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通勤、覓食路上,一定都會經過幾間中藥行。經營超過百年的中藥行,那濃郁藥香裡藏著多少故事?
本書走訪臺灣九家百年中藥行,就像進入一片神祕武林,每間藥行都身懷絕技:泡茅坑才做得出來的綠豆癀、失傳的六神丸、店主七手足守護的價格「暗號」、切藥切到手就準備「出師」;百年藥行古早不只賣中藥,也是三輪車夫的休息站,還能祭改兼收驚,甚至讓神明降駕指名?
百年中藥行的一格藥櫃、一把南剪、一條長凳,都有說不完的老故事,也是臺灣歷史的珍貴片段;了解這些座落臺灣各地的老藥行,也讓我們從不同角度認識過去的舊年代。
作者簡介:
陳默安
一九八七年生,高雄人,現居臺北,希望能在高雄老去。不想忘記的就寫下來,寫下來後就可以安心忘記,無能為力的時候很多,覺得能做點什麼的時候也不少。寫作是生命中最大的災難與幸福,希望在完全不想提筆的那一天來臨之前,能夠不斷不斷地寫著。
著有《深愛食堂》、《再見,或再也不見之後》、《你的心事,永遠比你還要寂寞》、《當妳愛上他,妳就不是原來的妳》等書,作品廣受各地讀者喜愛。
Facebook:陳默安
作品網站:unawrites.com
語屋文創工作室
藉由語言和文字,我們探索這片土地的各個角落,築起一座故事之屋,等待八方客人到來。穿梭在真實與虛構之間,我們將抵達未曾去過的遠方。
經營粉絲專頁「故事柑仔店」數年,搜集各地人神鬼妖故事,盡力留住動人一瞬。已出版《故事柑仔店》,我們的小店裡,所有記憶都有訴說與傾聽的價值。
歡迎光臨故事柑仔店:https://www.facebook.com/yuwust
封面題字:蔡孟宸
臺北人,身配博士證,揮毫數十載,刻印度光陰。現任《書法教育》月刊主編,亦在信義社區大學篆刻班、臺灣師範大學書法社誤人子弟,沒事寫寫藝評,有事策畫展覽,希望有朝一日不只人人有功練,而是人人愛書印。
插畫:李綻扆
一個相信好的設計可以改變世界的創作者,致力產出讓人看了會微笑或愛不釋手的小玩意們,偶而不小心披露科技業設計師的血淚。
章節試閱
手足守護藥價底牌,蘭陽舊城廣生藥房
義氣粉光雞:三米杯的水,燉出人蔘的油脂,染成一鍋琥珀色藥湯。掀蓋聞得
蔘味撲鼻,入喉卻不見人蔘常有的腥苦,搭配紅棗、枸杞、當歸,帶出粉光蔘
獨有的清香甜味。琥珀色藥湯滲入雞肉肌理,骨髓深處亦藏著微微甘氣。粉光
蔘不燥不熱,一帖平涼藥湯,伴著老店走過百年歷史,也情義相挺鄰里的健康。
這條林立著許多中藥行的道路被稱為「中藥街」,馬路上三輪車來來往往, 整條街生氣蓬勃。那時西醫、藥局還不普遍,幾乎每間中藥行都門庭若市,有人拿著廟宇求的藥籤前來抓藥,也有人只是單純來借用廁所、泡茶聊天,坐上一下午也很自在,濃郁的藥香中充滿著閩南語和潮州話的談笑聲。
廣生藥房便是這中藥街的一分子,店面旁恰好是三輪車招呼站,許多三輪車夫都會來這歇歇腿,買些店內兼賣的蜜餞零嘴補充體力,一有客人又拉起車,一趟一趟地跑。
這是約八十年前,宜蘭舊城中山路的真實面貌,是臺灣中藥行曾歷經的榮景,也是廣生藥房亟欲留下的珍貴歷史。
所有的故事,都從一個飄洋過海來臺打拚的青年開始。
