較可靠的階層——在暢銷得獎作者、大報寫手,以及至今仍備受尊敬的歷史學家、傳記作家、回憶錄作家、文學理論家、小說家(甚至人們可以合理相信他們比別人都懂的哲學家)之間,都可以找到許多厚顏無恥、對真實的重要性(或是與此相關、對於「長久以來對剽竊行徑的指責」的重要性)抱持懷疑和犬儒論調的人。
這些無恥的常理反對者──他們之中有一群標竿人物自稱為「後現代主義者」,叛逆且自以為是地否定任何真正的客觀現實中存在著真實。因此,他們進而否定人有義務要遵從或尊重真實。實際上,他們斷然拋棄了一個不只在「負責任的思考提問」上最為基本、同時(表面上來看)也徹底無害的假設:那就是,「何為事實」是個有用的概念;或者說,「何為事實」至少是一個可理解的概念。如果說事實和真實通常有權從我們這裡獲得那種遵從和尊重,後現代主義者的看法則是,到頭來這種權利就誰都可以去拿。他們堅持,這就只是你們怎麼看事情的差別而已。
不用說,我們都常常會認真且有信心地把某些主張認定為真實,並把其他的當成虛假。就算這種慣常做法已無可質疑地為眾人普遍接受,後現代主義思想家還是不屈不撓。更令人驚訝的是,不知怎麼地,即便這種慣常做法通常能產出價值不斐的成果,他們也不會為此感到挫敗。後現代主義者會有這種滴水難穿的固執,是因為根據他們的思路,我們在真偽之間做出的區隔,終究只是被我們個別的觀點所引導,因此其客觀不可質疑度和權威可信度也就不過爾爾。或者,從他們教條的另一種變體來看,發號施令的其實也不怎麼是個人觀點;而更會是那些施加於我們全體的束縛,若不是由嚴苛的經濟、政治需求下令,就是由我們社會裡風行草偃的習俗所下令。後現代主義者特別仰賴的要點不過就是:一個人自認的「真實」,不過是個人自身觀點所產生的一種功能,不然就是由那人受了各種難以逃脫的複雜社會壓力逼迫後所認為真實的概念所決定。
這論點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不只是因為太過信口開河,也是因為太過愚鈍。不管後現代主義者或者誰怎麼說,(好比說)工程師或建築師都還是毫無疑問地得要盡全力達到真正的客觀(有時還真的達到了)。這些人裡面有不少都十分熟練於評估計畫實行時的障礙,也很會評估他們手頭上能用來處理這些障礙的資源,而且還有著普遍可靠的準確度。他們在執行設計和建設計畫上的謹慎測量,完全不能合理地想成是受到「仰賴個人觀點的浮動變化和那些無心且難以預測的變化」所控制;也絕不能覺得它們是受到「社會規範與禁忌的頻繁反覆無常和不恰當的要求」所控制。這些測量顯然一定要精準,但精準還不夠。測量行動不管是在什麼條件和他們的哪種觀點下,都必須要穩定而且正確。
假設一座橋就只是在普通的應力下崩塌了。我們能從中知道什麼?最少我們會從中知道,設計那座橋或蓋那座橋的人犯了很糟的錯誤。我們很顯然能知道,他們在處理眼前問題時採用的解決方法至少有某部分嚴重地不正確。
醫學也同樣適用。醫師得要努力做出完好判斷來解決病痛。因此,他們得知道哪種藥和療程在預期中確實有望幫助病人;他們需要知道什麼東西實際上不可能有效,也得知道什麼有可能造成傷害。
I
當我試著指出真實為何重要時,我心中立即浮現的想法乍聽之下陳腐而沒指望,但卻是無可質疑地中肯。我那想法是,真實通常都有可觀的實際效用。在我看來,任何想要維持運作的社會,就算運作得再差,都還是會對真實的功效有個穩當的評價。畢竟,一個社會如果太不在乎真實,卻有需要在公共事務上找出最適當的處理方式,怎麼有可能做出見識完備的判斷和抉擇?一個社會若想成功實現目標並慎重地處理問題,卻又沒有足夠的正確事實,那它要怎麼繁盛甚至存活下去?
更顯而易見的是,更高階的文明必定會更加仰賴報導事實時的誠實與清晰,以及...
