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突顯女性之前,女性是不存在的。如一張地圖它沒有標示出來「成功大學」,成功大學是不存在的。女性必須在地圖上有一個點,經由這樣的發聲、標誌、標示才能被看見。
劉開鈴
本書以回顧當代教育與發展歷史,在豐富的多元文化背景的調和交織下,激盪出屬於成大獨特的社會文化脈絡。本書集結34位成大女性教師的生涯故事,敘說她們在成大之路上深刻的女性足跡之旅。從1987年至2016年擔任成功大學一二級主管之性別比例數據來看,可以發現女性教師參與校務公共事務行政職的比例從2%增加為24%(約為1:4 的性別比例)。顯見女性教師的參與權、話語權以及領導能力等已漸漸被標示、被看見,以及被肯定。在過去約150位曾經擔任成大校務行政主管的女性教師中,本計畫邀請了34位女性教師,以學院分類,並按照其任教時間,依序敘說身為「成大人」的學術信念與生活哲理,具體呈現於此書之中。她們來自不同地方,從異地成長到扎根於台南、從成大學生到成大教師角色的轉換、從女性/母親成為專業知識傳承者、從家庭事務到學校公共參與、這些經歷造就了他們豐富的生活與精彩的生涯。她們忠於自己,透過熱情且執著的行動,堅信自己的信仰,並對於社會議題持續關注,不僅在成大校園處處可發現她們努力的足跡,在社會、國家以及國際平台上,也同樣以女性、學者或公民等行動實踐者的身分,不斷持續發聲。
作者簡介:
主編
徐珊惠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體育室/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副教授、性別與婦女研究中心兼任副研究員。
主要研究領域:體育課程設計、性別、運動與休閒、科技運動媒體與性別研究等。
著作:Global Perspective o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After-School Programs(2013)、台灣婚姻移民女性日常生活休閒:族裔地景的考察(2019)、日常生活中的身體經驗與科技媒體之性別辯證(2018)、不可能的健全:運動休閒中失能的性別身體(2017)等專書、章節、期刊論文著作。
撰稿
高鈺昌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科技部博士後研究員、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博士論文《「聽—見」城市:戰後台灣小說中的台北聲音景觀》曾獲國立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傑出博碩論文獎。研究領域為文學與空間、戰後台灣小說、博物館策展。
章節試閱
早期臺灣女性接受教育的機會不多,開港以後,傳教士進入臺灣,為使宣教有效推及於男女老少,興辦女學校以培養本土女性宣教人員,成為勢在必行。當時在北部有加拿大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所建立的淡水女學堂。南部則有英國長老教會傳教士李庥與牧師娘伊萊莎,共同推動女子教育,並由女宣教士創辦新樓女學校(今長榮女中),這兩所女校開啟臺灣女性接受新式教育的新頁。經由宣教工作,女性開始有更多機會接觸公眾,甚至任職教師。只不過,這時期就學的女性以平埔族居多,漢族女性仍受限於「重男輕女」與纏足等因素而延遲。淡水女學堂從馬偕(1844-1901)過世以後一度停辦。此時期因1895年日清〈馬關條約〉,臺灣割讓日本,統治政權自中國清朝跨度日本殖民統治,女學堂歷經數度更名、重新開學,1922年改名「淡水女學院」。1936年因為日本準備發動戰爭,臺灣進入皇民化統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強制接管淡水女學院,並在1938年正式將之納入殖民教育體制,立案為「淡水高等女學校」。國民政府接收後,將女學校歸還教會,1948年改為「純德女子中學」。
