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是生物嗎?它是如何控制主導人類的身體?
2020新冠病毒肆虐全球,西醫體系束手無策
中藥及氫氧氣治療成為新冠肺炎重危症患者的救命良方✽✽✽
2020年1月,中國武漢爆發不明原因肺炎,稍後其禍首被確認為是一種以前不曾見過的新品種冠狀病毒。其後此新冠肺炎橫掃全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到了2020年9月8日,全球的新冠病毒感染確診總人數為兩千七百多萬人。迄今為止,仍無有效預防之疫苗。
作者從病毒和人類互動的歷史談起,進而全面探討相關的議題,諸如世界衛生組織對於傳染疾病的命名原則、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狀及後遺症、全球執行防疫的爭議及進展、口罩和洗手等防疫的方法、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前景,最重要的是作者所提出的以氫氧混合氣來治療新冠肺炎的論述,更是讓新冠肺炎的治療有了新的希望和發展。
✽✽✽
新冠肺炎「COVID-19」的命名是怎麼來的呢?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和糧農組織(FAO)這三個聯合國組織在2015年共同確立了傳染病命名五不原則,就是指有五個類別的字眼最好避免使用,包括:
1. 地方或國家名字(如德國麻疹)
2. 人名或特定類別的動物(如漢生病、豬流感)
3. 食物名字
4. 跟文化、人口、產業或職業有關(例如「退伍軍人症」)
5. 引起不必要恐慌(例如「不明」、「致命」)
✽✽✽
病毒到底是不是生物呢?目前,科學家並不把病毒歸類於生物五界(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動物)之中。
病毒的種類很多,由於它們只是一種外表包覆了油脂的DNA或RNA,無法自行繁殖,只能經由入侵有完整細胞的生物體內(感染),指揮各種生物的細胞幫他們完成繁殖後代的任務。
由於科學的進步,如今人類對於大部分細菌感染都可以使用抗生素來加以殺滅,但是面對病毒感染,人類到了2020年卻還是一籌莫展,科學家至今仍然發明不出來可以100%殺死人體內病毒的藥物,因此病毒可以說是沒有天敵的,唯一最有效的方法,是採用病毒疫苗來加以預防。
✽✽✽
隔離檢疫(quarantine)的操作何時開始出現?發生在十四世紀歐洲的鼠疫,幾乎毀滅了歐洲二分之一的人口。由於死亡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當時被稱為黑死病(Black Death, Plaque)。在抗生素尚未被發明出來之前,肺鼠疫的病死率為100%,腺鼠疫也高達50~90%。
在前抗生素時代,對付鼠疫的唯一方法就只有隔離檢疫(quarantine)一途。1377年,義大利拉古薩城(Ragusa)為了避免城裡的人被黑死病感染,執行了一個新的措施,就是把從疫區來的旅行者拘留30天(trentini giorni),後來發現沒用,最後延長到拘留40天(quaranti giorni),拉古薩城居民也因此成功躲過了黑死病浩劫,最後產生了quarantine(英文)這個詞。在義大利文中,trenta為30之意,而guaranta則為40,gionri的中文翻譯則是「天」的意思。
英文中的Quarantine這個字,就只是直接指「隔離檢疫」的意思,但並不一定是指隔離檢疫40天,而是要看傳染病的特性而定,例如新冠狀病毒的隔離檢疫期就是14天,也有些地區則係採用28天
✽✽✽
中醫治療新冠肺炎的觀點處方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死者的肺部切面出現灰稠液體,氣管腔內見白色泡沫狀黏液,右肺支氣管腔內見膠凍狀黏液附著。正是這些黏稠的液體堵塞了肺泡,堵塞了氣道,堵塞了肺間質,堵塞了支氣管,讓肺臟逐漸喪失換氣功能,讓病人處於缺氧狀態,最後出現呼吸衰竭缺氧而死亡。
即便有氧氣罩、有呼吸機,氧氣卻無法進入血液中。為什麼有呼吸機加壓力及高濃度氧氣的支持,他們還是無法吸進氧氣?因為那些黏稠的液體堵住了氧氣的通路,氧氣無法進入血液裡,最後他們活活被這些黏稠的液體憋死了。
這些黏稠的液體,中醫叫做「痰濕」,在給予患者氧氣之前,必須先用中藥處理掉這些痰濕,不然,氧氣及呼吸機的壓力會將黏液推到肺部的更深處,從而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缺氧狀態。中醫觀念是認為只要把這些氣道打開,把痰化掉,把濕氣去掉,讓肺泡乾乾淨淨,讓支氣管暢通無阻,患者的肺臟呼吸換氣功能才會恢復。