推薦序
真實是事實累積的認定,不是無錯推理的訴求
苑舉正(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作者哈里‧法蘭克福在2005年出了一本名為《論放屁(鬼扯)》的書,引發轟動。除了書名令人震撼之外,書的篇幅雖短,但論證有力,是極為成功的哲學書。
在這本書中,作者論證講屁話的人,其實是存心要欺騙的人;他們利用語言,當成操作的技巧,希望引導別人相信一些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的鬼話。縱使鬼扯經常有用,但作者認為鬼扯是錯誤的。
書出版不久,作者就發現說「講屁話是不對的行為」並不夠,因為他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擁有真實對人生是重要的?
對於一般人而言,擁有真實當然很重要,還需要說什麼呢?我們從小不是就被學校教育,講實話比講謊話要好的多嗎?但是這項教育並不是作者要的答案;他希望我們體認,「承認真實」是人生中最重要、最有用,甚至最關鍵的事。
問題是,這個教育的核心思想在日常認知與學術討論所得到的答案卻非常不一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於否認真假有嚴格區分的觀念往往採否認的態度,而在學術討論中,證實真理存在卻出現意想不到的複雜。
明明我們都能夠認知肯定真實存在的重要性,但在學術討論中,這個重要性似乎是很容易被拒絕的,至少有下列三種態度對於真實存在抱持著否定的態度:懷疑主義、相對主義、虛無主義。
很多人懷疑我們有能力將真假之間做一個完美的區分,所以逕自認為,既然無從分辨真假,生活又沒什麼問題,那麼對於真實是否存在抱持懷疑的態度,也是理所當然。當某人宣稱他擁有真理時,他所能夠擁有的證據,不足以證明他擁有足夠的理由說明他所做的宣稱是絕對無誤的。
其次,有些人認為,我們認知的真假,其實都是相對於個人的認知,或是相對於社會壓力所形成的。在這些認知下,不同的文化與傳統會作出截然不同的判斷。因為這個不同,所以我們只能說,它們之間是相對存在的,但重點是,沒有哪種真實是獨一無二的。
最後,還有些人,他們對於分辨真假的態度很虛無,認為真假根本不重要,甚至真假之間也不見得就是一個完全對立的關係。真實與虛假就是我們認知下的結果,然而不但我們認知的結果不足以區分真假,就連事物本身是真是假也不受我們認知的影響。事物為真也好,為假也好,其實差別並不大。
法蘭克福用「後現代學者」這個名詞,形容抱持這三種否定「真假可以區分」立場的學者。在哲學中,「後現代學者」這一個名詞包含的意義很深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後現代思潮核心觀點:去中心化。這個觀點強調,在任何情況下,沒有哪種立場代表唯一為真的思想,可以作為中心。當然,沒有中心思想的結果,就是打破真假之間的嚴格區別。
作者在這本書一開始就指出,後現代學者本身是矛盾的,因為他們堅持「去中心化」的觀點,堅持到他們認為「去中心化就是真實」的地步。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因為去中心化的觀點,導致拒絕承認真實存在,而這些學者卻反而認為,「去中心化就是真實的」;這不就已經陷入了矛盾嗎?