而位在臺南的新樓女學校,建成於1887年,這年開學招收女學生19位,入學條件是解開纏足。由於當時漢人大多民風保守,原住民則沒有纏足問題,所以入學者多為平埔族女孩。直到1900年,全校雖已有90名學生,但人數比例增加緩慢,顯示女學推廣不易。1923 年搬遷新校舍後,改稱臺南「長老教女學校」,增設中學。此一時期就讀中學的只有4名學生,而小學則有200多名。儘管1917年臺灣總督府在臺南已設有「臺南州立臺南女子高等普通學校」,但初期只收日籍學生,直至1921年以後始招收臺籍學生。相較於前者,長老教女學校於1939年長老教女學校納入學制,更名為「長榮高等女學校」,成為四年制的女子中學,全校學生增加到650名。因授課內容含括西式現代教育、家政及音樂等,成為信徒栽培家中女性受教育的首選,「1930至50年代成為中南部殷商望族栽培女兒的『貴族』學校」。
日治時期的教育方針,採取種族、男女差別教育,殖民教育內容與日本內地也不同。當時在臺灣的公立高等女學校多招收日人,家境較富裕的臺籍女學生,接受教育的管道約莫有二,其一到日本留學,另一則選擇就讀私立高等女學校。因此,無論是北部的淡水女學院或南部的長老教女學校,都是臺籍女學生珍貴的升學管道,而自此畢業的校友,多數成為地方社會上的菁英。
日治後期,臺灣總督府較積極推動臺灣島高等教育,配合南進政策的規劃與推展,建立以近代新式學校教育與課程因應。1931年在臺創建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五年後,臺灣總督府即公布「工業臺灣,農業南洋」之政策方向。吳振芝曾指出此時期的工專「從未想過要招收女生」;而隨著政權更迭,時代的變遷,原來著意培育工業人才的清一色男性學校,在國民政府初期接收為工學院後,出現令人耳目一新的變化。
初期接任工學院的首任院長王石安教授,本身留學德國。1947年初,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為數不少的本土菁英在這場事件中罹難,造成部分師資來源驟減。當時王院長意識到配合改制與課程上對師資的需求,積極規劃前往對岸禮聘教師,邀請同樣自德國留學歸國的李立聰老師以及張駿五老師等人來臺任教。其中教授歷史的吳振芝老師雖未曾留學德國,但當時已與張駿五老師結縭,故此追隨張老師一起來到臺灣。同年,建築系招收第一名女學生,工學院自此開始有了女性教師、學生的身影出現在校園中。1948年更函請全臺各女子中學,鼓勵女生投考工學院各系,當年共錄取女性學生13名。這一年,受到傳教士明道安女士的影響,觸發臺灣婦女組織女青年會的構想,並積極籌備,於隔年設立「臺北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成為臺灣第一個兼具國際性、宗教性以及服務性的婦女團體。1977年,該團體從地方分會轉型為全國性的「中華民國基督教女青年會協會」,推選辜嚴倬雲女士為第一任理事長。1979年於希臘「世界女青年會」會員大會中,通過成為擁有投票權的會員國;1980年代以後相繼有臺灣女性當選「世界女青」的執行委員,更且有榮獲傑出婦女領袖獎項者。可見臺灣女性從早期受惠於基督教傳教教育事業以迄從事宗教社會公益事業的努力。
1950年代,兩岸關係緊張,因應政府與軍事上的後援需求,有官夫人高舉響應齊家報國旗幟,成立「中華婦女反共抗俄聯合會」(簡稱「婦聯會」),號召婦女成為政府堅強的後盾,以支援前線官兵、照顧國軍軍眷為宗旨,舉辦勞軍、托兒所、育幼院等活動,乃一扶持男性為主的性別角色,該組織的運作在官方支持下自中央到地方,形成一由上而下的動員機制。儘管如此,隨著國家軍事政策的調整,該組織亦重新定位、更名,現名為「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1990年登記立案為全國性政治團體。其活動內容也多轉向國際外交
與社會公益。YWCA 與婦聯會的成立,均有其時代背景,與80年代民間強調爭取女性自主的婦運呈現天壤之別,前二者趨於發揮女性本能,鼓勵婦女關懷弱勢、投入社會公眾事務,但後者在此基礎上,更傾向性別自主、平權與解放。
1950年代,社會上開始有許多女性投入公眾事務,但在高等教育事業方面,人數比例仍偏低。當時成功大學內部專兼任女性教師人數在性別比例上屬於相對少數,不過已經有女性教師擔任主管級職務,如化工系主任李立聰教授。值得關注的是,這一時期許多校園內的重要職務,仍由教育部管控,擔任主管級職務,並不容易。而此時期成大在推動性別方面努力的成果主要落實在硬體設備的增建、改善,特別是女生宿舍、餐廳與交誼廳的增設。
