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史努比誕生七十週年
32位美國作家與藝術家共同話/畫《花生》
2020年獲艾斯納獎(Eisner Award)提名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2019年最佳書籍
國際文化評論雜誌《流行文化要事》(PopMatters)2019年最佳書籍「生命是個謎,查理布朗……你知道謎底嗎?」—露西.潘貝魯特
從1950年10月2日直到2000年2月13日過世為止,足足50年,查爾斯.舒茲(Charles M. Schulz)可說是花了大半輩子在創作《花生》漫畫。主人翁查理.布朗與他的小狗史努比,以及一群性格各異的孩子們,帶來一個又一個幽默、溫馨,有時也帶點淒美或感傷的故事。那是二戰後,關於幸福、關於夢想、關於友誼、關於失落的思考,與生活本身。
查爾斯.舒茲創造了一部公認為美國流行文化經典的連載漫畫—歡樂動人又獨一無二。他的最後一篇連載漫畫刊出約20年後,《花生》(Peanutes)中栩栩如生的角色持續與數百萬名粉絲產生共鳴,這些粉絲沉醉於四格漫畫與電視冒險,並學到幸福、友誼、失落、童年與生命的一課。
這本《史努比抱抱:寫給查理.布朗和他的朋友們》(The Peanuts Papers: Writers and Cartoonists on Charlie Brown, Snoopy & the Gang, and the Meaning of Life)匯集32名作者與藝術家,探討舒茲貌似簡單漫畫背後的深刻事實、這部漫畫對其生命藝術和更廣泛文化的影響。這些令人著迷動容而且經常論及私事的文章呈現出,《花生》對眾多愛好者的意義有多重大,與其如何邀請讀者一起思考,用莎拉‧鮑克瑟(Sarah Boxer)的話來說,那就是在這個往往難以理解的世界中,「該如何生存並依舊保持體面」。本書涵蓋散文、回憶錄、詩篇和原創連載漫畫,這些作品會是每一位《花生》粉絲的終極閱讀良伴。
作者簡介:
安德魯.布勞納(Andrew Blauner)
身兼編輯和布勞納文學叢書代理商(Blauner Books Literary Agency)創辦人,他編輯的文選包括《教練》(Coach)、《弟兄》(Brothers)、《中央公園》(Central Park)、《我們的波士頓》(Our Boston)、《好書》(The Good Book)、《披頭四畢生好歌背後的優秀寫手》(In Their Lives: Great Writers on Great Beatles Songs)與其共同編輯的《對棒球的熱愛》(For the Love of Baseball)。
譯者簡介:
鄭勝得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目前擔任國際財經報紙編譯。嚮往陽光、沙灘與海風陪伴的日子。譯作包括《漢森馬拉松訓練法:跑出你的最佳成績》及(以下皆合譯)《跑過荒野》、《永久檔案》、《進階臨床芳香療法》、《老人護理與健康老化》、《新手媽媽哺乳親餵的24堂課》。聯絡方式:b1acat.7@gmail.com。
郭宣含
臺中人臺南魂。成功大學外文系、彰化師範大學翻譯所畢業,現為國際新聞編譯。熱愛翻譯、運動與美食。譯作包括《永不滿足:我的家族如何製造出唐納.川普》、《跑過荒野:奔跑如何讓我們成為人》(皆合譯)聯絡方式:fish0221@livemail.tw。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如果你小時候沉迷於《花生》連載漫畫—我說,你會跟那些角色一起歷經生死起伏……聽啊!天使高聲唱:你並不孤單!」—《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媒體人詹姆斯.羅森(James Rosen)