潮州過臺灣,揹起一擔藥
按照潮州人的傳統,男子一旦成年就必須下南洋賺錢養家,因此許多青年懷抱著雄心壯志,分別前往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地開創事業。一九一七年,剛成年的周騰芳先生從廣東潮陽渡過險峻的黑水溝,來到宜蘭挑起扁擔,到各市集叫賣藥材。一邊向盤商學習中藥知識一邊攢錢,歷經十年刻苦打拚,累積了資本與信譽,在這塊土地開啟了傳承四代的中藥事業。
現在,廣生藥房由第四代周東彥夫婦接手經營,承繼了曾祖父一代留下的器材與祕方,以創新思維進行新穎包裝與行銷,吸引更多人前來接觸飄散百年的中藥香。
堅持揮汗古法,袪除藥材微毒
經過整修的廣生藥房窗明几淨,一邊是擺放藥材的傳統百草櫃,另一邊則展示現代包裝的禮盒及茶包。新與舊,平衡了這間老店。店裡仍擺放著一張逾百年壽命的長椅凳,椅凳厚實穩重,不知承載過多少人重量的椅面變得光滑溫潤。藥船碾槽、手工製丸機這些與廣生藥房相同歲數的古老器材,便靜靜的被收藏在椅凳下。
在沒有機器大量生產的年代,細活非得仰賴慢工,晒乾的藥材得放進藥船碾槽內,用一雙腳來回出力碾磨,重複動作整整兩天才能將藥磨成生粉,再將藥粉放進手工製丸機手動壓製,才能產出一顆顆得來不易的藥丸;常見的當歸得經過加熱炮製及酒製,蒸晒過後用當歸夾一一夾扁再進行切片……這些在現代看來既繁瑣又費時的工法,卻是當時堅持品質唯一的途徑。
機器取代人力的今天, 廣生藥房仍堅持手炒杜仲片。杜仲先下鍋乾炒,再加進一點鹽巴水及米酒繼續炒,一方面可提升藥性,一方面袪除杜仲本身的微毒性。一鍋杜仲至少需炒上四十分鐘,甚至一個多小時。
周東彥說,每當炒杜仲時,整間屋子都是那股特殊的苦甘香氣,站在鍋爐邊非常熱,手又必須不停翻攪,炒上一個小時已是人體極限,所以只能少量多次的炒,相當費工。
其實杜仲的價格並不高,廣生藥房卻寧可以肉體的辛勞延續曾祖父一路傳承的古法,成為店裡最自豪的堅持。
藥船碾槽、手工製丸機、當歸夾等器物,對於老中藥行而言並不罕見,然而一間中藥行若要延續百年之久,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歷史推搡命運,意料之外的接班人
周騰芳先生雖在宜蘭創立廣生藥房,但妻小都還留在潮州,他與其他多數潮州男性一樣,按時寄錢回家,撫養一家大小。一九四九年,周騰芳的兒子周鎮開還只是個學生,趁著學校放長假,搭船來臺灣幫助父親料理藥行事宜,預計假期結束前再返回潮州上學。
未料,同年夏天國共內戰爆發,中華民國軍隊全面撤退來臺,臺灣宣布戒嚴,兩岸陷入對峙狀態。那一年,周鎮開以為自己終有一天還能回家,然而,在他過世之前,都還未能踏上故土探望親人。
倘若那年中華民國軍隊沒有撤退來臺,周騰芳先生很有可能帶著創業成果返鄉,與家人團圓。但是,沒有人能夠抵擋大時代的推搡,周鎮開便在臺灣落地生根,日後與妻子周劉惜香女士,從父親手中接過廣生藥房的擔子。
歷史的巨輪,不只影響了周騰芳一家,也連帶改變了地方。當年有許多潮州人,也隨著撤退來臺,不得不在宜蘭這處落腳,紛紛開了中藥行,也締造了中藥街的榮景。由於當時社會大眾對西醫還不熟悉,若身體出現各種症狀,總是相當仰賴中藥行。那時廣生藥房的咳嗽藥方相當有名,還被鄰里暱稱為「咳嗽藥周」,彷彿是多年老友般的親暱稱呼。