中藥以清肺排毒湯為主。清肺排毒湯主要包含了四個千古名方,全是醫聖張仲景的方子。張仲景的方子被稱為經方,一千八百年之前有效,如今依然有效。
✽✽✽
氫氣對新冠肺炎重危患者的療效氫原子(H)在化學元素週期表中是排在第一位,因為它的原子量為1,是宇宙中最簡單也是質量最輕的原子。
一直到了1787年,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才證明氫是一種單質並將它命名,稱之為Hydrogen,hydro就是「水」的意思,而genes則指「造成」。中文稱之為「氫」,則是因為它是最輕的物質氣體,是屬於新造的形聲字;日語把氫氣稱為「水素」,即生成水的元素,因為氫氣與氧氣燃燒會產生水。
H2氫氣這種大氣中本來就存在的天然物質,也可以把它視為廣義的中藥之一種。氫氣可以加速人體達到陰陽平衡,由於氫為陰,氧為陽,O2是一種氧化劑,過度氧化會加劇發炎反應及產生過多自由基,H2是一種還原劑,吸入H2之後可促使氧化還原反應快速達到平衡,也就是陰陽平衡。
依臨床表現看,有一半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在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除了肺纖維化,小氣道裡面有非常黏的黏液,阻礙了氣道的通暢。氣道不通暢,容易導致繼發感染。
《泰唔士報》報導稱:美國紐約多數只使用呼吸機及氧氣的患者病死率偏高。帶正壓的呼吸機及氧有可能對於部分患者的肺部造成損害。而吸入低密度氫氣體,能改善氣道阻力,以氫小分子協助氧分子易於進入肺泡,增加氧氣彌散度和氧流量,改善呼吸困難(急性呼吸窘迫)症狀。同時氫氣還可以抗炎、有效防止氣道重構及肺纖維化、減少杯狀細胞增生、改善肺功能、對抗大劑量使用激素後的副作用,以及清除病毒入侵體內後因對肺部損傷導致大量產生的自由基等作用。它可以緩解患者的呼吸困難,尤其是用於危重症的患者。
作者簡介:
王群光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士
急診科主任、醫務部主任
王群光自然診所院長
台灣腦波自律神經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台灣氫氣應用研究推廣學會創會理事長
著作:生酮飲食的疾病斷根法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王正雄
前行政院環保署副處長
胡志棠
英國劍橋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
錢文本
原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副教授
專文推薦
名人推薦:王正雄
前行政院環保署副處長
胡志棠
英國劍橋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
錢文本
原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副教授
專文推薦
章節試閱
COVID-19(新冠肺炎)命名的緣由來龍去脈
2020年農曆年(1月)前後,中國武漢爆發不明原因肺炎,稍後其禍首被確認為是一種以前不曾見過的新品種冠狀病毒。有關此病毒之命名,之前曾有人猜測,世界衛生組織(WHO)會不會比照同樣由冠狀病毒引起的「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而把這個新疾病命名為「武漢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但是最後世界衛生組織卻宣佈此肺炎的正式名稱為「COVID-19」,COVID-19乃是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的縮寫。中文名稱翻譯為「新冠狀病毒」。「新」乃是相對於之前發生的SARS及MERS「舊」型冠狀病毒而言。
以往傳染病命名難離地域政治文化因素
新冠疫情在中國武漢先爆發,名稱卻如此「去中國化」,這是有些典故的。其實歷史上諸多傳染病的命名一直離不開政治文化因素,某些帶有國家、區域、動物名稱的命名,也曾引起特定國家和人民抗議,甚至導致無辜動物遭受不必要的撲殺,也容易讓人誤以為疫情僅限於某些區域。茲舉例如下:
疾病命名曾經被抗議的傳染病很多,其中之一為「退伍軍人症」。1976年夏天,美國退伍軍人在費城辦聚會,釀成221人染上肺炎,34人死亡。後來美國疾管中心確認是會場水源受到病原菌汙染所致,故命名為退伍軍人症。美國退伍軍人相關團體曾提出抗議,但傳染病名稱一旦通用就很難再行更改。
近年因傳染病或病原命名引起抗議的還有印度「新德里一型」的例子。2013年頂尖醫學期刊《刺胳針》發佈有種超級細菌可能造成全球性威脅,因部分感染者曾有印度旅遊史,故研究人員將之命名為「新德里一型」,引發印度公衛醫學專家群起震怒砲轟,雜誌編輯只好公開道歉。
2009年H1N1流感病毒被稱為「豬流感」,埃及政府因此下令宰殺全部的豬隻,但事實上,病毒雖然最初是由豬傳給人,但最後卻是人傳人。然而埃及全國的豬都已經被殺光了。由於回教徒認為豬不潔,不可能有回教徒養豬吃豬肉,因此養豬的人清一色都是基督教徒,吃豬肉的人當然又是非回教徒,因此豬流感又與宗教扯上了關係。
MERS-CoV改變全球命名原則
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MERS-CoV)的出現,則是改變疾病命名原則的關鍵。2012年9月出現全球第一例後,因個案大都曾去過中東,故WHO以「中東」來為此病命名。中東多國表達高度不滿,向WHO抗議,WHO遂於2015年公佈日後疾病命名新原則,希望最大程度地減少疾病命名對國家、經濟、人民和動物的不必要負面影響。
檢驗技術不發達的年代,很多疾病的命名會帶入最早發現的國家、最早發現的科學家名字或國籍。例如,日本腦炎是因為最早在日本分離出病原體;德國麻疹是由德國醫師辨別其出疹之特殊性;伊波拉病毒最早發生於西非剛果的伊波拉河流域;挪威的漢生醫師,發現導致痲瘋病的痲瘋桿菌,因此痲瘋病又被稱為漢生病。
如今(2020年)檢驗技術已經進步快速許多,可以直接根據病毒本身的性質來命名。以這次的新冠狀病毒為例,只要花8小時就可完成廣泛的冠狀病毒核酸檢測,一天可以做出基因定序。WHO這次根據病毒的類別和發現年分來為新冠肺炎病毒命名,可謂相當精確,亦避免了不必要的困擾。
國際組織在2015年因中東呼吸症候群才正式確立可避免「歧視」的疾病命名原則。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和糧農組織(FAO)這三個聯合國組織商議後,就共同確立了這套新命名原則,指出除非過去相關疾病的名字已被廣為使用,否則日後有發現新的疾病時,最好依據這「五不」原則來為新出現的疾病命名,而「五不」原則的重點,就是指有5個類別的字眼最好避免使用,包括:
1. 地方或國家名字(如德國麻疹)
2. 人名或特定類別的動物(如漢生病、豬流感)
3. 食物名字
4. 跟文化、人口、產業或職業有關(例如「退伍軍人症」)
5. 引起不必要恐慌(例如「不明」、「致命」)
世衛組織解釋將新冠肺炎命名為「COVID-19」之緣由
為病毒命名這個緊急的任務,是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axonomy of Viruses)的責任。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的召集人、病毒學教授本傑明‧紐曼(Benjamin Neuman)說,此一次病毒的命名需要根據2015年確立的五不原則來進行。
本傑明‧紐曼在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特克薩卡納分校(Texas A&M University-Texarkana)領導生物科學,他與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其他10名成員,共同決定商討新病毒的名稱。
約翰斯‧霍普金斯衛生安全中心(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Health Security)的高級學者克利斯蒂爾‧沃森助理教授(Crystal Watson)說:「為新病毒命名需要非常謹慎,必須要經過跟所有成員充分交換意見及反覆討論後才能達成共識。」紐曼說團隊花了兩週來討論新病毒的名稱,最後花了兩天時間投票作出最後決定。他們已向科學期刊投稿,交代新病毒名稱的由來,並在極短時間內刊出公佈。
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希望,新名稱除了有助於公眾瞭解病毒,也讓全世界都不用再浪費時間爭論和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可以專注於抗疫。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Viruses)由10位病毒專家所組成,做成決定後,交由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日內瓦向媒體宣佈:「我們現在對這種疾病有名字了,就是『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縮寫為『COVID-19』。」