「這本書充滿魅力與洞察力……是我多年來讀過比較接近心靈類的書籍之一。」—《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記者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
「《史努比抱抱》深刻描繪個人故事而且往往感人肺腑,本書有助了解查爾斯.舒茲對一世代作家與藝術家……以及對整個世界的巨大影響。」—《遜咖日記》(Diary of a Wimpy Kid)作者傑夫・肯尼(Jeff Kinney)
「《史努比抱抱》讓我們重返《花生》尋找奧理、認同與真相—原因有時很簡單,就像美國政治活動家凱文.鮑威爾(Kevin Powell)談到他個人面臨低谷的救贖,舒茲和《花生》仍可為我們帶來『莫大幸福直到此時此日』」—《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專欄作家麥可.卡夫納(Michael Cavna)
「《花生》是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漫畫之一。本書新集結發人深省的精彩散文,探討《花生》的文化影響。」—《基督科學箴言報》(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向舒茲無與倫比的連載漫畫與其對普羅大眾的影響,窩心致敬。」—《出版者周刊》星級書評推薦(Publishers Weekly 〔Starred Review〕)
「熱愛《花生》漫畫或電視特別節目的人在扉頁間會有相同感觸,並重新欣賞舒茲的才華。」—《圖書館雜誌》星級書評推薦(Library Journal 〔Starred Review〕)
「《花生》粉絲必讀的一流讀物,個人故事文選引人入勝。」—《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不同的著名作家一字排開由衷慎重稱讚,證明舒茲遠見與其漫畫在美國文化地位長存。」—《書目雜誌》(Booklist)
「讀此書就像找到一本遺失的童年相簿,書中內容意外充滿力量,如果你在童年看過《花生》,一定會無法自拔。」—美國作家兼社會評論家凱特琳.弗拉納根(Caitlin Flanagan)
「我的天啊!誰知道區區一部(假設公認不錯的)連載漫畫,能夠迴盪出如此優美文章?《史努比抱抱》文選與眾不同,值得標記珍藏。」—美國文學評論家達芙妮.梅金(Daphne Merkin)
「各年齡層的各方作家吐露自身與這部經典漫畫的回憶與想像—一字一劃間,充分展現他們受到的無窮啟發。」—美國作家兼編輯庫倫.墨菲(Cullen Murphy)
名人推薦:「如果你小時候沉迷於《花生》連載漫畫—我說,你會跟那些角色一起歷經生死起伏……聽啊!天使高聲唱:你並不孤單!」—《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媒體人詹姆斯.羅森(James Rosen)
「這本書充滿魅力與洞察力……是我多年來讀過比較接近心靈類的書籍之一。」—《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記者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