藥行同鄉之間也時常互相交流,甚至組成了兄弟會。宜蘭舊城區的城隍廟每隔兩年會舉辦一次大拜拜,在主要幹道中山路上一起舉辦流水席,周鎮開總不忘召集散落宜蘭各處的同鄉,一道吃飯聯絡感情,形成宜蘭舊城區中藥界的特殊聯絡圈。
一九七○年代,臺灣經濟起飛,進入「臺灣錢淹腳目」的時代。中藥產業也不例外,廣生藥房在周鎮開手中進入最輝煌的時刻,也在四十多年前買下了現址的店面。
切蔘見紅,五年學徒熬出頭
過去,中藥行都以一種類似裁紙刀的鍘刀臺為工具,將藥材個別切片,分為「南剪」與「北剪」兩類。南北剪看似相似,最大差異在於刀刃方向。南剪刀刃向下,適用切較粗的藥材;北剪刀刃向上,多半剪當歸等較細的藥材。隨著自動化機器的出現,「南剪」與「北剪」這類傳統刀具幾乎已經停產,廣生藥房至今仍以祖父傳下來的南剪進行切片。這把南剪不只具有時代意義,對於周家人而言,更像是測試能否「出師」的終極考驗。
廣生藥房的人蔘深受顧客喜愛,因此「切人蔘」不但是家常便飯,自然也是學習重點。周東彥說:「切到手會很高興喔!那代表要出師了!」
為什麼切到手,第一個反應不是喊痛或是趕緊包紮?原來,一開始學切人蔘時,因為不夠熟練,總是會小心翼翼慢慢動作,久而久之愈切愈順,心手合一,速度也愈來愈快,不慎切到手的機率就大幅增加。待手指見紅那刻,等於宣示切蔘速度已經合格,拿到了「出師」的入場券。
想接手中藥行,過程包含認識藥材、熟習藥性、學習使用器具、熟練製作工法、各種藥材該斜切還是圓切,處處是學問,從入門到出師,平均需要整整五年時間。為了傳承廣生藥房,第二代周鎮開認了一門同樣經營中藥行的遠房親戚為乾爹,學習各種中藥知識,在周騰芳去世前正式接手。
周東彥學習的過程,則與父親周銘章類似。兩人都是跟著上一代學習,並且到中國考取中醫師執照,再回臺灣經營廣生藥房。談起當學徒的甘苦,周東彥說,認藥櫃就相當吃力,一格藥櫃中就有十二味藥,藥性相近的藥材擺在同一格,總共將近六十格藥櫃,還得學習分藥、抓藥、配藥到每一帖上,並且記得每種藥材的基本價格。
不能說的祕密:周家七子女守護的價格底牌
如果到一些傳統中藥行抓藥,藥單上總會有一些難以理解的字,其實這都是各中藥行間不能說的祕密,也是藥商不讓競爭對手摸清的底牌。
由於中藥算是原物料,雖有基本價格但偶有浮動,中藥行之間為了避免讓同業知道自己的底價,通常會發明一套「暗號」用來記錄價格,這樣一來,別人即使看到,也無從得知真正的底價。
廣生藥房的暗號由周鎮開發明,以七名子女的名字部首替代數字。也就是說,必須要熟知這七名子女的名字才有可能破解暗號,外人實在難窺奧祕。
廣生藥房拉拔了周鎮開先生七名子女長大成人,當時生意好,七名子女都得投入藥材加工、招呼客人等經營事宜,有時忙起來,所有人還是忙得分身乏術。但每個人都對藥行有著深厚的情感,同心協力扶持店鋪,包括周東彥的四姑姑,一直在店裡服務,直到前幾年才退休。
周東彥回憶道, 每到農曆十二月七號「補冬」,就是藥行最忙碌的日子,大夥全都得特別早起備戰,迎接洶湧而至的生意。加上市場就在旁邊,一大早客人就不斷上門,非得拿帖四物或十全回家進補,在寒冬中補強身子的基底。