隨著臺灣經濟發展轉型,自1950年代的進口替代轉為1960年代的出口擴張,臺灣成為日、美國際分工體系的一環。高雄、臺中加工出口區的設立,促使投入工業化生產工作的年輕女性人數比例漸增。因應發展經濟的需求,1968年國民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將義務教育年限延長,此時期就讀國民中小學的女學生人數提高,且高中與技職教育體系也陸續建置完備。足見臺灣女性在接受教育以及進入社會職場方面的機會都大幅提升。不可否認此時期社會大眾仍存在傳統重男輕女的家庭價值觀念,年輕女性普遍選擇輟學進入就業市場,將所得供應家庭需求,教育機會則讓給家中男性。因此,一般家庭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仍不算普及。換言之,雖然這是臺灣經濟起飛的年代,但接受高等教育者通常是犧牲與選擇換得的結果。至於此時期臺灣出國留學的人數逐漸增加,其與國家政策的鼓勵,以及家中經濟能力改善息息相關。
1960年代的成大校園亦能管窺如上類似現象,當時女性教師人數雖有明顯增加,但主管級仍只有化學系主任李立聰教授擔任,整體而言較少看見女性參與公共政策。顯示雖然國民義務教育已延長為九年,但進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人數的增加卻是趨於緩慢的。
1970年代初期,為提高國內高等教育師資水準,加強教學、學術研究,及協助旅外學人回國任教,教育部公布「教育部擴大延攬旅外學人回國任教處理要點」,由各院校向教育部申請編制員額、補助延攬旅外學人擔任教授或副教授,並補助薪資、研究補助費、房租津貼以及旅費等項目。經濟部也在隔年公告延攬旅外學人的相關優惠措施。相關措施誘因強烈,加上政府需才頗急,自1970年代中期以後,旅外學人回臺任職的人口漸增,女性回流人口比例也相對提高。此一旅外學人回流的風潮並且延展至1980年代、1990年代。1971年,李立聰教授出任成功大學理學院院長,除接續女性參與校園行政業務外,也締造女性進入行政體制發展之先例。事實上,1970年代是婦女運動發展的關鍵年代。曾在美國伊利諾大學深造的呂秀蓮女士,於1971年返臺省親期間,恰逢國內反對大專女生過多之聲浪,為此她向報紙副刊投稿〈傳統的男女社會角色〉一文,受到熱烈回響,啟動她傳播新女性主義思想之開端,並先後受邀前往東吳大學、臺灣大學發表相關演說。1976年,呂秀蓮女士更創辦亞洲第一個以婦運為核心的「拓荒者」出版社,出版刊物鼓吹「新女性主義」,為婦女運動紮下根基。其〈新女性之歌〉,宣揚鼓勵婦女以知識妝扮自己,做一個獨立進取、頂天立地的新女性,全面參與科學、藝術與政治各領域。然則如同美酒需要醞釀熟成的過程,拓荒者出版社遭遇來自官方與傳統輿論的壓迫,以財務經營困難坐收;臺灣婦女運動的成熟要到80、90年代,甚至解嚴以後,才漸露曙光。
1980年代至1990年代,臺灣在經濟方面由傳統產業向高科技產業轉型,在這二十年間,旅外學人人數大增,返臺任教於高等教育機構的高峰期大約落在1994年前後。成功大學在此階段不僅鼓勵舊制助教、講師出國進修,並且延攬相當多旅外歸國的優秀女性學人擔任教職人員。隨著時代與社會變遷,她們在公眾領域的表現獲得重視。在本書訪談近40位女性人物中,將近八成五以上是留學美國、歐陸以及日本等地,以80至90年代進入成功大學任教服務的人數居多,約占三分之二;目前擔任一級主管的人數則約占訪談人數三分之一。
在政治方面,80至90年代,臺灣經歷解嚴與各種社會運動的衝擊,1982年始,《婦女新知》雜誌社、「晚晴協會」以及「婦女救援基金會」三組織相繼成立。這些婦女團體主要從政治方面著手,以爭取婦女參政、兩性平等教育與民法修正等工作為重點。90年代初期,成大師生、西格瑪成員以及全臺各大專院校學生,無論性別共同參與「野百合三月學運」,在今日臺北自由廣場處靜坐抗爭,訴求解散萬年國會。隔年在李登輝主政之下,推進《中華民國憲法》修訂運動,明訂中央民意代表的選舉時間及相關辦法。此時期婦女團體持續推廣兩性平等教育政策,第一本性別研究學刊《女學學誌》創刊(1990),與「彭婉如事件」——1996年11月底臺灣女權運動者彭婉如遭殺害,震撼臺灣社會大眾,臺灣民眾與政府始轉向正視女性權益及加強保障婦女人身安全的訴求,而相關性別議題之規定、法令以及兩性平等教育課程等,因此有較完善的建置。成功大學女性教職員,一則以受到歐美婦運、女性主義思潮影響,一則以關切社會文化脈動,她們致力於促進婦女與兩性相關之研究與教學,使性別研究成為學術關注焦點。
在成大過去八十餘年的歷史經驗,從僅為男校的理工校園,到納入女性教師、學生,發展為現今匯集九大學院的全國第二大綜合性大學。女性在校園的身影一直存在著,且一同陪伴成大走入第90個年頭,更在2014年選舉出第一位女性校長與多位女性一級主管。有別於50年代校園行政職務受到政府單位的管制,新世紀女性不僅在專業上成就非凡,受到各界肯定,同時也象徵成功大學致力於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成果。