那麼, 為什麼有許多人寧願犯下矛盾的錯誤,也要拒絕承認真實與虛假是很好區分的呢?主要的原因有下面三點:
第一、 個人的感受並不足以決定真假的區別。
第二、 辨別真假的推理非常複雜,甚至不斷否定的結果,導致我們的推理沒有辦法為我們提供清晰的標準,確認真實存在。
第三、 真實並沒有那麼重要,有時說謊言或是漠視真理,反而會得到快樂的感覺。
第一個問題涉及個人的判斷。在這個問題上,如果說,即使我們承認不能作出真的判斷,事實上我們也絕不可能無所謂真假。這是因為沒有人會不在乎自己的判斷所產生的影響,因為我們總是期待別人的行為像我們所預期的一樣。否則,如果我們連最起碼的信賴感都沒了,這導致的下場非常嚴重,不但使得整個社會失去了真實的價值,還讓所有的人蒙受極大的危險。
其次,在哲學論證上出現的問題就更有趣了。哲學論證講求的是絕對的真實,所以坦然面對所有的論證真實的挑戰。迴拒這些挑戰就是知識論的根本問題,但至今沒有人能夠解決「真實絕對存在嗎?」的問題。實際上,作者認為,我們對於真實的認定是一個常識的認知,而不是一個知識推理的結果。真實的存在,是事實累積的認定,不是無錯推理的訴求。
最後,說謊的例子讓作者表現了他的矛盾感覺。為什麼這麼說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作者一方面譴責說謊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不能被許可的,卻在另一方面引用文學大師莎士比亞的一段十四行詩,說明真實的愛情可以建立在謊言之上。戀愛的雙方,因為彼此瞭解,知道對方說謊,所以依然享受真實的愛情。對於這個特殊案例,作者說,如果你能夠達到這種感覺那就往前衝吧!言下之意,說謊好像也是可以嘗試的。
其實作者並不這麼認為;他的態度很堅決。這個社會有太多人非常明確地否定「真與假之間有明確的區分」,傾向用模棱兩可的態度來看待真假問題,但作者的基本立場是:他並不要求我們能明確無誤地區分真假,但他要求我們一定要在乎真假。
在乎真假,是作者寫這本書對所有人的期許。事實上,我們必須要在乎這個世界中所有事物,都是能透過我們的思考能力、認知能力、分辨能力,區分真假,作為我們生存與溝通的基本內容;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們要在乎這個結果。
我們必須要承認想像與事實的區別,因為我們這個世界的事實,構成了生命中最關鍵的部分。最重要的是,真實不會因我們透過想像加以改變的。因此,接受真實的情況往往是痛苦的,與我們所想的經常不同,但我們必須在乎真實,因為它為我們帶來進步、繁榮以及正確的發展。
這是一本意簡言賅的書,其中內容之豐富,超乎想像,值得一讀再讀。我毫不保留地向國人鄭重推薦本書!
真實是事實累積的認定,不是無錯推理的訴求
苑舉正(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作者哈里‧法蘭克福在2005年出了一本名為《論放屁(鬼扯)》的書,引發轟動。除了書名令人震撼之外,書的篇幅雖短,但論證有力,是極為成功的哲學書。
在這本書中,作者論證講屁話的人,其實是存心要欺騙的人;他們利用語言,當成操作的技巧,希望引導別人相信一些連他們自己都不相信的鬼話。縱使鬼扯經常有用,但作者認為鬼扯是錯誤的。
書出版不久,作者就發現說「講屁話是不對的行為」並不夠,因為他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擁有真實對人生是重要...
目錄
引言
I 後現代主義者:
這些常理反對者,叛逆且自以為是地否定任何客觀現實中存在著真實。
II 事實vs.真實
沒有哪個社會經得起鄙視真實或不尊重真實。
III 人無法不愛真實
人要合乎本性活著,真實是不可或缺的。
IV 真實的實用性
沒有真實,我們要不對事物毫無看法,要不就有著錯誤的看法。
V 表現得理性
表現得理性,基本上就是能夠適切地對理由有反應。而理由是由事實構成的。
VI 關於信任
真實的概念和信任與信心的概念也有密切關聯。
VII 說謊如何傷害我們
謊言被設計成不讓我們清楚真正發生的事。
VIII 對於謊言的協議
他們都知道對方在說謊,也都察覺到自己的謊言已被看穿了,但他們不說破……
IX 真實賦予個人的獨特性
一旦我們詳細瞭解自己怎麼受限,瞭解到自己的極限在哪,我們便能畫出我們的邊界輪廓,並因此辨明自己的形狀。
專文推薦
‧真實是事實累積的認定,不是無錯推理的訴求 苑舉正(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是放屁?還是潔癖?那也是個大問題! 吳秀瑾(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關於《論真實》的如實陳述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系教授)
引言
I 後現代主義者:
這些常理反對者,叛逆且自以為是地否定任何客觀現實中存在著真實。
II 事實vs.真實
沒有哪個社會經得起鄙視真實或不尊重真實。
III 人無法不愛真實
人要合乎本性活著,真實是不可或缺的。
IV 真實的實用性
沒有真實,我們要不對事物毫無看法,要不就有著錯誤的看法。
V 表現得理性
表現得理性,基本上就是能夠適切地對理由有反應。而理由是由事實構成的。
VI 關於信任
真實的概念和信任與信心的概念也有密切關聯。
VII 說謊如何傷害我們
謊言被設計成不讓我們清楚真正發生的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