即使現在民眾對中藥行的仰賴程度已經降低許多,但補冬的觀念依舊根深柢固。周東彥表示,近幾年他開始積極行銷之後,曾有一年的補冬日當天就賣出一百多帖藥膳包,包藥的速度差點跟不上銷售,這在中藥行嚴重萎縮的今日,可說是難得的一幕。
開業逾百年,幫助過的顧客不計其數,然而,最讓周東彥印象深刻的顧客,便是他的四姑姑。長年在店裡服務的四姑姑,意外發現罹患腎盂癌末期,癌細胞轉移淋巴至上腹部,情況相當不樂觀。
不過,就算經營中藥行,全家仍全力支持姑姑接受化療、開刀等正統西醫治療,另一方面按照姑姑的體質與需求,以食補的方式補給營養及元氣。一中一西,雙管齊下,搭配得宜,四姑姑接受治療後竟然就完全康復了。
全家一起抗癌的過程,不只是一個令人津津樂道的醫學奇蹟,更顯示出家人之間深厚的羈絆,與藥房共生共榮。店裡至今仍採用那組依照周家七名子女設計而成的暗號,就像一家人共同守護著廣生藥房的底牌,也是血緣手足才能分享的祕密。
凋萎的中藥街,懸壺濟世成歷史
排行老五的周銘章從父親周鎮開手中接過藥房,成為第三代傳人。周銘章回憶道,小時候店裡特地聘請了一位中醫師搭配看診,上門求診、抓藥的顧客絡繹不絕,當然也不乏許多潮州同鄉,讓在臺灣出生的他,耳濡目染學了不少家鄉話。
周銘章參與過全家總動員也應接不暇的盛況,真切感受到近年中藥產業的快速凋零。
隨著西醫與西藥愈見普遍,同時政府也針對中藥產業制定許多法規,加上臺灣景氣年年下跌,種種因素都使得中藥行生意一落千丈,廣生藥房也不例外。
最谷底的時候有多糟呢?現年三十二歲的周東彥記得,他的大學學費,以及擔任桌球國手的弟弟的訓練及出國比賽旅費等一切開支,對當時的家裡來說,都是一筆沉重負擔。「中藥行萎縮最快的那幾年,時常忙了一整年卻完全沒有盈餘。」他回憶起父親總在年關將近時,對著存摺憂心忡忡的模樣。
對周東彥來說,中藥街的榮景,只存在七歲前的模糊記憶還有阿媽的口中。大學就讀新聞系的他從未想過要接手藥行,直到某天他走在繁華落盡的中藥街上,才赫然驚覺,這個周家三代賴以為生的產業,正一點一滴的消失。
「念大學某一年,我被四姑姑叫回家幫忙,中途要去跟附近盤商買藥,我走在這條街,發現附近的中藥行怎麼都暗暗舊舊的,大白天鐵門卻拉一半了,倒了好幾家,我突然發現,這條中藥街怎麼萎縮得這麼嚴重……。」
傳統「師徒相授」的中藥商受限於《藥事法》規範,僅核可一九九三年以前列冊的中藥商執照,二十多年來不曾出現新的中藥行,傳統中藥行的下一代若無意願傳承,便僅剩上一輩藥商苦撐,宛如風中殘燭。
那些祖父同輩開設的藥店,在歲月的淘洗下變得衰老無生氣。曾經門庭若市的店面,現在鮮少有人上門,過去懸壺濟世的亮眼招牌,也被風雨打得破舊不堪,甚至有幾間同業已消失無蹤,被連鎖飲料店取而代之。
宜蘭市中山路依舊是宜蘭舊城區的主要幹道,然而,人們忙著進出銀行、購買飲料小吃,卻很少再主動踏進中藥行。
眼見「中藥街」就要成為一段被遺忘的歷史,周東彥興起了接手廣生藥房的念頭,「我們都是這個文化養大的,小時候它拉拔我們,現在換我們拉它一把。」
上工治未病,祖傳祕方轉型養生食補