不過此命名又引起美國總統川普的譴責,他認為WHO總幹事不把病毒命名為Huhan Virus或China Virus是在偏袒中國。事實上,此COVID-19病毒的命名,是由以美國微生物學家為主的學者群所組成的委員會主導的,WHO總幹事只是負責對外宣佈而已。
Corona(Co)為冠狀之意,Virus(VI)為病毒,Disease(D)為疾病,19則代表在2019年出現的新品種冠狀病毒。此病毒之所以被稱為「冠狀病毒」,乃是由於這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時,形狀外表呈現出王冠般的尖刺。
歷年來某些種類的冠狀病毒本來就會引起人類的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但是2019年所出現的這新品種冠狀病毒COVID-19,與舊型的冠狀病毒(如MERS、SARS)在DNA基因上並不一樣,COVID-19比MERS及SARS都兇猛得多。
英文COVID-19名稱已經統一,但中文名稱仍各表
COVID-19的名稱是由聯合國WHO「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的10位病毒專家所共同決定的。目前世界各國媒體都一律採用WHO的COVID-19命名(中文:新型冠狀病毒)的名稱,但是美國政界,尤其是美國總統川普在公開場合上一直說那是中國病毒(Chinese Virus),然而美國各大媒體並不買川普的帳,大家還是一貫使用COVID-19的名稱。川普一直表達對WHO總幹事譚德塞的不滿,認為譚德塞向中國傾斜,威脅要終止對WHO的經費支助,甚至退出WHO。川普在2020年的G7會議上,更提出要把COVID-19改成China Virus的臨時動議,但並無任何國家附議。
但是中文媒體上的名稱就比較多樣化,不論在紙面、電子媒體或網路上,都有不少人使用「武漢肺炎」或「武漢病毒」的名稱,不過還是以使用「新冠狀病毒」或「新冠肺炎」者居多。
台灣衛福部官網上到了2020年9月10日,仍將COVID-19稱之為「武漢肺炎」。台灣醫師公會全聯會的官網及對內外所發佈的訊息中,迄今亦仍以「武漢肺炎」稱之。無獨有偶,「共同對抗COVID-19美台聯合聲明」中,也是使用「武漢病毒」的名稱,與川普要求WHO把COVID-19改稱為Chinese Virus的要求遙相呼應,似乎也隱約聞到了中美台之間較勁的煙硝味。
曾幾何時病毒、疾病竟然也會跟政治意識型態沾上邊,令人會心一笑。作者目前正在密切觀察,川普何時才開始不再口誤,台灣衛生署及醫師公會將來是否有可能把官網上的「武漢肺炎」改成「新冠肺炎」。這樣的追蹤觀察,也為平淡生活增添了一絲的樂趣。
有些台灣網軍喜歡在網路上發表對WHO總幹事譚德塞的批評,引發譚德塞在2020年3月8日的記者會上狂罵台灣3分鐘,說抹黑批評他的人大都來自台灣,還有台灣人用negro(黑鬼)的稱呼來羞辱他。WHO總幹事的開罵,著實為台灣增加了不少的能見度。但是對非洲朋友來說,會不會有反作用就很難說了。
病毒是中性的
個人是覺得既然WHO已經透過專業公正的程序給它取了正式的名字,就不想再花費時間精力,作政治立場或情緒上好惡的表態。
病毒只是生物的一種。至於它是天然突變的,抑或是人工製造的生化武器,將來自有水落石出的公論,也或許永遠不會有答案。至於「病毒政治學」就不必加以理會了,因為醫師心目中的病人都是平等的,不可能先行篩選出政治顏色被自己認可的患者,才決定是否給予治療。
COVID-19(新冠肺炎)命名的緣由來龍去脈
2020年農曆年(1月)前後,中國武漢爆發不明原因肺炎,稍後其禍首被確認為是一種以前不曾見過的新品種冠狀病毒。有關此病毒之命名,之前曾有人猜測,世界衛生組織(WHO)會不會比照同樣由冠狀病毒引起的「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而把這個新疾病命名為「武漢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但是最後世界衛生組織卻宣佈此肺炎的正式名稱為「COVID-19」,COVID-19乃是CoronaVirus Disease 2019的縮寫。中文名稱翻譯為「新冠狀病毒」。「新」乃是相對於之前發生的SARS及MERS「舊」型冠狀病...