「《史努比抱抱》深刻描繪個人故事而且往往感人肺腑,本書有助了解查爾斯.舒茲對一世代作家與藝術家……以及對整個世界的巨大影響。」—《遜咖日記》(Diary of a Wimpy Kid)作者傑...
章節試閱
我的天哪
亞當.高普尼克(Adam Gopnik)
自1950年首度登場以來,舒茲的偉大作品《花生》便受到極大關注與迴響――這令人有些驚訝,畢竟該漫畫在當時還有很大進步空間――若我再加入稱讚行列,那就和查理布朗再踢一次橄欖球一樣多餘。
但大家鮮少提及卻值得留意的一點在於:1960年代初期至1970年代中期的作品最能體現該漫畫精神,也就是令人感到驚奇又「滿足」的淒慘與尖酸有趣。這是該漫畫魅力所在,也是從萬聖夜到聖誕節的電視特輯取材的來源。《花生》先是黑色幽默,之後才變成優質幽默。
它的囚徒困境更接近於契訶夫作品,更勝於漫畫《汽油巷》(Gasoline Alley)。裡頭的角色無助地交流,更像是貝克特風格,勝於漫畫《懶兵披頭》(Beetle Bailey)。《花生》裡的所有小孩都懷抱不切實際的野心。它是一齣天賦與欲望悖離現實的黑色喜劇,就像生活本身,無怪乎漫畫裡常見的驚嘆句是:「我的天哪!」這一聲純粹惱怒的吶喊並非舒茲獨創,但從他筆下角色嘴裡喊出卻有雙重功能。這些角色哀嘆損失,畢竟這是確實發生過的事,另一方面,漫畫以此方式呈現他們低落的心情,效果出奇得好。
這種黑暗或許起始於漫畫的中心設定:這是一個由孩童組成的世界,父母不會出現於畫面中,鮮少聽到他們的聲音,也不曾看過身影。這樣的景象既不撫慰人心也不「可愛」。
這群小孩並不住在天真的世界,反而是大家都熟悉的大人社會,所有雄心抱負與痴心妄想都無法實現,他們也沒能力像大人一樣採取最低限度行動,讓自己的抱負與外在情況妥協。這些小孩無法打造自己的世界或布置自己的房屋,更不能選擇自己要住哪個城鎮。他們永遠住在一個奇怪的、空曠的郊區(有人回憶,甚至比舒茲長大的郊區還空曠)。
只有史努比有能力建造房屋,而這僅是他嘗試扮演的眾多角色之一。只要願意,他也能化身成為一戰時期的王牌飛行員或小說家。其他人則時時刻刻遭到他們居住世界的奴役,如同醫院裡的精神病患。這個世界由沙地、淺草坪、附帶天線的電視組成,偶爾雜草叢生。
這個獨特灰暗的世界,沒有絲毫誇飾成分――如西格(E. C. Segar)的《大力水手》(Popeye),也缺乏對於中產階級細節的關注與描繪――如《家庭馬戲團》(The Family Circus),顯現出來的諷刺意味更比不上《紐約客》最厲害的漫畫家。在這個世界裡,所有人物與他們被要求扮演的角色完全不搭,或是永遠無法表達內心真正感受。唯有在《花生》裡,提供心理諮商的人反倒是所有角色中最神經質的一個。
露西是漫畫史上最不適合提供心理諮商建議的人,她暴躁易怒、心胸狹窄、毫無幽默感,可說是世界上最沒有同理心、最不懂得觀察的人。若你尋找諮商建議,絕對不會想到她,但她卻自大到任意開藥方並索討費用(窮到快破產的史努比也欠她20美分)。
這個黑色幽默反映現實。心理鏡像理論可套用於此,正如人生一樣:我們追求我們渴望變成的事物,勝於變成我們擅長的事物。在我們之中,選擇擔任精神科醫生或諮商心理師的人,通常不是受盡挫折或困難的人,他們選擇這個職業,純粹是因為它很有趣陌生,又或者看起來迷人而權威。以我接受治療的親身經驗來說,我遇過更多露西勝過奈勒斯,後者性格溫和、博學多聞,理應是大家樂於分享心事的對象。