傳統中藥行的藥單分為「內單」及「外單」,民眾拿來抓藥的藥單即稱外單,而內單當然就是各店祕方。廣生藥房歷史悠久,當然也有從第一代便傳承至今的內單。即使現在配方已無法百分之百保密,但經過周東彥夫妻的巧思與努力,這些祖傳祕方以更安全、便利的面貌,成為廣生藥房的明星商品。
周銘章時常引用《黃帝內經》的一句話:「上工治未病。」其實概念類似於現在常說的預防醫學,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平常生活做起。由於法令規定中藥行不得進行醫療行為,周東彥意識到,若繼續以前三代的經營模式運作,老店的生命力勢必繼續削減。
觀察到現代民眾對於食補、養生的接受度高,周東彥將內單進行轉化,製作成符合法規的商品,包括內含大紅袍、小茴香、當歸的「祖傳香滷包」,以及店內熱賣的「義氣粉光雞」,其實都是從祖傳祕方「加味粉光蔘」延伸而來的商品。
以前鄰里將藥行當成一個聯絡感情的重要場域,現在年輕人訴求「快速」,周東彥一邊研發出養生茶包、禮盒、藥膳包、防蚊擴香包等,一邊與太太透過各管道曝光、行銷,讓大眾能以最簡單、便利的方式養生。另一方面,周東彥也積極參與衛福部扶持中藥產業的精進計畫,與宜蘭在地觀光產業合作,推出泡澡包,這是全然不同的經營模式,也是在艱難環境中奮力闢出的蹊徑。
雖然擁有中國的中醫師執照,但周東彥坦言自己是個「西醫控」,他並不認為中西醫應該是對立的,中藥房的角色應該是提供簡單的醫學諮詢,不適合真正進行一些醫療行為。這種想法,很可能與部分老一輩中藥商背道而馳,然而,周東彥也點出產業的潛在問題,據他表示,許多老一輩中藥商對於經營藥行的態度較為封閉,也不願與同業交流、更新訊息,或許也是產業快速凋零的原因之一。
隨著衛福部推行輔導方案,年輕世代漸漸出現,彼此也更常交流創新思維,在生存不易的環境中,逐漸突破封閉氣息,希望傳統產業能與時俱進,不被時代淘汰。
天書老藥簿,神明加持吃心安
廣生藥房的抽屜裡,收藏著一本古老的線裝簿子,藏藍封面已然褪色,內頁紙張泛黃且相當脆弱,翻頁時得小心翼翼,深怕一不注意,脆化的紙張便會皸裂。內頁用毛筆字寫滿了藥單,記載了每一帖藥的藥材、斤兩及價格,不但是祕方紙本,更是藥籤的依據。草書字體已相當難辨認,加上各種暗號註記,整本藥簿在外人看來根本是天書,實際上深刻反映了傳統社會中,宗教與醫療之間的文化連結。
醫學技術尚不發達的年代,民眾身體若有不適,往往會到廟裡求藥籤,其過程與求運籤類似。向神明稟報姓名及求藥籤目的之後擲筊,若得聖筊,則可到藥籤筒求一支藥籤,若此藥籤又得三個聖筊,表示該籤號碼為神明指點,民眾便可依此號碼到附近的中藥行拿藥。
過去,蘭城地區民眾向慈雲寺、保生大帝求了藥籤,便會來到廣生藥房取神明欽賜的藥帖回家服用。周東彥表示,其實藥籤的配方藥性多半相當溫和,劑量也輕,通常是一些脾胃藥或感冒藥,講白了就是「吃保佑的」。
雖是「吃保佑」的安慰劑,但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有了神明「加持」,似乎增強了療效,真能撫平身心的不舒服。透過藥籤的形式,具體呈現出人心對於宗教的依賴,也是古老年代的特殊文化。