作者序
撰寫《COVID-19新冠肺炎中藥氫氧氣救命自然療法》一書的動機與期許
我雖然不是專攻感染科的醫師,但是對於為何作為新冠肺炎的首發地,中國大陸到2020年9月11日止,只病死了4千多人,且在2020年4-5月就已全面復工,表示疫情受到了控制,反觀美國卻因新冠病毒感染而病死超過19萬人(2020年9月11日)的現象,感到很疑惑不解。
猜想中國大陸必定有某些可治療及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秘訣,於是就動了想要窺探其究竟的念頭。
經過數月鍥而不捨的努力,終於搞清楚了,原來中國大陸除了徹底執行嚴格的隔離檢疫(quarantine),還採用了兩種可救新冠肺炎危急患者一命的有效方法:中藥與吸入氫氧混合氣。對於重症患者,甚至會給予注射曾得到新冠病毒感染但已痊癒者的血清抗體。
中藥方面乃是採用了一千八百年前(東漢末年)醫聖張仲景的「清肺排毒湯」中藥處方,凡是得到新冠肺炎的,每人都發給一包包的水煎中藥(免費)。中藥對新冠病毒感染的輕中重危急症,都發揮了很關鍵性的療效。
美國等只採用西方醫療法的國家,是不會認同中藥的。不過台灣中醫藥委員會也有開發出「台灣清冠一號」中藥,且已通過了臨床試驗並將外銷歐美,但是由於台灣新冠感染的病例很少,因此未能有用武之地。
美國對於因新冠肺炎感染引發細胞素風爆(cytokine storm)而瀕臨呼吸衰竭的患者,都一律做氣管內插管並給予氧氣做急救,但經插管急救的死亡率卻高達90%。而大陸某些被指定為新冠肺炎重點救治的醫院,並不是先做插管,而是先行給予吸入水電解氫氧混合氣(2H2+O2)。大陸新冠抗疫領導人鍾南山醫師院士指出,如果單純給新冠肺炎患者吸入氧氣(O2),會使肺部過度氧化,產生更多自由基造成更大的破壞,加重肺纖維化,而氫氣(H2)則是一種還原劑,可矯正過度氧化的弊端,更可以排除掉細胞內過多的酸與自由基代謝物毒素。中國有多家新冠重點救治醫院還達成重症零死亡的紀錄。
由於得到COVID-19感染或施打疫苗後所產生的抗體在2-5個月後就會消失殆盡,抗體一旦消失,人就有可能會受到同一種病毒株的第二度感染,因此施打1-2劑疫苗也並非可一勞永逸的萬靈丹。新冠或其他新種病毒將會永遠與人類共生存在,為了避免受到病毒感染,或感染後不至於演變成重症死亡,就必須採用各種可提升強化免疫力的自然療法,這也是本書的重點之一。
作者在本書所提櫫與病毒和平共存的「救命自然療法」乃是個人二十年西醫重症臨床工作經驗及十年自然療法心得融會貫通的心血結晶。期許可以成為日後人類應對COVID-19乃至其他各種病毒感染的共通準則,既使千、萬年後,仍然持續對維護人類的健康作出貢獻。
王群光
2020年9月10日
撰寫《COVID-19新冠肺炎中藥氫氧氣救命自然療法》一書的動機與期許
我雖然不是專攻感染科的醫師,但是對於為何作為新冠肺炎的首發地,中國大陸到2020年9月11日止,只病死了4千多人,且在2020年4-5月就已全面復工,表示疫情受到了控制,反觀美國卻因新冠病毒感染而病死超過19萬人(2020年9月11日)的現象,感到很疑惑不解。
猜想中國大陸必定有某些可治療及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秘訣,於是就動了想要窺探其究竟的念頭。
經過數月鍥而不捨的努力,終於搞清楚了,原來中國大陸除了徹底執行嚴格的隔離檢疫(quarantine),還採用了兩種...