本文撰寫人簡瑞瑤博士,畢業於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
早期臺灣女性接受教育的機會不多,開港以後,傳教士進入臺灣,為使宣教有效推及於男女老少,興辦女學校以培養本土女性宣教人員,成為勢在必行。當時在北部有加拿大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所建立的淡水女學堂。南部則有英國長老教會傳教士李庥與牧師娘伊萊莎,共同推動女子教育,並由女宣教士創辦新樓女學校(今長榮女中),這兩所女校開啟臺灣女性接受新式教育的新頁。經由宣教工作,女性開始有更多機會接觸公眾,甚至任職教師。只不過,這時期就學的女性以平埔族居多,漢族女性仍受限於「重男輕女」與纏足等因素而延遲。淡水女學堂從馬偕(18...
作者序
主編序
在沒有突顯女性之前,女性是不存在的。
如一張地圖它沒有標示出來『成功大學』,成功大學是不存在的。
女性必須在地圖上有一個點,經由這樣的發聲、標誌、標示才能被看見。
引自劉開鈴,《成功女性身影影片》
《成功女性身影》一書以女性觀點切入,回顧國立成功大學過去的歷史而命名。成功大學前身為日治時期創立的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1931年),戰後改制為臺灣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與臺灣省立工學院(1946年),時為臺灣五大高等教育學府之一。1956年改名為臺灣省立成功大學,1971年校名隨改制而定為國立成功大學(簡稱成大)。以理工背景為主軸的成大,在1943年學校規則訂定:「以對於從事工業之男生施以所需要的高等教育,鍊成國家有用之人物為目的」。這一校規的訂定標示了當時學校以男性教養為主要對象與目的的校園風氣。
直到1947年228事件後,這一風氣開始出現轉變。第一位女性建築系學生於當年獲准入學,隔年更放寬女性學生錄取尺度,周邊女子高中學生得以有機會進入理工背景之高等教育體制。接著,校園設施因女性學生的增加,在硬體設備上紛紛建置發展,包括如宿舍、交誼廳、餐廳等設施。同樣地,在教師建置上陸陸續續納入女性教師名額。1948年出現第一位女性主管李立聰教授,擔任代理化工系系主任、1959年化學系成立被聘為首任系主任、1971年更出任理學院院長一職,不僅接續了女性參與校園行政的業務,也對女性進入行政體制發展的肯定。女性教職員在國際連結與成就亦漸受到肯定。1984年第一位英國女性訪問學者來校訪問後,隔年(1985年)出現第一位女性傑出校友的公開獎勵,分別為當時擔任太平洋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鄭佩芬女士(中文系55級)、天下雜誌發行人兼總編輯殷允芃女士(外文系53級)以及邀請女性業界講師來校演講。在30年後(2015年)的成大校園,更出現第一位女性校長的身影。在成大過去近90年的歷史經驗中,校長職務從中央指派到民主選舉產生,學生從僅為男校的理工校園到納入女性學生,一步一躍進的發展為現今匯集九大學院的全國第二大綜合性大學,更被評選為2020年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中亞洲第二。女性在校園的身影一直存在著,且一同陪伴成大走入第90個年頭。
伴隨著國內外婦運不同階段的發展,90年代民間團體與大學師生組織的討論,開啟了西方女性主義的思想與實踐窗口。成功大學性別與婦女研究中心(簡稱婦研中心,前身為婦女研究室)成立於1995年,是一個與國內婦運一同成長的學術組織。婦研中心源起於一群女性教師專研於西方女性主義研究,組成讀書會進行學術上的討論。當時網際網路興起,使得資訊媒體快速串連與發展,隔年1996年台灣彭婉如事件的發生,全國婦女團體組織以及學校婦女組織一同串連響應,倡導婦女人身自由議題的推廣。自1996年起,婦研中心長期承接政府教育部計畫案,從早期在高中校長社群對於兩性教育平等開始,後續延伸至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男性參與性別平等推動以及現今以學生為主體反思性別教育平等的觀點知識等,婦研中心長期扮演著在南台灣與政府單位配合推動性別平等業務背後的主力推手。