買賣無情,文化的精神卻能不斷傳承。周東彥已體認到,中藥產業最珍貴的不僅是知識、工法,當然還有貫串時代的文化。
即使現在求藥籤拿藥的行為已被禁止,但周東彥與鄰近廟宇合作,設計符合現代需求的藥籤,指的是不包含任何醫療行為,以勵志小語及座右銘取代古老藥籤上的具體藥方,將醫治生理轉換至療癒心理的層次,讓更多人了解舊時代抽藥籤的意義,進行一趟簡單的文化巡禮,這個體驗活動也已持續執行兩年。
此外,廣生藥房也積極舉辦體驗營,讓孩子實地操作店裡的藥船碾槽等傳統器具,透過有趣的體驗活動,傳播中藥行古老技藝的過程及面貌。
阿珠的那帖藥:機器取代不了的人情溫暖
古老藥簿裡,有一帖藥被周家人暱稱為「阿珠的那帖」,原來「阿珠」是位老顧客,長年以來都拿同一帖藥。久而久之,儼然成為該帖藥的「代言人」,只要說「阿珠的那帖」,周家人便了然於心。
聽起來只是個無足輕重的趣談,然而卻也顯示出藥行與在地鄰里的緊密關係。不單純是買方與賣方那般銀貨兩訖,而是近似於老友、家人的親密默契,是任何科學技術都無法取代的人情味。
而這份溫暖與人情味,早已在數十年前開始醞釀。廣生藥房創始人周騰芳告別式那一天,全蘭城的三輪車夫全部停工一天,一群人浩浩蕩蕩送周老先生一程,感謝他照顧了不計其數的車夫,更感謝廣生藥房提供了一處遮風避雨的處所。
現代大眾眼中,已經成為夕陽產業的中藥行,在你我來不及參與的那段歷史中,曾經是在地鄰里的重要精神寄託,直到現在,仍有些顧客單純上門來聊天,抒發心裡的鬱悶。
正如將祕方重新命名為「義氣粉光雞」,對於周東彥而言,許多人不只需要具體藥湯,而是需要一帖溫暖人心的精神藥。這不但是廣生藥房能帶給社區鄰里的珍貴價值,也是家業繼續傳承的根本。
廣生藥房歷代傳人一覽
第一代:周騰芳
第二代:周鎮開/周劉惜香
第三代:周銘章/游美玲
第四代:周東彥/朱雅文
手足守護藥價底牌,蘭陽舊城廣生藥房
義氣粉光雞:三米杯的水,燉出人蔘的油脂,染成一鍋琥珀色藥湯。掀蓋聞得
蔘味撲鼻,入喉卻不見人蔘常有的腥苦,搭配紅棗、枸杞、當歸,帶出粉光蔘
獨有的清香甜味。琥珀色藥湯滲入雞肉肌理,骨髓深處亦藏著微微甘氣。粉光
蔘不燥不熱,一帖平涼藥湯,伴著老店走過百年歷史,也情義相挺鄰里的健康。
這條林立著許多中藥行的道路被稱為「中藥街」,馬路上三輪車來來往往, 整條街生氣蓬勃。那時西醫、藥局還不普遍,幾乎每間中藥行都門庭若市,有人拿著廟宇求的藥籤前來抓藥,也有人只是單純來借...
推薦序
序
陳默安
我喜歡步行,撿拾搭車時容易遺漏的風景,尤其酷愛那種經過歲月沖刷的舊店面、老招牌。
臺灣的街頭總是五味雜陳的,混著食物、咖啡、汽機車廢氣、地面的腐爛樹果等種種氣味,你很難辨別那味道的來歷。然而,總有一股甘芳,一聞,便知道來源。
唸小學時,班上有一位家裡開中藥行的同學,身上永遠是同一種香氣:甘甘的,帶著草樹乾燥氣息;古早的,像靜置過千百個寒暑;沉穩的,彷彿凝凍在歲月裡。
如今,我連那位同學的名字都記不得,卻仍記得他周身散發的味道─那是專屬於中藥行的氣味,一種你我再熟悉不過的藥香。
中藥,對我輩而言,應該稱得上是十分熟悉的陌生人吧!