說到奈勒斯,他是漫畫裡最深思熟慮、最聰明的角色,卻是個有「缺陷」的人。首先,他被姊姊霸凌卻只是默默承受(成了一個老是滿頭冒星星的小男孩)。其次,他拖著安全毯四處走。奈勒斯或許是家中最穩定的一股力量,卻被描繪成安全感不足,以致於大家碰到問題時無法依賴他。此外,他對於南瓜大仙近乎宗教信仰般的古怪執著――不像是許多人共同信仰,比較像是他個人相信的奇異邪教――令他無法融入大家的對話,儘管他的意見彌足珍貴。他說話親切、細心周到且充滿善意,總令人感動。
在一幅漫畫裡,他有意在學校規畫一段「分享」時光,他打算「一開始對老師說幾句感謝與稱讚的話,再分享幾個趣聞,接著是相關數據與最後總結」,他問道:「查理.布朗,你覺得這樣如何?」查理.布朗的回應有些嘲弄,但還不到侮辱人的程度:「那今天剩下的時間就沒那麼刺激了。」我們清楚地知道,奈勒斯的善意只會招來眾人訕笑。用舒茲的話形容,那便是「真心換絕情」。
在我最愛的週日全彩漫畫裡,我們可以看到,奈勒斯的困境和契訶夫筆下的知識分子沒有兩樣,那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講不清」。你可能還記得其中一幅漫畫,查理.布朗與露西、奈勒斯在光禿、低矮的山丘上看著白雲(順帶一提,舒茲漫畫經常描繪戰後情況,當時許多大人戰死,因此小孩經常混在一塊是有可能的)。露西問奈勒斯看到什麼,他回答:「那邊的雲有點像是湯姆.艾金斯(Thomas Eakins),他是知名畫家與雕塑家」,而另一朵雲「有點像是聖斯德望(St. Stephen,基督教首位殉道者),我可以看到使徒保羅站在旁邊」。這相當晦澀難懂,因為此場景唯一稍有知名度的保羅畫像,乃是出自於巴洛克畫家阿尼巴列.卡拉契(Annibale Carracci)較不為人熟知的畫作,從頭巾可辨識出保羅,他確實站在一邊並轉身,看起來嚇壞了。(作者後來承認,這句話滿有奈勒斯風格的)。
露西接著問查理.布朗看到什麼,有些嚇到的他說道:「呃,我本來要說一隻鴨子和一匹馬,但我改變主意了。」雖然這幅漫畫笑點在於查理.布朗想像力不足,但更深一點看,好笑之處其實是:博學根本派不上用場。奈勒斯知識淵博,他也出於真心分享資訊。他的性格並不愛現,但他的知識沒有為大家解惑,反而令他更孤單。在這幅漫畫裡,他真的是「如墜五里霧中,茫然不知所措」。
博學無法讓奈勒斯免於每日遭他人訕笑,導致他必須隨身攜帶安全毯才能安心。而擁有豐富知識也無法說服他放棄對於南瓜大仙的執念。奈勒斯是「帕斯卡」型的知識分子(法國作家帕斯卡認為,理性的個人應相信上帝存在),換言之,懂得越多只會加劇內心恐慌,因此他寧願相信非理性信仰,像是安全毯或南瓜大仙。
在整部漫畫中,這些不協調的情況一直存在。謝勒德視貝多芬為偶像,而他唯一忠實的愛慕者是露西。但他卻對她視若無睹,甚至充滿輕蔑,露西的愛戀對他來說只是麻煩。如同奈勒斯的學識,謝勒德對於音樂的執著無助於溝通,反而令他更投入於演奏,與他人更疏遠。他快樂地彈奏鋼琴,當別人和他說話時,他會感到不耐,更別說是要調情。
此外,所有角色都愛錯了人,就像現實中的我們。暴躁的莎莉.布朗喜歡冷靜的奈勒斯,庸俗的露西迷戀美學素養極高的謝勒德,即使是瑪西對後來登場的派伯敏特.佩蒂也算是一種單相思。這樣的呈現令他們極為迷人,他們始終忠於本性。在《花生》裡,沒人會變老,這是事實,但也沒人會長大。
這些得不到回應的愛與無法完成的抱負,令我們無可避免地聯想到漫畫兩大中心人物:查理.布朗與史努比。查理.布朗變成大家都能感同身受的角色,或許只有在他之前的另一個查理――喜劇演員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可比擬,共通點在於他們都受盡苦難卻自找麻煩。比起卓別林,查理.布朗其實更像是默默接受命運安排的巴斯特.基頓(Buster Keaton):不只是他的棒球隊打得極差,更在於成員總是為了與棒球無關的事情發生爭吵;不只是他的學業成績不好,更在於他覺得這是自己活該;不只是他暗戀紅髮女孩,更在於大家都知道他根本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所有人都認為這是註定失敗的單相思。