2000年,婦研中心獨立成為隸屬成功大學研究總中心之研究中心。從教師社團組織進入學校研究單位體制,使得婦研中心成為南部一跨系院、跨校之研究組織,成員來自成功大學文學院、社會科學院、設計與規劃學院、管理學院、醫學院以及非屬學院外,還有南區其他大專院校教師的參與,推動跨學門之性別與婦女相關教學與研究為宗旨。進入至成大研究單位的體制,婦研中心更是注力於在地性別知識建構的紮根,如南區婦女與性別研究教學研議、女性主義經典閱讀教學工作坊、跨國女性主義學程建置、母職研究、性別教學演練、女力與姊妹情誼、安平婦女圖像、反思身體教學與研究、邊緣身體、新住民女性等,使得婦研中心的定位成為台灣南區獨特具在地性別與婦女研究發展的組織單位。在成大過去豐富的歷史資產中,婦研中心的存在不僅開啟一道跨院、校、以及領域的性別光譜,激盪校園性別議題的討論,亦提供一個性別前緣(gender frontier)平台,媒合多元面向的內外延伸與連結。
本書以回顧當代教育與發展歷史,在豐富的多元文化背景的調和交織下,激盪出屬於成大獨特的社會文化脈絡。本書集結34位成大女性教師的生涯故事,敘說她們在成大之路上深刻的女性足跡之旅。從1987年至2016年擔任成功大學一二級主管之性別比例數據來看,可以發現女性教師參與校務公共事務行政職的比例從2%增加為24%(約為1:4的性別比例)。顯見女性教師的參與權、話語權以及領導能力等已漸漸被標示、被看見,以及被肯定。在過去約150位曾經擔任成大校務行政主管的女性教師中,本計畫邀請了34位女性教師,以學院分類,並按照其任教時間,依序敘說身為「成大人」的學術信念與生活哲理,具體呈現於此書之中。她們來自不同地方,從異地成長到扎根於台南、從成大學生到成大教師角色的轉換、從女性/母親成為專業知識傳承者、從家庭事務到學校公共參與、這些經歷造就了他們豐富的生活與精彩的生涯。她們忠於自己,透過熱情且執著的行動,堅信自己的信仰,並對於社會議題持續關注,不僅在成大校園處處可發現她們努力的足跡,在社會、國家以及國際平台上,也同樣以女性、學者或公民等行動實踐者的身分,不斷持續發聲。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當前的社會文化脈絡下,父權體制仍然持續宰制,資本主義仍不斷滋長,女性所扮演的角色,不管在生活經歷、求學歷程、甚或職場服務,仍經常在各種形式的長期壓迫下尋找女性的歸屬。眾所皆知,父權體制的核心是一套符號與觀念組合的文化思維。而在日常生活與職場環境中,諸如「男主外、女主內」;「男理工、女人文」;「男陽剛、女陰柔」;「男尊、女卑」等話語,仍然持續規範、並限定了我們的社會關係與文化思維。此一現象不僅是當前台灣社會的現實,亦是全球普遍的性別議題。透過此書,我們希望再一次呼籲,重新正視那些經常被忽略卻實際存在於社會結構、教育制度、知識建構,以及政策推動中失衡的性別關係。
本計畫的發想深受2015年成大出現第一位女性校長,以及2016年台灣票選出第一位女性總統所啟發。成大性別與婦女研究中心向學校提出申請並獲補助,著手進行這一記錄成大女性身影的龐大計畫。這一領導女性圖像的形成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過長久累積與共同努力的結果。本計畫自2016年開始,回顧成大女性參與行政、研究、教學、社會貢獻發展,共歷經了4年的時間。計畫以歷史時間為軸,並在此一歷史軸線上描繪多方差異的地理位置與彼此重疊交織的歷史事件,拼湊出屬於成大的女性記憶圖像。本計畫邀請眾多女性教師,以訪談的方式,追溯她們記憶中依稀存在的女性身影,也因此,我們得以在校園知識建置的歷史脈絡中,重新發現並獲得女性的定位。本計畫的完成,需要特別感謝蘇慧貞校長的大力支持。同時更感謝參與計畫的所有教師同仁,以及所有協助計畫進行的助理團隊。因為有妳/你們,成功大學的女性才得以再一次被標記,並再一次被看見。
主編序
在沒有突顯女性之前,女性是不存在的。
如一張地圖它沒有標示出來『成功大學』,成功大學是不存在的。
女性必須在地圖上有一個點,經由這樣的發聲、標誌、標示才能被看見。
引自劉開鈴,《成功女性身影影片》
《成功女性身影》一書以女性觀點切入,回顧國立成功大學過去的歷史而命名。成功大學前身為日治時期創立的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1931年),戰後改制為臺灣省立臺南工業專科學校與臺灣省立工學院(1946年),時為臺灣五大高等教育學府之一。1956年改名為臺灣省立成功大學,1971年校名隨改制而定為國立成功大學(...