目錄
推薦序 王正雄
推薦序 胡志常
推薦序 錢本文
自序 王群光
COVID-19(新冠狀病毒)命名的緣由來龍去脈
人類與病毒互動的歷史回顧
新冠病毒分為A、B、C三型的科學研究報告
新冠病毒感染侵犯的各種部位及症狀
新冠快篩的假陰陽性及普篩
防疫超前部署普篩可重振觀光業
新冠病毒感染的預後與後遺症治療
新冠病毒對人體的嚴重破壞性
「新冠病毒」會引發「川崎氏症」嗎?
隔離檢疫與群體免疫的歷史由來及執行成果
新冠病毒的RO值、壓平曲線及拐點
口罩的結構功能及品質
只要人人戴口罩就可以杜絕新冠病毒傳播?
戴口罩會引發缺氧嗎?
防疫洗手的技巧常識
被用來治療新冠病毒肺炎西藥的探討
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開發前景
新冠病毒疫情反覆流行的破口
中國的新冠病毒抗疫總檢討
美國的COVID-19肆虐慘狀
台灣的新冠抗疫成果
中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
中國歷史上最頂尖的瘟疫專家張仲景
新冠病毒感染中西醫合璧與純西醫療法的比較
中國的中醫藥體系終於擺脫西醫獨立了
台灣及大陸均在治療抗新冠肺炎中藥上取得豐碩成果
中國成功將氫氧混合氣運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
氫氣的基本知識及人體運用沿革
氫氧氣製造使用之人身安全與法律常識
氫氣劑量及使用時間與排酸自由基代謝物的關係
氫氣可緩解細胞內酸及自由基中毒的科學證據
新冠肺炎細胞素風暴及ARDS的非西藥療法
新冠肺炎重危症的中藥及氫氧自然療法緊急總動員
巨量維他命C在新冠肺炎患者的臨床應用
可強化免疫系統的常醣常油常蛋白質正常飲食
「斷醣生酮」乃是可抗發炎的救命飲食
低蛋白飢餓療法,可促進細胞自噬抗病毒
深層核心冷光熱療可排除體內毒素及提升免疫力
有效為王,會抓老鼠的才是好貓
台灣可以成為倡議與病毒和平共處的世界領頭羊
推薦序 王正雄
推薦序 胡志常
推薦序 錢本文
自序 王群光
COVID-19(新冠狀病毒)命名的緣由來龍去脈
人類與病毒互動的歷史回顧
新冠病毒分為A、B、C三型的科學研究報告
新冠病毒感染侵犯的各種部位及症狀
新冠快篩的假陰陽性及普篩
防疫超前部署普篩可重振觀光業
新冠病毒感染的預後與後遺症治療
新冠病毒對人體的嚴重破壞性
「新冠病毒」會引發「川崎氏症」嗎?
隔離檢疫與群體免疫的歷史由來及執行成果
新冠病毒的RO值、壓平曲線及拐點
口罩的結構功能及品質
只要人人戴口罩就可以杜絕新冠病毒傳播?
...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