「我感到憂鬱,奈勒斯。」查理.布朗在多幅漫畫裡如此開頭。我們根本沒想到過,這句話在兒童漫畫中出現是多麼罕見、不尋常的事,畢竟此漫畫多數讀者是小孩。
事實上,查理布朗的小名「憂鬱」,是1950年代、1960年代初期的關鍵詞之一,也就是《花生》成形時期,儘管此名稱定義如今有些不同。今日,我們通常將這個詞彙用於形容困擾許多人的急性臨床症狀,也就是美國小說家威廉.史岱隆(Willian Styron)形容的「看得見的黑暗」。
它也是《麥田捕手》主角霍爾頓.考爾菲德(Holden Caulfield)的最愛用語,而查理.布朗在很多地方就像是逃學前六、七年的他。依考爾菲德看法,憂鬱指的並不是臨床上失能,而是「因事態變化引起的悲傷,這些事件顯露抵抗的生命本質」。
考爾菲德感到憂鬱,那是因為他想到:西雅圖觀光客必須起個大早趕到紐約無線電城音樂廳(Radio City Music Hall),但一路奔波根本不值得。考爾菲德感到憂鬱,那是因為他看到博物館牆上被塗鴉「去你媽的」字樣,這種生活中的小小汙點令他心情沮喪。
過去的人將這種感受稱為「淡淡的憂傷」(melancholia),這正是困擾查理.布朗的症狀。他是憂傷的,而他的憂傷成了整部漫畫的基調。他必須忍受誇張的行徑,紅髮女孩僅能遠觀甚至無法接近。如同現代漫畫英雄(令人再度想起契訶夫《海鷗》裡的角色特利戈林),困住查理.布朗的不只是他的本性,更是他對自己的認知。他不是逃避責任的人。當露西直接了當要求大家簽署文件「免除自己責任」時,查理.布朗只能心想:「真是不錯的文件哪。」但他自己絕不可能做出類似的事。
因此,在詩意漫畫的寓言邏輯裡,查理.布朗是史努比的擁有者、而非「主人」,這樣的安排相當完美。在舒茲的世界裡,史努比是唯一能貫徹意志與發揮想像力的角色,他能自由做出選擇並追求個人藝術事業,像是寫小說、天馬行空地生活,並收藏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與安德魯.魏斯(Andrew Wyeth)的畫作。
史努比的想像力沒有極限――老一輩的人應該記得,史努比正當紅時,甚至有流行歌曲提到他對於紅男爵(Red Baron,德國王牌飛行員)的執著――令人耳目一新,以致我們遺忘了他的困境。他受困其中。他的內在豐富多彩,但《花生》世界微妙之處在於,他仍然是一隻狗,即使能施展想像力,卻無法開口說話,只有做為讀者的我們可以透過思想泡泡(thought balloon)知道他的想法,而裡面的人無從得知。
這個世界由悲慘遭遇與失敗愛情組成,偶爾因為徒勞無功的想像力而變得有趣起來。這聽起來比較像是貝克特或歐仁.尤內斯庫(Eugene Ionesco)筆下的世界而非漫畫。但我這麼說並不是想將外在標準強加於《花生》身上。《花生》厲害之處並不在於它有意無意地模仿其他「高級」手法,而是舒茲如同其他文壇幽默大師一樣(但通俗許多),透過幾乎相同的方式達成黑色幽默的效果。