目錄
推薦序
主編序
臺灣女性教育足跡
文學院
吳振芝教授/成大第一位歷史老師;她的生命史,就是一部臺灣
精彩的近代史
蘇雪林教授/余生‧餘身
王文霞教授/走向全球化的挑戰,邁向頂尖的思索
劉開鈴教授/我們總是手牽手
沈寶春教授/處事嚴敬,曲成不遺的中文人
高實玫教授/積極推動英語教學的改革
陳玉女教授/建立人師的風範;處處是人生修為的道場
陳梅香副教授/自始至終,努力做完一件事,那便是大事
游素玲教授/女性主義,並非你們所想像的樣子
廖淑芳副教授/生命的遷徙與重置
理學院
陳淑慧教授/以無欲從事行政
工學院
陳璋玲教授/走出自己的海洋
管理學院
任眉眉教授/歷史,可以傳承;快樂,無法統計
醫學院
蔡美玲副教授/照顧國際學生,走向跨域研究的省思
胡淑貞教授/臺南市第一位女性衛生局長
林秀娟教授/挑戰未知,照亮微弱的生命之光
高雅慧教授/推動臺灣藥學發展的體制,投入成大藥學的逐步創
建
徐畢卿特聘教授/全力以赴的溫柔與眷實
蔡瑞真教授/學校與醫院的整合;默默耕耘,等待水到渠成的那
一天
陳舜華教授/每天都有新發現;有興趣的研究,便一直做下去
黃玲惠特聘教授/於再生醫學的領域,活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黃溫雅教授/讓學術和社會結合;看見他們的自信,就是我最大
的成就感
蘇慧貞校長/誠心誠意、盡其所有,讓成大被世界看見
陳靜敏教授/長照和社區護理的在地實踐;學校事務的國際交流
王秀雲教授/人文與醫學的媒合;性別與歷史的視野
社會科學院
陸偉明講座教授/訂定計畫,迎接變化;研究與行政並行
郭麗珍教授/開拓南部的法學發展基地
王富美教授/與經濟系一同成長
電機資訊學院
詹寶珠特聘教授/提升實力,培育人才,讓電機團隊走入國際
胡敏君副教授/柔性溝通,讓興趣與研究結合
規劃與設計學院
張珩特聘教授/揮別憂鬱,建構桃花園
吳奕芳副教授/浸淫藝術,看見理性
陳明惠副教授/注入當代的活水,開啟藝術的新視界
非屬學院
徐珊惠副教授/運動場域裡的性別實踐
推薦序
主編序
臺灣女性教育足跡
文學院
吳振芝教授/成大第一位歷史老師;她的生命史,就是一部臺灣
精彩的近代史
蘇雪林教授/余生‧餘身
王文霞教授/走向全球化的挑戰,邁向頂尖的思索
劉開鈴教授/我們總是手牽手
沈寶春教授/處事嚴敬,曲成不遺的中文人
高實玫教授/積極推動英語教學的改革
陳玉女教授/建立人師的風範;處處是人生修為的道場
陳梅香副教授/自始至終,努力做完一件事,那便是大事
游素玲教授/女性主義,並非你們所想像的樣子
廖淑芳副教授/生命的遷徙與重置
理學院
陳淑慧教授/以無欲從事行政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