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大多都吃過媽媽燉的四物、當歸;立冬之日,抓一帖十全燉補暖身;家裏櫥櫃深處,可能都放著幾瓶紅蓋透明長罐,裡頭裝著黑乎乎的藥丸或者黃褐色藥粉,開脾健胃或者化痰止咳;坐月子免不了湯湯水水中藥補品,安撫那懷胎生產不可避免之傷裂。
中藥是臺灣人生長記憶的一部分,如今,我們卻鮮少注意那些守在街道巷弄的中藥行,更別說走進去。
我住所的路口,就有一間老中藥行。每次經過,總忍不住多看兩眼。
招牌蒙著厚厚的灰,刷漆斑駁,櫥窗櫃子皆已泛黃,室內燈光昏暗,長凳孤零零擺在一旁,店主總倚著櫃檯打著盹。有時未晚,鐵門已經拉下一半。印象中,從未看見顧客光臨。
那畫面,像是舊電影的一幕,即將被車水馬龍的世界遺忘,唯獨那藥行特有的香味依舊鮮活。
這般衰敗氣息並非特例。根據中藥商業同業公會資料顯示,相較於一九九三年全臺有近一萬五千多家中藥行,如今只剩下八千多家,平均一年減少兩百至三百家,且職業店主平均年齡高達六十五歲至八十歲。臺灣中藥面臨後繼無人,前景無光的困境。
箇中原因,並不僅僅是因為現代醫學進步,民眾對於中藥的依賴逐漸減少。政府一連串的政策,以及對於中藥產業的忽視,才是導致中藥行走向黃昏的主因。
一九九三年,政府推出《藥事法》,規定在一九七四年五月三十一日前領有中藥販賣業之藥商許可執照者,便可繼續經營中藥販賣。直到一九九八年,衛福部修訂《藥事法》第一○三條,明訂一九九三年以前曾經審核、列冊的中藥從業人員,能夠繼續經營中藥販售業務;至於一九九三年後入行的中藥從業人員,除了須符合特定條件、修習一定中藥課程並經國家考試及格,才有資格從事中藥材販售、調劑中醫師處方藥品,或是製作傳統丸、散、膏、丹、煎藥等業務。
荒謬的是,政府修法之後,卻未訂定完善的中醫師制度,也沒有設立國家考試,讓許多有心繼承中藥產業的青年面臨「無試可考」的窘境,即使擁有豐富經驗及知識,仍不具備開業資格。
因此,一九九三年至今,將近三十年,政府再也沒有發出任何一張藥商證,連帶使得中藥行有減無增。也就是說,一旦那些擁有藥商證的長輩過世,也就等於宣告了藥行的末日。
末世來臨,父執凋零,迫使僅存的掌門人自那幽暗飄香的藥行內走上街頭。
二○一八年底,全臺超過千名中藥業者於衛福部門前集結,疾聲呼喊,要求政府正視中藥產業當前困境。那額綁布條、手舉抗議標語的人群中,有許多年輕臉孔。令人無法不去想: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些青年高聲嘶喊,奮力捍衛他人眼中過時的中藥產業?
或許有人要問,有些中藥行轉型做文創、發展周邊商品,不也經營得有聲有色?何苦固守傳統價值?
對於許多傳統產業來說,創新無疑是一種生存方式,然而,它們來時路的種種,其實是更值得被記憶、被珍視的風景。那不單純是一個商品,而是與這塊土地的人事物深深的連結,是曾在庶民生活中肩負療癒的重要角色,甚至是陪同臺灣走過貧困拮据、走過經濟起飛、走過萬丈高樓平地起的一頁歷史。
當我們的社會總是高喊著「尊重專業」的同時,政府的法規正無情蔑視著中藥產業的知識及積累。
傳統中藥產業採師徒制,習藝之門深似海,學徒一當就是三年起跳,成天泡在店裡學習識藥、切藥、炮製、加工,能否熬到出師全憑個人努力,真想獨當一面,還得讓師父點頭才通過。
但是,現行臺灣的教育體系並沒有完整的中藥師、管理技術士養成課程。此外,《藥事法》規定,藥學系學生只要修習十六個相關學分、共三百多個小時的課程,畢業後經過考試,即有經營中藥產業與調製藥劑的資格。
然而,中藥產業是積累數千年的知識學門,中藥材多達數千種,僅修過十六學分的藥師,如何能夠熟悉並且熟稔運用千百種藥材?看在那些一生苦心鑽研的業者眼中,自然難以接受。
更何況,傳統中藥產業利潤漸薄,收入相對較低,年輕一代藥師投入的意願並不高,人才斷層的現象,也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
愈是翻閱相關資料,愈是心驚:難道這一門珍貴的古老技藝,終將在現代社會漸被淘汰?