正如許多人所指出的,引爆二十世紀黑色喜劇危機的――據舒茲的傳記作家所說,也是影響他最深的危機――也就是對於現代基督教信仰的質疑,舒茲努力在看似無神的漫畫世界裡,讓大家相信上帝能帶來希望。舒茲自己的生活似乎就在單純相信上帝(顯現在他的聖誕節故事上頭)與一連串質疑間不斷擺盪,他最後甚至宣稱自己是「世俗人文主義者」,儘管他明顯是個新教徒。舒茲的糾結感受投射至漫畫裡,而我們其實也有相同體悟,這並不是他想達成的文學成就,而是實實在在的熱情展現。他的同代作家約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曾在書中描繪相同情況,也就是信仰與懷疑間的拉扯,在信念與自嘲間游移,就如同美國社會看似繁榮、心靈卻疲乏的狀況。
或許,我們認為《花生》最棒的地方在於,舒茲出於本能、毫不費力地將嚴肅文學與精神危機的主題融入於每日漫畫寓言裡,更重要的是,其中暗藏許多真理!「我不知道該如何做,」查理.布朗有次問露西,他穿著一身奇怪的毛衣、說話方式像是作家托馬斯.默頓(Thomas Merton),「我有時覺得孤單無比、難以忍受……但有時又渴望一個人。」
「嘗試找到平衡吧。」扮成心理醫生的露西如此說,隨即補充:「費用五美分,謝謝。」找到平衡並支付帳單――這句充滿智慧的話,只有舒茲能創作出來。
我的天哪
亞當.高普尼克(Adam Gopnik)
自1950年首度登場以來,舒茲的偉大作品《花生》便受到極大關注與迴響――這令人有些驚訝,畢竟該漫畫在當時還有很大進步空間――若我再加入稱讚行列,那就和查理布朗再踢一次橄欖球一樣多餘。
但大家鮮少提及卻值得留意的一點在於:1960年代初期至1970年代中期的作品最能體現該漫畫精神,也就是令人感到驚奇又「滿足」的淒慘與尖酸有趣。這是該漫畫魅力所在,也是從萬聖夜到聖誕節的電視特輯取材的來源。《花生》先是黑色幽默,之後才變成優質幽默。
它的囚徒困境更接近於契訶夫作品,更勝於漫畫《...
目錄
序言
1 綜觀全局
我的天哪/亞當.高普尼克
明天會更好/伊凡.布魯內提
直剖內心/喬治.桑德斯
很久很久以前,查理布朗!/布魯斯.漢迪
思考空間/妮可.魯迪克
為何我愛《花生》/喬.昆南
胡說八道!/彼得.克拉馬
珀西.克羅斯比與《斯基普》/大衛.哈依杜
查理.布朗、史努比與《花生》對我的意義/凱文.鮑威爾
查理.布朗、蜘蛛人、我與你/艾拉.格拉斯
畫出同理心/克里斯.韋爾
2 角色分析
狗屋之旅/安.派契特
躺在暗房裡有點怪,伸手不見五指/查克.克羅斯特曼
我是莎莉.布朗/埃麗莎.沙菲爾
與鋼琴的三角戀/莫娜.辛普森
不快樂、友誼與查理.布朗/克利福德.湯普森
史努比的自戀情結/莎拉.鮑克瑟
3 兩首詩
童年四幕劇/吉爾.比亞羅斯基
悲痛/強納森.列瑟
4 扉頁外的體悟
查理.布朗的感恩節/瑞克.穆迪
奈勒斯說福音(一)/里奇.科恩
酷派天真的由來/傑拉德.埃利
5 真實故事
先生,您真奇怪/珍妮佛.芬尼.博伊蘭
酒吧與花生/萊斯莉.史坦
兩隻小馬/強納森.法蘭岑
看不清的露西/麗莎.比恩巴赫
用四格漫畫逐談二十世紀歷史/大衛.坎普
我的天哪/珍妮絲.夏皮羅
鴨子男孩/湯婷婷
幸福轉瞬而逝/希拉里.費茲傑羅.坎貝爾
奈勒斯說福音(二)/大衛.L.烏林
朝聖/賽斯
作者
來源與版權
序言
1 綜觀全局
我的天哪/亞當.高普尼克
明天會更好/伊凡.布魯內提
直剖內心/喬治.桑德斯
很久很久以前,查理布朗!/布魯斯.漢迪
思考空間/妮可.魯迪克
為何我愛《花生》/喬.昆南
胡說八道!/彼得.克拉馬
珀西.克羅斯比與《斯基普》/大衛.哈依杜
查理.布朗、史努比與《花生》對我的意義/凱文.鮑威爾
查理.布朗、蜘蛛人、我與你/艾拉.格拉斯
畫出同理心/克里斯.韋爾
2 角色分析
狗屋之旅/安.派契特
躺在暗房裡有點怪,伸手不見五指/查克.克羅斯特曼
我是莎莉.布朗/埃麗莎.沙菲爾...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