然而我總天真的相信,便利、便宜、快速、機械化之外,有著更重要的東西等著我們去看見,去珍惜。
於是我決定走訪臺灣各地的百年中藥行,為他們的故事留下紀錄。
中藥,對我輩而言雖然熟悉,卻也十分陌生且神祕。
在機器尚未出現之前,那些丹、膏、丸、散如何製作?店裡各種器具的使用「眉角」?如神話般的失傳祕方,當年耗費多少人力與時間才騰空出世?學徒熬成出師,必須經歷哪些苦楚與鍛鍊?
懷著種種好奇、種種疑問,我一介門外漢,走進一家家古色古香的中藥行,試圖掀開那一層一層的面紗,直視那些藥行堅持百年的立基與精神。
完成這本小書後,我發現,這些老藥行最珍貴的便是與這塊土地的故事,是一種歷經百年養成的文化。記錄下來的,不只是中藥行,而是曾與它共生共榮的臺灣景致。看似遙遠,卻與現在的我們有著切不斷的血脈,有著我們尚未理解的輝煌與風霜。
我不敢說,這本小書完整呈現了中藥行的風貌;但這些藥行就像散落在臺灣各地的星點,透過品味他們的故事,像是從另一種角度認識這片土地的各個角落,認識過去庶民的生活片段。那也許不是名留青史的豐功偉業,卻是先人們勤勤懇懇、一步一腳印活過的足跡。
倘若,我們能夠從那熟悉的藥香看見自己的根,或許對於現世,對於未來,能夠減輕一絲一毫的迷惘。
序
陳默安
我喜歡步行,撿拾搭車時容易遺漏的風景,尤其酷愛那種經過歲月沖刷的舊店面、老招牌。
臺灣的街頭總是五味雜陳的,混著食物、咖啡、汽機車廢氣、地面的腐爛樹果等種種氣味,你很難辨別那味道的來歷。然而,總有一股甘芳,一聞,便知道來源。
唸小學時,班上有一位家裡開中藥行的同學,身上永遠是同一種香氣:甘甘的,帶著草樹乾燥氣息;古早的,像靜置過千百個寒暑;沉穩的,彷彿凝凍在歲月裡。
如今,我連那位同學的名字都記不得,卻仍記得他周身散發的味道─那是專屬於中藥行的氣味,一種你我再熟悉不過的藥香。
...
目錄
序
1. 手足守護藥價底牌,蘭陽舊城廣生藥房──宜蘭
2. 玉面散、紫雲膏,傳媳不傳子的芳茂藥房──內湖
3. 益人益己,通和無礙,雙溪老洋房林益和堂──新北雙溪
4. 眼光獨到多角經營,承先啟後的六安堂參藥行──大稻埕
5. 吃一帖上乾元蔘藥行補藥,贏過金銀財寶──大稻埕
6. 竹塹烏衣鴻安堂,開創老店新格局──新竹
7. 從山間到水邊,神尊相助德興堂中藥房──高雄茄萣
8. 泡茅坑製成綠豆,天安堂中藥房厚工祕方──嘉義朴子
9. 古蹟佚史斷簡殘篇,不再傳承的張濟生中藥店──嘉義溪口
後記
序
1. 手足守護藥價底牌,蘭陽舊城廣生藥房──宜蘭
2. 玉面散、紫雲膏,傳媳不傳子的芳茂藥房──內湖
3. 益人益己,通和無礙,雙溪老洋房林益和堂──新北雙溪
4. 眼光獨到多角經營,承先啟後的六安堂參藥行──大稻埕
5. 吃一帖上乾元蔘藥行補藥,贏過金銀財寶──大稻埕
6. 竹塹烏衣鴻安堂,開創老店新格局──新竹
7. 從山間到水邊,神尊相助德興堂中藥房──高雄茄萣
8. 泡茅坑製成綠豆,天安堂中藥房厚工祕方──嘉義朴子
9. 古蹟佚史斷簡殘篇,不再傳承的張濟生中藥店──嘉義溪口
後記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